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背景 英美文化及其风俗习惯
2024版年度《英美概况教案》PPT课件

美国文化与社会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多元文化
美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 成的国家,拥有丰富多 彩的文化传统。不同民 族和种族的文化在这里 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美 国文化。
社会制度
节日与庆典
美国的社会制度以自由、 平等和民主为核心价值。 其教育、医疗、社会保 障等制度相对完善,为 居民提供了较好的生活
21
交际策略运用指导
礼貌用语
教授学生使用得体的礼 貌用语,以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
2024/2/2
非语言交际
了解并运用肢体语言、 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 非语言交际方式,增强
交际效果。
交际技巧
学习并掌握倾听、表达、 提问、回应等交际技巧,
提高沟通效率。
22
解决交际障碍
教授学生如何应对语言 障碍、文化冲突等交际 问题,以化解误会和矛
2024/2/2
网络资源,如官方网站、学术论坛等, 提供更多关于英美的信息和讨论平台
旅游指南和游记分享,激发学生对英 美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跨文化理解。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27
英国课程设置
注重传统学科的教学,如文学、历史、哲学等,同时增加职业 教育和技能培训课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 学和讨论式教学。
2024/2/2
美国课程设置
更加灵活多样,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教学方法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 题解决能力。
17
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条件。
美国有许多重要的节日 和庆典活动,如独立日、 感恩节、圣诞节等。这 些节日和庆典不仅丰富 了美国人的文化生活, 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英美文化差异

英美文化差异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
了解英美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
相反,缺乏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
我们从一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英美两过的文化差异:一、民族性格差异英国比美国拥有更悠久的历史,因为英国曾经被法国侵占,所以英国文化以及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法国上流社会的影响,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英国人特有的“绅士”风度。
他们说话客气、行为礼貌,做事情喜欢绕圈子,如果想给你提一些批评指正意见也许需要大费周章的绕很多圈子。
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在近代的发展中体现出该国强大的生命力。
该国民族文化的形成与殖民主义、独立战争、工业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也因此美国民族风格的形成就具备了资产阶级的特质。
美国人性格的一大特点就是时刻把民主与平等挂在嘴边,这是因为美洲大陆在为殖民地期间,人们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建立起平等的合作关系以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
这也就解释了美国人为何一直以世界警察自居,去干涉他国的人权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政府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也符合美国的民族性格。
二、语言差异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的差别有时是惊人的,在发音、词汇的使用、语法、和表达方式上都不同。
在国内时英语学得很不错的人,一旦到了美国,往往感到美式英语的困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适应美式英语。
尽管英美两国都是说英语的国家,但是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之间还是存在这很大差异的。
首先从发音来看,英式英语讲究字正腔圆,发音比较清楚,很少有连读现象。
而美式英语中连读频率很高,卷舌音很多,美国人讲话秉承的就是能省则省,能连则连的原则。
另外,两国在用词上也有很大差异,有时同一事物用的词语是不同的,有时要表达同一意思用的句子也是不同的。
英美风土人情简介

英美风土人情简介英国篇一.英国地理位置、名胜古迹英国是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的岛国。
东濒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公里就到法国。
英格兰全境面积为13万平方公里,占大不列颠岛的大部分。
这一地区自西向东分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为中心的米德兰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伦敦盆地;威尔德丘陵。
威尔士面积有2万余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地势崎岖。
威尔士境内有1/4的土地被列为国家公园及天然保护区。
苏格兰和其周围的许多小岛,面积共为7.8万平方公里。
全境均属山岳地带,只有中部较为低平。
北爱尔兰面积1.4万平方公里,隔爱尔兰海与大不列颠岛遥遥相望。
北爱尔兰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最热天(7月)平均气温为13~17℃,最冷天(1 月)平均气温为4~7℃。
英格兰地势较低,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西部、北部山区雨量较大,最高可达4000毫米。
英国主要的矿产资料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
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
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
西南部康沃尔半岛有锡矿。
在柴郡和达腊姆蕴藏着大量石盐。
斯塔福德郡有优质粘土。
康沃尔半岛出产白粘土。
奔宁山脉东坡可开采白云石。
兰开夏西南部施尔德利丘陵附近蕴藏着石英矿。
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
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600~25850亿立方米左右。
英国是个美丽的国家,文物古迹比比皆是,自然风景秀丽可餐,旅游资源丰富“万城之花”伦敦,“北方雅典”爱丁堡,大学城牛津、剑桥,古色古香的约克城,莎翁故乡斯特拉特福都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旅游名城,还有伦敦塔、威斯敏斯特宫(国会大厦)、布伦海姆宫(牛津附近),坎特伯雷主教堂、巴斯城、索尔兹伯里郊区的巨石阵等遗迹,铁桥峡(伍尔沃汉普顿以西),方廷斯修道院及园林(约克以北)、达勒姆的大教堂和古城堡、哈德良长城(纽卡斯尔一带),圭内斯的城堡群(威尔士卡那封一带),苏格兰的圣基尔达群岛,北爱兰的“巨人之路”和太平洋上的英国属地享德森珊瑚岛。
英美国家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英美文化与国家概况》课程教学大纲学分:3.0学时:52适用专业:商务英语、应用英语一、课程性质(定位)与任务课程性质: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专业技能基础课程,是一门素质拓展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课程目标:通过介绍英国和美国这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及其文化传统,使学生对西方思想的形成有进一步的认识,扩展自身人文知识,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扫除缺乏背景知识的障碍,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前导课程:综合英语后续课程: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美两国的国家地理、历史、人文特征、经济、宗教、社会、教育与文化等基本情况以及传统的风俗习惯等。
理解西方思想的根源,包括英、美两国社会的思想意识的根源与形成;理解英国历史发展对其现今社会、宗教与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美国社会、文化结构多元化的历史渊源,掌握英、美两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要点,还要求学生通过听讲、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提高阅读能力及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文化思考能力。
素质目标:以认识和解读英语国家文化为切入点,深化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内涵关联,提升学习语言的实效和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能力。
在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化观察能力、文化思索能力、文化甄别能力和文化探索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Chapter 1 Land and People of the UK授课学时:4教学内容:英国的国土和人民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英国国家的组成、地理、气候、旅游名胜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熟悉英国的主要民族及英国人的性格特点。
Chapter 2 The Origins and Shaping of the Nation授课学时:6讲授内容:英国国家起源和形成基本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英国历史,掌握主要历史事件及人物。
英美国家概况之饮食文化 全文免费

• 土地广阔
• 历史短而且有一百多个国家不同种 族的人移民到美国,庞大的外来族 移民在美国,成家立业,让美国成 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美国食品菜 肴的形成来自这个“大熔炉”。
• 人文因素大于地缘因素
Part 2
英国一日三餐
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标准英式 早餐中这么多花样的食品不是供客人选用其中几样,而是全都放在一个 大餐盘里。一般在8时左右
• 有时会一日多餐
约克夏布丁
烤牛肉
丰富早餐
英国特色美食
Part 3
Turducken
苹果派
美国特色美食
Part 3
Cobb Salad
Part 4
英国茶文化
• 在西欧各民族中,英国人最喜欢喝茶。
•
被窝茶:英国人早晨起床前通常把一壶红茶、奶罐、糖罐、茶具都放 在床前的灯柜上,便于起床前饮用。
• 下午茶:有些人习惯在下午三点钟喝“下午茶”。他们大多喝的是中 国茶,如把红茶路上叶揉碎,浸泡后过滤倒出茶叶,再掺入橘子、玫 瑰、薄荷、柠檬、鲜奶等,可分别制 成“伯爵红茶”、“玫瑰红茶”、 “薄荷红茶”、“柠檬红茶”和奶茶等等。时下所流行的下午茶 (HIGH TEA)内容包括各式小点、松糕、水果挞及三明治等。 伦敦人喝下午茶并非随意地吃些点心,而通常是搭配成套。 吃点 心的次序也有讲究。先是顶层的松饼或底层的三文治,最后才是中层 的甜点。吃松饼时要在中间夹上Clotted Cream和特制果酱。
副食习语 fish meat egg Drink like a fish. (牛饮) Be meat and drink to sb.(使某人开心) As sure as eggs is eggs.(千真万确)
英美文化概况课件

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念
宗教信仰
英国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而美国则更 为多元化,包括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 等。
道德观念
英国人重视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而美 国人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
05
跨文化交际策略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提高跨文化意识
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
的独特性。
避免文化优越感
02
不以自己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其他文化,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有其
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促进平等交流
03
在交际过程中,平等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避免歧视或排斥
。
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
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学习并掌握英语或其他跨文化交际语言,以 便更好地交流和理解。
灵活应对文化冲突
遇到文化冲突时,能够灵活调整自己的交际 策略,化解矛盾和误解。
善于倾听和观察
在交际过程中,积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观点 ,观察对方的文化习俗和行为方式。
利用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将所学的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交际中,提高 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6
英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影响与传 播
英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与影响
ERA
美国历史与民族
美国历史
从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西进运动到现代社会,美国历史的演变塑造了其独 特的民族性格和文化。
多元民族
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各个族群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形成了 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
美国文学与电影
文学
美国文学深受欧洲文学的影响,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创新性, 如马克·吐温、海明威等作家的作品。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英美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一、英美语言差异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相同的。
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两种。
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
另外,两国在字词上的用法也有很多的不同二、英美生活习俗差异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自己日常生活习俗上也有区别。
从服饰上看,英国2人非常讲究衣着,讲究绅士风度,西装革履,皮鞋锃亮。
美国人则比较随便,想穿什么就是什么,以自己舒适为主,不会去介意别人的评价,别人也不会去评价。
有的英国女士接待黄皮肤朋友时,专门涂抹上黄色面霜,以表示对朋友的亲近和尊重。
美国人可方便多了,近几年,美国流行大花裤衩,校内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
但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到处随意,在一些场合,他们也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很有些“绅士”的派头。
但如果一看到没有旁人,这些“绅士”就原形毕露,鞋也脱了,领带也松了,扣子也解了,脚也搭起来了。
从饮食上看两国的美食都像英语一样,是一个大杂烩,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聚集了诸多绅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国的饮食,也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从选材到烹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国人无不将细致发挥到了极致。
特别在餐桌礼仪上,不能在餐桌上说话,不能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刀叉的握法……几乎所有我们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规则都被英国人所遵守而同样是吃饭,到了美国人身上,则就显得随意了许多。
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
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
老美的最爱便是所谓的垃圾食品。
英美文化知识-节日礼仪生活

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棒球、橄榄球等;英国:4月23日/7月---戏剧节--为纪念莎士比亚而举行的盛大文娱活动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圣诞节---12月25日,情人节----2月14日;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开始,持续四天感恩节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
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
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
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
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
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
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
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
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习俗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体息。
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
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
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入共度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文化及其风俗习惯
1.关于个人隐私:英美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当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How much do you make? (你赚多少钱?)/Are you married? (你结婚了吗?)等涉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问题时,都被认为有失礼貌。
因此,在与英美人交往时,应避免问及有关隐私的问题。
2.被邀做客带什么?在英美等国家,如果被邀请去别人家里做客,除非遇到一些重大的节日或婚礼、生日等特殊的场合,通常只需带上一点小礼物或一束鲜花即可。
如果是好朋友相邀,则送不送礼物都可以,如果一定要送点什么,也不需要买过于贵重的东西,礼物可以是一瓶酒,一块巧克力,一张有纪念意义的明信片等。
在接过礼物后,接受礼物的人则会马上打开礼物,并说一些赞赏的话,而赠送礼物的人衷心地说一声“Thank you very much.”也是必不可少的。
3.在欧美国家,当你乘坐出租车或在饭店、旅店消费,进行理发或美容时,除车费、饭钱、住宿费等应付的账单外,常常还需支付一定的小费。
小费的比例一般为账单的10%-15%。
人们通常给出租车司机、理发师、美容师、旅馆行李员小费。
但在饮食店和旅馆,如果小费已经算在账单里了,通常就不必再给小费了。
给小费是尊重对方劳动的礼貌行为。
4.当你接到美国人请你到家做客的邀请时,你或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在美国人家里怎么做。
其实很简单,大部分美国人都希望你在做客时表现得自然,你没必要过于拘谨。
一般来说,美国人对于朋友的到访都带有随意的态度。
他们希望你能感到轻松、舒适,就像你在自己家里一样。
当然,在别人家里有些事你是不能做的,比如说,不经允许就开冰箱拿可乐喝或乱翻动桌子上的资料等是不礼貌的。
英美国家,介绍互不相识的双方认识有习惯的顺序:先把家人介绍给主人,把男子介绍给女子,把年幼者介绍给年长者,把位卑者介绍给位尊者。
5.当你收到你不想接受的邀请时,你该如何拒绝呢?在英语中,有许多表示拒绝的用语。
他们有的口气强硬,有的较委婉。
对别人的邀请委婉地拒绝会更有礼貌,也让人容易接受。
比如:“I'm sorry.but I'm busy on Saturday.(对不起,我星期六很忙。
)”而不能说:“No. I don't want to go.(不,我不想去。
)”又比如,你可以说:“I’d like t0 play tennis,but I have something else to do.(我喜欢打网球,可是我还有别的事要做。
)”而避免说:“No,I don't want to play tennis with you.(我不想和你去打网球。
)”
6.“这些东西多少钱(How much is it)?”在各国都是一个普通但重要的问题。
在使用时各国却存在一个文化的差异。
在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在小商店里向店主询问商品价格并讨价还价(bargain)是很自然的事。
但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即使是小店,每样商品的包装上都有价格标签(price tag)。
你不需询问价格,只用按照标签上的价格付钱即可,人们极少讨价还价。
但是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人们通常还需另付商品价格5%~8.5%的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