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传输方式的比较

合集下载

视频监控系统各传输方式的比较

视频监控系统各传输方式的比较

视频监控系统各传输方式的比拟一个标准的视频监控系统,由五大局部组成:视频采集系统、视频传输系统、视频切换管理系统、视频显示系统、视频录像系统。

视频采集系统主要是完成对前端图像信号的获取;视频传输控制系统完成对前端图像信号的传送和控制通信;视频切换管理系统完成对图像信号的切换控制和资源分配;视频显示系统完成对前端图像信号的终端设备输出;视频录像系统完成对前端图像信号的长延时存储和回放。

在系统工程中,良好的视频传输设计是监控系统非常重要的一局部。

如果建立一套好的系统,选用的都是高指标、高画质的摄像机、镜头、监视器、录像机,但是没有良好的传输系统,最终在监视器上看到的图像将无法令人满意。

根据“木桶法那么〞,最终的图像质量取决于整个系统中最差的一环,而这最差的一环往往就是传输系统。

系统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传输方式、高质量的传输线缆、专用连接头和设备、并按专业标准进展安装,才能到达理想的传输效果。

常见的几个视频传输方式见如下介绍。

同轴电缆传输图像传输最根本的方法是采用视频基带传输,即同轴电缆传输,由于同轴电缆具有价格较廉价、铺设较方便的优点,一般在小范围的监控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利用同轴电缆传输视频信号由于信号衰减的原因,使得信号的传输距离有限,因此同轴电缆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图像信号,当传输距离到达200米左右时,图像质量将会明显下降,特别是色彩变得暗淡,有失真感。

在工程实际中,为了延长传输距离,要使用同轴放大器。

同轴放大器对视频信号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并且还能通过均衡调整对不同频率成分,分别进展不同大小的补偿,以使接收端输出的视频信号失真尽量小。

但是,同轴放大器并不能无限制级联,一般在一个点到点系统中同轴放大器最多只能级联2到3个,否那么无法保证视频传输质量,并且调整起来也很困难。

因此,在监控系统中使用同轴电缆时,为了保证有较好的图像质量,一般将传输距离范围限制在四、五百米左右。

另外,同轴电缆在监控系统中传输图像信号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同轴电缆本身受气候变化影响大,气候不好图像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同轴电缆较粗,在密集监控应用时布线不太方便;.同轴电缆一般只能传视频信号,如果系统中需要同时传输控制数据、音频等信号时,那么需要另外布线或增加设备;.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有限,无法应用于强干扰环境;.同轴放大器还存在着调整困难的缺点。

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

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

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的传输是整个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广大工程商挺挠头的一件事,随着工程中监控设备价格的透明性和工程商竞争的加剧,信号传输部分的费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在监控系统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方式,对于不同场合、不同的传输距离,怎样能保证传输质量、降低费用,根据多年的工程经验,在这里我们作一些介绍供参考。

一、同轴电缆传输(一)通过同轴电缆传输视频基带信号视频基带信号也就是通常讲的视频信号,它的带宽是0-6MHZ,一般来讲,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一般设计时只需考虑保证高频信号的幅度就能满足系统的要求,视频信号在5.8MHZ的衰减如下:SYV75-3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30dB/1000米, SYV75-5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19dB/1000米,,SYV75-7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13dB/1000米;如对图象质量要求很高,周围无干扰的情况下,75-3电缆只能传输100米,75-5传输160米,75-7传输230米;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选择的摄像机不同、周围环境的干扰等,一般来讲,75-3电缆可以传输150米、75-5可以传输300米、75-7可以传输500米;对于传输更远距离,可以采用视频放大器(视频恢复器)等设备,对信号进行放大和补偿,可以传输2-3公里;另外,通过一根同轴电缆还可以实现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共同传输,即同轴视控传输技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技术:在监控系统中,需要传输的信号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图像信号,另一个是控制信号。

其中视频信号的流向是从前端的摄像机流向控制中心;而控制信号则是从控制中心流向前端的摄像机(包括镜头)、云台等受控对像;并且,流向前端的控制信号,一般又是通过设置在前端的解码器解码后再去控制摄像机和云台等受控对像的。

同轴视控传输技术是利用一根视频电缆便可同时传输来自摄象机的视频信号以及对云台、镜头的控制功能,这种传输方式节省材料和成本、施工方便、维修简单化,在系统扩展和改造时更具灵活性;同轴视控实现方法有两类:一是采用频率分割,即把控制信号调制在与视频信号不同的频率范围内,然后同视频信号复合在一起传送,再在现场做解调将两者区分开;由于采用频率分割技术,为了完全分割两个不同的频率,需要使用带通滤波器、带通陷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低通陷波器,这样就影响了视频信号的传输效果;由于需将控制信号调制在视频信号频率的上方,频率越高,衰减越大,这样传输距离受到限制;另外方法是采用双调制的方式,将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调制在不同的频率点,和有线电视的原理一样,再在前、后端解调。

(完整版)视频监控系统传输方式的比较

(完整版)视频监控系统传输方式的比较

视频监控传输方式的比较视频监控有视频基带传输、光纤传输、网络传输、微波传输、双绞线平衡传输、宽频共缆传输六种传输方式。

1、视频基带传输:是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

其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

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

2、光纤传输: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最好,适合远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3、网络传输: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

其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有internet网络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

其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4、微波传输: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采用调频调制或调幅调制的办法,将图像搭载到高频载波上,转换为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输.其优点是:省去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可动态实时传输广播级图像。

其缺点是:由于采用微波传输,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

0~2。

0ghz )、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传输环境是开放的空间很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微波信号为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山体、建筑物遮挡;ku波段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雨雪天气会有严重雨衰。

视频监控系统常用的几种组网方式v

视频监控系统常用的几种组网方式v

9.4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常用的几种组网方式视频监控系统的组网方式无外乎就这样几种?那几种呢?今天分享常用的视频监控组网方式,以后监控做方案再也不用求别人。

正文:方案一比较常见且稳定的传输方案,适用于小型项目。

方案二前端直接用1光多电的收发器连接摄像机,少用了一次交换机的中继。

方案三机房端收发器采用机架集中供电,节省了电源布线的繁琐,管理起来更加方便。

方案四前端1光多电,后端收发器机架集中供电方案五在一些项目施工布线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布线方式光纤资源不够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前端2光多电级联型的收发器,链接多个摄像机。

方案六前端级联型收发器链接多个摄像机,通常一芯光纤上可以链接十几个二光多电的收发器,后端用收发器机架集中供电,统一管理。

方案七前端用交换机+收发器、1光多电收发器两种方式混合使用,后端用4光2电汇聚型收发器接收。

随着多光口汇聚型光电交换机越来越多的使用,产品逐渐稳定。

不足的地方是,后端4光2电汇聚型光电交换机,一旦1个光口坏了,需要整机返厂维修,影响到其他线路上摄像机的传输。

方案八前端用交换机+收发器、1光多电收发器两种方式混合使用,后端用8光2电汇聚型收发器接收。

随着多光口汇聚型光电交换机越来越多的使用,产品逐渐稳定。

不足的地方是,后端8光2电汇聚型光电交换机,一旦1个光口坏了,需要整机返厂维修,影响到其他线路上摄像机的传输,当然了插SFP模块的光电交换机除外。

方案九级联与汇聚混合使用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光纤资源。

减少了不必要布线所带来的麻烦。

方案十级联与汇聚混合使用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光纤资源。

减少了不必要布线所带来的麻烦。

方案十一环网型收发器,考虑到成本的因素,目前在民用市场使用的比较少,主要在一些大型项目工程中使用,多采用工业级2光2电、2光3电、2光4电、2光8电设备。

在整个光纤闭环中,有一处中断,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通信。

监控系统视频传输方式

监控系统视频传输方式

监控系统视频传输方式浅析摘要在监控系统中,监控图像的传输是整个系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选择何种介质和设备传送图像和其它控制信号将直接关系到监控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关键词监控系统视频传输方式中图分类号: u67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目前,在监控系统中用来传输图像信号的介质主要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对应的传输设备分别是同轴视频放大器、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和光端机。

要组建一个高质量的监控网络,就必须搞清楚这三种主要传输方式的特点和使用环境,以便针对实际工程需要采取合适的传输介质和设备。

以下简单介绍以上三种传输介质。

1 同轴电缆和视频放大器根据对同轴电缆自身特性的分析,当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其受到的衰减与传输距离和信号本身的频率有关。

一般来讲,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视频信号的带宽很大,达到6mhz,并且,图像的色彩部分被调制在频率高端,这样,视频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不仅信号整体幅度受到衰减,而且各频率分量衰减量相差很大,特别是色彩部分衰减最大。

所以,同轴电缆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图像信号,当传输距离达到200米左右时(根视频线缆的粗细有关),图像质量将会明显下降,特别是色彩变得暗淡,有失真感。

在工程实际中,为了延长传输距离,要使用视频放大器。

视频放大器对视频信号具有一定的放大,并且还能通过均衡调整对不同频率成分分别进行不同大小的补偿,以使接收端输出的视频信号失真尽量小。

但是,视频放大器并不能无限制级联,一般在一个点到点系统中视频放大器最多只能级联2到3个,否则无法保证视频传输质量,并且调整起来也很困难。

因此,在监控系统中使用同轴电缆时,为了保证有较好的图像质量,一般将传输距离范围限制在四、五百米左右。

2 双绞线和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由于传统的同轴电缆监控系统存在着一些缺点,特别是传输距离受到限制,所以寻求一种经济、传输质量高、传输距离远的解决方案十分必要。

早期,在传输距离超过五、六百米的监控系统中一般使用多模光纤和多模光端机,这虽然解决了远距离传输的问题,但是系统造价增加了很多,并且,光纤的施工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

视频监控传输方案

视频监控传输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视频监控传输方案# 视频监控传输方案## 1. 引言视频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公共安全、交通监控、工业监控等。

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采用模拟传输方式,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逐渐成为主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视频监控传输方案,包括有线传输、无线传输以及混合传输方案。

## 2. 有线传输方案有线传输方案是一种稳定可靠的视频传输方式。

常见的有线传输方式有以下几种:### 2.1. 同轴电缆传输同轴电缆传输是一种常见的模拟视频传输方式,适用于小范围的视频监控系统。

该传输方式通过同轴电缆传输视频信号和电源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的优点。

### 2.2. 网线传输网线传输是一种数字视频传输方式,适用于中小型的视频监控系统。

该传输方式利用网线传输视频信号和电源信号,常用的协议有TCP/IP、UDP等,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的特点。

### 2.3. 光纤传输光纤传输是一种高速的视频传输方式,适用于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

该传输方式利用光纤传输视频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 3. 无线传输方案无线传输方案是一种灵活便捷的视频传输方式。

常见的无线传输方式有以下几种:### 3.1. Wi-Fi传输Wi-Fi传输是一种常见的无线视频传输方式,适用于小范围的视频监控系统。

该传输方式利用无线局域网传输视频信号,常用的协议有802.11b/g/n/ac等,具有传输距离近、安装便捷的特点。

### 3.2. 4G/5G传输4G/5G传输是一种移动网络传输方式,适用于移动视频监控系统。

该传输方式通过4G/5G网络传输视频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的优点。

## 4. 混合传输方案混合传输方案是一种结合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的视频传输方式。

常见的混合传输方案有以下几种:### 4.1. 有线+无线传输有线+无线传输方案将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相结合,既保证了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提高了传输的灵活性。

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传输方式

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传输方式

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传输方式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的传输是整个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广大工程商挺挠头的一件事,随着工程中监控设备价格的透明性和工程商竞争的加剧,信号传输部分的费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在监控系统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方式,对于不同场合、不同的传输距离,怎样能保证传输质量、降低费用,根据多年的工程经验,在这里我们作一些介绍供参考。

一、 同轴电缆传输 (一)通过同轴电缆传输视频基带信号 视频基带信号也就是通常讲的视频信号,它的带宽是0-6MHZ,一般来讲,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一般设计时只需考虑保证高频信号的幅度就能满足系统的要求,视频信号在5.8MHZ的衰减如下:SYV75-3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30dB/1000米, SYV75-5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19dB/1000米,,SYV75-7 96编国标视频电缆衰减13dB/1000米;如对图象质量要求很高,周围无干扰的情况下,75-3电缆只能传输100米,75-5传输160米,75-7传输230米;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选择的摄像机不同、周围环境的干扰等,一般来讲,75-3电缆可以传输150米、75-5可以传输300米、75-7可以传输500米;对于传输更远距离,可以采用视频放大器(视频恢复器)等设备,对信号进行放大和补偿,可以传输2-3公里;另外,通过一根同轴电缆还 可以实现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共同传输,即同轴视控传输技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技术: 在监控系统中,需要传输的信号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图像信号,另一个是控制信号。

其中视频信号的流向是从前端的摄像机流向控制中心;而控制信号则是从控制中心流向前端的摄像机(包括镜头)、云台等受控对像;并且,流向前端的控制信号,一般又是通过设置在前端的解码器解码后再去控制摄像机和云台等受控对像的。

同轴视控传输技术是利用一根视频电缆便可同时传输来自摄象机的视频信号以及对云台、镜头的控制功能,这种传输方式节省材料和成本、施工方便、维修简单化,在系统扩展和改造时更具灵活性;同轴视控实现方法有两类: 一是采用频率分割,即把控制信号调制在与视频信号不同的频率范围内,然后同视频信号复合在一起传送,再在现场做解调将两者区分开;由于采用频率分割技术,为了完全分割两个不同的频率,需要使用带通滤波器、带通陷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低通陷波器,这样就影响了视频信号的传输效果;由于需将控制信号调制在视频信号频率的上方,频率越高,衰减越大,这样传输距离受到限制;另外方法是采用双调制的方式,将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调制在不同的频率点,和有线电视的原理一样,再在前、后端解调。

视频监控有线传输技术的比较

视频监控有线传输技术的比较

一、视频监控有线传输技术的比较从理论上讲,有线传输的性价比远远高于无线传输,宽带传输也同样如此。

因此在视频监控领域,有线传输成为主流。

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缆是目前监控系统中使用最广的三种传输介质,我们先对这几种技术作一些分析和比较。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模拟摄像机的输出阻抗为75Ω不平衡方式,而控制台(包括DVR 的模拟输入口)及监视器的输入阻抗也为75Ω不平衡方式,为了整个系统的阻抗匹配,其传输线往往采用75Ω的特性阻抗。

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多是中短距离的中小型系统,同轴电缆是目前监控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视频传输线。

同轴视频传输又可以分成基带传输和调制传输。

视频基带是指视频信号本身的0至6MHz频带。

将视频信号采用调幅或调频的方式调制到高频载波上,然后通过电缆传输,在终端接收后再解调出视频信号,这种方式称为有线调制传输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较好地抑制基带传输方式中常有的各种干扰,并可实现一根电缆传送多路视频信号。

但是在实际的监控系统中,由于摄像机布置地点比较分散,并不总能发挥频分复用的优势,而增加调制、解调设备还会增加系统成本和调试难度,因此在传输距离不远的情况下,仍然以基带传输为主。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由两条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通用配线。

由于互相缠绕,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因此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既可以传输数字视频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视频信号。

双绞线通常采用特性阻抗为100Ω的平衡传输方式,目前绝大多数前端的摄像机和后端的视频设备都是单极性、75Ω匹配联接的,所以采用双绞线传输模拟视频图像时,必须在传输系统前后端进行“单——双”(平衡——不平衡)转换和电缆特性阻抗75Ω-100Ω匹配转换;因此视频双绞线基带传输两端都有转换设备,而不能像同轴电缆那样无设备直接传输视频信号,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适配器就能够实现这种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监控传输方式的比较
视频监控有视频基带传输、光纤传输、网络传输、微波传输、双绞线平衡传输、宽频共缆传输六种传输方式。

1、视频基带传输:是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

其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

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

2、光纤传输: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最好,适合远距离传输。

其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3、网络传输: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

其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有internet网络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

其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

4、微波传输: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

采用调频调制或调幅调制的办法,将图像搭载到高频载波上,转换为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输。

其优点是:省去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可动态实时传输广播级图像。

其缺点是:由于采用微波传输,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 )、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传输环境是开放的空间很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微波信号为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山体、建筑物遮挡;ku波段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雨雪天气会有严重雨衰。

5、双绞线传输(平衡传输):是解决监控图像1km内传输,电磁环境复杂场合的解决方式之一,将监控图像信号处理通过平衡对称方式传输。

其优点是:布线简易、成本低廉、抗共模干忧性能强。

其缺点是:只能解决1km以内监控图像传输,而且一根双绞线只能传输一路图像,不适合应用在大中型监控中;双绞线质地脆弱抗老化能力差,不适于野外传输;双绞线传输高频分量衰减较大,图像颜色会受到很大损失
6、宽频共缆传输:是解决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监控信号传输的最佳解决方案,采用调幅调制、伴音调频搭载、fsk数据信号调制等先进技术,可将四十路监控图像、伴音、控制及报警信号集成到“一根”同轴电缆中双向传输。

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同轴电缆的资源空间,四十路音视频及控制信号在同一根电缆中双向传输、实现宽频共缆“一线通”;施工简单、维护方便,大量节省材料成本及施工费用;频分复用技术解决远距传输点位分散,布线困难监控传输问题;射频传输方式只衰减载波信号,图像信号衰减很小,亮度、色度传输同步嵌套,保证图像质量达到4.5级以上国家标准;采用75ω同轴不平衡方式传输使其具有非常强抗干扰能力,电磁环境复杂场合仍能保证图像质量。

其缺点是:采用弱信号传输,宽频调制端需外加ac220v交流电源,但目前大多监控点都具备这个条件。

综合以上几种传输技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应选用宽频共缆传输方式,宽频共缆传输方式布线简洁、扩展灵活、性价比高、集成性强,可集成图像、伴音、控制及报警信号于“一根”电缆,实现了监控信号传输的里程式跨越。

附:宽频共缆“一线通”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所谓宽频是相对于传统监控采用视频基带传输而言的,同轴电缆的带宽为0~1000mhz,而传统监控信号只占用其中的0~6mhz,带宽利用率不到1%。

宽频指的是为充分利用同轴电缆资源空间,将多路音视频及控制信号调制到不同载波上。

共缆就是将调制到不同载波的音视频
及控制信号集成到一根同轴电缆双向传输。

故宽频共缆“一线通”应理解为多系统、多信号集成一根同轴电缆传输的“一线通”双向传输平台,宽频共缆“一线通”电视监控传输系统可定义为以多路监控图像、伴音及控制信号集成传输为主,预留报警、广播等信号传输空间的“一线通”多功能宽频共缆双向传输系统。

宽频共缆监控系统原理及组成:主要有摄像机+宽频调制器+多路视频解调器+fsk数据调制器等组成,通过宽频调制器将图像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使多路信号可在同轴电缆中上行传输,传输到主控室经过单路或多路视频解调器解调出标准视频信号;对前端镜头、云台等控制信号通过fsk数据调制器进行数据载波调制,调制到38mhz载波上通过同轴电缆下行传输,经过宽频调制器把控制信号解调为rs485控制模式输出给解码器,从而达到对云镜的控制。

这种方式实现了多路监控信号“一线通”,所采用技术成熟稳定可靠,大大简洁了布线结构和费用。

五种常见监控方式图表比较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