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与期货的比较分析及启示_张义波
期货与期权的区别

期货与期权的区别权利与义务:期权买卖双方权利和义务不对等,而期货买卖双方权利和义务对等。
期货买卖双方都承担了履约的义务,必须在到期日进行交割。
而期权只有卖方承担履约的义务,买方仅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期权和期货的区别:(1)、两者的标的物不同:期权:是以50ETF(代码510050)为标的物的一种买卖权利,期权的买方在买入权利后,便取得了选择权。
在约定的期限内既可以行权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也可以放弃行使权利;当买方选择行权时,卖方必须履约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标准的期货合约;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
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2)、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同:期权: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权利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不必承担义务。
期货:期货合约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也就是说在合约到期时,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
持有人必须按照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物(或进行现金结算)。
(3)、保证金制度不同:期权:在期权交易中,买方最大的风险仅限于已经支付的权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约保证金。
而期权卖方面临较大风险,因而必须缴纳保证金作为履约担保。
而在我们实际操作中多是做为买方,卖方更多的是在机构。
期货:在期货交易中,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持有人都需要以一定的保证金作为抵押。
(4)、盈亏与风险不同:期权:在期权交易中,投资者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称的。
具体为,期权买方承担有限风险(即损失权利金的风险)而盈利则有可能是无限的,期权卖方享有有限的收益(以所获得权利金为限)而其潜在风险可能无限;所以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就不建议做卖方了。
期货:期货合约当事人双方承担的盈亏风险是对称的。
(5)、两者的交易方式区分:期权:T+0交易模式,可以做双向交易,可以买涨买跌,合约期限内不会被强制平仓、不会爆仓、不用追加本金。
期权和期货一样吗?两者差别其实很大

期权和期货一样吗?两者差别其实很大在庞大的国际金融体系当中,投资产品的类型可以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传统金融产品以及金融衍生品,前者是在市场当中广泛存在且被广大投资者所熟知的金融产品,而后者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比如期权和期货就都属于这一范畴。
期权和期货一样吗?虽然两者同属于金融衍生品,但实际上在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1、权利和义务不同期权和期货一样吗?期权和期货毫无疑问是两种不同的金融衍生品,所以无论是产品属性还是交易规则都完全不一样。
期权是一种交易权利,即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买方有权利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但不具有义务,卖方则有义务在买方选择行使权利时履行合约。
相反,期货是一种标准化合约,要求在未来某个时间按照约定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买卖双方具有合约规定的对等权利和义务,都需要在未来特定日期进行交割。
2、收益和制度不同除了在权利和义务方面存在区别以外,期权和期货保证金制度与收益方式也具有明显差异性,这也是分辨期权和期货一样吗的关键所在。
期权交易只有卖方需要支付保证金作为履约保证金,而买方无需支付,买方的最大损失是支付的期权费用(权利金),而收益可能很大,卖方的最大收益是获得的期权费,但损失可能远远超过期权费。
至于期货则是买卖双方都需要向交易所缴纳一定的交易保证金,买卖双方都面临着无限的盈与亏,收益和损失取决于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化。
期权和期货一样吗?尽管期权和期货都属于金融衍生品,但它们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显着的差别,所以大家在选择前需要慎重考虑,而且更重要的是,无论期权还是期货都具备着较高的风险,和能够搭配0滑点限价平台做好风控保护的现货相比,两者都只能通过投资者的个人判断去进行手动止损。
黄金期货与黄金期权的区别(香港金赐贵金属)

黄金期货与黄金期权的区别(香港金赐贵金属)黄金期货一般而言,黄金期货的购买、销售者,都在合同到期日前出售和购回与先前合同相同数量的合约,也就是平仓,无需真正交割实金。
每笔交易所得利润或亏损,等于两笔相反方向合约买卖差额。
这种买卖方式,才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炒金"。
黄金期货合约交易只需10%左右交易额的定金作为投资成本,具有较大的杠杆性,少量资金推动大额交易。
所以,黄金期货买卖又称“定金交易”。
(更多黄金投资技术分析请关注香港金赐贵金属)黄金期权期权是买卖双方在未来约定的价位,具有购买一定数量标的的权利而非义务。
如果价格走势对期权买卖者有利,会行使其权利而获利。
如果价格走势对其不利,则放弃购买的权利,损失只有当时购买期权时的费用。
由于黄金期权买卖投资战术比较多并且复杂,不易掌握,目前世界上黄金期权市场不太多。
(更多黄金投资技术分析请关注香港金赐贵金属)相对于投资门槛来说,“黄金期权”的投资门槛会相对比较低。
“黄金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期交所提供的各期限的黄金合约,报价以人民币提供,交易起点为1手合约,即1000克。
个人投资黄金期货各合约的保证金收取标准一般为合约价值的11%,目前最近的合约是2008年6月合约,个人投资者进行买卖的话,至少需要24000元投入,每天的交易有涨跌停5%的限制。
(更多黄金投资技术分析请关注香港金赐贵金属)“黄金期货”和“黄金期权”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买卖一种远期合约,这种合约约定在未来以确定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一定金额的黄金。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这两种业务都不可以进行实际交割,因此盈利的方式在于利用合约价格的变动,从中获得价差收益。
黄金期货与黄金期权是两个不同的产品,黄金期货”和“黄金期权”面临着不同的投资风险。
黄金期货投资时,个人客户会面临保证金余额不足而被强行平仓的风险。
香港金赐贵金属分析师说相对而言,“黄金期权”的投资灵活度更高,杠杆功能更强,更加适合金价大幅波动时运用,适合那些打算对黄金进行中期持仓的投资者。
期货、期权、远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分期货与远期、期权与期货的区别与联系302会计三班xx(一)区别一、基本概念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
期权——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力,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指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指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
远期——合约双方承诺在将来某一天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物(标的物可以是大豆、铜等实物商品,也可以是股票指数、债券指数、外汇等金融产品)。
二、期货和期权的区别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都以远期交割的合同为标的物,防止市场变动,可提供价格保护。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1、标的物不同: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商品或期货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标的物则是一种商品或期货合约选择权的买卖权利。
2、投资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期货合同是双向合约,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则必须在有效期内对冲;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保险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
3、履约保证不同: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而在期权交易中,买方不需交纳履约保证金,只要求卖方交纳履约保证金,以表明他具有相应的履行期权合约的财力。
4、现金流转不同:期权交易中,买方要向卖方支付保险费,这是期权的价格,大约为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价格的5%~10%;期权合约可以流通,其保险费则要根据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交纳期货合约面值5%~10%的初始保证金,在交易期间还要根据价格变动对亏损方收取追加保证金;盈利方则可提取多余保证金。
5、盈亏的特点不同:期权买方的收益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是不固定的,其亏损则只限于购买期权的保险费;卖方的收益只是出售期权的保险费,其亏损则是不固定的。
期权期货实践心得体会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衍生品交易逐渐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手段。
期权和期货作为衍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险管理和资产增值功能。
在近一年的期权期货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魅力和挑战,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期权期货基础知识的学习1. 期权和期货的区别在接触期权期货之前,我对于这两种金融工具的认识较为模糊。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期权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而期货则是一种义务。
期权赋予持有人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而期货则要求双方在约定时间以约定价格交割标的资产。
2. 期权和期货的基本术语在期权期货交易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如行权价、到期日、期权费、持仓量等。
了解这些基本术语对于进行交易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我逐渐熟悉了这些术语的含义和运用。
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1. 期权和期货的杠杆效应期权和期货具有杠杆效应,这意味着投资者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即可控制较大规模的资产。
然而,这也意味着风险同样被放大。
因此,在进行期权期货交易时,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2. 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建立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这包括设置止损点、分散投资、关注市场动态等。
通过不断调整策略,降低风险,才能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收益。
三、交易策略的实践1. 短线交易与中线交易在期权期货交易中,短线交易和中线交易是两种常见的交易策略。
短线交易注重捕捉市场波动,中线交易则关注长期趋势。
在实践中,我尝试了两种策略,并从中总结了以下经验:(1)短线交易:关注市场波动,捕捉机会。
在短线交易中,应注重技术分析,结合基本面分析,及时调整策略。
(2)中线交易:关注长期趋势,把握大机会。
中线交易需要投资者具备较强的耐心和定力,关注行业动态和宏观经济。
2. 期权策略的运用在期权交易中,投资者可以运用多种策略,如买入看涨期权、买入看跌期权、卖出看涨期权、卖出看跌期权等。
在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下策略:(1)买入看涨期权:在预期标的资产价格上涨时,买入看涨期权,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期权与期货有何异同

期权与期货有何异同期权和期货是金融市场中常见的两种衍生品工具,它们在交易机制、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本文将就期权和期货的定义、交易方式、风险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异同点。
一、定义与特点1. 期权: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通过购买或出售合约使买方有权利,而非义务,在未来的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资产(如股票、货币或商品)的权利。
期权包括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种。
- 看涨期权:买方有权力在合约到期日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基础资产。
- 看跌期权:买方有权力在合约到期日以事先约定的价格卖出基础资产。
2. 期货:期货是指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某种标的资产(如股票、商品或货币)的合约。
期货市场主要包含了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个大类。
- 商品期货:指以标的物为交割品种的合约,如农产品、石油、金属等。
- 金融期货:指以金融指数、股票或货币等金融资产为标的物的合约。
二、交易方式1. 期权交易方式:期权交易主要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种。
- 场内交易:指在交易所进行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包括买卖期权合约和期权行权等。
- 场外交易:指在交易所以外的机构进行非标准化合约的交易,需要通过合约订立和定价等环节进行。
2. 期货交易方式:期货交易主要在交易所进行,投资者通过交易所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
- 开仓交易:投资者买入(多头)或卖出(空头)期货合约。
- 平仓交易:投资者出售(多头)或购回(空头)已买入的期货合约。
三、风险特点1. 期权的风险特点:- 买方风险有限:买方支付期权费,即所付的权利金。
如果市场价格不利于买方,他可以选择放弃行权权利,只损失权利金。
- 卖方风险无限:卖方因为期权合约有权利的特性,可能需要支付无限额的资金或股票等。
- 权利金风险:买方支付的权利金在未行权之前会造成损失,卖方获得的权利金可能因为行权而损失。
2. 期货的风险特点:- 杠杆效应:投资者只需支付合约价格的一小部分作为保证金,通过杠杆的作用,可以获得更大规模的投资收益。
accumulator

Accumulator“Accumulator”(累股证),因其杠杆效应,在牛市中放大收益,熊市中放大损失,被香港投行界以谐音戏谑为“Ikilyoulater(我迟些杀你)”。
“Accumulator”的全名是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KODA),一般由欧美私人银行出售给高资产客户。
累股证其实是一个期权产品,发行商锁定股价的上下限,并规定在一个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以低于目前股价水平为客户提供股票。
一家提供KODA产品买卖的外资银行介绍,一般来说,他们向客户提供较现价低5%~10%的行使价,当股价升过现价3%~5%时,合约就自行终止。
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须按合约继续按行使价买入股份,但有些银行会要求投资人要双倍甚至三倍的吸纳股份。
在香港投行界,大型蓝筹股,像中人寿(2628.HK)、中移动(941.HK)还有一些中资银行都是主要挂钩品种,产品期限一般在3个月至一年。
举例来说,假设中移动现价为100港元,KODA合约规定10%折让行使价,3%合约终止价,两倍杠杆,一年有效。
也就是说,尽管中移动目前股价为100港元,但KODA投资者有权在今后的一年中,以90港元行使价逐月买入中移动股份。
如果中移动股价升过103港元,合约就自动终止。
但是如果中移动股价跌破90港元,投资者必须继续以90港元双倍吸纳股份,直至合约到期。
这样的产品在牛市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去年股市高峰时,不少股票特别是中资股单日暴涨的不在少数,这对于KODA投资者来说,就像“捡钱”一样,合约也经常在签约后数天甚至是当日自动终止,投资者超短线收益20%的例子不胜枚举。
据统计,2007年,在香港的私人银行中,有超过七成的以KODA形式购买股票。
私人银行的资金占香港散户资金一半以上,客户人数不多,但是金额庞大,而且多采用杠杆借贷。
不过,当市场越走越高,行使价也越来越高,尝到甜头的富人们开始加大筹码,他们似乎不知道风险也在悄悄倍增。
期权与期货实验报告

期权与期货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和理解期权和期货的基本概念、操作方式和风险管理方法。
2. 实验环境- 期权与期货交易平台- 实验资金3. 实验步骤3.1 期权操作1. 基本期权交易:选择一只有流动性的期权品种,了解其标的资产、行权价格和到期时间等基本信息,并进行买入、卖出期权。
2. 期权组合策略:尝试不同的期权组合策略,比如买彩虹期权、卖跨式组合等,了解不同策略的风险收益特点。
3. 期权套利操作:寻找市场中存在的期权价格错配,进行套利操作。
3.2 期货操作1. 基本期货交易:选择一只有流动性的期货品种,了解其交易规则、保证金要求等,并进行多头、空头操作。
2. 期货套利策略:尝试不同的期货套利策略,比如跨市场套利、时间价差套利等,了解不同策略的盈利机会。
3. 期货套期保值:以实际企业为例,分析其风险暴露,并运用期货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期权操作结果通过期权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期权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式。
在买入和卖出期权时,我们学会了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预测来选择合适的期权合约,并结合风险管理策略进行操作。
在期权组合策略和套利操作中,我们发现不同的策略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点。
比如彩虹期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获得较高的收益,但同时承担较大的风险。
而卖跨式组合则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但收益空间有限。
4.2 期货操作结果通过期货操作,我们了解了期货交易的规则和机制。
在基本期货交易中,我们掌握了多头和空头操作的方法,并学会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买卖决策。
在期货套利策略中,我们发现时间价差套利在某些时候可以获得较好的盈利机会,但对资金的要求较高;而跨市场套利则需要及时把握两个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
在期货套期保值方面,我们通过实践理解了企业在面对价格风险时,如何使用期货进行风险管理,有效避免了价格波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5.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期权与期货的实验,我们对期权和期货的基本概念、操作方式和风险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1期苏 州 丝 绸 工 学 院 学 报Vol.17No.1 1997年2月JO U RN A L OF SU ZHO U IN ST I T U T E O F SIL K T EXT I LE T ECHN O LO G Y Feb.1997期权与期货的比较分析及启示X张义波(国际工商管理系) 215021摘 要本文从期权与期货对比分析的角度,在契约内容、经济功能和投资损益等三个重要的方面对期权这一金融工具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并且得到了一些对我们现时或将来的中国资本市场较为有益的启示。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三大构成要素:供求、竞争、价格,越发显著地受着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影响,以致商品的交易方式,也由一般的现货交易、远期交易,发展出现了期货交易、期权交易。
在中国金融市场日益趋向国际化的今天,加强对期货、期权这两种金融工具特别是期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本文试从期权和期货对比分析的角度对期权这一金融工具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
1 期权契约和期货契约的比较分析期权,又称选择权,是一种衍生物契约,其持有人有权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一定价格向对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但没有义务。
期货则是期货合约的简称,它指的是在将来某一天买进并且收到或者卖出并且交付某种标的物的合约。
从定义的内容看,期权与期货似无太大的不同,均记载了一笔未来买卖的各项条款,但从本质上而言,二者却有相当大的不同。
1.1标的物交割价格的决定方式不同 在期货契约中,标的物的交割价格即所谓的期货价格由市场的供需双方决定,由于双方力量消长不定,期货价格也随时变动。
在期权契约中,标的物的交割价格即履行价格由交易所依一定的机制来决定,且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此一价格在契约期间内不会改变。
市场上买卖双方所决定的只是权利金即期权的价格,而非标的物的交割价格。
如以美国为例,在新的股票期权上市时,交易所会以股票的最近收盘价为中心点,找出最接近5元的倍数,再以5元为一个级距,往上或往下各定出一至两个不同的履约价格。
如果股票的最近收盘价为48.5元,其最接近5元的倍数为50元,当该股票期权要上市时,其履约价格可能有40元、45元、50元、55元,甚至60元等5种。
X本文于1996年4月22日收到1.2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买卖对象不同 期货交易买卖的是代表一定数量、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未来商品的标准化期货合约;而期权交易则是买、卖某种标的物的权利。
1.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不同 期货契约的买卖双方。
在标的物的交割日之前若未将其部位冲销,便均有义务履行契约中的条款。
是一种双向合约,而期权的买方有权利来决定是否履约,换言之,买方有履约的权利也有违约的权利。
至于期权的卖方在买方要求履约时,便有义务来交割,在买方决定不履约时,并无权利要求其来履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对称,是一种单向合约。
1.4交易的保证金不同 期货契约于成交之时,双方并无现金的转移,双方向交易所缴纳的保证金只是作为违约时的赔偿准备而已。
期权契约于成交时,买方必须支付权利金给卖方,但并不向交易所缴纳保证金,盖因其本来就有违约的权利,至于期权的卖方,因其只有义务而无权利,故虽得到权利金,相应的也就必须向交易所缴纳保证金。
1.5契约的种类数不同 期权与期货的标的物相当类似,但实务上我们有以期货为标的物的期权,而没有以期权为标的物的期货。
由于期货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在任何一时点仅能有一种期货价格,故在创造契约种类数时,仅有交割月份可供变化。
期权的履约价格由交易所制定,在任何一时点可能有不同履约价格的契约存在,再搭配不同的权利期间,便可产生数倍于期货契约种类数的期权契约,最后又由于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而形成买权和卖权两大类,故期权在创造金融产品的能力较上期货强了许多。
假设期货有5种不同的交割月份,即代表5种不同的契约。
若期权亦有5种不同的权利期间,且有5种不同的履约价格,则可形成25个买权和25个卖权,共50个不同的期权契约,为期货契约种类数的10倍。
1.6契约的履约方式不同 对于期货契约的买卖双方而言,投资者仅能有两种履约方式:一是对冲平仓;二是持有到期末,履行义务。
对于期权契约的买方而言,投资者可以有三种履约方式:一是出售交易方向相反的期权;二是行使权利;三是放弃权利。
对于期权契约的卖方而言,投资者有两种履约方式:一是购买交易方向相反的期权;二是履行义务。
2 期权与期货经济功能的比较分析众所周知,期货具有两个主要的经济功能,即迥避风险和价格导向功能。
对于期权而言,它则具有四大经济功能,即迥避风险功能、保险功能、价格监控功能和使资本市场趋于完整的功能。
2.1避险功能 期货的避险交易就是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成卖出与现货市场上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实行对冲平仓,以此弥补现货市场因价格变动所带来的损失。
期权的避险功能在操作方式上与期货完全不同,持有某种标的物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出售购买期权即买权或购买出售期权即卖权,就能以仅负担溢价即权利金额为代价避免标的物价格下跌的风险。
预定将来购买某种标的物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购入买权,就能以仅负担溢价为代价,避免实际购入标的物时标的物的价格上升所带来的风险。
同时又由于期权的功能特殊,交易策略极为灵活,期权除了可以用来规避标的物价格大幅变动的风险外,期权尚可以用来规避标的物价格小幅波动的风险。
例如当标的物的价格处于盘整阶段时,通过适当的期权组合,投资者不仅不会亏损,反而会盈利。
47第17卷张义波:期权与期货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48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第1期2.2价格导向功能 期货具有价格导向功能,是因为在期货市场中有成千上万的买家和卖家聚集在交易所中进行竞争,这些买家和卖家根据各自的生产成本、预期利润和对价格走势的分析,公开地报出他们理想的价格,并随时加以广泛的传播,这样就形成了导向价格,具有很强的预期性,并能反应未来市场的供求情况,也能调节未来市场的潜在供求水平。
而对于期权,其标的物的履约价格是由交易所依标的物的市价按一定机制确定的,显然此价格不是导向价格。
2.3保险功能 这是期权独具而期货没有的。
期权交易的买者向卖者所交纳的权利金,类似于保险公司无索回的保险费,所取得的期权契约类似于取得保险单。
比如房产保险,在取得保险单之后,在保险期间,如遭火损,保险公司酌情予以经济补偿;若房产安然无恙,则保险单逾期自动失效。
与此类似,购买期权,交纳权利金,则可以得到某一对购买期权者有利的敲定价格,无论将来市场上的价格如何涨跌震荡,期权和买者都可以在权利期间内或到期按敲定的价格成交,若敲定的价格对期权买者不利,则其可以自动放弃这一权利。
对于价格变动风险的保险,保险公司是不受理的,而期权就正好提供了这方面的保险功能。
2.4价格监控的功能 由于期权具有灵活的投资策略和市场上敏感迅速的套利力量,因此在同一标的物的众多期权中,建立起了一套错综复杂的价格关系,标的物的价格和其期权之间或期权彼此之间,就会互有价格监控的功能,使得意图炒作不易得逞。
如前所述,期权契约种类数为期货契约的10倍。
若以一种标的物共有50种期权为例,如果有人意图炒作,则他相当于要炒作51种独立的证券,如果他仅炒作其中的一种或一部分,则其炒作只能为套利的投资人带来好处。
这样使得他炒作的难度加大,并且不易得逞。
如果此标的物只有期货合约,则炒作的人相当于只炒作6种独立的证券,这样他较易得逞。
因此价格监控功能也是期权的主要经济功能之一。
2.5期权使资本市场更趋完善 所谓完整市场是指市场中独立的证券种类数和未来可能的经济状况的种类数一样多。
在完整市场上,人们将可以利用市场上的证券,创造出任何形态的报酬给付。
由于未来可能的经济状况种类数,多到绝对超过既存的独立证券数,因此,增加独立的证券种类,便是迈向完整市场的不二法门。
又由于期权具有大量创造证券种类的功能,使其正好扮演了这个角色,将资本市场变得较具有完整市场的性质。
3 期权与期货投资损益的比较分析一般而言,投资期权与期货都会有损益,但投资期权与期货其损益的具体情况有何不同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笔者仅以与期货关系最为密切的期货期权为例来说明。
在说明之前,兹作如下假设:(1)期权为欧洲式期权,即在权利期间的最后一天履约,期货则到交割时间履约,并且两者的权利期间相同。
(2)忽略交易的手续费。
(3)期权合约标的物的数量与期货合约标的物的数量相同。
期货投资的交易方式有买入期货合约和卖出期货合约两种,而期货期权投资的交易方式有买入期货买权,卖出期货卖权,卖出期货买权,买入期货卖权等四种。
由于它们之间的分析相当类似,本文仅以买入期货合约和买入期货买权为例进行说明,并且选取S&P500指数期货及其期货期权。
假设95年10月1日,当天的期货指数收盘在450点并记为K,如果以450点买进12月份的期货合约并持有至交割日,其损益以指数计算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R T 1=F T -K(1)其中:R T 1表示期货投资的损益F T 表示交割日的期货收盘指数如果同时买进履约价格为450的12月份期货买权,权利金以指数计为2.65,并记为C ,该买入期权的损益以指数计算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R T 2=F T -K -C 如F T >K -C 如F T ≤K(2)其中:R T 2当期货指数F T 在440到460之间以级距为4变动时,期货损益R T 1,期权损益R T 2,依上述公式(1)、(2)分别计算,所得数据列表如下:买入期货与买入期货买权的损益比较表 损益R -T 期货指数F -T期货损益R T 1期权损益R T 2440-10- 2.65444-6- 2.65448-2- 2.65452+2-0.65456+6+ 3.35460+10+7.35 由上表可以看出:(1)期货的最大收益M P 1=∞,期权的最大收益MP 2=∞,期货的最大损失ML 1=∞,期权的最大损失M L 2= 2.65。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期货下方风险较大,不象期权仅以权利金为限,对最大盈利,两者均无限制。
(2)期货的损益平衡点B EP 1=K =450,期权的损益平衡点B EP 2=K +C =452.65,由于期权要到452.65点才能获利,大于期货的获利点450,因此期权的获利空间小于期货。
结合1、2可以这样讲,期权放弃了少许获利空间,换取有限损失的保障。
(3)若以报酬率来看,设期货保证金比率为10%,则每契约保证金以指数计为450×10%=45。
在期货指数为456时,获利为6,获利率为6÷45=13.3%,此时期权的获利率为3.35÷2.65=126.42%,显然买权的获利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