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猪断奶时的重量

合集下载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的技术措施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的技术措施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的技术措施仔猪应包括哺乳仔猪与断奶仔猪,仔猪具有生长发育快、可塑性大、饲料利用效率高等特点,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重、断奶窝重、缩短仔猪体重达25kg的时间是养猪生产中重要技术环节,现将哺乳仔猪有关内容做以下论述。

仔猪出生是生命进程中的重大转折时期,所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胎儿在母体内靠母体血液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供给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摄取营养,排出废物。

出生后即刻转变为自行呼吸、采食(即哺乳)、排泄。

在母体子宫内温度恒定(特殊情况例外)、环境稳定,出生后转变为直接与复杂的外界环境接触。

在子宫内处于安全环境,并受母体保护,出生后处于有害菌的袭击,因抵抗力低,易患病死亡。

新生仔猪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上的不成熟,导致易病难养,增重慢,死亡率高,其主要特点:新生仔猪缺乏反射性的胃液分泌,食物进入胃内直接刺激胃壁,才能分泌胃液,5日龄左右才能形成反射性的胃液分泌。

仔猪的消化酶随日龄增长其活性逐渐增强,新生仔猪唾液中淀粉酶活性很低,由于胃内酸性较弱,唾液淀粉酶在胃内仍能进行作用。

胃液中的消化酶主要是凝乳酶和胃蛋白酶,凝乳酶可起到凝固乳汁和改善乳蛋白的消化作用。

胃蛋白酶是以胃蛋白酶原状态存在,由于新生仔猪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的盐酸,不能将其激活为胃蛋白酶,不能消化蛋白质。

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死亡。

免疫抗体是一种大分子结构的球蛋白,由于母体血管和胎儿脐血管之间被6~7层组织隔开,限制了抗体通过血液转移给胎儿,使新生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能力低,易患各种疾病。

初乳中含免疫抗体,其含量变化很大,母猪分娩24 h以后明显下降,新生仔猪对初乳中抗体的最大吸收是在24h以内,因此,让新生仔猪尽快吃到初乳是保健的重要措施。

仔猪一般在10日龄以后自体产生抗体,至21日龄仍属免疫球蛋白青黄不接阶段,35~45日龄的仔猪自体产生抗体逐步达到成熟水平。

再加上新生仔猪胃液中游离的盐酸很少,抑菌作用很低,故易患病。

提高仔猪断奶体重的技术措施

提高仔猪断奶体重的技术措施
生 产 指 导 .3 s-
配 合 在 一 起 而 制 成 的全 价 饲 料 、营 养 全 面 而不 浪 费 、 料 肉 比价 低 。
7 饲 喂 生 料
冬 季 以3 O ~ 4 0 ℃ 的 温 水 给 猪 拌 料 和 饮
水 , 可 以减 少 能 量 消 耗 , 节 省 饲料 。 推
或 粉 渣 等 喂猪 , 猪粪发酵后再喂鱼 , 即 “ 豆 腐 坊 一 猪一 鱼 ” 模式 : 专业养鸡 户
被猪消化吸收 , 符 合 猪 的 生理 要 求 , 也
便 于 饲 喂 ;湿 拌 料 的 料 与 水 的 比例 大 约为 l : f 1 - 2 5 1 . 5 ) . 以手 握 指 缝 不 滴 水 为宜 。 日喂 次数 , 小 猪 阶段 4 次, 体 重 达
大 搞 综 合 经 营 养 猪 专 业 大 户 要 走 综 合 经 营 之
既 可 提 高 种公 猪 的 利 用 率 .又 能 做 到 少 养 种公 猪 。 每少养1 头 成 年 种 公 猪 , 1 年 可节 省精 饲料 约 1 0 0 0 ~ l 5 0 0
k g。
路。 如开豆腐坊或粉场等 , 利 用 豆 腐渣
善 的 防疫 和 免 疫 程 序 .坚 持 做 好 春秋
两 季 定 期 和不 定 期 的 防疫 、驱 虫 工作
蛹 、螺 蛳 作 蛋 白饲 料 。秋 季 可 收集 树
叶、 野青草用以补充粗饲料。 也 可 广 泛 利 用辅 助饲料 , 利用 啤酒糟 、 鸡粪 、 兔 粪 经过处 理兑在 混合饲 料一起 喂猪 , 猪很爱吃 , 又上膘 , 增 重快 , 出栏 早 , 可 降低成本l %一 3 %。
5 0 k g ,  ̄3 次; 饮水 不 限 。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的综合措施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的综合措施

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的综合措施在现代生猪养殖中,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不仅关系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整个生猪产业的发展。

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是非常重要的。

一、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1. 猪舍环境的管理良好的猪舍环境对提高仔猪成活率至关重要。

首先要保持猪舍内的卫生,定期清洁消毒,保持空气流通畅通。

其次要注意猪舍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导致仔猪生病。

2. 母猪的管理母猪是仔猪的第一保护者,母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科学合理的母猪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包括营养合理、疫病防控、定期保健等。

3. 仔猪的饲养管理对仔猪的饲养管理也要高度重视,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防止腹泻、做好保温工作等。

二、提高断奶窝重的综合措施1. 母猪的产前管理母猪在怀孕期间的管理对断奶窝重影响重大。

有效控制母猪的体重增长,保持适宜的体态条件,对后期的断奶窝重有很大的帮助。

2. 母猪的哺乳管理哺乳期是母猪最需要关注的时期之一,科学合理的哺乳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断奶窝重。

包括合理的饲料搭配、充足的饮水、维护好母猪的健康等。

3. 仔猪的饲养管理断奶后的仔猪饲养管理也是影响断奶窝重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饲料配比、科学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饮水条件等都对断奶窝重有着直接的影响。

综合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猪舍环境、母猪的管理、仔猪的饲养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同时需要加强猪场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制度,确保生猪的健康生长。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猪肉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提高猪肉生产效益、确保良好的养猪环境和生产质量,不仅是生猪养殖企业的重要任务,也是对猪肉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一种保障。

为此,继续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生猪生产效益和生产质量。

最大化的提高仔猪断奶重

最大化的提高仔猪断奶重

种 目标 在 于持 续 提 高母 猪 在 哺 乳 期 出生活仔 数则 可 能会得 到提 升 。因此 食过 多则会 导致 哺乳 期采食 量减 少 , 间 的 采 食 量 , 同时 有 效 控 制 后 代 的 随之而来 的是 全球 养猪从 业者 对于 断 并 更容易 导致母猪在产 后 7 1 0 d出
遗 传 力 的性 状 同 时 会 与 后 代 的生 长 重约为 2 5 0~2 7 5 g / a ,所 以延长断奶 3— 3 . 5 mi n左右 的膘 情 ,偏 肥 的母 表 现 与 饲 料转 化 率 直 接 相关 。哺 乳 日龄可 能是最 为有 效 的提 高 断奶重 的 猪 在 产 房 也 会 更 多 的 出 现 死 胎 比例 期 间 的采 食 量 将 会 直 接 影 响 到 母 猪 方 法 ,虽 然较 长 的哺乳周 期可 能会 轻 以及 乳腺 方 面的 问题 。 在 哺 乳 期 间 的奶 水 产 量 以及 整 个 哺 微 的影 响到母 猪 的年生 产胎 数 ,但 对 3 . 2 _ 2分 娩 前 的 饲 喂 量 乳 期 间 的体 况 损 失 。华 特 希 尔 的育 于 下一个 生产 周期 的配种 分娩 率 以及 通 常来 说 ,如果 母 猪 在分 娩前 采
中图分 类号 :¥ 8 2 8
文献 标识 码 :C
文章 编号 :1 0 0 1 . 0 7 6 9 ( 2 0 1 3 ) 0 7 . 0 0 8 4 . 2

1是否盈 利 的关键 因素
仔猪断奶重是 影响全价值猪的一个 至关重要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猪只从 断奶到上市的的生长速率以及饲料转换 率 。如果我们能够将猪只的平均断奶体
2 基 因的影 响
种 方 案 中对 于窝 仔 猪 从 出 生 到 断 奶 加 哺 乳 阶 段 的 饲 喂 量 ,尤 其 是 产 后

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断奶重的综合技术措施

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断奶重的综合技术措施

猪食物进入 胃内到排空 ( 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 )的速度快 ,1 O 性 饲料 ,减 少 断奶 应 激 。补料 时间越 早 越好 ,一般 5 7 日龄 开始 日龄 的仔 猪排 空 时 间约 为 1 . 5 h ,3 0 日龄 的仔 猪 为3 5 h 。新 生仔 猪 训 练仔 猪 吃食 ,诱 食 料要 用 易 消化 、带 甜香 味 、适 口性好 、高 营 缺乏 反 射性 的 胃液分 泌 ,食 物 进入 胃 内直接 刺 激 胃壁 ,才 能 分泌 养水平 的全价饲料 ,经过一周左右的训练 ,仔猪对植物性饲料就 胃液 ,5 日龄 左右 才能 形 成反 射 I 生的 胃液分 泌 。仔猪 的 消化酶 随 日 有 一 定 的 消化 能 力 ,2 0 d 后 仔猪 断奶 时 就 可 以正 常 采食 固体 饲 料 龄增长其活性逐渐增强 ,新生仔猪唾液 中淀粉酶活性很低 ,由于 了 。仔 猪在 一般 3 日龄开 始补 给清 洁饮水 ,最 好安 装 自动饮 水器 , 胃内酸 f 生 较 弱 ,唾液 淀粉 酶在 胃内仍 能进 行作 用 。 让 仔 猪 自由饮 水 ,如果 仔 猪 喝不 到水 ,就 会 喝脏 水 或尿 液 ,容 易 1 . 2 . 3 调 节体 温 的机 能 不健 全 ,对 寒 冷 的应 激 力差 猪是 恒 温 引起 仔猪 下痢 。
出生 后转 变 为 直接 与 复杂 的外界 环 境 接触 。在 子 宫 内处 于 安全 环 1 ~2 h 让 仔 猪 吃乳 1 次 ,吃 足 初乳 是保 证仔 猪 成 活及 健康 生 长 的关 境 ,并受 母 体保 护 ,出生 后 处 于有 害 菌 的袭击 ,因抵 抗 力 低 ,易 键 。 患病 死亡 。 2 . 3 保 温 防压 1 . 2 新生仔猪 的特 点 新生仔猪体温调节功能差 ,加之被毛稀疏 ,皮下脂肪少 , l | 2 . 1 生 长发 育快 ,物质 代 谢 旺盛 仔猪 出生 重一 般 为 1 . 2 k g 左 所 以对环境 温度 的下降极 为敏感 。如果 不采取 保温措 施极 易 右 ,不 到成 年猪 体重 的1 %但 生长 发育 迅 速 ,1 0 日龄体 重 可达 出生 受 冻 ,造 成 冻 伤 甚 至 死 亡 。 仔 猪 适 宜 的环 境 温 度 ;一 周 龄 为 时 的2—3 倍 ,3 0 日龄达 5 —6 倍 。仔猪 的强 烈生 长 ,是 以 旺盛 的 物 3 2 ℃ ~2 8 ℃ ,2 周 龄 以后为 2 8 ℃一 2 5 ℃ 。在产 房 内设 保 温箱 ,内置 质代谢为基础 ,2 0 日龄 的仔猪 ,需要蛋 白质的量 :9 1 4 g / k g 体 红 外线 灯 或 电热 毯等 供 热设 备 ,训 练仔 猪 吃完 奶 就到 箱 内取 暖 , 重 ,相 当于成 年 猪 的 3 0 多 倍 ,每 千 克体 重 所需 代谢 净 能 为成 年 猪 是多数养猪户采用的非常方便实用 的办法 ,但是在使用过程 中要 的3 倍左 右 ,矿物 质 代谢 也高 于成 年 猪 。可见 ,仔 猪对 营养 物质 的 勤观察 ,发 现 问题及 时解 决 。另外 ,1 周 龄 内的仔 猪反 映较 迟钝 ,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措施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措施

3. 加 强 环 境 控 制 2 温 度 是 影 响 仔 猪 生 长 发 育 的 重 要 因 素 。 由 于 自身 的 生 理特点 , 猪 对温 度 的要 求 很高 , 别 对于 刚 出生 的仔 猪。 仔 特 随 日龄 的增 加 , 温 度 的要 求 逐 渐 降低 , 出生 1 , 度 对 即 ~7d 温
高仔 猪断 奶 窝 重 , 须 做 到 以下 几 点 。 必
1 提 高 仔 猪 初 生 窝 重
仔 猪 出生 重 与 断 奶 成 活 率 、 奶 体 重 呈 密 切 正 相 关 , 断 仔 猪 出生 重 每 提 高 0 1 k , 奶 重 可 提 高 1 k , 栏 重 可 提 高 . g 断 g 出 1 , 以 1 1 : 0 0 即 :0 1 0的 比例 提 高 。有 研 究 报 道 , 正 常 护 理 在
3 4 提早 开饲 , . 改善 消化 道发 育
在 仔猪 出生 后 7d 右 , 开 始 补 充 饲 料 。提 早 开 饲 可 左 应 刺 激 消化 道 的 发 育 , 炼 仔 猪 的 消 化 能 力 。 随 着 1 的 增 锻 3龄 加 , 猪 对 营 养 的 需 求 量 不 断 增 加 , 别 在 产 后 3周 后 , 猪 仔 特 母 泌乳 量 开 始 下 降 , 靠 母 乳 不 能 满 足 仔 猪 快 速 生 长 的 需 要 。 单 教 槽 料 一 般 选 择 适 口性 好 、 营养 全 面 均 衡 的 全 价 料 。 刚 开 始
生 产 实 践 统 计 , 猪 出 生 3 d内被 踩 压 死 的 约 占踩 压死 仔 总 数 的 8 % , 此 防 护 仔 猪 被 压 是 一 项 不 容 忽 视 的工 作 。 在 0 因 农村散养户 , 殖 者习惯使用垫草 , 草要求 不可过长过厚 , 养 垫 以防仔猪钻人草 内 , 母 猪压 死。新生 仔猪抵 抗力差 , 易 被 极 死亡 , 好仔猪第 1 的护理十分重要 。 搞 周

提高仔猪断奶体重的管理措施

提高仔猪断奶体重的管理措施
母猪泌乳高峰期 出现在产后 2 O天左右 , 随后会 逐渐下降。因此 , 应在仔猪 7日 龄时训练仔猪开食 ,
般用少许乳猪颗粒料 , 强制喂料 3 ~ 4 天, 1 0 天后进 行正式补饲 。当仔猪开始采食乳猪料时 , 便可用料槽

饲料喂量 , 要求蛋 白质达 1 6 % ̄ 1 7 %。一般采用 哺乳 母 猪料 , 每头每天采食 2 . 5 ~ 3 . 0 千克。母猪分娩前一
日龄 温 度 达 3 0 ~ 3 2 ℃、 4 — 1 0日龄 温 度 达 2 8  ̄ 3 0 ℃、
2 加强哺乳母猪管理 。 提高母猪 泌乳量
加强 哺乳母 猪管 理 的 目的是提高母 猪 的泌乳 量, 使仔猪能够吸吮足够 的乳汁 , 以促进生长发育。
母猪产仔 当天不喂饲料 ,仅喂麸皮食 盐水或麸皮 电 解质水 , 7 天 内逐渐增加饲料喂量 , 待喂量正常时, 要 最大限度增加母猪采食量 , 一般每头每天最大 限量 6 千克左右 , 母猪采食不足会使泌乳量下降 , 影响仔猪 生长。仔猪在断奶前生产性能的表现, 与母乳分泌情
用清 洁水 。
况有很强的相关关系。脂肪是仔猪的主要能量来源 , 通常 占初乳的 3 0 %~ 4 0 %、 常乳 的 5 5 %- 6 0 %, 乳 的主
要组成成分受母 猪 日粮影响较大 。所 以在妊娠后期
注重 日 常防疫和消毒工作 。在仔猪断奶前后进
行一次猪瘟 、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口蹄疫 、 链球菌、 仔
饲槽 内剩余饲料应舍弃 , 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 , 通过
补饲弥补母乳不足 , 促进仔猪快速生长。
4 加强哺乳仔猪管理 。 提高仔猪成活 率
哺乳仔猪管理包括仔猪接生、 乳头固定 、 保温 防 冻、 防压 、 补铁、 补硒、 补水、 免疫防病等环节工作 。特 别要抓好仔猪的保温防冻防压 ,一般要求产房温度 1 5 2 3  ̄ E , 仔猪保暖区利用红外线灯供热 , 在仔猪 1 — 3

提高断奶仔猪断奶窝重的常见方法

提高断奶仔猪断奶窝重的常见方法

提高断奶仔猪断奶窝重的常见方法实践证明仔猪断奶体重相差1公斤,出栏时间将相差7〜10天,最大限度因此的提高仔猪断奶窝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研究重点。

巴氏的断奶窝重与饲养优良饲养的品种、母猪泌乳力、窝产仔数、初生窝重、开食早晚、饲料质量、仔猪成活率和哺乳期仔猪的生长速度等因素有关。

在养猪生产中,提高仔猪断奶窝重,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1、饲养优良的品种优良的品种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猪场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成熟度决定了猪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

众多试验表明,饲养更佳的杂种猪,可使母猪每窝断乳仔猪增加l〜2头,增重提高1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15%。

好的品种如大约克、长白猪等比本地猪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可提高经济效益10%〜12%。

2、修正优化饲养结构母猪的胎次结构,建立高产母猪群在一定时期内,母猪胎次不同,产仔率有明显差异。

众多试验表明,无论什么品种,第一、二胎布琼丽相对较少,第三至六胎产仔数相比科紫麻较多,第七后产仔数逐渐减少。

调整优化饲养母猪的胎次结构,是建立高产母猪群的基础。

一般认为,猪群中合理的母猪胎次结构以一至二胎的母猪占母猪群的30〜35%,三至六胎占60%,七胎以上占5〜10%为宜。

但应根据品种繁殖性能、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下决心,如品种繁殖力差的母猪,高胎巴氏可留得多些。

同时,注意后备粪的选留(购)时间,通常后备猪的选留(购)时间为种马捷克队选留至少在配种前1个月,外场选购至少在乳牛前2个月进行。

3、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妊娠期的管理,或使之多生活仔尤其是壮仔,减小死胎及弱仔头数,并增加仔猪初生重。

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运营管理,增加泌乳量,防治无乳综合症的发生。

3.1切实加强妊娠期的饲养管理3.1.1妊娠母猪的饲喂在妊娠期内,都市型饲喂不足或过量都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效果。

营养欠缺会造成母猪消瘦,胎儿发育受阻,弱胎和死胎增加;营养尤其是能量过高,会使母体过肥,子宫体周围、皮下和腹膜等处脂肪沉积过多,蠕动影响并导致子宫壁血液循环障碍至胚胎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仔猪断奶时的重量
仔猪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

实验表明同窝仔猪断奶体重相差0.5千克,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肥育结束时体重相差5千克;若达到相同体重出栏,时间相差7~10天。

因此,提高断奶仔猪的窝重,在养猪生产中非常重要。

一、提高初生重,增强仔猪抵抗力
1.引入优良繁育体系,科学配种。

引入优良品种和体格大的种母猪进行繁殖可
提高仔猪初生重。

在选配过程中要进行合理异质交配,即用体型有一定差别的公母猪进行交配,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2.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

①妊娠前期。

配种前7~10天
适当加料刺激,可增加母猪排卵数。

妊娠早期,在体内激素等作用下母体新陈代谢加强,食欲增加,消化能力提高,体重增加很快,需要适当限饲,否则母体太肥,导致早期流产、产仔数减少,或造成难产以及产后母猪采食量和泌乳量减少,从而影响仔猪发育。

妊娠1个月内的喂料量为1.8~2.2千克/天•头,妊娠第二个月到80天的喂料量为2.0~2.5千克/天•头。

②妊娠后期。

该阶段胎儿增重快,特别
是临产前20天生长量约为初生重的60%。

因此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摄入量将直接
影响胎儿的大小。

随着母猪腹围的逐渐增大,消化系统受到挤压,每次采食量将减少,需要增加饲喂次数,增加钙、磷等矿物质,以满足其营养需要量,对体况较差的母猪给予特殊护理。

产前1个月的喂料量为2.8~3.5千克/天•头,产前1星期开始喂哺乳料,并适当减料。

保持饲料新鲜和料槽、饮水器的清洁卫生。

产前1个月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每天补喂200~250克的动物脂肪或油脂性饲料(日
粮的5%~8%),可提高初乳与常乳的乳脂率,增加胎儿体内的能量贮存,有利于
提高仔猪成活率。

二、养好产后猪,确保母猪泌乳力
产后母猪的饲养管理好坏(尤其是奶水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因此养好产后母猪是养好仔猪的保障。

母猪泌乳期间的饲粮需要量包括母猪的维持
需要量和泌乳需要量,母猪的维持需要量约为1.5~2.0千克标准饲粮(本地猪一
般为1.5千克,外种猪一般为2.0千克);泌乳需要量按哺育1头仔猪需0.4千克的标准饲粮(本地猪约为0.3千克)计算,如1头哺育10头仔猪的泌乳母猪,每
日需采食6.0~7.0千克的标准饲粮。

泌乳母猪采食量不足,就会造成母猪减重过大,进而影响其繁殖成绩,增加淘汰率,同时也影响仔猪的生长速度和断奶窝重,可在饲料中添加高能脂肪来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以弥补标准采食量的不足。

实际生产中,母猪分娩后,仅喂麸皮食盐水,1周内逐渐增加喂量,待喂量正常后再最
大限度地增加母猪采食量;遵循“少给勤添”的原则,严禁饲喂霉变饲料;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防止母猪便秘。

三、加强仔猪管理,提高生长力
1.科学接产。

在接产前用热毛巾将母猪乳房、外阴部、臀部洗净,再用消毒药
水清洗;及时消毒产房,保证产位清洁。

环境清洁卫生、干燥温暖,可防止仔猪腹泻。

2.固定乳头,早吃初乳。

仔猪产后2~3天内人工固定乳头,可使仔猪生长整齐,防止弱仔产生。

初乳能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并促使胎粪排出,最好让仔猪产后
1小时内吃到初乳,仔猪吮乳的刺激有利于母猪子宫收缩,加快分娩过程,但最初
的几滴乳汁应弃掉。

产后3天内的仔猪应饲养在保温箱内,1.5~2小时哺乳1次。

3.防寒保暖,减少应激。

新生仔猪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9~34℃,1~3日龄为30~34℃,4~7日龄为28~30℃,以后每周下降2℃,直至20℃左右。

4.加强卫生防疫。

①产前母猪的免疫。

根据当地疫情和本场具体情况实施有效
的免疫措施,一般可在产前5周和产前2周选择性地给母猪接种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疫苗。

产前7~10天驱虫1次。

腹泻严重的猪场可在临产前
2周将产房内病死仔猪的肠胃或仔猪的粪便收集起来投喂给妊娠母猪(临产前1周
禁用),这样能使母猪产生本场易感病的抗体,对仔猪产生较强的保护作用。

②仔猪的保健与免疫。

产后1~3天补铁(含硒最好),3~7天接种传染性胃肠炎、流
行性腹泻二联苗,14~20天在补铁1次,2~4周依次接种猪蓝耳病、气喘病、猪
瘟疫苗。

对仔猪危害最大的是腹泻病,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对仔猪进行3针保健计划,即在仔猪3日龄、10日龄及断奶前1天各肌肉注射1针长效抗生素(如得米先长
效注射液0.5毫升),可以预防仔猪腹泻,促进增重,提高断奶仔猪整齐度,并能预防猪萎缩性鼻炎、细菌性肺炎及其他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因病毒性疾病而引起的继发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