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动土压力的考虑方法类似, 于是双排桩的内力、 位移即可按结构力学方法进行计算。
3
平面杆系有限元模型
在实际工程中, 以平面刚架模型为基础, 又产生了
平面杆系有限元法:主动土压力按一定模式取值并分 配作用在各桩上; 坑底以下土视为弹性地基, 桩体视为 竖直放置在弹性地基中的梁,被动土压力由弹性抗力 法计算,即在桩体上作用一系列连续的互不相关的弹 簧, 当支护结构变形时, 弹簧对其的反力作用就是桩侧 土的抗力, 桩端常采用固定铰支座, 见图 -% 模型 !。 后排桩之间土压力 但是, 模型 ! 由于人为进行前、 分配和在桩底端设置固定铰支座, 其实质是将前、 后排 桩人为分离开, 仅靠桩顶连梁连接, 不能真实反映土中 水平受荷相邻桩的相互作用问题, 而且, 桩底端设置固 定铰支座也将桩身下部的桩土相互作用隔离开了。 实质上,双排桩抗倾覆能力之所以强主要是因为 它相当于一个插入土体的刚架,能够靠基坑以下桩前 土的被动土压力和刚架插入土中部分的前桩抗压、后 桩抗拔所形成的力偶来共同抵抗倾覆力矩,桩土之间 的相互作用不容忽略。这种相互作用既不可能将坑底 以下的双排桩完全固定, 也不可能任其自由变形, 而是 与入土深度、 土质好坏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变量; 其次, 由于桩间土体的宽度一般很小,可以把前后排桩及桩 间土体看作一个整体,则作用在这个整体上的外力包 括后排桩受到的主动土压力和坑底以下前排桩受到的 被动土压力,这两种土压力在前后排桩之间分配应该 取决于双排桩结构自身变形和桩间土体的性质,而常 用的假设分配系数的简化方法难以反映这些因素的影 响。 因此,本文建立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平面杆系 有限元模型来模拟双排桩的工作性状, 如图 -( 模型 所示。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取值与模型 ! 相 同。在荷载作用下, 后排桩向坑内运动, 势必受到桩间 土的抗力; 同时, 桩间土也对前排桩产生推力。由于桩 间土与前、 后排桩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水平荷载, 所以 假定桩间土体为连接前后排桩的弹簧,土压力的分配 就靠这种弹簧与前后排桩的位移协调来完成。弹簧刚 度的大小反映的就是桩间土的水平向地基反力系数 当桩长大于 %。由于前后排桩间土层的厚度通常很薄,
为矩形分布。
近似为 ! $ ’/7 #;;"、 式中, ’ 为土的侧压力系数, #分 别为土的重度及内摩擦角; ! 为与土的类别及密实度 有关的系数; "# 为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时的临界位 移, 根据桩侧土情况, 可取 : < =>>。 考虑到双排桩位移时可能对坑底以上桩间土产生 夹带作用, 因此忽略其对前排桩可能提供的侧摩阻力, 前排桩侧阻弹簧仅在坑底以下布置。前排桩桩端以下 土体对前排桩桩端的竖向位移的约束用文克尔地基模 型考虑, 弹簧系数 ! 取值见算例。
作者简介 : 郑刚 A 5!?D > 收稿日期:3::C 年 C 月 B, 男, 贵州贵阳人, 工学博士, 教授。
3
现有的计算模型
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双排桩计算模型是基于室
内模型试验和工程实测提出的平面刚架模型 Q 5 R 。它将 !!
双排桩与桩顶连梁看作底端嵌固的刚架结构, 如图 !, 节点 #、 连梁作为绝对刚体, 在土 $ 视为直角刚节点, 压力作用下只能平移而不产生转角。基坑开挖后,后 排桩迎土一侧受到主动土压力 !%, 桩间土体对后排桩 也会产生作用力 ! !% 。 因桩间土宽度一般很小, 认为对 前后排桩 ! !%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前后排桩所受 的主动土压力分别为 前排桩 后排桩 !%& ’ ! !% !%( ’ !% ) ! !% 假定不同深度下 ! !% 与 !% 的比值相同,即 " ’ 则 !%( ’ + ! ) " , !%。对于应用较多的双排桩 ! !% * !% , 矩形排列方法, 比例系数 " 按下式确定 " ’ - " # "" ) + " # "" , (!)
G&’(H2+2 #) ,#$=(1I%#J K+(12 +& 0#&2+,1%’/+#& #) /L1 K+(1I2#+( +&/1%’0/+#&
STU9V V’&-,WX Y+&, WXF ZL’&-,VG[ Y+)1&(\1K’%/M1&/ #) Z+]+( U&-+&11%+&-8 E+’&O+& F&+]1%2+/H, E+’&O+& C:::D38 ZL+&’) !"#$%&’$( *’21, #& /L1 0$%%1&/ M#,1( #) 0’(0$(’/+&- ,#$=(1I%#J K+(128 /L1 &1J K(’&1 )+&+/1 1(1M1&/ M#,1( 0#&2+,1%+&/L1 K+(1I2#+( +&/1%’0/+#& J’2 K%121&/1, +& /L+2 K’K1%7 .#+( =1/J11& ,#$=(1I%#J K+(12 J’2 %1-’%,1, ’2 ’ /L+& 0#MK%122+=(1 (’H1% ’&, J’2 2+M$(’/1, =H ’ 21%+12 #) L#%+N#&/’( %+&-2 0#&&10/+&- /L1 ,#$=(1I%#J K+(12, 2# /L’/ /L1 1))10/2 #) /L1 0L’&-1 #) 2#+( K%#)+(18 0#MK%122+=+(+/H ’&, /L1 /%1’/M1&/ #) 2#+( =1/J11& ,#$=(1I%#J K+(12 #& /L1 +&/1%’0/+#& =1/J11& /L1 ,#$=(1I%#J K+(12 0#$(, =1 0#&2+,1%1, +& /L1 ’&’(H2+2 J+/L &# 2$KK#2+/+#& #) /L1 2L’%+&- #) /#/’( 2#+( K%122$%1 =1/J11& ,#$=(1I%#J K+(12 &11,1,7 EL1 0’(0$(’/1, %12$(/2 #) /L1 +&/1%’0/+#& #) ,#$=(1I%#J K+(12 #) ’& ’0/$’( 1&-+&11%+&- K%#O10/ =H /L1 K%121&/1, M#,1( 2L#J1, /L’/ 2’/+2)’0/#%H %12$(/ 0’& =1 #=/’+&1, J+/L %1’2#&’=(1 K’%’M1/1%2 ’KK(+1, +& /L1 M#,1(7 )*+,-%.#( ,#$=(1I%#J K+(12P )+&+/1 1(1M1&/ M1/L#,P K+(1I2#+( +&/1%’0/+#& 省甚至不用支撑、 拉锚等构件, 形成双排桩围护结构,
I/JF : 图: 平面杆系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 KL, M,’#N5’ OP 5L, 9N67, P/7/5, ,N,>,75 >,5LO.
%
计算分析
为了研究各种因素对双排桩工作机理的影响,本
来自百度文库!" #
计算结果分析 用两种平面杆系有限元模型对此基坑支护结构进
从图 : 中可 行分析, 所得桩体变形和弯矩如图 : 所示。 以看出:两种模型得出的前后排桩的侧移和弯矩的变 化趋势、 大小关系类似, 同时, 两种模型的结果又有着 明显的差异。 首先, 模型 ) 中后排桩的变形比前排桩大, 这和文 献 0 ) 1 中北京安外 &": 工程的实测结果一致, 也和双排 桩靠前后排桩与桩间土的变形协调来传递土压力的假 设相吻合, 而模型 ! 中前后排桩的变形非常接近, 与实 际情况不符;其次,模型 ) 的变形比模型 ! 有一定增 加, 最大处相差接近 )"H 。这主要是因为模型 ) 不像 模型 ! 那样认为桩端是铰接,而是用一系列非线性弹 簧更加合理地考虑了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对双排桩 的约束作用; 最后, 虽然两种模型中前后排桩弯矩的变 化趋势均与文献 0 ! 1 中模型试验的实测结果比较接近, 但模型 ) 中前后排桩的弯矩相差更大,这是模型 ) 靠 !"!
式中, "" ’ $.%/ + 012 ) # * - , ; # 为土的内摩擦角; $ 为基坑深度; " 为双排桩排距。
图!
平面刚架模型
4567 ! 89: ;<%/: &=%>: >?@:<
(%) 模型 !
(() 模型 -
图-
平面杆系有限元模型
4567 - 89: ;<%/: &5/5.: :<:>:/. >?@:<
5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和各类地下工程的大量兴
达到良好的支护效果。以天津为例,当对支护结构的 变形要求不是十分严格时, 5:M 深以内的基坑采用双 排桩可以不设水平支撑, 因此, 近期这种支护结构在天 津市几个大型基坑中得到应用,节省了大量的支撑费 用与相应的支撑施工及养护工期,并且非常有利于地 下室施工。 但是, 双排桩的设计计算在土压力的分担、 桩土相 互作用的考虑等方面还较缺乏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有 限元分析和工程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建,深基坑围护越来越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 视。基坑工程中, 应用较多的支护结构有悬臂桩、 单锚 或多锚排桩、 连续墙、 土钉墙等。最近, 又有不少工程 采用两排平行的混凝土桩以及桩顶的帽梁、连梁组成 的超静定刚架作为围护体系,即双排桩围护结构。工 程实践和模型试验均表明,只要将原来排列比较紧密 的单排桩每间隔一根抽出一根, 排列在后排, 加上相应 的连接构件,便可以在不增加桩本身造价的情况下节
(天津大学 土木工程系, 天津 C:::D3)
摘要 :本文在对双排桩现有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平面杆系有限元双排桩分 析模型, 将双排桩之间土视为薄压缩层, 并以水平向弹簧模拟, 可以考虑两排桩间土层分布变化、 压缩性、 桩间土加固等对 双排桩相互作用的影响, 避免对前后排桩土压力分布做出人为分配。 利用这一模型研究了双排桩与土的相互作用问题, 计 算实例表明, 在参数取值合理的情况下, 可以取得满意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双排桩; 有限元; 桩土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EF;DC7 5 文献标识码:G
文从作者所设计的几个天津市区实际工程中简化出一 个基本算例, 计算参数如下: (!) 土性指标:( 4 !?@A6;# 4 )&B;" 4 !C@D ( >: ; $’ 4 &EA6。采用单一土层进行计算。 () ) 桩顶帽梁顶标高低于地 基坑开挖深度 CF ">, 面 !>, 前后排桩直径均为 ?"">>, 间距 !F =>, 入土深 度 !)>, 桩长 )">。两排桩排距为 )F &>。 (:) 双排桩之间连梁截面尺寸 ) * + 4 ?"">> G 沿基坑边间距 !F =>, 与桩按固接考虑。 &"">>, (% ) 地基反力系数采用 , 法,, 4 :"""@D ( >:; 根 据工程实测结果反算
!""
(即相当于大于桩间土厚度 & 倍) 排距的 % 倍 且每一排 桩内桩距不大时, 一般可以认为是竖向薄压缩层, 于是 ! 可以比较简化的由下式确定 ()) ! # $’ ( % 式中,$’ 为桩间土的水平向平均压缩模量; % 为桩间 土层厚度。 桩侧摩阻力采用桩土界面传递函数法加以考虑, 把桩划分成许多弹性单元,每一单元与土体之间用非 线性弹簧联系,以模拟桩土之间的荷载传递关系。这 些非线性弹簧的应力 * 应变关系就是桩侧摩阻力 ! 与 剪切位移 " 间的关系, 即传递函数。 本模型的传递函数 采用 +,-./ 形式, 假定为指数曲线, 其表达式为 0 % 1 ! 2 & 3 4 ’"&567 # 0 ! $ ,89 2 $ !" "# $ " 31 (:)
第 34 卷第 5 期 3::; 年 3 月 文章编号: 5::: > ?@?! A 3::; B :5 > ::!! > :@
建 筑 结 构 学 报 "#$%&’( #) *$+(,+&- ./%$0/$%12
6#(7 348 9#7 5 <1=78 3::;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分析
郑 刚,李 欣,刘 畅,高喜峰
0:1
,前排桩桩端竖向抗力弹簧刚
度取为 !""""@D ( >。 (& ) 土压力采用朗肯主动土压力, 考虑 !"@A6 地面 施工超载, 基坑底面以上为三角形分布, 基坑底面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