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校情类
校史校情演讲稿

校史校情演讲稿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校史校情。
学校的历史悠久,校情丰厚,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骄傲。
让我们一起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感受学校的精神风貌,共同见证学校的辉煌成就。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学校的发展历程。
我们学校创建于XX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享誉全国的名校。
学校的建立初衷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服务社会发展。
经过无数代师生的努力奋斗,学校在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每一位师生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其次,让我们感受一下学校的精神风貌。
学校一直以来都弘扬着民主、团结、求实、创新的校风,倡导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
师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都能够茁壮成长,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的精神风貌也体现在了各项活动中,比如学术讲座、文艺演出、志愿活动等,都能够看到师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这种精神风貌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也成为了我们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
最后,让我们共同见证学校的辉煌成就。
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屡获殊荣,学科建设也日益完善。
师生们在各项竞赛中屡创佳绩,校园文化建设也日渐丰富多彩。
学校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每一位师生的努力,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
学校的辉煌成就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继续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弘扬学校的精神风貌,共同创造学校更加辉煌的明天!谢谢大家!。
校史校情教育

校史校情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是指通过对学校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精神文化和优良传统,培养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校史校情教育旨在传承学校的文化基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自我认同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史校情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成长经历,通过对学校的历史进行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取得的成就。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更能够激发他们对学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校史校情教育可以传承学校的精神文化和优良传统。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精神文化,这是学校的文化基因。
通过向学生介绍学校的精神文化和优良传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学校的优良传统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动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
校史校情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自我认同感。
学校是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授的重要场所,通过校史校情教育,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背景,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同时,学生在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精神文化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加积极地融入学校的大家庭中。
在校史校情教育中,除了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精神文化,还应该关注学校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了解学校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激励他们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史校情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与文化,传承学校的精神与传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自我认同感。
同时,校史校情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对学校的介绍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特点和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校史校情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华中师范大学校史校情

10 月,华中高等师范学 校奉命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
34、1985 年 8 月华中师范学院又奉命更名为 华中师范大学
35、华中师范大学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 、求实
创
新; 、 立德 、树人 ”的优良传统和富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校风和学风。
36、社会科学研究会 主编了《苍洱半月刊》,1941 年初创刊,主要作为宣传
22、历史文化学院设有历史系、文化学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文献研 究所、楚学研究所、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 地。 23、历史文化学院有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古 代史课程列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2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从事教育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信息 化领域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研究开发机构,是华中师大教育信息学科和人文数字化 研究的平台。 25、华中师范大学的语言研究和语言教育,有 50 多年发展历史。
11、历史文化学院的前身历史社会学系是(文学院)下设的院系。
12、(1951 年)华中大学改为公立。
13、华大桂声于 1938 年创办于(桂林)。
14、华中大学初建时,设有(文、理、图书)三科。
15、雅礼大学擅长于(自然科学)方面,文化大学则在人文科学、图书馆1931 年《文华图书科季刊》上撰文称:“文华公书林于众图书
抗日与争取 民主的园地。
37、由中国文学系、历史社会学系师生主办的《 西南边疆研究报告 》,是当
时国内、国 际边疆文化资料的权威刊物。
38、1947 年至 1949 年间,华中大学战后成立的学生社团也开展了许多积极进步
的活动。《苍 海文汇社》、《野火社 》是华大学生运动的火车头,也是
华大社团的重要组织者。
校史校情材料

1、浙江海洋学院历史沿革 2、浙江海洋学院的前身介绍 3、浙江海洋学院的现状 4、浙江海洋学院的未来发展
历史沿革
LOGO
浙江海洋学院位于我国唯一以群岛设立的地级城 市----浙江省舟山市。1998年由创建于1958年的舟山 水产学院(1975年改名为浙江水产学院)和创建于 1978年的原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学校是一所 以海洋为特色,理学、农学、工学、文学、医学、管 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 实行浙江省和舟山市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自2000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中国石化销售公司舟山石油 化工学校(含职工中专)和浙江省商业学校相继并 (进)入。
7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LOGO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前身是浙江省农林厅水产 局沈家门水产技术指导站,1953年3月由省农林厅水产局 在沈家门创办,4月30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54年, 改名为舟山地区专员公署水产局水产技术指导站。1955 年3月,改名为浙江省舟山水产试验所。1956年4月,更 名为浙江省海洋水产试验所。1959年3月,将试验所升格 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1960年5月,根据省革命委员 会的通知,研究所并入浙江农业科学院,改名为浙江农 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并与浙江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合署 办公。1962年2月,研究所划归省水产厅领导,并恢复原 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2
原浙江水产学院
LOGO
原浙江水产学院前身为舟山水产学院,1958年9月22 日创建于舟山,从事普通本科教育。同年10月,浙江省水 产干部学校并入,学校迁入定海城关北门外义桥;次年3 月,岱山水产学校也并入。1959年12月,根据中共浙江 省委决定,舟山水产学院与浙江农学院、天目林学院合 并成立浙江农业大学,改称浙江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1962年,舟山水产学院从浙江农业大学分出单独建制; 同年4月,省委决定,学校党委工作划归舟山地委领导, 业务上划归省教育厅直接领导。1964年,省委确定舟山 水产学院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的试点单位,试行半 工(渔)半读。1966年以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学校本科教育停止招生达11年之久,1975年8月16日经国 务院批准恢复舟山水产学院,并改名为浙江水产学院。 Nhomakorabea8
(共234题)校史校情部分(共36题).doc

(共234题)校史校情部分(共36题)1、我院建校时间。
答:1956年2、学院由辽宁省铁岭农业学校独立升格为铁岭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时间。
答:2003年1月3、学院与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成功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时间。
答:2005年5月4、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更名为辽宁职业学院时间。
答:2006年10月5、学院通过了辽宁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时间。
答:2007年10月6、学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时间。
答:2008年12月7、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时间。
答:2010年11月8、我院办学思路是。
答:“坚持三跳,提升内涵,创新特色,打造三名”9、我院校训是。
答:厚德博学,尚志克勤10、我院办学目标是。
答: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打造国际化高职教育名校11、人才培养途径是。
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技同举、德才并重12、校园建设理念是。
答: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13、管理理念是。
答:星级管理、规范管理14、管理目标是。
答: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15、团队意识是。
答: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16、工作作风。
答:少说多干、说干就干、扎实苦干、干就干好17、学院精神是。
答: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18、环境建设标准是。
答:净、绿、美、慧19、教师从教标准是。
答:为人师表、为人师心20、“坚持三跳”中的“三跳”指。
答:跳出教育搞教育,跳出学校办学校,跳出教学抓教学21、“提升内涵”中内涵建设的核心是。
答:专业建设22、“创新特色”中的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办学理念、前提是科学定位,核心是。
答:专业特色23、“打造三名”中的三名指。
答:名师、名专业、名校24、我院各分院全称。
答:高尔夫学院,农艺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商贸学院,信息科技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5、全院共有高职专业数量。
关于校史校情的思想汇报

关于校史校情的思想汇报校史校情,作为一名学生,我深深地意识到了它对我的意义和影响。
学校的历史,承载着无数的记忆和传承。
它是我们学校的灵魂,也是我们学子们的共同骄傲。
学校的发展历程充满着艰辛和辛酸,但也蕴藏着成功和荣耀。
这些历史的痕迹,是我们前辈们顽强拼搏的见证,更是我们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通过了解和学习学校的历史,我深刻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不仅仅是建筑的变迁,更是与人们的觉悟和奋斗息息相关。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不仅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学子,我们应该向前辈们学习,不断追求卓越,积极投身社会,为学校争光。
了解学校的历史,不仅能够让我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也能够激励我更加珍惜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
作为一名学生,我深知教育对我的意义,更明白学校对我的培养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而这份宝贵的资源,是无数前辈们一腔热血和智慧的结晶,是无数人为我付出努力的结果。
正是因为这份珍贵的资源,我才有了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因此,我要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努力奋斗,不负众望。
了解学校的历史,还能够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其中有一批批为人民和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这些人物的先进经验和崇高追求,正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通过对学校历史中这些人物的学习,我将会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以此为动力去奋斗。
学校历史也是我们团结和凝聚力的来源。
每一个学校的发展历程都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每一个成功的里程碑都离不开同学们的齐心协力。
通过了解学校历史,我更明白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一心,我们才能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总之,了解学校的历史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它不仅让我们对学校朝气蓬勃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增强我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凝聚力。
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学校,珍惜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奋斗,为学校增添新的辉煌!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学校更加美好!。
学校校史校情教育方案

学校校史校情教育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校史校情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关注焦点。
通过加强对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校情感,提升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学校校史校情教育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校校史展示学校校史是学校发展的记录,展示了学校的成长历程、精神文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学校应当建立校史馆,收集整理学校的历史文件、文物、图片等资料,并通过展览展示给师生和访客。
校史展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了解学校的过去,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二、学校校歌和校训的宣传学校校歌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象征,是传承学校精神的重要载体。
学校应当通过每周一次的校歌集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校歌演唱会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歌声来感受学校的精神风貌。
此外,学校校训是学校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应当通过校训展板、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校史教育课程的开设学校应当开设校史教育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学校历史,了解学校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就。
课程可以涵盖学校创办初衷、重大历史事件、知名校友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及对学校发展的责任感。
四、校史故事的讲述学校应当邀请有关老师或校友来讲述学校的历史故事,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精神文化。
这些故事可以包括学校的奋斗史、优秀校友的事迹、学校对社会的贡献等,通过直观的叙述和真实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五、学校校史材料的挖掘和整理学校应当成立校史研究小组,负责对学校的历史进行挖掘和整理。
通过收集学校的历史文献、照片、视频等材料,编写学校校史,做到全面、客观、准确。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史写作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史的整理和创作中来。
西电校史校情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电力类高等学校,具有光荣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校史校情非常丰富,以下是其中一部分内容:
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西安电力工业学校,历经了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职工工学院、西安电力学校、陕西省电力学校等阶段,于198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专科层次的高等学校。
学校以电力类专业为特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专科层次为主的电力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明德至善、笃学求知”的校训精神,坚持“以质量为重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管理求效益,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思路,积极为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在校生近8000人,设有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基础部和思想政治部等教学单位。
开设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等26个专业,其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为省级名牌专业,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等2个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此外,学校还拥有多所实验实训基地,包括电气实训中心、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实训室等,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丰富校史校情的电力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章开沅主要研究的__辛亥革命___方面的历史。
2、我校的办学任务是:以育人为己任3、邓小平是_中原大学____的创始人之一。
4、图书馆的新馆于__2010年___年竣工。
5、___ 1997年__年,华师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
6、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7、华中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为:章开沅8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成立于1991年9、我校坚持以师范为亮点的办学特色10、1953年10月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成为一所文理科综合性师范大学。
华师校歌是《南湖秋月》11、华师最美宣传片是《爱在华师》12、华师校园有中华民国已故大总统黎元洪的墓13、华中师范大学校庆定于10月2日14、2005年,学校正式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15、华师的办学理想为“以生为本,以师为先”16、110周年校庆主题为“传承百年学府文化,凝聚四海校友情谊”17、三博”文化气象是指“博爱、博学、博雅”18、我校发展战略是“一体两翼”19、我校设有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20、现任校长:杨宗凯现任党委书记:马敏21、音乐学院前身是华中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组,1932年4月举办首次年度音乐会。
4.音乐学院1953年成立音乐系,1986年恢复重新,2004年建院。
现设有钢琴、器乐、声乐、理论、舞蹈系、一个音乐研究所和一个行政办公室。
有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两个本科专业和舞蹈方向(音乐学专业),并拥有音乐学与舞蹈一级硕士学位点。
22、历史文化学院设有历史系、文化学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所、楚学研究所、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
23、历史文化学院有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古代史课程列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2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从事教育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信息化领域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研究开发机构,是华中师大教育信息学科和人文数字化研究的平台。
25、华中师范大学的语言研究和语言教育,有50多年发展历史。
26、历史上,中原大学曾迁至河南省(开封市)。
27、 1948年上旬,中共中央决定派范文澜同志任中原大学校长,但由于其实际上一直没有来校就职,最终由(潘梓年)同志任校长。
28、《改造》于(1949年)在开封创刊。
29、(1950年5月4日),中原大学举行了首届体育运动会,历时三天。
30、为进一步组织学生的力量,展开群众性的、自觉性的自我思想改造,(1948年)中原大学学生会应运而生。
31、为了保证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的深入开展,1951年4月开始,中原大学各单位纷纷制定爱国公约,其中,最先制定爱国公约的是(教育学院)。
33、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包括(政治系)和(历史系)。
34、1950年,中原大学校学生会正式成立,(柳汉瑜)为学生会主席。
35、1952年,中原大学体育委员会正式成立,领导全校体育锻炼运动。
36、1951年9月教育学院开始与私立华中大学合并,成立(公立华中大学)。
37、1948年8月,全校师生参加八一纪念大会,在大会上(刘伯承)宣布中原大学正式成立。
38、为更好的成立中原大学,中央组成了以(陈毅)同志为主任的筹备委员会。
39、(1949年8月16日),中原读大学在武昌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开学。
40、1951年,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全校师生员工参加示威大游行,制定并公布(《中原大学爱国公约》)。
4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42、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管理学院)成立于1993年9月43、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机构有“两系,即公共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44、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机构有“三所”行政管理研究所、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45、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机构有“五中心”现代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政府管理研究中心、地方政府治理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当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中心、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研究中心46、 1986年3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正式成立,并于同年开始招生。
47、音乐学院共有5个系1个研究所48、美术学院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动画、绘画四个本科专业49、外国语学院现设有英语系、俄语系、日语系、法语系、朝鲜语(韩语)系、翻译系、公外系7个教学单位50、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下设5个系(经济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会计系)51、体育学院始创于1950年,1979年复办成立体育系,2005年在原体育系和公共体育部的基础上组建体育学院。
52、心理学院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创始人之一、格式塔学派在中国的代表人物之一朱希亮先生自1952年起一直在我校任教53、心理学院于2005年5月成立54、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设有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三个本科专业,55、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专业设置有师范专业是.地理科学专业非师范专业是旅游管理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56、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前身是1929年建立的华中大学化学系57、化学学院的学科设置涉及理、工、农三个学科门类58、2012年5月,信息管理系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59、1995年成立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60、生命科学学院办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化学—生物学交叉培养班”三个本科专业,61、现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12月62、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下设三个系: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统计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63、现计算机学院创建于1992年64、计算机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65、学校在计算机学院自主增设了三个交叉学科博士点。
66、图书馆的一般开放时间是星期一至星期四、星期六、星期日:8:00-22:00星期五:8:00-11:4067、图书馆布局中八楼是古籍特藏阅览室68、图书馆借书的书目规定,教职工、博硕士生可借15册,借期为3个月;本科生可借10册,借期为2个月。
69、图书馆规定,读者在在网上续借图书,借期为一个月70、图书馆规定,读者需要续借图书,只有在还书前5天才能续借71、图书馆提供文化讲坛的服务有文华公书林讲坛和风雅悦读会72、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理论物理),1个“211”重点建设学科(物质深层次结构物理)和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粒子物理与核物理);73、现社会学院正式成立于2008年1月11日74、社会学院设有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75、马克思主义学院设有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政治学(非师范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国际政治方向)两个本科专业,76、天空合唱团的前身是于1993年华中师范大学成立的音乐系合唱团77、田晓宝教授被称为“TianKong之父78、文华书院__1924年___年改名为华中大学。
79、中华大学是_ 1912年____年创办的。
80、公立华中大学是_1951年____年组建的。
81、_ 1952年____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
82、图书馆的老馆建于__1961年___年。
83、__ 1962年___年湖北大学的一部分并入华中师范学院。
84、学校现代人才培养思想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85、华师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88、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90、梅园一角的“绿魂”石碑是为了纪念园丁姚水印师傅校史校情类(二)1、华中师大源头为1871年的(文化书院)。
2、在(1924年)文华大学建成为华中大学。
3、(“文华公书林”)标志着近代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诞生4、近代中国第一个图书馆学专业诞生于文华大学,它是(文华大学图书科)。
5、1901年,文华创办的校刊(《文华纪事》)。
6、这份报告主要是介绍1921年左右中国教会学校的情况,提出了调整办学方针,在它的思想的指导下,文化大学面临着改组,调整和联合的历史抉择。
它是(《伯顿报告》)。
7、1927年以后,由于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华中大学曾停办一段时间,是(孟良佐)校长的努力,使华中大学得到了重生。
8、华中大学最高议事机构是(评议会)。
9、华中大学向(国民政府)注册立案,标志着它名正言顺地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
10、抗战胜利后,华中大学第一学年注册时设了(文学、理学、教育)三个学院。
11、历史文化学院的前身历史社会学系是(文学院)下设的院系。
12、(1951年)华中大学改为公立。
13、华大桂声于1938年创办于(桂林)。
14、华中大学初建时,设有(文、理、图书)三科。
15、雅礼大学擅长于(自然科学)方面,文化大学则在人文科学、图书馆学方面享有较高的声誉。
16、(蔡元培)于1931年《文华图书科季刊》上撰文称:“文华公书林于众图书馆中,乃知老成先进,弥孚众望。
”17、文华大学的校友会宗旨是(忠于母校,团结所有文华的学生)。
18、文化书院是采用(西式教育)。
19、为了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华中大学的教职工每月有 3 个定期茶会20、“团契”是华中大学一种带有基督教宗教色彩的学生组织,参加者互称契友。
21、从1924年开始实行的宿舍制和导师制,是华中大学借鉴英国作法而实施的一项特别管理方式。
22、韦卓民不仅参与创办了华中大学、成为华中大学的首任校长,并在华大几十年风雨飘摇的航行中始终为华大撑杆掌舵。
23、1920年3月,韦棣华在学成归国的胡庆生和沈祖荣的帮助下,在文华大学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图书馆教育机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24、抗战期间,华中大学先后迁至广西桂林和云南大理。
25、任教于华大中文系的石声淮先生,有“活辞典”的美誉。
26、武昌文华中学第一任华籍校长余日章先生,是文华书院(华中大学前身)毕业生。
27、在李辉祖严谨踏实的办学精神影响下,文华中学形成了“勤奋踏实、尊师守纪、互相友爱、生动活泼”的优良校风。
28、1978年,邱永喜主持翻译了美国七十年代有重要影响的改革教材《中学物理教程》,最先介绍美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情况。
29、张景龄教授长期从事有机磷化学的教学与研究,他亲手创建了华中师范大学农药化学研究所。
30、刘连寿与西德柏林大学孟大中教授合作提出的多重产生的“三火球模型”是在该领域内广泛引用的重要基本文献,被国际同行称为“刘——孟模型”,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
31、刘连寿教授在华中师大创建了湖北省第一个粒子物理研究所。
32、1951年8月16日私立华中大学与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合并,改为公立华中大学33、1952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指令:“撤销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组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建校委员会,校名暂称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
” 1953 年10月,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奉命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
34、1985年8月华中师范学院又奉命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35、华中师范大学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优良传统和富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校风和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