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理气动静说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0-04-02

作者简介 李世凯,男,1971年生,甘肃玉门人,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史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第8卷第4期2010年11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L iaon i ng M ed i ca lU n i versity (Soc ial Science Ed i tion)V o l 8N o 4N ov ,2010

朱熹理气动静说探析

李世凯

(1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2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102)

摘 要 朱熹吸收二程、张载和周敦颐的思想资源,在将本体论意义的 理 、 道 与含具宇宙生成论意义的 太极 融

合而纳入自己的体系时,对太极之理究竟能否活动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的曲折。从理本论思想的演变和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考虑,朱熹在理气动静问题上的 曲折 是不可避免的。牟宗三对朱熹太极之理 只存有不活动 的批评揭示了朱熹理气关系解释的思想特点,但同时这种批评也偏于一隅,与朱熹思想的实际是不相符的。

关键词 太极;理;气;动静

中图分类号 B222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16(2010)04-0056-05

理、气 是理学的两个基本范畴。在理学的开创者那里,理、气作为一对范畴其各自的确切意义是普遍关注的焦点,而对理、气关系的精密、系统的阐述则是由朱熹完成的。在朱熹的庞大而严密的理气心性系统中,理气动静问题既构成理气关系的一个方面,又是与理气的先后、本末、体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某种程度上动静问题是通过先后、体用、本末问题获得规定的,而从生成论的角度看,理气动静问题又具有独立的意义。

朱熹继承了程颢、程颐的天理说和张载的气论思想,并与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结合起来,借助 太极图说 的宇宙图式探讨解决理气关系的路径。

张载以气为世界本原。万物只是气,气之聚散变化形成了万事万物,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

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1]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2]

气之本然的存在状态是无形的太虚,太虚并非绝对虚无,而是气之散发状态,万物则是气之凝聚状态。太虚之气的聚散就是指气的动静变化。同时,张载要反对佛老的以虚无为本,必须清楚界定 气 与 虚 、 无 之间的关系。张载认为 无 只是无形,并不表明事物的不存在,不能因无形而认为有脱离了

事物的绝对虚无; 虚 是气的本然状况,物之有形无形只是就气的聚散而言,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

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 [3]

可见,聚散问题是沟通气与有形、无形,气与虚的关键环节,所以,气的动静在张载是不言自明的。

二程建立理本论,反对张载以太虚为世界本原。程颐说: 亦无太虚。 遂指虚曰: 皆是理,

安得谓之虚?天下无实于理者。 [4]

程颢说: 理

者,实也,本也。 [5]

这是以理为独立存在的实体,世界的本原。在说到动静时,二程以 生 为天道的实质内容。程颢说: 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

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 [6]

二程非常重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因而并不以有具体规定性者为天道。程颢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

言而非道也。 [7]

清虚一大 即张载视为宇宙本体的气。程颢认为气是形而下者,不是道。程颐也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如一阖一闢谓之变。 [8]

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

下者,道是形而上者,形而上者则是密也。 [9]

二程之所以注重于形上形下的区分,以 所以阴阳者 为道,是为了表明道对于具体存在的超越性,和其作为宇宙本原的不可移易性、普遍性。程颐又说: 道者,一阴一阳也。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10]显然程颐并不在意对 道 和 阴阳 作时间序列上的先后区分,动静、阴阳只是对天道内在的对立势力及其变易的现象陈述,关键是要对这种现象做出形上与形下的区分, 阴阳亦形而下者也,而曰道者,惟此语截得上下最分明,元来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识之也。 [11] 截得上下 即是在 道 与 阴阳 中区分出形上与形下,在这种区分中,体会道的恒常不易。 元来只此是道 即是以阴阳之变易之所以然为道,即形而上之道就寓于形而下的阴阳之变易中,这也就是道不离器的思想,这可说是朱熹理气不离不杂思想的前奏。

周敦颐的 太极图说 提出: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太极内涵动静两种性能,因为动,太极显现出阳的一面;因为静,太极显现出阴的一面,这说明阴阳本就是太极所含有的两种势力,太极就是阴阳未分的浑然一气,因动静而分化出了阴阳。这比较明显地是以太极为宇宙生成论意义上的物质实体 气。朱熹便说: 周子康节说太极,和阴阳滚说。 [12]以太极为气,则其动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朱熹认为 无极而太极 是指无形而有理,非太极之外又有一个无极,这就将太极解释为理,理是与气相对的形而上者,则理的动静就是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了。

对前引周敦颐 太极图说 一段,朱熹注解曰: 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漠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虽然,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 ( 太极图说解 )朱熹的注解是明确地以形上形下区分太极与阴阳,但对太极与阴阳的动静问题说的不明确。以天命之流行解太极之动静其实恰是 合阴阳滚说 太极,因为天命之流行是兼理与气言,从整体的宇宙生化过程看,理气是浑然一体的,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就指明了 天命流行 是 道 、 太极 与 阴阳 共同参与的进程。但是若必须要问作为宇宙本原的太极能否动静,在解 太极图说 时,朱熹的解释还是不明确。从 著者 是 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 微者 是 冲漠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 的说法看,朱熹是认为动静是 著者 ,是属于现象界的,亦即动静是阴阳二气的动静。这与周敦颐、张载的看法似乎一致,但细究起来差别其实很大。在周敦颐那里,动静是太极本来具有的性能,太极是未分阴阳的浑然一气,阴阳是由太极之动静而分化、显现出的两种势力。而张载则是明确地以动静为太虚之气的属性,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 [13]显然周张二人都是把动静直接归属于宇宙生成的本体。朱熹将阴阳从太极中分出归属于形而下者,就把动静又划分为了具体形器的可感的动静和形上界的只能靠抽象思维把握的动静,后一种动静其实是动静之理,是 微者 ,包含在太极之理中,具体事物的动静都是在遵循动静之理而动静,太极所含的动静之理本身是没有动静的。

为了说明理本身的静止不动,朱熹将太极之理与动静的关系比喻为人与其骑乘的马的关系,认为 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二者常相依而未尝相离也。太极犹人,动静犹马,马所以载人,人所以乘马。马之一出一入,人亦与之一出一入。盖一动一静,而太极之妙未尝不在焉。 [14]马有动静,人骑乘在马上虽然也有动静,但却是因马的动静而动静,人本身是不动的。人马之喻是对 太极者,本然之妙;动静者,所乘之机 的形象化说明。朱熹还说: 理搭于气而行。 太极者本然之妙,动静者所乘之机。 太极只是理,理不可以动静言,惟 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理寓于气,不能无动静。所乘之机,乘,如乘载之 乘 ,其动静者乃乘载在气上,不觉动了静,静了又动。 [15]这就是说,动静是理所乘之气机的动静,理本身是不能动静的,但理不离气,理寓于气,所以 气行则理亦行 。

动静问题是理气关系的一个方面,要全面理解朱熹对动静问题的看法,还需了解朱熹对理气关系的认识。

朱熹在理气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认为理与气不离不杂。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16]理气是浑然一体的,但是在此浑然一体中,理气又是分际甚明的。 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大凡看此等处,须认得分明,又兼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