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华杯赛决赛一试题及解答

合集下载

华杯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决赛试题及答案题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高效便捷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讨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影响和前景。

二、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1. 传统通信技术的发展2. 数字通信技术的兴起3. 移动通信技术的突破三、通信技术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1. 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2. 移动支付的普及3.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四、通信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1. 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2. 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3. 无人机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五、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1. 远程医疗的实现2.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3. 医疗信息化的普及六、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与挑战1. 5G时代的到来2.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3.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考量七、总结与展望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未来,随着5G时代和物联网的广泛应用,通信技术将会走向更高的发展峰值,给各个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题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影响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其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还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重点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

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 个性化学习的实现2. 智能辅助教学工具的发展3. 智能评估和反馈系统的应用三、人工智能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2. 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角色的改变3.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四、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1. 虚拟教室和在线学位的兴起2. MOOC课程的普及3. AI辅助科研和论文撰写五、人工智能教育的挑战与发展1. 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2. 教师素质和技能的提升3. 教育公平和普惠性的保障六、总结与展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教育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华杯赛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已知函数f(x) = 2x + 3,求f(-1)的值。

A. 1B. -1C. -5D. 5答案:C2. 若a和b是两个不同的实数,且a^2 + b^2 = 0,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a = 0,b ≠ 0B. a ≠ 0,b = 0C. a = 0,b = 0D. a ≠ 0,b ≠ 0答案:C3. 计算下列几何图形的面积:一个半径为3的圆。

A. 9πB. 18πC. 27πD. 36π答案:C4. 一个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1, 2, 4,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两倍,这个数列的第五项是多少?A. 16B. 32C. 64D. 128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5.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5,公差是3,那么这个数列的第10项是________。

答案:286.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是________。

答案:10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cm、3cm和4cm,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__。

答案:24立方厘米8.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5,分母是20,化简后这个分数是________。

答案:3/4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9.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 = 2,b = -3,c = 1,求这个函数的顶点坐标。

答案:顶点坐标为(3/2, -5/2)。

10. 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

如果随机选择一名学生,那么选中男生的概率是多少?答案:选中男生的概率是3/5。

各届华杯赛真题集锦-含答案哦!

各届华杯赛真题集锦-含答案哦!

目录2002年第9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3)2002年第9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5)2004年第10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11)2004年第10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13)2006年第11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19)2006年第11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23)2007年第12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31)2007年第12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33)2008年第13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39)2008年第13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41)2009年第14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47)2009年第14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49)2010年第15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55)2010年第15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57)2011年第16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63)2011年第16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66)2012年第17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73)2012年第17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75)2013年第18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82)2013年第18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 (84)2002年第9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一、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1.“华杯赛”是为了纪念和学习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而举办的全国性大型少年数学竞赛.华罗庚教授生于1910年,现在用“华杯”代表一个两位数.已知1910与“华杯”之和等于2004,那么“华杯”代表的两位数是多少?2.长方形的各边长增加10%,那么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增加百分之几?3.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展开图,若在正方体的各面填上数,使其对面两数之和为7,则A、B、C处填的数各是多少?4.在一列数:,,,,,,…中,从哪一个数开始,1与每个数之差都小于?5.“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载着航天英雄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51分从太空返回地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飞船绕地球共飞行14圈,其中后10圈沿离地面343千米的圆形轨道飞行.请计算飞船沿圆形轨道飞行了多少千米(地球半径为6371千米,圆周率π=3.14).6.如图,一块圆形的纸片分成4个相同的扇形,用红、黄两种颜色分别涂满各扇形,问共有几种不同的涂法?7.在9点至10点之间的某一时刻,5分钟前分针的位置与5分钟后时针的位置相同,此时刻是9点几分?8.一副扑克牌有54张,最少要抽取几张牌,方能使其中至少有2张牌有相同的点数?9.任意写一个两位数,再将它依次重复3遍成一个8位数.将此8位数除以该两位数所得到的商再除以9,问:得到的余数是多少?10.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长为90厘米,宽为40厘米,将它锯成2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能做到吗?11.如图,大小两个半圆,它们的直径在同一直线上,弦AB与小圆相切,且与直径平行,弦AB长12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圆周率π=3.14).12.半径为25厘米的小铁环沿着半径为50厘米的大铁环的内侧作无滑动的滚动,当小铁环沿大铁环滚动一周回到原位时,问小铁环自身转了几圈?2002年第9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一、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1.“华杯赛”是为了纪念和学习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而举办的全国性大型少年数学竞赛.华罗庚教授生于1910年,现在用“华杯”代表一个两位数.已知1910与“华杯”之和等于2004,那么“华杯”代表的两位数是多少?考点:竖式数字谜.专题:填运算符号、字母等的竖式与横式问题.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推算即可.解答:解:解法一:个位上:0+“杯”=4,可得“杯”=4;十位上:1+“华”的末尾是0,由1+9=10,可得“华”9,向百位上进1;百位上:9+1=10,向千位上进1;千位上:1+1=2;由以上可得:;因此,“华杯”代表的两位数是94.解法二:已知1910与“华杯”之和等于2004;那么“华杯”=2004﹣1910=94;因此,“华杯”代表的两位数是94.点评:本题非常巧妙地考察了对整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数位的进位等知识要点的熟悉掌握程度.2.长方形的各边长增加10%,那么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增加百分之几?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析: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因此各边长增加10%时,则长为(1+10%)a=110%a,长为(1+10%)b=110%b,因此各边长增加10%时,周长增加2(1.1a+1.1b)﹣2(a+b)=2(a+b)×10%,即周长增加10%.面积增加1.1a×1.1b﹣ab=1.21ab﹣ab=ab×21%,即面积增加21%.解答:周长增加10%,面积增加21%解: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边长增加10%时,则长为(1+10%)a=110%a,长为(1+10%)b=110%b,周长增加:2(110%a+110%b)﹣2(a+b)=220%a+220%b﹣2a﹣2b=2(a+b)×10%;面积增加:110%a×110%b﹣ab=121%ab﹣ab=ab×21%;答:周长增加了10%,面积增加了21%.点评:在求出长宽增加后的长度基础上,根据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计算是完成本题的关键.3.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展开图,若在正方体的各面填上数,使其对面两数之和为7,则A、B、C处填的数各是多少?考点:正方体的展开图.专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如图,是正方体展开图的“222”结构,把它折叠成正方体后,A面与1面相对,B面与2面相对,C面与4面相对,相使使其对面两数之和为7,A面填6,B面填5,C面填3.解答:解:如图,折成正方体后,A面与1面相对,B面与2面相对,C面与4面相对,要使其对面之各为7,则A面填6,B面填5,C面填3.点评:本题是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关键是弄清把它折叠成正方体后,哪两个面相对.4.在一列数:,,,,,,…中,从哪一个数开始,1与每个数之差都小于?考点:数列中的规律.专题:探索数的规律.分析:这列数的特点是每个数的分母比分子大2,分子为奇数列,要使1﹣<,则n>999.5,即从n=1000开始,带入分数,即可得解.解答:解:这列数的特点是每个数的分母比分子大2,分子为奇数列,1﹣<,n>999.5,从n=1000开始,即从开始,满足条件.答:从开始,1与每个数之差都小于.点评:找出这列数的规律,根据已知列出等式求解.5.“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载着航天英雄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51分从太空返回地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飞船绕地球共飞行14圈,其中后10圈沿离地面343千米的圆形轨道飞行.请计算飞船沿圆形轨道飞行了多少千米(地球半径为6371千米,圆周率π=3.14).考点:有关圆的应用题.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先圆形轨道的半径,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飞船沿圆形轨道飞行1圈的长度,再乘以10即可求出飞船沿圆形轨道飞行了多少千米.解答:解:2×3.14×(6371+343)×10=2×3.14×6714×10=3.14×134280=421639.2(千米);答:飞船沿圆形轨道飞行了421639.2千米.点评:考查了有关圆的应用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公式.6.如图,一块圆形的纸片分成4个相同的扇形,用红、黄两种颜色分别涂满各扇形,问共有几种不同的涂法?考点:染色问题.专题:传统应用题专题.分析:根据四个扇形中有一个红色、两个、三个、四个分类列举即可.解答:解:按逆时针方向涂染各扇形:红红红红红红红黄红红黄黄红黄红黄红黄黄黄黄黄黄黄所以,共有6种.点评:本题考查了排列组合知识中的染色问题,还可以列式解答:4×(4﹣1)÷2=6(种).7.在9点至10点之间的某一时刻,5分钟前分针的位置与5分钟后时针的位置相同,此时刻是9点几分?考点:时间与钟面.专题:时钟问题.分析:可设当前是9点x分,则5分钟前分针指向x﹣5的位置,而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分针5分钟后指向x+5的位置,时针指向9刻度后刻度处,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当前时刻是9点x分.则5分钟后时针的位置为45+=x﹣5540+x+5=12x﹣6011x=605x=55;答:此时刻是9点55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钟表问题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钟表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一副扑克牌有54张,最少要抽取几张牌,方能使其中至少有2张牌有相同的点数?考点:抽屉原理.专题:传统应用题专题.分析:建立抽屉:一副扑克牌有54张,大小鬼不相同,那么(54﹣2)÷4=13,所以一共有13+2=15个抽屉;分别是:1、2、3、…K、小鬼、大鬼,由此利用抽屉原理考虑最差情况,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建立抽屉:54张牌,根据点数特点可以分别看做15个抽屉,考虑最差情况:每个抽屉都摸出了1张牌,共摸出15张牌,此时再任意摸出一张,无论放到哪个抽屉,都会出现有两张牌在同一个抽屉,即两张牌点数相同,15+1=16(张),答:至少抽取16张扑克牌,方能使其中至少有两张牌有相同的点数.点评:此类问题关键是根据点数特点,建立抽屉,这里要注意考虑最差情况.9.任意写一个两位数,再将它依次重复3遍成一个8位数.将此8位数除以该两位数所得到的商再除以9,问:得到的余数是多少?考点:带余除法.专题:余数问题.分析:先设这个两位数为10a+b,则可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将它依次重复写3遍成的一个8位数,再将此8位数除以该两位数得到商为1010101,然后将1010101除以9即可求解.解答:解:设这个两位数为10a+b,则将它依次重复3遍成的一个8位数为:1000000(10a+b)+10000(10a+b)+100(10a+b)+10a+b=1010101(10a+b),将此8位数除以该两位数得到的商为:1010101(10a+b)÷(10a+b)=1010101,则1010101÷9=112233…4.答:得到的余数是4.点评:本题考查了带余除法的定义及应用,难度中等,用含a、b的代数式正确表示将(10a+b)这个数依次重复写3遍成的一个8位数是解题的关键.10.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长为90厘米,宽为40厘米,将它锯成2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能做到吗?考点:图形的拆拼(切拼).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因为这块长方形木板的面积为90×40=3600(平方厘米),又因为3600=60×60,即所求的正方形的边长为60厘米,如下图所示.解答:解:因为90×40=3600,3600=60×60,所求的正方形的边长为60厘米,可以如下图拼成:因此,能拼成一个正方形.点评:先求出总面积,看看是否能分成两个数的平方.11.如图,大小两个半圆,它们的直径在同一直线上,弦AB与小圆相切,且与直径平行,弦AB长12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圆周率π=3.14).考点:组合图形的面积.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将小圆缩小至0,则AB就是大圆直径,阴影部分就是大圆的一半,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将小圆缩小至0,则AB就是大圆直径,阴影部分就是大圆的一半,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14×(12÷2)2=×3.14×36=56.52(平方厘米);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6.52平方厘米.点评:此题可以巧妙地利用“缩小法”,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直径为AB的圆的面积的关系,问题即可得解.12.半径为25厘米的小铁环沿着半径为50厘米的大铁环的内侧作无滑动的滚动,当小铁环沿大铁环滚动一周回到原位时,问小铁环自身转了几圈?考点:有关圆的应用题.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由于小铁环的半径为25厘米,大铁环的半径为50厘米,可得小铁环的半径是大铁环半径的一半.根据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可得大环周长是小环的2倍,即小环沿大环转2个周长时又回到原位,再减去公转的1圈,可得小环自身转动的圈数.解答:解:由于小铁环的半径是大铁环半径的一半,所以大环周长是小环的2倍,即小环沿大环转2个周长时又回到原位,其中有1个周长属于小环公转的,而另一个周长才是小环自身转动的,因此,小环自身转动1圈.点评: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小铁环运动的圈数乘以它的周长就等于大铁环的周长.2004年第10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一、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1.2005年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西班牙伟大航海家歌伦布首次远洋航行是在1492年.问这两次远洋航行相差多少年?2.从冬至之日起每九天分为一段,依次称之为一九,二九,…,九九,2004年的冬至为12月21日,2005年的立春是2月4日.问立春之日是几九的第几天?3.如图是一个直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其中,黄色和绿色的部分都是边长等于1的正方形.问这个直三棱柱的体积是多少?4.爸爸、妈妈、客人和我四人围着圆桌喝茶.若只考虑每人左邻的情况,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入座方法?5.在奥运会的铁人三项比赛中,自行车比赛距离是长跑的4倍,游泳的距离是自行车的,长跑与游泳的距离之差为8.5千米.求三项的总距离.6.如图,用同样大小的正三角形,向下逐次拼接出更大的正三角形.其中最小的三角形顶点的个数(重合的顶点只计一次)依次为:3,6,10,15,21,…问这列数中的第9个是多少?7.一个圆锥形容器甲与一个半球形容器乙,它们圆形口的直径与容器的高的尺寸如图所示.若用甲容器取水来注满乙容器,问:至少要注水多少次?8.100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高年级学生两人一组,低年级学生三人一组,共有41组.问:高、低年级学生各多少人?9.小鸣用48元钱按零售价买了若干练习本.如果按批发价购买,每本便宜2元,恰好多买4本.问:零售价每本多少元?10.不足100名同学跳集体舞时有两种组合:一种是中间一组5人,其他人按8人一组围在外圈;另一种是中间一组8人,其他人按5人一组围在外圈.问最多有多少名同学?11.输液100毫升,每分钟输2.5毫升.请你观察第12分钟时吊瓶图象中的数据,回答整个吊瓶的容积是多少毫升?1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称为两条直线的“夹角”.现平面上有若干条直线,它们两两相交,并且“夹角”只能是30°,60°或90°.问:至多有多少条直线?2004年第1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1.2005年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西班牙伟大航海家歌伦布首次远洋航行是在1492年.问这两次远洋航行相差多少年?考点:日期和时间的推算.分析:先求出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时间,再求差.解答:解:2005﹣600=1405(年),1492﹣1405=87(年).答:这两次远洋航行相差87年.点评:本题先根据2005年求出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时间,再用较晚的时间减去较早的时间.2.从冬至之日起每九天分为一段,依次称之为一九,二九,…,九九,2004年的冬至为12月21日,2005年的立春是2月4日.问立春之日是几九的第几天?考点:日期和时间的推算.分析:先求出2004年的12月21日到2005年的2月4日经过了多少天,再求这些天里有几个9天,还余几天,再根据余数推算是几九第几天即可.解答:解:2004年的12月21日到12月31日共有11天,1月份有31天,2月4日是2月的第四天,那么一共经过了:11+31+4=46(天),46÷9=5…1,说明已经经过了5个9天,还余1天,这一天就是六九的第一天.答:立春之日是六九的第1天.点评:本题的是9天为1个周期,先求出经过的天数(注意两头的天数都算),再求这些天里有几个9天,还余几天,再根据余数判断.3.如图是一个直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其中,黄色和绿色的部分都是边长等于1的正方形.问这个直三棱柱的体积是多少?考点: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分析:根据棱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进行计算.解答:解:因为直三棱柱的底面是直角边都为1的直角三角形,高为1,所以直三棱柱的体积=×1×1×1=.答:这个直三棱柱的体积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直三棱柱及展开图的特征和直三棱柱体积计算.直三棱柱是由三个长方形的侧面和上下两个底面组成.4.爸爸、妈妈、客人和我四人围着圆桌喝茶.若只考虑每人左邻的情况,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入座方法?考点:加法原理.分析:可先把我放在第一个位置,进而考虑我的左邻的情况,我的左邻的左邻的情况,找到总情况数即可.解答:解:共有6种不同的入座方法.点评:考查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把1个人固定位置,进而考虑左邻的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在奥运会的铁人三项比赛中,自行车比赛距离是长跑的4倍,游泳的距离是自行车的,长跑与游泳的距离之差为8.5千米.求三项的总距离.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把自行车的距离看成单位“1”,那么长跑的距离就是自行车的,游泳的距离是自行车的,它们的差对应的数量是8.5千米,用除法可以求出自行车的距离,根据自行车的距离求出另外两项的距离,再把三者加起来.解答:解:自行车比赛距离是长跑的4倍,那么长跑的距离就是自行车的,8.5÷()=8.5÷,=40(千米);40×=10(千米);40×=1.5(千米);40+10+1.5=51.5(千米);答:三项的总距离是51.5千米.点评:本题关键是把倍数关系看成一个是另一个的几分之几,找出单位“1”分析出数量关系,再由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6.如图,用同样大小的正三角形,向下逐次拼接出更大的正三角形.其中最小的三角形顶点的个数(重合的顶点只计一次)依次为:3,6,10,15,21,…问这列数中的第9个是多少?考点:事物的简单搭配规律.分析:观察图形,分析数列,发现规律:从第一个数开始,后面的数依次比前一个数多3、4、5、6、7、…据此规律,推出即可.解答:解:6﹣3=3;10﹣6=4;15﹣10=5;21﹣15=6;…从第一个数开始,后面的数依次比前一个数多3、4、5、6、7、…往下写数:3,6,10,15,21,28,36,45,55,…第9个数是55.答:这列数中的第9个是55.点评:观察图形,分析数列,发现规律,然后利用规律解决问题.7.一个圆锥形容器甲与一个半球形容器乙,它们圆形口的直径与容器的高的尺寸如图所示.若用甲容器取水来注满乙容器,问:至少要注水多少次?考点: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容器甲容积,根据球的体积公式求出容器乙容积,相除即可求解.解答:解:容器甲容积:V甲=×π×()2×1=π;容器乙容积:V乙=×π×13=π,V乙÷V甲=π÷π=8.答:至少要注水8次.点评:考查了圆锥的体积和球的体积.球的体积公式是V=πr3.圆锥的体积是V=sh=πr2h.8.100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高年级学生两人一组,低年级学生三人一组,共有41组.问:高、低年级学生各多少人?考点:鸡兔同笼.分析:可设高年级有学生x人,则低年级的学生有100﹣x人,根据等量关系:高年级组数+低年级组数=41组解答即可.解答:解:高年级有学生x人,则低年级的学生有100﹣x人,由题意得:=41,3x+2(100﹣x)=246,3x+200﹣2x=246,x=46,100﹣46=54(人),答:高年级有46人,低年级有54人.点评:此类题目中一般都有两个等量关系,抓住其中一个等量关系设出一个未知数,从而得出另一个未知数;另一个等量关系用来列方程.9.小鸣用48元钱按零售价买了若干练习本.如果按批发价购买,每本便宜2元,恰好多买4本.问:零售价每本多少元?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合数与质数;质数与合数问题.分析:先将48分解质因数:48=1×48=2×24=3×16=4×12=6×8,因数全写出来,再找出里面相差分别是2和4的,那么这两个算式就分别为零售价和批发价.解答:解:48=48=1×48=2×24=3×16=4×12=6×8,找出里面相差分别是2和4的,那么这两个算式就分别为零售价和批发价;只有4×12和6×8,12比8多4,4比6少2,则零售价为6元,批发价为4元;答:零售价为6元.点评:解答此题应结合合数和质数的含义进行分析,通过分解质因数,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10.不足100名同学跳集体舞时有两种组合:一种是中间一组5人,其他人按8人一组围在外圈;另一种是中间一组8人,其他人按5人一组围在外圈.问最多有多少名同学?考点:最大与最小.分析:设两种组合外圈的组数为a、b,那么第一种的人数是5+8a人,第二种的人数是8+5b人,因为总人数一定相等,求出a与b的关系,根据a和b关系讨论取值.解答:解:设两种组合外圈的组数为a、b,那么第一种的人数是5+8a,第二种的人数是8+5b,则5+8a=8+5b即;8a=5b+3,当b=1时,a=1,总人数为5+8×1=13(人);当b=9时,a=6,总人数为5+8×6=53(人);当b=17时,a=11,总人数为5+8×11=93(人).数字再大就超过100了,所以最多有93人.答:最多有93名同学.点评:本题先找出两种组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组数是自然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讨论取值,找出100以内最大的即可.11.输液100毫升,每分钟输2.5毫升.请你观察第12分钟时吊瓶图象中的数据,回答整个吊瓶的容积是多少毫升?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分析:水平面的刻度是80毫升,说明空的部分是80毫升;根据每分钟的输液量和输液时间求出已经输出的体积,用100毫升减去已经输出的体积就是瓶内剩下的体积;整个吊瓶的容积就是空的部分加剩下的这部分体积.解答:解:100﹣2.5×12=70(毫升),80+70=150(毫升),答:整个吊瓶的容积是150毫升.点评:本题第12分时瓶子上方没有溶液的容积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称为两条直线的“夹角”.现平面上有若干条直线,它们两两相交,并且“夹角”只能是30°,60°或90°.问:至多有多少条直线?考点:乘法原理.分析:根据题意,“夹角”只能是30°,60°或90°,都是30°的倍数,根据这个倍数,通过旋转的方法,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夹角只能是30°、60°或者90°,其均为30°的倍数,所以每画一条直线后,逆时针旋转30°画下一条直线,这样就能够保证两两直线夹角为30°的倍数,即为30°、60°或者90°(因为如果每次旋转度数其他角度,例如15°,则必然会出现两条直线的夹角为15°或15°的其它倍数,如45°这与题目不符);因为该平面上的直线两两相交,也就是说不会出现平行的情况,在画出6条直线时,直线旋转过5次,5×30°=150°,如果再画出第7条直线,则旋转6次,6×30°=180°,这样第七条直线就与第一条直线平行了.如图:所以最多能画出六条.答:至多有6条直线.点评:根据题意,由题目给出的条件,通过旋转的方法进一步解答即可.2006年第11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如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先由下向上对折压平,再由右翻起向左对折压平,得到小正方形ABCD.取AB的中点M和BC的中点N,剪掉AMBN得五边形AMNCD.则将折叠的五边形AMNCD纸片展开铺平后的图形是()A.B.C.D.2.(6分)2008006共有()个质因数.A.4B.5C.6D.73.(6分)(2007•北塘区)奶奶告诉小明:“2006年共有53个星期日”.聪敏的小明立刻告诉奶奶:2007年的元旦一定是()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六D.星期日4.(6分)如图,长方形ABCD小AB:BC=5:4.位于A点的第一只蚂蚁按A→B→C→D→A 的方向,位于C点的第二只蚂蚁按C→B→A→D→C的方向同时出发,分别沿着长方形的边爬行.如果两只蚂蚁第一次在B点相遇,则两只蚂蚁第二次相遇在()边上.A.A B B.B C C.C D D.D A5.(6分)如图,ABCD是个直角梯形(∠DAB=∠ABC=90°).以AD为一边向外作长方形ADEF,其面积为6.36平方厘米,连接BE交AD于P,再连接P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6.36 B.3.18 C.2.12 D.1.596.(6分)五位同学扮成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见、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排成一排表演节目,如果贝贝和妮妮不相邻,共有()种不同的排法.A.48 B.72 C.96 D.120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7.(3分)在算式中,汉字“第、十、一、届、华、杯、赛”代表1,2,3,4,5,6.7,8,9中的7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恰使得加法算式成立.则“第、十、一、届、华、杯、赛”所代表的7个数字的和等于_________•8.(3分)全班50个学生,每人恰有三角板或直尺中的一种,28人有直尺,有三角板的人中,男生是14人,若已知全班共有女生31人,那么有直尺的女生有_________人.9.(3分)如图是﹣个直圆柱形状的玻璃杯,一个长为12厘米的直棒状细吸管(不考虑吸管粗细)放在玻璃杯内.当吸管一端接触圆柱下底面时,另一端沿吸管最少可露出上底面边缘2厘米,最多能露出4厘米.则这个玻璃杯的容积为_________立方厘米.(取π=3.14)(提示:直角三角形中“勾6、股8、弦10)10.(3分)有5个黑色和白色棋子围成一圈,规定:将同色的和相邻的两个棋子之间放入一个白色棋子,在异色的和相邻的两个棋子之间放入一个黑色棋子,然后将原来的5个棋子拿掉,如果从图5(1)的初始状态开始依照上述规定操作下去,对于圆圈上呈现5个棋子的情况,圆圈上黑子最多能有_________个.11.(3分)李大爷用一批化肥给承包的麦田施肥.若每亩施6千克,则缺少化肥300千克;若每亩施5千克,则余下化肥200千克.那么李大爷共承包了麦田_________亩,这批化肥有_________千克.12.(3分)将从1开始的到103的连续奇数依次写成﹣个多位数:a=13579111315171921…9799101103.则数a共有_________位,数a除以9的余数是_________.。

华杯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决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a,则这个数是:A. a^2B. -a^2C. |a|D. a^32.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2,5,8,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3n - 1B. 3n - 2C. 3n + 2D. 3n - 33. 对于函数f(x) = ax^2 + bx + c,若a < 0,b > 0,则f(x)的图像可能是:A. 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B. 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C. 一个开口向上的双曲线D. 一个开口向下的双曲线4. 一个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若圆与直线相交,则:A. d > rB. d < rC. d = rD. d ≤ r答案:1. A2. B3. B4. 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10分)1. 一个圆的周长为2π,那么它的面积是______。

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夹角为60度,那么第三边的长度是______。

答案:1. π2. √13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证明: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和b,且满足a^2 + b^2 = c^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解方程组:\[\begin{cases}x + y = 5 \\2x + 3y = 11\end{cases}\]答案:1. 证明: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设三角形ABC,其中AB=a,BC=b,AC=c。

根据题目条件,有a^2 + b^2 = c^2。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得出∠C=90°,即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2. 解:将第一个方程乘以2得到2x + 2y = 10。

然后用这个新方程减去第二个方程,得到y = 1。

将y = 1代入第一个方程,得到x + 1 = 5,解得x = 4。

因此,方程组的解为x = 4,y = 1。

华杯赛历届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历届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历届试题及答案华杯赛,全称“华罗庚数学金杯赛”,是一项面向中学生的数学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以下是历届华杯赛的部分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 A. 0- B. 1- C. 2- D. 3答案:B2. 如果一个数除以3的余数是2,除以5的余数是1,那么这个数除以15的余数是多少?- A. 3- B. 4- C. 5- D. 6答案:A二、填空题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cm、6cm和5cm,其体积是________ 立方厘米。

答案:2402. 计算下列数列的第10项:1, 1, 2, 3, 5, 8, 13, 21, 34, ...答案:55三、解答题1. 一个水池有注水口和排水口,单开注水口每小时可注水20吨,单开排水口每小时可排水10吨。

如果同时打开注水口和排水口,水池每小时净增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池中原有水100吨,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将水排空?答案:同时打开注水口和排水口时,水池每小时净增水量是20吨- 10吨 = 10吨。

要将100吨水排空,需要的时间为100吨÷ 10吨/小时 = 10小时。

2. 一个班级有48名学生,其中1/3是男生,剩下是女生。

问这个班级有多少名女生?答案:班级中有48名学生,其中1/3是男生,即48 * (1/3) = 16名男生。

剩下的学生是女生,所以女生人数为48 - 16 = 32名。

四、证明题1. 证明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n的立方与n的和不小于n的平方与n 的两倍之和。

答案:设n为任意正整数。

我们需要证明n^3 + n ≥ n^2 + 2n。

展开立方项,得到n^3 + n - n^2 - 2n = n(n^2 - n - 1) = n(n - (1 + √5)/2)(n - (1 - √5)/2)。

由于n是正整数,(n - (1 +√5)/2)和(n - (1 - √5)/2)都是负数或零,因此整个表达式是非负的,即n^3 + n ≥ n^2 + 2n。

华杯赛初二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初二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初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2B. 圆的面积公式为S=2πrC. 圆的周长公式为C=πdD. 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答案:A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其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0B. 1C. -1D. 0或1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是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ax^2 + bx + c = 0B. ax^2 + bx + cC. ax^2 + bx = cD. ax^2 = bx + c答案:A4.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A. 90度B. 180度C. 360度D. 720度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cm、3cm、4cm,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cm³。

答案:242.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_____。

答案:53.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那么第三边长x满足的不等式是_____。

答案:1<x<74.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或_____。

答案:4或-4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长为5cm,底边长为6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这个三角形的高。

由于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我们可以将底边平分,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底边的一半)和高h。

根据勾股定理,我们有:(3cm)^2 + h^2 = (5cm)^29 + h^2 = 25h^2 = 16h = 4cm现在我们可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面积 = (底边长 * 高) / 2 = (6cm * 4cm) / 2 = 12cm²2. 一个数列的前三项为1, 2, 4,且从第四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三项的和。

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

答案:这个数列的规律是每一项都是前三项的和。

华杯赛行程问题汇编(1-18届)

华杯赛行程问题汇编(1-18届)

1。

(第一届华杯赛初赛第8题)早晨8点多钟有两辆汽车先后离开化肥厂向幸福村开去。

两辆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60千米。

8点32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三倍.到了8点39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2倍.那么,第一辆汽车是8点几分离开化肥厂的?2. (第一届华杯赛初赛第16题)有一路电车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是甲站和乙站.每隔5分钟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出发开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钟。

有一个人从乙站出发沿电车路线骑车前往甲站。

他出发的时候,恰好有一辆电车到达乙站。

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辆迎面开来的电车,才到达甲站.这时候,恰好又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开出。

问他从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钟?3。

(第一届华杯赛决赛第12题)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公里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刻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他时候,离家恰好是8公里。

问这时是几点几分?4. (第一届华杯赛总决赛一试第13题)如下图,甲、乙、丙是三个站,乙站到甲、丙两站的距离相等。

小明和小强分别从甲、丙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过乙站100米后与小强相遇,然后两人又继续前进,小明走到丙站立即返回,经过乙站后300米又追上小强。

问甲、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米?5。

(第一届华杯赛总决赛二试第4题)快、中、慢三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一个骑车人,这三辆车分别用6分钟、10分钟、12分钟追上骑车人,现在知道快车每小时走24千米,中车每小时走20千米,那么,慢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6。

(第二届华杯赛初赛第2题)一个充气的救生圈(如右图).虚线所示的大圆,半径是33厘米.实线所示的小圆,半径是9厘米.有两只蚂蚁同时从A点出发,以同样的速度分别沿大圆和小圆爬行.问:小圆上的蚂蚁爬了几圈后,第一次碰上大圆上的蚂蚁?7. (第二届华杯赛决赛第11题)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乙地交货.如果他往返都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正好可以按时返回甲地。

华杯赛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试题及答案

华杯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华杯赛的全称?A.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B. 中国数学华罗庚杯竞赛C. 中国数学华杯赛D. 全国青少年数学华罗庚杯竞赛答案:D2. 华杯赛的举办周期是多久?A. 每年一次B. 每两年一次C. 每三年一次D. 每四年一次答案:A3. 华杯赛的参赛对象是?A. 小学生B. 初中生C. 高中生D. 大学生答案:B4. 华杯赛的试题难度级别是?A. 初级B. 中级C. 高级D. 专家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华杯赛的全称是________。

答案:全国青少年数学华罗庚杯竞赛2. 华杯赛的举办周期是________。

答案:每年一次3. 华杯赛的参赛对象是________。

答案:初中生4. 华杯赛的试题难度级别是________。

答案:高级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2,5,8,求该数列的第10项。

答案: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3,所以第10项为2 + 3 * (10 - 1) = 31。

2. 一个圆的半径为5,求该圆的面积。

答案:圆的面积公式为πr²,所以面积为π * 5² = 25π。

3.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求斜边的长度。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斜边长度为√(3² + 4²) = 5。

四、证明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设三角形ABC中,AB = A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2. 证明: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则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答案: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互相垂直平分,根据菱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则这个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四边形ABCD是菱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华杯赛决赛一试试题及解答
1.如图,30个格子中各有一个数字,最上面一横行和最左面一坚列的数字已经填好,其余每个格子中的数字等于同一横行最左面数字与同一竖列最上面数字之和(例如a=14+17=31),问这30个数字的总和等于多少?
2.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为75厘米,以BC为底时高是14厘米(如图);以CD为底时高是16厘米,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3.一段路程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之比依次是1∶2∶3某人走各段路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时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50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
4.小玲有两种不同的形状的纸板,一种是正方形的,一种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纸板的总数与长方形纸板的总数之比是1∶2,她用这些纸板做成一些竖式和横式的无盖纸盒(如图2-16),正好将纸板用完,在小玲所做的纸盒中,竖式纸盒的总数与横式纸盒的总数之比是多少?
5.一根长木棍上,有三种刻度线,第一种刻度线将木棍分成10等份;第二种将木棍分成12等份;第三种将木棍分成15等份,如果铅每条刻度线将木棍锯断,木棍总共被锯成多少?
6.已知,问:a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7.下面算式中,所有分母都是四位数,请在每个方格中各填入一个数字,使等式成立。

1.745 2.280 3.4.1∶2 5.28 6.101
7.或
1.【解】从题目的填数规则,我们知道,与12同一行的六个格子中都有12这个加数,因此总和数中有六个12相加。

与14同一行的六个格子中都有14这个加数,所以总和数中有六个14相加.同样,与16同一行,与18同一行的格子中,分别都有六个16,六个18,也就是说,从行看总和中有六个12,六个14,六个16,六个18,它们的和是6×(12+14+16+18)
再从列看,与11同一列的五个格子中都有11这个加数,所以在总和数中有五个11这个加数.同样分析,总和数中有五个13,五个15,五个17,五个19,它们之和是:5×(11+13+15+17+19).
方格子中还有一个数1O,此外,没有别的数了所以总和数
=6×(12+14+16+18)+5×(11+13+15+17+19)+1O=745.
2.【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BC×14=CD×16.
从而BC∶CD =16∶14,BC=,=280(平方厘米)
因此,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280平方厘米
3. 【解】上坡路程长:50×=(千米),
平路路程长:50×=(千米),
下坡路程长:50×=(千米),
上坡所用时间为:÷3=(小时),
走完全程所用时间为:÷=×=(小时).
4.【解】设竖式盒总数∶横式盒总数=X∶1,长方形纸板数量=(4X+3)×(横式盒的总数);
正方形纸板数量=(X+2)×(横式盆的总数),所以4X+3=2×(X+2),X=
因此竖式纸盒的总教与横式纸盒的总数之比是1∶2
5.30【解】10,12,15的最小公倍数是60。

把这根木棍的作为一个长度单位,
这样.木棍10等份的每等份长6个单位;12等份的每等份长5单位;15等份的每等份长4单位.
不计木棍的两个端点,木棍的内部等分点数分别是9,11,14(相应于10,12,15等分),共计34个
由于5,6的最小公倍数为30,所以10与12等份的等分点在30单位处相重,必须从34中减1.
又由于4,5的最小公倍数为20,所以12与15等份的等分点在20单位和40单位两处相重,必须再减去2,
同样,6,4的最小公倍数为12,所以15与10等份的等分点在12,24,36,48单位处相重,必须再减去4
由于这些相重点各不相同.所以从34个内分点中减去1,再减去2,再减去4,得27个刻度点。

沿这些刻度点把木棍锯成28段.
6.【解】a=




因为,<
=<2,
同时,>>1
所以a的整数部分是101.
7.【解】
由于1988=2×2×7×71=4×497,所以,将上面等式的两边都乘上,就得
这样就给出了一组适合条件的解
再如,,两边同乘以,就得
这就给出了另一组解
第02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口试试题
1、如下图是一个对称的图形,黑色部分面积大还是阴影部分面积大?
2、你能不能将自然数1到9分别填入右面的方格中,使得每个横格中的三个数之和都是偶数?
3、司机开车按顺序到五个车站接学生到学校(如下图),每个站都有学生上车,第一站上了一批学生,以后每站上车的人数都是前一站上车人数的一半,车到学校时,车上最少有多少学生?
4、如图中五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1米、2米、3米、4米、5米。

问:白色部分面积与阴影部分面积之比是多少?
5、用1、2、3、4、5这五个数两两相乘,可以得到10个不同的乘积,问乘积中是偶数多还是奇数多?
6、
7、将右边的硬纸片沿虚线折起来,便可作成一个正方体,问:这个正方体的2
号面对面是几号面?(如下图)
8、下面是一个11位数,它的每三个相邻数之和都是20,你知道打“?”的数
字是几?
9、有八张卡片,右图分别写着自然数1到8,从中取出三张,要使这三张卡片
上的数字之和为9,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1、一样大
2、不可能
3、最少有31个学生
4、2∶3
5、乘积中偶数比奇数多
6、原式=3
7、是6号面
8、打“?”的数字是7
9、有3种不同的取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