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自校规范标准[详]
常用量具自校规程

常用量具自校规程1范围本办法规定了计量自校规程的使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一切在用和新购买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自校。
2职责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自校规程拟制和实施。
3计量自校规程的贯彻3.1自编校准方法附录A 通用卡尺自校规程附录B 千分尺自校规程附录C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大量程百分表自校规程附录D 直角尺、刀口形直尺、塞尺、半径样板自校规程附录E 螺纹塞规自校规程附录F 高度卡尺自校规程3.2计量器具维护按《检测工具日校对记录》等相关要求执行。
3.3计量器具管理按《计量器具管理文件》执行。
附录A 通用卡尺自校规程A.1目的:对通用卡尺进行自校,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A.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通用卡尺的自校。
A.3自校基准:外校合格的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刀口角尺、外径千分尺。
A.4环境条件:室温。
A.5外观A.5.1目视:表面应镀层均匀、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
A.5.2新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A.5.3使用中和后续检定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允许限制使用合格部分。
A.6各部分相互作用A.6.1用手来回拉动尺框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A.6.2各紧固螺钉和微动装置的作用应可靠。
A.7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目力观察或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对,应符合《表1》规定,允许表面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磨、划痕。
表1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A.8测量面的平面度将刀口角尺的测量边正放(±15°内)在测量面上,目视不允许有光隙。
A.9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合并两量爪,用1级0~25mm外径千分尺检定,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偏差和平行度A.10刀口内量爪的平行度将游标定格在正10mm处并固紧,用0~25mm的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平行度应≤0.01。
计量设备自校、自检程序

计量设备自校、自检程序
1、目的
为确保在用的计量器具处于受控状态,使计量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在用的计量设备。
3、职责
1)质检部门为计量设备自检、自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校准检查。
2)各部门、车间负责自用器具在使用过程的校准检查和定期查验管理工作。
3)计量设备使用人员负责自用设备使用前的日常检查和校准,并做记录。
4、程序
1)确定标准件。
该标准件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合格。
由质检部专人保管。
2)质检部专人对计量设备进行比对检查,作记录并予以保存。
3)进行比对时,注意室内温湿度的控制,温度在(10~36)℃为适宜。
并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自校。
4)当发生产品计量问题时,或计量设备损坏时,要进行重新检测,并查找原因。
5)经比对不符合要求的计量设备予以报废处置,不得流入生产作业现场。
6)计量设备使用人员对使用的设备应保持自校、自检状态的标识。
计量器具自校规程

附录A
计量器具自校规程
按照ISO9001:2008质量体系要求,确保在用计量设备的准确,特制定此规程。
我公司自校计量器具主要有:量筒,滴定管,吸管等。
一.校准方法:
1.将待校准的玻璃仪器及带盖的玻璃容器彻底洗刷干净,在烘箱中干燥并冷却后,将玻璃容器在万分之一天平上秤重,记下秤重数值(容器重)。
2.将待校准的玻璃仪器装满蒸馏水,准确至刻线,然后移入玻璃容器内,盖好盖子,在万分之一天平上秤重,记下秤重数。
(总重)
3.测量蒸馏水的温度,查出相对温度下的比重。
3.计算:
总重-容器重
容量=
蒸馏水的比重
如果计算的数值与标准值相同,则此仪器为准确。
如果计算的数值与标准值不相同,则此仪器为不准确,须重新标定后方可使用。
以上计量器具的校验周期为每3年一次。
新增加的仪器须经过校准后才能投入使用。
计量仪器工具自校检验规程

计量仪器工具自校检验规程文件审批表日志计量工具自校检验规程1、目的建立有效的计量自行校准体系,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计量)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使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测量能力符合检验要求,检验数量准确、可靠,并结合长春烽火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XXXXXXXX公司在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全部计量工具。
3、职责3.1生产部职责3.1.1贯彻有关的计量法律、法规.制订和健全管理制度,经部门领导批准后实施。
3.1.2制定计量自行校准计划,并组织实施。
3.1.3负责提出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采购计划和组织对购进设备确认,对不合格的提出退或索赔依据。
3.1.4负责公司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自行校准工作及记录工作。
3.2质检部职责3.2.1配合生产部完成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自行校准工作。
3.2.2负责本部门专用检验、测验和试验设备的自行校准工作及本部门分台帐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4.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周期自校管理4.1定期自行校准凡国家计量检定机构可检定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一律实行按期送检,同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在送外检定周期内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定期的自行校准。
4.1.1自行校准间隔期的规定4.1.1.1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编制计量器具定期检定、校准计划,同时编制定期自行校准计划。
4.1.1.2自行校准按实际使用要求和使用情况确定,一般定为3个月到6个月,但不能超过该器具检定规程所规定的周期。
4.1.2校准依据注:专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周期见《专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规定》。
4.1.3自校周期送检4.1.3.1自校周期送检工作由计量专管员按自行校准计划前一星期开具“计量器具自行校准通知单“通知各部门,各使用部门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将受检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送生产部。
4.1.3.2对在使用中不能拆卸或难以拆卸的,由计量专管员直接到安装点检定。
计 量 器 具 自 校 规 程

计量器具自校规程
文件编号:
分发号:
持有人:
受控状态:
二○一二年十月十五日实施
BG-04-2012
由于本公司的产品在计量时容易造成计量器具的不稳定性,故此对本公司使用的计量器具对比已送校准的计量器具进行自校,以保证公司产品的计量正确性。
计量器具校准由具有相关计量资质的检验员进行;并对校准状态进行记录。
一、校准方法:
1、电子称:
将产品按要求在已校准的电子称上先称出标准重量,然后将标准重量的产品放置需校准的电子称上测出实测重量,实测重量减去标准重量为误差,检验员将误差调整为0,则为合格。
2、钢卷尺、直尺:
将产品按要求在标准钢卷尺、直尺上先测出标准长度,然后用需校准的钢卷尺、直尺、测量标准长度的产品,测出实测长度,实测长度减去标准长度,即为误差。
直尺允许公差±0.1㎝,钢卷尺允许公差±0.1㎝。
超出规定要求时该量具即为报废。
二、校准时间:
1、电子称每年自校一次;
2、钢卷尺、直尺每年自校一次;
编制:批准:日期:。
计量器具自校验规范

计量器具自校验规范一、计量设备自校规程1、目的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校验,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检测设备内校的控制原则、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服务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校准。
3、职责权限技术质量部负责计量设备的定期校准。
4. 工作程序4.1技术质量部根据每台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校准/检定周期,由技术质量部按时校准/检定,超过校准/检定周期的计量设备不能作为合格计量设备使用。
4.2在检测周期内发现计量设备出现故障,立即停止使用,使用人员通知上级处理,对修理后的性能重新检定和校准。
4.3技术质量部统一管理每台计量设备的原始资料,包括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保修单、历次送检情况记录、检定记录或检测报告等,长期保存。
4.5检测设备上都应在明显部位有明确标识,包括“合格”、“准用”、“不合格”。
合格:适用于有计量检定规程的,经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绿色标签。
准用:适用于没有计量检定规程,而按校准规范校准的测量设备也用绿色标签。
不合格:适用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红色标签,标示禁止使用。
二、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一把经外部具有检验资质单位检定合格的卡尺作为参照对比(简称封样卡尺),一块测试量块。
4、环境条件20℃--25℃5、校准步骤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用封样卡尺测量量块外径,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用被检定卡尺测量同一量块同一部位,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和封样卡尺所测数据相比较,误差小于±0.02mm为合格。
自校规程

一、圆形试模自校方法1.主要技术指标标准马歇尔试模内径:101.6mm±0.2mm,高87mm;大马歇尔试模内径:152.4mm±0.2mm,高115mm;圆柱体试模内径:100 mm ±0.2mm,高180±0.2mm。
抗渗试模上口185mm±0.2mm 下口175mm±0.2mm高mm150±0.2mm2.测量计划2.1定期较定试模尺寸,剔除已变形试模。
2.2在成型试件过程,注意测量的试件高度和直径变化,如有超出直径或高度范围的立即校订试模尺寸。
3.自校步骤3.1观察试模内壁,对内壁不光滑、有划痕的剔除。
3.2对马歇尔试模,主要测量试件的内径。
使用游标卡尺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同测量试模的直径,平行三组试验,在试模直径超出152.4mm±0.2mm(大马歇尔的试模), 101.6mm±0.2mm(小马歇尔的试模)范围时剔除试模。
在试模不同方向上的直径差值超过0.3mm 时,剔除试模。
3.3对圆柱体试模,同时测量试模的内径、高度和垫块的高度,保证成型出的试件为φ100mm×100mm或180mm×170mm 。
其直径测试方法和马歇尔试模一样。
高度测定,采用游标卡尺测试模的 4 个高度,不同方同上的高度差超过0.2mm ,剔除试模。
同时将4 个高度值平均值为试模的平均高度,保证试模的高度在180±0.2mm 或150mm±0.2mm的范围内,按测定上下垫块各四个高度为平均高度,保证在40±0.2mm 的范围内,抗渗试模除外。
4.执行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051-2009《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二、路面渗水仪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路面渗水仪的校验。
计量器具自校验规范标准

目录一.计量设备自校规程 (2)二.游标卡尺部校准规程 (2)三.钢尺、卷尺部校准规程 (3)四.千分尺部校验规程 (3)五.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4)六.万用表部校准规程 (4)七.匝数测量仪部校准规程 (5)一、计量设备自校规程1、目的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校验,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2、围本程序规定了检测设备校的控制原则、容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服务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校准。
3、职责权限技术质量部负责计量设备的定期校准。
4. 工作程序4.1技术质量部根据每台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校准/检定周期,由技术质量部按时校准/检定,超过校准/检定周期的计量设备不能作为合格计量设备使用。
4.2在检测周期发现计量设备出现故障,立即停止使用,使用人员通知上级处理,对修理后的性能重新检定和校准。
4.3技术质量部统一管理每台计量设备的原始资料,包括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保修单、历次送检情况记录、检定记录或检测报告等,长期保存。
4.5检测设备上都应在明显部位有明确标识,包括“合格”、“准用”、“不合格”。
合格:适用于有计量检定规程的,经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绿色标签。
准用:适用于没有计量检定规程,而按校准规校准的测量设备也用绿色标签。
不合格:适用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红色标签,标示禁止使用。
二、游标卡尺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游标卡尺的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一把经外部具有检验资质单位检定合格的卡尺作为参照对比(简称封样卡尺),一块测试量块。
4、环境条件20℃--25℃5、校准步骤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用封样卡尺测量量块外径,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然后用被检定卡尺测量同一量块同一部位,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然后和封样卡尺所测数据相比较,误差小于±0.02mm为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器具自校规
1、游标卡尺部校准规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数显、带表游标卡尺的部核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数显卡尺的显示屏是否完好,带表卡尺表
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
应在允许误差围,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允许误差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
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围,判校准合格;
2、千分尺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千分尺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围
适用于千分尺的部校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
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围,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允许误差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
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围。
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允许误差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围,判校准合格。
3、高度卡尺、深度卡尺校规程
1目的
对高度卡尺及深度卡尺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围
适用于全厂生产使用的数显、游标高度卡尺及深度卡尺。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检验步骤
5.1检查高度卡尺、深度卡尺的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将参照平台表面擦拭干净,高度卡尺、深度卡尺垂直放置使刻度归零。
取出3~4块标准量块,放
在平台进行测量,每块测量3次每次测量值均在允许误差±0.02mm围,将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5.3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围,判校准合格。
4、角尺校检验规程
1目的
对各类角尺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围
适用于全厂生产用的刀口角尺、刀口平尺、宽度角尺的部校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刀口角尺的刀口是否有缺角、崩角现象,刀口角尺整体有无变形,紧固位是否松动,表面无
污渍、锈迹,、外测量接触面应平整、干净。
5.2检查宽度角尺整体有无变形,紧固位是否松动,表面无污渍、锈迹,、外接触面应平整、干净。
5.3取外校合格的80mm、100mm标准量块各一块将两块量块平放在台面,2个测量接触面垂直形成
90°、外角。
再把待测角尺的角贴紧量块的外角,观察角尺的测量面不能出现缝隙,角尺的角呈90°判定为合格。
5.4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待测角尺的外角,外角呈90°判定为合格。
5.5待测刀口平尺的平口贴紧标准平台,观察平尺的测量面不能出现缝隙判定为合格
5、百分表、百分表仔部校准规程
对百分表、百分表仔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及管理中使用的百分表、百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CNC加工中心。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清洁CNC加工中心平台,将百分表/百分表仔贴紧主轴底部,其探头朝下。
操作机器使主轴表探头
接触平台,将控制面板数显表归零。
5.2升起主轴将量块接触面放置CNC加工中心平台,操作机器将主轴上表探头接触平台,当表上刻度
显示15时停止,再将控制面板数量表归零。
升起主轴将表上探头移至待测量块的表面,降下主轴使表上探头接触量块的接触面,当表上刻度显示15时停止,记录控制面板显示的数据。
再重复以上动作二次,将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5.3分别取出两块不同规格的量块重复以上动作。
5.4每次测量精度允许误差在±0.01mm判定合格。
6、游标万能角度尺部校准规程
对游标万能角度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围
适用于全厂所有使用的游标万能角度尺。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游标万能角度尺主体及辅助尺有无变形,紧固螺丝是否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扭动旋转螺丝
刻度尺表盘是否平稳、平滑。
5.2取外校合格的80mm、100mm标准量块各一块将两块量块平放在台面,2个测量接触面垂直形成
90°、外角。
5.3将游标万能角度尺调至90°刻度,再贴紧量块的90°外角,扭动旋转螺丝使游标万能角度尺的两个
测量面与量块的90°外角充分接触至无任何缝隙,记录表盘读数再重复两次测量。
将测量三次的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5.4按以上动作重复测试量块的90°角。
5.5每次测量精度允许误差在±2’判定合格。
7、塞尺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塞尺进行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围
适用于全厂生产使用的塞尺。
3校验基准
校验合格后的千分尺。
4环境条件
室温
5检验步骤
5.1外观检查:是否弯曲、变形,检查平整面是否破损。
5.2准确度检查:用游标千分尺(基准尺)顶紧塞尺的下面,读出来的数值与原有塞尺厚度的误差,塞尺厚度在0.02mm~0.25mm围,精度为≥0.005mm;塞尺厚度在0.25mm以上,精度为≥0.01mm,将测量的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5.3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围,判校准合格。
编制: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