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农民道德模范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9篇)

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9篇)道德模范先进篇1蓝连青,女,1966年7月出生,广西南宁市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镇马社区镇马街居民。
蓝连青一家五代同堂,互敬互爱,家庭和睦温馨,是全国“最美家庭”。
蓝连青的奶奶在世时,她一直悉心照顾,直至老人逝世;她支持丈夫带领的瑶山歌艺术团成为当地有名的文艺团体,父母年逾八旬,也是该艺术团的“歌王”。
20__年9月,蓝连青入选“中国好人榜”,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篇2方永刚,男,44岁,中共党员,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专业技术7级,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
方永刚入伍20多年来,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学习、用心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方永刚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在军校教员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自我的职责。
他把业余时光全部用在了刻苦学习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上,经常通宵达旦地学习、备课、撰写著作和文章。
他读过的《文选》等书籍,书的四周全被磨破了,厚厚的封面也由于反复翻阅快被磨穿了,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所思所悟。
正是凭着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从理论、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学习研究就会跟进一步、深入一层,不断推出研究成果。
他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荣获全军院校育才银奖、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方永刚就像时刻持续冲锋姿态的战士,哪怕十几分钟的课都充满激情,他的课充满了理论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连续6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荣立三等功1次。
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大连市委讲师团成员、教授,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被官兵群众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
农村农民道德模范事迹

农村农民道德模范事迹篇一: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男,19**年8月出生,现年**岁,**镇**村一组村民,现任**村保洁员、主要负责**路**村段环卫保洁和全村垃圾转运工作。
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左手左脚都留下残疾,妻子是只有一支手的残疾人,家境十分困难。
20XX年起,**村委会为照顾其家庭困难,安排他从事村组环卫保洁工作。
**同志自担任**村村组保洁员以来,并没有把村委会安排的工作当做是对其家庭的照顾,而是克服自身身体状况的困难,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每天早出晚归,坚持在保洁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积极主动听取群众对农村保洁的意见和要求,收集垃圾、清扫街道,用自己一身辛劳的汗水维护了**村的美丽家园。
每天早晨5点半钟**同志就开始了工作,凌晨从枫香桥开始至**加油站1200米沿途清扫垃圾,工作极尽细致到地上碎纸片都用手指抠起来,将清扫的垃圾拖运到垃圾垃圾箱,再继续做其余5个村民小组的垃圾清运工作。
每天走完全部辖区内的环境保洁地段,都要干10个小时左右,一天工作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
天气炎热时,就坐在路边上擦擦汗,喘口气,垃圾的臭味刺鼻,扬灰冲天,常常弄得他眼圈发黑,满身是灰。
冬天手冻僵了,哈上几口气暖一暖仍接着干。
在3年来的工作中,他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每逢节假日垃圾产生的高峰期,**同志都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安排的紧紧的,有时中午忙不过来就让家人送饭吃,离家就这么近仍然不回家。
加班加点是时常的事,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工作,毫无怨言。
20XX年深秋的一个晚上,村书记**同志回家经过**路时,看见一个黑影在路边弯着腰干什么,走过去看见**正在清扫垃圾,当即告诉他:“太晚了,就不要干了,明天再干,要注意安全,路上车流量大。
”可他说:“明天又是明天一天的事,不能压着事干。
”农村环卫保洁工作虽然苦,但一身汗水换来一片清洁,**同志感到这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支撑他干好工作的不竭精神动力。
道德模范个人先进事迹材料5篇

道德模范个人先进事迹材料5篇第一篇;勤劳致富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男,生于1977年6月25日,现年38岁。
于1995年12月参军入伍,在部队上挥洒热血16年,16年的军营生活也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
作为一个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的农民的儿子,他自小便跟随父母到农田中劳作,所以他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苦与不易。
很小的时候,他便想象着有一天能走出去,学到东西带领乡亲们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在部队的日子里,他的心中仍然惦念着家乡的发展,仍然惦记着在家乡辛苦劳作的父老乡亲们。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热爱祖国,并且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有很高的思想觉悟。
他从小就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在部队服役期间,仍然眷恋着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他总想着,我的根在家乡,有机会我还是要回到那片养育我的大山中去。
2011年12月复员返乡后,他放弃了在泸州市两个门市、两套住房的优越条件,毅然决然地决定了回乡进行创业,一方面他是想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另一方面也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的发展做一点贡献,为家乡人过上好日子出一份力。
他总说:“这片土地生我养我,这是莫大的恩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想着我还能为它做些什么,而我现在所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
”凭借多年在部队生活学到的知识技术和自己对当今发展机遇的敏锐探索,于2012年在文龙村五组投入资金30余万元建立了肉鸽养殖基地,并且在泸州市肉鸽基地中学习了养殖技术,学习回来后,陆续扩大了肉鸽养殖基地,如今他已经成立了镇龙宝山种养专业合作社,其肉鸽养殖基地年产达2万只。
他说:“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人只看得到我现在的成就,其实这条路一路走来,我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也想到过要放弃,但是最终还是战胜了困难和对失败阴影的恐惧,在慢慢摸索中我还是走到了现在。
”军营是一所锻炼人才的大熔炉,也许和他在部队所接受过的训练有关,养成了他肯干、肯钻研的这股劲头。
如今他的肉鸽养殖基地创造年产值30万元。
农业农村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0篇)

农业农村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农业农村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0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根据事迹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
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农村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农村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1在长城脚下的xx村,有一位“科技女能人”,她勤奋好学,敢于尝试新技术,靠科技引领当地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她就是xx村妇女主任、村团支部书记xx。
在xx乡,提起xx,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从富士苹果到大樱桃,从三季梨到安哥诺李子,35岁的她在XX年间引进了10余个新品种果树。
给xx乡的果农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而她引进的壁蜂授粉则引发了一场果树管理技术的崭新革命,这项技术正以xx为中心,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
“我引进的角额壁蜂授粉技术在东北是最早的,我们xx乡果农靠这项技术每年就能增收100万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xx骄傲地说。
人工辅助授粉是果树管理中最繁琐的一件事,春季果农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工去做这项工作,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自xx年春季开始,数十万头的角额壁蜂开始飞舞于xx乡的果园里,取代了人工劳动。
据xx介绍,一只角额壁蜂的访花量相当于80只蜜蜂的访花量,用角额壁蜂授粉既省工,又省钱,效果又好,而且角额壁蜂繁殖容易,搭个简易蜂窝就能产卵,第二年春天长成后又可以访花授粉,可以说是一次投资,永远受益。
xx是一个聪明人,也是个细心人。
xx年秋季,河北省一家公司带了一位意大利客商来到她家果园,双手捧着苹果,说了一通听不懂的外语,直摇头。
xx忙向翻译问个究竟。
原来外商说她的苹果光洁度和着色度不够,与欧洲市场标准有一定距离,应该采用反光银膜。
反光银膜技术是一种新的果树管理技术,在秋季苹果成熟的最后阶段,按树冠面积将银膜铺在树下,利用反射光谱增加阴面果的光照量,这样可以提高20%-30%的着色度,并能够增加糖份。
道德模范人物优秀事迹(通用10篇)

道德模范人物优秀事迹(通用10篇)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人物事迹篇一周林香,上饶市玉山县仙岩镇吴家社区塘底小组村民。
她是一名坚强的农家妇女,丈夫早年离世,留下年迈病瘫的公婆和一对年幼儿女。
多年来,她独自一人承担起赡养公婆和扶养儿女的重任。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导致儿媳李小香瘫痪在床,她又挑起照顾儿媳的重作文吧担。
曾有人劝说她放弃,但周林香却异常坚定:“嫁到我们家,那就是我闺女,无论多难,只要我还活着一天,便会照顾她一天。
”22年来,她不离不弃、悉心照料,谱写了一曲婆媳情深的感人赞歌。
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道德模子简短篇二xx,女,汉族,1978年6月生,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小学教师。
丈夫不幸去世,xx既照顾年迈的公婆和5岁的儿子,还承担一大笔债务。
公公膀胱癌屡次复发,婆婆又出车祸。
xx带着儿子、公婆一齐改嫁,重新组合成一个和美的大家庭,用爱心、孝心奏响和谐家庭的新乐章。
xx嫁入丘家的十几年里,和丈夫琴瑟和鸣,对公婆孝敬有加。
2023年,丈夫不幸因公牺牲,xx一个人撑起这个老幼贫弱的家。
公公手术3次、住院14次,每次都离不开xx的忙碌。
2023年,婆婆被摩托车撞伤,牙齿摔得一个不剩,xx每一天用榨汁机把饭菜、水果搅成汁,用吸管喂婆婆喝。
那段日子,xx白天上班,晚上哄孩子睡觉后,再到医院照顾公婆,困了累了就伏在病床边休息片刻。
2023年,xx与现任丈夫汤云辉相识,带着公婆、儿子与他结了婚。
汤云辉像对待自我亲生父母一样,与xx一齐分担职责。
xx对此刻丈夫家的老人也同样孝顺,双方的老人孩子在他们的感染下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xx还帮忙照顾大小姑子家庭。
汤云辉姐姐常年在龙岩打工,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一向寄养在xx家。
xx视如己出,照顾生活起居,接送上下学,指导学习。
如今,大外甥已经工作,每次回到上杭,第一件事就是去xx家看望外公外婆和舅妈。
2023年,小姑子带着两个女儿来投奔xx。
2020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2020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事业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学习也是无止境的,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范文(一)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图书管理员牛**同志,1938年二月出生,1985年6月担任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
由于业务出色,当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87年又被授予辽河头村工作劳动模范,近30年来担任辽河头村管理员,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为推进辽河头村的管理员和其它各项工作,为农民群众解疑释难,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干部群众都称他是辽河头村的明白人、贴心人、知情人,大事小事都找他求助。
也正是这样,他为辽河头村群众送知识、送政策、送温暖,他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退耕还林政策、惠农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六村联创”等许多政策的推行。
很多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许多村民多次到村委会找他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政策,他每次都是认真学习,深入各户调查详细说明情况让每一户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每次都是起早贪黑,很晚才回到家里。
为了核实土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他和村里同事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丈量核实,不知去了多少户,走了多少路,一天下来腿酸痛不止,可他却不吭一声。
为了方便群众,他把电话号码贴在办公室的门上,每月话费高达一百多元,为此,他常常做出无私奉献,却无怨无悔。
近年来,每到粮食直补发放时、退跟还林补助款、产业结构调整补助款发放时,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
这些款项的发放工作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做好发放工作,事前他和村内同事深入到全村去调查核实,摸清底数和详情。
为了把直补政策落到实处,他对村干部上报土地面积的工作进行细心布置和指导,对个别农户不理解、不配合,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讲解直补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
村级道德模范爱岗敬业事迹材料

村级道德模范爱岗敬业事迹材料
村级道德模范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名村级道德模范,XXX同志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村里的各项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XXX同志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
在村里开展的环境整治工作中,她带头参与,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为村民创造了一个整洁、美丽的居住环境。
她还积极推广环保理念,引导村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维护村庄的生态环境。
XXX同志在工作中注重细节,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她经常深入村民家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她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关爱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XXX同志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她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和回扣,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她还经常提醒身边的同事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不贪不腐、不谋私利,共同维护村庄的和谐稳定。
总之,XXX同志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评价。
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为村庄的发展和进步做出
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应该向她学习,不断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村级个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村级个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村级个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在乡村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们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
而在这些人中,不乏有一些村级个人道德模范,他们不仅在生活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更是社会公德的榜样。
以下是某村级个人道德模范的事迹材料。
李老师,是某村的小学教师。
他对教书育人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不仅在教学中认真负责,更是将爱心和责任融入了每一堂课。
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是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的人。
李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孩子们懂得奉献和帮助他人的意义。
除此之外,李老师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清洁环境等,每次活动他总是率先行动,并号召他人一起参与,为村里的环境改善和建设尽心尽力。
即便是生活中的琐事,李老师也总是善待他人,乐于助人。
村里的老人生病了,他总会去探望并为他们送去温暖的问候;有人家遭遇灾害,他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为他们尽力解决困难。
在村级个人道德模范评选中,李老师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该荣誉。
他不仅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更是村民们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楷模。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道德模范,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李老师的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也让我们意识到,在平凡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成为村级个人道德模范,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事,用爱去对待他人,用行动去影响他人,相信我们也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楷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农民道德模范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XX,男,1956年生,XX年入党。
该同志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的经济嗅觉和创新水平,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怀揣远大理想,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一、为乡亲艰难创业,一心帮邻致富。
1982年,他开始搞私营运输,通过几年的辛苦打拼,自己积累了一定资金。
在跑运输过程中,发现农村新兴的养殖厂比较多,但鸡饲料比较紧缺,农民买饲料不知道真假,有时花冤枉钱,上当受骗之事时有发生,为此,他决心自己建立饲料厂,为村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好饲料。
XX年,他通过多方协调资金,筹集600万元建立起了华明饲料厂,华明饲料占地10亩,拥有职工40余人,每人月收入1500元以上。
华明饲料生产的优质饲料能够供应本地20余个村,100余户养殖户,为养殖户年节省资金10余万元。
二、为梦想致力创新,使诚信深入人心。
他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如不创新就会被无情的淘汰出局。
为了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达到邻里共同致富的梦想,他多次聘请潍坊、龙口等技术人员完善公司技术创新,邀请了部分养殖户作为公司的顾问,随时为厂家的发展提供反馈信息。
他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从不因客户欠债欠债而不与发货,并多次给予困难养殖户与无私帮
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全体养殖户都富起来,共同把养殖业做大做强,使群众尽快脱离贫困边缘,走向幸福的小康之路。
他的付出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公司也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为乡亲再次创业,勇担商业风险。
华明饲料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原料,给村民解决了不少困难,但现在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因金融危机和禽流感鸡苗价格上涨较快,养殖户感觉资金压力较大,并且利润空间压缩的很小,很多养殖户纷纷改行,养殖大棚闲而不用,杨富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此,他又经过多次参观、学习、考察、交流,与其他有志之士通过贷款、筹借筹方式共筹集资金1200万元,于XX年成立了盛国畜牧有限公司,占地62亩,专门从事孵化产业,现正在建设中,预计XX年夏便可投产运营,将更好的为民解忧。
四、为理想不断学习,道德文明永相传
XX同志从未放松对思想理论的学习,他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
不仅他自己这样做,他还希望全体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得到提高,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他在公司内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订阅各种党报、科技杂志、文学信息等刊物及报纸,鼓励员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强化提高员工素质。
华明饲料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职工从来未发生过打架、斗殴,甚至不文明的行
为都很少出现,并且每位职工在村里渐渐都成了孝子、孝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真是民间一大奇迹。
五、为明天继续奋斗,公益事业常放心间。
他指出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用低成本吸引客户,用高质量赢来客户,他满怀信心的说“为了更好的发展公司,为了更好的带动客户致富,为了更好的赢得支持,我们下一步将成立无棣华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鸡苗、饲料、养殖、宰杀一条龙服务。
”发展宰杀业也是为养殖户提供销路问题,此心可见一斑。
杨富国同志创业已有28个春秋,他一直以带动父老乡亲致富为目标为社会公益事业无私奉献,修路、建桥、治病、救灾等社会捐款已记不清,至少已10余万元。
他是致富不忘乡亲的典范,是企业家学习的楷模,是村民道德的榜样。
本篇范文标题是: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