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并列式结构
高考作文的基本体式之并列式结构

高考作文的基本体式之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丰富生动美)(一)并列描写式:把几个事例并列成段,用形象的语言进行简笔描述。
结构模式:片断一:或历史故事,或现实故事片断二:或中国故事,或外国故事镜头式描述,各有代表性,有内在联系片断三:眼前他人故事,或自己故事结尾回首线索,深化议论,感悟升华例3: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进行怀念。
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过去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个人对事对亲朋的怀念。
形式或许不同,意义同样真切。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历史的回音。
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心弦上的焰火(并列式描写性散文)轻轻扫拂着覆盖在心房上的薄薄尘埃,幽幽地打开心的透亮的水晶盒,一束火蓝的焰火犹如精灵般跃动,映照着整个剔透无瑕的世界。
而正是这灵动的焰火,闪烁着多少激荡的灵魂,成为我永生的不可磨灭的纪念。
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一片晨曦雾霭中,他醒悟着以往之不谏,犹知来者之可追。
樊笼里的荣华富贵岂能让自由飞翔的小鸟甘心折断双翼,戴上金银打造的枷锁?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远离世俗喧嚣,醉倒在南山里的悠悠菊香,与飞鸟相与还,临清流而赋诗,独守高洁也很写意——纪念靖节先生,让我懂得了在浮躁纷扰中独守心中一方乐园和净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
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
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
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奋勇向前的心……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如此凌云壮志却被昏庸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英雄难以再倾力保家卫国。
纵然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惆怅哀痛令人心酸,也敌不过朝野中奸佞小人的蜚言流语,最终只能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饮恨长辞。
高考作文 快速构思之并列式结构

一、认识并列式结构1.什么是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的特点是论证的各部分之间并列平行,分别独立又围绕同一个中心。
这种结构在议论文中常见。
2.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阐述,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注意:各分论点必须具有与中心论点有内容的独立性、类属的同一性、句型的一致性。
3.并列式结构模式围绕中心论点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论点并列式),也可以在一段中,论据并列证明论点(论据并列式)。
结构模式:▲开头:或引述材料,或用故事,或引用名言警句,或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
▲主体:分论点一+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分论点二+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分论点三+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出(用一个基本相同的句式的句子交代或引分论点或分论据) ▲结尾:或从“为什么”或“怎么办”的角度深化论点;或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重申观点……4.“三层五段”结构模式所谓“三层五段”结构模式,是就作文的篇章结构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观点,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全文一般分为五个(也可以更多)自然段:首尾为“起”与“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话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段,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对论点进行展开论证,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个段都要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以彰显主旨,扣紧观点;还要用几句精辟的话进行分析议论,以显深刻。
示例:【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第一层:①(示例)一谓身体之强。
【身体健康,人生之福;体魄强健,强者之基。
强者的第一重境界,肉体的强健是基石。
这是自然境界。
】第二层:②(示例)二谓意志之强。
【强者之谓,躯体乃为表面,意志方为深层。
强者的第二重境界,肉体强健之上的意志顽强,是强者的硬度。
这是社会境界。
】第三层:③(示例)三谓道德之强。
高考并列式结构议论文满分作文600字(通用范文5篇)

高考并列式结构议论文满分作文600字(通用范文5篇)关于高考并列式结构议论文满分作文,精选5篇高考通用范文,在论文中,论点是论点的基础,论据是论据的基础,论证是论点的归纳,论证是论证的核心。
论点的归纳主要表现在几点:。
关于高考并列式结构议论文满分作文,精选5篇高考通用范文,在论文中,论点是论点的基础,论据是论据的基础,论证是论点的归纳,论证是论证的核心。
论点的归纳主要表现在几点:。
并列式结构议论文满分作文(通用范文):1在论文中,论点是论点的基础,论据是论据的基础,论证是论点的归纳,论证是论证的核心。
论点的归纳主要表现在几点:一)论点要明确。
论点要明确,主次要清楚,要有分离论点的概念。
论点要简明、明白,要有典型分类和归纳论证的标准。
论据要有典型分类和归纳论证的标准,要符合论证的逻辑规律性,要有归纳论证的基础知识、逻辑规律性。
论据的归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归纳法;第2)归纳法。
归纳法是指从具体论点中抽出一个论据,然后分别从论点中抽出一个论据,分析其所说的论据,从而找出论据中所提供的结论。
二)归纳法。
归纳法是一门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科中最基本的学科之一。
归纳法就是把学过的论据归纳成一个概念,一个概念或一个概念来进行分类、归纳、概括,然后根据学过的论点进行归纳和概括。
归纳的方法有三种,第一,要分清楚学过的论点。
论点是论据的结论,就是论点的归纳,一个学生归纳了一个概念,一个学生根据这个理论去分析和思考这个概念的内在联系,然后归纳出来的结论是什么。
第二,要对有关论据作出分类和归纳,就是归纳出一个概念或一个概念。
三)归纳法。
就是把论据和论证相结合起来,就是把论证的结论与归纳的内在联系起来,就是对有关的论点或论证内容作出分类和归纳,就是对有关的论据进行整理、总结。
四)归纳法。
就是在论证过程中对一个学科的整理归纳与概括。
归纳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归纳概括法和学科整体的概括法;(2)归纳概括概括学科整体的概括法。
并列式论证结构

1、关键词是“欣赏”。 “欣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1)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 (2)认为好,喜欢。 2、材料的意思是,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仅在毕业学校 或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关键还在于个人的态度,即如何 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3、作文材料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马云的身份“成功人士” 二、三是他说的两句话,一句是自身条件优越者,要 放低姿态,学会欣赏他人特别是那些不如自己之人的优 点;一句是自我条件不突出或不如人者,要学会自我肯 定,自我认同,找到自己的优点。 成功,就是自己在高处时,要看到低处之人的优点; 自己在低处时,多找自己的优点,要喜欢自己,欣赏 自己。
知识回顾:
议论文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分析问题(本论)——论证论点(道理、事例) 解决问题(结论)——归纳全文
1、直入式 2、对比式 3、引言式 4、现象式 5、设问式
——并列式
一、并列式结构: 1、论据并列式 中心论点:不管路途上是甜是苦,最重要的 是走自己的路。 论据1:坚持走自己的路径,钱学森选择了淡 泊与率真。 论据2:坚持走自己的路径,李桂林,陆建芬 夫妇选择了无私奉献。 论据3:陶渊明、苏轼、沈从文 结尾:既然选择了自己的路径,便只顾风雨 兼程。
一、并列式结构: 2、论点并列式
简叙论据
分论点1
展开议论
提出中心论点
简叙论据
分论点2
展开议论 简叙论据 展开议论
总结全文, 呼应开头
分论点3
本周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个经历过社会炎凉的企业家说:“人的尊严 靠财富。” —个经历过冤案折磨的老年人说:“人的尊严 靠法制。” 一个经历过艰辛研究的学者说:“人的尊严靠 知识。” 一个经历过几十年探索的哲人说:“人的尊严 靠思想。” 看来,不同经历的人,对“尊严”各有各的理解 。你是如何理解“尊严”的,请以“尊严”为话题 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2024届高考作文并列式结构模式指导+课件

真题直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个词“躺平”,用来形容当下年轻人对工作生活 的状态。大体是面对现实中无法改变、无法掌控、无法解决的事,摆出无所谓 的态度,不奋斗不努力,赚多少就花多少,即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面 对“躺平”的年轻人,忧国忧民一族很是担忧,担心“躺平”演变下去,会上 升到民族危机。2021年5月25日,《南方日报》就“躺平”现象发文表示:躺 平就是毒鸡汤,不仅不正义,而且可耻!表达了对“躺平族”的批判,也因此 引发了全网对于“躺平”的讨论。 对于“躺平”,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选好角度,自定体裁,自拟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指导
④为青年者,当如春水初生,有润泽九州之万丈豪情。 ⑤从毛泽东的“人生无处不青山”到周恩来的“邃密群科济 世穷”,从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到陈毅元帅的“此头须 向国门悬”,伟人豪情经时光之洗炼,流传到今天,愈加光辉 夺目。如我辈青年人人能撷取伟人豪情之万一,汇涓涓细流为 汪洋大海,以奔腾之势滋润中华大地,则为中华民族之大幸!世 界大同之大幸!
开头(6行,即90字以内即可,最长不要超过120字)。
1. 观点突出——开头的最后一句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且论点句通常 是一个语意明确的肯定句。
2. 简洁有力——导入观点的内容无需太长,无论是以事入题还是以理 入题,始终坚持言简意赅的原则,繁冗之言,能省则省;
3. 富有文采——开头是作文中的重要段落,要多花一些时间推敲,以 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审题指导
⑥为青年者,当如五岳挺拔,有名标史册之浩然正气。 ⑦鲁迅先生说:“青年要摆脱冷气,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 者流的话。"我们的国家是五岳向上,我们的青年亦当学五岳挺 拔,不必理会那通行于四海愚夫的事不关己之论,更不必用一 句开心就好麻醉自我、随波逐流。我们要“养天地正气,法古 今完人,”不断寻求生命的突破,用无限的激情、饱满的力量、 流淌的活力照耀千秋史册,激励万代人心!
作文结构1——并列式

作文结构1——并列式并列式是一种常见的作文结构,它通过列举多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观点或论据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逻辑性。
在并列式结构中,每个并列的部分都应该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和地位,以确保文章的平衡和一致性。
以下是一个关于旅游的作文,采用并列式结构。
旅游是一种广受欢迎的休闲活动,它不仅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还可以拓宽眼界和增长见识。
旅游的目的地有很多种选择,比如海滨城市、山区风景名胜等。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旅游目的地的美景是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海滨城市拥有绵延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可以让人们享受阳光和海浪的沐浴;而山区风景名胜则有壮丽的山峰和瀑布,可以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无论是海滨城市还是山区风景名胜,都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其次,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也是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
比如,有些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博物馆和传统节日等。
这些文化和历史元素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不同地方的独特魅力,并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此外,旅游目的地的交通和住宿条件也是我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个好的交通网络可以方便我们的出行,而舒适的住宿条件可以让我们在旅途中得到良好的休息。
比如,一些旅游城市拥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各类酒店,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最后,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和卫生状况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因素。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我们需要了解当地的安全情况,并注意遵守当地的卫生规定。
比如,一些热门旅游城市可能存在盗窃和骗局等安全问题,而一些偏远的山区可能存在食品卫生等问题。
因此,我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了解。
综上所述,旅游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活动,通过并列式结构可以更好地展示旅游目的地的各个方面。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我们可以考虑美景、文化历史、交通住宿以及安全卫生等因素,以确保我们的旅行愉快和安全。
无论选择哪个目的地,旅游都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体验。
并列式议论文范文(共9篇)

篇一:议论文并列式结构例文六篇议论文并列式结构范文帮助——盛开的花朵丛飞助人没有得到回报,只能是个特别,华南农大学生小李帮助别人不是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吗?而四年级小学生所以乐意捐出自己的积蓄,更足以说明爱心的种子已深深地播入了受助者的心田,并且生根、萌芽、开出了希望的花朵。
帮助,是盛开的花朵,自有她的芬芳和硕果。
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能点燃生命的希望。
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密密莽莽的丛林里,黑暗无边,一群人迈着艰难的步子跋涉着。
他们已经走了许多天,衣服破了,肚子饿了,眼看没有希望走出这漆黑的森林,许多人绝望地倒在地上。
就在这时,走在最前面的丹柯把自己的红心掏了出来,通红的、热火般的心照亮了整个森林。
人们看到这希望之光,顿时欢腾起来,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饿,紧紧地跟着这位高举着自己红心的英雄后面,借助这生命的希望之光走出了森林……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开出了青春的芬芳。
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0多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
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
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
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由他一手带大。
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一直把她当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12年了。
洪战辉悉心照顾、帮助这样一个妹妹,他的助人为乐的事迹不仅使自己青春焕彩,而且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民。
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结出了事业的辉煌。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管理学院1999级经济学专业学生徐本禹,2003年本科毕业,高分考取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可他放弃读研,毅然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小学义务支教。
在支教期间,他总是每月从微薄的生活补助中节省出一半的钱,用来资助当地孩子上学。
并列式议论文范文8篇

并列式议论文范文8篇议论文并列式结构是面(横向)展开,用的是横向思维,其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没有严格的顺序;这是一篇结构规范的并列式议论文。
整篇文章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
•“并列式”的结构模式,可以从“原因”或者“做法”的一个方面去找到多个观点依据来支持总观点。
这种结构模式的难点在于考生是否能在不同的角度找到多个合理有力的理由来支持观点•“并列式”的结构模式,可以从“原因”或者“做法”的一个方面去找到多个观点依据来支持总观点。
并列式的结构也很简单明了。
这种结构模式的难点在于考生是否能在不同的角度找到多个合理有力的理由来支持观点,也就是分论点是否能合理展开的问题。
•文章紧扣“让生命之花绽放”这一主题,首段提出问题,然后分四段采用并列结构分析问题,最后从发芽写到生长、开花、结果,解决问题,首尾照应,又与题目呼应,结构完整,自成一体。
•排比是高考议论文的首选结构,是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证中心论点的思维方式。
提供三篇并列的议论文:平静的美;踮起脚尖;挫折也是美好的。
•横向并列式议论文满分作文《做个敬畏生命的人》(2015年全国卷1)。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此生有责;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
•高中横向并列式议论文800字范文《让心灵轻装上阵》,在论证过程中,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分论点,或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层次或段落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横向并列式论证结构方式。
•横向并列式结构议论文范文《跳脱固囿,心驰神往》,通过多侧面论证拓展宽度,达到多层面分析阐释事理的目的,能够较全面地彰显中心论点。
•这篇议论文范文开篇提出观点“文人当逆于局势,言庸众之不敢言”,切合材料要求。
接着指陈社会弊病:现实在演绎“娱乐至死”的戏码,文人被利益豢养,丧失人格和文品的尊严。
•范文采用:摆现象>挖根源>指办法。
先摆出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在中国,“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却成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经典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本编写体例主题——书海泛舟副标题——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书籍,从古至今被人类所珍爱,因此获得了全人类营养品的美誉。
人类能将心灵的精华诉诸文字,流传后世,也只有人类,才能阅读先哲的智慧,从中获益。
我们在书籍的海洋里的遨游,是内在灵性不断成长的源泉。
书籍改变了世界,读书丰富了人生。
第一部分:片段写作【方法指津】一、写作知识——并列式结构所谓的并列式结构是指围绕文章中心主题,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写作几个(一般三个)并列的段落层次,或递进的几个层次,各段落层次平行排列,或呈递进形式,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运用并列式结构注意点:1.并列的几个内容各自独立,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2.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
二、精段赏析【语段一】善择,就是读书要善于选择。
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书目,用分析的观点吸收书中的精华,摒弃书中的糟粕。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其实开卷未发必均有益,关键是开什么卷。
择书不同,效果会截然不同。
笛卡尔、菲尔丁和别林期基三位名家对此均有卓见。
笛卡尔认为读好书似“与高尚的前人谈话”。
菲尔丁则说:“不好的书好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
”而别林斯基讲得更深刻:“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的确如此,好书如“圣水”,坏书似“魔鬼”。
可以使人产生邪念,诱使读者沿波下滑,甚至会堕入阴暗之深渊。
因此,在浩瀚的书海中,我们要学会择善而从,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书籍来读。
【《求知善读》高占祥】【赏析】这一文段在开头提出观点“读书要善于选择。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作者分别举了笛卡尔、菲尔丁和别林斯基三位名家的名言,用“笛卡尔认为”,“菲尔丁则说”,“而别林期基讲得更深刻”构成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语段二】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马克思整整刻苦奋斗了一生。
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过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
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图书馆钻研,座位下的水门汀地面,竟然被磨掉一层。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整整四年,废寝忘食,做了几百次试验。
最后一次试验时,他一动不动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
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正是为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那些杰出的人物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崇高精神。
也正是这种毅力与精神,才使他们终于攀登上光辉的理想之巅。
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其任务之艰,难度之大,更需要亿万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百折不回地艰苦奋斗。
每一个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不应该怨天尤人,而应该面对现实,不惧怕一切艰难困苦,以超越一切古人的凌云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去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许多文艺家、科学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
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献身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三十年,始终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
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的拼劲奋笔疾书,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
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
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
这几十万次浩繁试验的时间从何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二十四小时,甚至三十六小时的极度紧张工作中挤出来的。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奋斗的必要,恰恰由于困难的存在。
在通往四化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
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四化面前止步。
有的青年朋友埋怨客观条件差。
客观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
但今日的处境,总不像布鲁诺、伽利略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至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
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
高尔基从小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苦难的磨练,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
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关怀教育下,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
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理想的阶梯》陈群】【赏析】在这片文章中,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然后分别从“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三个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三个排比句构成了三个并列的议论段,结构工整,层次清晰。
【自主训练】一、请将下面的语段仿照前文补充完整。
文字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形音,更在于它通过不同的组合传达出美丽的意境。
“春雨、杏花、江南”,描画出一幅浪漫温馨的江南旖旎春景;“枯藤、老树、昏鸦”,刻画了一幅;,。
二、请仿照前文,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文字的魅力,在于它的激昂浓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掷地有声的铮铮言语,是作者一心报国的情感在文字上的爆发,如千年陈酿般浓烈火热,酣畅尽致。
文字的魅力,在于它的朴实真情。
如三月和煦的春风拂过蛰伏一冬的柳梢,自热平和透着淡淡幽香,默默倾诉,娓娓道来,多么美好!文字的魅力,在于它的富含哲理。
第二部分:整文写作【主题解说】沏一杯香茗,静坐在窗前,翻一本好书,让思想畅游在字里行间。
那难觅的往事,那已经流逝的时光,水一样浸润着我们的灵魂。
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书籍的力量看似微小,但很快能让人紧张的心灵顿时变得松弛,给迷茫的人生点亮一盏指路的灯,让空虚的灵魂变得厚重。
人选择了与书为伴,常常也就选择了高雅情趣的人生。
【训练指津】一、写作知识——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并列式结构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分论点并列式。
即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
1.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并列式结构几个内容各自独立,又要紧紧围绕中心)2.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句式结构要相仿或者相似,字数大体相同。
3.句子要简短有力。
第二种是论据并列式。
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二、范文引路范文1:书籍的力量读书是精神王国里的探险,是灵魂世界里的遨游,是内在灵性不断成长的源泉。
书籍改变了世界,读书丰富了人生。
雨果说“书籍是改造人类灵魂的工具”,好的书籍又何尝不是一位良师益友。
读一本好书,犹如对人生经历的一种体悟。
无论酸甜苦辣,还是崎岖坎坷,都在读者的面前淋漓尽致的展现。
有时你会发现书中所叙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曾有过的一段经历,或者它又预知了你心里正在思考却又无法表达的故事,再则是当你遭遇苦难又找不到出口时,书本为你指点了迷津。
这也难怪把书称作“天下第一情人”的叶文玲这样说:“这些燃烧着慰藉着我的灵魂,强烈地唤醒我的灵智和感悟的好书是我精神的支柱,支撑着我走完人生艰难的历程。
”读一本好书,犹如是对人精神的一种历练。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古人将读书与行路联系在一起,自是有一番道理。
在书本里,可以与太白交谈,与子美畅饮,与元亮一起东篱采菊,与东坡一起吟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凭生。
”面对生命的低谷,命途的崎岖,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找到了自信,看到了希望。
读书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
读一本好书,犹如是思想穿越时空的一种享受。
书读到一定的境界,空间和时间的阻碍就荡然无存,人便有了天马行空的自由自在,心灵便达到了空前的自由。
百花没有读书香,书香之气,自是扑人心脾。
也许,对于一个真正享受读书的人,读书之意并不在寻求什么“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
在他们心中,读书自然不是一件需“锥刺股、头悬梁”的苦差,而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读一本好书,犹如是与作者心灵的一次会晤。
一册好书,往往浓缩了作者一生的全部情感体验与思想洞见。
所以,智者苏格拉底声称,“一册好书能引诱我走遍全世界”。
宋代诗人尤袤对书的赞语更富于浪漫的味道,所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贫贱读之以当友朋,寂寞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书人心境,历历可见。
读书是件乐事,访书、淘书、购书、藏书自然也是乐事。
静静地伫立于书橱前,单是那一个个书名,便是一串串动人的故事。
随手抽出一册,若是重读之书,如晤旧友,那是亲切而坦诚的长谈,透着往事的温馨;若是未裁之新书,则庆幸终于有了阅读时间,那份负疚便可收回。
何况,除了书本身的故事外,还有隐进书页的无数故事:那买书的艰辛,得书的欢欣,赠书人的情谊……一册册书,便可串起一寸寸生命的时光。
不过,坐拥书城也需时时输入相应的清新空气才是。
进得书山,出得书山,方能纵意书卷。
【点评】这篇文章从形式上看,还是一篇“三段论”式的议论文,总论点下面分为四个分论点,四个分论点之间形成并列式结构,使文章的议论严谨。
范文2:读书的力量少时读书,每遇好书,总会爱不释手,浑身有劲。
读鲁迅先生全集,鲁迅的一篇篇呐喊的文字,是那个时代的力量,很多人从鲁迅的文字中,得到了民族的激情,激励着他们不断地向前。
读书读多了,就感觉读书的人从骨子里会透出力量,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提升。
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改变人的气质。
读书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力量,推动着我们不断地超越自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给了一代人无穷的力量。
当你读完一本书总会有不同的感受,从书中收获兴奋、思考、喜悦以及快乐等等,这就是书的力量。
书籍会淡化孤独与寂寞,洗涤心灵的执拗和迂腐;书籍会让人学会容忍和豁达,书籍会让人的心灵历练的更纯真而美好。
读书熏陶着我们一种人生情怀,一种面对世界的人生气度。
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通过读书,让我们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能,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资本,通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知识就是力量,因为有了知识,我们才会获取更多的力量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读书读出了智慧,读出了思想,更读出了创造。
高尔基说:“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经常不断地读书,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闪耀着睿智的光彩。
读书给人一种愉悦的力量,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莫名的滋养,使你在长久书香浸泡中舒展筋骨,浑身通畅。
书籍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是成功的台阶,还是一种温暖人心的精神力量。
有了这种力量,我们会忘记恐惧,充实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