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孟良崮战役以少胜多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合集下载

孟良崮战役的启示

孟良崮战役的启示

孟良崮战役描述
• 于是,粟裕下令:任何人不得言撤退!陈毅也宣布 了追究失职者责任的“撤职、查办、杀头”的三大 战场纪律,并严令各纵队务必不顾一切牺牲,限在2 4小时内攻上孟良崮,歼灭七十四师;各纵队伤亡多 少人,战役结束后,保证给予补足建制;同时,打 破解放军历来只在夜里打大仗的传统,16日白天也 继续进攻,直至于16日下午三时完全攻占孟良崮主 峰,击毙张灵甫。而向孟良崮进军的国军呢? 只到 16日下午七十四师被消灭、张灵甫阵亡之时,除了 国军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为着逃避蒋介石指责其援 张不力,象征性的派了一个连,带着报话机躲在孟 良崮附近一个山洞中,
孟良崮战役描述
• 一场双方原本都有资格可能获胜、或都有危险可能 战败,而在战机上双方又几近相同的战役,终于, 以陈毅、粟裕赢得胜利、张灵甫则惨遭失败身亡而 记入史册。 历史已被铸就,人们不由自主创造自已新的历史画 页的活动,却永不会停止。今天,从孟良崮战役那 陈旧的往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领悟些什么有益的 东西呢? • 至少有这么三点吧:
从孟良崮战役中读出的启示 作者:陈益南 (转自:万科经济人俱乐部)
孟良崮战役描述
• 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有很多败仗都是输得 糊里糊涂,从战略战术上开始,就注定了他们的败 局。但1947年5月间的孟良崮战役,却是一场双方的 战略意图及战术方案都已互相明明白白的硬仗,双 方的主将也都是指挥高手,没有哪一方是糊涂虫; 而从整体兵力上看,当时,国军有24个整编师(有 的师相当于军建制)共45万人,比在山东的解放军 多十几万人,且装备精良弹药充足,还有坦克与飞 机助阵。但是,孟良崮一役,国军却仍败于解放军, 其精锐之师整编第七十四师遭全军覆没。
孟良崮战役的启示
• 然而,事情若一进入到实践的层次,仅凭理论的武 器,就往往会显出它的苍白与底气不足,而很大程 度上会让“性格”高居行事的首位。很多的事,并 非理论的错误,而实实在在是人们没有做好它。很 多明明都懂得了的东西,在实践中,人们就是不能 或不敢照“理论”行事。 为什么不能或不敢按本认为是正确的理论行事了呢? 害怕出错。 因为,理论一进入实践,它就不再是孤立的一种 “理论”了,而将有无数的其它因素伴随着它,去 影响实施这种理论的人,从而使他会处于茫然之态, 并再无纯执理论时的潇洒、坚定。

孟良崮一日游观后感

孟良崮一日游观后感

孟良崮一日游观后感孟良崮,这个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的山峰,因为一场著名的战役而被载入史册。

这里是孟良崮战役的发生地,也是我最近一日游的目的地。

早上,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孟良崮景区。

一下车,我就感受到了这里的庄严肃穆。

沿着山路往上走,可以看到许多战争时期留下的痕迹,如战壕、碉堡等。

站在山顶俯瞰四周,山峦连绵,云雾缭绕,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战争的残酷。

接着,我们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纪念馆内展示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实物和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孟良崮战役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纪念馆内,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枪支、炮弹、军旗等。

这些文物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

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此外,我还了解到,孟良崮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我军以 2.6 万人的兵力,战胜了国民党军 4个整编师部约 4.5 万人的兵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而且对于扭转华东战局、实现全国解放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孟良崮一日游,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功绩。

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1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1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临朐县检察院民行科冯少孟为深入领会学习“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我院组织部分检察干警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启发了我的理性思考,使我更加明确了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一、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增强坚定信念。

1947年,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中,数以万计的先烈为了革命理想和信念,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

先烈们的崇高精神让我们崇敬,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更让我们震撼!这就是孟良崮战役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干好,还有什么个人私利不能舍弃,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党的事业拼搏进取,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只有学习先烈精神,将孟良崮战役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才能净化自己心灵,升华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做一个无私无畏的共产党人。

二、深刻领会战役精神,转变思想做表率。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象革命前辈那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光荣本色,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往无前地承担起我们肩负的责任,在中国革命面临着生死考验的严峻时刻,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信念。

正是有了他们坚定的信念,才历经艰难险,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业绩。

今天,我们即将迎来建党90周年、人民检察创立80周年,落实“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关键时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切实感受孟良崮战役精神,学习孟良崮战役精神、发扬孟良崮战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终生课题。

三、思想上强化责任,工作业绩求创新。

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秉承孟良崮战役精神,以“责任重于泰山”的气魄和胸襟,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

2018-孟良崮战役的心得体会-word范文模板 (3页)

2018-孟良崮战役的心得体会-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孟良崮战役的心得体会当今许多企业的战略决策并非错误,但痛感达不到预定的目标。

将孟良崮战例加以概括,增强执行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准确掌握敌我双方的信息;制定正确的方针和计划;选派称职的执行官;授权执行官根据实际调整计划;善于识别和解决关键细节。

仔细分析孟良崮战役决战双方的作战方针和部署,重新推演战役进程之后,我们发现:在双方战略方针基本无误的情况下,执行力就成了战役胜败的决定因素。

时任国*党国防部第3厅厅长的郭汝瑰在日记中写道:“余以纯军事立场觉得此次失败十分怪异。

盖74师左右翼友军均相距五六公里之遥,何以竟三日之久不能增援?”“各部队如此不协调,战斗力如此之差,除失败而外,当无二路。

”当今许多企业的战略决策并非错误,但痛感达不到预定的目标。

将孟良崮战例加以概括,增强执行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准确掌握敌我双方的信息;制定正确的方针和计划;选派称职的执行官;授权执行官根据实际调整计划;善于识别和解决关键细节。

以往人们对于孟良崮战役的了解多来自电影《红日》和《南征北战》这类文艺作品。

留下的印象也常常是领袖人物运筹帷幄、大军决胜千里,一切都在神机妙算之中。

然而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却千变万化,比电影中要复杂得多。

国*党投放在山东战场的兵力是45万人,其中包括其五大主力中的三个(整编74师、整编11师和第五军),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坐镇徐州亲自指挥。

山东战场的重要性以蒋*石的话来说就是:“匪军的主力集中在山东,同时山东地处要冲,交通便利有海口运输,我们如能消灭山东境内共*的主力,则其他战场的匪部就容易肃清了。

”此时在山东指挥27万华东野战军的解放军将领是陈毅和粟裕。

在战役的最初阶段,由于国*党军采取“密集靠拢、加强联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新作战方针,华东野战军数次战机均未能抓住。

学习孟良崮战役心得体会

学习孟良崮战役心得体会

学习孟良崮战役心得体会丰达煤矿掘进一区苗强近日,为深入领会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丰达煤矿组织观看了战争纪录片《孟良崮战役》,通过参加这次教育活动,启发了我的理性思考,使我更加明确了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一、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增强坚定信念。

1947年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中,数以万计的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怕艰苦困难,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

先烈们的崇高精神让我们崇敬,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更让我们震撼!这就是孟良崮战役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干好,还有什么个人私利不能舍弃,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党的事业拼搏进取,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只有学习先烈精神,将孟良崮战役转化为动力,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才能净化自己的心灵,升华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做一个无私无畏的共产党人。

二、深刻领会战役精神,转变思想做表率。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像革命前辈那样,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始终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如既往的承担起我们肩负的责任,在中国革命面临着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信念。

正是有了他们坚定的信念,才经历了艰险,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业绩。

作为党员干部更要认真感受孟良崮战役精神、学习孟良崮战役精神、发扬孟良崮战役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三、要树立群众观念、做职工的贴心人。

了解了沂蒙六姐妹等史实,使我感触颇深,沂蒙儿女在艰苦的条件下,倾尽全力,不惜破家支前,支援革命。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这种无私博大的胸怀,感天动地,成就了沂蒙精神的灵魂。

我再一次体会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走向胜利,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和军队时时刻刻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事实不断证明,只有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七十四师孟良崮之战的教训

七十四师孟良崮之战的教训

七十四師孟良崮之战的教训- 在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有很多敗仗都是輸得糊裡糊塗﹐從戰略戰術上一開始﹐就注定了他們的敗局。

但1947年5月間的孟良崮戰役﹐卻是一場雙方的戰略意圖及戰術方案都已互相明明白白的硬仗﹐雙方的主將也都是指揮高手﹐沒有哪一方是糊塗蟲﹔而從整體兵力上看﹐當時﹐國軍有24個整編師(有的師相當於軍建制)共45萬人﹐比在山東的解放軍多十幾萬人﹐且裝備精良彈藥充足﹐還有坦克與飛機助陣。

但﹐孟良崮一役﹐國軍卻仍敗於解放軍﹐其精銳之師整編第七十四師遭全軍覆沒。

1947年4、5月間﹐國民黨45萬大軍﹐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統率﹐一字兒擺開﹐步步為營﹐穩打穩紮﹐向山東的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解放軍(九個縱隊、一個地方軍區共27萬人)推進﹐意欲將陳、粟部逼至膠東海邊﹐先予以包圍﹐爾後相機剿滅。

為了打破國軍的進攻﹐避免被圍殲的危險﹐並且打擊一下因國軍佔椐了延安而生的囂張氣燄﹐華東解放軍副司令、全權負責軍事指揮的第一主將粟裕﹐策劃了幾次部隊調動﹐以尋求戰機。

最後﹐決定了“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戰略﹐即全力圍殲敵之精銳、王牌的第七十四師﹐從而既能威震對方﹐又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撕開敵人的合圍圈。

當解放軍在正面以五個縱隊即以十多萬兵力對國軍第七十四師施實圍攻﹐以四個縱隊分別從左、右隔開其與國軍第八十三師、二十五師的接壤﹐再以一個縱隊從後面堵住其退路時﹐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很快就明白了粟裕要圍殲自已的計謀。

不過﹐此時解放軍對其雖已有合圍之勢﹐但﹐張靈甫憑其七十四師32000人的兵力及該師豐富的作戰經驗﹐他隻要向左或右方轉進﹐便可與國軍八十三師或二十五師靠近會合﹐因他與這二個師都隻相距10多公裡。

一旦與其中一支會合﹐張靈甫的危險便會解除﹐粟裕指揮的解放軍便不是那麼容易能圍殲七十四師了。

更何況﹐國軍45萬兵力大部就都在周邊100多公裡范圍內﹐隨時都會開了過來。

然而﹐對黨國頗為忠心且盡職軍旅的張靈甫不但沒有迅速撤離﹐面對險情﹐他反而作出了“將計就計”的決策﹐將部隊拉上了就近的孟良崮山麓﹐主動讓解放軍來包圍自已﹐從而﹐使自已的七十四師做一個“釣餌”﹐在解放軍十多萬兵力圍住他的同時﹐周邊的40多萬國軍則有了從外面又反包圍解放軍的機會。

孟良崮学习心得体会

孟良崮学习心得体会

孟良崮学习心得体会孟良崮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战斗地点,在这里发生过一系列惨烈的战斗,成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象征之一。

我有幸有机会学习和研究孟良崮战斗,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孟良崮战斗,我认识到抗战期间的中国人民面临的巨大困境和压力。

日本的侵略行径无情无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痛苦和牺牲,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自己的土地和尊严。

孟良崮战斗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一个缩影,每一个战士都是英勇的化身,他们用坚守和牺牲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其次,孟良崮战斗也展现了中国军队的高度纪律和团结。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以崇高的使命感和悲壮的斗志,敢于吃苦、敢于拼搏,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素质和胆识。

而且,中国军队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团结和协作,士兵之间互帮互助、官兵之间互相激励,形成了战斗堡垒。

第三,孟良崮战斗启示我们要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

孟良崮的战斗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那就是和平的珍贵和宝贵。

在战争时期,人民生活困难,家破人亡,无家可归。

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恶果。

通过学习孟良崮战斗,我明白了和平是多么重要,要以积极的姿态去维护和平,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第四,孟良崮战斗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展现了非凡的坚韧和智慧,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艰险,但他们从不退缩,从不放弃。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这使我深感自豪,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爱国情怀的力量。

最后,通过学习孟良崮战斗,我也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只有通过学习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在,更好地面对未来。

孟良崮战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思考的机会,通过深入了解战斗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我对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总之,通过学习孟良崮战斗,我收获了很多。

我认识到抗战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的压力和困境,了解到中国军队的高度纪律和团结,明白了和平的珍贵和宝贵,激发了爱国情怀,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孟良崮观后感800字

孟良崮观后感800字

孟良崮观后感800字
(原创版)
目录
1.孟良崮简介
2.孟良崮的历史意义
3.孟良崮战役的背景和经过
4.孟良崮战役的启示
5.观后感
正文
孟良崮,位于我国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是一座海拔 572.8 米的崮,因唐代名将孟良曾在此屯兵而得名。

孟良崮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军事史上,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孟良崮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次重要的战役上。

第一次是唐代的孟良崮之战,这是唐代名将孟良与叛将李同捷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最终孟良在此战中获胜,稳定了唐朝的统治。

第二次则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孟良崮战役,这场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第七十四师的一次重要战役,对我国的解放战争具有重大的意义。

孟良崮战役的背景是国民党军队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我军在华东地区的部队为了打破敌人的进攻,选择了在孟良崮地区与敌人进行决战。

战役的经过是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地区进行了艰苦的阵地战,最终成功地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第七十四师全歼。

孟良崮战役的启示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战争中,选择战场的重要性,只有选择好战场,才能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有效地打击敌人。

二是在战争中,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只有英勇顽强的战士,才能在艰苦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在了解了孟良崮的历史和孟良崮战役后,深感历史的沉重和先烈们的伟大。

孟良崮战役是我国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它的胜利,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良崮战役以少胜多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孟良崮战役敌军45万,拥有飞机、坦克等先进美式装备,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而我军只有27万,且是小米加步枪,军事上明显处于劣势。

最后却是我军全歼国民党王牌师第74师,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扭转了华东战局。

取得孟良崮战役的伟大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军事上,我军有中央领导的英明决策,有陈毅、粟裕等将领卓越指挥,广大指战员的英勇顽强战斗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国民党失去民心,军队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护,而我党我军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沂蒙人民在“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精神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保证了数十万大军的粮食供应和战场运输工作,战役期间随部队行动的民工达90万多人,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人民群众为什么铁了心要跟共产党走,全力支援军队打胜仗呢?孟良崮战役给了我三点启示。

一、党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不是凭空而来的,利益相关才能水乳交融,利益一致才能生死与共。

共产党在沂蒙根据地进行了土地改革,让人民群众分到了田地,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并且进行减租减息,税收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七分之一。

共产党人从普通党员到高级干部为了捍卫人民利益的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前赴后继,让老百姓深切感受到共产党是为自己谋利益的,是靠得住、信得过的政党,所以沂蒙人民一心一意要“跟着共产党走”。

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也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吃苦在
先,享受在后,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二、军队爱护、保护人民的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的大力支持
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日本鬼子的威胁时,八路军和新四军总是挺身而出全力保护,直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平时帮群众挑水、打扫卫生,帮群众识字,帮群众播种和收割庄稼,处处为老百姓做好事,受到群众高度赞扬,还有严明的纪律事事处处维护群众利益,如不调戏妇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深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形成利益共同体,官兵不分、军民不分,亲如一家。

当孟良崮战役打响时,出现了人民群众争先恐后支前的感人场面,出现了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32位妇女抬门板架桥等英勇的支前群体。

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把人民动员起来、组织起武装起来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党和军队的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广泛动员教育,让老百姓知道:只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才能不当亡国奴,才能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只有打败国民党反动派,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农会、民兵、儿童团、妇救会等组织把广大人民武装起来,凝聚成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让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处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必须走群众路线,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人民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并为之努力奋斗。

领导干部要发扬榜样作用,要求人民群众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