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资料
诊断学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பைடு நூலகம்
热冷 水水
(温度 觉)
大头 针
(痛觉)
棉签(触 觉)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Ⅴ.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
(2) 咀嚼肌运动
观察颞肌\咬肌有无萎缩 用双手压紧双侧颞肌\咬 肌,令患者咀嚼, 感知肌张 力 \肌力&是否对称 嘱张口判定下颌有无偏 斜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Ⅴ.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
(3) 反射
②下颌反射
患者略张口, 轻扣击置于下颌
中央的检查者拇指, 引起下颌上提
正常人不易引出
脑干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反射
增强
下颌
反射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Ⅶ. 面神经(Facial nerve)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Ⅸ, Ⅹ. 舌咽\迷走神经
(4) 反射
③颈动脉窦反射
(carotid sinus reflex)
➢ 检查者用食指与中指压迫一
侧颈总动脉分叉处, 引起心率减
慢 (舌咽神经传入, 迷走神经传
出)
颈动
➢ 颈动脉窦过敏患者, 按压可
脉窦 受压
引起 心率过缓\血压下降&晕厥,
Ⅸ, Ⅹ. 舌咽\迷走神经
②眼心反射(oculocardiac
reflex)
检查者用中指与食指在双侧 眼球逐渐施压20~30s 正常人脉搏减少10~12/min(三 叉神经眼支传入, 迷走神经心神 经支传出) 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反射加强
兽医临床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局部炎症、脊髓膜炎 脊髓背根损伤
意识障碍 局部神经麻痹
深感觉
体位改变后 不能恢复
脑炎、脑水肿 马霉玉米中毒
感觉机能检查
特殊感觉
视力减退或消失
白内障、视神经损伤、 棉子饼中毒
视觉 瞳孔散大
危症、阿托品中毒
瞳孔缩小
有机磷中毒
4、反射活动检查
浅反射
耳反射 髻甲反射 腹壁反射 肛门反射 角膜反射 咳嗽反射
兽医临床诊断学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内容
• 1、精神状态的检查 • 2、运动机能的检查 • 3、感觉机能的检查 • 4、反射活动的检查
1、精神状态的检查
临床表现
精神 不安、惊恐,重则狂躁不驯,前冲后退,暴目凝视, 兴奋 甚至攻击人畜
精 神
沉郁
对周围的注意力降低,反应迟钝、头低耳耷、 眼睛半闭、行动无力
传染病、
寄生虫病
运动机能检查
痉挛
阵发性 痉挛
肌肉作短暂、 快速、重复的 收缩
脑炎、食盐中 毒有机磷中毒
矿物质缺乏
强直性 痉挛
肌肉作长时间 均等的持续性 收缩
破伤风、癫痫 脑脊髓炎
瘫痪 中枢性瘫痪 脑炎、脑水肿、脑软化 外周性瘫痪 单瘫、偏瘫、截瘫
3、感觉机能检查
一般感觉
浅感觉
痛觉 触觉 温觉
感觉过敏
抑
昏睡
处于熟睡状态,只对强烈刺激才能产生迟钝 而短暂的反应,但又很快陷于沉睡状态
制
昏迷
躺卧不起,昏睡不醒,意识反射消失,瞳孔 散大,粪尿失禁
2、运动机能的检查
强迫运动
盲目运动
作无目的的徘徊运动,对外 界刺激缺乏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八版诊断学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

叉试验加以鉴别。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杨永强
20
神经系统检查法:脑神经检查/位听神经Ⅷ/蜗神经
传音(传导)性耳聋:
见于外耳和中耳病变,如外耳道异物或耵聍、中耳炎或骨膜穿孔。传导性 耳聋听力损害主要是低频音的气导。
感音(神经)性耳聋: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杨永强
19
神经系统检查法:脑神经检查/位听神经Ⅷ/蜗神经
位听神经 Ⅷ
(1)蜗神经:
是传导听觉的神经,损害时可出现耳聋和耳鸣。常用耳语、表 声或音叉进行检查,声音由远及近,测量患者单耳(另侧塞住) 能够听到声音的距离,再同另一侧耳比较,并和检查者比较。 如要获得准确的资料尚需使用电测听计进行检测。
检查时应注意视乳头的形态、大小、色 泽、边缘等,视网膜血管有无动脉硬化、 狭窄、充血、出血等,及视网膜有无出 血、渗出、色素沉着和剥离等。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杨永强
9
神经系统检查法:脑神经检查/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及外展神经Ⅵ: 共同支配眼球运动,可同时检查。
(1)外观:
注意是否有上险下垂,睑裂是否对称,观察是否有眼球前突或内陷、 斜视、同向偏斜,以及有无眼球震颤。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杨永强
15
神经系统检查法:脑神经检查/三叉神经Ⅴ/运动
三叉神经Ⅴ:
(3)运动功能:
检查者双手触按患者颞肌、咀嚼肌,嘱患者作咀嚼动作,对比 双侧肌力强弱;再嘱患者作张口运动或露齿,以上下门齿中缝为标 准,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
当一侧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受损时,病侧咀嚼肌肌力减弱或出现 萎缩,张口时由于翼状肌瘫痪,下颌偏向病侧。
【诊断学总结】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学总结】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检查一、脑神经检查:嗅神经以特殊气味的物品分别测试双侧嗅觉,引起嗅觉障碍提示同侧嗅神经损害,可由创伤、前颅凹占位性病变和脑膜结核等。
鼻腔本身疾病也可引起嗅觉障碍。
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眼底检查等。
动眼、滑车、展神经这三对脑神经同司眼球运动,合称眼球运动神经。
上睑下垂与眼球运动向内、向上及向下运动受限,均提示动眼神经麻痹。
眼球向下及向外运动减弱,提示滑车神经损害。
眼球向外转动障碍提示展神经受损。
瞳孔反射异常可由动眼神经或视神经受损所致。
三叉神经面部感觉及咀嚼运动由三叉神经支配。
面神经面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具有味觉功能。
观察鼻唇沟是否变浅,口角有无低垂或歪向一侧。
面神经损害时,舌前 2/3味觉丧失。
位听神经包括前庭及耳蜗神经。
检查包括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
舌咽、迷走神经询问有无吞咽困难、呛咳,观察腭垂是否居中,咽反射及舌后 1/3味觉是否正常。
副神经检查胸锁乳头肌与斜方肌是否萎缩,耸肩及转颈运动是否正常。
舌下神经观察舌肌有无萎缩,伸舌有无偏斜。
二、运动功能检查肌力分六级。
单瘫单一肢体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常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多见于颅内病变或脑卒中。
交叉性偏瘫为一侧偏瘫及对侧脑神经损害。
截瘫为双下肢瘫痪,是脊髓横贯性损伤的结果,见于脊髓外伤、炎症等。
肌张力肌张力增高分为痉挛性及强直性,分别为锥体束及锥体外系损害所致。
肌张力降低见于周围神经炎、前角灰质炎和小脑病变等。
不随意运动是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包括震颤、舞蹈样运动及手足徐动等。
共济运动包括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及快速轮替动作等。
三、感觉功能检查包括痛觉、触觉及温度觉。
深感觉包括运动觉、位置觉及震动觉。
复合感觉是指皮肤定位感觉、两点辨别觉和形体觉等,也称皮质感觉。
四、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眼心反射眼球加压20-30秒后,心率减慢10-12次/分,减慢超过12次提示副交感神经功能增强,心率加快提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麻痹则无反应。
诊断学课件:第三篇 体格检查 第九章 神经系统检查

1、肱二头肌反射
• 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 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 反射中枢在颈髓5~6 节
2、肱三头肌反射
• 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 前臂稍伸展。
• 反射中枢在颈髓6~ 7节
3、桡骨骨膜反射
• 正常反应为屈肘、前 臂的旋前。
• 反射中枢在颈髓5~6 节
Oppenheim
Gordon
霍夫曼征 (Hoffmann’s sign)
拇指和其他手指掌屈, 为阳性。
由于中指深屈肌受到牵 引而引起。一般较多见 于颈髓病变。
四、脑膜剌激征
检查内容、方法与阳性表现 1. 颈强直 2. Kerning sign 3. Brudzinski sign
临床意义
(向内、向上及向下),瞳孔及对光反射,调 节反射
• Ⅳ滑车神经:眼球向外下运动 • Ⅵ外展神经:眼球向外运动
• Ⅴ三叉神经:
– 面部感觉: – 角膜反射: – 运动功能:咀嚼动作、张口动作
• Ⅶ面神经:
– 运动功能: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是否对称 皱额、闭眼、露齿、微笑、鼓腮动作
– 味觉检查:
• Ⅷ位听神经:听力及前庭功能
下降(肌肉松软,伸屈肢体时阻力低,关节活动
范围增大) 多见于下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炎、前角灰质 炎)、小脑病变、肌源性病变等
(三)不自主运动
意识清楚的情况下,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 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表现
✓ 震颤:静止性:帕金森 意向性:小脑疾患
✓ 手足徐动 ✓ 舞蹈样运动
3、病理反射检查
(一)浅反射检查(刺激皮肤或粘膜)
• 检查内容及方法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谢谢
THANKS
认知行为疗法
对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认知障碍,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 患者改善认知功能。
康复训练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肢体障碍等,可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 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05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与护理
CHAPTER
康复训练
物理疗法
包括运动疗法、按摩、针灸等,有助于改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 和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业疗法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穿衣、进食、写字等,提高患者的生活 自理能力。
语言疗法
针对失语症或语言障碍患者进行的语言训练,帮助他们恢复语言表达 能力。
护理措施
预防并发症
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保持皮肤清 洁干燥,预防褥疮。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 心态和康复信心。
痫药物、抗帕金森药物、抗炎药物等。
症状缓解治疗
02
对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如疼痛、痉挛等,可采用药物
进行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03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非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
如电刺激、磁疗、热疗等,有助于缓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目录
CONTENTS
• 神经系统检查基础 •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 •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与护理
01 神经系统检查基础
CHAPTER
第九版诊断学精品课件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学(第9版)
(八)副神经
支配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副神经受损时,向对侧转头及同侧耸肩无力或不能, 同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萎缩。
(九)舌下神经
检查时嘱病人伸舌,注意观察有无伸舌偏斜、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单侧舌下 神经麻痹时伸舌舌尖偏向病侧,双侧麻痹者则不能伸舌。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
诊断学(第9版)
诊断学(第9版)
(三)肌张力
1.肌张力增高 可表现为:①痉挛状态;②铅管样强直。 2.肌张力降低 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小脑病 变和肌源性病变等。
诊断学(第9版)
(四)不自主运动
1.震颤 类型有:①静止性震颤;②意向性震颤。 2.舞蹈样运动 多见于儿童期脑风湿性病变。 3.手足徐动 见于脑性瘫痪、肝豆状核变性和脑基底节变性 。
诊断学(第9版)
(二)深反射
反射强度通常分为以下几级: ➢ 0:反射消失 ➢ +:肌肉收缩存在,但无相应关节活动,为反射减弱 ➢ ++:肌肉收缩并导致关节活动,为正常反射 ➢ +++:反射增强,可为正常或病理状况 ➢ ++++:反射亢进并伴有阵挛,为病理状况
诊断学(第9版)
(二)深反射
1.肱二头肌反射 反射中枢为颈髓5~6节。
诊断学(第9版)
(四)三叉神经
是混合性神经,需下列检查。
1.面部感觉 注意区分周围性与核性感觉障碍。 2.角膜反射 直接和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见于三叉神经病变;单纯直接反 射消失见于面神经瘫痪。 3.运动功能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受损使病侧咀嚼肌肌力减弱或萎缩,张口 时由于翼状肌瘫痪,下颌偏向病侧。
诊断学(第9版)
人卫版第九版诊断学体格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精品》课件

● 诊断学(第9版)
(四)不自主运动
1.震颤 类型有:①静止性震颤;②意向性震颤。 2.舞蹈样运动 多见于儿童期脑风湿性病变。 3.手足徐动 见于( jiànyú)脑性瘫痪、肝豆状核变性和脑基底节变性。
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五)共济(ɡònɡ jì)运动
➢ 4级能作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 ➢ 5级正常肌力 瘫痪可分为:①单瘫(dāntān):单一肢体瘫痪;②偏瘫: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③交叉性偏瘫:
为一侧肢体瘫痪及对侧颅神经损害;④截瘫:为双侧下肢瘫痪。
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三)肌张力(zhānglì)
1.肌张力增高 可表现(biǎoxiàn)为:①痉挛状态;②铅管样强直。 2.肌张力降低 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小脑病变和肌源性病变等。
1.指鼻试验 小脑半球病变时同侧指鼻不准(bù zhǔn);如睁眼时指鼻准确,闭眼时出现障碍则为感觉性 共济失调。 2.跟-膝-胫试验 小脑损害时,动作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者则闭眼时足跟难以寻到膝盖。 3.其他 ①快速轮替动作:共济失调者动作缓慢、不协调;②闭目难立征:若出现身体摇晃或倾斜则为阳性, 提示小脑病变。如睁眼时能站稳而闭眼时站立不稳,则为感觉性共济失调。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二)深反射(fǎnshè)
反射强度通常分为以下几级:
➢ 0:反射消失 ➢ +:肌肉收缩存在(cúnzài),但无相应关节活动,为反射减弱
➢ ++:肌肉收缩并导致关节活动,为正常反射
➢ +++:反射增强,可为正常或病理状况 ➢ ++++:反射亢进并伴有阵挛,为病理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三头肌腱反射
膝反射检查法
膝反射检查法
踝反射(跟腱反射)
三)、病理反射
Babinski征: Chaddock征: Oppenheim征: Gordon征: Gonda征:
Hoffmann征: 阵挛
Babinski征
几种病理反射的检查方法
Hoffmann征
踝阵挛
四)、脑膜刺激征:
第二篇第九章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一、颅神经检查 二、运动功能检查 三、感觉功能检查 四、神经反射检查 五、自主神经功能
一、运动功能检查
一)肌力: 概念 肌力六级分级法 (0~5级):
0级 完全瘫痪 1级 有肌肉收缩而无肢体运动; 2级 肢体能在床面移动而不能抬起: 3级 肢体可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 能抵抗阻力,但较正常差; 5级 正常肌力。 临床意义:
二)肌张力 概念 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减低 三)不自主运动: 震颤 舞蹈样动作 其他:手足搐搦
肌张力低
舞 蹈 样 动
作
手足搐搦
四)共济运动 指鼻试验 跟膝胫试验
二、感觉功能检查
一)浅感觉检查 痛觉 触觉 温度觉 二)深感觉检查 运动觉 位置觉 震动觉
痛觉
触觉
运动觉
颈强直 Kernig征 Brudzinski征
颈强直
克尼格征检查方法
五)、Lasegue征(直腿抬高试验)
四、植物神经系统
皮肤颜色和温度 眼心反射 卧立位试验 皮肤划痕试验测定 Valsalva动作 心率变异性
位置觉
三)复合觉检查 定位觉 两点辨别觉 形体觉 体表图形觉
两点辨别觉
三、神经反射检查
一)、浅反射 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跖反射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跖反射
二)、深反射 肱二头肌腱反射 肱三头肌腱反射 桡骨骨膜反射 膝反射 踝反射(跟腱反射)
肱二头肌腱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