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概述
网络化管理模式下的CTC系统概述

me tc mma da das lb igan w n f ce t d frn p rog nz t na dma a e n 。 n, o n n lowi r e a de in eo t so t ra i a o
Ke wor s Newo k M a a e n ; C; f ce t M a a e n o e y d : t r n g me t CT Ef in ; n g me t i M d
la —o wa d d v l p n er i yu d r h e st t n i o u c n l g , o e p f r r e e o me t nt l n e en w i i ,n c mp  ̄r e h oo y c mmu i ai n tc o o , i n l e h o o i h a wa t ua o t n c t h lg s a c o en y g t n l.
中图 分 类 号 : 2 U8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7 2(0 070 7 —3 17- 9 一 1)—140 4 2
A src: hs ae il dsussh e eeao f e r n gmet d T w G nrt nC C(z . T ) b t tT ip pr ny i se e wg nrt no t kmaa e n e CNe eeai T F K C C , a ma c t n i n wo mo C o
摘
要: 本文 主要论述 了新一代 网络管理模 式下的调度集 中系统 Ne wGeea o T F K.T ) n rt nC C(z C C , 路跨越 式发展 的新 i 在铁
形势 下, 在计算机技 术、 通信技术、 信号技术高度 发达 以及 D S系统成功实施的基础上, 出一种新型 的行车指挥和信号控制 MI 提 设备 , 同时也将带来 一种新 的高效的运输组织管理模 式。 关键词 : 网络化管理 ; T 高效; C C; 管理模 式
CTC分散自律简明教案

CTC分散自律简明教案第一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概述1.1 介绍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定义和功能1.2 解释CTC分散自律系统在铁路运输中的重要性1.3 阐述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作原理第二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组成2.1 介绍CTC分散自律系统的核心组件2.2 详细解释车站自律机、中心自律机和通信设备的作用2.3 阐述各个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据传输过程第三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运作流程3.1 阐述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基本运作流程3.2 详细解释列车调度、进路控制和信号控制的流程3.3 介绍CTC分散自律系统在调度命令、接发列车和区间封锁等方面的应用第四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技术特点4.1 介绍CTC分散自律系统的技术特点和优势4.2 阐述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4.3 分析CTC分散自律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比较和优缺点第五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维护与管理5.1 介绍CTC分散自律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要求5.2 阐述系统日常检查、故障处理和维修保养的重要性5.3 提出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建议第六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用户界面6.1 介绍CTC分散自律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6.2 解释各种操作界面及其功能6.3 阐述用户界面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第七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7.1 介绍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7.2 阐述系统安全的重要性7.3 详细解释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方法和步骤第八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培训与操作8.1 阐述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培训内容和方法8.2 解释操作人员应具备的技能和知识8.3 提出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方法第九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应用案例9.1 分析国内外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应用案例9.2 阐述成功案例的经验和启示9.3 分析失败案例的原因和教训第十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发展趋势10.1 阐述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发展前景10.2 分析新技术、新理念在CTC分散自律系统中的应用10.3 预测未来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发展方向第十一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故障处理11.1 介绍CTC分散自律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11.2 阐述故障处理的流程和原则11.3 详细解释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巧第十二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升级与优化12.1 阐述CTC分散自律系统升级的必要性12.2 介绍系统升级的流程和方法12.3 分析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第十三章:CTC分散自律系统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13.1 分析CTC分散自律系统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对策略13.2 阐述系统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等情况时的作用13.3 提出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第十四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14.1 阐述CTC分散自律系统对铁路运输经济效益的提升14.2 分析系统投资与收益的关系14.3 介绍CTC分散自律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第十五章:CTC分散自律系统的未来发展15.1 展望CTC分散自律系统在未来铁路运输中的作用15.2 分析新兴技术如、大数据等对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影响15.3 探讨CTC分散自律系统在铁路运输以及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CTC分散自律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运作流程、技术特点、维护管理、用户界面、安全防护措施、培训与操作、应用案例、故障处理、升级与优化、特殊情况下的应用、经济效益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
CTC文档

FZ—CTC系统网络结构一、概述网络子系统是由网络通信设备和传输通道构成双环自愈网络,应采用迂回、环状、冗余等方式提高其可靠性。
调度集中应根据传输通道的不同,按以下优先级顺序组网:不同物理路径单独光纤的独立专网组网方案;不同物理路径专用链路的数据网组网方案;既有 CTC网络补强组网方案。
新建客运专线和高速线应采用不同物理路径单独光纤的独立专网组网方案。
调度中心、车站的网络系统应采用双网冗余结构。
关键设备应为双机热备。
系统应具备两路独立电源.中心、车站应单独设置具有无缝自动转换、稳压和隔离功能的模块化智能电源屏。
并配置两套互为热备的在线式 UPS 电源设备,采用免维护蓄电池,中心持续供电时间为 30 分钟,车站持续供电时间为 10 分钟. 应将微机监测和环境监测系统网络引入调度中心,并在电务值班室设置二者功能合一1.网络拓扑结构介绍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就是用什么方式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连接起来。
拓扑图给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网络配置和相互间的连接,它的结构主要有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结构、分布式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等。
(1)星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连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电话属于这种结构.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
网络有中央节点,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这种结构便于集中控制,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心站.由于这一特点,也带来了易于维护和安全等优点。
端用户设备因为故障而停机时也不会影响其它端用户间的通信.同时它的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较低。
但这种结构非常不利的一点是,中心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因为中心系统一旦损坏,整个系统便趋于瘫痪.对此中心系统通常采用双机热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环型结构在LAN中使用较多。
这种结构中的传输媒体从一个端用户到另一个端用户,直到将所有的端用户连成环型。
CTC培训技能认证PPT课件

社会层面
CTC培训技能认证可以促进社会人力 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提高劳动力 素质和技能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企业层面
CTC培训技能认证可以帮助企业选拔 和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和技能水平,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CTC培
培训阶段
参加CTC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 课程,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CTC培训技能认证在职业规划中的应用
明确职业目标 通过CTC培训技能认证,个人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 职业兴趣和目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合理规划。
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CTC培训技能认证的要求,个人可以制定相应的学习 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评估职业进展 CTC培训技能认证可以作为个人职业发展的里程碑,通过 不断获得更高级别的认证,评估自己的职业进展和成就。
培训资源有限
目前CTC培训技能认证的培训资源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培 训需求。
认证标准不统一
目前CTC培训技能认证的认证标准不统一,导致认证结果的可比性和 公信力受到质疑。
CTC培训技能认证带来的机遇
提升个人竞争力
通过CTC培训技能认证,个人可以获得专业认可和技能提升,从 而提高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06
如何通过CTC培训技 能认证提升个人竞争 力
了解CTC培训技能认证的标准和要求
CTC培训技能认证的标准
掌握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TC培训技能认证的要求
参加认证考试,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证书。
选择适合自己的CTC培训技能认证课程
01
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 自己的认证课程。
3
提高薪资待遇
具备CTC培训技能认证的个人往往更容易获得高 薪职位和更好的薪资待遇,因为他们的技能和知 识更受雇主青睐。
调度集中系统CTC概述与结构共68页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8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
2Hale Waihona Puke 、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调度集中系统CTC概述与结 构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ctc电池包结构

ctc电池包结构摘要:1.CTC 电池包的定义与重要性2.CTC 电池包的结构概述3.CTC 电池包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4.CTC 电池包的优点与应用前景正文:【1.CTC 电池包的定义与重要性】CTC(Cell to Cell)电池包,即单体电池到单体电池的电池包,是一种将多个单体电池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电池包。
这种结构可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稳定的电压输出,因此在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储能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CTC 电池包的结构概述】CTC 电池包主要由多个单体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热管理系统和外壳等部分组成。
其中,单体电池是电池包的基本单元,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电压输出。
电池管理系统负责监控和控制电池包的各项参数,保证电池包的安全运行。
热管理系统用于散热或加热,以维持电池包在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外壳起到保护电池包内部元件和美观的作用。
【3.CTC 电池包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单体电池:作为电池包的基本单元,单体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电池包的性能。
目前常用的单体电池有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钠硫电池等。
(2)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负责监控和控制电池包的各项参数,如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并根据这些参数进行保护和控制。
BMS 是确保电池包安全运行的关键部分。
(3)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负责维持电池包在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一般来说,电池包的工作温度范围应在5-45 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电池包的性能和寿命。
(4)外壳:外壳起到保护电池包内部元件和美观的作用。
通常,外壳采用高强度、轻质的材料制成,如铝合金、不锈钢等。
【4.CTC 电池包的优点与应用前景】CTC 电池包具有以下优点:(1)高能量密度:由于采用多个单体电池焊接在一起,CTC 电池包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2)结构简单:CTC 电池包的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较低。
车站连锁及ctcppt

CTC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车站连锁与CTC系统的关系
03
车站连锁与CTC系统的联系
车站连锁和CTC系统都是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和效率具有关键作用。
车站连锁系统主要负责监控和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而CTC系统则主要用于列车进路控制和信号联锁控制。
运营管理
提供实时的运营数据支持,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运营情况,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CTC系统在车站连锁中的功能作用
CTC系统在车站连锁中的优势
通过自动化的调度和车站控制,可以大大提高列车和车站的运营效率。
提高效率
提高安全性
提高可靠性
降低成本
CTC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列车和车站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提高运营安全性。
提高列车安全性
CTC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状态,预测并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提高列车运行效率
CTC系统能够实现对列车运行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减少列车运行时间,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
提升运营效率
CTC系统能够自动化处理列车运行数据,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
CTC系统的重要性
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铁路信号技术已经实现了较大发展,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储备,可以满足车站连锁和CTC系统的改造需求。
投资效益
车站连锁和CTC系统的改造可以实现列车运行的高效指挥和安全控制,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营质量,具有较好的投资效益。
CTC系统改造车站连锁的可行性
CTC系统改造车站连锁的方案设计
要点三
CTC系统概述
02
CTC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CTC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实现对列车运行的自动化指挥和监控。
调度集中系统CTC概述与结构PPT共67页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CTC系统概述
1.1什么是CTC、分散自律CTC
CTC(英文全称: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是铁路局调度中心(调度员)对某一调度区段内的信号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列车运行直接指挥、管理的技术装备。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是在TDCS系统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以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控制为中心,兼顾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高度自动化的调度指挥系统。
COSMOS系统集行车控制、电力控制、车辆运用管理、运行图生成及变更、信息系统(灾害信息、旅客信息等)、维修作业管理、车站作业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将几乎所有与铁路运营有关的子系统都挂接在中央局域网(LAN)上,使开放运营的铁路系统在信息传输上形成相对的闭环系统,是现代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
其中的关键是我们用了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精力放在了站场分区下放的方案研究与实施上,最终导致我国的调度集中徘徊不前。
2003年在经历秦沈线的建设后,铁科院首次提出解决列、调车作业矛盾的“基于分散自律式的调度集中系统”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将对列车作业有干扰的调车作业计划,分散纳入列车计划,适时自律实施控制”。这个方案一经提出即受到有关专家和铁道部高层领导的赞许,2003年6月28日刘部长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研讨会上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积极发展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至此分散自律调度集中宣告诞生。为我国调度集中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展新的途径。
世界各国都在采用适合本国国情的调度集中系统,我国铁路经历了几十年的徘徊与探索,历史多次证明引进CTC是不能适合国情的,我们已经拥有了适合于我国路情的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这个系统的出现必将全面推动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模式的变革。
四、分散自律CTC系统功能
4.1CTC系统控制范围
对单个车站
–联锁控制台所有按钮均纳入CTC控制范围
铁路公司的调度用电话、呼机、电脑派班,司机可以通过电脑查询、电话询问接班值乘的安排计划。除在枢纽交换车流外,司机一般不跨越铁路公司值乘。
三、我国CTC发展史
DD-1和DD-2型调度集中
1958年开始研制使用无接点元件构成的,选控逐验式频率电码化调度集中系统,1961年春在沈阳~铁岭间,1964年冬在锦州~大虎山间进行了试验,该系统定名为DD-1型调度集中。1969年4月在成都~燕岗间正式开通了DD-1型调度集中,系统运用了十年。郑商段203公里的单线调度集中直到1979年改建双线时拆除,有着10年以上的运营经验。我国研制调度集中跨越了世界上发展调度集中的全继电式的阶段,此后,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相继研制出DD-2型和D.4D型调度集中,在全国推广了近1000公里
(1)铁路枢纽。以芝加哥铁路枢纽为例,有16家铁路公司的线路接入了芝加哥枢纽,枢纽内的16个编组站除一个共同编组站为多家铁路公司进行车流交换外,其余编组站都为各自公司服务。
(2)编组站。芝加哥最大的编组站是UP公司的普洛维索编组站,与13个铁路公司的线路接轨,共有5个场,到达场有30条线路,编组场有66条分类线。每天办理车数为2200辆,到达24列,始发24列。其中开往本公司线路的列车有12列,有4—6列单元列车,每列编组120辆,4台机车重联牵引;与其他铁路公司交换12列;平均中时26.4h,每办理一辆车的清算费用为26.74美元。
4货运营销
由公司一级的营销部门进行市场调查,确定营销政策,稳定长期用户,招揽新的货主。营销部门有权协商定价。对货主提出的运输要求,按日历通报调度部门,由调度部门组织落实。例如CSX铁路公司运输收入的81%,来自10项长期稳定的货源(煤炭、化工、农产品、化肥、粮食、汽车及零部件、集装箱、木材及纸张、钢铁金属、食品及消费品),这些货源基本都是以单元(始发直达)列车的组织方式进行运输。
CSX铁路公司与短线和地区铁路公司之间有230个分界点,每日互相交换的车流为1412辆,与I级铁路公司的车流交换量日均过到7598辆。其中,UP公司3014辆,占40%;BNSF公司1610辆,占21%;NS公司861辆,占11%;CN公司833辆,占11%;CP公司468辆,占6%。目前,美国各I级铁路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分界点一般在100多个。调度联系以运行图规定的时刻和双方调度建立的联系制度为基础。
我国铁路客货混合运输、中低速列车共线,大多数车站有调车作业,这是我国不同于世界上其它国家独具的国情与路情,在我国铁路线上实施调度集中控制时,存在着无法解决集中控制与频繁下放车站控制进行调车作业的矛盾;加之部分站场的列车与调车作业没有平行进路,缺少线路隔开设备,既有车站的继电联锁设备与CTC结合复杂,改建困难,既有的运输规章制度既不能适应新的技术设备又难于改动,推广使用CTC系统的需求不够迫切。这些客观因素使得CTC系统在我国难以顺利推广使用。
2003年8月18日铁道部领导在全路电务跨越式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积极发展我国铁路新一代CTC,以DMIS为平台,以CTC为核心,以行车指挥自动化为目标,构建我国铁路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全面推动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模式的变革,实现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减员增效的目标。这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电务跨越式发展的首要任务。”这是我国铁路自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对建设调度集中重大作用的高度评价。
-有人站车站值班员可通过车务终端操作站场设备(不能做列车进路相关操作,可以调车,单操道岔等);
-联锁控制台上各按钮不能操作(“非常站控”按钮除外)。
列车计划(中心行调台编制)、调车作业通知单(有人站车务值班员编写、无人站中心助调员编写)都下达到自律机,转译成控制命令,再经过合法性检查后,发送给联锁设备执行。
1963年在宝鸡~凤州间91公里的单线铁路上开通使用,1966年陇海线郑州~开封段72公里开通使用极性频率式调度集中,1974年6月开通开封~商丘段131公里DD-2型CTC。
DD4型和DD5型调度集中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使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和我国自主研制的100系列小型计算机,使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列车进路和运行图的自动描绘。1982年在天津~芦台间完成全部功能试验,包括自动监督、记录列车车次号和运行状况、人工摇控办理进路、分区下放、进路储存、自动越行、计算机控制进路等。奠定了我国发展计算机化调度集中的基础。90年代我国在引进美国的调度集中的同时,铁科院通号所开始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CTC系统。采用微处理机技术的“D4型调度集中”,同期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项目“D5型调度集中”在大秦线安装调试完毕并开通使用。
自律机综合收集来自调度中心和车站的列车计划、调车作业单、人工控制命令,统一检查处理,解决了传统调度集中列车与调车要频繁转换控制权的矛盾。
(2)非常站控模式
非常站控模式是指当调度集中设备故障、发生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或设备天窗维修、施工需要时,脱离系统控制转为车站传统人工控制的模式
操作权:
-调度中心助调台的站场操作按钮失效
法国
法国TGV高速线综合调度系统以调度集中为核心,依靠车一地之间可靠的通信将列车、沿线设备和控制中心联系起来。车载设备包括TVM300或TVM430机车信号、故障监测和诊断装置、车载局域网等;沿线分布了接触网、热轴、风、雨、雪、桥隧落物等各种监测设备;控制中心主要包括行车调度、电力调度和中央维护监督三部分,通过网络传递信息。
德国
德国ICE高速列车通过LZB系统列车一地面问双向通信、险情报警信息系统(包括风、雪、塌方、热轴)、车载无线故障监视诊断系统与地面控制中心和维修中心构成集行车调度指挥、控制、故障监测、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欧洲其他国家
此外,欧洲主要国家铁路都已承诺采用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ERTMS),该系统本身就是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其核心为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TCS)。
DD6型调度集中
1992年铁道部为了探索在双线电化区段使用调度集中的优越性,几经论证后决定在郑州~武昌段引进美国GRS公司的微机化调度集中系统,但是,最终由于系统功能不全,不能适应我国特殊的国情与路情的需求未能开通使用。
1996年我们首次出口调度集中设备,在伊朗德黑兰市郊铁路安装开通了D6型调度集中系统。
7机车运用和乘务员管理
全美铁路共有20256台机车,都是柴油电力单元机车。始发列车按照牵引总重量、马力的需求安排机车台数。
机车的使用一般是由始发站一直开行到货物的终到站或车流的编组站,途中除因线路需要更换机型外,一般不换机车,只在途中加油。
机车乘务员由铁路公司直接管理,调度中心的机车调度直接派班。值乘机车无论几台,都是两名乘务员。列车由始发站到终点站不换机车,只换乘务员,司机一般工作12h后换乘。例如从芝加哥到洛杉矶的直达列车在途中要更换8次乘务员而不更换机车。
5日班计划和调度指挥
美国铁路公司以公司集中调度为主,一般设一级调度机构。调度根据列车运行图、营销计划和各编组站的车流、空车分布状态,制定调度日班计划,落实营销计划,组织按图行车。UP公司和CSX公司的CTC调度集中控制的里程都在本公司营业里程的50%以上。
6列车编组计划
美国铁路公司的列车组织,以始发站开行单元列车、编组站开行长距离的技术直达列车为主。整列车流交换是在外公司的终到站,零散车流要编开到外公司的编组站进行车流交换。
美国
美国铁路营业里程为274646km,有9家I级铁路公司经营情况良好,546家区域和支线铁路公司由于与地方政府、农业、工矿业关系密切,运输经营状况比较稳定。
1美国铁路网的概况
美国铁路建设以私人投资为主。建设初期,在美国政府给予的无偿划拨土地、提供低息贷款等政策的扶持下,美国铁路飞速发展,在有客货运量的地域上,形成了多个独立的、又相互重叠的铁路运输网。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路公司之间的兼并重组,形成了目前以密西西比河为界、东西各两家主要I级铁路公司的局面。各铁路公司在一定的地域内仍然相互重叠、又自成系统,同时又与其它铁路公司有机联结。
1.2发展CTC系统的意义
构建我国铁路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全面推动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模式的变革,实现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减员增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