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的研究现状
烷基糖苷的合成及应用特点

烷基糖苷的合成及应用特点康鹏;王侃;方灵丹【摘要】烷基糖苷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有着十分优异的理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清洗剂、护肤品、轻重垢洗涤剂、强碱性洗涤剂和工农业乳化剂等领域,文章介绍了烷基糖苷的工业合成、物化性能、复配性能以及在日化工业中的应用。
%Alkyl polyglycoside,a new kind of green surfactant,with goo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widely used in detergent, skincare product and industry emulsifier, etc.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synthesis,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Alkyl Polyglycosides.【期刊名称】《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10页(P32-41)【关键词】烷基糖苷;绿色表面活性剂;洗涤剂;日化工业【作者】康鹏;王侃;方灵丹【作者单位】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9;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9;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2;TQ649.6烷基糖苷(Alkyl Polyglycoside,APG)是一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天然脂肪醇和葡萄糖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失去一分子水生成的,是一类十分优秀的表面活性剂[1-5]。
烷基糖苷相比其他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优点,比如优秀的表面活性,其在一定pH范围内能够保持化学稳定性,去污泡沫性能都十分优良,复配常产生明显的增效效果,生态毒性低及生物降解性能好等优点。
正是由于上述优点,烷基糖苷被广泛地应用到清洗剂、护肤品、轻重垢洗涤剂、强碱性洗涤剂和工农业乳化剂等领域[3-4]。
烷基糖苷(APG)及在纺织助剂中的应用

烷基糖苷(APG)及在纺织助剂中的应用
纪俊玲;汪媛
【期刊名称】《印染助剂》
【年(卷),期】2006(023)006
【摘要】介绍了烷基糖苷的历史、特性(增粘性、去污力、溶解性、复配性、耐碱性、安全性)和合成方法(交换法、直接合成法等),同时举例说明了烷基糖苷在纺织助剂中的应用.
【总页数】4页(P1-4)
【作者】纪俊玲;汪媛
【作者单位】江苏工业学院,江苏,常州,213016;江苏工业学院,江苏,常州,21301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23.2
【相关文献】
1.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 [J], 安秀林;李庆忠;等
2.一步法合成烷基糖苷-APG [J],
3.一步法合成烷基糖苷-APG [J],
4.水性聚氨酯及其在纺织助剂中的应用 [J], 杜晓晗
5.水性聚氨酯及其在纺织助剂中的应用 [J], 杜晓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烷基糖苷的生产工艺概述及应用发展趋势

烷基糖苷的生产工艺概述及应用发展趋势许丽萍【摘要】概述了目前烷基糖苷的生产工艺,重点介绍了催化剂对低聚糖的影响,分离工艺、后处理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烷基糖苷的应用.最后,指出了烷基糖苷工艺研究的发展趋势.【期刊名称】《上海化工》【年(卷),期】2016(041)009【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烷基糖苷;工艺;概述;应用;趋势【作者】许丽萍【作者单位】上海发凯化工有限公司上海2015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2烷基糖苷(APG)是由天然脂肪醇和葡萄糖合成的绿色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降解性优异,有利于环境保护,是国际公认的首选“绿色”功能性表面活性剂[1]。
其应用性能突出,已在个人护理、家居清洁、工业清洗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893年,德国科学家Fischer Emil首次合成了烷基糖苷,他的早期工作主要是利用甲醇、乙醇和丙三醇等亲水性的醇与糖反应,生成低碳链的糖苷[2]。
20世纪80年代,由于石油资源的紧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友好型烷基糖苷的发展渐受重视。
1978年,法国SEPPIC公司首先实现了烷基糖苷的工业化生产[3]。
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的烷基糖苷生产工艺均采用Fischer合成法,该方法分为一步法(也称直接法)和两步法(也称间接法或转糖苷法)。
两步法首先利用低碳醇与葡萄糖反应,然后将生成的低碳糖苷与高级脂肪醇进行转糖苷反应,制备长碳链烷基糖苷。
该工艺解决了葡萄糖和高级脂肪醇相溶性不好的问题,降低了反应难度,最先实现了工业化。
但是这种工艺存在流程长、副产物残留、低碳醇处理困难以及安全防护要求高等问题。
一步法是目前世界领先的烷基糖苷生产工艺,该方法的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易操作、成本低,生产过程不需要在防爆环境下进行,反应过程参数控制较为严格,所得的烷基糖苷产品质量好、色泽浅、无气味。
利用这种工艺生产的烷基糖苷品质高、应用范围广,在高端市场的需求量巨大。
绿色表面活性剂

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优势
• 可生物降解,无毒或低毒,具有良好的环
境相容性 • 可用工业废物生产,以减少工业三废 • 具有更高的起泡性,在某些苛刻条件下具 有更高的选择性和专一性 • 结构多种多样,可适用于特殊领域
可又叫做暂时性表面活
性剂或可控半衰期的表面活性剂 ,其最初 的定义是:在完成其应用功能后,通过酸、 碱、盐、热或光的作用能分解成非表面活 性物质或变成新表面活性化合物的一类表 面活性剂。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洗涤性好,在冷水和 硬水中都能保持良好的洗涤性能,在硬水 中更加显著。但其颜色深,漂白过程中易 水解成洗涤性能差的副产物—二钠盐,在 碱性有水条件下热稳定性差。
生物表面活性剂
• 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是微生物
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 的次级代谢产物 。
剂、溶剂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在制备过程对 环境产生的污染 • 面活性剂的功能性和有效性
定义:绿色表面活性剂是由天然的或可再生资
源加工而成的,即具有天然性、温和性、刺激 性小等优良特点。绿色表面活性剂是由天然的 或可再生资源加工而成的,即具有天然性、温 和性、刺激性小等优良特点。
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烷基聚葡萄糖苷(APG)类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AEC) •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 • 生物表面活性剂 • 可降解型表面活性剂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把化妆品种的活性成分用一定比例的绿色表面活
性剂代替,其性能将会大大地改善,既提高它的 渗透性,达到稳泡的作用,又大大降低它的刺激 性,从而节约了表面活性剂的总用量。由纯天然 原料制成的APG具有对皮肤刺激性小。无毒性、 良好的乳化性和润湿性等优良性能,显示出良好 的保湿型和皮肤养护性。对于低刺激性的香波和 婴儿香波而言,APG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烷基糖苷的合成应用与知识产权状况

【 摘 要 】烷基糖苷 ( A P G) 作 为新型非 离子表 面活性 剂可以广泛应 用于洗涤 剂、化妆 品、生物化 工、食品加 工、塑料建
自然 资源衍 生而来的葡萄糖和脂肪醇 ,复配后 可形 成 目前性
能最好 的表 面活性剂,A P G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 ,起泡力强 、 泡沫稳 定、润湿性好、配伍性能极好 ,对人体刺激 性小,毒 性极低 ,能迅速生物降解 ,是 目前世界上 唯一 可被 称为无毒 级 的品种,因此,A P G 以其超群 的性 能被誉 为 “ 世 界级 ”表 面 活性 剂。 烷 基糖苷 ( A P G ) 系列 表面活性 剂不 同于传 统的表面活性
1 烷基 糖苷 的产 品概况
1 . 1 烷基糖苷简介
烷 基糖 苷 ( A P G )是新型 高效 、无 毒、可 生物 降解 的非离 子表面 活性剂,表面活性很好 ,其生产所 需原料 是可再生的
H 2 OH
H — OH
i -
R 一
-
 ̄
W
-
-
O O R
!
.
图 1 烷基 糖 苷两种 异 构体 的分 子结 构
剂。首先 ,它来源 于天然的原料 ,不含有环氧 乙烷或其 它化
学溶 剂; 其次,它的分子结构中亲水和亲油部分是以特 别稳 定的糖 苷醚链 ( 一 C - O — C 一 ) 连接 的, 在强酸或强碱 的环 境下都很 稳定,不会发生水解反应 ; 第三 ,烷基糖苷 ( A P G ) 系 列乳化剂 在配方 中有极 强的促进层状液 晶形成 的能力 ,因此 可以提 高 乳液 的保湿效 果, 对功能性产品更有很好的缓释效果;第四, 烷基糖苷 ( A P G ) 系列乳化剂有 良好的相容性,与植物 油、 矿物 油 、硅油 、防晒剂 、粉体、颜 料及 各种 活性 成分 ( A H A 、植物 提取液等) 都有很好的配伍性 。
新型表面活性剂_烷基糖苷的合成

sive high -carbon alcohol is eliminated by reduced pressure distillation .and then APG are purified by activated
carbon.
Key words: non-ionic surfactant; alkyl polyglucoside; APG; trans-glycosylation
收稿日期:2009-01-14 资助项目:广东药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基金(启动)项目(2007YKEX02) 作者简介:刘蕤(1973-),女,湖南长沙人,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高级
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精细化工新产品开发。
优良的表面活性和发泡能力,去污力强,配伍性能优 越,有良好的协同效应,生物降解迅速且彻底,无毒、 低刺激性、具有杀菌、提高酶活性等性能[ 1- 5 ]。
Sum 163 No.04
化学工程师 Chemical Engineer
2009 年第 4 期
文章编号:1002-1124(2009)04-0015-04
科
研
与 开
新型表面活性剂— ——烷基糖苷的合成
*
发
刘蕤
(广东药学院 药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子表面活性剂—— —辛基糖苷,癸基糖苷、十二烷基糖苷和十四烷基
烷基糖苷(Alkyl Polyglycoside,简称 APG)是天然 高表面活性和高生物降解性的一种环保型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是由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和脂肪醇羟 基,在酸的催化下失去一分子水而得到的产物。该产 物并非一个单纯化合物,而是糖聚合度不同的烷基 糖苷,如烷基单苷、烷基二苷、烷基三苷和烷基多苷 的混合物,其分子通式用 RO(G)n 来表示,其中,G 表 示 C5~C6 的糖苷单元;R 表示 C8 ~ C18 的烷基,可以 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 是非线性的;n 表示糖单元个数,n=1 时称之为烷基 单糖苷,n≥2 时统称为烷基多糖苷,APG 不仅具有 传统表面活性剂的优异性能,还具有其独特的性能:
烷基糖苷(APG)及在纺织助剂中的应用

我 国对 A G的应用研究始于 8 年代 中期。 P O 轻工 部 日化所于珍详等率先利用葡萄糖和脂肪醇制成 了 A G并取得 了中国专利(N 17 9 A.9 年代后, P, C 0 737 ) 1 1o 4
烷基 多苷 的研 究 在多 个 院校展 开 .
合成 A G的方法有 6 ①基 团保护法, P 种: 用于实 验室制备标样, 无工业 化意义; ②酶催化法, 用酶作催 化 剂 , 择 性 好 , 应 条件 温 和 , 酶 保 存 与使 用 不 当 选 反 但 易失活; ③原酯法; ④糖缩 酮物 的醇解 ; ⑤直接合成法 , 将碳 水 化合 物 ( 萄 糖 ) 接 与 长 链 脂 肪 醇 进 行 苷 化 葡 直
以天 然 可 再 生 资 源 为 原料 生 产 的烷 基 多 苷 是 一 类 新型 的绿 色非 离子型 表 面活性 剂 .它具 有独 特 的增 【 ・ l 粘、 污、 去 溶解 和复 配性 , 纺织 助 剂应 用 方 面前 景 十 在 分广 为 5 %~ 0 0 7 %的水溶 液 . 19 83年, 国的 EFshr 德 .i e 首次报 道 了 甲基糖苷 的 c 制备技 术 .94年, A G用作 表 面 活性 剂 开 始在 H 13 将 P . T .om G o hmnt的 美 国专 利 中 出 现 .直 到 hBh eA. f e i C z [ 6 1
表2国内生产apg企业如今上述企业已建成投产但生产和销售状况并不理想开工率低尚未规模生产其中江苏宜兴金兰化工有限公司年销售量达600t2烷基糖苷的特性及在纺织助剂中的应用结构上apg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但又与通常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无浊点水稀释后无凝胶现象lll兼有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维普资讯
e e as e o s r t d w i x m p e . r lo d m n ta e t e a h l s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的成分及性能研究

2021| 02基础研究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 esearch ^表面活性剂洗漆剂的成分及性能研究*丁小龙祝緩緩(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北4300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较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卫生条件以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卫生条 件得到改善的背后,洗漆剂无疑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通过对表面活性剂洗济剂的成分和性能研究,我们将知道表面活性剂在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的原因,并确保其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健词:表面活性剂;成分;应用性能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Surfactant DetergentDing Xiaolong,Zhu Yuanyuan*(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Zhixing College,Hubei University,Hubei,430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societ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o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compared w ith the initial s tage of reform and o pening up, China's s anitary conditions and q uality of l ife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ehind the improvement ofsanitary c onditions, detergents have undoubtedly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hrough studying the composition and p erformance of s urfactant detergent, we will know the reason why surfactant is widely used in our life, and ensure its high efficiency, safety and reliability.Key words:surfactant;composition^ application p erformance身处21世纪的今天,我们在市场上能搜寻到的洗涤剂 品种更加丰富性能也更加全面,表面活性剂洗涤剂更是在其 中举足轻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的研究现状烷基多聚糖苷(简称APG)是90年代以来致力开发的一种性能较全面优良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由于表面张力低,泡沫丰富细腻而稳定,去污优良,配伍性能极佳,而且在高浓度无机助剂存在下溶解仍然良好,无逆相浊点和胶凝现象,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化妆品以及工农业生产用功能性助剂等,其生物降解迅速彻底,无毒无刺激,被称为“绿色表面活性剂”。
一、烷基糖苷的合成研究现状
烷基糖苷从研究到目前工业化,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早在1893年德国 E.Fisher首次报道了甲基糖苷的制备技术。
80年代后期由Rohur&Haas公司及Horizon化工公司首先实现了烷基糖苷工业化,Henkel公司也于1992年底投产一家2.5万t/a的烷基糖苷生产厂,并于1995年又建一座年产3万t的工厂。
近十年来,国内对烷基糖苷的研究日趋重视,许多高校和科研院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APG是以再生资源淀粉的衍生物葡萄糖和天然脂肪醇为原料,由半缩醛羟基与醇羟基,在酸等催化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的产物。
合成烷基糖苷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叫:
(1)基团保护法;
(2)直接苷化法;
(3)交换法(转糖苷法);
(4)酶催化法;
(5)原脂法;
(6)糖的缩酮物的醇解。
目前主要采用并且已工业化的合成方法为直接苷化法和交换法。
烷基糖苷的合成工艺包括缩醛化反应、脱醇及漂白脱色三部分,对于
其合成的开发研究在于各项工艺条件的优化、改进及原料优选的研究。
1、脱醇工艺研究
在合成过程中由于使用过量的醇,因此合成中的脱醇成为一项重要
的研究任务。
少量残留醇的存在,对烷基糖苷乳化性能影响不大,起泡
性能降低,但泡沫的稳定性增加,表面张力降低,增溶和分散性能均有
提高;随着残留醇含量的过量增加,所有性能均有下降的趋势。
高碳醇
含量较多的APG水溶液中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加而递减较快,含醇量较
高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相对较大。
脱醇工艺一般为减压精馏脱醇,但以减压蒸馏方式分离高碳醇需
要相当高的真空度。
以乙醚作为萃取剂能较好地将高碳醇分离,其产
品的残醇质量分数可达到0.9%,并且可大大减少时间;利用减粘度剂SAE存在下二次蒸馏法能有效分离APG中的高碳醇。
另外采用二步脱
醇工艺,用薄膜蒸发器和降膜蒸发器两级蒸馏以除过量4-6倍的高碳醇,使产品中残醇质量分数小于1%;或采用先在较低温度下真空蒸馏脱去
低碳醇,然后再用溶剂萃取分离残留的长链烷基醇,以避免高温脱醇
使烷基糖苷的色泽加深间。
2、催化剂研究
烷基糖苷反应为缩醛化反应,反应催化剂的选择对于得到色泽、
气味良好的烷基糖苷产品至关重要。
催化剂多为对甲基苯磺酸、十二
烷基苯磺酸等。
在对催化剂的比较中发现:对甲基苯磺酸及浓盐酸的
催化效果最优(但浓盐酸有腐蚀性),浓磷酸不具有催化活性,路易斯酸中无水AlCl3催化活性高但产物颜色不佳,路易斯酸ZnCl2及有机羧酸都不宜。
利用糖苷酶酶法合成烷基糖苷,具有立体选择性高、副
反应少等特点,并且在有机介质中进行酶法催化反应,水解反应得到
抑制,平衡向有利于合成反应的方向移动,产物产率比水相反应大大提高,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3、机理研究
一般交换法合成烷基糖苷的短链醇为正丁醇。
在二步法合成十二烷基多苷的机理探讨中认为:生成丁基多苷的催化反应是在固体葡萄糖表面进行的,其和十二烷基多苷的反应一样都是由亲核反应控制,正丁醇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到相当于一种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
最近在十二烷基糖苷的反应机理及复配性能的研究中,将反应机理分为三步:第1步:葡萄糖羟基上氧原子受酸催化剂(H+)进攻而迅速质子化,葡萄糖带正电后氧电负性更大,从而快速增加了异头碳原子的正电性。
为自身稳定,异头碳原子很快脱去—分子水成异头碳正离子。
第2步:ROH对异头碳正离子的亲核过程,经亲核反应生成a、β-单苷(AGU)。
由于亲核试剂ROH进攻能力较弱,故该步骤是一慢速反应过程。
第3步:AGU与葡萄糖继续反应生成多苷。
4、原料选择
多元醇同时具有吸湿和保湿功能,以及低毒、低刺激性而用于化妆品乳化及保湿剂。
理论上乙二醇葡糖苷可用作化妆品保湿剂,且优于甘油,是因为多羟基化合物与水分子有很强的亲和力的原因。
在磷酸催化下,由葡萄糖和乙二醇经缩醛化制备乙二醇葡糖苷,合成的乙二醇葡糖苷具有优良的保湿性能,当m(羟乙基葡糖苷):m(乙二醇二糖苷)=0.73:1.00时,质量分数为70%的乙二醇葡糖苷水溶液的保湿能力比质量分数为70%的甘油水溶液高11.1%。
羟乙基葡糖苷的含量越高,产品的保湿性越好。
在以淀粉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醇葡糖苷研究中,提出了淀粉和乙二醇反应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的溶解一扩散模型,过程为表观拟0级反应。
5、其他
漂白脱色除了双氧水氧化脱色,另外也有硼氢化钠的还原脱色、紫外线的光脱色四等。
合成产物为单苷、多苷以及少量残糖和残醇,其产品平均聚合度对烷基多苷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增溶性能和分散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平均聚合度的增加,十二烷基多苷的表面张力变化不明显;分散性能先增加后下降;而起泡性能增溶性能则相应减小。
二、烷基糖苷的应用研究现状
1、洗涤、清洗方面
传统的厨用洗涤剂以LAS/AEO为主要成分,由于其溶解性、起泡性和温和性较差,必须加入较多的有一定毒性的助溶剂烷基氧化胺等改善性能。
而APG有良好的溶解性、温和性、起泡力和去脂性,与LAS 有优异的协同效应。
LAS/APG的泡沫性能和CMC值均优于单一组分,且抗水硬度,混合物的刺激性几乎与APG相同,易漂洗、无斑痕并有爽快舒适的使用感,正成为新一代衣物、餐用洗涤剂的主要成分。
APG在强酸、强碱和电解质中,仍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相容性,可用于配制工业洗涤剂。
微乳液在洗涤与清洗的应用方而有很多好处,含有APG的微乳液要比只含有非离子乙氧基化物的微乳液对温度的敏感要小得多,从而加大了其在洗涤方面的应用范围。
2、化妆品和香波方面
APG的低刺激性、低毒性及和皮肤相容性好,在化妆品方面有很广泛的应用。
化妆品广泛使用APG制备稳定乳液;在清洁油性皮肤的泡沫化妆液中加入APG。
在英国的一种新配方中由具有高流动性的W/0聚甘油酯乳状液和由支链脂肪酸与APG合成的酯混合而成,主要用于皮肤护理(如防光照射的乳状液)、头发护理、头发后处理及皮肤的清洁,配方中还加入阳光保护乳状液。
加入APG和阳离子滤光剂,不
仅可清洗头发,还可使头发防紫外线照射;在头发的染色试剂中可加入0.01%-10 wt%的APG来改善着色时间。
3、农业方面
可用含有0/W型APG、不饱和烯烃脂肪醇及调节粘度的水溶性醇作为铺展、渗透杀虫剂和肥料的助剂;可用于农业土壤中的根部固氮;也可使用C8-C22的APG作为防腐剂用于谷物、鱼、肉类产品及花卉的保鲜。
4、其他方面
含C12-C14的APG(平均聚合度为1.4)和加硬动物脂肪醇的混合液可作为织物的柔软剂;APG作为聚合体乳液成分,改变乳液W/O为0/W的性质,并用于工业当中。
另外韩国的Kim,Jong-Yun等研究了加入APG分散剂后对O/W的影响,指出:APG用于有的水分散系统在特定的浓度下显示了最佳特效,APG水溶液与燃油预先混合可达到更高的效果;并且发现当使用含有NaCl电解液的APG时,效果和稳定性更加改善。
三、烷基糖苷的分析研究现状
产物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进行定性分析,还要进行定量分析。
对于烷基糖苷的合成混合物的分析,国内外都一直在努力改进,以求更简便、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到目前为止采用较多的分析技术为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薄层色谱法(TLC)及核磁共振(NMR)。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分离C12—C16烷基单糖苷、多糖苷,发现C12—C16烷基糖苷能完全分离开,且从色谱图中可以看出,烷基糖苷中烷基链长对色谱保留时间影响最大,其次是聚合度。
烷基链越长,其保留时间越长;聚合度越高,其保留时间越短。
使用近红外光谱可以快速检测APG混合物在水溶液中不同的烷基链长度和葡萄糖单元数,其相对于烷基糖苷混合物的三种分析方法薄
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G)和光度测定方法而言是一种简单的多的光谱分析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的正反相模型可分析APG的性质,通过正相HPLC分离APG的a-和β-的异构体,用反相HPLC分离烷基同系物和烷基单苷、多苷及低聚物,然后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