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 小麦吸浆虫防控方法

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防控方法小麦吸浆虫,又叫麦蛆。
其幼虫吸食麦粒的浆液,可导致小麦减产30%左右,是一种隐蔽性极强的毁灭性害虫。
本文介绍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并讲讲小麦吸浆虫防控方法。
一、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一代,越冬吸浆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来年3月下旬至4与中旬幼虫在浅土层中化蛹。
小麦抽穗期吸浆虫化蛹出土,然后选择在抽穗而未扬花的麦穗产卵,一般3天后孵化。
幼虫孵化后从颖壳缝隙钻入麦粒内吸食汁液,造成麦子秕粒,导致减产。
为害15~20天后发育成熟,便坠入土壤,在10公分左右深处结茧越夏、越冬。
幼虫孵化期与小麦扬花灌浆期基本吻合,这种产卵习性是构成同一地方不同地块和品种间危害有轻重之别的主要原因。
二、小麦吸浆虫防控方法影响小麦吸浆虫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条件、小麦的品种、轮作与栽培方式、土壤等。
要根据影响其发生的因素进行防治更为有效。
一般来说,我们可采用三种方式进行防治:1、防治小麦吸浆虫要选用抗虫品种一般麦芒长、多刺、小穗排列整齐、颖壳厚、扬花期短而整齐、籽粒表皮厚的品种,对吸浆虫成虫的产卵、幼虫入侵和为害均不利。
选用这些品种,能有效预防吸浆虫害发生。
2、轮作倒茬能预防吸浆虫小麦与油菜、豆类、棉花和水稻等作物轮作,使吸浆虫失去寄主,对降低虫口数量有明显的作用。
3、小麦吸浆虫的药剂防治在五一前后,推行一喷多防技术,实施小麦病虫兼治,即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合喷雾,能达到防病、治虫、增产的目的。
杀虫剂选用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吡虫啉等。
杀菌剂选用烯唑醇、戊唑醇、粉锈宁等。
叶面肥则选用0.2%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
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按比例进行混合喷施,同时可加入微肥等混配成药液。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方法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方法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主要以小麦的汁液为食,会导致小麦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小麦减产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有效地防治小麦吸浆虫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方法。
首先,合理施肥。
小麦吸浆虫多发生在施肥不当的小麦田地里,因此合理施肥是预防小麦吸浆虫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的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避免因施肥不当导致小麦过于肥壮,从而诱发小麦吸浆虫的大量滋生。
其次,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持小麦田地的通风透光,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也有助于减少小麦吸浆虫的滋生。
此外,要定期清理田间的病虫害,及时发现并处理小麦吸浆虫的滋生地,防止其大量繁殖。
另外,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在小麦吸浆虫大量滋生的情况下,可以适量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避免过量使用或者使用过期的农药,以免对小麦和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可以引入天敌或者利用天敌对小麦吸浆虫进行控制,例如可以引入捕食性昆虫或者寄生性昆虫来控制小麦吸浆虫的数量,达到防治的效果。
最后,加强田间观察。
定期对小麦田地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小麦吸浆虫的滋生地和虫害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吸浆虫的滋生,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防治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种植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和加强田间观察等方面,来保障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重视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工作,共同保护好小麦田地,保障粮食生产。
最全小麦虫害(附图)

最全小麦虫害图谱小麦上的害虫种类多,为害重,常因多种害虫为害,造成巨大损失,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麦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1.蝼蛄症状:分布在全国各地,为害危害谷物、蔬菜及树苗。
农作物常见种有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
蝼蛄喜食刚发芽的种子,植物的根部,危害幼苗,不但能将地下嫩苗根茎取食成丝丝缕缕状,还能在苗床土表下开掘隧道,使幼苗根部脱离土壤,失水枯死。
蝼蛄防治方法:①夏收后,及时翻地,破坏蝼蛄的产卵场所;秋收后,进行大水灌地,使向深层迁移的蝼蛄,被迫向上迁移,在结冻前深翻,把翻上地表的害虫冻死。
②拌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0.2~0.33kg拌种100kg,可有效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保苗效果可长达20天。
③诱杀:可每亩用40%毒死蜱100到150毫升,拌炒熟的麦麸10到15公斤,堆放在幼苗根部诱杀防治。
④土壤处理:在蝼蛄为害严重的地块,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kg,均匀撒于地面,然后进行耙地,也可撒于播种沟内。
⑤生长期被害,也可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洒或浇灌。
2.蛴螬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我国蛴螬的种类有1000多种,其中,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绒金龟为优势虫种。
症状:蛴螬的食性很杂,是多食性害虫,为害作物幼苗、种子及幼根、嫩茎。
蛴螬主要在地下为害,咬断幼苗根茎,切口整齐,造成幼苗枯死,或蛀食块根、块茎,造成孔洞,使作物生长衰弱,影响产量和品质。
同时,被蛴螬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诱发其他病害。
成虫金龟子主要取食植物地上部的叶片,有的还为害花和果实。
蛴螬幼虫防治方法:①应抓好蛴螬的防治,如大面积秋、春耕,并随犁拾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成虫产卵;合理灌溉,即在蛴螬发生严重地块,合理控制灌溉,或及时灌溉,促使蛴螬向土层深处转移,避开幼苗最易受害时期。
②药剂土壤处理。
如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 200—250g,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
小麦吸浆虫防治方法

小麦吸浆虫防治方法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会在小麦的叶片上吸取汁液,导致小麦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减产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生物防治
1.引入天敌:小麦吸浆虫的天敌有瓢虫、蚜茧蜂等,可以通过引入这些天敌来控制小麦吸浆虫的数量。
2.利用微生物:利用一些微生物如拟青霉菌、芽孢杆菌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吸浆虫的数量。
二、物理防治
1.黄板诱捕:在小麦田间设置黄色的粘板,吸引小麦吸浆虫爬上去,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2.喷洒水:在小麦叶片上喷洒水,可以将小麦吸浆虫冲掉,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三、化学防治
1.喷洒杀虫剂:在小麦叶片上喷洒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吸浆虫的数量。
但是,由于杀虫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应该谨慎使用。
2.喷洒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天然的、无毒的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吸浆虫的数量,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综上所述,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
在防治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尽量使用无毒、无害的防治方法,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吸浆虫如何防治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增加天敌的数 量和控制效能。例如,引入寄生 蜂等天敌,通过生物控制的方式
减少吸浆虫的数量。
农民与社区参与的重要性
1 2
提高农民意识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吸浆虫的认 识和防范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采取防治措施。
社区参与
组织农民成立防治小组,互相交流防治经验,共 同开展防治行动,提高整体防治效果。
04
小麦吸浆虫的化学防 治
常用化学药剂介绍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这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对小麦吸浆虫有良好的防治 效果。常用的有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
有机磷类杀虫剂
如敌敌畏、乐果等,对小麦吸浆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使用时 要注意其毒性较大,注意安全间隔期。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如灭多威等,对小麦吸浆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防治效果较好。
虫口密度监测
定期监测田间的虫口密度,结合预测模型,及时发出预警,指导农民采取相应的 防治措施。
监测工具和技术
黄板诱捕
利用小麦吸浆虫对黄色的趋性, 设置黄板诱捕器,定期检查和计 数诱捕到的虫数,以评估虫口密
度。
性信息素诱捕
利用小麦吸浆虫的性信息素来吸引 并诱捕雄虫,从而减少虫害的繁殖 和扩散。
遥感技术
3
政府支持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供必要的防 治设备和药剂,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吸浆虫的防治 工作。
未来研究与技术展望
深入研究
01
加强对小麦吸浆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深入了解
其发生规律和影响因子,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创新
02
研发新的防治技术和产品,如高效低毒的杀虫剂、生物防治剂
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小麦吸浆虫

四、防治措施
1.选用抗虫品种 2.轮作 3.化学防治
(1)播种前 麦播前结合整地每亩用3%林丹粉或2.5%的 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3公斤,兑细土10公斤撒于地 面,然后翻耕。
(2)蛹 期 在小麦孕穗期(吸浆虫蛹盛期),将毒土顺麦垅 撒施,并尽可能使其落入地表,施药后如无雨应适当浇 水,以杀灭吸浆虫蛹和即将羽化的成虫。
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吸浆虫
学习目标
1.掌握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治技术。 2.了解小麦吸浆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3.学会小麦吸虫为害症状识别及防治技术。
一、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特点
吸浆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籽粒,吸 食浆液.
吸浆虫为害小麦穗部症状
二、小麦吸浆虫的形态特征
小麦吸浆虫主要分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两种。
麦红吸浆虫幼虫
麦红吸浆虫成虫
三、小麦吸浆虫的生活习性
1.一年发生一代,以成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科越夏。 2.第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条件下,小麦拔节期越
冬幼虫破茧上移;孕穗期化蛹;抽穗期成虫羽化 经交尾在穗部产卵;灌浆期幼虫吸浆为害;小麦 近成熟时,老熟幼虫脱颖落地,入土结茧越夏越 冬。 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小麦吸浆虫喜湿怕干。春季缺 雨、土壤板结,小麦吸浆虫很少化蛹、羽化,则 当年发生量少,受害轻。
越夏越冬。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制作
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
(3)成 虫期 在成虫进入羽化高峰期后进行,每 3—5天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施药时间可 选在下午6点左右;药剂可选用高效氯氰等菊酯 类或辛硫磷等高效低毒农药。也可每亩用80%敌 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对水喷雾或加适量水拌 细土20--30公斤或麦糠10公斤,均匀撒入麦田。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

抗药性控制
采取轮换用药、混合用药等策略 ,延缓吸浆虫抗药性的产生,提 高防治效果。
环保型防治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环保型农药的研发
针对环保要求,研发低 毒、低残留、易降解的 环保型农药,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
绿色防治技术
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 治等绿色防治技术,促 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防治
01
02
03
轮作倒茬
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避免 小麦连作,降低吸浆虫存 活率。
深耕细作
通过深耕、中耕等措施, 破坏吸浆虫的生存环境。
选用抗虫品种
种植抗虫性较强的小麦品 种,提高抗虫能力。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
使用药剂拌种或包衣,预 防吸浆虫危害。
土壤处理
在小麦播种前,对土壤进 行药剂处理,杀死土壤中 的吸浆虫幼虫。
深耕灭蛹
选用抗虫品种
选择对吸浆虫抗性较强的品种,减少 虫害发生。
在小麦播种前,通过深耕将土层中的 吸浆虫蛹翻至地表,降低其存活率。
化学防治技术
药剂拌种
使用内吸性杀虫剂进行种子处理 ,预防吸浆虫在苗期危害。
土壤处理
在小麦播种前,使用杀虫剂对土壤 进行处理,杀死土层中的吸浆虫蛹 和幼虫。
喷药防治
在小麦抽穗期,使用杀虫剂进行喷 施,杀死成虫和幼虫,减轻危害。
生命周期
小麦吸浆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阶段是危 害小麦的关键时期。
习性
成虫喜欢在湿润、阴凉的地方产卵,幼虫孵化后钻入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 浆的小麦籽粒浆液。
02
防治策略与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预防措施
小麦虫害防治

(四)麦秆蝇
(五)麦园蜘蛛
小麦虫害 防治
二、小麦虫害 (一)小麦蚜虫 (二)小麦吸浆虫 (三)小麦叶蜂 (四)麦杆蝇 (五)麦园蜘蛛
(一)麦蚜
麦蚜属同翅目,蚜科。小麦蚜虫分布极广,几乎遍 及世界各产麦国,我国为害小麦的蚜虫有多种,通常较 普遍而重要的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无 网长管蚜。 1.为害特点 麦蚜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和
(三)小麦叶蜂
4.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1)小麦播种前深耕细耙,破坏其化蛹越冬场所,或将 休眠蛹翻至土表机械杀死或冻死; (2)有条件地方进行水旱轮作。 药剂防治: 一般应掌握在3龄前进行。喷粉用2.5%敌百虫粉剂或用 1.5%1605粉剂,每hm2用2.5~ 3.5 kg。喷雾可用90%万灵 粉剂3000~5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 氧化乐果乳油4000倍液,每hm2喷药液75~90 kg 。
(二)小麦吸浆虫
我国发生的小麦吸浆虫主 要有两种,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 浆虫,均属双翅目,瘿蚊科。
1.为害特点
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 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 空壳,大发生年可形成全田毁灭, 颗粒无收。
(二)小麦吸浆虫
2.形态识别
麦红吸浆虫橘红色,雌虫产卵管短, 伸出时约为腹长的l/2;如图。卵长卵形, 末端无附着物;幼虫橘黄色,体表有鳞片 状突起;蛹橙红色。 麦黄吸浆虫成虫姜黄色,雌虫产卵管 长,伸出时与腹部等长;卵呈香蕉形,前 端略弯,末端有细长卵柄附着物;幼虫姜 黄色,体光滑,蛹呈淡黄色。
(二)小麦吸浆虫
5.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缘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 外流的小麦品种; ②进行轮作,避开虫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成 虫期 在成虫进入羽化高峰期后进行,每 3—5天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施药时间可 选在下午6点左右;药剂可选用高效氯氰等菊酯 类或辛硫磷等高效低毒农药。也可每亩用80%敌 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对水喷雾或加适量水拌 细土20--30公斤或麦糠10公斤,均匀撒入麦田。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四、防治措施
1.选用抗虫品种 2.轮作 3.化学防治 (1)播种前 麦播前结合整地每亩用3%林丹粉或2.5%的 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3公斤,兑细土10公斤撒于地 面,然后翻耕。 (2)蛹 期 在小麦孕穗期(吸浆虫蛹盛期),将毒土顺麦垅 撒施,并尽可能使其落入地表,施药后如无雨应适当浇 水,以杀灭吸浆虫蛹和即将羽化的成虫。
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
小 麦 吸 浆 虫
学习目标
1.掌握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治技术。 2.了解小麦吸浆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3.学会小麦吸虫为害症状识别及防治技术。
一、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特点
吸浆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籽粒,吸 食浆液.
吸浆虫为害小麦穗部症状
二、小麦吸浆虫的形态特征
小麦吸浆虫主要分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两种。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制作
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
1. 小麦吸浆虫基本上一年发生(
土中结茧越夏越冬。
A、一 成熟幼虫 C、多 成熟幼虫 二、填空题
)几代,以( )在 (A )
B、一 幼虫 D、多 幼虫
灌浆期 越冬幼虫破茧上移;孕穗期化蛹;抽穗 1.小麦______ 拔节期 幼虫吸浆为 期成虫羽化经交尾在穗部产卵;______ 老熟幼虫 害;小麦近成熟时, _______脱颖落地,入土结茧 越夏越冬。
麦红吸浆虫幼虫
麦红吸浆虫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科越夏。 2.第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条件下,小麦拔节期越 冬幼虫破茧上移;孕穗期化蛹;抽穗期成虫羽化 经交尾在穗部产卵;灌浆期幼虫吸浆为害;小麦 近成熟时,老熟幼虫脱颖落地,入土结茧越夏越 冬。 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小麦吸浆虫喜湿怕干。春季缺 雨、土壤板结,小麦吸浆虫很少化蛹、羽化,则 当年发生量少,受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