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程标准](1) 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2) 培养学生从各种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 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 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演示人民海军、空军发展的历程,进行不同时期的国力、军事力量的对比,在比较中体会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提高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认识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而使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
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
[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武装力量强大的意义。
让学生正确理解武装力量强大的意义。
[教学思路]1、 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答案1、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故答案为B项。
2、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故本题答案为C项。
3、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4、D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适用范围。
根据材料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般国际关系”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为D项。
5、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55年”“求同存异”,周恩来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与合作,从而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D项。
6、C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时,在中国兴起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故C项符合题意。
7、A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时间。
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x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故答案为A项。
8、A 解析:本题考查“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背景。
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9、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作业课件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探究点 史料实证 革命传统永保持 材料三 201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专程来到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出席正在这里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历史不会忘记,85年前,正是在古田这块红色土地上,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 著名的古田会议,探索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光辉道路,新型人民军队由此走 上了发展壮大的历史征程。 (4)阅读材料三,你认为2014年中央军委在福建古田召开会议的原因是什么? 重温我党我军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接受思想启迪和精神洗礼,引领开创新形 势下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习近平
材料三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曾就有关南海问题作出回答 :大量的历史证据表明,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 营、最早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中国人是西沙群岛无可争辩的主人……20世纪70年 代中期之前,越南方面一直公开和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属于中国……而1975年后,越 方背弃了以前的这些承诺,转而对西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我还想再次强调, 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A.海军陆战队 B.航天兵 C.空降兵 D.战略支援部队 8.为了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我国海军大大提高了现代化水平,现已建成了 ( D) ①潜艇部队 ②航空母舰编队 ③战略导弹部队 ④海军陆战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 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C )
4.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 个强大的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建立的先后 顺序是A ( )
A.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D.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人教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37张)

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操纵,利用各国间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 的矛盾和分歧进行 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
义。
挑拨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
“ 求 同
“同”—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民族独立,谋求发展。
存
异
”
方 “异”—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
针
意识形态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思考“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有何作用?
国际点评: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
周恩来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用 高超的外交智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
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人?
以周恩来为榜样,努力学习,增长智慧, 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
20世纪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 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周恩来和万隆会议
观看视频,思考一下问题:
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 点?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的亚非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一帆风顺的吗?遇到了什么困难?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 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
八年级历史下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都安瑶中初中政史教研组 韦剑
第14课 钢铁长城
1.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①建国前,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②建国后,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③1971 ④20世纪90年代 (2)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①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
②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导弹部队的发展
第14课 钢铁长城
1.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①建国前,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②建国后,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③1971 ④20世纪90年代 (2)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①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 ②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导弹部队的发展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独 立 自 主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的 基本准则
为我国 赢得良
的 和 平 外
万隆会议
开创了我国
好的外 部环境
交
周恩来
外交新局面
总 结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一、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
1953年 印 度 1954年确立
二、出席万隆会议
1955年 印度尼西亚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2)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3)建国初期的外交环境: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②推广:③影响: 2.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万隆会议的召开:①时间②地点③参与国 ④主题⑤性质 (2)“求同存异”方针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2)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3)建国初期的外交环境: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 内容: ②推广: ③影响: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一、国防建设。
1. 陆军的发展。
- 新中国成立后,陆军由单一兵种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
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向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2. 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 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3. 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 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 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士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在朝鲜战场上击落敌机三百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
-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飞机的种类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提升,逐步实现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
4. 导弹部队的发展。
-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现已更名为火箭军)。
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 导弹部队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多种型号的导弹。
二、外交成就。
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钢铁长城 1、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2、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3、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4、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
5、导弹部队的发展:导弹部队时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原则分别是什么?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在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在中、印、缅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955年,众多非亚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指明注意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针对帝王注意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列举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⑴周恩来在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⑵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一致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⑶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⑷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满分60分)第I卷(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答题卡内。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13年7月29日,新型导弹护卫舰梅州舰在三亚某军港举行入列命名授旗仪式,这标志着该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A.华东军区海军B.南海舰队C.东海舰队D.北海舰队2.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军队开启“加速跑”的模式,歼-20、运-20和直-20被称为“20三剑客”。
“20系列”的集体出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空军装备建设的傲人成就,也是中国军队转型升级的直观体现。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的、聂荣臻元帅亲自剪彩的是()A.歼-5型歼击机C.B-6轰炸机B.歼-10型战斗机D.强-6强击机3.中共十八大以后进行的改革强军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作为我国的独立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A.国共政权对立时期B.抗美援朝战争时期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90年代4.201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
参阅舰艇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等,有些舰艇还是第一次亮相。
从海军阅兵可以看出,我国海军()A.日益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B.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C.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D.成立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5.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说,我们对于大国是恐惧的。
但是周恩来总理访问了缅甸以后,大大地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
”缅甸人消除了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A.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D.组建战略导弹部队6.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令有关部门对华采取限制措施……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收关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④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2011·浙江杭州)23.小张以“中国外交”为主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他发现2012年是我国某一重大外交
事件发生40周年,这一外交事件是C指(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1945年10月25日联合国建立,中国是创始
会员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政府参与联 合国各项事务。
• 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并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除出联合国的一切 机构。
• 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是中国外交的
• (2011·山东泰安)30.1955年,一位美国记者评论
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 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
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C )
• A.日内瓦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 (2011·内蒙古呼和浩特)10.1954年《中印两国总
响力日增。下列成就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
• A.重返联合国 • B.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 C.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 (2011·四川南充)16.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
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有( C )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三、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
• 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 2、世界局势的总特点:“总体和平,局部
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的特点。
• 3、面对当前世界形势中国的对策:中国奉
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和 其他国际事务,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关系,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维 护世界和平。积极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政 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各国和平相处, 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讲,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
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它所体现出中国外交
方针是( B)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一国两制 (2011·宁夏)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
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
离的是( A)
•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盛顿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 ③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发表联合公报,
被成为“八.一七”公报。
• 三个联合公报奠定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美
关系间障碍:台湾问题。
(4)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 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 (1)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
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 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 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正式成立,被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 兵”。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 军中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中 国对核武器的态度:在任何情况下决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பைடு நூலகம்对无核国家和 地区使用核武器。
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此 中国外交史翻开了新一页。
• 中美建交(关键步骤) • 1、历史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采
用“敌视”。
• ②国际形势发展美国调整对华政策,要改善中美
关系。
• ③中国积极响应谋求中美、改善中美关系。 • 2、过程: • ①“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之间友好往来的
(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 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中印两国会谈时首
次提出。
• 2、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
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
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 • (2011·湖北荆州)5.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
刊》的封面标题是:“中国人来了(中文翻译)”。这里的
“中国人来了”是指(A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 B.毛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 •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D.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理联合声明》说:“如果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 安全的坚固基础。”声明中提到的原则,应该适用于
( D)
• ①发展中国家 ②经济发达国家 ③弱小落后国家
④资本主义强国
•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011·江苏宿迁)27.右图是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
• (2011·湖南湘潭)10.2011年4月《汉和防
务评论》报道,在大连造船厂改建的“瓦良格”
号航空母舰将在今年加入中国海军,中国人的航
母梦有望实现,中国海军力量将大大加强,人民
解放军海军创建于(B )
• A.1927年
B.1949年
年
D.1966年
C.1950
• (2011·宁夏)4.新中国诞生前后,中国人民
• 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1、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领导人非正
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
• 2、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中国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APEC)
•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
作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2001年6月中国、俄 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以及乌滋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宣言,宣 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C.中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
•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
• 课堂检测 • CDDBA CBAAC • 1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
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 12、亚太经合组织; •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
共同繁荣
• 1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国防建设与外交 成就
考纲要求 • (1)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 (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 (3)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
美建交史实。
• (4)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的作用。
的场景,从那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
代开始了”。这里“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D指
()
• A.中美开始了长期对立 • B.标志两极格局解体 • C.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 D.中美关系开展走向正常化 • (2011·山东菏泽)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
展迅速,GDP对世界的贡献从1%提高到9%,国A 际影
• (2011·青海西宁)19.下列三幅图片记录了中美两
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你对这些图片反映的信息,
最为恰当的理解是(A )
•
• 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
利益
•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
交往
•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
危
解放军进一步发展壮大,其标志是(B )
• A.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 B.成立
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
• C.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D.发射
• (2011·山东滨州)1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09年11月7日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
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
• CAACC BCACC • 50; • 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日、中美建交; • 90; • WTO
• 二、万隆会议:是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国际性会议。 • 1、时间:1955年4月 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 • 2、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
奠定了基础。
• 3、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3)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 美建交史实。
•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
抗
• (2011·山东青岛)22.1971 年10月25日,
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 国。”结合右图判断,这一“转折点”是指哪一 历史事件?(D )
•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
得外交胜利
闸门(“小球转动了大球”)
• ②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 ③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
• 3、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 ①1972年,《上海公报》的发表,表明中美两
国在经理了20多年的对抗之后,开始步入关系 正常化的轨道。在台湾问题“断交,撤军、废 约”。
• ②1978年12月,中美两国政府分别在北京和华
• B.中国代表团促进万隆
会议圆满成功
•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
• (2011·湖南娄底)13.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
题是( A )
•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