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自校规范
钢卷尺千分尺游标卡尺自校规范

1、目的:确保测量和监控结果的有效性2、范围:公司新购入的钢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及正在使用的钢卷尺、游标卡尺、公法千分尺自校。
3、职责3.1品管部负责计量器具的自校、溯源器具的送检、及标识。
3.2各使用部门负责计量器具的保管和标识维护。
4、自校规程4.1器具采购要求4.1.1 标志:a.说明性标志:厂名或商标规格型号产品编号制造时间b.校准标志:在钢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上应有厂家校准标志4.1.2 性能:a.钢卷尺精确度±1mmb.数显游标卡尺精确度±0.01mmc.机械卡尺精确度±0.02mmd.公法千分尺精确度±0.01mm以上设备精确度更高不限4.2校准环境条件实验室内温度22℃湿度 65%4.3校准使用设备:送检过的2000mm钢直尺、量块4.4 校准项目4.4.1技术检查和外观检查a. 技术检查:对新购买的钢卷尺、游标卡尺、公法千分尺审阅其资料是否齐全,审阅其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书b.外观检查:钢卷尺、游标卡尺、公法千分尺应完好无破损,刻度尺刻度均匀清晰,无锈迹断裂现象4.5校准方法4.5.1钢卷尺a.在经校准的钢直尺上量取2000mm长度,共量3次,记录每次量的数据,算出平均值X,认定X为该卷尺的读数值。
b.该钢卷尺的误差Z=|2000-X|。
4.5.2游标卡尺a.在经校准的量块取其中一块长度,共量3次,记录每次的数据,算出平均值X,认定X为该游标卡尺的读数值b.该游标卡尺的误差Z=|量块长度-X|。
4.5.3千分尺a.在经校准的量块取其中一块长度,共量3次,记录每次的数据,算出平均值X,认定X为该千分尺的读数值b.该千分尺的误差Z=|量块长度-X|。
4.6 验收标准钢卷尺允许偏差±1mm游标卡尺允许偏差±0.02mm千分尺允许偏差±0.02mm凡是误差在此范围的计量器具均认定为合格, 凡是误差不在此范围的钢直尺均认定为不合格。
常用量具自校规程

常用量具自校规程1范围本办法规定了计量自校规程的使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一切在用和新购买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自校。
2职责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自校规程拟制和实施。
3计量自校规程的贯彻3.1自编校准方法附录A 通用卡尺自校规程附录B 千分尺自校规程附录C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大量程百分表自校规程附录D 直角尺、刀口形直尺、塞尺、半径样板自校规程附录E 螺纹塞规自校规程附录F 高度卡尺自校规程3.2计量器具维护按《检测工具日校对记录》等相关要求执行。
3.3计量器具管理按《计量器具管理文件》执行。
附录A 通用卡尺自校规程A.1目的:对通用卡尺进行自校,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A.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通用卡尺的自校。
A.3自校基准:外校合格的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刀口角尺、外径千分尺。
A.4环境条件:室温。
A.5外观A.5.1目视:表面应镀层均匀、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
A.5.2新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A.5.3使用中和后续检定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允许限制使用合格部分。
A.6各部分相互作用A.6.1用手来回拉动尺框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A.6.2各紧固螺钉和微动装置的作用应可靠。
A.7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目力观察或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对,应符合《表1》规定,允许表面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磨、划痕。
表1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A.8测量面的平面度将刀口角尺的测量边正放(±15°内)在测量面上,目视不允许有光隙。
A.9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合并两量爪,用1级0~25mm外径千分尺检定,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偏差和平行度A.10刀口内量爪的平行度将游标定格在正10mm处并固紧,用0~25mm的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平行度应≤0.01。
计量器具自校规范标准[详]
![计量器具自校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fbdad6947c1cfad6195fa790.png)
计量器具自校规1、游标卡尺部校准规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数显、带表游标卡尺的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数显卡尺的显示屏是否完好,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围,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允许误差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围,判校准合格;2、千分尺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围适用于千分尺的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围,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允许误差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围。
计量器具自校验规范

计量器具自校验规范一、计量设备自校规程1、目的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校验,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检测设备内校的控制原则、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服务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校准。
3、职责权限技术质量部负责计量设备的定期校准。
4. 工作程序4.1技术质量部根据每台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校准/检定周期,由技术质量部按时校准/检定,超过校准/检定周期的计量设备不能作为合格计量设备使用。
4.2在检测周期内发现计量设备出现故障,立即停止使用,使用人员通知上级处理,对修理后的性能重新检定和校准。
4.3技术质量部统一管理每台计量设备的原始资料,包括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保修单、历次送检情况记录、检定记录或检测报告等,长期保存。
4.5检测设备上都应在明显部位有明确标识,包括“合格”、“准用”、“不合格”。
合格:适用于有计量检定规程的,经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绿色标签。
准用:适用于没有计量检定规程,而按校准规范校准的测量设备也用绿色标签。
不合格:适用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红色标签,标示禁止使用。
二、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一把经外部具有检验资质单位检定合格的卡尺作为参照对比(简称封样卡尺),一块测试量块。
4、环境条件20℃--25℃5、校准步骤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用封样卡尺测量量块外径,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用被检定卡尺测量同一量块同一部位,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和封样卡尺所测数据相比较,误差小于±0.02mm为合格。
计量器具管理及自校准规程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规程1.目的为规范本厂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订本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
3. 计量器具的购置3.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由技术部归口统一负责,每年根据在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实际状况和生产、检验过程新的需求制订购置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实施。
3.2 购入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型号、规格、精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必须从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生产企业选购。
3.3 新购入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按规定建帐。
4. 保管规定4.1 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分类登记、专人保管和使用。
4.2 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注明规格、型号、检定时间、使用人。
4.3 使用人员必须熟悉所用器具的使用知识。
4.4 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者应经常保持器具的清洁、存放安全。
4.5 器具长期不用应封好、盖严,仪器仪表内部的电池要取出以防泄露腐蚀。
5.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验和追溯5.1 本公司终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验委托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鉴定部门进行。
5.2本公司生产过程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验按内部校准规程由技术部校准。
5.2 校验周期校验周期按监视和测量设备鉴定部门规定执行,一般为1次/年。
5.4 超过检验周期,而又未经校验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一旦在生产、检验现场使用时,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追溯其使用期限,追溯期为校验周期到期前一个月。
5.4.1 在追溯期内,对本厂在产零部件、产品重新进行验证。
5.4.2 在追溯期内,对本厂已交付的产品,调查用户使用情况,出现异常的由本厂重新进行验证,对不符合出厂条件的给予更换。
6. 监视和测量设备具标识6.1 凡经校验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标有明显的标识。
6.2 没有校验标识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不准进入生产检验现场使用。
6.3 未经允许,非登记注册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者,不得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
7.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修和报废7.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修和报废均按《设备故障请修单》、《设备申请报废单》规定程序进行。
钢直尺自校规程

钢直尺自校规程
一、目的:
为了规范计量器具的管理,对使用的直尺定期的进行检查,使之处于受控状态。
二、校验设备:
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的长度类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三、校验周期:
一个周期年自校一次。
四、检验方法:
1、检查外观:字迹是否清晰,头部是否有明显磨损,边缘是否弯曲与损伤;
2、精度校准:将标准量具与待校钢直尺放于同一工作台上,取钢直尺的5mm处、1cm 处、5cm处、10cm处、30cm处的刻度是否与标准量具对应的刻度成一条直线;
3、如果钢直尺的误差在±0.5mm以下,则为合格。
五、校准注意事项:
1、标准量具及待校量具外表清洁、无污垢;
2、工作台上应无缺陷及污垢。
编制:审批:
日期:日期:。
计量器具自校规程

计量器具自校规程1 检查人员要求1.1检查人员和复核人员应具有正确检查和校准B类、C类计量器具的知识和能力,各单位负责人、各项目经理应根据公司人力资源部能力鉴定的要求确定检查人员和复核人员。
2直角尺的校准2.1外观检查尺身平整无损伤、锈迹,尺身刻度线清晰;2.2在20±5℃室温下,用几何作图法做出直角;2.3将直角尺一边与直角图的一边重合;2.4检查直角尺另一边与直角图的另一边末端,两线间距偏差<1.0mm。
2.5用检定合格的母尺比对直角尺的两边,误差不超过±0.5mm。
3钢卷尺的校准3.1钢卷尺的分度值应清晰,表面无损伤,折痕,锈斑迹象;3.2 将检定合格的30m或50m钢卷尺作为母尺以标准拉力平铺拉直,校验普通卷尺;3.3在室温为200±80C的室内,在平直的工作台面上,将母尺与被校验钢卷尺放在一起,端部对齐,后部用木夹垫橡皮,同时,挂5公斤重物将2根钢卷尺拉直,比对刻度和分度值线对应情况。
工厂合格的钢卷尺等级应满足Ⅱ级,任意线纹间误差△=(0.3±0.2L)mm,毫米分度的允许误差为±0.2mm。
4 钢直尺的校准4.1外观检查尺的工作面无损伤、翘曲和锈迹:尺身刻度线清晰;4.2在20±5℃室温下,用几何法画直线度:4500mm允许偏差为0.3mm;1000mm允许偏差为0.4mm;1500mm允许偏差为0.5mm;2000mm允许偏差为0.6mm;4.3在20土5℃室温下,用对比检查钢直尺长度:4.3.1将检定合格的30m或50m钢卷尺作为母尺以标准拉力平铺拉直;4.3.2将钢直尺的末端与母尺的相应读数对齐,在零分划线附近读出两尺的差数:500mm允许偏差为土0.2mm;1000mm允许偏差为0.3mm;1500mm允许偏差为土0.4mm;2000mm允许偏差为0.5mm。
5 钢板尺的校准5.1外观检查尺的工作面无损伤、翘曲和锈迹:尺身刻度线清晰;5.2将检定合格的30m或50m钢卷尺作为母尺以标准拉力平铺拉直;5.3将钢板尺的末端与母尺的相应读数对齐,在零分划线附近读出两尺的差数:500mm允许偏差为土0.2mm;1000mm允许偏差为0.3mm;1500mm允许偏差为土0.4mm;2000mm允许偏差为0.5mm。
计量器具自校规程

计量器具自校规程
编号:
自检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各种量尺检查。
一、检查项目
1、外观进行检查是否平直,刻度字迹是否清晰。
2、检查刻度是否与实际标长相符。
二、检查方法
1、外观进行检查,检查内容见检查项目第1条。
2、用鉴定合格的标准塔尺及量块与其他自校塔尺进行比对,
三、检查结果处理的检查周期
1、在检查的项目中有一条不合格应停止使用。
2、检查周期为一年,检查时要做检测记录(检查日期、检查人员)备案。
四、检查结果处理及检测周期
1、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为合格品,并应做好合格标志,计量员做好检测记录,填写台帐。
不合格时应将器具报废。
2、检定周期为12个月
五塌落度桶的自校同样适用于本规程
编制:
审批:
编号:
卡尺自检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卡尺的检查。
一、检查项目
1、外观进行检查是否完好,刻度字迹是否清晰。
2、检查卡尺的刻度是否与实际标相符。
二、检查方法
1、卡尺外观进行检查,检查内容见检查项目第1条。
2、用鉴定合格的标准卡尺及量块与其他自校卡尺进行比对,
三、检查结果处理的检查周期
1、在检查的项目中有一条不合格应停止使用。
2、卡尺检查周期为一年,检查时要做检测记录(检查日期、检查人员)备案。
四、检查结果处理及检测周期
1、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卡尺为合格品,并应做好合格标志,计量员做好检测记录,填写台帐。
不合格时应将器具报废。
2、卡尺检定周期为12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器具自校规范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数显、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数显卡尺的显示屏是否完好,带表卡尺表
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
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
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
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
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3、高度卡尺、深度卡尺内校规程
1目的
对高度卡尺及深度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厂生产使用的数显、游标高度卡尺及深度卡尺。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检验步骤
5.1检查高度卡尺、深度卡尺的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将参照平台表面擦拭干净,高度卡尺、深度卡尺垂直放置使刻度归零。
取出3~4块标准量块,放
在平台进行测量,每块测量3次每次测量值均在允许误差±0.02mm范围内,将平均值记录在《检测
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5.3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4、角尺内校检验规程
1目的
对各类角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全厂生产用的刀口角尺、刀口平尺、宽度角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刀口角尺的刀口是否有缺角、崩角现象,刀口角尺整体有无变形,紧固位是否松动,表面无
污渍、锈迹,内、外测量接触面应平整、干净。
5.2检查宽度角尺整体有无变形,紧固位是否松动,表面无污渍、锈迹,内、外接触面应平整、干净。
5.3取外校合格的80mm、100mm标准量块各一块将两块量块平放在台面,2个测量接触面垂直形成
90°内、外角。
再把待测角尺的内角贴紧量块的外角,观察角尺的测量面不能出现缝隙,角尺的内角呈90°判定为合格。
5.4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待测角尺的外角,外角呈90°判定为合格。
5.5待测刀口平尺的平口贴紧标准平台,观察平尺的测量面不能出现缝隙判定为合格
5、百分表、百分表仔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百分表、百分表仔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及管理中使用的百分表、百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CNC加工中心。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清洁CNC加工中心平台,将百分表/百分表仔贴紧主轴底部,其探头朝下。
操作机器使主轴表探头
接触平台,将控制面板数显表归零。
5.2升起主轴将量块接触面放置CNC加工中心平台,操作机器将主轴上表探头接触平台,当表上刻度
显示15时停止,再将控制面板数量表归零。
升起主轴将表上探头移至待测量块的表面,降下主轴使表上探头接触量块的接触面,当表上刻度显示15时停止,记录控制面板显示的数据。
再重复以上动作二次,将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5.3分别取出两块不同规格的量块重复以上动作。
5.4每次测量精度允许误差在±0.01mm内判定合格。
6、游标万能角度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游标万能角度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厂所有使用的游标万能角度尺。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游标万能角度尺主体及辅助尺有无变形,紧固螺丝是否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扭动旋转螺丝
刻度尺表盘是否平稳、平滑。
5.2取外校合格的80mm、100mm标准量块各一块将两块量块平放在台面,2个测量接触面垂直形成
90°内、外角。
5.3将游标万能角度尺调至90°刻度,再贴紧量块的90°外角,扭动旋转螺丝使游标万能角度尺的两个
测量面与量块的90°外角充分接触至无任何缝隙,记录表盘读数再重复两次测量。
将测量三次的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5.4按以上动作重复测试量块的90°内角。
5.5每次测量精度允许误差在±2’内判定合格。
7、塞尺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塞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厂生产使用的塞尺。
3校验基准
校验合格后的千分尺。
4环境条件
室温
5检验步骤
5.1外观检查:是否弯曲、变形,检查平整面是否破损。
5.2准确度检查:用游标千分尺(基准尺)顶紧塞尺的下面,读出来的数值与原有塞尺厚度的误差,
塞尺厚度在0.02mm~0.25mm范围,精度为≥0.005mm;塞尺厚度在0.25mm以上,精度为≥
0.01mm,将测量的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5.3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编制: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