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源重点调查单位调查表
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现状信息调查表

附录C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现状信息调查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编码来源名称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地市级)地址地理坐标(经度)地理坐标(纬度)占地面积规模成立时间改扩建时间行业类别运行状态是否位于工业园区该企业成立前土地利用历史内部存在以下设施或区域主要生产工艺主要产品主要原辅料m2年年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主要废气污染物主要废水污染物特征污染物主要一般固废固废贮存“三防”措施主要危险废物危险废物贮存“三防”措施涉及地下水污染重点区域总面积泄露等污染事故情况地下水是否存在以下情况所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含水层类型是否有杂填土等人工填土层包气带土层性质地下水埋深饱和带渗透性是否喀斯特地貌年降水量所在区域地下水用途周边1km内敏感目标及到最近重点区的距离m2m mm— 15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是否开展土壤环境调查/监测是否有土壤污染物检测超标厂界内地下水监测井数量地下水监测井位置(经度)地下水监测井位置(纬度)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现状监测井设备类型与污染源位置关系地下水监测井性质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类型含水层类型成井深度地下水水力类型监测井状况保护设施是否具备监测条件是否开展厂界内地下水调查监测是否有地下水污染物检测超标厂界外周边地下水监测井数量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地下水监测井位置(经度)地下水监测井位置(纬度)地下水监测井类型是否具备监测条件是否开展厂界外周边地下水环境调查监测是否有地下水污染物检测超标厂区及周边是否有地下水取水井执行标准监测井管理机构监测频次填表说明:一、若为从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结果筛选的重点污染源,可直接利用其调查结果。
精品(环境管理)03附件附件二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报表制度

附件二: 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报表制度报表目录一、基表 (一)工业污染源表号表名G101 表 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表G102 表 主要产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费情况调查表G103 表 工业用水、排水情况调查表G104 表 废水处理设施调查表G105 表 废水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调查表G105-1 表 废水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测算表G105-2 表 废水污染物监测表G106 表 锅炉及废气处理设施调查表G107 表 窑炉及废气处理设施调查表G108 表 生产工艺废气处理设施调查表G109 表 废气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调查表G109-1 表 废气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测算表G109-2 表 废气污染物监测表G110 表 工业固体废物调查表G111 表 危险废物调查表(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J501 表 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表J501-1 表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量调查表J501-2 表 污水处理厂污水监测表J502 表 垃圾处理厂(场)基本情况表J502-1 表 垃圾处理厂(场)污染物排放量调查表J502-2 表 垃圾处理厂(场)渗滤液监测表J502-3 表 垃圾处理厂(场)焚烧废气监测表J503 表 危险废物处置厂基本情况表J503-1 表 危险废物处置厂污染物排放量调查表J503-2 表 危险废物处置厂废水监测表J503-3 表 危险废物处置厂焚烧废气监测表J504 表 医疗废物处置厂基本情况表J504-1 表 医疗废物处置厂污染物排放量调查表J504-2 表 医疗废物处置厂废水监测表J504-3 表 医疗废物处置厂焚烧废气监测表(三)农业源N301畜禽养殖业污染源调查表N302-1水产养殖基本情况调查表(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N302-2水产养殖基本情况调查表(网箱养殖/围栏养 殖/浅海筏式养殖/滩涂增养殖/其他)报告 期别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报送单位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 产生危险废物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 垃圾处理厂(场) 垃圾处理厂(场) 垃圾处理厂(场) 垃圾处理厂(场) 危险废物处置厂 危险废物处置厂 危险废物处置厂 危险废物处置厂 医疗废物处置厂 医疗废物处置厂 医疗废物处置厂 医疗废物处置厂年报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年报 规模化水产养殖场年报 规模化水产养殖场-1-报送日期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次年 4 月 30 日前N303 表 农业污染源基本情况调查表 二、综表 (一)工业污染源表号表名H101 表 工业源单位数量汇总表H102 表 工业源能源消费情况汇总表H103 表工业源用水、排水及废水处理 情况汇总表H104 表工业源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 放情况汇总表H105 表工业源废气治理设施与污染 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表H106 表工业源固体废物产生、综合利 用及处置情况汇总表H107 表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综合利 用及处置情况汇总表工业源能源消费情况重点调 H102-1 表查单位汇总表工业源用水、排水及废水处理 H103-1 表情况重点调查单位汇总表工业源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 H104-1 表放情况重点调查单位汇总表工业源废气治理设施与污染H105-1 表 物产生及排放情况重点调查 单位汇总表工业源固体废物产生、综合利H106-1 表 用及处置情况重点调查单位汇总表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综合利H107-1 表 用及处置情况重点调查单位汇总表工业源能源消费情况非重点 H102-2 表估算表工业源用水、排水及废水处理 H103-2 表情况非重点估算表工业源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 H104-2 表放情况非重点估算表工业源废气治理设施与污染H105-2 表 物产生及排放情况非重点估算表工业源固体废物产生、综合利 H106-2 表用及处置情况非重点估算表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综合利 H107-2 表用及处置情况非重点估算表(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年报 县级行政区次年 4 月 30 日前报告 期别 年报 年报调查范围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年报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报送单位报送日期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 辖区内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 年报 年报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 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 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 业企业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年报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业企业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年报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业企业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调查工年报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业企业年报 年报 年报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工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工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工业企业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年报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工业企业年报 年报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工业企业 辖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非重点调查 工业企业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2-H401 表 H402 表 H403 表污水处理厂调查信息汇总表 垃圾处理厂(场)调查信息汇 总表 危险废物处置厂(医疗废物处 置厂)调查信息汇总表(三)城镇生活污染源S405 表城镇居民生活污染调查表H305 表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汇总表(四)机动车污染源S406 表 机动车污染调查表H306 表 机动车污染汇总表(五)农业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污染源调查汇总 H201-1 表表畜禽养殖业污染源调查汇总 H201-2 表表H202 表水产养殖业污染源调查汇总 表H203 表 农业污染源汇总表年报 年报 年报年报 年报年报 年报年报 年报 年报 年报辖区内所有污水处理厂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辖区内所有垃圾处理厂(场)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辖区内所有危险废物处置厂(医疗 各地区环保厅(局) 次年 4 月 30 日前废物处置厂)辖区内城镇生活污染排放的县级行 政区 辖区内城镇生活污染排放的县级行 政区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辖区内机动车污染排放的市级行政 区 辖区内机动车污染排放的市级行政 区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辖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排放 的县级行政区 辖区内规养殖小区污染排放的县级 行政区 辖区内规模化水产养殖场污染排放 的县级行政区 辖区农业污染源排放的县级行政区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 各地区环保厅(局)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 次年 4 月 30 日前-3-关于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报表增删的说明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以下简称“更新调查”)原则上采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以下简称“污普”)的相关技术规定和报表制度,对于部分报表进行了适当的简化。
长沙市雨花区工业污染源重点调查单位排污情况

2.13 0.29 0.004
17
长沙市雨花区莲湖铸铁制品厂
1.42
21.89 12.02
18
长沙莲湖乙炔有限公司
0.31 0.03
19
长沙卢山实业有限公司
14.86 0.23 7.22
7.34
20
长沙中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0.11 0.017
21
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1.3 0.19
22
湖南金海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长沙锅炉厂有限公司
1.52
36
长沙振雄川河泡沫塑料有限公司
0.92 0.05
96
18
37
长沙明亮食品有限公司
75.44 1.1 12.48 2.34
38
长沙市雨花区香饽饽食品厂
232.96 2.5 69.12 12.96
39
长沙金爱丽食品有限公司
362.02 2.59 14.88 2.79
40
长沙市雨花区风阳小庄食品厂
0.76 0.11
4
长沙重型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36
5.4
5
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
2.61 0.63
6
长沙市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0.4
7.25
7
湖南杨子冶金实业有限公司
18.5 0.13 186.24 34.92
8
长沙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9.12 1.37
9
长沙变压器有限公司
0.19 0.03
10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卷烟厂 50.63 8.95 16.6
93.39 1.39
4.8
0.9
41
长沙聚美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技术规定

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技术规定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技术规定之一:工业污染源动态更新调查技术规定一、工业源调查范围及重点调查对象的确定原则(一)工业源调查范围工业源调查范围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4754-2002)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39个行业的产业活动单位(不含军队产业活动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包括(1)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各类工业企业生产单位;(2)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实际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或可能有污染物产生的产业活动单位。
调查对象按照属地原则确定,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划分属地的基本区域。
(1)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纳入该二级单位所在地调查。
(2)同一企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厂区,纳入各厂区所在区域调查。
(二)重点调查工业源的筛选及确定原则1、以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库为总样本,按照以下原则确定2010年度动态更新重点调查单位初步名单,符合其中任何一项条件的即纳入动态更新重点调查范围:(1)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排放量,按单因子降序排列占地区(市)85%排放量的工业企业;或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产生量按单因子降序排列占地区(市)65%产生量的工业企业。
(2)有废水重金属(砷、镉、铅、汞、铬)产生的企业。
(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0000吨及以上的企业。
(4)危险废物产生量50吨及以上的企业。
(5)自来水生产及供应业(4610)、水力发电(4412)、土砂石开采业(1011~1019)不纳入动态更新的重点调查企业范围。
2、按照以上原则、以地区(市)为基本单元统一筛选2010年动态更新重点调查单位初步名单。
若有个别区县无重点调查企业,地市环境保护部门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补充动态更新重点调查企业。
3、各地市在重点调查企业初步名单的基础上,根据以下原则补充新增企业、删除关闭企业,调整、形成2010年度动态更新重点调查单位最终名录库:(1)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作为新增排污企业纳入重点调查:①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新建已验收的企业纳入本次调查;投入试生产、试运行,已造成事实排污累计30天及以上的新建项目,纳入本次调查;试生产、试运行不足30天的新建项目,不纳入本次调查。
工厂环境管理专项督导检查表

工厂环境管理专项督导检查表
本检查表用于评估工厂环境管理情况,包括生产设施、废物处理、污染控制和员工健康与安全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相关
工厂环境管理政策和措施,提高工厂运营效率和员工健康安全水平。
生产设施
- 生产车间设施是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是否定期进行检修和
维护?
- 生产设备是否安全可靠,是否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
维护?
- 生产设备是否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和检测?
废物处理
- 废物是否经过分类和妥善处理?
- 废物运输和处理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是否存在潜在安全
隐患?
污染控制
- 工厂是否有完善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
- 工厂是否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排放检测?
- 工厂是否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定期沟通和报告?
员工健康与安全
- 工厂是否制定了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工厂是否为员工提供充足的安全防护用具?
- 是否进行员工安全培训和定期演?
以上问题的答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最终结合其他因素,制定出改进措施和政策。
作为工厂管理者,应当注重生产安全和员
工健康,积极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的改进,努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
工业废水调查表

汇报人:XX
目录
基本信息
废水来源
废水处理效果
监测与监管
企业环保意识与措 施
建议与意见
基本信息
填写企业全称
确保企业名称与营业执照 一致
如有分公司或子公司,需 分别填写
填写英文名称时需注意大 小写规范
所属行业:工业废水处理 废水来源: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处理方式: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 处理目的:减少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利用
监测与监管的目的: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保护环境 违法违规情况: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等 处理措施:罚款、限期整改、吊销执照等行政处罚;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监管建议: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提高违法成本,鼓励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
企业环保意识与措 施
企业是否建立环保管理制度:是/否,若建立,描述管理制度内容 环保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优秀、良好、一般、差 企业是否定期进行环保培训:是/否,若定期培训,描述培训内容与频率 企业是否定期进行环保检查:是/否,若定期检查,描述检查内容与频率
企业是否参与环保合作项 目
是否有定期的环保交流活 动
企业间如何共享环保技术 和经验
合作与交流对企业环保工 作的推动作用
建议与意见
建立完善的废 水处理设施, 确保废水达标
排放。
加强废水处理 过程中的监测 和管理,确保
处理效果。
推进废水循环 利用,减少废
水排放量。
引入先进的废 水处理技术, 提高处理效率。
处理方式:采用物理、化学、 生物等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效果:达到排放标准或循 环使用标准
监测与监管:定期监测废水水 质,加强监管力度
工业废水中的 主要污染物包 括重金属、有 机物、油类物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资料

工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
二、普查对象
工业污染源的普查对象为所有工业行业的产业活动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 (1)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的各类企业生产单位; (2)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或可能 有污染物产生的产业活动单位。
工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
二、普查对象
塑料制品业(C3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9)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41)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C42)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C43)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C45)
工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
四、工业污染源普查内容
(1)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代码、位置信息、联系方式、 经济规模、登记注册类型、行业分类等; (2)主要产品、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以及 与污染排放相关的燃料含硫量、灰份等; (3)用水、排水情况,包括排水去向信息; (4)各类产污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 (5)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产、排污及综合利用情况;
工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
二、普查对象
工业源具体普查对象的确定
2、至2007年12月31日以前新建投入试生产、试运行且尚未通过 验收,但已造成事实排污1个月以上的建设项目,纳入本次普查;
试生产未通过验收,事实排污不足1个月的建设项目,不纳入 本次普查。
3、至2007年12月31日以前关闭的污染源和在2007年度未进行生 产的停产的污染源不纳入普查对象;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总体说明
六、普查表填报要求
填报规范、整洁
——必须使用钢笔或或签字笔填写。填写要求:工整、清晰。 文字:必须用汉字;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表-附表

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表-附表
环境风险评估
为了维护环境质量和公共安全,全国重点行业企业需定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下表列出了各种环境风险因素以及相关化学品检查要求。
环境风险因素化学品检查要求
废水排放检测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浓度
大气排放检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
土壤污染检测有害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浓度
噪声污染检测环境噪声水平
辐射污染检测辐射水平
化学品检查表
为确保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没有化学品泄漏或超标排放,全国重点行业企业需要进行化学品检查。
以下为化学品检查表的部分内容:
废水排放检查
•主要监测指标:重金属污染物浓度、有机物浓度
–重金属检测:铅、镉、汞、铬的检测
–有机物检测:苯、甲苯、氰化物的检测
大气排放检查
•主要监测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
–二氧化硫排放检测
–氮氧化物排放检测
–颗粒物排放检测
土壤污染检查
•主要监测指标:有害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浓度
–有害重金属检测
–有机污染物检测
噪声污染检查
•主要监测指标:环境噪声水平
–白天和夜间的噪声水平检测
辐射污染检查
•主要监测指标:辐射水平
–γ射线、α射线、β射线的检测
结论
全国重点行业企业需要严格按照以上化学品检查表进行检查,确保环境风险可控,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业污染源重点调查单位调查表
0 3 9 6
6 2 3 9 8 1 3 6 2 3 9 8 1 3 4 6 3 9 0
注:标注*的能源,硫份为选填;产品的生产能力保留整数;主要原辅材料实际使用量、以“%”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允许保留一位小数;以“mg/m3”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三位小数;其他指标允许保留两位小数。
单位负责人:审核人:填表人:李天文填表日期:2011 年 10 月 10 日
单位名称(公章):
河南永骏化工有限公司
单位代码:
□□□□□□□□-□(□□)
工业用
水、排水
情况
调查表
2010年
表号:G103表
制表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制[2010]113号
有效期至:2011年12月
表 号:G104表 制表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 号:国统制[2010]113号 有效期至:2011年12月
处理设施基本情况
废水处理设施
3.总投资额(万元)
4.设计处理能力(吨/日)
5.运行费用(万元)
1.编号
2.名称 SZ —01 终端污水处理
2410 1500 110 SZ — SZ —
处理设施基本情况
6.运行小时
7.耗电量(万千瓦时)
废水实际处理量
8.处理本单位量
9.处理外单位量
7200 57.6 440460
处理方法及主要污染物
1.废水处理设施编号
处理的废水类型
处理方法
10.名称 11.代码 12.名称
13.代码
SZ —01
氮肥制造废水
2 6 2 1 A/O 工艺
4
3
2
SZ —
SZ —
处理的主要污染物
14.名称
15.代码
16.处理效率(%)
17.名称
18.代码
19.处理效率(%)
20.名称
21.代码
22.处理效率(%)
化学需氧量 1 0 1 1 83.33
氨氮 1 0 6 0 92.5
注:①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②运行小时和以“吨/日、吨”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整数;以“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允许保留一位小数;以“万千瓦时”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允许保留两位小数。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李天文 填表日期:2011 年 10月10 日
单位名称: 河南永骏化工有限公司 单位代码:□□□□□□□□-□(□□) 废水处理设施调查表
2010年
注:①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②数据来源:1产排污系数、2实际监测、3物料衡算,将代码填入表格内。
③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量,以吨为单位的指标,保留两位小数;以千克为单位的指标,保留整数。
④填报六价铬,须同时填报总铬,且总铬量须大于等于六价铬量。
单位负责人:审核人:填表人:李天文填表日期:2011 年10 月 10日
表 号:G105-1表 制表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 号:国统制[2010]113号 有效期至:2011年12月
注:①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②污染物包括废水量。
③生产能力、污染物产生、排放量保留整数;其他指标允许保留两位小数。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李天文 填表日期: 2011年10月10 日
废水污染物产排污系数
测算表
2010年
注:①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②数据来源:指获取监测数据的监测活动方式。
按b.监督监测、c.验收监测、f.在线监测,将代码填入表格内。
③废水流量保留整数,污染物监测浓度按监测方法对应的有效数字填报。
指标关系:进口浓度≥排口浓度。
单位负责人:审核人:填表人:李天文填表日期: 2011 年10月10 日
表 号:G106表 制表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 号:国统制[2010]113号 有效期至:2011年12月
注:①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②运行小时和以“立方米/时”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整数;以“兆瓦、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允许保留一位小数;其他指标允许保留两位小数。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李天文 填表日期:2011 年10 月10 日
锅炉及废气处理设施
调查表
2010年
表 号:G107表 制表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 号:国统制[2010]113号 有效期至:2011年12月
注:①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②窑炉设计生产能力、运行小时和以“立方米/时”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整数;以“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允许保留一位小数;其他指标允许保留两位小数。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20 年 月 日
窑炉及废气处理设施
调查表
2010年
注:①除锅炉、窑炉配套治理设施外的其他废气治理设施填报此表。
②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③运行小时和以“立方米/时”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整数;以“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允许保留一位小数;其他指标允许保留两位小数。
单位负责人:审核人:填表人:李天文填表日期:2011 年10月 10日
表 号:G109表
制表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 号:国统制[2010]113号 有效期至:2011年12月
注:①数据来源:1产排污系数、2实际监测、3物料衡算,将代码填入表格内。
②氟化物的产生、排放量保留一位小数;其他指标保留两位小数。
指标间关系:产生量≥排放量。
③一种污染物的产生量或排放量仅可填报一种数据来源。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李天文 填表日期:2011年 10月 10 日
废气污染物产生量、 排放量调查表
2010年
表 号:G109-1表 制表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 号:国统制[2010]113号 有效期至:2011年12月
注:①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②污染物包括废气量。
③生产能力保留整数;污染物产生、排放量保留两位小数;其他指标允许保留两位小数。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李天文 填表日期: 2011 年10 月10日
废气污染物产排污系数
测算表
2010年
表号:G109-2表
制表机关:环境保护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制[2010]113号
有效期至:2011年12月
注:①如表格不够填写,请自行复印。
②数据来源:指获取监测数据的监测活动方式。
按b.监督监测、c.验收监测、f.在线监测,将代码填入表格内。
③废气流量保留整数,污染物监测浓度按监测方法对应的有效数字填报。
指标关系:6≥7,9≥10,12≥13,15≥16。
单位负责人:审核人:填表人:李天文填表日期: 2011 年 10月 10日
废气污染物监测表
2010年
一、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综合利用与处置情况
二、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情况
注:以“立方米”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整数;以“吨/天、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允许保留一位小数;各类固体废物的量,除放射性废物的量允许保留两位小数外,其它均保留整数。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综合利用与处置情况指标关系:3≥10,4≥5,7≥8,10≥11,3=4+7+10-(5+8)+14。
单位负责人:审核人:填表人:李天文填表日期:2011 年10月10 日
一、危险废物产生、综合利用与处置情况
二、危险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情况
注:以“立方米”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整数;以“吨/天、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一位小数;其他指标允许保留两位小数。
危险废物产生、综合利用与处置情况指标关系:3≥10,4≥5,7≥8,10≥11,3=4+7+10-(5+8)+14。
单位负责人:审核人:填表人:李天文填表日期:2011 年10月 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