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 小夜曲鉴赏
《海顿钢琴奏鸣曲》音乐鉴赏

《海顿钢琴奏鸣曲》音乐鉴赏《海顿钢琴奏鸣曲》是古典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一,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创作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这首曲子被认为是海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古典音乐的经典之一。
下面从旋律、节奏和表达三个方面来进行《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鉴赏。
从旋律方面来看,《海顿钢琴奏鸣曲》旋律清新、流畅,简洁而不失精致。
整个曲子的旋律线条简单明了,却又不失优美,起伏自如,铿锵有力,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受。
从和声方面来看,曲子的和声虽然简单,但却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和声技巧,如对位、装饰音、和声节奏等,使得曲子更具层次感和变化性。
从节奏方面来看,《海顿钢琴奏鸣曲》的节奏明快、清晰、整齐。
曲子采用了典型的四分音符为主的节奏形式,但是却通过巧妙的速度变化和重音设置,增加了曲子的动感和张力,使得曲子更加富有活力。
从表达方面来看,《海顿钢琴奏鸣曲》表达了海顿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表现了他对音乐的热情和追求。
这首曲子富有激情,富有动感,表现了海顿对生命的强烈感受和对音乐的深深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他对音乐形式和技巧的完美追求和掌控。
《海顿钢琴奏鸣曲》是一首充满活力、精致而又简单的古典音乐代表作品,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都充满着魅力和艺术气息。
这首曲子的表现力强,富有内涵,对于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很高的欣赏和学习价值。
第一乐章的曲式为古典时期的标准奏鸣曲曲式,由两个主题构成,且主题之间存在对比。
第一个主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旋律,充满了感性和激情,第二个主题则更为沉稳。
这两个主题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是奏鸣曲的主要发展部分。
第二乐章是一个悠扬的慢板,有一些古老的风格,它的旋律简单而动听。
这个乐章的旋律性格和第一乐章非常不同,它更加静谧,缓慢,是一种对比。
第三乐章则是快板,它由一个主题和两个变奏构成,是对第一乐章主题的再现和发展。
变奏部分富有想象力,富有变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首奏鸣曲的音乐语言简明清晰,富有透明感和流畅感。
几首国外交响月的音乐赏析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音乐赏析G弦上的咏叹调》是古典音乐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选自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弦律始终洋溢着忧伤的美丽。
巴赫写了四部《管弦乐组曲》,其中以第三部《D大调第三组曲》流传最广。
它由五首小曲组成,其中第二首叫《咏叹调》。
《G弦上的咏叹调》就是根据它改编而成的。
1817年,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将第一小提琴部分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从而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增强了乐曲浓郁深沉的情调,故名《G弦上的咏叹调》。
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者的青睐。
音乐开始速度级缓。
逐渐长音渐强,抒发了沉思冥想的心绪,又象在轻声咏唱。
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成的,没有象一般二部曲式那样在速度与性格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而保持了原来意境,感情起浮较大,不断向上推,使乐曲在曲调上委婉动听。
最后音乐在激情而富于自信的情感之中圆满地结束。
记忆里有许多音乐,不同的人生阶段喜欢的音乐大多不同。
孩提时代喜欢儿歌,青年时代喜欢一些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再到纯器乐乐曲如新世纪音乐,电影配乐,曲调或简单或华丽,但它总叙说着尘世生活的快乐与悲伤。
后来,渐渐地就会爱上内涵更为丰富典雅的古典音乐。
而如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是轻易难以理解它的美丽和深刻的。
这麽说或许有点让人泄气。
眼前有这样一座绚丽多彩的音乐圣殿,你可以赞叹它精彩绝伦、举世无双,却无法真正走进其中,无法体味其中的美,无法与隐藏于音乐深处的精神相契合。
然而还是有这样一些乐曲。
它们同样来自这座圣殿。
它们简单纯粹却又丰富沉醉,无须绞尽脑汁条分缕析,只要一听就可以直叩心扉,直达心底。
我把它们看作这座神殿泄露出来的光芒,照在我们心里。
比如《梁祝》,比如贝多芬的《月光》,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再比如,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
初识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是在连续剧《下一站,幸福》里。
浅谈舒伯特的《小夜曲》与声乐表现

浅谈舒伯特的《,J校曲》与声乐翦见一、舒伯特的生平介绍与作品创作特征1797年,维也纳一个普通的家庭里诞生出了一位音乐巨匠,他就是最伟大的作曲家弗兰兹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
从小,舒伯特的父亲教他学小提琴,在青春期舒伯特考入维也纳宫廷乐队里面学音乐,在此契机下,舒伯特大量地与海顿,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相接触。
舒伯特出生和生长刚好恰逢古典音乐注意过渡到浪漫主义的时期,他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先行者。
在浪漫时期创作的超过六百首艺术歌曲至今仍然流传在现代的大街小巷中。
他的艺术歌曲中融入了大量的情感与片段画面在里面,《小夜曲》便是舒伯特一经典作品。
二、舒伯特《小夜曲》的结构分析与赏析(一)小夜曲的体裁、音乐风格小夜曲是一种声乐体裁,同时也是一种抒情风格的声乐形式,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
小夜曲是一种常见的特性乐曲。
所谓特性乐曲,就是为特定的目的创作,或是在特定的场合演出,在体裁上有鲜明特征的乐曲。
例如小夜曲、夜曲、摇篮曲、船歌、幻想曲、即兴曲、随想曲、狂想曲等等。
①舒伯特《小夜曲》是舒伯特采用了德国诗人雷尔塔普的诗写出来的。
这首《小夜曲》是舒伯特于1828年创建,同时也是舒伯特一生完成的非常完美的独唱艺术歌曲其中的一首,小夜曲来源于声乐套曲《天鹅之歌》,在当时的民间传说认为,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即将去到终端的天鹅,大都会唱出最动人的歌曲,舒伯特在这个意义上借垂死的天鹅大声歌唱,表明了这首歌代表了舒伯特内心的想法,为舒伯特内心的绝唱。
(二)舒伯特《小夜曲》谱例举例结构分析举例谱例为乐曲开头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为d和声小调,模仿了六弦琴的演奏,使听众进入一种安静浪漫的场景之中。
第二乐句仍旧是d小调,和声旋律是小调色彩,比较暗淡,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更推进了一步,使得感情渐渐升华,旋律渐渐开始明亮。
三、舒伯特《小夜曲》的声乐表现(一)演唱歌曲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素养“素养”一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书•李寻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马不伏杨,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古典音乐史上极尽优雅的弦乐小夜曲

古典音乐史上极尽优雅的弦乐小夜曲弦乐小夜曲是一种音乐会小夜曲,有三个或多乐章组成;象一部缩小了的交响曲。
它与情歌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裁。
是室内乐队或管乐器演奏用的组曲,风格近似遣兴曲或嬉游曲,18世纪中专为晚间娱乐而作。
是中世纪一种抒情风格的声乐形式。
黄昏时刻,青年男子在窗前月下向情人诉说衷肠,唱出缠绵婉转、悠扬悦耳的歌。
虽然夜曲和小夜曲一字之隔,但却是不同的两种音乐体裁。
夜曲是一种形式自由、旋律优美、格调典雅的浪漫派钢琴体裁,注重气氛的营造,音乐类似于“无词歌”,有一种夜晚的忧郁之情。
而小夜曲包含弦乐小夜曲。
多指夜间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也是一种为乐队而作的多乐章套曲。
欣赏: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 第一乐章光听一首怎么够?十首迷人的弦乐小夜曲送给你:《F大调弦乐四重奏 - 小夜曲》Op.3第二乐章海顿典型的海顿风格。
海顿这首小夜曲是比较典型的海顿风格的作品,曲风乐观亲切。
曲子平铺直叙的展开,第一部分的主部柔美和平的出现,第二部分的中间提高了音域,非常活泼。
《降E大调弦乐小夜曲》Op.6 第三乐章苏克这首小夜曲诞生在一个夏天。
1892年夏,苏克应邀来到他的老师德沃夏克的别墅作客。
期间他深深地爱上了德沃夏克的女儿奥茜丽娅。
离开奥茜丽娅后,苏克在无限思念中创作了这首小夜曲。
这首作品风格清新抒情,略带淡淡的忧伤情绪,极富古典主义传统色彩。
《C大调弦乐小夜曲》Op.48 第二乐章柴可夫斯基浓郁的俄国民谣。
乐曲中浓郁的俄罗斯风格的旋律,仿佛看到了满天飘雪的莫斯科街头,旋律时而欢快、时而低沉,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A小调弦乐小夜曲》Op.75 第四乐章布鲁赫无可挑剔的优美旋律。
这首作品风格开头有点像进行曲,每拍强有力的双音带出规律整齐的节奏,是一首热情的小夜曲。
《D大调弦乐小夜曲》K.239 第三乐章莫扎特月下小夜曲。
这首作品有一个别称叫“夜曲风格的小夜曲”,人们也习惯称之为“月下小夜曲”,乐曲有着较为强烈的复古色彩。
12小夜曲(1)

第14课时
小夜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古典乐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能够感受到海顿《小夜曲》明朗、典雅、质朴的色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完整聆听作品、视唱主题、吹奏主题等方式感受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的音乐表现力及古典乐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3.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弦乐四重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小夜曲》曲式结构的辨别,让学生正确认识两个主题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段。
2.熟悉《小夜曲》的两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
课目小夜曲年级四年级上册执教雷小梅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
教学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听了著名的奥地利音乐家海顿的两个有趣的故事,还欣赏了两段有意思的乐段。
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海顿这个音乐家。
请同学们分组整理一下你们组搜集的海顿的资料,等下请同学说一说海顿的故事。
二、请小组交流课外资料。
三、请同学们上来说一说海顿的故事,老师总结。
四、欣赏《小夜曲》。
1.全班同学聆听《小夜曲》。
2.猜猜有哪些乐器参与了演奏?
程序3.师介绍弦乐四重奏与小夜曲:
4.再次聆听乐曲,请同学们交流对音乐的感觉。
师:是不是带了一种夜晚的宁静与轻柔在里面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5.用“lu”模唱主旋律。
6.跟乐曲一起轻声哼唱,感受音乐的旋律。
然后试试用竖笛轻轻吹奏音乐主题。
五、总结。
海顿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他一生的成就与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希望你们也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长大后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反思。
《海顿小夜曲》音乐鉴赏

音乐赏析——《海顿小夜曲》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的自由自在,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生活需要音乐。
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而独具魅力,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代替的。
欣赏音乐,要通过音响感知较准确地去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
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
对人的影响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产生共鸣。
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感受,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提起音乐,人们首先肯定都会想到音乐圣地维也纳.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便有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涌现.在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毫无疑问应该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贝多芬是音乐的巨人,当之无愧的“音乐的普罗米修斯”。
莫扎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西方音乐史上一个耀眼的瞬间。
海顿则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由他开创了古典主义音乐时代。
海顿自幼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他的一生中写了十二部交响乐。
而其中《小夜曲》可谓是世界经典曲目,耳熟能祥。
《小夜曲》是一种音乐体裁,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
《海顿小夜曲》系弦乐四重奏曲,原作为《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管乐合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吉他曲等。
这部作品主旋律全部由第一小提琴担任,用弦乐四重奏形式演出时,由第一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奏出的主旋律流畅而亲切,充满了欢快的情绪。
海顿小夜曲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730——1820
Arkey Works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
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 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风格幽默、热 情、生气勃勃。其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涉及声乐、 器乐各个领域。
代表作品:104部交响曲 18部歌剧 4部木偶歌剧 清唱剧《创世纪》 84首弦乐四重奏 31首钢琴三重奏 105首《嬉游曲》
︵ ︵ ︵ ︵ 7 1 5 — 5·5 5 65 4 3 3 2 1 7 7 1 0····· • • • • 音乐小任务:请同学制作一个音乐小卡片,参照课本P26页。
Arkey Works
惊愕交响曲
惊愕交响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 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 品的第二乐章。
Arkey Works
小夜曲
《小夜曲》大约作于1762年。原作为《F大调第十 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弦乐四重奏:是由四把玄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 式。包括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
Arkey Works
︵
小夜曲
《如歌的行板》
1=F
中速 优美地 ︵ ︵ ︵ ︵ ︵ ︵ 3·4 5 3 1 — 5 3 6 4 1 — 4 6 6 5 4 3 ︵ 3 2 1 7 • (奥)海顿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小夜曲》课件

乐曲分析
海顿的这部作品主旋律全部由第一小提 琴担任,用弦乐四重奏形式演出时,由 第提琴加弱音器奏出的主旋律流畅而亲 切,充满欢快情绪。其三声部由第二小 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用拔弦奏模仿情 歌式夜曲用吉伴奏音响效果。用提琴独 奏形式演出时,则由钢琴奏相似伴奏音 型,保持了原曲的特点。
弦乐四重奏
弦乐四重奏就是“由四把弦乐 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 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 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 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类型。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这首小夜曲色彩明朗,轻快的 漫步节奏和娓娓动听的旋律, 具有一种典雅质朴的情调,表 现了无忧无虑的意境。在展开 过程中的旋律进行,时而出现 极其自然的大跳音程,使曲调 更富于生气。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3月31日星期四2022/3/312022/3/312022/3/3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3月2022/3/312022/3/312022/3/313/3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3/312022/3/31March 3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小夜曲
——海顿
小夜曲
小夜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 爱情歌曲。多为青年人于黄昏、夜晚徘徊于 恋人窗前演唱(奏)的独唱曲或独奏曲。音乐情 绪缠绵委婉,多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
18世纪中叶,作曲家创作的供室内乐队 或管乐器演奏的组曲,也称作小夜曲。其音 乐风格近似于嬉游曲或遣兴曲。它常常用于 晚间娱乐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顿《小夜曲》鉴赏
海顿的音乐幽默、悠闲、明亮、轻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
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
展自行展开。
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亨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
他用弦乐四重奏代
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海顿被尊称为“交响乐之父”,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奥地利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绰号为“海顿老爹”。
海顿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细微简单的音乐主题扩展成宏大的结构。
他的音乐通
常浓烈饱满,在一个乐章中的关键情节经常迅速展开。
在海顿的音乐作品中,明朗、欢快的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和他广泛采用民间音乐素材.反映新兴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密切相关。
海顿最有成果的领域是交响乐、室内乐和清
唱剧。
海顿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轻松、快乐表现在作品中,这种乐观主义源于他对人民的同情.他常常说贝多芬音乐中有一种他不喜欢的怪东西。
这种怪东西就是指贝多芬音乐作品
中的斗争性。
另外,在艺术趣味上.海顿的作品不仅接近广大市民阶层,而且带有宫廷音
乐典雅、消遣、娱乐的风格,因此他可以被说成是宫廷音乐家的外貌.资产阶级音乐家的
本质。
最后,在艺术手法上。
海顿的作品旋律明朗、容易记忆、和声清晰而富有功能性。
在海顿的全部创作中,交响乐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确定了古典主义器乐创作的基本原则——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刻的哲理性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创作原则。
他在创作手
法方面,也有很多大胆的创新:确立了以短小动机加以动力性展开的奏鸣性发展原则,废
除了数字低音的传统.开始确立了近代管弦乐的编制和配器原则。
弦乐四重奏也在他的创
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在交响乐中进行的种种革新,在他的四重奏中也可以看到。
总的
来说,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风格的真正奠基者,而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成就都是在
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海顿小夜曲》色彩明朗、轻快,具有一种典雅质朴的情调,轻松的漫步节奏
和娓娓动听的旋律,表现了无忧无虑的境界,在展开的旋律进行中,时而出现
极其自然的大跳音程,使曲调更富于生气。
这就是海顿的风格,倾听他的作品总是能够让人轻易的感受到热情、典雅,其中充满了愉快而别致的情趣,如同优美的田园诗一样的自然与深厚醇美的浑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