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汰选煤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跳汰选煤分析

第四章 跳汰选煤分析

三、动筛跳汰机 动筛跳汰机由盛水的机体、带筛板的筛箱、驱动 机构和排料机构等组成。筛板装在筛箱底部, 驱动 机构是作往复运动的液压油缸活塞杆,它安装在机 体上,通过液压阀来调节其运动特性。溢流堰下前 方安有可调闸门,调节溢流堰和筛板之间开口的大 小。溢流堰下方筛板末端装有排矸轮,控制排矸量。
提升轮用隔板分为前后两段,每段用筛板分成若干
箱向下运动时,水从筛孔进入箱内,形成上升水流; 当箱体向上运动时,水从筛孔外流,形成下降水流。 筛侧空气室跳汰机内由纵向隔板分为跳汰室和空 气空,跳汰室内固定筛板,空气安上安装风阀。脉动
水流是借风阀周期性给入和排出压缩空气来建立。压
缩空气进入空气室时,迫使跳汰室水流上升;压缩空
气从空气室排出时,跳汰室形成下降水流。
生产过程中,机体内充满水,风阀周期地给 入和排出压缩空气,使跳汰室内形成脉动水流。 入选原煤在给煤机上加冲水润湿后落入跳汰机中, 在脉动水流和水平水流的作用下,物料逐渐按密 度分层并向排料端移动。调节风量和风阀周期可 改变脉动水流的强度和特性,调节顶水还可改变 脉动水流的强弱和水平水流的速度。因此生产过
厚度差有关。重产物含量多时,筛板倾角应大些。通常第一
段筛板倾角大于第二段。采用人工床层透筛排料时,筛板水
平安装。 风阀周期性地使空气室与风包或与大气相连或隔绝,从而 在跳汰室造成脉动水流。主要有以下三类:旋转风阀、盖板 式电控气动风阀以及滑阀式电控气动风阀。电控气动风阀型
式较多,其共同特点是:跳汰频率和风阀周期可任意调节;
图2所示为X5032K型筛下空气室跳汰机。X型跳汰机的主
要特点是筛下每格内居中安放一个空气室,配备一个风阀和 一个顶水管;空气室形状为顶部是最佳扩散曲线,下部为流 线型导流板,见图3。此机型可使脉动水流迅速扩散,又可防 止涡流产生。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空气室内风量分布均匀,跳

跳汰ppt

跳汰ppt

以图2-5-2 示来分析跳汰过程的能量传递与转 换。某一系统在一开始是混合均匀的,其重心位 于H/2处,它的位能E1为:
E1 = (h1+h2)(m1+m2 ) / 2 式中 h1、h2── 分别为轻、重物料的厚度; m1、m2── 分别是轻、重物料的重量。 当经过足够长的跳汰时间后,假定床层完全 分层,即重产物全部在下层,轻产物全部在上层, 此时床层位能降低到 E2 =h2 m2 / 2 + (h2+h1 / 2)m1 分层前后能量的变化为 E = E1 - E2 =(m2h1 - m1 h2 )/2 =h1h2A(22 - 11)/2
1) 矿粒在介质中重力G0
G0
3 dV
6
( ) g
2)矿粒与水间相对运动 vc 引起的介质阻力R1
R1 d v
2 2 V c
方向向上,取“-” 3)介质流对矿粒的附加推力F1
G0
3 dV
6
u
-介质运动加速度 u
4) 附加惯性阻力Rg
6 dt j – 附加质量系数, 球形颗粒,j = 0.5 Rg j
3 dV dvc
Rg 与相对加速度方向相反。介质流中,Rg 为负 5) 机械阻力 Rj 因其复杂,难以数学表示
2 矿粒在垂直交变介质流中运动微分方程式 当不考虑机械阻力时
dv m G0 R1 F1 Rg dt
3 3 3 3 m dV d d dv dV 2 2 V V dvc j ( ) g dV vc u 6 dt 6 6 6 dt
3、 跳汰机内水流 水平流:对矿粒分层有一定影响,但主要起润、 运输物料作用。 垂直脉动水:决定跳汰分层。 跳汰周期——脉动水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 时间。T 跳汰周期特性曲线——一周期内,水速随时间变 化关系曲线。 周期特性基本形式: 1)只有间断上升流;旋转阀门。 2)只有间断下降流;动筛。 3)交流水流:活塞、隔膜、压缩空气。

选煤工程师:跳汰选煤中级工考点(三)

选煤工程师:跳汰选煤中级工考点(三)

选煤工程师:跳汰选煤中级工考点(三)1、多选跳汰过程中,跳汰周期特性的基本形式有()。

A、间断上升水流B、间断下降水流C、升降交变水流D、不间断上升水流正确答案:A, B, C2、填空题对于末煤跳汰机,人工(江南博哥)床层的筛板倾角是(),自然床层的筛板倾角是()。

正确答案:0°;0~2.5°3、单选为了确保洗煤生产连续运行,循环水浓度应保持在()。

A、≤60g/LB、≤50g/LC、≤40g/LD、≤30g/L 正确答案:B4、单选下列()的内在水分最低。

A、泥炭B、无烟煤C、褐煤D、烟煤正确答案:B5、填空题人工床层的()和()都较大,所以总位于床层的底部。

正确答案:密度;粒度6、单选根据每的形成过程,煤可分为()四大类。

A、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B、烟煤、焦煤、无烟煤、褐煤C、镜煤、亮煤、暗煤、丝炭正确答案:A7、填空题实际生产中,从筛下给入补充水,是为了调节()的松散状况和水流下降时的()。

正确答案:床层;吸啜作用8、填空题粒度小于0.5mm干的细煤粒叫(),湿的煤粉叫()。

正确答案:煤粉;煤泥9、填空题完全理想的重力分选过程,分配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实际上分配曲线是一条()。

正确答案:折线;S形曲线10、单选人工床层的粒度一般为给料最大粒度的()倍。

A、2~3B、2~4C、3~4D、3~5正确答案:C11、问答?某选煤厂某月精煤产量为5万吨,灰分为12.00%,矸石为1万吨,灰分为65.00%,煤泥忽略不计,计算:①原煤灰分是多少?②如果理论回收率为90%,数量效率为多少?正确答案:①原煤灰分=(5×12.00+1×65.00)÷(5+1)=20.83(%);②数量效率=(5÷6)÷90%×100%=92.59%或精煤的理论产量=(5+1)×90%=5.4(万吨),数量效率=5÷5.4×100%=92.59%12、单选跳汰机按入选粒度可分为()。

跳汰选煤和重介选煤的优缺点完整版

跳汰选煤和重介选煤的优缺点完整版

跳汰选煤和重介选煤的优缺点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跳汰选煤和重介选煤的优缺点一、跳汰选煤1、优点:(1)跳汰选煤历史悠久,工艺技术成熟,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维护管理方便,加工费用相对较低。

(2)对易选煤,跳汰选煤可获得较高的数量效率,一般在90%左右,分选不完善度I值在~之间。

(3)动筛跳汰机是用于选煤厂块煤排矸,可有效处理>50(35)mm以上的块原煤,具有工艺简单、单位处理量大、分选精度高(不完善度I值在以下)、入料粒度上限大(350~400mm)、生产成本低及循环水用量小等优点。

2、缺点:(1)在分选难选和极难选煤时,跳汰选煤的分选效率明显低于重介质选煤的分选效率,特别是当原煤中<3mm细粒粉煤含量多时,跳汰分选精度会显着下降,精煤损失较大。

(2)生产实践表明,当分选密度低于L时,跳汰机难以操控,不能保证实现正常分选。

所以,当要求在低分选密度条件下生产低灰精煤产品时,采用跳汰选煤应格外慎重。

(3)跳汰选煤所需循环水量较重介质选煤约大一倍,所以洗水系统负荷量也大一倍。

二、重介质选煤1、优点:(1)分选效率高。

块煤重介质分选机和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效率在各种重力选煤方法中是最高的,其可能偏差Ep值可达~。

(2)分选密度调节范围宽、控制精度高。

重介质选煤的分选密度一般为~L,而且易于调节。

其误差可保持在±%范围内,控制精度之高是其他选煤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3)分选粒度范围宽,对入选原煤质量适应性强。

重介质选煤在入选原煤粒度上允许范围宽,例如,斜轮重介质分选机允许入料粒度最大范围为450~6mm;浅槽重介质分选机允许入料粒度最大范围为200~6mm;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允许入料粒度上限可达80mm;小直径重介质旋流器有效分选粒度下限可达,甚至更小,所以对粉末煤含量大的原煤,重介质旋流器也能够进行正常分选。

重介质选煤对入选原煤可选性的适应性强,原煤可选性无论难易,重介质选煤均能胜任。

跳汰选煤的方法有哪些

跳汰选煤的方法有哪些

跳汰选煤的方法有哪些选煤方法是制定选煤工艺流程的核心问题。

选煤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煤的可选性和产品质量要求,也要考虑的种类、粒度、地区水资源条件、能够获取的设备技术水平以及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等其他因素。

跳汰选煤方法在大多数国家煤炭分选比例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我国在重介质选煤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尤其是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的应用更是有了长足进展。

选煤工艺流程的选择应以原料煤性质、用户对产品的要求、最大产率和最高经济效益等因素为依据,科学确定简单、高效、合理可行并且能够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工艺流程。

l、跳汰选煤法跳汰选煤法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能力强、维护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分选极易选和易选性煤可以获得较高的数量效率。

在处理一般可选性煤时,也能达到较好的工艺指标,因此,在选煤厂设计中普遍采用。

跳汰选煤法的分选效率受给料性质影响较大,在细粒物料多、可选性差的条件下,分选效率会显著下降。

跳汰机对于易选煤的分选精度与重介质选相当,但是,在要求出低灰精煤产品时,如果分选密度低于1.40 g/cm,时,可能由于可选性变难,造成跳汰机难以操作,无法保证正常分选效果。

近年来,对跳汰机的结构进行了大量的改进。

数控风阀和排矸自动化技术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跳汰分选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易选和一般性可选的煤,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采用选煤方法。

2、重介质选煤法重介质选煤法是重力选煤方法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适宜分选难选和极难选煤,它的分选粒级宽。

目前,在重力场中分选时,块煤重介质分选粒度上限一般为300 mm,最大可达1 000 mill,下限为3—6 mm。

如果在离心力场中(如重介质旋流器内)分选,分选粒度下限为0.15—0.2 mm,甚至更小些。

给料的粒度上限,主要由重介质旋流器的人料管直径决定,目前末煤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粒度上限为13—25 mm,大直径无压给料重介质旋流器的人料粒度上限可达50一80 mm。

跳汰机洗煤工作原理

跳汰机洗煤工作原理

跳汰机洗煤工作原理
跳汰机洗煤工作原理:
跳汰机洗煤是一种常用的煤炭分选方法,其工作原理基于密度差异产生的上升气流效应。

其主要步骤如下:
1. 进料:将破碎、磨煤后的混合煤料通过给料装置均匀地投放到跳汰机的料槽中。

2. 上升气流:跳汰床内有一较大流量的气流通过气流系统被引入,气流通过料槽底部的多孔板和底板上的微细孔洞将气体均匀吹入料槽,形成了均匀的气流上升。

3. 分选:由于煤炭中杂质的密度通常高于煤质,当气流上升过程中,重杂质会受到惯性力作用,向下沉积,而煤质则因为轻质而随气流向上升腾。

4. 收集:在跳汰床上端设置收集槽,随着气流的作用,轻质的煤炭会被带到收集槽中,而重杂质则会留在床层中。

5. 分层排放:经过收集槽收集的轻质煤炭可以根据密度的不同经过分级排放口进行分层排放,以获得不同等级和品质的煤炭产品。

总的来说,跳汰机洗煤工作原理是通过气流的作用,利用煤炭和杂质的密度差异,通过上升气流将煤炭和重杂质分离,并收集分离后的轻质煤炭,实现煤炭的分级和净化。

洗煤设备之跳汰机分选的优缺点

洗煤设备之跳汰机分选的优缺点
原煤中的泥沙含量过高会影响跳汰机的分选效果,可能导致 精煤质量的下降。
详细描述
原煤中的泥沙含量过高时,泥沙会干扰颗粒的重力、浮力作 用,使跳汰机的分选效果降低。同时,泥沙还会堵塞跳汰机 的筛孔,影响水流通过,进一步影响分选效果。
分选精度相对较低
总结词
与一些先进的分选设备相比,跳汰机的分选精度相对较低。
02 跳汰机分选的优点
高效处理能力
跳汰机分选工艺具有较高的处理 能力,能够满足大型洗煤厂的生
产需求。
跳汰机采用多层筛板结构,可实 现多级分选,提高精煤回收率。
跳汰机采用空气脉动方式,使物 料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周期性的上
下运动,强化了分选效果。
操作简便
01
跳汰机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改造或增加辅助设备。
在不同煤质条件下应用跳汰机时, 需要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采取
相应的环保措施。
05 结论
跳汰机分选的优势与不足
效率高
跳汰机分选效率较高,能够快速 完成大量物料的分选。
成本低
跳汰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和维 护成本相对较低。
跳汰机分选的优势与不足
• 适应性强:跳汰机适用于不同粒度范围和不同性质的物料 分选,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跳汰机分选的优势与不足
分选精度有限
跳汰机分选精度相对较低,对于一些特定物料的 分选效果可能不够理想。
对物料性质敏感
跳汰机对物料性质较为敏感,不同性质的物料可 能需要不同的分选条件和调整。
操作要求高
跳汰机的操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操作 不当可能影响分选效果。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跳汰机的 技术和原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跳汰

跳汰选煤

跳汰选煤
效果的重要手段。
1. CT型筛侧空气室跳汰机
CT系列筛侧空气室跳汰机的跳汰面积从 1.5m2到15m2,适合中小型选煤厂生产需要。
CT系列跳汰机机体设计较为现想,克服了沿宽度
方向的偏斜分层现象。所使用的风阀有3种类型:带调
整套的旋转风阀,不带调转套的旋转风阀和电控气动 风阀,以适应不同煤质的要求,达到最佳的分选效果。 排料装臵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手动排料装量由浮 标、象鼻管和手动闸门组成。跳汰司机根据浮标在床 层中的位臵变化、调节象鼻管的开口和排料闸门的大 小。自动排料装臵由浮标装臵、闸门自动提升机构和
气室跳汰机——空气室在筛板下面。跳汰机还可
根据设备结构和用途、入料来源和粒度进行分类。
一、空气脉动跳汰机的主要部件 跳汰机主要由机体、筛板、风阀、排料装臵、浮标装 臵等组成。
跳汰机的机体承受跳汰机全部重量和脉动水流产生的动
负荷。 筛板的作用是承托床层,与机体一起形成床层分层的空 间,控制透筛排料速度和重产物床层的水平移动速度。为了 减小脉动水流和透筛排料的阻力。要求筛板有较大的开孔率,
绝,从而在跳汰室造成脉动水流。主要有以下三类:
旋转风阀、盖板式电控气动风阀以及滑阀式电控气动 风阀。电控气动风阀型式较多,其共同特点是:跳汰 频率和风阀周期可任意调节;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关、 开速度快,举起床层的爆发力强。大大提高跳汰机的 分选效果和处理能力。
排料装臵是将床层中按密度分好层的物料, 准确地、及时地和连续地排出,以保证床层稳定 和产品分离的重要部件。 在跳汰机中,要使原料
调闸门,调节溢流堰和筛板之间开口的大小。溢流堰
下方筛板末端装有排矸轮,控制排矸量。提升轮用隔 板分为前后两段,每段用筛板分成若干小格,以捞取 煤和矸石,卸入溜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跳汰过程中垂直交变水流的运动特性 (一)跳汰机内垂直交变水流的运动特性
图 2—5—3 活塞跳汰机工作原理图 1—活塞室; 2—跳汰室; 3—筛板; 4—偏心轮; 活塞室; 跳汰室 跳汰室; 筛板 筛板; 偏心轮 偏心轮; 活塞室 5—连杆; 6—活塞; 7—进水管 连杆; 活塞; 进水管 连杆 活塞
第一节 概 述
跳汰选矿是指物料主要在垂直上升的变速介 跳汰选矿是指物料主要在垂直上升的变速介 质流中,按密度差异进行分选的过程。 质流中,按密度差异进行分选的过程。物料在粒 度和形状上的差异,对选矿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度和形状上的差异,对选矿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实现跳汰过程的设备叫跳汰机 跳汰机。 实现跳汰过程的设备叫跳汰机。被选物料给到跳 汰机筛板上,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层, 汰机筛板上,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层,这个密集 床层。 的物料层称为床层 的物料层称为床层。 物料在跳汰过程中之所以能分层,起主要作 物料在跳汰过程中之所以能分层, 用的内因 内因, 矿粒自身的性质 的性质, 用的内因,是矿粒自身的性质,但能让分层得以 实现的客观条件 则是垂直升降的交变水流 客观条件, 交变水流。 实现的客观条件,则是垂直升降的交变水流。
图 2—5—2
物料分层前后床层位能的变化
m 1、 m 2 —床层内轻、重物料的重量; 床层内轻、 床层内轻 重物料的重量;
床层内轻、 床层内轻 h 1 、 h 2 —床层内轻、重物料的堆积高度
h1 + h 2 E1 = (m 1 + m 2 ) 2 h2 h1 E2 = m 2 + (h2 + )m1 2 2
6 dt
( 5)床层中的矿粒运动时,要受到机械阻力 R j 。 )床层中的矿粒运动时,
2. 矿粒在垂直交变介质流中运动微分方程式的建立
dυ m = G 0 + R1 + F1 + R g dt

3 πdV 3 3 3 πdV πdV dυc dυ πdV 2 2 & δ = (δ − ρ)g −ψdVυc ρ ± ρu − j ρ ( 2—5—6) ) 6 dt 6 6 6 dt
dυ & υ= = ω 2 r cos ωt dt
经时间
( 2—5—9) )
t ,活塞的行程 h 可由水速对时间的积分求出,即 可由水速对时间的积分求出,
t t h = ∫0 υ dt = ∫0 ω r sin ω tdt = r (1 − cos ω t )( 2—5—10) )
& 波高) 跳汰室内水速速度 u 、 加速度 u 及行程 s (波高)分别为
二、分层过程的动力学学说
1. 床层中的矿粒在垂直交变流中的受力分析
因其方向向下,故为( )。 ( 1)矿粒在介质中的重力 G0 , 因其方向向下 ,故为( +)。 ) 3 πdV 即 Go = (δ − ρ ) g 6 ( 2)矿粒与水因有相对运动而引起的介质阻力 R1 。 )
2 2 R 1 = −ψ d V υ c ρ
λ 2δ 2 > λ1δ 1
( 2—5—5) )
分层的位能学说完全不涉及流体动力因素的 影响,只就分层前后床层内部能量的变化, 影响,只就分层前后床层内部能量的变化,说明 了分层的趋势,因而属于静力学体系学说。 了分层的趋势,因而属于静力学体系学说。除了 跳汰以外,所有其它重选分层过程,皆可用此学 跳汰以外,所有其它重选分层过程, 说予以解释, 说予以解释,故现常将迈耶尔的位能学说视作重 选分层的基本原理。但重选过程离不开流体松散, 选分层的基本原理。但重选过程离不开流体松散, 则流体动力对颗粒运动的影响就不可避免, 则流体动力对颗粒运动的影响就不可避免,故迈 耶尔学说只是一种理想的情况。 耶尔学说只是一种理想的情况。
第四章 跳汰分选技术
教学参考书: 教学参考书
谢广元等.选矿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 谢广元等.选矿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8 陈迹.跳汰选煤的理论与实践.煤炭工业出版社, 2. 陈迹.跳汰选煤的理论与实践.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8.11 张家骏等.物理选矿.煤炭工业出版, 3. 张家骏等.物理选矿.煤炭工业出版, 张鸿起等.重力选矿. 煤炭工业出版, 4. 张鸿起等.重力选矿. 煤炭工业出版, 1992.10 1987.10
( 3)由于介质作加速运动, 其加速度所产生的惯性力作用在 ) 由于介质作加速运动, 矿粒上, 矿粒上 ,称为介质流对矿粒的附加推力 F1 。 3
F1 = ±
πdV
6
& ρu
( 4)由于矿粒在介质中作加速度运动 ,势必带动周围部分介 ) 由于矿粒在介质中作加速度运动, 质也随其作加速度运动, 质也随其作加速度运动 , 于是这部分介质便产生了与其方向 相反的惯性力,此力反作用在矿粒上。因此, 相反的惯性力 , 此力反作用在矿粒上 。 因此 , 矿粒受到一个 3 的作用, 附加惯性阻力 Rg 的作用 ,由式可知 πd V d υ c ρ Rg = − j
图2 —5 —1 5 1
矿粒在跳汰时的分层过程
a-分层前颗粒混杂堆积; 分层前颗粒混杂堆积; 分层前颗粒混杂堆积 b-上升水流将床层托起; 上升水流将床层托起; 上升水流将床层托起 c-颗粒在水流中沉降分层; 颗粒在水流中沉降分层; 颗粒在水流中沉降分层 d-水流下降,床层密集,重矿物进入底层 水流下降, 水流下降 床层密集,
图 2—5—5 正弦跳汰 周期四个阶段床层松散 与分层过程
s s 、s1 、 2 — 分别为
水、低密度物和高密度 物的行程; 物的行程;
u u 、u1 、 2 — 分别为
水、低密度物及高密度 物运动速度; 物运动速度;
& u—

水流运动的加速
个阶段——水流加速上升时期或称上升初期 第 I个阶段 个阶段 水流加速上升时期或称上升初期 水流加速上升时期,水流运动的主要任务,是较快地将床层举起, 水流加速上升时期 , 水流运动的主要任务 , 是较快地将床层举起 , 使 其占据一定高度,为床层进一步的充分松散与分层,创造一个空间条件。 其占据一定高度,为床层进一步的充分松散与分层,创造一个空间条件。 第 II阶段 阶段——水流减速上升时期或称上升末期 水流减速上升时期或称上升末期 阶段 水流在整个上升期间,所肩负的使命,是使床层尽快扩展松散, 水流在整个上升期间 ,所肩负的使命 ,是使床层尽快扩展松散 , 并使 松散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为按密度分层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因此,上 松散状态持续一段时间, 为按密度分层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因此, 升水流作用的时间( 应尽量长些为宜,并且床层的松散过程, 升水流作用的时间( t1 + t2 )应尽量长些为宜,并且床层的松散过程,以先 从床层上下两层扩展,故要求上升水流的运动特性, 从床层上下两层扩展 ,故要求上升水流的运动特性,最理想的是开始短而 尔后长而缓。 速,尔后长而缓。 阶段——水流加速下降时期或称下降初期 第 III阶段 阶段 水流加速下降时期或称下降初期 在下降初期,应使水流加速度较小, 时间宜长些为佳, 在下降初期,应使水流加速度较小,t 3 时间宜长些为佳,即下降初期水 流特点应是长而缓。 流特点应是长而缓。 吸啜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按密度分层过程的延续, 吸啜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它既是按密度分层过程的延续 , 又是分层过 程的补充。为了加强吸啜作用,水流应是短而速。顾及两方面要求, 程的补充。 为了加强吸啜作用, 水流应是短而速 。顾及两方面要求 , 下降 初期水流长而缓应适度。 初期水流长而缓应适度。 阶段——水流减速下降时期或称下降末期 第 IV阶段 阶段 水流减速下降时期或称下降末期 在下降末期,吸啜作用应加以适当控制。 在下降末期,吸啜作用应加以适当控制。
若以 m =
3 πd V
6
δ
除式( 除式( 2—5—6)两侧, 便可得到单位质 )两侧,
量矿粒的运动微分方程式, 量矿粒的运动微分方程式,即
2 6ψυ c ρ ρ ρ dυ c dυ δ − ρ & = ± u− j g− dt δ πd V δ δ δ dt
( 2—5—7) )
对跳汰过程中颗粒运动微分方程式的分析, 对跳汰过程中颗粒运动微分方程式的分析 , 可归纳两个重要点 两个重要点: 可归纳两个重要点: (1)矿粒运动状态除和密度有关外,还与粒度 )矿粒运动状态除和密度有关外, 及形状有关。 及形状有关 。 而粒度及形状的影响仅体现在介 质阻力加速度( 即第二项) 质阻力加速度 ( 即第二项 ) 上 , 其数值与相对 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 在跳汰过程中, 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 因此 , 在跳汰过程中 , 尽 量减小矿粒与介质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是至关 重要的; 重要的; (2)介质的运动状态(速度和加速度)对矿粒 )介质的运动状态(速度和加速度) 的运动或者说对床层的分层有重要影响。 因此, 的运动或者说对床层的分层有重要影响 。 因此, 只要选择恰当的水速及加速度为按密度分层创 造有利的条件。 造有利的条件。

υ = ω r sin ω t
υ = ωrsin ϕ
( 2—5—8) )
υ 活塞的瞬时速度为最小, 当 ϕ = 0 或 ϕ = π 时 ,活塞的瞬时速度为最小, min = 0 ; 活塞的瞬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当 ϕ = π / 2 时, 活塞的瞬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即 π nr = 0 .105 nr υ max = ω r = 30 活塞运动的加速度,可由式( 活塞运动的加速度, 可由式( 2—5—8)的一阶导数求出 ,即 )的一阶导数求出,
∆E = E1 − E 2 1 = ( m 2 h1 − m 1 h 2 ) 2
( 2—5—1) ) ( 2—5—2) ) ( 2—5—3) )
m1 = Ah1 λ1δ 1
m2 = Ah2 λ2δ 2
h1h2 ∆E = A(λ2δ 2 − λ1δ 1 ) 2
当分层过程是可以发生时,则必定是正值。 当分层过程是可以发生时,则必定是正值。 ( 2—5—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