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发酵课件

合集下载

发酵食品工艺学PPT课件

发酵食品工艺学PPT课件
病犬延髓(几代减毒) 被疯狗严重咬伤的9岁男童 第14页/共52页

发明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

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

证实炭疽病因 — 炭疽杆菌

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核杆菌

科赫法则
第15页/共52页
单菌落
划线法获得单菌落
第16页/共52页
科赫定理图示
结论
• 1880年,发现可以通过稀释把多种微生物分离 开来,建立了单种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技术。
• 建立了研究的微生物一系列方法,把早年在马 铃薯块上的培养技术改为明胶平板(1881)和 琼脂平板(1882)
• 显微镜技术:包括细菌鞭毛在内的许多染色方 法、悬滴培养法以及显微摄影技术。
• 利用平板分离方法找到并分离许多传染病的病 源菌(炭疽、结核、链球、)
• 1884年提出了科赫法则(Koch’s
第1页/共52页 第一节 什么是发酵、酿造
1、发酵及发酵工业
• 广义——通过微生物的培养使某种特定代谢产 物或菌体本身大量积累的过程。
• 狭义——厌氧微生物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 条件下进行能量代谢并获得能量的一种方式。
• 发酵工业:(巴斯德)经纯种培养和提炼精制 获得的成分单纯、无风味要求的产品的生产过 程叫发酵工业。如酒精、抗生素、柠檬酸、氨 基酸、酶、维生素、某些色素等。
第36页/共52页 第三节 渊源及其文化内涵
现 代:
• 古老的发酵食品自产生以来,长时间内停留在自然酿 造阶段。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常以经验掌握。 由于节气、环境的变化即决定了产品的成败,因此食 品酿造甚至被赋予很多神秘色彩,甚至出现了对曲的 顶礼膜拜,与一些祭祀活动也连起来。由于其发酵的 机理一直未能充分揭示,因此发酵技术也迟迟未能进 一步发扬光大和合理调控。直到巴斯德、科赫等人的 工作成果推动了微生物发酵及工艺调控的推陈出新。

发酵工程原理PPT课件

发酵工程原理PPT课件
发酵工程原理 与技术应用
.
1
发酵工程
一、微生物发酵工程
微生物工程:利用微生物的活动来进行物质 转化的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是将化学工程 有关理论和单元操作应用于微生物的工业发 绪 酵生产,进而发展起来的具有新的特点的一 论 门学科。
.
2
发酵工程
生物学


发酵工程
工程学
化学
.
3
发酵工程
1.是应用微生物为工业规模生产服务的一门 工程技术,是直接建立在微生物学基础上的, 随微生物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是与化 学工业相结合的一个新发展。 绪 论
目前,发酵工程的全部基本参数:如温度、pH 值等均能自动记录并能自动控制。
.
8
发酵工程
6.微生物酶反应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反应结 合工程技术的建立;
混合法(可先发酵后合成,亦可颠倒) 大规模生产 :维生素C、激素、核酸; 新
绪 的抗生素; 某些氨基酸

.
9
发酵工程
三、微生物工业的特点及范围
微生物工业(发酵工业):利用微生物具有 的化学活性进行物质转换,从事各种发酵产 品生产的工业。 绪 论
①从糖分解产生简单化合物→复杂物质的生
物合成;
绪 论
②发酵方法代替化学合成方法较多;
③向大型发酵发展(常用20~120吨发酵罐, 最大500~1000吨)
④人工诱变菌种和代谢控制,新产品、新用
途层出不穷;
⑤开辟新原料;
⑥环境友好型生产;
.
15
发酵工程
七、《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的任务和内容
任务:从微生物工程范畴出发来阐明厌氧性 发酵与好气性发酵过程及产品提纯的工艺原 理; 绪 用这些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微生物工业中 论 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

啤酒发酵工艺及设备PPT课件

啤酒发酵工艺及设备PPT课件

(4)酵母的回收与保存
• 发酵池底部的酵母分三层:上层由落下的泡盖和 最后沉下来的酵母;中层为核心酵母;下层为酒 花树脂、凝固物等颗粒。
• 酵母的回收:采用酵母筛回收酵母,用于下一锅 麦汁接种。
• 酵母保存:低温保存于酵母盆中。
(二)、啤酒发酵设备
• 近年来,啤酒发酵设备向大型、室外、联合的 方向发展,迄今为止,使用的大型发酵罐容量 已达1500吨。
主发酵过程的现象和要求
①起泡期 入主发酵池4~5h后,在麦汁表面逐渐出 现更多的泡沫,泡沫洁白细腻,厚而紧密,如花 菜状。 此时发酵液温度每天上升0.5~0.8℃,每天降 糖0.3~0.5ºP,维持时间1~2天,不需人工降温。
②高泡期 发酵后2~3天,泡沫增高,形成隆起, 高达25~30cm,。 此时为发酵旺盛期,需要人工降温,但是不 能太剧烈,以免酵母过早沉淀,影响发酵。
主发酵过程的现象和要求
③落泡期 发酵5天以后,发酵力逐渐减弱,二氧 化碳气泡减少,泡沫回缩。
此时应控制液温每天下降0.5℃左右,每天降 糖0.5~0.8ºP,落泡期维持2天左右。 ④泡盖形成期 发酵7~8天后,泡沫回缩,形成泡 盖。
此时应大幅度降温,使酵母沉淀。
(3)下酒和后发酵
• 主发酵结束后的发酵液称嫩啤酒。 • 后发酵的目的:
(2)主发酵
一般工艺过程
① 酵母繁殖20h左右,将增殖槽中的麦汁泵入发酵 槽内,进行厌氧发酵。 ② 发酵2~3天左右,温度升至发酵的最高温度,进 行冷却,先维持最高温度2~3天。以后控制发酵温度 逐步回落,主酵结束时,发酵液温度控制在4.0~ 4.5℃。 ③ 主发酵最后一天急剧冷却,使大部分酵母沉降槽 底,然后将发酵液送至贮酒罐进行后发酵。
13~15

六典型发酵类型与发酵工艺PPT课件

六典型发酵类型与发酵工艺PPT课件
4. 啤酒发酵 繁殖槽液体菌种入发酵池(传统工艺)或者冷却麦汁和繁殖槽液体菌种入 锥形发酵罐(现代一罐法工艺)→前发酵→后发酵
5. 啤酒后处理 后发酵成熟啤酒的过滤→包装→杀菌→贴标→装箱→入库
(二)啤酒厌氧液体深层酿造的技术控制
1. 麦芽制造 ·大麦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经过清选、浸渍、发芽、干燥、除
(一)啤酒厌氧液体深层酿造的一般工艺流程
1. 麦芽制造 大麦→预处理(清选[粗选、精选]、分级)→浸渍→发芽→干燥→除麦根 →成品麦芽贮藏
2. 麦汁制造 麦芽及辅料粉碎→麦芽糖化及辅料糊化→麦汁过滤与洗糟→麦汁煮沸与酒 花添加→麦汁沉淀与热凝固物分离→麦汁冷却与冷凝固物分离
3. 酵母扩培 试管液体菌种的培养→500~1000mL三角瓶液体菌种→10~20L卡氏罐液 体菌种→150~250L种子罐液体菌种→2t扩大种子罐液体菌种→15t酵母繁 殖槽液体菌种
根等工艺制成麦芽的过程称为麦芽制造,简称制麦。其中, 浸渍、发芽、干燥是制麦的三大主要工序。
·发芽后的新鲜麦芽称为绿麦芽,绿麦芽干燥后称为干麦芽。 ·制麦的目的 ——大麦经过发芽其固有的酶活化并产生各种水解酶,为糖化
麦芽汁的制造提供分解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需要的 酶类。
——大麦经过发芽使胚乳物质适当溶解(分解),为糖化麦芽汁 的制造提供有效浸出物。
·类型 ——按酵母品种分类
上面发酵啤酒:利用浸出糖化法制备麦芽汁,接种上面发酵 酵母酿制而成。其特点是:发酵温度高,发 酵度高,发酵周期短,成数快。其主要代表 有:英国的爱尔(Ale)淡色啤酒和浓色啤 酒;司陶特(Stout)黑啤酒,波特 (Porter)黑啤酒。近年来,由于消费习惯 的改变,此类啤酒逐渐减少。
——充分沉降有蛋白质和多酚物质聚合物形成的冷凝固物及悬浮 物(死酵母及酒花树脂等),促使啤酒的澄清,提高啤酒的 非生物稳定性。

啤酒的酿造 ppt课件

啤酒的酿造 ppt课件
3.焙焦期
此阶段进一步提高温度至85 ℃,使麦芽含水量降至5%以下。 深色麦芽可增高焙焦温度至100~105℃。
整个干燥过程约24~36h。
3.干燥设备及干燥期的物质变化 ①麦芽干燥设备 垂直式干燥塔和水平式干燥炉(单层、两层或三层) 。
平面式干燥炉:
主要有加热装置、水平式烘床、通风装置等。 热量由燃烧炉供给,热空气向上升逸,穿过 绿麦芽层,使绿麦芽脱水干燥。
贮存:新干燥的麦芽需经储藏一个月以上,才能用于酿造, 因为在贮存过程中,麦芽的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力都有所提 高,有利于糖化。
麦芽贮存——最好使用密闭式立仓。 入仓条件:水分不宜超过5%,温度不超过25℃。 贮存期间要经常检查温度和湿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麦芽的质量评定
1.感官指标 优质的麦芽应有浓香味,无霉杂味,用牙咬时发脆且松散。
皮层
细胞层和贮藏脂肪的细胞层构成。

皮层内含有桂酸、单宁苦味物质等,对酿造有害,
但皮壳在糖化醪过滤时可作为过滤层而被利用。 2.大麦的种类
根据大麦在穗轴上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将大麦分为二棱大麦、
四棱大麦和六棱大麦。酿造啤酒通常用二棱大麦。
三种大麦的籽粒区别
大麦
3.大麦的化学成分 碳水化合物
主要是淀粉,占大麦干物质的 58 % ~65% 另外还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麦胶物质、糖类等。
由此制备的浸出物溶液就是麦汁。 1.糖化工艺技术条件 (1)料水比 淡色啤酒为1:4~5;且第一次麦汁浓度控制在14%~16%; 浓色啤酒为1:3~4;第一次麦汁浓度控制在18%~20%。
(2)糖化温度
一般分几个阶段进行控制,每个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如下表所示。
温度℃ 35~40 45~55 62~70

《啤酒生化基础》课件

《啤酒生化基础》课件
啤酒成熟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啤酒老化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聚合反应:啤酒中的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发生聚合反应,导致啤酒老化
氧化反应:啤酒中的氧气与啤酒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啤酒老化
酯化反应:啤酒中的酯类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导致啤酒老化
微生物作用:啤酒中的微生物如酵母、细菌等在啤酒老化过程中发挥作用,导致啤酒老化
生物信息学: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啤酒风味物质的生成和调控
生物技术在啤酒风味改善中的应用前景:提高啤酒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啤酒行业的发展。
未来啤酒产业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啤酒生化基础PPT课件
汇报人:PPT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啤酒生化基础概述
03
啤酒原料的生化特性
04
啤酒发酵的生化过程
05
啤酒成熟与老化的生化机制
06
啤酒质量与安全性的生化检测方法
添加章节标题
啤酒生化基础概述
啤酒的定义和分类
啤酒的定义:啤酒是一种由麦芽、水、酵母和啤酒花等原料发酵而成的酒精饮料。
污染物类型: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
控制措施:加强原料管理、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质量控制等
法规标准: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
啤酒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与控制
啤酒中重金属的检测与控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控制措施:加强原料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减少重金属污染
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危害: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法规要求:各国对啤酒中重金属含量有严格的法规要求
啤酒生产新技术与展望

微生物酿酒过程PPT优秀课件

微生物酿酒过程PPT优秀课件

2021/5/26
22
3、来自橡木桶的香味和单宁: 橡木桶除了提供葡萄酒一个适度的氧化环
No 境外,橡木桶原本内含的香味也会融入葡
放入机器浸皮
2021/5/26
14
3,榨汁: 为了不会将葡萄皮、梗和籽中的单宁和油脂榨出,
压榨时压力必需温和平均,而且要适当翻动葡萄渣。
2021/5/26
榨汁与后发酵
15
4,澄清: 传统沉淀法,约需一天左右的时间;离心分 离器,比较方便,但动力太强,常将酵母菌 一并除去而需添加人工酵母。
2021/5/26
深,色调偏金黄。
2021/5/26
21
2、添桶: 空气可以穿过桶壁,同样地,桶中的葡萄酒也会 穿过桶壁蒸发到空气中。所以储存一段时间之后, 桶中的葡萄酒就会因减少而在桶中留下空隙。如 此一来葡萄酒氧化的速度会变得太快无法提高品 质。因此每隔一段时问,酿酒工人就必须进行 “添桶”的工作,添入葡萄酒将橡木桶填满。如 此经过一两年之后,葡萄酒因蒸发浓缩变得更浓 郁。
采葡萄
2021/5/26
12
2-1,破皮: 采收后的葡萄必须尽快进行榨汁,白葡萄通 常会先进行破皮程序,有时也会去梗。红葡
萄就直接榨汁。
2021/5/26
机器破皮去梗
人工破皮去梗
13
2-2,发酵前低温浸皮制造法 葡萄皮中富含香味分子,传统的白酒酿制法直接榨汁,尽量 避免释出皮中的物质,大部份存于皮中的香味分子都无法溶 入酒中。近来发现发酵前进行短暂的浸皮过程可增进葡萄品 种原有的新鲜果香,同时还可使白酒的口感更浓郁圆润。但 为了避免释出太多单宁等多酚类物质,浸皮的过程必须在发 酵前低温下短暂进行,同时破皮的程度也要适中。
2021/5/26

《啤酒的酿造》课件

《啤酒的酿造》课件

加入调味品如啤酒花和香料以增添风味。
5
5. 瓶装
将酿好的啤酒装入瓶子或桶中。
啤酒的原料
啤酒花
啤酒花是赋予啤酒苦味和香气的 重要原料。
麦芽大麦
麦芽大麦是酿造啤酒时常用的主 要原料。

水是啤酒中最主要的成分,质量 对啤酒的口感和特点有重要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啤酒文化
节日庆典
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啤酒节庆典,人们聚集在一起享受美味的啤酒和欢乐的氛围。
结论和要点
• 啤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饮品,有着丰富的种类和文化。 • 酿造啤酒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将麦芽磨碎、混合原料、发酵和
瓶装。 • 啤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麦芽、啤酒花和水。 • 在饮用啤酒时要注意适度和健康风险。
《啤酒的酿造》PPT课件
啤酒是一种古老的饮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埃及到现代,啤酒一直 是人们喜爱的饮品之一。
啤酒的历史
1 起源
啤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 元前6000年左右的美索不 达米亚。
2 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啤酒的 制作方法传播到了欧洲和 其他地方。
3 文化
在许多国家,啤酒是重要 的文化和社交活动的一部 分。
啤酒的种类
拉格啤酒
清爽的口感,发酵慢,产生低 酒精度。
艾尔啤酒
富含花香,苦味突出,酒精度 较高。
白啤酒
以麦芽、小麦和酵母为基础酿 造,口感轻盈,清爽。
酿造啤酒的过程
1
1. 麦芽磨碎
将麦芽磨碎成粉末。
2
2. 混合原料
将麦芽粉末与水和其他原料混合。
3
3. 发酵
将混合物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4
4. 调味
品鉴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汁酵母( S.uvaum Beiyernch ) 1970年,Lodder将卡尔酵母、类哥酵母和葡萄 汁酵母合并成一种称为葡萄汁酵母。啤酒界习惯 称卡尔酵母。糖类发酵特征相同,均能全部发酵 棉子糖。制造Lager型啤酒,发酵结束沉于器底, 称为下面发酵酵母(Botorm Fermentation Yeast)。 我国常用菌种有浓啤1号和5号、青岛酵母、首 啤酒母2595和2597等。
粉碎
利用 麦芽自身的酶
糖化
原麦汁应比最终麦汁浓度高2-4度
糖化后应立即过滤,否则影响色香 未去麦糟称糖化醪;去后称麦汁
过滤
三) 麦汁煮沸与酒花添加
目 的:
1)蒸发多余水分使麦汁浓缩至规定浓度 2)溶出酒花有效成分,增加麦汁的香气、苦味和防腐力 3)促进蛋白凝固析出,增加啤酒稳定性 4)破坏全部酶
麦汁煮沸方法: 间歇常压煮沸法; 1-2小时
三、传统啤酒的主发酵 低温主发酵温度:6~9℃ 时间10d 前期,酵母增殖,达到最高浓度时, 糖降最快,外观浓度1.5~2.0oP/d。VDK峰 值在最高酵母浓度后12~24h。此阶段大量 释放发酵热,必须冷却。 当发酵度达到酵母凝聚点时(发酵度 在35%~45%),酵母开始凝聚,发酵液中 悬浮酵母细胞数开始下降,发酵糖降速率 也随之降低。为促进凝聚和保存凝聚酵母 的活性,发酵后期逐步降低温度,使发酵 温度逐步趋近于后酵温度。
⑵罐压、CO2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为了回收CO2 ,主酵采用带压发酵, 发现绝大多数啤酒酵母菌株,增殖浓度 减少,发酵迟缓,代谢产物减少。主要 是CO2浓度的影响。 发酵初, CO2浓度对发酵速度略有影 响,但明显会抑制风味物质乙酸乙脂和 异戊醇的生成,这是加压发酵的基础。

连二酮类(VDK):啤酒发酵成熟的一个指标。 双乙酰(丁二酮、CH3COCOCH3)和戊二酮 (CH3CH2COCOCH3)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双乙酰是多种香味物质的前驱物质,是黄油、奶 酪等制品、蒸馏酒主要的香味物质。 啤酒中双乙酰味阈值在0.1~0.2mg/L, 戊二酮1mg/L。 来源:双乙酰是在酵母繁殖阶段形成。 旁路代谢α-乙酰乳酸-----氧化脱羧----双乙酰。 但在酵母还原酶的作用下,双乙酰进一步还原 成2.3丁二醇,它的阈值远大于双乙酰。可消除不 愉快气味。
上面酵母
发酵时随CO2 漂浮在液面上,发酵终了 形成酵母泡盖,长时放臵也很少下沉
我国生产的啤酒多属下面酵母发酵 大型厂家多有自己独特的酵母
第二节 啤酒酵母
广义讲,凡是单细胞、时代时间较长 的低等真核生物,统称为酵母。 酿造酵母分类学上属: 子囊菌纲—原子囊亚纲—内孢霉目—酵母 科—出芽酵母亚科—酵母属。 有两种: 啤酒酵母(S.Cerevisiae Hansen)能发 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因无蜜二糖酶, 不发酵蜜二糖、乳糖、发酵1/3棉子糖。
3.前发酵 实际上是接种酵母泥处于休眠阶段,有 数到十h的生长延滞期,才能进入出芽繁 殖,当出芽细胞浓度达到20×106个/ml, 表面开始起沫,此阶段称前发酵。
前酵时间随接种温度、接种量变化,一般低 温发酵16~20h,中温12~14h。降糖外观糖度 0.5~1.0oP,温度自然升高0.7~1.0℃。 前发酵室在主酵室的上方,下酒用压差法。

第四节 传统啤酒发酵技术
一、流程和设备 二、酵母的添加和前发酵 三、传统啤酒的主发酵 四、主发酵沉淀酵母收集和饲养 五、后酵和贮酒
一、流程和设备 酵母 麦汁——前发酵——主发酵——后发酵和贮酒 设备:添加酵母器、密闭或敞口前发酵池、 主发酵池、密闭式后发酵罐和贮酒罐。 建筑: 一般发酵室有绝热保护层,靠室温调 节温度, 也可在槽内加冷却管。分为前酵室 (7~8℃)、主酵室(6~7℃)、后酵和贮酒 室(0~2℃)等部分。

按在麦芽汁25℃培养三天, 繁殖细胞形状 长和宽的比例分为三组:
1 长宽比1~2 <2,圆形或卵形,此组用于酒精(淀 粉 )、白酒等蒸馏酒生产。RasseⅡ、 Rasse Ⅻ。 2 长宽比>2,长卵形。用于啤酒、果酒和面包。 酿造易漂浮在泡沫层,液面发酵和收集。称为 上面发酵酵母(Top Fermentation Yeast)。英国 式的Ale型啤酒。 3 长宽比>2,长圆形-腊肠形。耐高渗透压,用于 糖蜜酒精和朗姆酒生产。
啤酒发酵技术
啤酒发酵


第一节 啤酒生产的原料 第二节啤酒酵母 第三节啤酒发酵技术 第四节传统啤酒发酵技术 第五节啤酒锥形罐发酵技术 第六节 成品啤酒
第一节 啤酒生产的原料
1、大麦 (主原料)
要求:
粉质粒在80%以上
发芽力(3天)不低于85%; 软质白色 粉质粒 胚乳断面 发芽率(最终)不低于96% 致密有透明光泽 玻璃质粒 部分透明部分白色 半玻璃质粒

酵母的凝聚性:对于卡尔酵母 1.粉末型酵母: 2.凝聚性酵母:发酵初期,酵母是分散在 发酵液中,达到某发酵度发酵液细胞浓 度突然降低,器底逐渐沉结酵母凝块, 即使打散,短时静置,立即形成凝块。 聚凝点:发酵液中酵母细胞密度突然降 低时的发酵度。 凝聚点太小35~40%的 酵母不能酿造高发酵度的啤酒。 3.絮凝性酵母:
1)-酸 具苦味和防腐能力,其多少是衡量酒花质量 的重要标准 花粉内,味芳香;萜烯、酯类等 能与蛋白结合,促进凝固沉淀 (双重性——稳定、浑浊)
2)酒花油 3)多酚物质
4、水 对硬度有较高要求
二、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麦芽制备
麦芽汁制备
麦芽煮沸与酒花添加
发酵
过滤、分装
一) 麦芽制备
制麦目的:
1)使大麦生成各种酶 2)使麦粒中的淀粉和蛋白质适度溶解 3)产生麦芽特有的色香味
2、辅助原料
降低成本、改善麦汁浸出物组成、增强啤酒的保 存性
大米 或 玉米
3、酒花 (hop)
桑科葎草属多年生蔓性;
雌雄异株,啤酒用雌花 新疆 甘肃
酒花的功能:
1)赋予啤酒香味和爽口苦味
2)增进啤酒泡持性和稳定性
3)与麦汁共沸时能促进蛋白凝固,利于澄清
4)增加麦汁和啤酒的防腐能力
酒花的成分:
4.发酵工艺条件控制 ⑴发酵温度 发酵温度是指主发酵阶段的 最高发酵温度。传统原因,啤酒发酵温度 远低于啤酒酵母的最适温度。上面啤酒发 酵采用8~22C,下面啤酒发酵采用7~ 15C。采用低温发酵可以防止或减少细菌 的污染,代谢副产物减少,有利于啤酒的 风味。
下面啤酒发酵,习惯上按主发酵最高温 度(即发酵温度)分为三类:
3.接种量 啤酒在生产过程中常用上一批回收酵母 泥接种,接种量是以每百升中的千克数表 示,一般为0.4~1.0kg/(100L),酵母泥中 细胞浓度为(15~20)×108个/g。 提高接种量,分批发酵的营养成分不变, 发酵时酵母最高细胞浓度相应增加,新生 细胞浓度反尔减少,VDK峰值降低,高级 醇生成减少。但接种量过高,新生细胞过 少,导致后酵不彻底。
№ ,
二、酵母的添加和前发酵 1.酵母接种量 分批发酵采用低温、缓慢发酵。 接种 后细胞浓度控制在5~12×106个/ml 压榨酵母30~40亿/g 自然沉降酵母泥18~25亿/g 按20亿计每kg麦汁接种4g,即0.4%
2酵母添加方法 ⑴干道和湿道添加法 a.干道添加法:传统发酵采用 b.湿道添加法:大罐发酵有些工厂采用 ⑵倍量添加法 ⑶分割法 ⑷递加法
酒花的添加:
方法:通常分3次添加
第一次 初沸时,1/5 第二次 煮40分钟时,2/5 第三次 终了前10分钟,2/5
加得早,苦味重;加得晚,香味大
酒花的加量:
淡色啤酒以突出清香和苦味为主
0.18~
0.20% 浓色啤酒以突出麦芽香为主,加量少 些
四) 发酵
1、菌种
下面酵母
发酵时酵母悬浮于发酵液内,终了很 快凝结成块并沉淀

优良啤酒酵母菌株评估 1.形态学的要求:选择长宽比1:1.1~1.3, 细胞大小:6.8~8.0 ×8.0~9.0μm 2.生理要求: ⑴繁殖速度:快, 15℃:繁殖迟缓期<2.0h, 平均世代时间<8.0h 15℃和10℃:平均世代时间差值小。 ⑵增殖倍数和细胞浓度:接种后细胞浓度1×106 经2~3级培养浓度达到60~70 ×106 。
第三节
啤酒发酵技术
啤酒发酵方法: 分批发酵 传统发酵 大罐发酵(单罐、多罐) 连续发酵 固定化菌体发酵(连续、分批)

啤酒发酵工艺控制 啤酒发酵工艺技术控制多数停留在外 界影响因素的选择性控制,它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酵母菌株的选择 啤酒酵母菌特性深深影响糖类的发酵、 氨基酸的同化、酒精和副产物的形成、 啤酒的风味、啤酒的稳定性等方面,所 以,在选择酵母时,应考虑酵母发酵速 度、发酵度、凝聚性、回收性、稳定性 等方面。
制麦流程:
浸麦
浸麦度——浸麦后大麦的 含水量。 43~48%
发芽
地板式、开放箱式;6 ~ 11 天
麦芽的干燥 发芽箱
干燥的目的:
1) 终止酶的作用
2) 干燥便保藏 3) 除去生青气,产生特有的色香味
干燥过程:
1)萎凋: 水分由42~45%下降到10% 左右 (停止麦芽生长)
2)焙焦:水分由10%左右降到5%以 下
⑶发酵力的要求: 酵母麦汁极限发酵度:25~27℃,80±3% 起酵速度快,起酵时间短 (从接种到起 白沫时间称起酵时间。) 发酵速度:高泡期降糖速度(2.5oP/d) 2-3d 啤酒主酵发酵度:淡爽型12oP,65~68% 麦汁极限发酵度F极和啤酒发酵度F啤: <1.0%
⑷凝聚力和沉淀能力 ⑸双乙酰峰值和还原速度: ⑹挥发性物质 ⑺酵母对压力的耐受能力: ⑻酵母的稳定性
(物化结合水;形成特有的色香味)
麦 芽 干 燥 塔
麦芽质量的评定:
1) 叶芽伸长度 (粒长的2/3 ~ 1 占70%以上)
2) 玻璃质粒 (8%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