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实行新版课程标准_龚鹏飞

合集下载

澳大利亚(基础年级-10年级)课程文件的分析与启示

澳大利亚(基础年级-10年级)课程文件的分析与启示

澳大利亚(基础年级-10年级)课程文件的分析与启示1●任建英 陶常娥*摘 要:本文以澳大利亚科学课程(2015年版)为主要案例,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文件的结构与内容设计、内容及一般能力的进阶性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对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启示。

关键词:课程设置 一般能力 大概念关联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1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图谱分析项目成果。

*任建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助理研究员;陶常娥,北京市中关村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中学一级。

2015年,澳大利亚颁布了新的课程文件(基础年级-10年级)。

课程总目标凝练为读写素养、计算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个人与社会能力、道德理解、不同文化的理解7个一般能力(general capabilities)。

之所以称为“一般能力”,是因为这些能力在所有学科课程目标之中都是基础的、重要的或是核心的,且是共通的,我们也可以将它们称为“共通能力”或“核心素养”。

澳大利亚课程(基础年级-10年级)分为英语、健康与体育、人文与社会科学、外语、数学、科学、技术和艺术8大领域(表1)。

除了“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在学段上有区别,其他领域都是一以贯之的。

相比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澳大利亚很多领域以综合课程形态呈现,如人文与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和艺术。

同时,将数字技术、经济与商业、舞蹈、戏剧、媒体艺术明确列入课程中,并提供了中文、阿拉伯语等13种外域外教育语课程,为学生语言学习的多样化提供了机会。

各个领域或学科的课程文件框架基本一致,主要包括课程概观、课程内容、科学课程术语表、科学内容范围和顺序、一般能力的论证与培养设计。

下面以其科学课程[1]文件为例,系统介绍澳大利亚课程文件框架与内容要求。

一、澳大利亚中小学科学课程文件(一)课程概观课程概观部分主要阐述了课程本身和课程实施中需要特别强调的问题,共有11项内容。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分析与启示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分析与启示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分析与启示
随着澳大利亚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课程标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对学生的学习、将来的就业以及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当前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本文将从理论上分析其内涵及特点,并从实践中提炼出相关经验,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有效的科学课程标准。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体系是澳大利亚教育部分制定的《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它是澳大利亚教育体系的基础,被视为该国科学教育的最高准则。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科学知识、能力和技能等关键领域,构成了澳大利亚科学教育的基本框架。

此外,该标准还提出了对学生思维和行为方面的严格要求,重点强调了知识的应用及其他跨学科学习等相关内容,旨在以更全面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另一方面,科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标准,教师可以建立准确、客观的教学目标,并配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标准设计出更丰富多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科学素养培养方面也起到极大的作用。

最后,就目前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而言,科学课程标准的确应当作为学习和教学的依据,但是教育部门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标准,以扩大科学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即,在实践中,应当结合具体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
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其他相关的技能,比如沟通、创新、团队合作等,从而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效果。

总之,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是澳大利亚教育体系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有效的科学课程标准,进而促进澳大利亚科学教育的发展。

澳大利亚课程标准框架的述评

澳大利亚课程标准框架的述评

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1期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课程标准框架》述评崔允氵郭 沈 兰 《课程标准框架》(Curriculum and Standards Frame2 work)是1995年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学习委员会(the Board of Studies)制定和颁发的。

它是有关中小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制定学前班—10年级的课程计划和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

《课程标准框架》设计了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并以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能达到的学习结果作为标准。

其中展现了澳大利亚教育行政部门、专业团体与中小学在课程开发中的合作、参与导向作用。

当前,我国正在思考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如何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来加强课程研究者、决策者与学校、教师的联系,体现课程的生成性、持续性,以实现课程的适应能力和弹性制度,这些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课程标准框架》作一评述,希望能对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有所启发和借鉴。

《课程标准框架》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标准框架》,与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不同。

其关键的术语是框架(Framework)。

也就是说《课程标准框架》不是对所有学校课程计划的性质、科目规划、课程组织甚至课堂教学作出具体的规定。

而是旨在尽可能提供具体的细节,使学校和社区明确课程的要素和达到这些要素的步骤,从而为各个学校在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时提供一种参照、一种标准,具体的课程开发是由地方课程开发中心和学校去完成的。

《课程标准框架》为学校提供了决策框架和实现这些标准的各种途径。

学校用《课程标准框架》进行课程规划,以保证自己的工作在全国统一的标准下进行。

它也为各个学校提供了评估学生学业成绩的共同基础。

《课程标准框架》并没有确切地说明每个学习领域应该花多少时间和精力。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各个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是由学校自己来组织和规划的;二是《课程标准框架》并不是一个反映任何学校课程组织的结构,也不具有规定性。

澳大利亚《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解析与启示

澳大利亚《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解析与启示
地、出色地、创造性地表现。
参与并享受基于运动的学习过程,理解并领会运动对个人、健康行 目标四
为、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意义。
分析在不同区域范围内个体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如何影响个体对 目标五
健康与体育活动的理解以及机会的创造。
澳大利亚《课标》将课程目标划分为基本知识与技能、履 行角色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高阶通用能力前后衔接、层层 递进的三个层面,第一层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与 健康知识、技能;第二层目标包含将各种复杂的技术动作灵活 运用于体育比赛、自我设计并执行健康处方等能力;第三层目 标则突出通过知识、能力之间的迁移与综合,获得能够适应不 同情境需要、创新解决问题的通用能力。如表 2所示,澳大利 亚《课标》对于课程目标的表述多采用“运用”、“评估”、“分 析”、“创造”等行为动词,依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认 知目标可从低到高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 个等级,其中记忆、理解属于“较低层次认知能力”,分析、评价
1.2 坚持学生学习成果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 OBE)的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 是 对 一 门 课 程 各 关 键 部 分 行 动 取 向 的 高 度 概 括,它是课程的灵魂,指引着课程的行动方向。澳大利亚《课 标》理念具体涵盖:1)聚焦健康与体育课程的教育性目的(Fo cusoneducativepurposes);2)对 学 生 采 用 基 于 优 势 的 方 法 (Takeastrengths-basedapproach);3)重视运动(Valuemove ment);4)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素养(Develophealthliteracy);5) 学习以探究为本(Inquiry-basedlearning)。其中对教学对象 的差异性和公平性、课程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 式的安排等诸多思考无不体现了信息化时代“坚持学生学习 成果导向”的课程改革理念,即始终将每一名学生通过学习能

培养好奇 点燃热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基础教育改革前沿

培养好奇 点燃热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基础教育改革前沿

培养好奇点燃热情/文丨周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基础教育改革前沿新南威尔士州(以下简称“新州”)地处澳大利 亚东南部,工业发达,人口稠密,教育资源极为优 质。

2018年5月,新州政府宣布对幼儿园至12年级 进行全面的课程改革,以确保新州教育体系能够更好 地帮助学生应对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新州教育标 准局(The N S W Education Standards Authority)负责 本次课程改革,并由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首席执 行官Geoff M asters教授以独立审查负责人的身份对整 个新州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审查。

2019年10月,新州课程审查中期报告发布。

通 过在全新州进行公众意见征询、与多个利益相关团体 召开研讨会议、接收逾2000份的线上建议,审查小 组收集了大量对现行课程的意见以及对未来课程蓝 图的思路。

本次课程审查传递了一种强烈且一致的信 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该中期报告主要从课程改 革背景、民众诉求、民众关切、源于相关研究的指 导、源于课改方案的指导、课程设计原则、课程内容 改革、课程结构改革、高中课程改革和主要改革等十 方面对课程审查情况进行了总结,但并未提及新课程 的基本特征和具体实施情况。

2020年4月,新州基础教育课程审查最终报告发布。

在中期报告的基础上,该报告详细地描述了新课程的基本特征和实施建议,为即将全面展开的基础教育课改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而本次课程改革所体现的亮点与特色对世界各国基础 教育的发展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新版课程安排所要解决的问题2020年4月发布的新州基础教育课程审查最终报 告明确了新版课程安排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

第一,现行课程过于“拥挤”,尤其是某些学科课程大纲规 定的教学内容过于繁多,不利于教师进行深度教学并 引领学生发现知识的相关性。

第二,知识与技能、理 论与实践、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离,以及对技能培 养不够重视,不利于学生理解如何运用知识,及如何 在运用知识时培养技能。

澳大利亚的课程评价制度——以昆士兰州高中课程评价制度为研究个案

澳大利亚的课程评价制度——以昆士兰州高中课程评价制度为研究个案
2002年昆士兰州规定的高中课程共有14大类、50多种。如英语类包括高级英语、普通英语;非英语语言类包括法语、德语、印尼语、意大利语、日语、汉语和拉丁语(有实施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希腊语、西班牙语、俄语越南语、韩语等);社会科学类包括当代历史、古代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学;数学类包括A级、B级、C级数学、逻辑学(各校可选一种或多种);科学包括化学、物理、生物、海洋研究、地球科学、分支科学(有实施条件的学校还和以开设政治研究、未来研究);农业类包括农业科学、园艺学;商业类包括会计学、公关学、商务管理、法律;家政类包括家庭经济学、待客学、家庭经济资源;工业科技类包括绘图、工程技术、技术研究;健康与体育类包括健康、体育;宗教与道德类包括宗教研究;计算机类包括信息处理与信息技术(有实施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高级信息学);艺术类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视觉艺术、音乐表演;土著与托利海峡岛民研究含土著居民研究、托利海峡岛民研究。
⒉从新洲目标定位看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从新洲的目标定位不难看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市场经济服务,适应市场需求,它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如:
⑴为所有年轻人提供优质教育,发挥他们的天才和潜能,以适应社会、文化和经济的需求。
⑵使所有学生获得高水平的学识,自信、乐观、高度自尊,完善个人美德。
⑵注册课程
昆士兰高中学校课程委员会承担编制课程大纲、拟订课程门类、研制学生评价标准的工作,学校享有更多的参与权。注册课程(Board-registered Subject)包括职业教育课程和学校自主课程,由学校制定教学计划,报送昆士兰学校课程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前类课程最低学时为每学期55小时,后一类课程最低学时为每学期40小时。
课程评价的内容,涉及课程评价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课程计划评价(评价实施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如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数据与证据;改进计划)的研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评价的研究、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以及课程效果(包括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成绩评价;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澳大利亚中小学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的背景分析

澳大利亚中小学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的背景分析
不 断 探 索 自己 的改革 道路 , 已建 立 了复 杂 的初等 教育 体 系 。但 是 , 权 型 、 现 分 民主

化 的管理体 制不允 许联 邦政府 直接 管理 中小 学课 程 ,而只 能对各 州 中小学 的课 程 发 展给 予指 导和资 助。 因此 , 澳大 利亚 各州及 领 地之 间 的教育 水平参 差不 齐 , 生 学 的 阅读 、 术 、 学成 绩差 异 很 大 , 算 科 加上 经 费不足 、 师短 缺 、 民人 口不 断增加 等 教 移
设计 合理 等核 心 问题 也都取 决 于教 师的理 解及执 行 。 2 优 等生在 国 际中的优 势不 明显 .
澳 大利 亚 中小 学最 近 的课 程改 革一 直 比较 关注 提 高落 后学 生 的成 绩 , 最 近 但 的几项 国际排 名颇令 改 革者们 深思 。 澳 大利亚 中小 学生 的阅读成 绩在 国际 中排 名并不 高 , 在经和 组 织实施 的 1 岁 5





最 大的提 高。① 3 各 州之 间课程 标准 的 多样化 . 首先 , 多州关于学 生在 不同 的学 习阶 段应该 学 习什 许 么都 有相似 的表述 , 但并没 有从 具体科 目入手 去表 述课 程
失业 这一 现象 也证 明了这 一点 ,并 给现 有 的课 程 制度及 课 程 的功效 带 来 了挑战 。
任教育负责人贝瑞・ 麦克高教授认为, 对于处在最末端的学生 , 你可以说我们需要提
供 更 多的专 业支持 , 处于最 高端 的学 生 , 但 我们 的所 有教 师都 .8 0 90
课 教 教 教警 羹0 |S 程・ 材・ 法 薯 l 翘 j i ' 蘩 ‘ 昏 B | _|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国家统一课程大纲改革初探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国家统一课程大纲改革初探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国家统一课程大纲改革初探作者:曹燕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第09期摘要:澳大利亚全国所有学校将从2013年起全面实施基础教育国家统一课程大纲,此次改革是一次重要的课程体制改革。

文章从改革的背景出发,具体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大纲的制定工作及其特色,并指出了在实施中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澳大利亚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思路和做法值得我国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澳大利亚;基础教育;课程大纲澳大利亚全国基础教育国家统一课程大纲的发布是其教育史上重大的课程体制改革举措。

发布之时恰逢笔者在澳大利亚访学,这一事件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一、澳大利亚国家统一课程大纲的发布背景为将澳大利亚教育提升至世界级水平,澳大利亚政府积极致力于教育改革。

2010年3月1日,时任澳联邦政府副总理兼教育部长的吉拉德发布了澳大利亚百年来首部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国家课程大纲(以下简称“国家课程大纲”)。

该大纲将成为规范其中小学数学、历史、科学、英语等科目的法定文件。

各州及领地从2011年起便逐步遵循该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至2013年,全澳学生都将在此统一课程框架下学习。

这将对所涉学科教育的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关系到澳大利亚基础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澳大利亚“国家课程大纲”的发布是时任总理陆克文“教育革命”的一项核心策略;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家重大改革之一;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1](一)旧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受到挑战由于历史原因,澳大利亚法律规定,教育管理是各州和领地的权力和义务,因此形成了各州和领地间各具特色的教育体系[2]。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这种地方拥有法定权责的管理体制的批判也愈加严厉[3]。

90年代开始,各州政府部门在管理上简政放权,强调学校的自我管理,校长被赋予运作课程自我管理机制的重任。

此后,澳大利亚掀起了中小学课程改革运动,近二十多年来的教育改革浪潮正是从突破州集权的体制开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社会科学、艺术、技术和语言八个课程大类中, 等几个不同的维度加以详尽阐述,方便教师对新版课
课程都必须给学生提供知识目标、学习成就和知识技 程标准的掌握。
能修养方面的详尽 要 求。 技 能 方 面, 新 版 课 程 规 定 了
七种能力,分别是读写能力、算术能力、获取信息和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国 际 与 比 较 教 育匀 分 布。 新 版 课 程 标 准 于 2015 够成为终身学 习 者, 在 这 个 复 杂 多 变 的 信 息 化 社 会 中
年10月开始实行,旧版课程标准将于2016年底废止。 学会合作和自信等一系列的特质。
新版课程标准致力于打造成功的学习者、自信和
对于新版课程 标 准 来 说, 基 础 年 级 -10 年 级 (即
Key words: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mathematics symbol sense;meaning;forms of expression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殏
澳大利亚实行新版课程标准
有创造力的个人以及活跃有秩序的公民,致力于给学 义务教育)的课 程 重 点 在 于 成 就 目 标 和 内 容 的 阐 释。
生提供完整的知识、技能和理解力以及跨学科的综合 而这两者通过对不同年级的不同课程重要性的描述、
运用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体育与健康、 课程逻辑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关键思想、课程框架
Abstract:Mathematics symbol sense is one of the key concepts in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Mathematics symbol sense is a reaction of feeling,knowing,understanding and manipulation of symbols involving mathematics concepts and relations.Researches and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in the 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the mathematics symbol sense exists in different types and forms of expression, mainly in terms of studentsability in knowing,reading and writing,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symbols.
社 ,2012. [11] 唐晓清,杨绍华.论执政意识与执政 能 力 的 互 动 关
系 [J].前线,2008 (11):38-40. [12] 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 学: 一 年 级 上
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13] 徐品 方, 张 红.数 学 符 号 史 [M].北 京: 科 学 出 版 社 ,2006:361.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殏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殏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殏
· 97 ·
(1.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Institut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2.Center of Southwest University,National Innovation Center for Assessment of Basic Education Qual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3.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18,China)
(责 任 编 辑 : 王 维 花 )
The Meaning of Mathematics Symbol Sense and Its Forms of Expression in the 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Li Yanqin1,2,3,Song Naiqing1,2
2015年9月,澳 大 利 亚 教 育 委 员 会 通 过 了 新 版 课 交流的能力、批判 和 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力 、 人 际 交 往 适 应
程标准。这也是澳大利亚第八版课程标准。新版课程 能力、民族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同学科对
标准更多地偏重课程基础,同时减少课程内容,使各 于不同能力的侧重不同,但是整套课程是要使学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