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护理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应用及护理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应用及护理摘要: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具有全面改善眼缺血和保护视神经等多种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近年来也被应用于治疗眼睑痉挛,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局部注射简便易行、安全无副作用,现就近年来眼科临床对该药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眼科应用,护理1.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药学原理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复方制剂。
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散瞳、抑制唾液分泌等抗胆碱作用,能调节和维持血管张力、增强推动血流的力量。
该药可以调整眼部植物神经活性,调整眼部血管活性物质水平,使其相互比值处于正常范围,从而调整眼血管运动功能,缓解眼血管痉挛,增加眼血流量,改善眼组织供血,同时可以保护内皮细胞膜,恢复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促进水肿、出血和渗出的机化吸收;还可以调整脉络膜植物神经功能活动,使脉络膜血管活性物质稳定于正常范围内,从而改善脉络膜血管活动功能,提高视力。
临床早期针对眼科疾病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有稳定和保护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具有免疫活性的内皮素水平的作用,内皮素相对稳定有助于调整和维持血管的基础张力,改善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对减轻和避免外伤性缺血造成的损害有突出的作用。
1.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临床的应用2.1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供应视神经筛前和筛板部的后睫状动脉或供应视盘表面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障碍或由供应眶内段的视网膜动脉中央动脉、颅内段的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发生障碍所致的视神经急性缺血缺氧疾病。
是以视力突然下降、视乳头水肿和视野以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缺损、但不以中界为特征的视神经疾患,发病年龄一般在中年以后。
2018年3月—2021年11月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5例,先后分别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部动脉旁皮下注射法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早期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视力提高率为89.05%,视野平均缺损度下降为80.52%,而后期使用的治疗效果分别为72.50%,有统计学意义。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说明书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英文名称:Compound Anisodine Hydrobrom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Fufang Zhangliujian Zhusheye•【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脉膜病变。
•【规格】2ml:氢溴酸樟柳碱0.2mg、盐酸普鲁卡因20mg。
•【用法用量】【用法与用量】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一日1次,每次2ml (急重症者可加球旁注射,一日1次),14次为一疗程。
据病情需要可注射2至4疗程。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注射后轻度口干,15至20分钟消失。
•【禁忌】脑出血及眼出血急性期禁用。
有普鲁卡因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1)用过扩血管药和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适当增加疗程。
(2)青光眼和心房纤颤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高剂量时有一定降血压作用,持续90分钟恢复,心电图无明显变化,对呼吸深度和频度均无明显影响。
•【药理毒理】通过家兔原发性和继发性眼缺血以及眼血管阻塞性缺血的动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可以加速恢复眼缺血区血管活性物质的正常水平,缓解血管痉挛,维持脉络膜血管的正常紧张度及舒缩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流供应,促进缺血组织迅速恢复。
•【贮藏】遮光,30℃以下贮存。
•【包装】安瓿装,每盒10支。
•【有效期】暂定24个月。
【注意】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摘要】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视神经萎缩;护理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的退行性变,以视力下降、视乳头颜色变浅或苍白为主要特征[1],是临床常见的致盲因素之一,因病因复杂、恢复困难,属眼科难治疾病。
2009年以来,我院对68例视神经萎缩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行颞浅动脉旁(太阳穴)皮下注射, 取得显著疗效, 在治疗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护理方面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047-0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患者(80只患眼),男40例(48眼),女28例(32眼),双眼发病12例,年龄14~6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个月。
所有病例眼压均正常,头颅CT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68例中因外伤继发视神经病变4例,有高血压病史10例,有糖尿病史6例,既有高血压病史,又有糖尿病史5例。
其余均无明显诱因。
1.2 治疗方法(1) 用药方法: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行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10~14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注射2~4个疗程。
(2)体位:颞浅动脉患者取仰卧位,还可取坐位,仰卧位适用于头、面、胸、腹和部分四肢的穴位注射[2],体位选择以患者舒适为宜。
(3)部位选择:①沿患者眉梢上1cm与发际缘连线,眶下缘外部与耳前发际缘连线所形成的约4cm×5cm长方形范围内,并注意避开颞浅动脉。
②沿患眼眉梢和外眦角划两条延长线,在相交点附近可触及皮下有动脉搏动感,在搏动最明显处为中心常规消毒颞部皮肤及操作者左手示指,在搏动最明显处向内旁开0.5cm处。
因颞浅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与眶内动脉相连,此处注射效果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且用药量小,对提高患者的视力,减少视神经萎缩发生率有明显的作用。
(4)注射方法:选择四号半针头,将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刺入皮下约1cm,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可见颞浅动脉旁形成一个皮丘,注射方向应避开眼球。
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护理体会

视 力 障碍后 , 影 响正 常 的 日常 生 活 , 其 心 理 压 力 很 大, 情 绪不 稳定 ; 同时 , 不 良的情 绪 刺 激 可 加 重血 管 痉挛 和缺 血程 度 , 使 视 功能损 害 加剧 ; 并且 采 用 眼周 注射 药物 治疗 , 增 加 了患者 的恐 惧心 理 。 因此 , 注 射 前应 向患者解 释颞 部 注 射 为皮 下 注 射 , 不 会 刺 伤 眼 球, 该药 物 中含局 麻药 普鲁 卡 因 , 注 射 时也 无 明显疼
或 苍 白萎缩 。
1 . 4 结果
9 8眼治 疗 后 痊愈 7 6眼 , 好转 1 9眼 , 无
效 3眼 , 总有 效 率 9 6 . 9 4 % 。患 者 均 能 够 较 好 地 配
合治 疗 , 未 出现治疗 和 护理并 发 症及 不 良反应 。
2 护理 2 . 1 心理护 理
- 急 性 视 神 经 炎 患者 在 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严 重 的
1 3 2 .
.
[ 5 ] 肖辉英 , 孙飞华 . 心理疏导加适 当暗示 对躯体化障碍 患者护理
效果的影 响[ J ] . 齐鲁护理杂志 , 2 0 1 1 , 1 7 ( 1 O ): 3 8 .
( 本 文 编辑
刘 梦楠 )
[ 6 ] 单桂花 , 孔伶俐 , 刘 春文. 躯体化 障碍 的病因学研 究进 展 [ J ] .
1 . 3 疗 效 标 准
治愈 : 视 力、 视野 、 视 觉 诱 发 电
位正常, 视 盘 无 明显 充 血 水 肿 ; 好转 : 视力提高 , 视
疗方法 , 但在此基础上辅 以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 皮 下 注 射 治 疗 对 患 者 短 期 内 视 力 恢 复 仍 有 帮 助 - 2 ] 。2 0 0 9年 7月至 2 0 1 0年 8月 , 我 科采 用大 剂 量 甲泼尼龙 冲击辅以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
复方樟柳碱

目前常用的复方樟柳碱Ⅲ号注射液,每lml含氢溴酸樟柳碱0.1mg,盐酸普鲁卡因10mg,本药可以加速恢复眼缺血区血管活性物质的正常水平,缓解血管痉挛,并能稳定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过去主要应用于缺血性眼病。
近年来,临床应用已经逐渐扩展到多种眼病,如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震荡、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视神经萎缩等。
对于注射复方樟柳碱的部位,文献亦有不同报道。
有采用球后注射、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肾俞及太阳穴注射等,笔者认为太阳穴属经外奇穴,该穴针刺治疗可舒筋活络,调和气血.是针刺治疗眼病的主要穴位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太阳穴注射可通过颞浅动脉旁的植物神经末梢反射性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动态平衡],从而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同时颞浅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与眶内动脉相连.此处注射比一般口服用药用量小且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同时促进了眼部血循环改善.直接促进受损伤眼肌功能恢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适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脉膜病变。
通用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曾用名:英文名: COMPOUND ANISODINE HYDROBROMIDE INJECTION拼音名: FUFANG ZHANGLIUJIAN ZHUSHEYE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
药品类别:眼科用药药理毒理:通过家兔原发性和继发性眼缺血以及眼血管阻塞性缺血的动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可以加速恢复眼缺血区血管活性物质的正常水平,缓解血管痉挛,维持脉络膜血管的正常紧张度及舒缩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流供应,促进缺血组织迅速恢复。
药代动力学:用法用量: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一日1次,每次2ml(急重症者可加球旁注射,一日1次),14次为一疗程。
据病情需要可注射2至4疗程。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注射后轻度口干,15至20分钟消失。
禁忌症:脑出血及眼出血急性期禁用。
有普鲁卡因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1)用过扩血管药和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适当增加疗程。
甲强龙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ON的观察及护理

甲强龙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ON的观察及护理宋欣媛【摘要】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并评估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方法:视神经炎患者共51例(69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樟柳碱,常规治疗为对照组。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8.4%)明显优于对照组(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炎有显著疗效。
%Objective:Observation of glucocorticoid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aniso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optic neuritis (optic neuritis) effect, and 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and superiority of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anisodine methylprednisolone therapy. Methods:acute optic neuritis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51 cases (69 ey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compound anisodin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s control group. Results: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88.4%)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6%),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 P<0.05). Conclusion: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anisodine methylprednisolonein treatment of acute optic neuritis prove significant in efficacy.【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甲基强的松龙;复方樟柳碱;急性视神经炎;护理【作者】宋欣媛【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7视神经炎(ON)是指累及视神经的急性或亚急性的炎性病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发[1]。
大剂量激素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护理

大剂量激素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护理作者:吴顺兰付正颖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激素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早期激素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32例急性视神经炎。
结果 32例患者中治愈28例,占87.5%,好转3例,占9.4%,未愈1例,占3.1%。
结论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副反应,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坚持有效持续的治疗,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视神经炎激素复方樟柳碱护理视神经炎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也是致盲性眼病[1]。
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用大剂量激素联合复方樟柳碱眼局部注射治疗32例,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8—78岁,平均43岁。
单眼病变15例,双眼病变17例。
入院后给予生理盐水500ml加甲泼尼龙1000mg静脉缓慢滴注,每日1次,连续3d后停药,改为口服泼尼松片,每天60mg早餐后顿服,用药1周后逐渐减量,出院后定期复诊。
注射药物复方樟柳碱成人2ml、儿童lmlQOD颞浅动脉旁注射。
32例患者均采用大剂量激素联合复方樟柳碱局部注射综合治疗,治愈28例,占87.5%;好转3例,占9.4%;未愈1例,占3.1%。
2.护理2.1心理护理护士要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地给予心理指导,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视神经炎的发病机制及可治愈性,并介绍成功的病例;告知药物治疗的目的、意义;安慰、鼓励患者,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治疗操作要熟练、准确、轻巧,给患者安全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通过心理护理,本组患者仅1例放弃治疗。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分析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分析眼肌麻痹是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眼球不同步等症状。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疗效并不理想。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眼科医生们的研究重点。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二是甲钴胺离子导入。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颅内动脉附近的组织,通过血管的吸收作用,使药物可以更快、更直接地到达患处,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甲钴胺离子导入是利用电流和离子通道的作用,将甲钴胺离子导入到患处,以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二、临床研究方法为了评估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选取了80例眼肌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眼肌麻痹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未接受过其他治疗。
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治疗组接受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间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眼肌功能、眼球运动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
三、疗效分析经过3个月的治疗和随访,我们发现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眼肌功能改善:治疗组患者的眼睑下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眼球运动受限程度减轻,眼球的协调性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患者的这些指标改善不明显甚至无改善。
治疗组的眼肌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已经可以正常开眼和完成眨眼动作,而对照组患者依然存在明显的眼肌功能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8年
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运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的病患进行研究,共计49例,对入选病患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本研究49例病患
均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佳。
通过本研究自制的护理满
意度问题调查表显示,49例病患的护理满意例数为49例,护理满意度为100%。
结论:复方
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病患更安全的完成治疗,
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临床护理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治疗方式在我院眼科属于一类较常见的治疗法,具体运用
于球后视神经炎、神经病以及视神经乳头炎等眼科常见性疾病的治疗中,在注射治疗时由于
眼科医护人员进针速度与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病患的疼痛程度与感受也是不相同的。
一般来说,对于使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的病患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害
怕疼痛,为此,在治疗过程中不配合医务人员,有些还会出现抑制情绪。
基于此,在为病患
进行治疗时需要配备有效的护理干预,为病患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以此来提升病患的
治疗依从性。
本文主要针对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运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
注射治疗的49例病患进行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挑选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运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的49例病患进行研究,其中男性病患30例,女性病患19例,病患的年龄为13-60岁,平均年龄(33.64±10.55)岁。
有10例为双眼,有39例为单眼。
疾病类型:6例视神经炎、4例中
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9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4例创伤性视神经病变、16例眼底血管性疾病。
对所有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所有病患均给予2ML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于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需进行皮试,告知病患注射后通常情况下会有轻微口干症状产生,约15-20分钟后会消失。
治疗时病患取卧位或坐位。
注射部位:眉梢上一厘米与发际缘连线,耳前发际缘与眶下缘外部连线的4厘米X 5厘米范
围内。
沿着病患外眦角与眉梢画两条延长线相交于颞浅动脉旁(外眦延长线2厘米处),采
用安而碘消毒,消毒的直径范围为3.5厘米。
在注射时主要选择四号半针头,避开动脉,进
针角度与皮肤呈5摄氏度,进入皮肤后沿着皮肤平行进针2厘米左右,抽吸无回血血则可推
注药液,由此可清晰见到颞浅动脉旁出现一个小皮丘。
完成注射后缓缓慢慢拔针,在干棉球
的压迫下将针头拔出,压迫5-10分钟。
由于需要在病患同一部位进行反复注射,为此,在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操作,预防局部感染问题的产生。
所有病患在注射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含心理护理、注射护理以及注射事项等。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处理此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X²检验数据差。
P<0.05,表明
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比对意义。
2.结果
本研究49例病患均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佳。
通过本研究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题调查表显示,49例病患的护理满意例数为49例,护理满意度为100%。
3.护理
3.1心理护理:因病患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所以,病患心理压力大,有较严重的情绪问题,又因注射部位相当特殊,为此,极易出现恐惧以及紧张的负性心理,不良的情绪刺激会致使血管痉挛问题加重,不利于血液循环,从而增加视功能的损害度。
基于此,在注射之前必须主动、耐心地向病患进行沟通、交流,为其介绍此类治疗法的临床操作,治疗的作用效果以及安全性等问题,明确治疗过程中不会对眼球等重要部位造成伤害,同时药物中含有一定的局麻药物(盐酸普鲁卡因),为此,治疗时也不会产生较大的疼痛感。
尤其胆怯病患可在其它病患治疗并征得其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观看,对注射时的感染进行交流,减缓恐惧紧张心理。
对于有条件的还可向病患介绍已经治愈的病患,让其现身说法,提升病患的治愈信心。
3.2注射治疗护理:首次注射复方樟柳碱后需要对病患的治疗反应进行观察,通常观察15-30分钟,即可让病患离开,如果在注射部位有硬结出现时可实施热敷法,每天热敷两次。
经临床治疗发现,为病患给予复方樟柳碱治疗后通常会有面红、口干以及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情况出现,为此,在病患出现此类症状时不用过于紧张,这属正常的药物反应,用药治疗后还需对病患的视野、视力乃至全身情况进行观察。
3.3注射事项:在治疗时必须保证用力的均匀性,深浅适宜;若有出血情况出现还要迅速拔针压迫片刻,心态平和,不可焦燥,向病患耐心解释,让其积极配合治疗;注射时防止针头刺入颞浅动脉,在确保回抽无血才能缓慢注入药液。
经本研究结果显示,49例病患均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法进行治疗,所有病患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本研究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题调查表显示,49例病患的护理满意例数为49例,护理满意度为100%。
由上可见,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法安全、便捷且疗效显著,治疗时配备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患的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宁靖.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的护理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03):188-189.
[2]幸建红.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557-558.
[3]翁士霞,宋林燕,朱哲薇.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急性视神经炎护理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68-1369.
[4]陈懿.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9):70-71.
[5]李惠萍,肖海莲.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临床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
坛,2011,15(2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