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2 快速构思之并列式结构
高考作文的基本体式之并列式结构

高考作文的基本体式之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丰富生动美)(一)并列描写式:把几个事例并列成段,用形象的语言进行简笔描述。
结构模式:片断一:或历史故事,或现实故事片断二:或中国故事,或外国故事镜头式描述,各有代表性,有内在联系片断三:眼前他人故事,或自己故事结尾回首线索,深化议论,感悟升华例3: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进行怀念。
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过去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个人对事对亲朋的怀念。
形式或许不同,意义同样真切。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历史的回音。
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心弦上的焰火(并列式描写性散文)轻轻扫拂着覆盖在心房上的薄薄尘埃,幽幽地打开心的透亮的水晶盒,一束火蓝的焰火犹如精灵般跃动,映照着整个剔透无瑕的世界。
而正是这灵动的焰火,闪烁着多少激荡的灵魂,成为我永生的不可磨灭的纪念。
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一片晨曦雾霭中,他醒悟着以往之不谏,犹知来者之可追。
樊笼里的荣华富贵岂能让自由飞翔的小鸟甘心折断双翼,戴上金银打造的枷锁?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远离世俗喧嚣,醉倒在南山里的悠悠菊香,与飞鸟相与还,临清流而赋诗,独守高洁也很写意——纪念靖节先生,让我懂得了在浮躁纷扰中独守心中一方乐园和净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
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
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
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奋勇向前的心……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如此凌云壮志却被昏庸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英雄难以再倾力保家卫国。
纵然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惆怅哀痛令人心酸,也敌不过朝野中奸佞小人的蜚言流语,最终只能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饮恨长辞。
议论文快速构思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
键在于勤的程度。懒惰勤者会永怎远么不会样在事业上有所建
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 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 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 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的能力。”只要勤, 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和成功的人,是一定能够 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 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能深受众人的欢迎。向周 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 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 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像周 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由于 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 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 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 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 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 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地位后, 不记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 其力用”,为李唐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的演为说家什。么宋要代勤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
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个 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 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 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 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 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以话题“诚信”为例,对“追问”法作说明:
“诚信”是滋养民风的土,是阴蔽路人的树,是美化
生活的花,是温暖人心的太阳,是黑夜中的月亮,是风雨难撼的 山岳,是润物无声的春雨,是抚去尘埃的清风。如泉,涓涓流淌; 如歌,传唱不绝;如诗,意境优美;如画,让人倾倒。是一种美 德,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气度,一种修养。是符合道义的 行为,是健全人格的表现,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是真善美的 体现,是人的魅力的要素,是为人处事的原则,……
小学作文常见的几种基本结构模式(含例文)

小学作文常见的几种基本结构模式文章无定法,作文有常规。
无论何种写作文体,都要有清晰的思路,明快的结构。
由此可见,掌握几中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写作上快速构思,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
小学作文常见的结构模式有5种: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设问式。
当然,这几种结构模式既可以用来谋篇,也可以用来构段,因为文章是有若干个段组成的。
第一讲总分式结构文章是由很多个段组成的,段与段之间决定层次,所以,总分式结构表现出来的文章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1.先总说后分说, 2.先分说后总说;3.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请看下面例文:小馋妮三舅有一个女儿,名叫宋海锦。
她今年4岁,个子不高,长得可壮实了。
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吃,见啥吃啥,可馋了!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小馋妮”。
一天,三舅带“小馋妮”来我家做客。
进门后,妈妈拿出太子奶招待她。
她伸出小手紧紧抓住瓶子,插上吸管猛吸,一连喝了三大瓶,撑得肚子圆溜溜的,直打饱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她呢?两只大眼睛溜溜地转,很快瞄上茶几上放的一串香蕉和几根火腿肠。
只见她摇摇晃晃地跑过去,伸手掰下一根香蕉,剥开皮咬了两口。
没等香蕉咽下肚,她又去拿火腿肠。
舅舅连忙制止她:“海锦,你吃不下去就不要再糟蹋东西了。
”谁料,“小馋妮”两眼一瞪,不高兴地说:“我能吃,都能吃进去!”说完,用牙撕开了火腿肠的包装皮。
可她只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每吃一口都像咽药似的。
最后,她开始咬一口吐一口玩了起来。
舅舅扬起巴掌照她屁股轻轻地拍了一下,这可不得了了,她“哇”地哭了起来……你们说,我的小表妹是不是个“小馋妮”?这篇作文的结构模式属于总分式,作者先总说“小妮子”的馋,并通过三个具体的贪吃事例分别来表现,紧扣“馋”字,从而将一个“小馋妮”鲜活地“推”到了读者面前。
再来看下面例文:母爱感动了我天使说:“上帝,我将要离开您,去人间成为一个孩子,为世界做贡献——可是,离开了您,又有谁能来照顾我、给我无尽的关爱呢?”上帝说:“可爱的孩子,放心吧,我早已为你安排了另一个天使,她会无微不至地照顾你,给你无尽的爱。
议论文写作构思图并列式 的基本格式

引论(1、2 段) -----提出问题 亮明观点 本论 (3、4、5 段) ------分析问题 结论 (6、7 段) ------解决问题 (号召性小结) (强调观点性小结)
七、构思图
第一段:引论(用简短或 第一部分: 排比句亮出中心论点,注
引论
意点题)
(100 字)
提出问题 亮出观点
第二段:分析论点。及对 论点展开论述,进一步解
析论点。
第二部分: 第三段:运用具体的事例
本论
对论点展开论述
(600 字) (事例一)
运用具有
代表性的古 今中外的事 例进行论证 论点
第四段:运用具体的事例 对论点展开论述 (事例二)
第五段:运用具体的事例 对论点展开论述 (事例三)
第三部分: 结论 (100 字) 再次提出论 点,归纳全 文,再次点 题
第六段: 再次简要归纳全文
第七段: 再次点题
作文结构之并列式

作文结构之并列式上传: 杨露云更新时间:2012-5-16 22:17:37并列式考场议论文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弋阳一中周新星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这是学生最头痛的事。
经常是搜肠刮肚,无从写起;即使勉强成篇,或者东拉西扯,思路不清;或者原地打转,空洞无物;或者堆叠论据,凑足字数等。
很难写出文体规范、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论点深刻的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文章。
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认识模糊、思维狭窄、方法单一。
要改变上述现象,首要的是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指导他们利用常见的哲学原理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加强思维方法指导。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确并列式议论文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促使他们明确思考方向,开拓思路,形成条理化、清晰化的思维习惯,对于完成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气韵酣畅,议论有深度、有广度、有说服力的并列式议论文写作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依据并列结构与论点(或论题)的关系,可以将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大致从“横向想、深处想、远处想和反面想”等角度加以展开;并将实例和习题相提,讲练结合。
练习题:以“拒绝浮躁”为主题列出展开的结构。
一、往横向想。
1、具体表现。
任何事物的外在表现都不会是单一的。
往往因时、地、人、物等的不同而不同,经常还有轻重显隐内外等区别。
哪些方面、哪些领域存在这种现象。
以此为思考角度,也可以构思出一篇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好文章。
例如有一篇高考优秀作文《谈意气》是这样分层论述的——1、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拔的,他们不畏风霜,不畏冷雨。
2、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无惧的,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3、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他们总能拨开云雾看见明媚的阳光。
练习:浮躁之人面对问题不能深入调查,总想投机取巧。
浮躁之人面对失败不能耐心冷静,总是怨天尤人。
浮躁之人面对成功不能奋发进取,总是浅尝辄止。
2、存在类型。
事物皆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原因、功用和要求等。
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和认识。
作文结构1——并列式

作文结构1——并列式并列式是一种常见的作文结构,它通过列举多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观点或论据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逻辑性。
在并列式结构中,每个并列的部分都应该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和地位,以确保文章的平衡和一致性。
以下是一个关于旅游的作文,采用并列式结构。
旅游是一种广受欢迎的休闲活动,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还可以拓宽眼界和增长见识。
旅游的目的地有很多种选择,比如海滨城市、山区风景名胜等。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旅游目的地的美景是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海滨城市拥有绵延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可以让人们享受阳光和海浪的沐浴;而山区风景名胜则有壮丽的山峰和瀑布,可以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无论是海滨城市还是山区风景名胜,都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其次,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也是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
比如,有些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博物馆和传统节日等。
这些文化和历史元素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不同地方的独特魅力,并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此外,旅游目的地的交通和住宿条件也是我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个好的交通网络可以方便我们的出行,而舒适的住宿条件可以让我们在旅途中得到良好的休息。
比如,一些旅游城市拥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各类酒店,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最后,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和卫生状况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因素。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我们需要了解当地的安全情况,并注意遵守当地的卫生规定。
比如,一些热门旅游城市可能存在盗窃和骗局等安全问题,而一些偏远的山区可能存在食品卫生等问题。
因此,我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了解。
综上所述,旅游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活动,通过并列式结构可以更好地展示旅游目的地的各个方面。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我们可以考虑美景、文化历史、交通住宿以及安全卫生等因素,以确保我们的旅行愉快和安全。
无论选择哪个目的地,旅游都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体验。
并列式文章结构

并列式文章结构
并列式文章结构指的是在文章中采用并列的方式来组织内容,即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而是以并列的方式排列。
这种结构通常用于说明文和议论文等文体,旨在向读者介绍或阐述某个主题或观点。
在并列式文章结构中,各个段落之间没有层层递进或因果关系,而是以一种平行的方式进行排列。
每个段落通常包含一个主题或一个观点,而且每个段落的重要性相对平等。
这种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明了,易于阅读和理解。
例如,一篇关于“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的并列式文章结构可以如下所示:
第一段: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第二段:练习写作才能不断提高。
第三段:学习语法和词汇是基础。
第四段: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可以丰富写作内容。
第五段:接受反馈和批评有助于改进写作水平。
在并列式文章结构中,每个段落的主题都是独立且平等的,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
读者可以在任何段落开始阅读,并且可以在任何段落停止阅读而不会影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这种结构适用于需要阐述多个观点或主题的文章,可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主题或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高考作文:最基本最易学的文章结构——并列式结构及范例鉴赏

高考作文:最基本最易学的文章结构—并列式结构及范例鉴赏并列结构看起来很好写,但是不少同学们却在上面频频栽跟头,今天说一说并列结构该怎么写不会出错,该怎么写能将分数直接提升一个档次。
01“并列结构”是什么所谓“并列结构”,就是在论证的思路中,将论点分解成若干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的,它们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
1.注意事项A.分论点数量“将论点分解成若干个方面”指的是可以写2~3个方面的分论点,写3个为宜。
B.分论点关联各个分论点之间不能重复,不能包容,不能矛盾,不能交叉。
前后顺序也要讲究,一般是从主到次,从轻到中,由浅入深,几个分论点最好做到形式一致,字数一致,内容并列。
C.分论点服务于总论点分论点虽说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但总体来说是为论证总论点服务,切不可跑题。
2.真题示例【2014四川】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看到关键词“站起来”,思考,站起来会发生什么,是“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吗,他是谁,站起来是什么,要怎么站起来,为什么要站起来。
比如我们挑一个角度“要怎么站起来”具体分析,从站起来的众多方法中选择一个,接着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个做法都有什么内容,每个内容组合起来就是并列结构。
范文示例下面将展示一篇“平平无奇”的满分作文,为小伙伴们解读,为什么很简单的论证方式,很平常的分论点,却能被老师同学认可。
世界为立心者鼓掌张媛媛(片段一)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禅宗里有立在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苏武的旄节立在北海之上。
我总是在想,人处在这个世上,当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个世界。
叩经问史,朝山谒水,回答的声音说,世界属于站着的人,世界为立心者鼓掌。
标题和开头尾句都是中心论点,这一点非常好,开宗明义摆出要说的内容,既与题目话题高度关联,也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到得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认识并列式结构1 .什么是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的特点是论证的各部分之间并列平行,分别独立又围绕同一个中心。
这种结构在议论文中常见。
2 .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阐述,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注意:各分论点必须具有与中心论点有内容的独立性、类属的同一性、句型的一致性。
3 .并列式结构模式围绕中心论点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论点并列式),也可以在一段中,论据并列证明论点(论据并列式)。
结构模式:▲开头:或引述材料,或用故事,或引用名言警句,或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
▲主体:分论点一+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分论点二+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分论点三+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出(用一个基本相同的句式的句子交代或引分论点或分论据)▲结尾:或从“为什么”或“怎么办”的角度深化论点;或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重申观点……4.“三层五段”结构模式所谓“三层五段”结构模式,是就作文的篇章结构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一“一个观点,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全文一般分为五个(也可以更多)自然段:首尾为“起”与“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话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段,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对论点进行展开论证,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个段都要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以彰显主旨,扣紧观点;还要用几句精辟的话进行分析议论,以显深刻。
示例:【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第一层:① (示例)一谓身体之强。
【身体健康,人生之福;体魄强健,强者之基。
强者的第一重境界,肉体的强健是基石。
这是自然境界。
】第二层:②(示例)二谓意志之强。
【强者之谓,躯体乃为表面,意志方为深层。
强者的第二重境界,肉体强健之上的意志顽强,是强者的硬度。
这是社会境界。
】第三层:③(示例)三谓道德之强。
【从对抗的力量上讲,仁者无敌,仁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强者的第三重境界,基于肉体之强、意志之强而攀升的道德之强,是在硬度上加有温度的最强内核。
这是道德境界,也是最高境界。
】二、分论点的设置角度(重点)阅读与写作从来不分家。
现代文阅读I多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抓住议论文的文本特征。
对结构上的认识,又可以反过来迁移到写作中来。
知识本来是融会贯通的,要活学活用。
并列的分论点,是平行角度来设置,可以思考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通常有以下五个设置的角度:1 .是什么,就内容而言。
对话题概念内涵以判断句进行观点表达。
【例】话题: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争做时代好青年。
论点:让英雄的丰碑矗立在吾辈的心中角度:是什么(内涵)分论点1: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分论点2: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分论点3: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升华版:分论点1: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分论点2: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精神;分论点3: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易学借鉴点】对三种精神内涵进行界定,论述更集中。
2 .为什么,就原因而言。
对中心观点进行原因阐释,将原因具体化。
【例】话题:强盛与节俭论点:在强盛之下的中国,仍需厉行节俭之风。
角度:为什么?分论点(原因)分论点L节俭乃我国优良的传统;分论点2:即便强盛,也应该有危机意识;分论点3:节俭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升华版:【易学借鉴点】妙用成语与虚词,简明又有范儿,巧用虚词,如“之”,“而” 等,构成排比句式,富有文采。
【例】话题:创新与责任论点:科技创新,时代青年之责任角度:为什么?分论点:分论点L青年有报国自信。
分论点2:青年有创新的坚定。
分论点3:青年有创新报国的行动力。
升华版:分论点1:时代青年有“破风浪,济沧海”舍我其谁的创新自信;分论点2:时代青年有“任打磨,仍坚劲”的百折不挠的报国坚定;分论点3:时代青年有“终觉浅,知躬行”的脚踏实地的创新报国的行动力【易学借鉴点】在简易分论点中嵌入或化用诗词、名言名句、歌词等。
注意:嵌入的内容和观点要彼此呼应,才能相得益彰。
3 .怎么样(就方法而言)。
也就是解决问题,围绕中心论点,如何去做?【例】话题:直面折挫论点:人应当直面生活中的折挫角度:怎么样?分论点(方法)▲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并列结构(从“怎么做”的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分论点1:直面挫折,需要坚毅意志。
分论点2:直面挫折,需要恬淡心态。
分论点3:直面挫折,需要乐观豁达。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重申中心论点升华版:分论点1:直面挫折,就需要勾践“卧薪尝胆,历经磨难而不屈”的坚毅。
分论点2:直面挫折,就需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心态。
分论点3:直面挫折,就需要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豁达。
【易学借鉴点】引用诗句,形象解读观点,构成排比句式,富有文采。
4 .谁(就角色而言)。
也就是谁做到了这一点(中心观点),在对人物的解读中丰富论证内容。
【例】吴啥《谈骨气》▲引论部分: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接着,用孟子的话 解释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本论部分:用三个事例分别证明论点:分论点1:文天祥的富贵不能淫;分论点2: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贫贱不能移;分论点3:闻一多的威武不能屈。
▲结论部分:解释当今无产阶级的骨气并发出号召。
【例】话题:劳动论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可贵角度:怎么样?分论点(方法)勤劳动的人,对于劳动存有本真。
热爱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超然。
尊重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敬畏。
5 .哪些方面,就领域而言。
中心观点在哪些领域得到应证。
【例】《乱花渐欲迷人眼》 开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其中的“杂花” 一词非但没有给予我们纷乱不堪的感觉,反而,它给我们带来一种万物复苏、 一派蓬勃的景致。
确实,虎啸深山、鱼游潭渊、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杂景纷 呈,会时时令人感到喜悦和顿悟。
(引入)其实,不仅自然如此,在文学的海洋、丹青的园林、音乐的殿堂,“杂” 又何尝不是撑起一片绚丽的天空?(中心论点)分论点2: “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婉紫嫣红。
分论点3: “杂”还为音乐殿堂铸就了它的辉煌璀璨。
结尾:“杂”是一种韵、一种美,它如玫瑰色的晨雾,又如蔚蓝色的海洋, 在纷呈处给予我们“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丽,文学、艺术、音乐,离不开 “杂”!美哉,杂!(结尾)、并列式结构技法总结并列式结构要注意做到以下七点:1 .分论点的内容:分得开,排得顺,扣得住。
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 按照同一的划分标准概括出来的,各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几个并列的分 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各分论点必须具有与 中心论点有内容的独立性、类属的同一性、句型的一致性。
2 .分论点的位置: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或单独成段。
3 .分论点的数量: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个。
4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
分论点: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5.分论点的结构:句子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句式上做到了完整的铺排对应,对观点的表述更为精准,内涵更丰富,思考更深入。
6.分论点的中心词: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7.分论点的文采:在简易分论点中嵌入或化用诗词、名言名句、歌词、成语等,形象解读观点,构成排比句式,增添文采。
注意嵌入的内容和观点要彼此呼应,才能相得益彰。
五、课堂训练【构思训练1 •仿写】下面是以“留给明天”为题的一篇作文并列式构思,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分论点补充完整。
1.我把自私抛在今天,我把关爱留给明天!(分论点一一)2.我把—_抛在今天,我把——留给明天!(分论点. 二)3.我把—_抛在今天,我把——留给明天。
(分论点: 三)4.我把_ _抛在今天,我把——留给明天!(分论点四)【参考答案】示例:2.脆弱刚强3.狭隘宽容4.错误真理(前后形成对比, 内容相关相连即可。
)【构思训练2 •升格】下面是以“劳动”为主题的一篇作文并列式构思,请发挥你的想象,从句式排比、内容完整、字词雕琢上把分论点补充完美。
原分论点:分论点1:勤劳动的人,对于劳动存有本真。
分论点2:热爱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超然。
分论点3:尊重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敬畏。
我的升格:分论点1: 的人,对于劳动存有一份—然,因为勤劳如此分论点2: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然,因为勤劳如此分论点3: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然,因为勤劳如此可敬。
【参考答案】示例:1.勤奋劳动天然光荣2o热爱劳动超然不凡。
3O尊重劳动肃然(其他答案,内容符合观点表达亦可)【构思训练3 •真题】【山东省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经,中国人寿命短、体质差,甚至有很多人因吸食鸦片而精神涣散、萎靡不振,被称为“东亚病夫”,何其屈辱,让人为国家忧、为民族虑。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同时中国人积极进取、奋力追梦的昂扬姿态带动了中国的崛起,也让世界惊叹。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每逢开学军训,一群身着绿军装的学子们晕倒、病倒的事不在少数;学校常规体能测试中,视长跑为“噩梦”的亦不在少数;假期,宅在家中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者亦不在少数;自得于“丧文化”的戏谑,却不敢鼓起勇气扫除“精神雾霾”的亦不在少数……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构思训练】1.这次作文,你拟写的标题:2.这次作文,如果按并列式结构行文,你打算拟写的三个分论点是: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参考答案】1.(示例)选择健康方式,提升生活质量2.(示例)分论点1:健康生活,要按时睡觉以保证充足睡眠;分论点2:健康生活,还要进行适量的锻炼;分论点3:健康生活,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附:【题目分析】第一则材料回顾历史,中国人“体质差,精神涣散、萎靡”;第二则材料回到现实,中国人“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精神积极昂扬,主世界惊叹;由材料一到材料二,我们看到的是百年历程中中国人从肉体到精神的不断强大。
第三则材料转向作文话题,现在有不少青年人“体质差,精神涣散、萎靡”。
这一现象置于材料一和二的大背景下,就值得让人反省和深思。
在回顾历史、观照现实中,作文话题谈论的是“体质+精神”两重关系,思考的对象是青年人,引出的是对观实生活现象的思考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