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研究讲解
湖北恩施方言非完全体研究

湖北恩施方言的非完全体研究-汉语言文学湖北恩施方言的非完全体研究刘春华摘要:湖北恩施方言的非完全体有持续体、进行体和起始体。
持续体的用法最复杂,与普通话差别比较大,持续体标记有“的”“到”“啊”“起”“起在”“起个”“到起”“到在”等,都有各自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关键词:恩施方言非完全体持续体“起”一、引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西面和北面与重庆市接壤,东邻宜昌市,南邻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林区。
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鹤峰”六县两市。
从人口分布上看,汉族、土家族遍布全州各县市。
《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把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二市五县划入西南官话成渝片,把鹤峰方言划入西南官话常鹤片。
土家族原本有语言而无文字;随着汉文化的传播,土家语逐渐消失。
本文调查和研究的恩施方言其实是当今恩施州境内通行的汉语,而不是土家语。
由于说西南官话成渝片方言的地区占多数,本文把西南官话成渝片方言当作恩施地区的代表方言。
“体”是语法范畴中的一种,学术界对“体”的称呼不尽相同,有“态”“动态”“貌”“情貌”“动相”“时态”等。
“体”虽然与时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并不以说话的时间为参照,因而区别于“时”。
有关汉语“体”的划分,学术界的分歧比较大。
乔全生(2000)把动词的“体”分为“完全体”与“非完全体”两大类,具体见下表:完全体实现体经历体非完全体持续体起始体进行体本文在“体”的概念上赞同乔全生的观点,把“体”进行分层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非完全体。
乔全生(2000)认为“非完全体是侧重于整体的某一部分,即时间的动作、行为是处于开始阶段、持续阶段还是结束阶段”。
根据所处阶段的不同,可以细分为“持续体、起始体、进行体”。
二、非完全体(一)持续体持续体的语法意义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并不关注这种动作状态何时开始、结束。
恩施方言的持续体标记有“的”“到”“啊”“起”“起在”“起个”“到起”“到在”等。
恩施方言介绍

1、挪耸 3、筛个 5、夹着窝儿 7、日绝 9、摇裤儿 11、日古 13、道拐子
2、咯杂 4、造烈 6、巴眼儿 8、搞拐哒 10、黑人 12、火色 14、日白
题目:捉色子 要求:描写出色子的样子以及捉色子的过 程(最好把色子到底是个么家伙说清楚)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8分)
1、癞蛤蟆 2、膝盖 3、胎衣服(以方言解方言) 4、麻雀
例句: 你别掐我。(qiā——kā) 进屋请敲门。(qiāo——kāo)
一炷香
大峡谷
例如,鞋、咸、陷、巷、 项等字。
3、在普通话中声母为“x”的字, 在恩施方言中有些读为“h”。
鞋(hái)子、菜太 咸(hán)、项 (hàng)链
4、恩施人f、h不
分。普通话声母是 “f”的,多数都读 为“h”。
如:护、户、虎、狐、弧、浒、互等。这些字的韵母 都是合口呼的,并且是单元音韵母,在恩施方言中不 变。
6、恩施人n、l不分,所以恩施人一 般分不清“男女”和“褴褛”的读 音,也不会读下面的绕口令:
“刘小牛放牛,柳小妞种柳
刘小牛的牛踩了柳小妞的柳
柳小妞的柳打了刘小牛的牛”
7、恩施方言中某些词的发 音,比如,么、和、可、个 等,把“e”读成“o”。
恩施方言的 特殊发音(不具 普遍性)
1、普通话中声母为 “j”的字,恩施方言 大多读为“g”。
风雨桥
例如:街、介、届、戒、觉、叫、间等。要说明的是,“觉” 读为声母g多用于逗小孩睡觉时用,“睡觉觉(gào),在 “觉得”中读“j”;“叫”只在“叫花子”中读“g”,其他词 语中读“j”。
2、在普通话中声母为“q”的字, 恩施方言中某些读为“k”,比 如——掐、敲。
么(mō)子,
湖北恩施州利川市方言语气词

湖北恩施州利川市方言语气词“咹”【摘要】湖北恩施州利川市方言语气词“咹”的使用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本文将从“咹”在疑问句,祈使句和陈述句的用法和“咹”的省略用法的四个方面去表述这个有趣的想象。
【关键词】恩施利川方言;语气词“咹”;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省略一、概说利川市是湖北省的西大门,毗邻重庆,是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县级市。
总面积4603平方千米,总人口93万人。
利川市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
因为毗邻重庆,所以利川方言在词汇方面与四川、重庆很接近。
但利川方言与四川、重庆方言在口音上是不同的,利川口音是属于湖北口音,虽然与武汉,宜昌这些地方的语言差异较大,但口音却很相似。
本文将具体研究利川方言语气词“咹”,“咹”在利川方言使用很普遍,“咹”的使用也是一个有趣的想象,就笔者来看,我认为在利川,“咹”女性使用比男性更频繁,年轻人使用比年老人更频繁,甚至可以说,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在每句话后面添上一个“咹”。
比如在网络聊天中,年轻人喜欢在对话的后面添加一个“咹”。
相比网络聊天,口语的使用的频繁程度要小些。
在利川,“咹”这个方言语气词即可以在疑问句,陈述句,也可以在祈使句中使用。
并且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语音也有所变化。
用法也很不同。
二、疑问句中“咹”的用法在利川,“咹”在疑问句中的使用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分别是舒缓语气的效果,特殊的用法,和反问句子里的使用。
在利川,疑问句中后面一般都可以加上“咹”,起到舒缓语气的效果。
不管是在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是非疑问句还是正反疑问句中,“咹”都可以使用。
比如:“今天中午吃么子咹?”(特殊疑问句)“是骑车,还是走路咹?”(选择疑问句)“是不是他咹?”(是非疑问句)“去不去打篮球咹?”(正反疑问句)在利川,方言语气词“咹”在利川使用也有特殊的用法。
“咹”的使用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所以“咹”字要重读。
有强调疑问的作用,而且语气之中,常常含有不满甚至是责备的语气。
湖北恩施方言中的同一性话题结构

湖北恩施方言中的同一性话题结构
恩施方言是湖北地区特有的一种方言,它深受当地人所喜爱,也被认可为一种独特的语言。
恩施方言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准确地表达一个人的情绪,对话双方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彼此的思想。
因此,本文将研究这种方言中的同一性话题结构。
首先,恩施方言中的同一性话题结构涉及到话语的结构特征,即句式结构。
恩施方言的句式结构通常以“主语+形容词+谓语+宾语”的结构为主,使用者可以更清楚、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其次,恩施方言中的同一性话题结构也涉及语言形式的构建特征。
恩施方言也是一种带有强烈表达性的汉语语言,它以更多的修辞结构、含糊语句和重复性表达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用者可以用更轻松、更加直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复杂的语言结构。
此外还有,恩施方言中的同一性话题结构也涉及到语言中的语义特征,即用恩施方言来表达的话语的含义可以更加准确的表达出发言者的愿望和思想。
相比较于普通话,恩施方言有更丰富的语义和表达方式,使得使用者可以用更准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恩施方言中,宾语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表达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
最后,恩施方言中的同一性话题结构也涉及交际的语用特征,指的是发言者如何用特定的语用来传达思想,这可以更好地沟通思想,使双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情绪。
恩施方言中的发音也是一种分类性的,因此,恩施方言的使用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发言者的想法。
综上所述,恩施方言的同一性话题结构可以帮助使用者更清楚、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使得该语言的使用更加简单和有效。
因此,恩施方言应该得到大力支持和积极传播,以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
恩施方言词汇研究报告

恩施方言词汇研究报告
恩施方言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区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
由于恩施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与外界交流不多,因此该方言保存良好,具有较强的独特性。
经过对恩施方言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常用的恩施方言词汇,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
1. 老乡(lǎo xiāng):指同乡、同地的人,类似于普通话中的
乡亲。
2. 老头(lǎo tóu):指年纪大的男子,类似于普通话中的老人。
3. 女娃(nǚ wá):指年纪小的女孩,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小姑娘。
4. 捡石头(jiǎn shí tóu):指以石头为食的鱼类,类似于普通
话中的蛤蟆。
5. 打劫(dǎ jié):指放置,类似于普通话中的放下。
6. 拗不过(ào bú guò):指不服气,类似于普通话中的顶嘴。
7. 石头脑袋(shí tóu nǎo dài):指愚笨的人,类似于普通话中
的傻瓜。
8. 搞僵(gǎo jiāng):指弄僵,类似于普通话中的搞坏。
以上是恩施方言的一些常用词汇,由于恩施地区相对封闭,方言词汇较多,上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恩施方言的特点是发音独特,常常带有儿化音和闭音韵尾,这是其与普通话的显著不同之处。
研究恩施方言的词汇不仅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该方言的独特魅力。
语言接触视角下恩施方言词汇变异研究解读

语言接触视角下恩施方言词汇变异研究摘要:伴随着汉族与土家族接触地不断加深,汉语对恩施方言影响的强度也不断加大,其中作为弱势语言的恩施土家语言词汇就受到了强势语言汉语词汇的全方位影响,其语言词汇系统逐渐发生变异,并逐步趋同于汉语。
同时,在变异的过程中,恩施地区方言词汇也保留了其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关键词:恩施方言;汉语普通话;变异;土汉结合;1.引言湖北恩施地区地处湖北省的西南部,西面和北面接重庆市,东临湖北宜昌市,南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则接神农架林区。
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当地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大致属于北方方言下的西南官话范围内。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恩施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本民族特有的、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方言系统。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处在一定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
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影响着方言的发展趋向,而词汇忠实地记录着这些发展变化与联系。
各种方言词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方言词汇又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受到政治、经济、地理等的影响,从而显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恩施州虽然有着占人口总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家族居民,但由于民族迁移以及语言在接触过程中的复杂性,恩施地区方言在西南官话大一统的背景下,汉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些语言开始由混用逐渐过渡到通用的汉语,原有的带有浓郁土家族特色的方言体系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方言词汇在与普通话的语言接触中慢慢产生变异,进而形成了另一独特的语言词汇风格。
如在与普通话的语言接触中,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动词、名词、量词等一大批特色词汇。
2.恩施方言词汇概述董绍光老师在《“方言词汇”刍议》中指出,方言词汇有两个含义,第一,指某个方言所使用的全部词,既包括与普通话说法不同的,也包括与普通话说法相同的,第二,只指某个方言中与普通话说话不同的词。
①恩施方言在与普通话的接触中,其中一部分词汇保留了其原有的语言词汇特色,如: 廊场儿(地方)、①董邵克.“方言词汇”刍议[M].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哈格咋(不得了)、日白(吹牛)、嘎公(外公)、背时(倒霉),另一部分则在接触中发生变化。
湖北恩施话中的动态助词“哒”

中, 这种表示过去 曾经完成的经历 的情况 , 不是都可 以使用“ 哒” , 多数 情况 下要 用 “ 过 哒的” 或者“ 哒 的” 来共同表达 。如 : ( 3 0 ) 这 部 电影我 看 哒的 。( 这部 电影 我看过 。 ) ( 3 1 ) 去成都上学的事情他跟我说过 哒的。( 去
N0 . 1 2 0 1 3
湖 北 恩 施 话 中的 动态 助 词 “ 哒"
胡靖倔
( 西南交通大学 艺术 与传播 学院 中文系 , 四川 成都 6 1 0 0 3 1 )
摘要 : “ 哒” 是恩施话 中一个 常见的动态助词。“ 哒” 用在 动词后表 示动作和状 态 的完成 、 实现 、 持 续和开始 的语
语, 同样表 示完 成 。例如 :
( 1 0 ) 钥匙放在抽屉里面哒。
时和普通话 的了 大致一样 , 主要用在动词后 表示
动作的完成。在句法上 , “ 哒” 可以紧跟动词后 , 形 成“ V + 哒” 的形式 , 也可 以在“ V + 哒” 后跟上宾语或
者补语 , 形成“ V + 哒+ 宾/ 补” 形式。
从例4345可以看出在这些语境中数量成分还是简单的只表示数量而具有隐含着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如例43的二十几是说已经长大到了二十几岁例44的三个小时是说从开始等到现在已经过了三个小时例45隐含着从开始做某事到现在已经半年了
第3 l卷第 1期 ( 2 0 1 3年第 1 期)
湖北 民族学 院学 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法意义, 用在形容词 、 数量词和名词后表 示状态的变化 , 并且“ 哒” 在 恩施话还 出现 了词汇化 的现象 。
关键词 : 恩施话 ; 动态助词 ; “ 哒” ; 完成 ; 语法意义 中图分类 号 : H 0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9 4 1 ( 2 0 1 3 ) 0 1 - 0 1 4 3 - 0 3
湖北恩施方言词“白”

湖北恩施方言词“白”作者:江佳慧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04期摘要:湖北恩施方言中,“白”的义项很多,其中表示“话语”的义项具有地方特色,有“谈白、扯白、日白、答白”等多种表达形式,语义大同小异,属于不及物动词,使用频率较高。
关键词:恩施方言白谈白日白湖北恩施方言中,“白”发音为[pε214],义项很多,主要有:①话语,如“谈白”;②字形或字音出错,如“白字先生”;③空费功夫,如“白做”;④像霜或雪的颜色,如“白头发”;⑤不付出劳动或报酬,如“白吃白喝”;⑥用白眼珠看人,以示轻视或不满,如“白了他一眼”;⑦没加什么东西,如“白开”;⑧清楚明白,如“话说白了”;⑨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光,如“大白天”。
其中义项1可列为“白1”,义项2可列为“白2”,义项3至义项9可归纳为“白3”。
“白1”的用法很有地方特色,有“谈白、扯白、日白、聊[li214]白”等不同说法,表义略有差异。
虽然“白2”和“白3”的用法很多方言区都有,但为较完整地体现“白”在恩施方言中的语义特点和语法功能,本文也对“白2”和“白3”略作探讨。
一、“白”的分类(一)“白1”1.“白1”的语义特征“白1”表示“话语”义,作为构词语素组成“谈白、扯白、聊白、日白、答白”等词语,均有“闲聊、交谈”义,“答白”(也作“搭白”)表义略有差异,主要指“说话”,“不答白”表示“不说话、不搭理”。
“谈白、扯白、聊白、答白”都属中性词,“日白”单用时是中性词,若与“扯谎”连用,略带贬义,表示毫无根据地乱说。
如:(1)让客人进到吊脚楼堂屋里坐下,陪来客谈白。
(《油茶汤》《鄂西民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内部资料)》)(2)那天,二人就等在垭口上,假装谈白。
(《老三做中》同上)(3)这詹厨师在皇帝落难时,救过皇帝的命。
皇帝招他来后,经常在一起扯白。
(《詹天》《鄂西民间故事集》)(4)一天,小伙子有个朋友上门作客,两人坐着扯白。
(《狗为么子爱咬猫》同上)(5)两兄弟常常扯皮,还动手动脚的,见面都不答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研究院(系)名称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陈彦蓉指导老师金小栋2015年5月10日The graduation thesis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dergraduat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tudy on the vocabulary of Enshidialect grammarDepartment nameProfessional NameName of student Chen Yan RongInstructor Jin Xiao DongOn May 10, 2015目录摘要 (1)引言 (3)一、概述 (3)(一)恩施方言简介 (4)(二)恩施方言形成原因 (4)二、恩施方言词汇语法的运用 (4)(一)恩施方言的特殊发音 (5)(二)恩施方言的词汇运用 (5)(三)恩施方言的疑问句表达 (6)(四)恩施方言歇后语与俗语的特色 (6)(五)恩施方言与四川话的相同点 (7)三、恩施方言的表现形式 (7)四、恩施汉语方言的发展 (8)结语 (8)主要参考文献 (9)致谢 (10)摘要恩施方言博大精深。
兼容巴蜀文化之俗,荆楚文化之雅。
恩施方言(又称本地土话),是土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交流语言。
它带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有着恩施特有的人文底蕴,是恩施人民宝贵的文化结晶,也可以说是一条文明的长河,见证了恩施的发展。
本文主要恩施方言简介、恩施方言的词汇语法运用、恩施方言的特点、恩施汉语方言未来的发展四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恩施方言;方言词汇语法;方言发展AbsteactEnshi dialect is broad and profound. Compatible with Bashu culture custom, the elegance of the Chu culture. Enshi dialect (also known as the local dialect), Tujia people in long-term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to creat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t with strong ethnic flavor, Enshi uniqu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precious cultural crystallization of Enshi people, can also be said to be a civilized history,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Enshi.Using the main Enshi dialect, Enshi dialect vocabulary, grammar, characteristics of Enshi dialect, Enshi dialect of Chinese future development four aspects to elaborate.Keywords:Enshi dialect ;Dialect grammar ;The development of dialects引言方言是语言的具体形象,鲜明的地域特征特色决定了它作为地域文化代言者的地位,恩施方言就体现出了恩施人民在语言上的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通过考察恩施方言的词汇和语法,深入的了解恩施方言,为大家展示恩施方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恩施的人文风情,了解恩施的历史发展。
本文以恩施方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恩施方言的特色语言词汇,同时看到了恩施方言的未来发展。
一、概述(一)恩施方言简介湖北恩施的全称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它是一座被青山围绕,绿水流经的山城,坐落于湖北省的西南端,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于1983年12月1日成立,1993年4月4日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这是一片神奇富饶,人杰地灵的土地,它的青山绿水蓝天黄土孕育了土家族、苗族、汉族、侗族等27个民族的同胞,由于分隔的地域和众多的民族,致使即使在恩施的不同市、县,当地人使用的母语(恩施方言)也不尽相同。
这里是巴文化的发源地,巴渝文化,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土家,苗,侗等各族文化在这里大放异彩,恩施更是湖北省历史名城之一。
恩施方言(又称本地土话),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是土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交流语言。
它带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有着恩施特有的人文底蕴,是恩施人民宝贵的文化结晶,也可以说是一条文明的长河,见证了恩施的发展。
恩施方言博大精深。
兼容巴蜀文化之俗,荆楚文化之雅。
属于北方方言,习惯上称为“官话”。
(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
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 %以上。
)由于分隔的地域和众多的民族,致使在恩施不同的市,县,当地人使用的方言也不尽相同,恩施的方言利川和咸丰接近四川口音,鹤峰一种口音,宣恩来凤一种口音,恩施建始巴东一种口音。
(二)恩施方言形成的原因恩施方言作为集中27个民族,8个县的地方语言,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
土家语语音体系中起初也存在有鼻韵尾,与其他汉藏语系的语言一样,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鼻韵尾逐渐消失且元音鼻化。
导致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寓言自身规律发生作用而非其他语言的影响。
由于移民迁徙和语言接触的复杂性,恩施州方言在西南官话大一统下,一方面表现为有地理位置所致的南四县与北四县的差异,即南四县受湘方言影响偏大,北四县相对而言则受重庆的影响较多;另一方面表现为有些特殊的语音现象不完全受表面的地理位置的影响。
二、恩施方言的词汇语法的运用(1)恩施方言的特殊发音恩施方言共有23个声母,其中19个是辅音声母,只有声母(n)没有声母(l)。
有36个韵母,只有前鼻音(in),(an)和(aƞ)都有。
1、普通话中声母为“j”的字,恩施方言大多读“g”,例如:街、届、戒、觉、叫等。
而“觉”为声母“g”的时候多用于哄小孩子睡觉时,“睡觉觉(gao)”,“叫”只在“叫花子”中读“g”。
2、在普通话中声母为“q”的字,恩施方言中某些读“k”,比如——掐、敲。
例如:你别掐我(qia-ka),进屋请敲门(qiao-kao)。
3、在普通话中声母为“x”的字,在恩施方言中有些读“h”,例如,鞋、咸、巷、项等。
鞋子(hai)、菜咸了(han)、巷子(hang)、项链(hang)。
4、恩施人f、h分不清,例如:发、罚、法(hua);方、放、房(huang);飞、非(hui)。
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韵母都是开口呼的,在恩施方言中变成了合口呼,就是说,与f相拼的韵母与h相拼后,增加了韵头u。
普通话里声母是h的,也有少数字在恩施方言中声母是f。
例如:护、虎、狐、浒、互等。
这些字的韵母都是合口呼,也是单元音韵母,在恩施方言里是不变的。
5、恩施人n、l不分,恩施人一般都分不清“男女”的读音,在恩施方言里“男女”和“蓝绿”是同义词,也不会读n、l的绕口令,“六六妞妞去放牛,大牛小牛有六头,六六拉着大牛走,妞妞牵着小牛溜,六头牛,牛六头,六六妞妞,妞妞六六都爱牛。
”6、恩施方言中某些词的发音,比如,么、和、可、个等,把“e”读成“o”。
例如:么子(mo)、可以(kuo)、我和你(huo)。
(2)恩施方言的词汇运用恩施方言词汇受土家文化影响,有很多恩施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才形成了很多恩施地区独有的特征词。
恩施地区的口语词非常丰富而且独具特色。
恩施方言中有一种非常具有特的形容词重叠法:单音节的“A得A”式、双音节的“AB得AB”式。
①“A得A”式:例如“这个人精得精”、“他帅得帅”,增强了句子的口语化色彩,在于强调某一种状态,单音节重叠法的重叠能力较强。
②“AB得AB”式:例如“她美丽得美丽”、“你思想狭隘得狭隘”,双音节重叠法表达的性质相对抽象,重叠能力较弱。
这种重叠法侧重于表现一种状态,同时强调这种状态,无论在句法的什么位置,都表示量的增大。
例如:“她张的很漂亮,白皮肤,大眼睛,身材高挑。
”——“她张的漂得漂亮,白得白得皮肤,大得大的眼睛,身材高得高挑。
”。
2、还有一些具有恩施特色方言词汇的运用:①“知不知道”说成“晓不晓得”、“晓得啵(不)”;“不知道”说成“找不倒(到)”、“晓得的哟”、“不晓得”。
三种说法的区别:“晓得的哟”常用于稍加思索后的回答,如别人问:“你那个事情还有好久才搞得完哟?”。
稍思索后(心中没底时)答“晓得的哟!”;“找不倒(到)”是用得最多的话,也多用于推辞、隐瞒。
②“傻子”说成“/dě dě/”、“zuǎng bàng”、“hǎ bēr(哈奔儿)”“勺”。
“hǎ bēr(哈奔儿)”是用得最多的。
此外,仅用一个字来形容别人的行为、语言等时,在来凤也就只说上述三种说法中的第一个字,即“dě、zuǎng、hǎ”。
但要注意三种说法的区别,第一种和第三种说法多用于形容别人的行为,如某人打人时不知轻重,就说他“hǎ或dě”;第二种多用于形容别人的言语,说某人不会说话时就说他“zuǎng”,但也可形容别人的行为,如某人做了一件傻事,就说他做了一件“zuǎng事”(“hǎ事”也成立)。
③“hǎ(哈数)”意思是“分寸”、“有希望、盼头”、“分量”、“道理、利害”。
例:“他搞么子没得哈数(分寸)”、“lèi ‘勒’(这)个细娃儿读书一点儿哈数(希望)都没得”、“他还是晓得哈数(利害)”。
④“头”说成“脑壳”、“脑袋瓜儿”。
两种说法的区别,前一种为最广泛的用法,有时也用于贬义,如“你脑壳里头装的都是豆腐!”。
后一种说法多用于褒义,如“他的脑袋瓜儿聪明!”。
⑤“刚才”叫“才刚儿”、“将才”,在普通话语法里,“刚才”是过去进行时,而在恩施方言里,“将才”用作正在进行时。
例如:“我将才在吃饭”——我现在在吃饭。
3、在恩施方言中,对亲朋好友的称谓也是独具特色的,例如:父亲——“老汉儿”,祖父——“公公”,祖母——“婆婆”,伯父——“伯伯”,伯母——“伯娘”,丈夫——“男壳(kei)”,妻子——“婆娘”,外祖父——“嘎公”、“大嘎嘎”,外祖母——“嘎嘎”、“小嘎嘎”,这些都是恩施土家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生产中,慢慢形成的独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