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习题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B .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C .40℃时,将50g 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 乙的饱和溶液D .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答案】D【解析】A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g ;B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 )×100% 。
4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50g÷(50g+100g )×100%≈33.3%;C .4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 ,将50g 乙物质溶于水中,只能溶解40g ,得到140g 乙的饱和溶液;D .20℃甲的溶解度为30g ,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中溶剂为100g,溶剂为100g ,溶质为30g ,升温到40℃,溶解度为50g ,所以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选D2.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A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B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C .降低温度至10℃D .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答案】A【解析】【分析】=100% 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详解】 A 、因温度不变,虽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但溶质及溶液的质量未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A 正确;B、因溶液的质量变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应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C、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C不正确;D、因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故D不正确。
(完整版)溶解度习题(含答案)

溶解度计算题1.要使溶解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水B.增加C.不断搅拌D.升高温度2.下列物质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A.熟石灰B.食盐C.硝酸钾D.氮气3.在3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g,在6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B物质10g则()A.A的溶解度比B大B.B的溶解度比A大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D.无法比较4.在20℃时,30g水最多溶解1.3g的某物质,则该物质为()A.难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易溶物质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饱和的溶液100g、200g,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一定6.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A.温度高低B.溶质、溶剂的量C.溶剂种类D.溶质种类7.将80℃的饱和溶液冷却至20℃,有晶体析出,此刻得到的溶液为20℃时的()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稀溶液D.浓溶液8.计算物质的溶解度时,该溶液一定是()A.浓溶液B.稀溶液C.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9.已知在60℃时,溶液加热蒸发水分后,得到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60℃时的溶解度为50gC.60℃时的溶解度为100g D.无法计算它的溶解度10.有t℃时浓度相同的两份溶液A和B,A为100g,B为80g,将其恒温蒸发20g水后,A刚好饱和,则关于B溶液正确的说法是()A.也刚好是饱和溶液B.仍是不饱和溶液C.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D.有晶体析出剩余不饱和溶液11.要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压降温B.加压升温C.减压降温D.减压升温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所含该溶质的量一定是该条件下的最大值B.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温度一定时,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对于任何固体物质来说,用加热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它的浓溶液13.已知下列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其中属于可溶物质的是()A.为0.0013g B.食盐为36g C.熟石灰为0.17g D.为7.4g14.t℃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蒸发去15g水后,析出晶体6g,又蒸发去10g水,析出6g晶体,再蒸去10g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A.4g B.6g C.10g D.15g答案:1.D 2.A、D 3.D 4.B 5.C 6.B 7.A 8.C9.D 10.C 11.A 12.A、C 13.D 14.B例析溶解度曲线试题[例1](江苏赛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完整)九年级化学中考溶解度曲线习题

A B C0 t 1 20 t 2 温度/℃ g 40溶解度全国中考化学汇编之溶解度曲线1.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B.t 1℃时,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 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 2℃时的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一定能得到b 的饱和溶液D.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 2℃时,把100g 乙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 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3.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4.请根据图7中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 、B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 2℃时,100g 水中溶解_ gA 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
(3)将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5.(5分) 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 20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______。
⑵ 将t 20C 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 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___ ,无溶质析出的是 __ 。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和溶液,将它们混合并搅拌均匀,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溶液变成淡黄色B.溶液变成白色浑浊C.溶液变成淡红色D.没有任何变化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浓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B.溶解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沸点与溶质的种类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B.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溶质的种类无关C.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有关D.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无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相等B.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无关C.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低B.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低C.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高D.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1.下列选项中,对于“10%的食盐溶液”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在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溶液质量可能仍为60gC.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大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质量是70g,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若不是饱和则有可能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t1℃时,甲、乙各25g加到50g水中,均得70g溶液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像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正确;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C、t1℃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正确;故选C。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doc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答复:〔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参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假设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假设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假设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稳固练习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20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
以下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N→M:先向N中参加适量固体A再降温B.从N→M:先将N降温再参加适量固体A甲 乙溶解度 g 0 t 1 t 2 温度/℃3050 20 40 10 C .从M→N :先将M 降温,过滤后再将其升温D .从M→N :先将M 升温再将其蒸发掉局部水3、图1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室温时,将盛有a 、b 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
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参加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图24、t ℃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 ,蒸发去15g 水后,析出晶体6g ,又蒸发去10g 水,析出6g 晶体,再蒸去10g 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A .4gB .6gC .10gD .15g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A 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 、200g ,假设各蒸发5g 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判断6、如图3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B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在t 1℃时,A 的溶解度等于C 的溶解度〔D 〕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7. 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参加KNO3固体,那么以下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9.2 溶解度 练习题

§9.2 溶解度练习题典例精讲1.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 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明A物质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2)M点表示在______ºC时A和B的溶解度______,在 ______ 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在 ______ 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点的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温度为t1º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__,当为t3ºC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
(3)t2ºC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____g3.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2)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_________相等;(3)若A中混有少量的B,欲从此混合物中分离出A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中混有少量的A,欲从此混合物中分离出B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
(2)35℃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g,均冷却至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
(3)30℃时,a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A物质的质量,要使其变为30℃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是______。
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将分别装有甲、乙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一个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而且试管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B.试管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C.溶液中甲、乙溶液都减少D.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6.(2012.泰安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含有15g甲C.t2℃时甲的溶液和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B.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4.(2018•嘉定区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C.20℃时,50g水中加入20 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70g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6.25℃时,向下列4只均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0 gB.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C.4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③④D.增加KCl固体能将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KCl的饱和溶液7.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分数相等,且都等于20%B.30℃时100g水中可溶解25g甲物质C.升温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到0℃时,甲有晶体析出,乙无晶体析出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溶液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是b9.t1℃时,将等质量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烧杯②中上层清液一定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t1℃时将烧杯①中溶液倒入②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一定还有固体剩余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二.计算题(共1小题)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40℃的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的溶液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3)20℃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填选项字母)A.20%B.25%C.26.5%D.30%(4)20℃时20%的甲溶液50g,要将该溶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甲物质g.2018年03月08日科学组账号的初中科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7秋•滦南县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含有15g甲C.t2℃时甲的溶液和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分析】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溶解度曲线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解答】解: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不正确,比较溶解度要指明温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不正确,溶解度对于的溶剂是100克,所以5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不到15克.C、t2℃时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正确;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故选D【点评】本题较全面的考查了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涉及到温度,饱和,100克溶剂等重要条件.2.(2017秋•广陵区校级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50%是错误的;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40g+100g=140g,150g乙的饱和溶液错误;D、将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正确,因为甲在40℃时的溶解度是50g。
【解答】解: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50%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40g+100g=140g,150g乙的饱和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D、将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正确,因为甲在40℃时的溶解度是50g;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2017秋•河口县期末)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B.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分析】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错误,还是饱和溶液,并且有固体析出;B、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正确,并且有固体析出;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正确,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变小;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
【解答】解: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错误,还是饱和溶液,并且有固体析出,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正确,并且有固体析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正确,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变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2018•嘉定区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C.20℃时,50g水中加入20 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70g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20℃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一定小于乙溶液,故A错误;B、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23.1%,所以不能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故B错误;C、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50g水中加入20 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65g,故C错误;D、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不会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2017秋•乐陵市校级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65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仍为饱和溶液,故C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2017秋•锦江区期末)25℃时,向下列4只均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