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走访记录表民情内容记录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今天,我和我的同事一起走访了我们辖区内的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走访,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期待。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户老年夫妇的家中。
他们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入他们的家,给我们倒上了一杯热茶。
老人家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在这个社区居住了30多年,
对这里非常熟悉。
他们说他们很享受这里的宁静和和谐,但也希望社区能够增加一些娱乐活动,让老年人们有更多的交流和娱乐方式。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户年轻夫妇的家中。
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小孩,家里摆放着
一些孩子的玩具。
年轻夫妇告诉我们,他们选择在这里定居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好,交通便利,适合孩子成长。
但他们也提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社区的垃圾处理不够及时,小区内的绿化需要加强等。
我们还走访了一些单身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
他们对社区的服务设施和医疗保
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他们希望社区能够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增加医疗资源,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这次走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居民们的热情和期盼。
他们对社区的建设和
发展有着很多的期待和意见。
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我们要认真倾听居民的声音,积极解决他们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社区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五篇

【导语】民情⽇记⾛访记录应该以⽇记的形式,记录同群众联系,帮助农民排忧解难的过程,应当应⽤到实际⽣活中去,解决群众的问题。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民情⽇记⾛访记录五篇,欢迎⼤家阅读。
民情⽇记⾛访记录篇⼀ 根据⼯作安排,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有⼆项,⼀是再次全覆盖⾛访农户,逐户拟订或落实增收计划,⼆是张贴宣传标语,三是刷写永久性巨幅标语。
由于⼯作任务艰巨,我们除了从学校抽调了三名教师参与⾏动外,我们还从联系学校——熊店⼩学借调了两位⽼师⼀同参与⾏动。
为了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上述任务,上午我们⼀⾏⼋⼈外加杨家湾村书记、会计共10⼈,每2 ⼈⼀组分别对⼝该村5个村民⼩组逐户张贴县⼯作组给农民的⼀封信和宣传标语,逐户落实2011年增收计划。
镇党委副书记、驻村⼯作组组长⽥先桃和我宣传⾛访的是第3村民⼩组。
我们⾸先⾛访的是3组村民杨顺元。
杨顺元是村⾥的⾚脚医⽣,⼜是家⾥的劳动主⼒。
杨家全家6⼈,种农⽥11.2亩。
当时,杨正好从⽥头回家给病⼈打针、开药。
在50年⼀遇的⼤旱⾯前,仍栽早稻7~8亩。
通过座谈了解,杨顺元家今年的增收计划是增收4000元。
增辐为25%。
民情⽇记⾛访记录篇⼆ 根据⼯作⽇志安排,我们今天的主要⼯作是慰问特困户和⽼党员。
上午8:00镇党委副书记、驻村⼯作组组长⽥先桃将车开到学校,带上我们三⼈和慰问的⼤⽶、⾷⽤油就向杨家湾村进发。
车⼦在满⽬疮痍的雁熊公路上颠簸40多分钟后,我们在杨家湾村党⽀部书记杨明安同志家门前下车。
在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扛上⽶,提起油⼀起去慰问特困户。
⾸先,我们来到的是⼆组特困户郭团员家街道社区⾛访民情⽇记街道社区⾛访民情⽇记。
户主郭团员今年81岁,体弱多病,妻⼦哑吧,78岁,⼥⼉由于⼤脑不很好使,加上不务正业,⾄今35岁仍待字闺中。
郭家由于家庭困难,加上与村⾥电⼯因⽤电纠分,已被电⼯停电两年。
第⼀次⾛访时,我们了解这个情况后,⽴即与村⽀部书记⼀起找电⼯张国平和郭同富共同协商,免去了以前⽋下的电费,当场接通电源,确定电表起始刻度,并约定以前的电费既往不究,从今天开始,⽤多少电,交多少费。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10篇

【导语】“民情日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为大家准备了《民情日记走访记录10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1.民情日记走访记录27日上午,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们驱车前往**乡**村。
绿树掩映着一栋栋小楼,到处一派新农村的新气象。
突然,路边靠里处一点儿的一栋土砖房映入眼帘,在周围环境的衬托下显得颇为破旧。
我临时决定走进去看看,坐下来一聊,这一户果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户主何**皮肤黝黑、身形消瘦,他与妻子都是残疾人,跟75岁的母亲住在一起。
走进厨房,灶台上已经备好了中餐准备下锅的一块肉和一些青菜。
我与何**聊起家里的细账:1家3口1年低保10800元,母亲的养老金1296元,给村上的种养合作社养鸡分红1320元,土地流转费1260元,打零工和自主发展产业一年大概6000元,加上其他零散收入1年家庭收入在22000元左右,人均达到了7000元左右。
在吃穿不愁的基础上,还能享受健康扶贫等各项政策,基本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
聊了十几分钟,一开始比较拘谨的一家子慢慢放开了。
何**的母亲跟我说,他们这样的户子,要不是共产党,要不是政府,真的是走投无路。
临走时,何**的爱人开心地大笑起来,搂着何**亲了一个,而何**则露出了几分羞涩的笑容。
这是发自内心的笑脸,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所在。
2.民情日记走访记录今天,我们帮助村民王**老人补办了残疾证书,老人很开心。
下午我们还要帮助付**老人更换门窗玻璃,明天上午再去帮助付**向民政部门协调落实烈士子女待遇的问题。
听到大家都亲切地称我们为“服务员”,我心里很骄傲,老百姓有什么事都找我们,我们解决不了的,就各处打问,或者找“度娘”,这段时间,我可是学到不少本事,再过一段时间,我就成了“百事通”了。
做好“老百姓的贴心人”是要见真功夫滴。
在我们的努力下,村里组建了爱心服务队、爱心保洁队、雨露文艺宣传队等公益团队。
**村的村容村貌悄然发生着变化,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乡风更文明,村民更幸福,感受着这些变化,我们心里甜滋滋的。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三、解难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是民情日记的重要举措,下文是为你推荐的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供参考阅读!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1) 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办好实事,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是我此次走访的一个重点。
为了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我在姚山村和滨河社区,分别召开了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居民)座谈会,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就业就医、养老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大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逐一进行了答复,对6件群众比较关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进行现场查看,分别给灵璧县政府和供电、民政、教育、卫生、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通了电话,并就有关具体事宜作了详细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关于农村安全用电问题,建议供电部门尽快提供整修方案,增大电容,抓紧施工。
二是关于村卫生室条件差问题,建议由卫生部门协调解决,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标准的卫生室,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是关于建立完小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尽快研究规划,争取帮助姚山村建一所完全小学,解决孩子们上学难问题;四是关于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建议民政部门纳入工作计划,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敬老院,解决全村21个五保户集中养老问题。
五是关于建立农机服务场地问题,建议农机部门牵头指导,协调解决。
六是关于失地农民生计保障问题,建议县镇两级政府尽快制定规划,积极推进滨河社区农贸市场建设,分派摊位给失地农民,扩大他们收入来源。
六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实事的现场答复和解决,使镇村(社区)干部精神受到振奋,广大群众较为满意。
近年来,虽然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生普惠程度还很不够,群众呼声依然很高。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民生就是老百姓最大的实际。
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抓住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矛盾。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6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6篇】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应该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同群众联系,帮助农民排忧解难的过程,应当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群众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6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民情日记走访记录(一)今天,是给联系户发羊的日子,我们一行四人早早吃过早饭就从武威出发直达土门镇政府大院,由我局牵头的11个帮扶土门镇联系单位向特困户发放种羊的仪式将要在今天举行。
从_月_日召开土门镇双联富民联席会议确定“借资助农发展养殖”措施到今天,已经整整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随着筹措资金、联系种羊、签订协议等诸多环节的逐个敲定,又一个帮扶措施顺利实施了,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自“双联富民”行动全面启动以来,全市地税干部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双联富民”行动各项工作部署,以有效措施解决联系村群众的实际困难。
在行动中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多次深入到古浪县土门镇入户调查摸底,为群众想办法、出点子,确定“暖棚养殖,改良畜种”的产业发展致富思路,经过实地考察,最后确定以体态大、繁育快、经济效益明显的小尾寒羊为投放品种。
帮扶土门镇联系村的市、县区局全体干部向每个联系户借资1000元购买种羊,共计14.9万元的近300只小尾寒羊将陆续发放到联系户的手中。
领到羊的特困户张廷海说“我做梦都想养羊,可是一想到投资大,就只能望羊兴叹,这次地税局的领导和干部们帮我们发展养殖业,还借钱给我们买种养,解决了最直接的大问题,为我们靠养殖业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听到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深受感动,看到村民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对奔小康充满了信心,我发自内心的感到,联村联户真正联出了干部群众的感情和友谊,再过几年这些贫困户都能富起来,我们现在吃点苦、受点累、出点钱都算不了什么。
双联富民就是要为联系村户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所有联户的干部都应该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走进农户的生活中,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根基。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导读:本文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大早,我就从历市镇政府骑着摩托车赶赴神仙岭以北的车步村开展帮促工作。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颠簸水泥路,于9:00整到达该村。
到达车步村后,我首先走访了田间地头、新屋下组及部分村民。
随后,来到村办公室,和村支两委、村民代表进行交谈。
在座的村干部、群众代表积极发言,共话发展。
据村党支部书记钟有良同志介绍,车步村属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省级贫困村,现有人口1886人,外流人口625人,19个村民组,总户数422户。
村民长期以来以种植禾笋、养殖生猪为主,近年来受自然灾害以及土地贫瘠,缺少创业致富带头人,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经济发展缓慢。
尤其是5.7洪灾以来坡上的农作物基本绝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积贫、返贫现象比较多。
经过一个多小时二十分钟的交流,我感觉到全村上下创业致富的欲望很强烈,都在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寻求发展的好载体。
针对该村自然灾害多、土地贫瘠、劳动力富余的现状,我建议该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力发展、尽快发展、提速发展。
一是鼓励村干部发动群众连片种植禾笋,形成规模,以便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形成产业;二是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双带”作用,鼓励农户大力养殖生猪,与大世界、万家惠大超市形成产销链条;三是协助该村与历市镇政府和定南县水利部门联系,抢抓今年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机遇,全力扩宽河道;四是建议认真监督实施好村组公路硬化工程,使之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下一步打算历市镇民政所协调适当给村里解决部分低保户、五保户物资,并向镇领导请示在七.一之际多慰问几名参与抗战的老党员。
临近端午,但烈日灼热。
顶着火热的太阳,经过热情的交谈、走访、询问,对该村群众愿望、观念、思想,对村级经济状况、发展思路、发展难题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不经意间太阳已开始偏西,拖着满身的汗水、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开始颠簸在离开“差别人一步”的车步村。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五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五篇民情日记一:梁山深处听民声黄龙山延伸到合阳的部分叫梁山,因山上有武帝庙,老百姓也称其为“武帝山”,山脚下散落着好几个村子。
山里面究竟有无人住,一直想亲自寻访。
上午,顺着金水沟河道溯流而上,行至山内五、六里处,发现路边竖着石堡镇十亩地村和野鸡岭的牌子,才知道已跑到黄龙县地盘了。
随折身而回,在三个山头环抱的一处坡地上,来到了河西坡村。
这是一个坐落在半山腰的小村庄,就山势修成横竖5条单面巷道,每家基本都有窑洞,住宿条件比较传统,条件稍好的人家在前院修建了平房。
顺着村北木瓜树旁边的一条土路,行走300米左右,来到一家没有围墙,没有大门,院墙上贴着低保户的人家,前院是已经废弃的猪圈,后面是三面窑洞,走进北边的窑洞,见到两位拄拐的老人,经聊天得知,老人叫李富刚,50年前从黄龙山里来此落户,已经76岁,患有心脏病和肺气肿,与73岁老伴王小凤住在窑洞里相依为命,生育了三个儿女,给大女儿招了上门女婿,生了两个孩子后却因意外身亡,女婿李安朝再婚后在村里别处建了房,与他们分开生活,平时照顾也不多,由于户口未分开,所以老两口的低保金也一直在户主李安朝的一卡通上,二女儿外嫁,儿子也入赘到甘井镇那边,老两口身边实际并无人照料,由于行走不便,很少出门,甚至院子一棵杏树上挂满熟透的果子都无法采摘,看到家中来人,老人就赶紧搬来凳子让我们自己摘着吃。
在李富刚老人家中,没有见到上墙的脱贫明白卡,也没有见到帮扶工作袋、帮扶手册和政策一本通,仅在院墙上见了医生包联的牌子,在窑洞里见到医生的联系卡,谈论中得知,两位老人的低保金由女婿领办,他们并没有花到一分钱,暴露出低保金管理中的问题,应当协调解决。
针对老人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和病痛缠身的实际,应该健康扶贫、助残扶贫和低保救助三管齐下,加上落实生活照料等措施,老两口的生活才有可能好起来。
在村子中间随机走进一家贴有贫困户标志的家中,院子收拾得很干净,主人在南墙边开地种了些辣子、茄子、黄瓜等蔬菜自给自足。
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范文

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范文民情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一)社区作为服务居民的前沿阵地,工作量大而繁杂。
“民情日记”的出现,让社区工作者身在岗、心到位,真正深入居民当中,第一时间了解到居民的困难、问题和诉求,及时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
今年以来,平安社区党委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对待“民情日记”,在入户时,针对居民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整改完善,极大地拉近了居民和社区的关系。
“杂琐事、生活冷暖都写到了日记里。
平安社区的“新人”张菲菲表示,通过“民情日记”快地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随着“民情日记”的认识。
平安社区书记丁宏伟说,“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二)“1月13207国道旁饮食早点经营户会议,”“民情日记”里麻烦事、重点事17本日记本,装了一大箱子。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村里800?”王强说,他准备了一个日记本,田间地头、村边路旁,前年春天,王强和村里干部查夜,发现该社区七组王华军家的大门没锁,想帮他锁上,却发现没有门闩。
一问才知道,房子一盖起,王华军两口就出门打工了,门闩根本没做。
晚上回家,王强把这件事记在日记本上。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找到村里的修理部,请他们帮忙做个铁门闩,给王华军家安上。
王强说,“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情,对当事村民来说,可就是天大的事情。
”水洼社区五组两家人因为修路的事情起了纠纷,社区出面调解后,两家人又反悔,都不愿意让步。
最后,王强拿出“民情日记”,上面写着两家人当初的要求是什么,社区工作人员是怎么调解的……所有信息记录在册,有了“铁证”,两家人不再争嘴,最终各自退让一步,双方握手言和。
“群众相信我们,才会来找我们解决问题。
”王强说,“民情日记”就像是一面镜子,始终照出自己工作中不足的一面;它也像一条鞭子,总让他感觉还有好多百姓着急的事未做,还要更努力。
走访记录社区民情日记(三)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久违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笑容。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走在乡村的田埂小道,处处闻闻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众走访记录表民情内容记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导游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群众走访记录表民情内容记录群众走访记录表民情内容记录(通用8篇)如何写好群众走访记录表民情内容记录?看看吧。
走到千家万户里,才能真正知道人们群众的需求,所以多多开展“入户走访”活动,是一件应该长期坚持下去的事情!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群众走访记录表民情内容记录,希望大家喜欢!群众走访记录表民情内容记录(精选篇1)神峪乡新寨塬村是我们广播电视电视台联系的贫困村,村里还有我联系的两户贫困户,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把我和村里两户人家结成了“亲戚”,我打算既要帮好联系村,更要把这两户人家当作我的亲人,倾尽全力帮助他们想办法、出点子,早日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我走访了联系户孟宏林家,详细了解了他家的生产生活状况、经济来源等情况,他家主要靠他一个人在城里干点“卖天天”的小零活赚钱度日,无其它经济来源,家境比较贫寒。
但他对生活的信心让我深受感触,他说:农村的条件很艰苦,我的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都还不错,我打零工挣不了多少钱,我想买个拖拉机把全村耕地的活全包下来,挣些钱供两个娃上大学,无奈家里一直凑不够买拖拉机的钱。
孟宏林的话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头,想办法让孟宏林能够买上一台拖拉机也成了我的心头大事。
回到单位后,我就第一时间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和县农机管理站进行协调联系,详细了解拖拉机的购置办法,价格、品牌、质量性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并打电话告诉了孟宏林。
群众走访记录表民情内容记录(精选篇2)2__X年开春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冷一些。
老天从农历正月初一就一直阴沉着脸,飕飕冷风伴着寒霜把先开的花朵吹残冻蔫。
立春、雨水节令早已过了,气温还在个位数上徘徊。
昨天最低气温降到-2℃,中午飘起了雪花,参加迤车镇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各村总支书记会议后,我们及时与中寨村“三委”班子修改完善发展规划和脱贫实施计划。
为加快工作进度,我和杨建军分头行动。
他听取村党总支书记计加眺介绍实施方案及项目规划,我到火烧寨村民小组入户调查。
从“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开展以来,省市县一再强调要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开展了两轮“回头看”工作,按照“五看、五不录、六优先”(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有机动车的不录,有新建住房的不录,有城镇商品房的不录,有公职人员的不录,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原则,做好前期建档立卡工作,为精准扶贫打牢基础。
新来乍到,我放心不下,还是决定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
村委会宣传员吴启成带领我来到火烧寨时,村民小组长李友平正在李广万家准备吃春客宴。
李友平瘦小精干,从相貌上看不出他已经是62岁的老人。
我随机点了刘志高、李广亮、刘志龙3家,请他带我入户走访,看看农户家的实际情况。
李友平面露难色,看我态度坚决,只好直说:“表册上的刘志高,名字登记有误,实际叫刘志富,外出打工去了,只有他父亲刘庭先在家。
”沿着泥泞的小路,拐了三道弯转过五排房子,才来到一个逼仄的小院,一辆畜力车上杂乱地摆放着锄头、钉耙等农具,两间土木结构的正房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西侧土夯的墙体开裂倾斜,冷风直灌屋内,房檐下挂着几串包谷。
李组长连喊几声“庭先――庭先――”,才从黑屋子里探出一个黏着黄灰的脑袋。
他就是刘庭先,才46岁的人,就头发稀疏,腰杆弯曲,老态龙钟。
20年前,他的妻子嫌他穷,离他而去,抛下两个儿子与他相依为命,如今两个儿子刘志宽、刘志富已长大成人,但不务正业,在外飘荡,过年还要刘庭先寄钱作车费才回得来。
刘庭先寒心地说:“坐着这点破房子,我讨不着媳妇倒无所谓,两个儿子在家里也蹲不住,更难说媳妇了。
做梦总想着盖新房子啊!”走访出来,我的鼻子酸酸的,真为他家担心。
转过一个墙角,来到刘志龙家门前,正门紧闭,人不在家。
低矮的门楣上黑黢黢的,院坝里飘着一股腐臭味。
他家里的境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李组长说,刘志龙岁数倒不大,就是常年生病,缺乏劳力,媳妇得白血病死了,两个娃娃正在读书,日子越过越困难。
我请李组长带我去看看李广亮家,李组长说李广亮在马路乡做生意,要了解情况,只能去问问他父亲李世成。
踩着猪粪鸡屎,翻过几个土堆粪堆,跳过一条脏水沟,来到一个开阔的高台上,终于见到了80岁高龄的李世成老人。
他正准备吃晚饭,见我们造访,高兴地迎出来。
老人精神矍铄,器宇轩昂,只是有点耳聋,需大声说话他才听得见。
老人自豪地说:“我有3个儿子。
大儿子李广书就在村里盘田养家糊口,子女很成器,不用大人操心。
二儿子李广学在个旧生活,有辆车跑运输。
小儿子李广亮在马路乡做生意,两个娃娃也争气,大姑娘李徐考取曲靖卫校,已经去实习,小这个男娃娃李伟在会泽一中读高中,学习好!”从李世成老人家出来,走了一段水泥路,刚好遇见李友平的老伴高文秀在扫地,她有些肥胖,行动迟缓。
高文秀说,过小年前她才看病回来,医生诊断为骨膜炎,感谢党的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这次住院花掉4000多块钱,政府帮助报销了一大半,自己只出了800多块钱。
李组长告诉我,火烧寨有118户455人,其中贫困户26户,在外打工的人有30多人。
希望上级领导支持,为我们村修一条排灌渠,可使100多亩粮田受益。
要是能争取立项,我们村可集中规划建设80套左右新房,使村容村貌有大的改观。
后山上栽了10000多棵核桃树,但严重缺水挂果不多,要是能在山上修个蓄水池,加强灌溉,产量会提高。
我们还想试种100亩软籽石榴。
我由衷佩服老组长有这样的胆识,跟他说会积极汇报争取项目,但目前村中滥堆乱放的脏乱差现象要想办法治理,还有脱贫的产业支撑也要拓宽思路,多想办法。
群众走访记录表民情内容记录(精选篇3)为加强广大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了解农村农民生活中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我县开展了“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
此次活动看似简单,任务却极其繁重,作为一位初任的大学生村官,对该村的很多村民情况都不大了解,借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我真正了解到了广大农户的生活状况和必要所需。
因为正值农忙时节,大部分的农户白天都在田间作业,到了晚上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中休息,所以只能等到晚上挨家挨户地走访。
每当我们表明来意时,这些老百姓都大力称赞上级部门对农民的政策好,忍不住拉着我们话家常:“我的大儿子在塔城做不锈钢呢,生意挺不错的,年收入都10多万”“我的女儿在市委上班,领工资的“这无意之中流露出来的都是喜悦。
这项活动开展已有一个多月了,回顾这一个多月的走访经历,能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苦,感受到他们的真情流露,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加上期间对有关惠农政策的讲解,通过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取得了大多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走访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会做群众工作,真正关心百姓的切身利益,竭尽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在走访中,一些农户的家庭居住环境真的让人心寒,窄小的屋内飘散着昏暗的光线,一位老人,一张破床,桌上散落着厚厚的灰尘,坐在床上的老人不停地吸着烟卷,空气中凝滞着浓浓的烟草味,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些因病因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让人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内疚,在走访过程中我都进行了一一的了解和记录,并准备对真正贫穷的农户进行政策上的帮扶。
三、要调整好心态。
在走访中,要争做百姓的贴心人,做群众的好朋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
四、要不断总结。
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而走访活动更像是一门深奥难懂的哲学,身在其中却很难摸清其中的道理。
所以在走访过程中必须摸索研究走访艺术,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群众工作水平。
在本次大走访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干群一家亲”的深刻内涵,作为住村干部,我们不能只凭道听途说来了解老百姓的家庭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而要身体力行,亲自入户走访,通过心与心的交谈来切身感受老百姓的困苦和喜乐。
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成为我下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今后我会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大走访活动坚持到底,以实际行动造福百姓。
群众走访记录表民情内容记录(精选篇4)我叫胡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我满怀激·情、脚踏实地的走在进村入户的路上,这是一次锻炼,更是一次挑战。
转眼间,已过去一个半月,回顾走访经历,有酸甜有苦辣,令我收获颇多,感悟颇深,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入户走访是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精细化服务辖区群众的重要举措。
“走”和“进”只是走访的第一步,并不是你走到了分包的村庄,进到了群众的家中,登记一下人员信息,递上一张警民联系卡,留下一张宣传册,就算完成一户走访任务,如果是这样那就违背了市局开展这次专项行动的真正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