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主题:奇妙的水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将能够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掌握水的三态变化,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能够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饮用水和开水各一杯,冻水和开水各一碗,漏斗,空酒瓶。
2. 准备一些与水相关的图片和故事书。
活动一:认识水的三态变化(15分钟)1. 师幼对话: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有哪些形态吗?幼:液体、固体、气体。
师:对的。
水的液体形态我们平时都会接触到,水变成固体形态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变成冰。
师:非常好,水冻结成冰后就变成了固体。
那水变成气体态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变成水蒸气。
师:太好了,水变成水蒸气就是水的气体态。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 观察实验:a) 师将饮用水倒入空酒瓶中,问幼儿瓶中的水是什么状态?b) 师将酒瓶放在火上烧热,然后让幼儿观察瓶中的水是否发生变化。
c) 师将漏斗内的冻水热敷后让幼儿观察,问幼儿冻水发生了什么变化?3. 总结: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我们发现,水既可以变成冰、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这就是我们说的水的三态变化,大家都觉得神奇吗?活动二:水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0分钟)1. 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特点和性质呢?幼:流动的、透明的。
师: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水的特点和性质有哪些。
2. 观察实验:a) 师将饮用水倒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让幼儿观察。
b) 师将一杯开水倒入另一个玻璃杯中让幼儿观察。
c) 师将一杯开水倒入冷水中让幼儿观察和比较。
3. 组织讨论: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幼:水是流动的,透明的。
师:非常好。
水的流动性和透明性是水的基本特点。
还有谁有其他观察结果?4. 填写观察记录表:师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填写。
5. 总结: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我们了解到水的流动性和透明性是水的基本特点。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第一章:水的认识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水,知道水的基本特点。
2. 教学内容:a. 水的定义:水是一种透明的液体,是无色无味的。
b. 水的特点:水是流动的,具有流动性;水是柔软的,具有延展性;水是无色无味的,不具有气味和味道。
3. 教学活动:a.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杯水,让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b. 教师邀请幼儿用手感受水的流动性和柔软性。
c. 教师向幼儿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水的特点。
第二章:水的变化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 教学内容:a. 水的蒸发:水在阳光下或加热时会变成水蒸气,消失在空气中。
b. 水的凝固:水在寒冷的天气或冷却时会变成冰,变得固态。
c. 水的融化:冰在加热时会变成水,重新变得液态。
3. 教学活动:a.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杯水,告诉幼儿水的蒸发现象,并演示在阳光下水的蒸发过程。
b.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杯冰,告诉幼儿水的凝固现象,并演示冰的融化过程。
c. 教师邀请幼儿观察和感受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第三章:水的用途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教学内容:a. 生活用水:水用于洗手、洗澡、洗衣服等日常生活需求。
b. 农业用水:水用于灌溉农田,帮助农作物生长。
c. 工业用水:水用于工厂的生产过程,如发电、制造等。
3. 教学活动:a. 教师向幼儿介绍生活中水的用途,如洗手、洗澡等,并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
b. 教师向幼儿介绍农业用水的重要性,并展示灌溉农田的图片或视频。
c. 教师向幼儿介绍工业用水的作用,如发电厂使用水来产生电力。
第四章:保护水资源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2. 教学内容:a.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b. 节约用水:我们要珍惜水资源,避免浪费,如短时间淋浴、关闭水龙头等。
c. 保护水质:我们要保护水环境,不让污染物进入水中,保持水的清洁。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探索水的神奇世界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探索水的神奇世界在幼儿园小班的科学活动中,探索水的神奇世界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
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它的性质和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针对幼儿的芳龄和认知水平设计的科学活动,可以引发他们对水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中探索水的神奇世界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1. 活动目标我们需要明确活动的目标。
在探索水的神奇世界这一科学活动中,我们旨在引导幼儿认识水的性质和特点,了解水的形态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促进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活动准备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做一些活动准备工作。
提前准备好各种有关水的实验材料,如容器、滤纸、密封袋等。
设计好活动的流程和步骤,确保活动内容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
做好安全措施,确保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安全。
3. 活动实施在活动实施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观察来引导幼儿探索水的神奇世界。
在实验1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水的三态变化,通过观察水的凝固和汽化过程,让幼儿理解水的态变化规律。
在实验2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水实验,如水的表面张力实验、水的颜色混合实验等,让幼儿深入体验水的性质和特点。
4. 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回顾。
通过总结,可以让幼儿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我们也可以共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科学知识。
通过这样一次探索水的神奇世界的科学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学到关于水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通过这样的科学活动,可以为幼儿们打开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热爱科学。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但它的神奇世界却常常被我们忽视了。
在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中,探索水的神奇世界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和发现。
这个主题的科学活动可以引发幼儿对水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世界》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世界》教案活动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透明、流动等。
2. 通过亲手操作,激发幼儿对探索水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清水、彩色墨水或食用色素- 小瓶子、勺子、漏斗- 各种形状的容器(如塑料杯、碗、瓶子)- 水果(如葡萄、苹果片)或其他可漂浮物- 毛巾若干- 图画纸和彩笔(用于记录观察结果)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约5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水的小故事,引出今天探索的主题:“奇妙的水世界”。
2. 认识水的特性(约10分钟)- 教师演示水的透明性:使用两个透明杯子,一杯装水,一杯装牛奶,让幼儿观察并比较。
- 介绍水的流动性:用勺子将水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展示水如何流动。
3. 动手实验(约20分钟)- 颜色变变变: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使用滴管将少量彩色墨水加入水中,观察颜色混合的变化。
- 漂浮与沉没:提供水果和其他物品,让幼儿预测哪些会漂浮,哪些会沉下去,并进行实验验证。
- 水的形状:让幼儿用水填充不同形状的容器,观察水是如何适应容器形状的,理解水无固定形状的特性。
4. 观察记录(约10分钟)-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鼓励他们在图画纸上以画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5. 总结分享(约5分钟)- 邀请几位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实验感受,教师总结水的奇妙特性。
- 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教育幼儿珍惜水资源。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继续观察水在不同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如雨、雪、雾等。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材料安全无毒,适合幼儿操作。
- 实验过程中,教师需全程监护,确保幼儿安全。
- 准备足够的毛巾,以便于清洁和保持环境干燥。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能够学到关于水的基本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培养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

05
01
02
03
水的蒸发
水在太阳照射下受热蒸发 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
水的凝结
升入高空的水蒸气遇冷凝 结成小水滴或冰晶,形成 云。
降水过程
当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 程度时,由于重力作用会 降落到地面,形成雨、雪 等降水现象。
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意识培养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水的三种形态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了 解了水有固态、液态和气 态三种形态,并且能够进 行简单的描述和区分。
水的循环
幼儿们初步了解了水的循 环过程,包括蒸发、降雨 、地表径流等自然现象。
水的特性
幼儿们通过观察和实验, 了解了水具有无色、无味 、透明、流动等特性。
幼儿自我评价和互动分享
托盘、手套、围裙等。
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前,老师需检查所有实验材料是 否安全、无破损,确保幼儿实验过程 中的安全。
提醒幼儿穿戴好围裙和手套,防止实 验材料溅到衣物或皮肤上。
教育幼儿不要将实验材料放入口中或 鼻子,避免发生危险。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不要让幼儿 单独操作。
实验步骤演示与指导
步骤
向量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滴入几滴 食用色素,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家庭用水的分类
01
将家庭用水分为饮用水、生活用水和废水等几类,让幼儿了解
不同用水的处理方式和重要性。
家庭废水的处理方法
02
向幼儿介绍家庭废水的处理方法,如通过下水道排放、净化处
理后再利用等。
家庭节水的措施
03
引导幼儿从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如及时关紧水龙头、使用
节水型家电等,培养幼儿的节水意识。
06 总结回顾与延伸 活动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奇妙的水》小班科学教案

《奇妙的水》小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水1.1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特点和用途。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水的定义: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味的液体。
水的用途:水可以用来饮用、洗手、浇花等。
水的特点:水可以流动、透明、溶解等。
1.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展示水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实验:让幼儿用手感受水的流动性和透明性。
小组讨论:让幼儿讨论水的用途。
第二章:水的形态变化2.1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三种形态:液态、固态、气态。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2 教学内容液态水:水在常温下是液态的。
固态水:水在低温下会结冰,成为固态。
气态水:水在高温下会蒸发,成为气态。
2.3 教学活动实验:让幼儿观察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
实验:让幼儿观察水蒸发的过程。
小组讨论:让幼儿讨论水的形态变化。
第三章:水的溶解作用3.1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溶解作用。
培养幼儿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3.2 教学内容溶解: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如糖、盐等。
不溶解:有些物质不会被水溶解,如沙子、木头等。
3.3 教学活动实验: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实验:让幼儿观察沙子在水中的不溶解过程。
小组讨论:让幼儿讨论水的溶解作用。
第四章:保护水资源4.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节约用水:每个人都有责任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保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保护河流等。
4.3 教学活动故事讲解:讲解一个节约用水的故事。
小组讨论:让幼儿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
实践活动:让幼儿演示节约用水的行为。
5.1 教学目标评价幼儿的学习成果。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所学的关于水的知识。
评价幼儿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
5.3 教学活动评价:评价幼儿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
作业布置:布置一个关于水的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
第六章:水的过滤实验6.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过滤的原理。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水》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水》教学背景这节课是小班科学课的一节课,主要教授水的性质。
该课程适用于3-4岁的幼儿,课时为30分钟。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
2.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水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水资源利用意识。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探索世界的兴趣。
教学内容1.水的颜色、形状和流动性质。
2.如何使用和节约水资源。
3.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老师打开蒸汽锅,让幼儿看到锅中的水变成了蒸汽,引出本节课主题——水。
正式教学第一部分:水的颜色、形状和流动性质1.老师给出一个透明的玻璃杯,让孩子观察。
2.老师将其中的水倒入另一个杯子里,让孩子观察水的形状和颜色。
3.老师介绍水的流动性质,让孩子模仿划水的动作。
第二部分:如何使用和节约水资源1.老师与孩子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的情况,并提出如何节约水资源的方法。
2.老师展示如何正确刷牙及洗手,节约用水。
第三部分: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老师让孩子说出日常生活中水的使用情况。
2.老师高举一个杯子,让孩子一起说出可以用水装的东西,并将水倒入杯中作为举例,如洗衣服、煮饭等。
结束教学老师与孩子一起进行简单的纵向复习,并对幼儿进行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该教学内容在激发幼儿探索学习兴趣,并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是在水的性质方面,可能可以增加一些简单的实验,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水的流动性质。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设想较简单,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图片或视频,将蒸汽锅的现象呈现给幼儿,可以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建议在教学内容涉及到水的部分,引入一些相关的课件或动画,使幼儿更加感受和理解。
管理与评价该教学方案整体管理良好,孩子们听课认真、积极互动。
但是在节约水资源方面,可以相应地加入幼儿自主学习的任务,带领他们去探索使用水的另一种方法,提高他们的对水资源的认知。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兴趣,引导思维,培养态度的过程。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

《奇妙的水》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水的性质和特点2.水的用途3.水的循环4.水的污染和保护三、教学方法和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你们知道水是什么吗?”,“水有哪些用途?”,“水是从哪里来的?”等等。
2.讲解通过图片、实物、实验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例如:“水是透明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水是流动的”等等。
3.实验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水的性质和特点,例如:“把颜料加入水中,观察水的颜色变化”,“把肥皂加入水中,观察水的泡沫”等等。
4.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例如:“水可以用来洗手”,“水可以用来洗澡”,“水可以用来浇花”等等。
5.讨论和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水的循环和污染,例如:“水是从哪里来的?”,“水是怎么循环的?”,“水为什么会污染?”等等。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验和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水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通过讨论和总结,了解幼儿对水的循环和污染的认识程度。
3.观察幼儿在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在实验和游戏中,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在讨论和总结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引导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验”。
实验是幼儿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实验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和观察水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在实验环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来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生成:
玩水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了解水的特性是不容易的。
应该通过实验、操作,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特性一一显露出来,让幼儿在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中理解水、认识水。
物质在水中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
本活动旨在通过体验水的味道的变化让幼儿探究、了解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
采用变魔术的形式,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让幼儿在探索后通过标记记录两种“变”的方法,实际上是对科学探索方法的隐性引导,激发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相同的结果。
孩子们在活动中始终充满好奇,积极探索,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白糖、橘子粉、草莓粉溶解在水里后水会变味。
2.通过操作感受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达出来。
3.愿意参加实验活动,对实验操作有兴趣。
活动准备
1.水壶,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标记图。
2.白糖、橘子粉、草莓粉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尝试活动,导入主题。
1.让小朋友品尝白开水。
师:这是小朋友们平时喝的水。
有没有什么味道?
介绍:这是白开水,淡淡的,没有味道。
我们每天都要喝适量的白开水,身体才会健康。
(很多孩子不喜欢喝白开水,所以有必要在生活中经常提醒孩子多喝白井水,知道这样有利于健康。
)
2.感知水的奇妙。
教师变魔术: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后将白糖和水混合,然后让小朋友猜猜水会变成什么味道。
教师语言参考:我是魔术师,我来变魔术:“摇摇摇,变变变,一二三,变!”
(用变魔术的方法能激起小朋友更大的兴趣,还可以不让他们看到老师的操作过程,避免他们操作时都按老师的方法,没有自己的探索和思考。
用儿歌形式的语言实际上是让糖有溶解的时间。
)
请个别小朋友尝一尝,告诉大家水变成了什么味道。
(让小朋友尝时一定要注意卫生,每人一只杯子。
)
3.交流谈话:淡淡的水怎么会变成甜甜的水?
根据幼儿的反应再次加入糖:用小勺取一点糖,放在杯子里,“摇摇摇,变变变,一二三,变!”观察糖到哪里去了?
4.小结:糖碰到水,就被水溶解了,眼睛看不见它了,可是用嘴巴一尝就能尝到它的甜味。
二、幼儿探索:变甜甜的水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只杯子,用白糖把淡淡的水变出甜甜的水。
(提供的杯子上可以贴上不同的标记,便
于小朋友在二次操作时都认好自己的杯子,保持卫生。
并提醒孩子:“轻轻地拿哦,太用力了杯子的肚子会瘪的。
”)
2.交流:你刚才是怎么变的?先拿什么?然后做什么?加什么?用标记图表示出幼儿操作的过程。
(空杯子一加糖一加水一糖水;空杯子一加水一加糖一糖水。
)
(科学活动是为了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科学规范的操作是孩子学习的基础。
用标记图展示两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们直接感受到不同的顺序,同样的结果。
)
3.小结: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变成了甜甜的糖水。
三、再次探索:变不同味道的水
1.谈话:你还喝过什么味道的水?是怎么变成的?
2.出示橘子粉、草莓粉: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让幼儿闻一闻、猜一猜。
师介绍:这是饮料粉,可以做饮料。
淡淡的水中加入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呢?
(让孩子们看看、闻闻两种饮料粉颜色、气味的不同,激发孩子操作的欲望。
)
3.幼儿再次操作,交流自己的发现。
淡淡的水中加入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
(提示幼儿边操作边说“摇摇摇,变变变……”的儿歌,让饮料粉有溶解的时间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溶解的过程。
在小朋友交流水变成了什么味道时,由于每个幼儿放的饮料粉量不一样,味道就有不同;有的说甜甜的,有的说橘子粉酸酸的,都是表达了个人的感受。
)
4.小结:淡淡的水中加入黄色的橘子粉,水就变成橘子味道了,酸酸的,甜甜的。
淡淡的水中加入粉红色的草莓粉,就变成草莓味道了,甜甜的。
四、活动总结
淡淡的水中加入糖、橘子粉、草莓粉,就会变成不同的味道。
活动延伸:
提供食盐、咖啡、豆奶粉等,让幼儿品尝变成各种味道的水。
也可以尝试把两种饮料粉同时加入水中,观察水会变成什么颜色,品尝一下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