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方言语法简述
舟山方言土话2

舟山方言土话2.入住宾馆A:你好,服务员,我要个房间(侬好,佛务员,我要只房改)B:你好,请问要哪一种,我们这有88,188,288三种(侬好,请蒙要啊里中,啊拉到眼有88,188,288三中) A:有什么区别(有搜区别伐)B:188比88多了电视和空调,288比188多了洗澡间(188比88多了点死和空条,288比188多了将宁地方) A:我今天汗出了很多,我要288的那种(我及么汉出了看类,我要288的各中)B:好的,收弄定金400元,这是门卡和收据,拿好(好类,收农丁金400亏,滴是门卡得收举,捞好)7.看病A:医生,我来看毛病 (一省,我来ki毛兵)B:什么地方不舒服 (搜地方fe爽快拉)A:我肚子疼 (我豆皮通)B:肚子给我摸摸看 (豆皮be我莫莫开)B:你这是拉肚子,没事的,我开点药就好了(弄个是炸豆皮,么事体个,我开眼一久好类)A:这药怎么吃 (gi一咋缺缺拉)B:冲开水,早晚各一次 (开水泡好,天娘呀道个一回)8.问路A:小男孩,我问下,北仑港怎么走(小歪(浪),被我猛猛看,北轮刚咋走走啦)B:你做26路到鸭蛋山,再做渡轮到白峰,打个车就到了(浓陈26路到俄蛋三,再陈渡冷到be fong,打个的就到类A:那26路在哪坐(各26路在搜地方陈啊)B:你向前走300米,再向左拐就看到了(浓相依斗奏300米,再忘奏弯就好看将了)A:好的,谢谢了(好个,牙牙类)附:舟山话一些用词讲解(转)舟山姓氏发音,“张”“蒋”不分,都发“jiang”这个音。
“陈”“秦”不分,都发“qing”这个音。
“黄”“王”不分,都发wang这个音。
“何”“胡”“吴”不分,都发wu(吴)这个音。
“赵”“曹”不分,都发zao(赵)这个音。
洗衣服、洗手,上海叫“大衣裳,大手”,舟山叫“桨衣裳、桨手”,“洗一洗”,叫“桨一桨”(发jiang音)。
舟山话喜欢把双音节的词颠倒了读:“客人”叫“人客”,“力气”叫“气力”,“热闹”叫“闹热”,“暖和”叫“和暖”。
《舟山方言》教材

《舟山方言》选修课程教材——《舟山咸话》序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地方课程已经成为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根据舟山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要求设置地方课程,这是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为此,我们开设舟山方言的校本课程,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舟山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浓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海岛特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最外在的标记,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最底层的蕴涵,它深刻地体现了某一地域群体的成员体察世界、表达情绪感受以及群体间进行交流的方式,沉淀着这一群体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人情世故等人文因素,也敏感地折射着群体成员现时的社会心态、文化观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舟山话叫作“舟山咸话”,这“咸话”两字并不是“闲话”的错别字。
因为“闲话”的意思是:“闲暇无事,随便聊聊”。
而“咸话”的“咸”,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中的一种,淡就是淡而无味,那么“咸”就是有滋有味了。
“咸话”,就是指我们舟山的海岛居民讲的有滋味、有风趣的一种语言了。
我们希望通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在中小学课堂上介绍舟山方言的一般特点和规律,让同学们能够学习了解舟山方言,进而了解方言的深厚历史和海洋文化,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植海岛的人文精神。
《舟山咸话》的教材主要来自教师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根据舟山方言的“语言特点”“海洋特色”“方言文化”“发展变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安排教学活动,安排一学年课程,十五课时,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舟山方言里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并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
另外我们想补充的是学习舟山方言和推广普通话本身并不对立。
我们知道普通话里有很多词汇是来自于方言的,那么一个人掌握的语言越多,得到的文化和社会经验就越丰富。
复旦大学于海教授曾说过: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唤起青少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和培养自己的国家的感恩之情。
《舟山方言》教材

《舟山方言》选修课程教材——《舟山咸话》序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地方课程已经成为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根据舟山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要求设置地方课程,这是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为此,我们开设舟山方言的校本课程,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舟山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浓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海岛特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最外在的标记,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最底层的蕴涵,它深刻地体现了某一地域群体的成员体察世界、表达情绪感受以及群体间进行交流的方式,沉淀着这一群体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人情世故等人文因素,也敏感地折射着群体成员现时的社会心态、文化观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舟山话叫作“舟山咸话”,这“咸话”两字并不是“闲话”的错别字。
因为“闲话”的意思是:“闲暇无事,随便聊聊”。
而“咸话”的“咸”,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中的一种,淡就是淡而无味,那么“咸”就是有滋有味了。
“咸话”,就是指我们舟山的海岛居民讲的有滋味、有风趣的一种语言了。
我们希望通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在中小学课堂上介绍舟山方言的一般特点和规律,让同学们能够学习了解舟山方言,进而了解方言的深厚历史和海洋文化,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植海岛的人文精神。
《舟山咸话》的教材主要来自教师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根据舟山方言的“语言特点”“海洋特色”“方言文化”“发展变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安排教学活动,安排一学年课程,十五课时,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舟山方言里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并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
另外我们想补充的是学习舟山方言和推广普通话本身并不对立。
我们知道普通话里有很多词汇是来自于方言的,那么一个人掌握的语言越多,得到的文化和社会经验就越丰富。
复旦大学于海教授曾说过: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唤起青少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和培养自己的国家的感恩之情。
舟山方言语法简述

吃(缺)法写法讲法走法剪法配法抠法摆法看法
·形容词性语素+法
贵法好法冷法矮法硬法大法客气法闹热法难熬法
(二)动词的结构特点
后缀动词
在舟山话里,前缀动词几乎没有,后缀动词也极少。下面介绍一条"重叠式动词后+看"的构词法。
·AA+看·
舟山话里的"看"可以作为重迭式动词的后缀,其词义虚化,而且语音弱化。带有"看"的词都含有"试试"的语法意义。"看"在舟山话里与"开"同音,是一种音变。
老+姓氏作为称呼,舟山话里用老不用阿。也含有尊敬之意。这同北京话里的用法相同。下列用法与北京话不同。
·老+名词性语索·
老公丈夫老浓妻子老虫老鼠的忌称老轨船上轮机长
老酒黄酒老虎灶开水灶老大船长老板店主
后缀名词
1.词根+头
舟山话里的后缀名词,以"头"尾用得最为广泛,北京话里用头尾的,不用头尾的,甚至有些用子尾的都可以用头尾。定海人有首顺口溜,就是讲头尾之多。"爬起天(铁)亮(娘)头,梳个绕绕头,走勒街头,买个鱼头,放勒灶头,猫拖鱼头,撩起拳头,拷杀老猫头"。头尾词有下列几种结构。
·AAB式·
AAB式是在AB式的基础上再加A构成的重迭式。AA是为了加深形容的程度,使形容词更加具体形象。其迭音成分大多由名词性语素充当,重迭以后,意义虚化,往往不能照字面解释。一般说,名词性语素重迭的表示"很",量词性语素重迭的表示"每一"的意思。举例如下:
石石黄雪雪白铁铁青笔笔直血血红
腊腊黄粉粉碎冰冰冷很冷
拉拉去装装上带带去卸卸落,
浙江舟山方言状态词的程度表达

浙江舟山方言状态词的程度表达浙江舟山方言状态词的程度表达不仅方式灵活多样,而且特点鲜明。
就中级程度的表达而言,有前缀式、叠缀式和后缀式,具有浓烈的形象色彩;就高级程度的表达而言,有“名词性语素+得斯(骨斯)+形容词性语素”形式及其他形式,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较之普通话,它形象生动;较之其他地区的吴方言,它具有独特的个性。
标签:舟山方言状态词程度表达舟山方言状态词的程度表达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类,略相当于英语中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初级程度表达有两大特点:第一,相比宁波方言,相似度极高。
两地地理位置及文化习惯相近,语言习惯也相似,如都使用“闹热”“壮”“领径”等词。
第二,相比普通话,大部分一致,但是有不同点:与普通话同实异名,如“竭力”(舟山方言)——“疲倦”(普通话);与普通话同名异实,如普通话的“壮”指“结实、强壮”,舟山方言的“壮”指“胖、肥”;与普通话有单音词复音词的区别,如“皮”(舟山方言)——“顽皮”(普通话);舟山方言有而普通话没有,如“嘎门”(状态不感兴趣)。
舟山方言状态词的程度表达最有特色的莫过于中级和高级程度形式,故下文详细表述。
本文通过舟山方言状态词不同程度的表达形式和特征,旨在表现舟山方言状态词的特点,并从中呈现舟山方言某方面的特征。
一、舟山方言状态词中级程度的表达舟山方言状态词中级程度的表达形式复杂,但又有规律可寻:在初级程度状态词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变形法、前加法、后加法,呈现出三大类的形式特征。
(一)表达方式1.前缀式该形式使用前加法,在状态词前加上修饰语,令程度深化。
舟山方言最常见的形式是以单音节状态词作词根,在该词根前加上一个形象化的比拟词前缀,构成AB式。
例:“血红、笔尖、蜜甜”等。
2.叠缀式叠缀式数量多,构词方式多样,语义涉及范围广泛。
它通过变化状态词本身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程度,即以变形法为手段,但是它仍然离不开单音节状态词本身的基础性作用。
该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ABB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词根和一个叠音后缀组成三音节合成词。
摘要:舟山方言属于吴语,它与宁波话非常接近,本文以舟山方言与普通

摘要:舟山方言属于吴语,它与宁波话非常接近,本文以舟山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突出舟山方言的特点,并结合舟山地方文化,探求舟山方言变化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舟山方言普通话舟山文化海洋文化渔民文化绪论:从语言本身说,方言不仅是汉语语言学的悠久源头和博大母体,而且形成了“茫茫九派流中国”的众多水系,哺育着中华的锦绣山川与辽阔大地,哺育着无数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它不仅涵盖一个地区山力!的秀气,人文的灵慧,传统的地域特色,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基因,一种心灵磁场,一种具有历史性、综合性、超时空的信息代码。
全国人大新通过的《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方言列为文化遗产,正是对历史的认同,并与推广普通话相衔接。
从昨天向明天跨越,今天应该是个支点。
舟山方言作为海的语言,以其大海的胸怀包容其他方言,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接纳普通话,为普通话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而又重要的贡献。
方言与共同语应是长期共存并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舟山话与普通话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但我知道也明白,舟山化作为一种方言会也正在向普通话靠拢,终有一天会消失,因而作为一个舟山人,我能做的也只是将我所知道的舟山方言记载下来,聊以自慰罢了。
一舟山方言与普通话词汇一、同形同义词在1 219个词语中,有436个(占35.77%)词语在舟山话与普通话中是同义又同形的,这个并不很小的数目进一步说明了尽管吴语属于南方方言,但从词汇角度看它仍与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有不少共同之处,即它们毕竟是同出一脉的语言。
同时从各类词下分的小类看,全同率较高的有名词中的表示天象、地理的词,在25个词中,全同词17个,占68%;动词中表示日常生活动作的词,共77个,全同词31个,占40.26%。
形容词中全同词比例最高的是表示事物情状的词,共76个,全同词52个,占68.42%。
以下是从各类词的三个形式比较角度按比率由高到低的排序:全同:形容词、数量词、动词、名词、介词、副词、代词全异:连词、介词、代词、副词、动词、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差异:名词、数量词、副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二、同形异义词舟山话与普通话词汇中,除了上述形、义完全相同的词语外,另有一部分是形式相同而意义有区别或截然不同的词,主要差别表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等等。
学说舟山话之一

小 孙:小赵你好〜早饭吃过了〜我去菜场买菜。
小早侬好〜天娘饭缺过了〜沃得菜场马沃饭起。
小 赵:正好我也去买菜〜一起去。
正好〜沃也其马沃饭〜一到起。 小 孙:今天小青菜蛮好的:又绿又新鲜〜价格 便宜吗,
斤灭小青菜麦好:碧得使绿〜新鲜足类。过地皮以费,
小 赵:一点也不便宜〜贵的很。
四、其他
这时,这个时候 个另光 师傅 四五 对面 嘚米 国道线 过道洗 马路 莫路
碰到 盘做
同事 洞思
坐车 轻挫
售票员 需票余 赶不上、落下 凑落
舟山方言培训】餐饮篇
情景对话
菜场买菜
星期六〜小赵去买菜〜他在菜场碰到了小孙。 星期落〜小早起买沃反〜其来 菜场盘,
学说舟山话之
学说舟山话
常用句子
、公共汽车
1(到欧尚去的28路车站在什么地方,起欧尚的耐拔路挫雷搜地方, 2(这辆车 去鸭蛋山的吗,个部车子是起啊蛋山法, 3(到了客运中心站,请你叫我一下。 到 了可晕中心,请侬诶沃一下。4(有卡的刷卡了。没卡的买票。 余卡刷卡。么卡买 票。5(我坐过站了,怎么办,我轻够头类,各咋弄拉, 6(旅游3路是区间车,到
桔园新村要回驶。
里与3路是区间挫,到桔园新村要回转。
7(下一站是什么地方,沃一站是搜地方, 8(骨伤医院到了没有,骨伤医院到了
伐, 9(还有两站下去。 沃与两站落起。10(对不起,请让一下〜让我下车。 对佛
1(那么晚了,还坐什么公交车〜打的吧。
介呀类,沃坐搜公交搓〜打的素类。
2(别等啦,我来招一辆出租汽车。嘛等类,我来诶辆搓租挫。3(我们要到蜈 蚣峙。 阿拉要到蜈蚣峙。4(走老路还是走国道线,走老路 沃是走国道洗, 5(随 便怎么走,怎么快就怎么开〜 随弄咋走~~咋么快就咋么开〜6(那么走国道线。
舟山话大全生活用语

舟山话大全生活用语
舟山话,也叫舟山咸话,是沿海居民讲的有滋味、颇具风趣的一种语言。
以下是一些舟山话的生活用语:
1. “谁呀?”——询问对方是谁。
2. “其活(还)呒没讲完鞋?”——表示某事还没讲完。
3. “伢搭城里去。
”——表示要去城里。
4. “来格眼,勿来堂眼。
”——表示这里不要去那里。
5. “勿是介做,是要格貌做。
”——表示这样做不对,应该那样做。
6. “堂个大,该(这)个小,该两个阿里一个好眼呢?”——表示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7. “堂眼房子活(还)是该向眼房子好。
”——表示这间房子好还是那间房子好。
8. “其今年几岁?”——询问某人的年龄。
9. “侬方有三十来岁。
”——表示自己大约三十岁。
10. “格个东西有多少重鞋?”——询问某物的重量。
11. “侬讲勒交关好,侬还会讲眼啥啦?”——表示你说得很好,你还会说什么吗?
12. “格上还蛮早,停一上再去。
”——表示现在时间还早,等
一会儿再去。
13. “吃(缺)勒饭再去好伐?”——询问是否吃了饭再去。
14. “慢慢叫吃嘛!鞋文急煞!”——表示慢慢吃,不要急。
15. “坐勒吃比立勒吃好眼。
”——表示坐着吃比站着吃好。
16. “堂个好吃,格向一个吃勿来。
”——表示这个能吃,那个不能吃。
17. “其饭吃过,侬吃过伐?”——询问某人是否吃过饭了。
18. “来熏熏开(看),格朵花香勿香?”——表示来闻闻这朵花是否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谓宾句
伢实在呒没书啦! 我实在没有书啊!
侬姓王,伢也姓王。 你姓王,我也姓王。
阿拉要做生活嘞。 我们要干活儿了。
其来黑板登写字。
门口立勒一堆人。 门口站着一群人。
侬方要落雨。 恐怕要下雨了。
搭大家做事体。 给大家办事。
前年到北京个。 前年到北京的。
双宾句
拨伢一本书。 给我一本书。
舟山方言语法简述
舟山话与北京话的句子结构形式和结构规律,有许多相同之处,如主谓,主谓宾,谓宾、双宾、兼语、被字句、判断句等结构规律都十分相似。下面用举例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左面的例句为舟山话,右面的例句为北京话。很好。
伢搭侬聚队去。 我跟你一块儿去。
拉拉去 装装上 带带去 卸卸落,
搭搭开 劈劈开 放放落
·AA+形容词·
单音节动词重迭后还可以同形容词构成述补词组。动词重迭是对动作行为的强调,后面的形容词是补充说明述语所要达到的目的、程度、结果等。这种词组在舟山话里能产性强,运用广泛,但在北京话里不用。它的语法功能主要是充当谓语,或带"好伐"表示疑问。
·动词性语素+头尾·
找头找钱时的零头 忖头想法 看头 结头 搭头 走头 塞头
这类词北京话里一般不用头尾。
·数量语素+头尾·
一角头 三瓶头 一块(元)头 一斤头 二(两)寸头 三记头
这类词,在舟山话里都可以带头尾,而在北京话里却不用头尾。
·方位语素+头尾·
上头 东头 西头 下头 外头 里头 前头 后头
·名词性语素+头尾·
日(热)头太阳 砖头 牌头靠山 灶头灶 蒂头花蒂、瓜蒂
这类头尾词,北京话里不用头尾。
瓶头 秃头 盖头 斧头 领头 梨头 被头
这类头尾词,北京话里一般用子尾。
·形容性语素+头尾·
虚头 亮头 滑头 寿头 霉头 独头 花头 苦头 甜头
这类头尾词,北京话里只有"甜头""苦头"少数几个可以带头尾,而舟山话里用得很多。
"眼"的用法
舟山话里的眼,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很少的数量,作数量词用;二是表示微弱的程度,相当于北京话里的"点儿",是个副词。它常做形容词的补语,表示形容程度之轻。如"紧眼"是说"紧点儿",不是很紧。这种用法不同于北京话。例如:
快眼 好眼 大眼 慢眼 远眼 扁眼 淡眼 甜眼
亮眼 惬意眼 活络眼 闹热眼 落位眼 安静眼
钉钉牢 敲敲碎 摆摆平 扫扫光 拉拉长
浸浸湿 搽搽红 缚缚紧 踏踏扁 刷刷白
·A记A记式·
"记"在舟山话里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量词,还可以做动词的后缀,构成"A记A记"式,表示动作行为的往复之状,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这种间隔重迭式的语法功能,主要是充当谓语和状语。如"木头来水里(上)浮记浮记。木头在水上漂动着"。"木头浮记浮记浮过来!"这种形式和用法不见于北京话,但在舟山话里却广为运用。这是吴方言里很有特色的动词重迭式。
一、词的结构特点
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这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点之一。舟山方言也不例外。从复合的情况看,词根+词根复合而成的合成词差别较小,词根+词缀复合而成的合成词以及重迭式合成词的差异较大。这里着重介绍舟山话与北京话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差异。相同的一般不作介绍,或顺便带过。
(一)名词的结构特点
前缀名词
舟山话里前缀+名词性语素的构词法与北京话相比,有不少差异。现选择几条介绍如下:
1.阿+词根
"阿"作为前缀,用在表示亲属称呼语素前,用在人名语素前,都有表示亲昵之意。这种用法在北京话里是少有的。
·阿+亲属称呼语素·
阿爷祖父 阿爹父亲 阿哥哥哥 阿伯伯父
阿姊姐姐 阿娘祖母 阿姆母亲 阿嫂嫂子
·阿+人名语素·
阿根王小根 阿香陈秋香 阿三李亚三
阿毛陈小毛 阿利张大利 阿金黄元金
阿+人名词素时,人名语素往往取人名的最后一字,以表示亲昵。
笔直笔直 雪白雪白 梗青梗青 血红血红 石硬石硬
滚园滚园 石老石老 笔挺笔挺 碧绿碧绿 极体极体
·B得(骨)斯A式·
舟山话里的双音节形容词中间可以插进"得斯"或"骨斯"构成"B得(骨)斯A式"。这是北京话里没有的能反映舟山话特色的构词法。这种形式往往表示形容的最高程度,相当于北京话里的"非常"、"十分"这样的极限。
老+姓氏作为称呼,舟山话里用老不用阿。也含有尊敬之意。这同北京话里的用法相同。下列用法与北京话不同。
·老+名词性语索·
老公丈夫 老浓妻子 老虫老鼠的忌称 老轨船上轮机长
老酒黄酒 老虎灶开水灶 老大船长 老板店主
后缀名词
1.词根+头
舟山话里的后缀名词,以"头"尾用得最为广泛,北京话里用头尾的,不用头尾的,甚至有些用子尾的都可以用头尾。定海人有首顺口溜,就是讲头尾之多。"爬起天(铁)亮(娘)头,梳个绕绕头,走勒街头,买个鱼头,放勒灶头,猫拖鱼头,撩起拳头,拷杀老猫头"。头尾词有下列几种结构。
(一)形容词+猛
"猛"是个副词,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很"。在舟山话里它可以用在形容词后面构成述补词组。但普通话里的"很"不能直接跟在形容词之后,前面必须加"得"才行。这种词组在舟山话里有两种结构形式,一是"A+猛",二是"AB+猛"。如:
·AAB式·
AAB式是在AB式的基础上再加A构成的重迭式。AA是为了加深形容的程度,使形容词更加具体形象。其迭音成分大多由名词性语素充当,重迭以后,意义虚化,往往不能照字面解释。一般说,名词性语素重迭的表示"很",量词性语素重迭的表示"每一"的意思。举例如下:
石石黄 雪雪白 铁铁青 笔笔直 血血红
腊腊黄 粉粉碎 冰冰冷很冷
·名词性语素+子尾·
钩子 辫子 珠子 杏子 桃子 碟子 腰子 眼子 纽子
这类词舟山话用子尾,北京话用儿尾。
袜子 房子 样子 模子 帽子 狮子 栗子 梅子 叶子
这类词舟山话、北京话均用子尾。
·形容性语素+子尾·
白子白色子 明子 暗子 独子 尖子 矮子 孝子 胖子
·时间性语素+子尾·
今(级)密子今天 昨(上)末子昨天
·阿+排行语素·
阿大老大 阿二老二 阿三老三 阿四老四
这种结构在北京话里都用词缀"老",而不用"阿"。
2.老+词根
"老"+词根构成的名词,北京话里也有,但具体的用法不完全相同,如排行前北京话里用"老",称"老大"、"老二"等。舟山话里常用阿,叫"阿大"、"阿二"。下面介绍两种用法:
·老+姓氏语素·
老李 老陈 老王 老方 老任 老柏 老黄 老程 老张
这类词在北京话里都不带头尾。
2.词根+子
舟山话里的子尾用得很广泛。定海人也有一首顺口溜是说子尾之多的:"正月剥瓜子,二月坐轿子,三月放鹞子,四月种田插秧子,五月吃粽子,六月扇扇子,七月鬼王捞银子,八月月饼嵌馅子,九月重阳团子,十月门蟹生膏子,十一月里落雪子,十二月财神菩萨收金子"。
舟山话里有子尾词,北京话里也有子尾词,但用法不完全相同。如北京话里的部分儿尾词,舟山话用子尾;部分子尾词,舟山话用头尾(例子见上);部分不带词尾的,舟山话带子尾。真正相同的只有一部分子尾词。
蜜得斯甜 碧得斯绿 妥得斯软 笔得斯直
屁得斯轻 滚得斯壮 喷得斯花 冰骨斯冷
石骨铁硬 锃骨斯亮 石骨斯老 析骨斯淡
(四)副词的结构特点
从构词法的角度看,舟山话里的副词同形容词相比要简单得多,同北京话相比差异也少得多,但从具体用法和词语形式看,两者之间的差异要大得多。如北京话里的副词只有"很、极、透"三个可以充当补语,而定海话里能做补语的副词要多得多,如"猛,足、煞、杀、快、交关、眼"等都可以做补语。下面以"眼"的用法为例加以说明。
前日(热)子前天 明朝子明天
后日(热)子后天 今年子今年 前年子前年
这类词舟山话里可以带子尾,北京话里不能带子尾。
3.词根+法
"法"在舟山话里常常可以作为名词性词缀,与动词、形容词结合,使其变成名词。这种名词可叫"法尾词"。其中"动词+法"的,可以作主语,也可做宾语。如"忖法蛮多"。"侬有啥忖法"?但"形容词+法"的,一般不作主语,只做宾语,前面也不能加"咋"表示疑问。它只能前加"介这样"表示肯定和强调。如"介贵法这样贵"。这类词一般不能单独成句,也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重迭式
·AA式·
这种重迭式与北京话相似。能重迭的副词也不多。
顶顶最最 扣扣刚刚 老老常常
即即只 足足足够 常常都
二、词组的结构特点
舟山话与北京话相比,词组的结构关系大体相同,但也有不少差异。这里着重介绍两者之间的差异。但也不全面展开,在此只对舟山话里的副词充当补语及几类有特色的词组作一介绍。这些词组能显示舟山话的语法特点。如:
伤心八勒 花里八勒 罪过八勒 危险八勒
泥腥八勒 龌龊八勒 碎人八勒 吓人八勒
·词根+骨气(骨拉)·
部分双音节形容词后能附加后缀"骨气"或"骨拉",表示形容事物的性状和人品,并含有贬义色彩。这种构词法也不见于北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