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预埋件镀锌处理

合集下载

幕墙施工方案

幕墙施工方案

幕墙施工方案(一)、预埋件方案:预埋件的埋设采用药剂螺栓固定。

1、材料锚板:8mm厚镀锌钢板。

药剂螺栓规格:M12×160mm。

每根药剂螺栓配一个螺母、一个4mm厚限位钢板。

2、操作步骤1、用冲击钻在砼结构上钻Φ16mm的孔,孔深不小于180mm。

2、用毛刷或风筒将孔清理干净,孔内不得有余灰或积水。

3、将锚板罩在砼结构面上,将螺栓插入孔中并轻轻旋转,使螺栓与胶充分接触。

4、等胶固化后将每根螺栓套上4mm厚限位钢板、螺母,将锚板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5、检查锚板位置合适后,将4mm厚限位钢板与锚板点焊,以防锚扳沿条孔移位。

用电焊将锚筋端部的螺纹点乱,以防螺母松脱。

6、再次确定埋件安放正确后,去渣除锈,刷防锈漆两道。

3、注意事项:(1)与锚扳相接的砼墙面应平整,锚板安装定位后表面应竖直,以便锚板受压时受力均匀。

墙面如不平整需剔凿涂砂浆。

(2)为保药剂与砼之间的粘接力,要求孔内清洁干净,孔壁上不得有浮灰、积水、碎石。

(3)螺栓端头伸出螺母5-7mm为宜。

(4)紧固锚板、焊接定位钢板需在药剂完全固化后进行,以防影响药剂的性能。

(5)在插入螺栓时,应尽量使溢出的药剂分布在锚板与砼墙面之间的缝隙内,这样才粘接牢固。

(二)、玻璃(金属)幕墙:玻璃(金属)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既要具有使用功能,更应兼顾装饰效果。

建筑师在对建筑物当中付出大量的心血智慧,设计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整体造型及丰富的外观效果。

我们在理解、消化、遵循建筑师构思的前提下,对结合玻璃幕墙的自身的结构特点,及我们多年的幕墙设计与施工经验进行精心的选材和设计,使其更趋于科学、合理、先进,以充分体现此幢大楼的外观视觉效果。

➢科学性所有玻璃幕墙设计中,采用距离、定位安装结构,保证玻璃搭接余量和表面平整度,避免了因局部不平或变形过大引起的应力集中,而致使材料变形,玻璃破碎;所有的硬性接触处,均采用胶垫弹性连接及硅胶密封,从而提高了玻璃幕墙的抗震性能,消除因冷热伸缩而产生裂缝,以及由于提高密封性能而保证玻璃幕墙的隔音效果;➢安全性每幢建筑的外立面设计都必须要保证其结构的安全性,安全第一的原则也是整个设计的重点考虑因素。

预埋件镀锌与否解析

预埋件镀锌与否解析

幕墙预埋铁件镀锌与否解析
预埋铁件防腐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或延长幕墙的使用年限。

预埋铁件为了防止腐蚀,一般对铁件采取热镀锌与涂刷防锈漆。

预埋铁件热镀锌比涂刷防锈漆对铁件的防护要好。

但热镀锌很难做到只对裸露的面板进行镀锌,因而使得埋脚也镀了锌,so,价格略贵且降低了与砼的粘结力,但防腐性能优于涂刷防锈漆。

如只考虑预埋铁件防腐性能,使用年限,综合分析仍采用镀锌工艺。

然,幕墙工程,龙骨与主体的连接,需通过钢角码与预埋铁件的焊接进行固定。

现场施工中,不管预埋件是采用镀锌还是刷防锈漆,必须经过电焊这一道工艺,而且电焊厚度及质量起到的防腐能力要逊于埋件本身,因此,在幕墙工程骨架中,对使用年限影响的因素中,电焊焊缝高于埋件本身。

So,现场施工防腐重点是电焊焊缝的防腐高于埋件。

埋件防腐做的再好,几十年不腐蚀,埋件与钢角码的焊缝却腐蚀脱落了,幕墙也就倒塌了。

因此,我觉得埋件如何选择防腐工艺,应参照焊缝的防腐工艺,高了,对幕墙的安全使用年限起不到增加的作用且增加造价。

但是,也不能忽视埋件使用了镀锌,减少了现场进行防腐工作的工程量,对于大面施工的防腐工序的管控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

幕墙预埋件验收规范最新版

幕墙预埋件验收规范最新版

幕墙预埋件验收规范最新版1、规范规定:幕墙预埋件的承载力必须通过计算或实物试验予以确认,并要留有余地,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

可见幕墙预埋件的设计是幕墙专项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应根据其受力情况(拉、剪、弯)计算确定锚板规格、锚筋直径、长度以及焊缝厚度等,其中锚板的最小厚度和锚筋的间距,锚筋到锚板边缘距离,规范都有相应的构造要求。

2、幕墙埋件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后置埋件一种是预埋件后置埋件是土建结构施工完成后用锚栓固定在土建结构上预埋件是随土建施工时埋设,一般埋件都需要进行防腐处理而热镀锌是防腐理论上时间比较长的了3、1. 后补埋件几种施工方法①普通膨胀螺栓固定②化学锚栓固定③穿透螺栓(双头螺柱)固定④包箍钢板焊接(通常用于柱或梁)⑤后补做土建结构同时埋设预埋式埋件。

⑥以上几种形式的复合形式。

2. 埋件在设计与施工时的注意事项设计时:①预埋式埋件锚筋与埋板的尺寸和位置在设计时应严格依据《玻璃幕墙工程规范》(JGJ102-96)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进行设计。

②注意锚筋的长度不要超过结构尺寸(如梁厚度),避免锚筋露出结构外。

③弯形和弯勾形的锚筋在设计时应考虑锚筋间的干涉及锚筋在安装时与结构配筋之间的干涉问题。

④埋板的大小在设计时应考虑幕墙的结构形式的需要。

后补式埋件在设计时应考虑长条形锚拴孔的大小和方向与锚栓相配。

施工时:锚栓应严格按照安装规定进行时施工,详情请参照所用产品的使用说明。

4、1. 后补埋件几种施工方法①普通膨胀螺栓固定②化学锚栓固定③穿透螺栓(双头螺柱)固定④包箍钢板焊接(通常用于柱或梁)⑤后补做土建结构同时埋设预埋式埋件。

⑥以上几种形式的复合形式。

5、后补埋件几种施工方法①普通膨胀螺栓固定②化学锚栓固定③穿透螺栓(双头螺柱)固定④包箍钢板焊接(通常用于柱或梁)⑤后补做土建结构同时埋设预埋式埋件。

⑥以上几种形式的复合形式。

2. 埋件在设计与施工时的注意事项设计时:①预埋式埋件锚筋与埋板的尺寸和位置在设计时应严格依据《玻璃幕墙工程规范》(JGJ102-96)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进行设计。

预埋件施工方案预埋件的检验

预埋件施工方案预埋件的检验

预埋件施工方案预埋件的检验1)预埋件到工地后首先检查是否有质量保证书。

a. 钢材保质书(钢板、钢筋)b. 镀锌质保书,镀锌厚度不得<45um。

2)检查外观质量,以及焊缝高度必须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焊角没有咬边现象。

上述两点达到后报监理验收,验收通过后才可进行埋设。

预埋件的埋设预埋件埋设之前,首先进行技术交底,特别要说明转角位置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填写技术交底表备案,认真审核并掌握埋件施工图。

根据埋件施工图埋件分布的情况,对埋件以主轴线右边起第一个埋件进行编号,从1至若干个进行埋设并以埋件检查表填写埋件埋设的情况。

上下、左右、前后将埋设的情况记录下来,埋件埋设后填写隐藏单并附检查表报监理验收。

预埋件埋设的要求1)埋件在埋设过程中,要以多轴线进行埋设,相对来说轴线之间的精确度足以满足埋件的几何尺寸,若以单轴线定位,丈量过程中尺寸误差会积累,造成预埋件的偏位。

2)预埋件在埋设过程中,一定要紧贴模板,上下、左右偏差到25mm影响不大,而前后倾斜将造成角码与埋件之间接触减少,施工难度加大。

采取措施,加垫铁块等均为点接触,受力将受影响。

除非采用楔型铁块,这样势必造成施工周期长、成本增加。

3)埋件埋设好以后,在浇捣砼时,需派专人进行看护,随时观察浇注时埋件的位置,并随时调整,要小心埋件。

埋件周边的砼一定浇捣密实,不得有缺陷。

因本工程属我司自行埋置埋板,主楼施工速度很快,要积极配合,提前做好准备,打好招呼,避免漏埋现象。

1.1.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1.1.准备工作1)熟悉图纸和有关资料。

2)掌握质量标准、熟练使用仪器。

3)检查测量仪器是否有年检合格证。

检查测量仪器的精度及有效性。

4)初拟弹线方案(进行会议讨论)。

5)总承包方基线、控制线、设置的情况,需配合交底签认。

6)清理出总承包方原弹各种基线,及时与相关方沟通。

1.1.2.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1)由设计人员对施工图进行交底(附技术交底记录)。

2)施工过程中安全交底。

建筑幕墙预埋件知识图解

建筑幕墙预埋件知识图解

建筑幕墙预埋件知识图解建筑幕墙依据不同的面板材料分为玻璃幕墙、金属幕墙和石材幕墙三大类,无论哪类幕墙,其承载结构体系与建筑主体结构的连接,通常都是通过预埋件或后加锚固件来实现的。

幕墙除了承受自重荷载外,还要承受风力、地震等荷载的影响,因此预埋件与建筑主体结构的连接是否可靠耐久,直接关系到幕墙的结构安全与使用寿命。

一、埋设件的分类及构成埋设件按其形成时序分为预埋件和后置埋件,其中预埋件分为爪式埋件和槽型埋件。

1.1预埋件预埋件是预先安置(埋藏)在结构内的构件.即在结构浇注时留设在结构中的由钢板和锚固筋的构件。

1.1.1 普通爪式埋件锚筋,锚板通过焊接而成锚筋可制成直形,弯形,弯钩型。

1.1.2 埋板带预留槽式埋件此种埋件在普通爪式预埋件基础上增加了预留槽,连接起来非常方便,及时在埋件位置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也可像普通埋件一样焊接处理,灵活性较大。

1.1.3 爪形埋件(A~F为几种常见类型,如图所示)。

1.1.4 槽型埋件金属槽可由钢板折弯,铸件,锻件制成。

锚筋与金属槽可制成一体,或焊接而成。

这种形式的预埋件具有体积小施工方便的优点,目前已经国产化,且已形成系列。

施工中常用到槽型埋件长度为300mm,锚筋长度为100mm或60mm。

槽型埋件与平板预埋件的优缺点对比槽型埋件为幕墙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形式,由于其与平板式预埋件相比有较多的优点,因此槽型预埋件在幕墙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一)槽型预埋件与平板预埋件比较的优点1、从生产加工角度比较槽型预埋件加工工艺简单,质量检验方便,一般加工一个槽型预埋件的功效是加工一个平板预埋件功效的3倍。

2、从经济性角度比较槽型预埋件价格便宜,节省工程造价。

一个槽式埋件的重量约为2公斤左右,外加两个T型螺栓,一套槽型埋件的价格大概为25元左右。

而一个平板埋件的重量大约为6公斤左右,价格约为60元左右,槽型埋件的价格约为平板埋件的一半以上。

3.从施工的难易角度比较槽型埋件体积小,施工非常方便。

幕墙预埋件布置要求

幕墙预埋件布置要求

幕墙预埋件布置要求《幕墙预埋件布置要求》篇一:幕墙预埋件布置要求引言:嘿,朋友们!咱们为啥要对幕墙预埋件的布置提出要求呢?这可关系到整个幕墙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啊。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预埋件就是幕墙的“小地基”。

随着现代建筑越来越追求美观和高大上,幕墙的应用那是相当广泛。

要是预埋件布置得不合理,就像人的骨架搭歪了,幕墙随时可能出问题,这后果可不得了。

所以,为了让幕墙稳稳当当、安安全全地立在那儿,这些布置要求那是必须得遵守的。

主体要求:一、位置要求1. 水平位置- 预埋件的水平间距可不能随心所欲。

一般来说,在主龙骨的连接部位,间距要均匀分布,误差控制在±5mm以内。

这就好比排队,大家要站得整整齐齐的。

要是间距过大或者过小,主龙骨安装的时候就会很麻烦,就像队伍里有人站错了位置,整个队形就乱了套。

2. 垂直位置- 垂直方向上,预埋件要按照幕墙的设计分格来布置。

在楼层标高位置,偏差不能超过±3mm。

你想啊,如果垂直位置偏差大了,幕墙板块安装的时候就会像拼图一样对不上号,那多难看,还不安全呢。

二、数量要求1. 根据幕墙面积计算- 一般按照每平方米幕墙面积来确定预埋件的数量。

对于普通的玻璃幕墙,如果幕墙高度在20米以下,每平方米至少要有1个预埋件。

这就像是给幕墙的每个小区域都安排一个“小保镖”,保证它的安全。

如果幕墙高度增加,每增加10米,每平方米预埋件数量要增加0.5个。

这可不是随便定的,是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力学计算得出来的。

2. 特殊部位加强- 在幕墙的转角、洞口等受力复杂的部位,预埋件的数量要额外增加。

比如说在转角部位,要比相邻普通部位多设置2 - 3个预埋件。

这就好比在房子的墙角要多加固几根柱子一样,这些特殊部位是幕墙的“脆弱点”,需要更多的“保护”。

三、埋深要求1. 混凝土结构中的埋深- 当预埋件埋设在混凝土结构中时,埋深至少要达到100mm。

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比如说C20混凝土,埋深要适当增加10 - 20mm。

建筑幕墙预(后)埋件的质量隐患及对策

建筑幕墙预(后)埋件的质量隐患及对策

建筑幕墙预(后)埋件的质量隐患及对策【摘要】作为幕墙等结构的主要承载件,预埋件和后置埋件的承载能力与幕墙等工程的安全息息相关。

一开始大家并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在国内某些地区出现了幕墙倒塌等安全事故。

所以,做好建筑幕墙预(后)埋件的质量隐患及对策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幕墙;预(后)埋件;质量如果幕墙施工单位的内在质量没有资料显示,而是仅仅按照主体预埋的预埋件进行连接,那么我们就不能确定高层建筑幕墙预埋件是否具有承载能力、刚度和相对主体结构的位移能力,这样就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同时,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幕墙施工螺栓、钢板的连接成本等问题。

一、影响预(后)埋件的质量因素预埋件和后置埋件是横梁或立柱与建筑物主体结构连接的两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光棚、幕墙、钢架、雨篷或新增钢结构等工程中,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伴随着预埋件的埋设, 一旦施工中主体结构轴线或垂直度出现较大的偏差, 必然对预埋件的埋设造成影响。

②对预埋件按要求进行埋设后,出现了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③预埋件锚筋同主体结构钢筋产生冲突的现象并不少见, 一根或几根锚筋刚好处在主体结构主筋或箍筋位置, 这对预埋件的埋设造成了影响。

④在对预埋件进行埋设的过程中出现埋设失误,导致预埋件漏埋现象的发生,或是出现测量错误,导致埋设位置发生加大偏差。

⑤预埋件埋设不牢固致使在对其进行浇筑砼时发生了移位。

⑥出现设计变更,已埋预埋件无法或需按新位置重新埋设,这时需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二、建筑幕墙预(后)埋件的质量隐患预(后)埋件部分十分重要,其设计不可忽视。

为满足规范要求,需要通过对幕墙预埋件的承载力进行计算或实物试验,一般情况下,为留有部分余地,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

由于锚板的最小厚度和锚筋的间距,锚筋到锚板边缘距离的规范都有相应的构造要求,因此应根据其拉、剪、弯等受力情况对锚筋直径、锚板规格、焊缝厚度以及长度等进行计算确定。

幕墙预埋件安装技术交底

幕墙预埋件安装技术交底

幕墙预埋件安装技术交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一、施工准备1、工机具准备:1m及50cm铝合金水平尺各1支、水准仪、10m钢卷尺1把、尼龙线30m、钢撬杠、油漆。

2、材料准备:镀锌预埋件、绑扎丝。

3、人员准备:放线工1名、预埋安装工3名。

二、作业条件1、认真查阅施工图纸,尤其注意阴阳角处预埋件安装,对不明确的图纸做法及时与项目部沟通;2、进场施工人员已接收三级安全教育,并通过安全教育考核,同时已在项目部人员备案;3、严格依据施工图纸内容及总包单位轴线交底进行施工;4、施工中发现影响施工问题时及时寻求项目部解决;三、操作工艺施工流程:测量放线→预埋板定位→预埋板安装、固定→预埋板安装复查1、测量放线:依据轴线图引测轴线(沿预埋件安装轨迹允许偏差2mm)。

2、预埋件定位:直线段部位测量放线以梁底模板为基准面上返至其中一侧结构柱轴线位置点外边线位置预埋件标高,沿预埋件安装轨迹进行水平挂线,然后使用10m钢卷尺必须由一侧结构柱轴线点拉尺统一定位预埋件安装中心点,以减少多次倒尺引起定位误差叠加,并使用墨线或油漆将预埋件中心标记在横梁主筋上;面埋时一定要控制预埋板上表面与混凝土表面齐平。

3、预埋板安装、固定:(1)侧埋埋件,在梁钢筋绑扎结束并垫好保护层后,根据埋件高度及水平位置进行安装并临时绑扎,安装时一般由梁主筋外边缘向外测量取一个梁保护层的厚度,即预埋件表面的准备位置,临时绑扎完毕后,使用水平尺进行预埋板表面垂直度和中心线位置,确保无误后方可对预埋件进行绑扎固定;(2)面埋埋件:面埋时为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偏移,可以预先放好埋件位置后,将埋件位置的梁筋适当调整,以防止埋件筋爪与梁筋打架,在混凝土浇注后抹面时将预埋件插入梁内,保证埋件上表面与混凝土表面齐平,埋件的上表面与混凝土的上表面的允许高差为3mm。

混凝土抹面完毕后再进行一次埋件位置的调整,以消除埋件在抹面过程中的偏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据我的施工经验:如果预埋件(幕墙后置预埋)采用镀锌件,焊接后焊接部位的镀锌层会遭到破坏,还要进行防锈处理。

所以我认为预埋件(幕墙后置预埋件)还不如不镀锌,待焊接工序全部完成,处理好焊接面后,先刷红丹防锈漆二道,最后刷富锌漆一道。

这样既能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又能满足规范要求。

76、预埋件要镀锌的,建筑结构内的钢筋没有镀锌是因为他与外界的接触很少,即使渡锌会影响与混凝土的粘结了与握裹力的,而玻璃幕墙则是外露的,与外界接触,并且可能与雨水接触,所以为预防生锈,使幕墙骨架脱落,必须采取防绣措施,而镀锌是比较便宜的一种,我认为渡锌是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当然了,要求高的渡锌还是不行的呢77、施工一般有几种种做法:1、全热镀锌,符合规范要求,但没有意义,不赞成。

原因上面的一些朋友都分析过。

这里要说明的是埋件可以全镀锌,而不能全刷防锈漆,因为镀锌层和埋件的结合远比防锈漆跟埋件的结合好,全刷过防锈漆的埋件是禁止使用的。

2、埋件正面刷防锈,锚筋和埋件背面不用刷。

敲出埋件后及时清理,然后再刷防锈。

3、热镀锌埋件正面,镀锌时将埋件锚筋吊起放在镀锌池中。

(镀锌时比较麻烦)78、个人认为对于角码焊接的埋件来讲,重点应该是考虑焊缝的防腐问题?我以前的公司对于镀锌后的构件(词条“构件”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是不进行焊接的,如果焊接了要刷富锌漆的,可以这样焊缝处的防腐也不好.79、预埋件外露部分最好热镀锌,而且钢件与预埋件之间最好采用螺栓连接,即采用槽式埋件,尽量避免焊接。

80、为了不影响锚筋的拉拨力,锚筋不需镀锌,镀锌只会多余无益且还有反面作用,土建的埋筋就没有镀锌,对于外露的埋板需镀锌,焊时局部打磨掉就可81、目前我们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预埋件在预埋前只对埋板进行防腐处理,一般就是热镀锌,而埋筋则只进行除锈处理,这样就不会影响混凝土对预埋件的粘结作用,也不会影响埋件的防腐82、规范规定钢材应进行表面热浸镀锌处理、无机富锌涂料处理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工程上常用热浸镀锌处理。

至于预埋件的主筋和钢板防腐处理则未明确,一般认为还是应该热浸镀锌处理,特别是钢板未经处理会产生锈蚀,涂防锈漆前应除锈,否则效果不好,而预埋件埋设好以后再处理是不现实的。

所以个人认为预埋件还是应该热浸镀锌处理。

83、理论上锚板是要镀锌,锚筋不用.但很多时候预埋件加工完后(锚筋焊上去了)再去镀锌,所以就都镀.我是觉得也不能简单理解浪费啦!主要还是要看你对规范的理解和加工顺序的安排啦!不过呢!也我觉得应先加工好后再去镀锌,否则镀锌后再焊锚筋,会影响焊接质量的.只要锚筋是有肋钢筋,我倒觉得对锚固强度没什么影响.84、我是这么理解的,预埋件不必镀锌刷防锈漆就行,但是后置埋件是必须热镀锌的85、如果业主要求,那你就镀吧.我们从来没镀锌过,都是刷漆,后置埋件是一定要镀锌(热)86、预埋件不用镀锌,否则握裹力下降。

一般是先预埋好,外露钢板面和幕墙埋件焊接完毕,表面除锈,刷富锌防锈漆处理。

刷银粉防锈是骗人的。

87、1、JGJ-102上有规定:金属材料和金属零配件除不锈钢及耐候钢外,钢材应进行热浸镀锌处理、无机富锌涂料处理或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

2、后补埋件必须镀锌处理(预埋件在连接件焊接完毕后现场需进行防腐处理),因为幕墙的使用年限按规范要求应大于25年,埋件在25年里若没有经过镀锌处理过,谁能保证连接部位结构不出问题,有人说8mm厚或10mm厚的埋板腐蚀几十年也腐蚀不完,我认为是埋板与连接件的连接部位耐不住几十年的腐蚀,且埋件就像土建的基础,埋件就是幕墙的基础,基础不好幕墙不出问题才怪呢!所以我认为埋件必须镀锌处理,我认为每5年应用“仪器”("仪器"不知到国内有没有,从技术上应该不是问题)对埋件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8、这个问题规范是没有明确的要求只说“应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大家反对热浸镀锌的理由不外乎两个:1、成本高2、镀锌层会降低锚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但实际上,这两点都站不住脚。

首先我们来看成本,做钢结构工程时能提供几十年可靠防护的“有效的防腐措施”一般也就两种:热浸镀锌、涂敷富锌防锈漆。

根据钢结构防腐规范,如果要进行防腐涂层处理,则必须首先除锈至Sa2.5级,这必须要喷砂除锈的,手工除锈根本达不到要求,然后在工厂里涂敷干膜厚度不小于80微米的富锌底漆(环氧或者无机硅酸盐),然后再是干膜厚度不小于100微米的中间漆(环氧云铁等),然后才能运到工地安装。

安装完了之后,如果是外露装饰面,还需要在进行装饰面漆的涂装。

这一套工序下来,成本不会比热浸镀锌来的便宜。

而且对于像预埋件这样的小制件,上述工艺很难实施,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

别拿很早以前用的红丹漆、防锈漆来说事儿,那根本不能满足要求。

大家看看马路上没有几年就锈迹斑斑、甚至快被锈蚀透了隔离桩、栏杆就知道了。

再看第二点。

我们做工程,最需要的就是严谨,不能想当然的怎么样就怎么样。

很多人在说镀锌层会降低握裹力,但我没有见到任何人给出实际的研究测试数据。

我也在网上检索了相关的研究信息,很可惜,基本上没有见到中文的研究文章。

相反地,倒是检索到了很多上世纪7、80年代之前的英文研究论文,显示热镀锌层相比于黑皮钢筋,其握裹力基本没有变化,甚至有的还要更好。

我附上了一篇论文,有兴趣的同仁可以参考。

其实这也难怪大家误解,因为在钢结构设计规范里,有规定说,如果钢筋采用树脂防腐涂层,其锚固长度需要加长,于是就有人退而广之,认为热浸镀锌涂层也要这样。

但俗语说得好,真理往前一步往往就是谬误,用在这里十分恰当。

正确的逻辑应该是,由于测试验证树脂涂层会降低握裹力(最大可达20%),所以需要在规范里单独提出来,特殊处理。

而热浸镀锌不会降低握裹力,所以就没有必要特殊处理。

热浸镀锌的钢筋在国外广泛应用在具有更严格防腐要求的混凝土中,例如码头、海底工程等。

有兴趣的可以参见美国标准ASTM A767M - 05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Zinc-Coated(Galvanized) Steel Bars for ConcreteReinforcement。

综而言之,热浸镀锌是一种最为方便、经济、有效的预埋件防腐处理措施,理应得到广泛的使用。

89、预埋件是通过混泥土对锚筋的握裹力来达到锚固的,热镀锌后镀锌层会影响水泥对锚筋的握裹力,另外,一般在安装时,幕墙的连接钢角码多数是与预埋件焊接,焊接过程也会将预埋件镀锌层破坏掉了,还需要补涂防锈漆、银粉漆处理,所以从各方面来看热镀锌都是不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利的。

90、预埋件不用镀锌,镀锌后还要进行焊接操作,最后镀锌层全被破坏,而且隐蔽工程做完了,预埋件的梁土建还要做粉层,这样预埋件就已经被全部包裹了。

与外界没有直接接触!所以不用镀锌!91、镀锌还是需要的,因为在现场往往埋件与钢筋同时植入,然后混凝土浇筑,而等到幕墙骨架安装时,一般都会在若干个月以后,所以仅仅刷防锈漆不能抵抗锚板完全暴露于外界自然环境的侵蚀,我就在现场看到,即使是镀锌如果质量厚度达不到要求,仍然在龙骨(词条“龙骨”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安装前锈蚀的较严重,所以为了全方面考虑,热浸镀锌还是需要的。

92、预埋件必须要镀锌,建筑结构内的钢筋没有镀锌是因为他与外界的接触很少,而玻璃幕墙则是外露的,与外界接触,并且可能与雨水接触,所以为预防生锈,使幕墙骨架脱落,必须镀锌93、后补预埋件的预埋钢板必须要做电镀锌处理。

在主体结构施工时买入的预埋件不可以镀锌,但是外露的与立柱上墙连接件连接的表面必须要做镀锌防腐处理。

94、预埋件在没敲出前没必要镀锌,敲出后刷防锈漆就行,后置埋件必须镀锌!95、从成本及质量方面来说,镀锌无必要,锚板面防腐处理即可!96、个人认为后置埋件要镀锌的,幕墙使用年限是25年,在使用过程中埋件和混凝土有可能出现缝隙,水和空气有可能进入埋件,为防止锈蚀的可能,还是镀锌为好。

97、必须要镀锌,而且还要热镀锌。

埋件跟夹持属于幕墙生根的地方,一旦锈蚀的话整个幕墙的安全性将会出问题。

98、支持预埋件热浸镀锌!我只看到没有做热浸镀锌的钢件若干年后像豆腐渣一样让人触目惊心,却从没听说过热浸镀锌的预埋件因为握裹力的原因失去作用。

现在的幕墙越做越高,还是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拿人的生命开玩笑。

讨论了这么久,我觉得我们讨论的重点应该是:“哪种防腐方式更有效和可靠?”而不是,“刷两遍防锈漆就行。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可能有点激动了。

99、呵呵,这个问题都知道,可是规范这样写的。

预埋件对幕墙来说是很重要的根本构件,锈蚀是致命的伤痕,尤其是幕墙寿命期(30年)内。

而且幕墙是室外的。

要求热镀锌也可以理解,至于受力性能,对于螺纹钢筋和圆钢筋折弯或者端部焊接,我觉得渡不镀锌可能影响不大,所以。

还是热镀锌好一些。

这和不允许用膨胀螺栓是一个道理吧。

个人看法!100、预埋件在土建预埋后表面会先做一层保护层保护埋件不被腐蚀,在幕墙施工时会敲掉这层保护层,此时需要在表面涂刷防锈漆,热浸镀锌反而减小埋件和混凝土的握裹力,而且成本也高,所以不建议采用热浸镀锌101、镀锌目的就是防锈,其实满足防锈要求就可以了。

预埋件锚筋可不镀锌,埋板镀锌;或均不镀锌,待剔槽后刷防腐漆。

102、一定要镀锌。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有30mm厚,保护得力。

刷漆的话,只是表面,预埋件的四周的缝隙,混凝土厚度不够,这样预埋件板边就生锈了,时间长,板的锈。

延伸到钢筋和板的连接部位,也会生锈~~所以必须要镀锌,才能保证25年的寿命。

至于刷漆,别听经验的说刷漆的就可以了。

25年,中国的幕墙有几个已经用了25年至于抓力变弱,这是设计问题,明知变弱,还要保证设计过关。

这只是料大小,螺纹不螺纹的问题。

103、我觉得镀锌或者刷沥青漆都可以,钢结构埋入式柱脚都是刷的沥青漆,不能刷普通红丹漆等丙烯酸类油性漆。

热镀锌不会减少和混凝土的握裹力,电镀就不行了,漆膜(词条“漆膜”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容易脱落。

104、预埋件钢筋都有弯钩或是其他措施,镀锌对握裹力降低部分,可以忽略的,鉴于防腐考虑,还是镀锌的好。

另外,用防锈漆防腐,就是糊弄人,防锈漆粘接力不行的105、预埋件镀锌是一种浪费,镀锌的目的是防止铁件腐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一定要求镀锌,但埋件要做有效的防腐处理(当然其中包括镀锌这种方法)。

106、土建的规范中没有明确要求钢件镀锌;幕墙的规范中明确要求镀锌这也就是为什么幕墙的预埋件,要是土建做就不镀锌,要是幕墙单位做必须镀锌的原因从功能上来说,镀锌对于钢材来说是有好处的,但不是必须的。

作为幕墙单位,我们就只能按照规范要求,对钢件镀锌。

规范是最低要求。

107、钢筋在混凝土立面,不和空气直接接触发生反应。

所以不镀锌。

但是预埋件有裸露在空气中的,为防止与外接接触后生锈,所以要镀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