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尺内部校准规范

合集下载

钢卷尺校准规程

钢卷尺校准规程

钢卷尺校验规程一、目的规范钢卷尺的校验操作,确保钢卷尺的测量精度、准确度符合要求。

二、适用范围及要求适用于本公司内使用的钢卷尺,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校验。

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对仪器的校准周期作以下规定:A)最长周期不得超过一年;B)若修理必须经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C)新增仪器理必须经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三、校准项目表1注:表中“+”表示应校准,“-”表示可不校准。

四、校准条件4.1校准温度常温、干燥环境(20℃±8)4.2校准时张紧力普通钢卷尺校准时张紧力为49N标称长度小于5m和弧形尺带的钢卷尺校准时张紧力不作规定。

4.3校准前被检尺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4小时。

五、校验方法5.1建立校准的依据:本公司所使用的钢卷尺最大量程为0-50000mm;对钢卷尺实施自行校准的基准(又称“母尺”)是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合格的钢卷尺,其量程为0-50000mm。

检定周期为1年。

母尺只能作为自行校准的依据使用,禁止用于测量产品等其他目的。

母尺应保存于常温和干燥环境中,避免受潮生锈;应处于悬挂的自由状态,避免出现变形。

5.2校准项目要求与方法5.2.1要求A.钢卷尺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各功能装置应能有效控制尺带收卷。

B.将卷尺平铺在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张紧力,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及扭曲现象,尺带两边缘必须平滑,不应有锋口和毛刺,尺带宽度应均匀。

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C.尺带表面应有防腐层,且要牢固、平整光洁,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脱皮和皱纹,无锈迹、斑点、划痕等缺陷。

D.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洗且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

个别线纹允许有不大于线纹宽度的断线。

5.2.2线纹宽度及误差见表2表25.3.2校准方法目力观察,发现有疑问时可以用分度值未0.01mm读数显微镜进行检定。

自行校准采用将被校准钢卷尺与母尺进行比对的方法,只有规定的所有比对点均与母尺一致时(允许误差范围内),才可判定被校准尺合格。

尺类内部校准指导书

尺类内部校准指导书
修订记录
NO
版本
修订内容
日期
修改
做成
确认
承认
日期
日期
日期
作业指导书
生效日期:
文件名
尺类内部校准指导书
作业名称
部门别
文件版次
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
A/0
1.目的
对内校仪器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本准则适用于各种卡尺、刚尺、卷尺、塞规等内部校准。
3.应用文件
3.1文件管制作业程序
3.2测量与监控装置控制程序
3.3量测仪器免校(NCR)准则
4.程序
4.1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尺寸标准件
4.2环境条件:
温度:25±5℃;湿度:65±20%。
5.校准步骤
5.1检查外观是否有变形、磨损,刻度是否清晰。
5.2使用尺寸标准件对所测仪器经常使用的量程范围内的所选测试点分别作三次量度测试,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报告内。
5.3所有检定值的误差在±0.08mm以内,判校准(检定)合格。
6.表单
《内校报告》

钢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卷尺内部校准规程钢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宽度等尺寸。

由于使用频繁,钢卷尺的准确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钢卷尺进行定期的内部校准。

下面是钢卷尺内部校准的规程。

一、校准前准备工作1.确保校准环境整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杂质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2.确保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工作正常,并且在校准前已经经过了外部校准。

3.准备合适的校准装置,包括稳定的测量台、标准块等。

二、校准步骤1.将钢卷尺放在测量台上,确保其能够稳固地放置在平面上。

2.使用标准块校验钢卷尺的零位。

将标准块放在钢卷尺的起点位置,并记录下标准块的厚度。

然后将钢卷尺移至标准块的末端位置,再次记录下标准块的厚度。

比较这两次记录,计算出钢卷尺的零位误差。

3.校准钢卷尺的刻度间距。

使用标准块或其他已知长度的物体,将其放在钢卷尺上的刻度之间。

记录下标准块或物体的长度,然后计算出钢卷尺的刻度间距。

4.校准钢卷尺的切线误差。

使用标准块或其他已知长度的物体,在钢卷尺上摆放成直线,并记录下标准块或物体的长度。

然后将钢卷尺从起点到末端滑动,观察切线误差的变化。

通过计算得出钢卷尺的切线误差。

5.校准钢卷尺的锁紧装置。

在锁紧装置松动的情况下,将钢卷尺从起点滑动到末端,并记录下长度。

然后通过锁紧装置将钢卷尺固定在相同的位置,再次记录下长度。

比较这两次记录,计算出锁紧装置的误差。

三、校准结果评估与处理1.根据校准结果评估钢卷尺的准确性。

将校准值与钢卷尺的规格要求进行比较,判断钢卷尺是否合格。

2.如果校准结果不合格,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钢卷尺零件。

常见的修理方法包括调整零位、调整切线误差等。

3.对于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的校准结果,可以将校准的日期和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上,作为参考。

四、校准频率与记录1.钢卷尺的校准频率一般为一年一次或按实际使用情况决定。

如果钢卷尺使用环境恶劣或使用频率较高,可以适当缩短校准周期。

2.每次校准完成后,需要将校准的日期、结果、校准人员等信息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上,作为日后参考。

卷尺内部校准规范

卷尺内部校准规范

附件6:卷尺内部校准规范 V011. 目的:为确保卷尺的准确度,规范内校校验方式,制订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卷尺的内部校验。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卷尺, 校准参考依据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

4. 环境条件温度(20±5)℃,湿度45%~75%RH。

5. 校验步骤外观及各部分的相互作用:目力检查及测试。

钢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各功能装置应能有效控制尺带收卷。

将尺带平铺在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张紧力,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及扭曲现象,尺带两边缘必须平滑,不应有锋口和毛刺,尺带宽度应均匀。

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尺带表面应有防腐层,且要牢固、平整光洁,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脱皮和皱纹,无锈迹、斑点、划痕等缺陷。

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

个别线纹允许有不大于线纹宽度的断线。

钢卷尺各连接部分应牢固可靠,且不易产生拉伸变形。

在每一分米(dm)内,厘米(cm)分度线纹应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m以下的钢卷尺,分米(dm)和米(m)分度的线纹应自零点线纹算起,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 m以上的钢卷尺,分米(dm)分度线纹应在每一米(m)内标上以厘米(cm )为计数单位的数值,米分度线纹自零位线纹算起,逐米(m)标上以米(m)为计数单位的量值;10 m以后可不标注单位ma。

钢卷尺的尺带或尺盒卜.应标明全长、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标志出厂编号和生产年月。

数字和文字必须清晰、工整。

尺盒(或框架)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裂纹、锈迹及残缺现象。

示值测量零点测量:将尺端装有尺钩或拉环的普通钢卷尺平铺在钢卷尺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拉力后,与经检定合格的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

使表示零位位置的尺钩(或拉环)与标准钢卷尺的零值线纹对准,在10mm处读出误差值。

测量时,首先用压紧装置将标准钢卷尺和被检钢卷尺紧固在检定台上,分别在标准尺及被检尺的另一端按规定加上拉力。

钢尺内部检定校准规程

钢尺内部检定校准规程

钢尺计量器具的内部检定规程一、作业目的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目的是检验钢尺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保证测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作业范围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范围包括钢卷尺,钢直尺。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1)准备校准设备:如标准长度样品、测量夹具等。

(2)准备校准记录表格:记录校准结果和记录。

(3)检查钢卷尺计量器具:检查钢尺计量器具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其能够正常进行校准。

(4)校准频率:钢直尺、卷尺校准周期不超过一年。

(5)校准环境:校准时环境温度20±5℃,湿度小于85%。

2. 校准操作(1)用标准钢尺测得钢尺的实际值,用放大镜对比,每个刻度是否对齐。

(2)通过目视进行判断,误差不超过1mm为合格(3)进行多次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记录校准数据:记录每次校准的结果和时间,并在校准记录表格中做好记录。

3. 校准结果评估(1)根据行业标准和使用要求,评估校准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2)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再次校准,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作业注意事项1. 校准设备的使用要符合钢尺计量器具的使用说明书和行业标准。

检查卷尺、钢直尺外观是否有弯曲、刻度不清楚等。

如果有外观问题,卷尺、钢直尺将报废处理2. 校准操作需要在实验室或其他适当的环境中进行,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校准记录表格需要进行规范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误操作和人身伤害。

五、作业结果处理1. 根据校准结果和行业标准,评估钢尺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如果钢尺计量器具的校准结果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

3. 如果钢尺计量器具的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再次校准,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六、作业记录保存1. 校准记录表格需要保存至少两年以上。

2. 校准记录需要进行规范保存,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规范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内校规程,确保其校准的有效性。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使用的钢卷尺,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校验。

3 术语和定义钢卷尺是测量长度用的量具,主要结构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整条钢带,卷于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尺盒或框架内。

钢卷尺的标称长度:对于10 m以下的钢卷尺取0.5的整数倍,对于10 m以上的钢卷尺取5的整数倍。

4 职责质量部计量管理员负责定期进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内校。

5 具体实施5.1 周期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对该仪器的校准周期作以下规定a)最长不得超过1年;b)若修理必须经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c)新增测量装置在使用前校准。

5.2 校验基准●标准I级钢卷尺,需经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校验,应在校验有效期内。

任意两个线纹之间的允许误差为0.1mm。

5.3 校准环境条件标准件校验应在20±5℃的温度,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环境下。

日常使用钢卷尺可在实验室室温环境下进行校准。

应在校验报告上注明实际温度和湿度。

5.4 检定方法5.4.1 外观检查●钢卷尺头端完好,无破损,无影响使用精度的外观检测;●钢卷尺无明显锈迹、斑点,尺钩保持垂直;●钢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

5.4.2 示值误差在量程范围内选取最多5个检测点,包含500mm的点(零值误差)和全量程的点,用经外校的标准I 级钢卷尺逐段进行比较。

将尺端装有尺钩或拉环的普通钢卷尺平铺在桌面上,与经检定合格的I级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

使表示零位位置的尺钩(或拉环)与标准钢卷尺的零值线纹对准,在测量点处读出误差值。

如有疑问,用分度值为0.01 mm读数显微镜进行校准。

在测量处的误差值符合下表的要求。

5.5 校准结果的处理经校准符合本规程各项规定的钢卷尺,应做好相应记录,并粘贴内校合格证;不合格者,新增钢卷尺不予使用,使用中钢卷尺开具报废审批单。

钢卷尺 内校 SOP

钢卷尺 内校 SOP

三阶文件生效日期2012.07.04 编号版本/次A/0钢直尺、卷尺内校作业指导书编制人黄民国审核人批准人日期日期日期2012.07.04文件修改记录文件编号修改版本修改页数修改内容描述修改人批准人生效日期A0 首次发行2012.07.04编号SOP-QR-104页次1/2 钢直尺、卷尺内校作业指导书版本/次A\01. 目的1.1 确保校准结果的结果的准确性,使校准作业规范化。

2. 范围2.1 使用于钢直尺、卷尺的校正作业。

3. 职责3.1 钢直尺、卷尺使用人:负责所属千分尺维护和保养。

品保部:钢直尺、卷尺尺专用量块的维护和保养。

校验人:钢直尺、卷尺内校结果的记录和校验标识标签的确认。

4.校准条件4.1 钢直尺、卷尺之校验采用对比法进行校验。

4.2校准基准:标准钢直尺、卷尺(外校合格的标准件),仅用于校验工作,不用作其他用途,不用时做好保养防护工作,标准钢直尺需每年送外校一次,精度1mm.4.3 校准环境及周期:温度20+/-5℃,湿度≦80% RH,静置周期为半年。

4.4 被校量具与标准必须在同等环境下放置2小时以上。

5. 作业内容说明:5.1 校验前:5.1.1 校验前,校验人员需检查标准钢直尺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外观有无变形。

5.1.2 检查被校钢直尺、卷尺外观是否有明显的变形、扭曲、磨损,惹有轻微变形,先进行校正。

5.2 校验中:5.2.1 将被校验的钢直尺、卷尺与标准钢直尺并排自然放置于平台上,对齐”0”位,检验被校钢直尺、卷尺最大刻度值与标准差异情况,惹相差1mm以内为合格,相差1mm或以上为不合格。

5.3 校验后:5.3.1 钢直尺、卷尺遇有外观不良如弯曲变形、磨损时,若误差值以超出合格标准则禁止使用。

5.4 判定标准:5.4.1 游标卡尺的允许差为±1mm.5.5 记录保存:5.4.1 校验合格后,贴上校验合格标签。

5.4.2 校验不合格时,依实际情况定为暂停使用,严重者作报废处理。

13.钢尺、卷尺、皮尺自(内)校准规程

13.钢尺、卷尺、皮尺自(内)校准规程

南京天轩服饰有限公司
钢尺、卷尺、皮尺自(内)校准规程
1.目的:确定钢尺、卷尺、皮尺的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检验所使用的钢尺、卷尺、皮尺。

3.校准用基准件外校合格的钢尺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
5.1 检查钢尺、卷尺、皮尺的刻度是否清晰, 钢尺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 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和待校准钢尺的零点帖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5.3 卷尺、皮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和皮尺将零点对准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帖紧钢尺.
5.4 分段对准被校尺和基准钢尺的刻度,核对点
100mm,500mm,1000mm,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监视和测量内校记录表》上,两尺读数之差,100mm 时允许误差±1.0mm, 500mm 时允许误差±1.0mm,1000mm 时允许误差±1.0mm。

5.5 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每按 1000mm 分段校准,将卷尺或皮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 1000mm 记录数据,再在卷尺 1000mm 点划一条细小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
把平均值记录在《监视和测量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误差±2.0mm。

5.6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
格。

校准人员详细记录《内校记录表》。

6、校准周期半年
7、记录
7.1 监视和测量内校记录表
编制: 冯文婷审批: 杨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6:卷尺内部校准规范 V01
1. 目的:
为确保卷尺的准确度,规范内校校验方式,制订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卷尺的内部校验。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卷尺, 校准参考依据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

4. 环境条件
温度(20±5)℃,湿度45%~75%RH。

5. 校验步骤
5.1外观及各部分的相互作用:目力检查及测试。

5.1.1钢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各功能装置应能有效控制尺带收卷。

5.1.2将尺带平铺在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张紧力,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及扭曲现象,尺带两边缘必须平滑,不应有锋口和毛刺,尺带宽度应均匀。

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5.1.3尺带表面应有防腐层,且要牢固、平整光洁,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脱皮和皱纹,无锈迹、斑点、划痕等缺陷。

5.1.4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

个别线纹允许有不大于线纹宽度的断线。

5.1.5钢卷尺各连接部分应牢固可靠,且不易产生拉伸变形。

5.1.6在每一分米(dm)内,厘米(cm)分度线纹应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m 以下的钢卷尺,分米(dm)和米(m)分度的线纹应自零点线纹算起,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 m以上的钢卷尺,分米(dm)分度线纹应在每一米(m)内标上以厘米(cm )为计数单位的数值,米分度线纹自零位线纹算起,逐米(m)标上以米(m)为计数单位的量值;10 m
以后可不标注单位ma。

5.1.7钢卷尺的尺带或尺盒卜.应标明全长、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标志出厂编号和生产年月。

数字和文字必须清晰、工整。

尺盒(或框架)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裂纹、锈迹及残缺现象。

5.2示值测量
5.2.1零点测量:将尺端装有尺钩或拉环的普通钢卷尺平铺在钢卷尺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拉力后,与经检定合格的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

使表示零位位置的尺钩(或拉环)与标准钢卷尺的零值线纹对准,在10mm处读出误差值。

5.2.3测量时,首先用压紧装置将标准钢卷尺和被检钢卷尺紧固在检定台上,分别在标准尺及被检尺的另一端按规定加上拉力。

调整检定台上的调零机构,使被检尺的零值线纹与标准尺的零值线纹对齐,按每米逐段连续读取各段和全长误差。

全长不足3m的钢卷尺,受检段应不少于3段,厂内取全长的25%、50%、75%相接近的点进行校验,如实际生产有特殊要求,可增加校准点。

5.2.4当被检尺全长大于检定台面长度时,可用分段法进行检定,其全长误差为各段误差的代数和。

6校准结果处置
校准合格的卷尺,粘贴内校合格标签,注明有效期;检测不合格的卷尺不准下发现场使用并贴禁用标签隔离,判定后,进入维修流程。

7.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一年。

8.相关记录
LYJ-Q-QCD-010-01 《仪器内部校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