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

合集下载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本文。

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据采集系统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各行业必备的工具之一。

STM32F103单片机作为一款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采集系统中。

本文将以STM32F103单片机为基础,探讨其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应用案例,旨在为同行业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STM32F103单片机概述STM32F103单片机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款32位MCU,采用ARM Cortex-M3内核,工作频率高达72MHz,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接口等特点。

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STM32F103单片机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适用于需要较高计算性能和功耗要求低的场景。

二、数据采集系统概述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采集、处理和传输数据的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在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数据采集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实时监测各种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STM32F103单片机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1.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原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等环节。

在STM32F103单片机中,可以通过外设接口如ADC、UART等模块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通过中断和定时器等功能实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构建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

2. 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方法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两个方面。

在硬件设计方面,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外设接口,设计电路连接和布局;在软件编程方面,需要利用STM32CubeMX等工具进行初始化配置,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3. 数据采集系统应用案例以环境监测系统为例,我们可以利用STM32F103单片机搭建一个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数据采集系统。

51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

51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1一秒钟采集一次。

2把INO口采集的电压值放入30H单元中。

3做出原理图。

4画出流程图并写出所要运行的程序。

二、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方案: 1. 采用8051和ADC0809构成一个8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2. 能够顺序采集各个通道的信号。

3. 采集信号的动态范围:0~5V。

4. 每个通道的采样速率:100 SPS。

5.在面包板上完成电路,将采样数据送入单片机20h~27h存储单元。

6.编写相应的单片机采集程序,到达规定的性能。

工作原理:通过一个A/D转换器循环采样模拟电压,每隔一定时间去采样一次,一次按顺序采样信号。

A/D转换器芯片AD0809将采样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转换完成后,CPU读取数据转换结果,并将结果送入外设即CRT/LED显示,显示电压路数和数据值。

目录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和解决方案第二章硬件系统第三章软件系统第四章实现的功能第五章缺点及可能的解决方法第六章心得体会附录一参考文献附录二硬件原理图附录三程序流程图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和解决方案根据系统基本要求,将本系统划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信号调理电路●8路模拟信号的产生与A/D转换器●发送端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控制器●人机通道的接口电路●数据传输接口电路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开关,采样保持电路,A/D,单片机,电平转换接口,接收端(单片机、PC或其它设备)组成。

系统框图如图1-1所示1.1 信号采集分析被测电压为0~5V 直流电压,可通过电位器调节产生。

1.1.1 信号采集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多采用共享数据采集通道的结构形式。

数据采集方式选择程序控制数据采集。

程序控制数据采集,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据不同的采集需要,在程序存储器中,存放若干种信号采集程序,选择相应的采集程序进行采集工作,还可通过编新的程序,以满足不同采样任务的要求。

如图1-3所示。

程序控制数据采集的采样通道地址可随意选择,控制多路传输门开启的通道地址码由存储器中读出的指令确定。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24 ;单 片机 ;数据 采 集 ;串行 通信
De i n o a a a q iii n s se a e n sg f d t c u sto y t m b s d o sn l h p c m p t r t c m o o y i g e cup o -l i- u e e h l g t n
Ab ta t T e p p r i t d c s t e h r w r e in a d te s f ae d s fa d t c u s in s se sr c : h a e nr u e h a d a e d sg n ot r e i o aa a q i t y tm o h w n g io b s d o ige c i - o u e c n lg .AT 9 5 U n L 2 4 D c i r s n t i s s m . a e n s l —h p c mp trt h oo y n e 8 C MC a d T C 5 3 M hp ae u e i s y t 1 d h e T e w oe s se C e dvd d it aa a q i t n t n mi ig mo ue a d d t i ly mo ue n d t h h l y tm a b iie no d t c s i r s t n d l n a d s a d l .I a n u io a t a p a
2 0 年第 2 08 1期
中 图 分 类 号 : ̄ 7 1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1 9—25 (0 81 —00 —0 0 5220 )2 05 3
基 于 单 片机 技 术 的数 据 采 集 系统 的 设计
尹海宏 ,陈 雷

单片机 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报告

单片机 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报告

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报告1、被测量温度范围:0-120℃,温度分辨率为0.5℃。

2、被测温度点:2个,每5秒测量一次。

3、显示器要求:通道号2位,温度4位(精度到小数点后一位)。

显示方式为定点显示和轮流显示。

4、键盘要求:(1)定点显示设定;(2)轮流显示设定;(3)其他功能键。

设计内容:1、单片机及电源模块设计:单片机可选用AT89S51及其兼容系列,电源模块可以选用7805等稳压组件,本机输入电压范围9-12v。

2、存储器设计:扩展串行I2C存储器AT24C02。

要求:AT24C02的SCK接P3.2AT24C02的SDA接P3.42、传感器及信号转换电路:温度传感器可以选用PTC热敏电阻,信号转换电路将PTC输出阻值转换为0-5V。

3、A/D转换器设计:A/D选用ADC0832。

要求:ADC0832的CS端接P3.5ADC0832的DI端接P3.6ADC0832的DO端接P3.7ADC0832的CLK端接P2.14、显示器设计:6位共阳极LED显示器,段选(a-h)由P0口控制,位选由P2.2-P2.7控制。

数码管由2N5401驱动。

5、键盘电路设计:6个按键,P2.2-P2.7接6个按键,P3.4接公共端,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检测键盘。

6、系统软件设计:系统初始化模块,键盘扫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标度变换模块、显示模块等。

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应按以下格式书写:(1)封面;(2)设计任务书;(3)目录;(4)正文;(5)参考文献。

其中正文应包含以下内容:(1)系统总体功能及技术指标描述;(2)各模块电路原理描述;(3)系统各部分电路图及总体电路图(用PROTEL绘制);(4)软件流程图及软件清单;(5)设计总结及体会。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正文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正文

1 引言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信息的过程。

数据采集是工业控制等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一些功能相对独立的单片机系统来实现,作为测控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数据采集的性能特点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据采集系统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据采集是工、农业控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随时检测各生产环节的温度、湿度、流量及压力等参数。

在科学研究中,运用数据采集系统可获得大量的动态信息,也是获取科学数据和生成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计算机在工业控制领域的不断推广应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已经成为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数据采集系统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本次的课程设计中,我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确定了系统设计方案,并设计了硬件电路图,分析主要模块的功能及他们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关系。

最后利用Protel绘制了电路原理图,Keil编写源代码。

本课程设计采用89C51系列单片机,设计的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部分主要完成数据采集,软件部分完成数据处理和显示。

数据采集采用AD0809模数转换芯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采样的周期由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控制。

完成采样的数据后输入单片机内部进行处理,并送到LED显示。

软件部分用Keil 软件编程,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程序部分负责对整个系统控制和管理,采用了汇编语言进行了判别通道、数据采集处理、数据显示、数据通信等程序设计,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使系统实现了通过一个A/D转换器采样一个模拟电压,每隔一定时间去采样一次,每次相隔的时间由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3控制,采样的结果送入A/D转换器芯片0809,转换完成后,把转换好的数字信号送入并行接口芯片8255,然后由中断控制器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在CPU控制下把8225中的数字送入外设即CRT/LED 显示。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摘要:本篇设计主要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个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现多路模拟量和数字量信号的采集和显示,并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上传和控制。

设计中使用了STM32单片机的AD转换功能实现模拟量信号的采集,使用GPIO口实现数字量信号的采集,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能够稳定地采集多路数据,并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控制功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STM32单片机,数据采集,模拟量信号,数字量信号,上位机通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采集系统在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模拟量信号和数字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针对这一需求,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STM32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二、设计思路本系统的设计思路是通过STM32单片机实现多路模拟量和数字量信号的采集和显示,并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上传和控制。

该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法,将系统分为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

1.采集模块采集模块通过STM32单片机的AD转换功能实现模拟量信号的采集,通过GPIO口实现数字量信号的采集。

通过在程序中设置采样频率和采样精度,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信号进行稳定和准确的采集。

2.显示模块显示模块通过LCD显示屏显示采集到的数据。

通过程序设计,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和曲线绘制,使得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采集数据的变化。

3.通信模块通信模块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上位机通过串口发送控制命令给STM32单片机,实现对系统的远程控制。

同时,STM32单片机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上位机,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本系统能够稳定地采集多路模拟量和数字量信号,并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系统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显示在LCD屏幕上,并通过串口传输给上位机。

基于单片机的多线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线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6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 RM TI ON 2008N O .15SCI ENC E &TECH NOLOG Y I N FOR M A TI ON 信息技术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其高稳定性和高信价比的到了个广范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数据采集系统和监测系统。

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的迅速发展,对数据采集系统要求也越来越高,由原来的单一数据采集逐渐扩展到多数据的采集,如对工业生产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的采集。

数据采集的准确、快速关系到生产安全及产品的质量。

数据采集系统有很多种实施方案,本文介绍采用SST89C58单片机作为中心控制单元,应用串行A/D 转换芯片完成多路数据采集,利用RS232串口驱动芯片完成单片机与PC 的数据交换,这样用户可以在上位机上利用本系统提供的数据处理平台对数据进行查询、分析、绘图和远程监控等,本系统可以是工作人对生产设备的运行监测和故障排查。

1硬件实现本系统有上位机(PC)和下位机(单片机)组成。

多线程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是:传感器将被测信号的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经过信号调节(滤波),抑制干扰噪声信号的高频分量,经过采样器,将信号的采样值转化为数字信号,再通过接口电路将数据送到单片机中进行处理。

对于P C 机器的要求根据需要而定一般应选择处理速度快、存储量大、性能稳定。

应尽量选择品牌机器,在实际应用中品牌机器的稳定性还是的到认可的。

如果PC 一旦出现问题那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影响很大,对生产安全和产品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操作软件选择组态王,工业控制组态软件是一种可以各种数据采集卡等设备中实时采集数据,发出控制命令并监控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的软件包,组态软件能充分利用W i ndow s 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以动画方式显示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方便地构成监控画面和实现控制功能,并可以生成报表,立时数据库等。

系统采用组态王6.5作为监控软件开发平台,组态王是运行在W i ndo ws 2000/XP/NT,由工程浏览器T ouchm a k 和画面行系统T ouc hvi e w 两部分组成。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3章)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3章)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摘要数据采集是指从带有模拟、数字被测单元的传感器或者其他设备中对非电量或电量信号进行自动采集,再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近年来,众人时刻关注着数据采集及其应用的发展和市场形势。

广大人们的关注使得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它被广泛用于各种数字市场。

本文介绍了数据采集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设计了基于STM32F407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法及实现过程,并经过调试完成其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

硬件部分包括:主控电路、信号采集处理电路、TFT液晶显示电路、SD 卡存储电路、串口通讯电路。

实现过程是以STM32F407为控制核心,通过模数转换器,实时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得到一串数据流,通过控制器的处理实现数据的采集和显示。

软件部分包括:信号采集分析算法、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UC-GUI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文件管理系统移植。

主要实现了对采集数据的存储和分析,频率和幅值的计算,液晶屏的控制和界面显示。

程序是在keil uVision的集成开发环境中用C语言写成的,编程具有模块化的特点,因此可读性比较高,维护成本较低。

最后,用Altium designer(DXP)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图,并制作了PCB电路板。

在实验室里制作了数据采集系统并进行了系统调试,经过调试,达到了所应该实现的功能和技术指标。

关键词:多路数据采集,STM32F407,液晶显示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BASED ON SINGLE CHIP DESIGNABSTRACTData acquisition is the automatic acquisition of non electric or electric quantity signals from sensors and other devices, such as analog and digital.In recent years, data acquis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refore,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The software part includes: signal acquisition and the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transplant, UC-GUI man-machine interface design. Mainly realizes the storage and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data, calculate the frequency and am plitude of the LCD screen display and control interface. The program is written by C language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KEIL uVision and modular programming makes the program readable and easy maintenance features Finally, using designer Altium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 digital oscilloscope circuit board PCB. In the laboratory, the digital oscilloscope has been made and the system has been debugged. After debugging, it has achieved the function and technical index that should be realized.KEY WORDS: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STM32F407,liquid-crystal displa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研究背景及其目的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研究的主要内容 (2)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2.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2.2系统总体框图 (4)2.3硬件系统方案设计 (4)2.3.1单片机的选择 (5)2.3.2信号衰减和放大电路 (5)2.3.3A/D模数转换器的选择 (6)2.3.4显示部分 (6)2.4软件系统方案设计 (6)2.5本章小结 (7)3硬件电路设计 (8)3.1电源部分 (8)3.2信号调理部分 (10)3.3信号采样 (12)3.4系统控制部分 (12)3.5本章小结 (14)1绪论1.1研究背景及其目的意义最近几年,众人时刻关注着数据采集及其应用的发展和市场形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摘要
此系统主要以ADC0808和80C51为核心,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显示,终端接收及存储。

具体包括控制、显示、A/D转化器等。

设计中用AD0808进行8路数据的采样,利用51单片机的串行口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

利用8个LCD 数码管进行显示数据处理。

采用PROTEUS和Keil uvision3为开发工具,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编程
关键字:数据采集、ADC0808、双机通讯、IIC
二、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在多个领域中。

数据采集时供、农业控制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中,往往需要随时检测各生产环节的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

同时,还要对某一检测点任意参数能够进行随机查寻,将其在某一段时间内检测得到的数据经过转换提取出来,以便进行比较,做出决策,调整控制方案,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数据采集系统在我国高科技领域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雷达的实时数据采集,航天飞机成功升空,通讯卫星的实时通报数据,这些高科技给国家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因此数据采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数据采集系统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分析,以及从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通常由数据输入通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显示、数据输出五个部分组成。

输入通道实现对数据的检测并读取;数据转化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适当的转化;以便输出人们易懂的数据;数据存储是对采集过来的数据进行存储;以防下次用到可以方便提取;数据显示便是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显示,让操作者可以方便读取采集到的信息,以便进行控制;数据输出就是将数据输送到打印机打印。

由于RS-485在微机远程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故采用标准RS-485标准,实现PC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送(由于本次设计在PROTEUS系统中仿真,因此,略去接口RS-485)。

本设计中对多路采集系统做了基本的研究。

此次试验主要解决的是怎样进行多路数据采集并如何通过串行口发送数据实现双机通讯的。

三、正文
3.1、设计要求
3.11.使用PROTEUS作为开发工具,利用ADC0808八路数据采集,信号源为5V直流电压用电阻网络分压。

采样间隔在(1-255秒)之间有外部拨码开关可调,分析数据采集精度。

3.12.将采集到的数据,使用串口传输传到远程单片机,设计传输距离为5KM。

3.13.远程单片机接收数据,按通道和输注(十进制)显示,并将信息存入24C01。

掌握
I2C存储器的程序设计方法,动态显示的设计方法。

3.2、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此系统主要以ADC0808与80C51为中心,通过ADC对电阻网络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单片机串口传到另外一篇单片机中,在24C01芯片中存储,同时读取24C01里的数据,并将其显示在数码管中。

由于电阻网络是由滑动变阻器构成,因此,当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后,ADC采集到的数据也会变化。

而采集速度也是由人通过拨码开关来控制的。

在采集速度方面,由于采集速度是可控的,因此,需要利用定时器来控制数据的发送。

3.3、方案比较
3.31.采样器方案比较:
由于采样的最重要指标是:转化时间、转换精度。

已知ADC转换芯片有8位,10位,12位,14位,最高的达到16位。

位数不一样,导致处理速度,精度都不一样。

通常,8位逐次逼近ADC的转换时间为100US左右,为本系统的控制时间允许。

ADC的转换精度为1/28=0.39%,输入0~5V时分辨率为5/(28-1)=0.0196V。

因此选择ADC0808芯片是最佳的选择方案。

用此芯片可以直接将8个单端模拟信号输入,分时进行数据采集,转换。

3.32.单片机控制ADC方案比较:
用单片机控制ADC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查询法,另外一种是中断控制法。

查询法是单片机不断地对EOC状态进行读取。

当发现EOC变化时,则单片机便对转化好的数据进行读取。

中断控制法则是当ADC变换结束后向单片机发送中断请求,然后进入中断服务进行想干操作。

查询法是用在对转换时间不高的工程中,而中断方法则应用在转换时间高的工程当中,在此次设计中,选择中断方式控制ADC。

3.33.显示方案比较:
(1)端口接线及数码管数选择:
由于本次实验显示的数据是从24C01中读取的,因此是在另外一片单片机上进行显示的。

由于该单片机的闲置端口足够提供控制显示器端口,因此不需要外加其它高级芯片。

如果端口数量不够,可以采样扩展端口,此类芯片有比较熟悉的8155芯片或者8255等等。

由于精度要求达到0.1%,因此,这里用8只数码管,3只用来显示通道数,4只用来显示数值。

(2)显示方法:
显示方法有动态显示与静态显示两种方法。

动态显示需要对CPU时刻对显示器进行数据刷新,显示数据会有闪烁感,占用的CPU时间多。

静态显示数据稳定,但是接线复杂。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故当显示装置中有多个多段LED式,通常采用动态扫描驱动电路在该单片机系统中,使用7段LED显示器构成8位显示器,段选线控制显示的字符,位选线控制显示位的亮或暗。

3.3
4.双机通信接口方案比较:
由于此次设计是在PROTEUS上仿真的,因此不需要外加双机端口之间的诸如电平转换器、串行通信RS-232、RS-485.直接利用单片机串行接口相互连接发送便可。

3.35.外部拨码开关的方案比较:
由于通常都用switch开关来控制单片机,以便达到我们人所需要的条件。

但在此次设计中,由于在PROTEUS软件中8个switch不仅占用空间,而且还不好控制,故选择dipsw拨
号开关,这个开关switch功能一样,但体积小,而且可以同时全部开,全部关,故选择dipsw 开关。

3.4、电路设计(图示)
3.5、模块分析
此系统中共用到的模块如下:ADC数据采集模块、发送机发送模块、接收机接收模块、24C01存储模块、LED数码管显示模块、采集速率处理模块。

(1)ADC数据采集模块:在此模块中,主要是ADC采集数据是的时序处理,主要处理的拐角为0E(输出允许),START(开始转换),而EOC拐角则用来充当中断信号源
(2)发送机发送模块:在此模块中,主要是一个中断控制处理,即当ADC转换完后,产生了一个下降沿触发信号时,发送模块进入中断,对数据进行发送,否则不发送数据,在此模块中当TI=1,进入中断以后,要用软件清零。

(3)接收机接收模块:与发射机对应,波特率要设置成与发射机波特率相同,而且也是在收到信号后进入中断处理。

将收到的数据存到24C01芯片中。

否则,一直调用显示功能。

在此模块中,当RI=1,进入中断以后,要用软件清零
(4)24C01模块:在此模块中,主要是处理SCK与SDA的时序问题,由于它是串行读取数据的,因此,时序出错,便不能得出数据来。

在24C01的读写过程中,地址很重要,在写过程中,要先写地址,再写数据。

在读过程也是先写入地址,在读数据。

(5)LED数码管显示模块:在此模块中,主要是考虑将采集到的数据正确地显示处理,给操作者一个非常直观的界面。

在这个模块中要处理的一个难题是:如何不让数码管跳动显示。

软件实现过程主要控制好段选与位选,以及延时时间上的处理。

(6)采集速率处理模块:在此模块中,主要处理时间问题,即如何通过定时器到达用户的要求,实现人机信息交换。

在软件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时寄存器的重新赋值。

3.42.小结:经简单理论分析,本系统数据采集核心采用ADC0808,单片机系统选用80C51构成的最小系统,用LED动态显示采集到的数据,数据通过80C51串行端口传输,实现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3.6、实验流程图
3.7、程序主体
//****************************************************************************** (1)ADC采集、发送机数据处理、数据发送的程序如下: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ST=P3^5;
sbit OE=P3^7;
uchar getdata,picknum,t=0,Total=0;
void delay(uint t) //单位延时1ms,总延时1ms*t.(120为实验测试值) {
uint i,j;
for(i=0;i<t;i++)
for(j=0;j<121;j++);
}
void delay1()
{;;}
void Send(uchar d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