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调理第一方 生化汤

合集下载

中医方剂-生化汤

中医方剂-生化汤

中医方剂-生化汤歌诀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组成全当归八钱(24g),川芎三钱(9g),桃仁(去皮尖,研)十四枚(6g),干姜(炮黑)五分(2g),甘草(炙)五分(2g)。

用法用量1、现代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2、古代用法: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功用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义本方证由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所致。

妇人产后,血亏气弱,寒邪极易乘虚而入,寒凝血瘀,故恶露不行;瘀阻胞宫,不通则痛,故小腹冷痛。

治宜活血养血,温经止痛。

方中重用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滞止痛,为君药。

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均为臣药。

炮姜入血散寒,温经止痛;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共为佐药。

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用以为使。

原方另用童便同煎(现多已不用)者,乃取其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之意。

全方配伍得当,寓生新于化瘀之内,使瘀血化。

新血生,诸症向愈。

正如唐宗海所云:“血瘀可化之,则所以生之,产后多用”(《血证论》),故名“生化”。

配伍特点本方既能养血又能活血,既能化瘀血又能生新血,兼具温经散寒止痛之功。

运用1、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甚至有些地区民间习惯作为产后必服之剂,虽多属有益,但应以产后血虚瘀滞偏寒者为宜。

临床应用以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宫缩疼痛、胎盘残留等属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者。

加减化裁若恶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可减去破瘀的桃仁;若瘀滞较甚,腹痛较剧者,可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益母草等以祛瘀止痛;若小腹冷痛甚者,可加肉桂以温经散寒;若气滞明显者,加木香、香附、乌药等以理气止痛。

使用注意若产后血热而有瘀滞者不宜使用;若恶露过多、出血不止,甚则汗出气短神疲者,当属禁用。

重要文献摘要1、原书主治《傅青主女科》卷上:“此症勿拘古文,妄用苏木、蓬、棱,以轻人命。

其一应散血方、破血药,俱禁用。

一味清代名方:生化汤,温补气血,适合产后调养,月子病调理

一味清代名方:生化汤,温补气血,适合产后调养,月子病调理

一味清代名方:生化汤,温补气血,适合产后调养,月子病调理小时候,我们都看过路遥先生的一部小说,名字叫做《人生》。

扉页上引用了老作家柳青的一段话,大意是: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我相信,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肯定都能觉出这段话的分量。

知道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才能体悟出来的道理。

那么,对一个女人来说,她可能活几十年上万天,也算得上漫长人生了,可也有一段很短暂但很紧要的日子,那就是坐月子的那30天。

当然了,这个30天只是一个虚数,没有谁规定必须是30天,还是要看个人体质,如果体质比较好,那坐半个月可能就好了,如果体质不好,那坐两个月也很正常。

很多新潮的年轻女人会特别鄙视坐月子,说这是中国人的陋习,人家西方的孕妇,自从生完孩子之后就能随心所欲,爱上班上班,爱运动运动,爱游泳就游泳,凭什么中国女人就要坐月子呢?我相信持这种观点的年轻女性可能很多,她们当然有她们的信仰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可是,在这里我还是想说一下中医坐月子的原因,在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之中,您可以自己做一番理性选择。

中医认为,女人生完孩子之后,一定会损伤气血。

首先说伤血。

这个太直观了,你用肉眼一瞧,就能看出来。

很多孕妇生完孩子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恶露期,在这段时间里,阴道每天都在流血,需要流一周左右才能排干净,光卫生巾都要用好几大包。

这个失血量,就算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那也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啊,起码头晕目眩吧,更何况产妇呢。

这还不算啥,现在还有剖腹产的,剖腹产比例越来越高,剖腹产所损失的血液就更多了,七八公分长的一个刀口,这算是大手术了,手术过程中需要损失多少血液,你真的不知道吗?手术后还要进行一次恶露,又是二次失血。

说完伤血,咱们再说说伤气。

血能载气,如果说把血当做汽车,那么气就好比车上的货物。

当大量失血的时候,必然伴随着的就是伤气,车都没了,货物当然洒落了。

那么,伤了气有什么表现呢?首先就是劳累。

所以产妇生完孩子之后会觉得特别劳累,连半步路都不想走,有一种很虚脱的感觉。

什么是生化汤生化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

什么是生化汤生化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

什么是生化汤生化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很多女性在坐月子的时候会喝一些有利于产后恢复的食物,例如麻油鸡、鲫鱼汤、生化汤。

其中生化汤对于产后恶露的排出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什么是生化汤呢?生化汤是中医方剂名,由全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这几种材料组成的理血剂,具有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

生化汤的配方一材料:全当归24g、川芎9g、桃仁6g、干姜2g、甘草2g制作方法:先将所有的材料用清水洗净,接着放入锅中;往锅中加入3杯水;直接用小火熬制,当汤汁剩下1杯的时候将药汁过滤到碗中备用;接着将药渣再次放入锅中并加入2杯水继续用小火熬制;等汤汁剩8分满的时候再次滤出汤汁;最后将这两次的汤汁混合搅匀后服用。

生化汤的配方二材料:全当归40g、川芎30g、桃仁25g、干姜25g、甘草25g、米酒制作方法:将1000ml的米酒放入锅中煮,等米酒剩下700ml时,放入所有材料;用慢火煎煮1个小时左右,等汤汁剩下200ml的时候将药酒倒出备用;往药渣中倒入米酒350ml。

接着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煎煮,等汤汁剩下100ml的时候倒出;最后将2次煎煮出来的药汁混合拌匀服用即可。

生化汤什么时候喝好既然生化汤是帮助产妇排出恶露的方剂,那么,一般建议产妇在产后的第3天开始喝,每天喝一剂,并分两次服用,这样连续服用3~7剂即可。

坐月子喝生化汤的注意事项1、女性朋友在产后喝生化汤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建议不要超过产后2个星期。

因为此时女性的子宫内膜已经开始进入新生期,如果这个时候服用具有排除淤血效果的生化汤,反而会对子宫内膜造成影响,导致新生的子宫内膜不稳定,甚至可能导致出血不止的情况出现。

2、很多女性会认为喝一些中药汤剂,为了不伤胃一定要避免空腹,但是生化汤却不同。

因为相比之下,产妇在空腹的时候服用生化汤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3、生化汤虽然是一个很好的排出恶露的汤剂,但还是要建议女性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这样可以避免女性私自乱用后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产后生化汤配方2篇

产后生化汤配方2篇

产后生化汤配方2篇产后生化汤配方第一篇产后生化汤作为一道传统的汤品,对于女性产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两个常用的产后生化汤配方,帮助产妇补充体力、排走寒湿,促进身体康复。

一、红枣生化汤材料:- 红枣 15颗- 黑豆 30克- 猪脚 1只- 生姜 3片方法:1. 将黑豆洗净后浸泡2小时,红枣洗净备用;2. 猪脚切块后焯水,去血水;3. 取一个炖盅,放入猪脚块、黑豆、红枣、生姜片;4. 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2小时;5. 汤熬煮好后,趁热饮用。

二、当归生化汤材料:- 当归 20克- 白芍 12克- 红枣 15颗- 糯米 50克方法:1. 先将糯米洗净,浸泡30分钟,然后蒸熟备用;2. 红枣洗净,当归和白芍洗净,备用;3. 取一个炖盅,放入红枣、当归、白芍;4. 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2小时;5. 汤熬煮好后,趁热饮用,糯米可供主食搭配。

以上两种生化汤都适合产后服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进行食用。

产后生化汤的主要作用是补充能量、促进血液循环、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对于产妇的康复非常有帮助。

第二篇产后生化汤配方三、白芍红糖焖猪蹄材料:- 猪蹄 2只- 白芍 20克- 红糖适量方法:1. 将白芍洗净,猪蹄洗净后切块;2. 取一个汤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放入猪蹄块;3. 煮沸5分钟后,将猪蹄捞出,洗净血水;4. 汤锅重新加入水,放入猪蹄块和白芍,用中小火炖煮2小时;5. 炖煮好后,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再继续炖煮20分钟;6. 汤熬煮好后,趁热饮用。

四、黄精排骨汤材料:- 黄精 30克- 排骨 300克- 生姜 3片- 枸杞适量方法:1. 黄精洗净后切片备用,排骨洗净备用;2. 取一个汤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放入排骨;3. 煮沸5分钟后,将排骨捞出,洗净血水;4. 汤锅重新加入水,放入排骨、黄精、生姜,用中小火炖煮2小时;5. 炖煮好后,加入适量的枸杞搅拌均匀,再继续炖煮10分钟;6. 汤熬煮好后,趁热饮用。

生化汤——【主治】产后恶露不行或行而不畅,小腹疼痛,属瘀血阻滞者

生化汤——【主治】产后恶露不行或行而不畅,小腹疼痛,属瘀血阻滞者

生化汤——【主治】产后恶露不行或行而不畅,小腹疼痛,属瘀血阻滞者生化汤《中医治法与方剂》明德初心2020-02-21生化汤《傅青主女科》【组成】当归24g 川芎9g 桃仁(去皮尖,研)6g 黑姜2g 炙甘草2g【用法】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主治】产后恶露不行或行而不畅,小腹疼痛,属瘀血阻滞者。

【证析】产后阴道流出败血秽浊,始夹瘀血小块,颜色紫红,继呈黯红颜色,旬余始净,称为恶露。

如果产后受寒,恶露因寒而凝,瘀阻子宫,即呈恶露不行,小腹疼痛。

腹痛虽是主证,瘀血阻滞才是病变本质。

恶露不行也就成为瘀血辨证依据。

但须兼见舌淡脉缓而涩,才能确定为塞。

其机理是:产后受寒→血因寒凝→瘀阻子宮→小腹疼痛。

【病机】血因寒凝。

【治法】温经逐瘀法。

【方义】本方体现温经补虚,化瘀生新之法。

重用当归,补血活血而补中有行,正合产后血虚兼瘀机理;本品又能增强子宫收缩力量,促使早日恢复正常。

川芎、桃仁协助当归活血行瘀,炮姜协助川芎、桃仁温化瘀血,并和甘草温中止痛。

但宜少用,多则反有动血之虑。

用黄酒、童便煎服,不仅有活血之功,并藉童便止血。

产后有出血和瘀血两种证象同时存在,理应活血与止血并用,才能兼顾出血与血瘀相反两个侧面。

《傅青主女科》说:“因寒冷食物结块痛甚者,加肉桂八分于生化汤内;如血块未消,不可加参、芪,用之则痛不止。

产后恶露不行,反映两个特点:①产后失血,多呈血虚;②恶露不行与宫内出血并存。

此方重用当归补血活血,一药之量重于其他四药之和,实寓补血于行血之中;加入祛瘀生新、擅长止血之童便,又寓止血于活血之内。

所以,此方虽然着重温通,却有温中寓补,补中寓通,通中寓塞之意。

炮姜与甘草、当归同用,是温中寓补;当归与川芎、桃仁同用,是补中寓通;川芎、桃仁与童便合用,是通中寓止,兼顾产后同时存在体虚、受寒、瘀阻、出血四种矛盾,构思可谓缜密。

【应用】1.此方并不限于因寒而瘀,因瘀而痛证候。

一般产后腹痛,审无热象即宜服此以免瘀停,酿成后患,故是产后常用之方,血热则非本方所宜。

恶露不尽、妇科杂病,用妇科良方生化汤

恶露不尽、妇科杂病,用妇科良方生化汤

恶露不尽、妇科杂病,用妇科良方生化汤生化汤是《傅青主女科》中的良方,由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组成,现在一般以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此方有活血行血、化瘀生新、温经止痛的功效,主治产后恶露不行,或行而不畅,瘀血内阻,少腹疼痛之症。

方中重用当归(原方中用至15克)活血生血,用川芎、桃仁活血祛瘀,又以热性的炮姜助川芎、桃仁活血行血,助甘草温中止痛。

前贤谓“血寒则凝”“血温则行”,正是此处炮姜的用意。

但炮姜用量不宜过大(原方只用了1.5克),因为多用反有助热之患。

服用时酌加黄酒同煎,既可增加诸药活血行血之功,又能增强方剂温经散寒之效。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对加强子宫收缩、制止宫缩腹痛、预防产褥感染、促进乳汁分泌都有较好的疗效。

总之,生化汤是产后恶露不尽、瘀血内阻偏寒者的常用方剂。

产后偏宜生化汤,腹留恶露痛难当。

炮姜归草芎桃仁,黄酒煎服效增强。

产后之证有“多虚多瘀”的特点,生化汤行血之中有补血作用,自然是治疗恶露不尽的良方。

但是,血热而有瘀滞者则非本方所宜。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原注中说:“如七日内,或因寒凉食物,结块痛甚者,加入肉桂八分于生化汤内。

” 这也是因为加肉桂可增强温经散寒的作用。

方中桃仁有破血祛瘀之功,若恶露已行,也当减去。

笔者从个人的临床经验中认识到:益母草活血化瘀,促进子宫收缩的效果较好,如加入本方,辨证施治,其活血化瘀、生新止痛的功效会更好。

但益母草其性微寒,宫寒较重者使用时,需同时适当增加炮姜的用量,或适量用些肉桂。

此外,白芍、赤芍、红花、丹参等也多可在本方中加减应用。

本方在现代还常应用于妇科杂证之中。

如加益母草以及地榆、槐花、牡丹皮等,用于产后痔疮出血的治疗,有良效;或流产后出血不止,伴有卵巢囊肿,以本方加益母草、红花、升麻等,亦取效。

此外,本方也常加减后应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

生化汤

生化汤

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妇在新生儿一娩出时,立即要喝的“填腹”补品。

是产后最好的补身良方,具有养血、活血、产后补血、祛恶露、收缩子宫,并使全身筋骨放松,让被惊动的内脏能迅速回复归位之功效。

一日六餐份配料:当归8钱、川芎6钱、桃仁5分、蜜甘草5分、烤老姜5分台湾米酒(月子水)1050毫升做法:一、把上述药材放入七百毫升台湾米酒(月子水)中浸泡约一个小时,上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约剩两百毫升,倒出备用;二、以煮过的药材再加入三百五十毫升台湾米酒(月子水),煮法同,熬煮至约剩一百毫升;三、最后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汤料共三百毫升倒在一起搅拌均匀盛入保鲜盒内保存,于每餐前加热服用一两口约五十毫升即可。

温馨提示:自然产者于产后第一天即刻煮来服用,剖腹产者则需等到排气后方可服用;饮时请少量的啜取,以免子宫收缩厉害引起疼痛;对酒味敏感者请先将台湾米酒加工成月子水再来浸泡煎煮药材。

山楂茶消食积,散淤血。

一日份配料:山楂20克、红糖15克月子水300毫升做法:一、将山楂洗净沥干备用;二、锅中放入三百毫升月子水,大火煮沸后加入适量红糖转小火煮几分钟熄火,加盖冲泡山楂;三、泡好后盛入保温桶内保存分多次饮用。

温馨提示:一份茶包一天可多次熬煮。

观音串茶一日份配料:观音串20克月子水300毫升做法:一、将观音串洗净沥干备用;二、将观音串放入三百毫升月子水中,上锅加盖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几分钟;三、熄火,盛入保温桶内保存分多次饮用。

温馨提示:一份茶包一天可多次熬煮。

樱桃小语:观音串到货的当天就让妈妈买了只鸡来炖上,妈妈评价说真的比不用观音串要香很多,汤色一眼可望底的清亮,真不愧“色明味香”,晚餐一家人美美的饱餐了一顿。

值得提醒的是,凡是有化瘀散瘀功效的孕妇都不能用哦,其他人群老少皆宜,呵呵~荔枝核茶温中、理气、止痛。

一日份配料:荔枝核20克、红糖15克月子水300毫升做法:一、将荔枝核洗净沥干备用;二、将荔枝核放入三百毫升月子水中,上锅加盖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几分钟,加入适量红糖再煮几分钟;三、熄火,盛入保温桶内保存分多次饮用。

生化汤·月子汤,是产后“第一汤”

生化汤·月子汤,是产后“第一汤”

生化汤·月子汤,是产后“第一汤”生化汤,是产后“第一汤”,千年名方,常用于产后恢复的妇女。

生化汤其方多遵《傅青主女科》,由全当归、川芎、桃仁、炮姜和炙甘草组成(水煎后酌加黄酒)。

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炙甘草补中益气,川芎理血中之气,桃仁行血中之瘀,炮姜助当归、炙甘草以生新血,佐川芎、桃仁而化瘀血,炙甘草补脾益气,缓和药性,黄酒温散,以助药力。

其生化之妙,效若神灵。

现代研究表明,此方能够明显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子宫复旧,并抑制体外血栓的形成,明显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现代临床上也多用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产后恶露不行以及子宫内膜炎,通过配方还可用于治疗产后乳汁不下和预防产褥期感染。

因此,民间遵此方为产后调理第一方。

根据民间经验,产妇常用此方调理。

生化汤制作原方原量古代剂量:当归(八钱)、桃仁(14粒,去皮尖),川芎(三钱),炮姜(五分),炙甘草(五分)。

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食疗配方:当归24克,桃仁14个(去皮尖),川芎9克,炮姜1.5克,炙甘草1.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生便秘去炮姜加麻仁10克腹胀腹满加陈皮15克腹痛加肉桂3克,玄胡10克生化汤功效:养血、活血、补血、祛恶露。

适用于产后瘀阻腹痛,拒按,恶露不净,滞涩不畅,色黯有块,或见面色青白,四肢不温。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生化汤食疗制作的做法:先将上药浸泡30分钟,再用中火烧开,再小火煎煮20分,取汁去渣备用。

1.生化粥将上述煎煮药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50克煮为稀粥。

调入红糖即可。

每日1-2次,温热服食。

2.鸡肉生化汤可以将150克鸡肉切块,将煎好的药汁放入炖盅中,蒸炖25分钟,待汤稍凉时,即可食。

3.排骨生化汤可以将150克排骨斩成小块,将煎好的药汁放入炖盅中,蒸炖30分钟,待汤稍凉时,即可食。

4.瘦肉生化汤可以将150克瘦肉剁成肉末,将煎好的药汁放入炖盅中,蒸炖20分钟,待汤稍凉时,即可食。

产后身体虚弱,多气血极虚,百脉俱空,腠理松弛,外邪易乘虚而入,常常出现自汗,盗汗,恶风,畏寒,手腕,手指关节疼痛,腰痛,失眠头痛,便秘便溏等不适,这些统称为月子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调理第一方生化汤生化汤,生者生新血也,化者化瘀血也,生之化之,腹痛自除。

《钱氏世传方》所载生化汤治疗腹痛效若桴鼓,被后世张景岳收录至《景岳全书》中,并有化裁,去其熟地。

其后得傅山发挥,治疗产后瘀血腹痛、恶心呕吐、胞衣不下、产后寒热等症,使得该方成就卓然,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对此多有阐述。

如今,生化汤其方多遵《傅青主女科》,由全当归、川芎、桃仁、炮姜和炙甘草组成(水煎后酌加黄酒)。

方中当归补血,甘草补中益气,川芎理血中之气,桃仁行血中之瘀,炮姜助当归、炙甘草以生新血,佐川芎、桃仁而化瘀血,黄酒温散,以助药力。

其生化之妙,效若神灵。

若腹痛不甚者,减桃仁;瘀块留滞、下腹疼痛明显者,当重用桃仁,并辅以益母草、生蒲黄、五灵脂、泽兰等活血祛瘀的药物;小腹冷痛寒甚者,加肉桂、吴茱萸以温经散寒;兼乳汁不下者,加王不留行、穿山甲、木通;兼乳房胀痛者,加香附以疏肝理气。

现代研究表明,此方能够明显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子宫复旧,并抑制体外血栓的形成,明显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现代临床上也多用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产后恶露不行以及子宫内膜炎,通过配方还可用于治疗产后乳汁不下和预防产褥期感染。

因此,民间遵此方为产后调理第一方。

根据民间经验,产妇常用此方调理。

实际上,生化汤并非每一名产妇都适宜服用。

此方性偏温热,产后血热而有瘀滞者(如口干舌燥等)不宜服用,否则犹如火上浇油,加重病情;方中当归滑肠,故慢性肠炎者当慎用,否则腹泻加剧;此方化瘀,故产后恶露已行、小腹不痛者不宜服用,否则画蛇添足,反害其身;产后发热者(如感染)不宜服用。

只有产后腹痛不止、恶露不行,伴有腰酸、小腹冷痛,并见舌色紫暗或瘀点瘀斑,脉弦涩或细涩,或见其它虚寒之象者,如小便清长、恶寒肢冷等,方可服用生化汤。

即使可以服用,亦不可因其贵为调理第一方而过服。

临床上产后过服生化汤引起大出血或者贫血的病例并不鲜见,就因为此方中桃仁、川芎和当归均具有活血之效,过服后引起了子宫再度充血、出血。

因此,正确服用生化汤十分重要。

妇女产后多有1~2天的微发热期,如出现上述腹痛等临床症状,须待产后2~3日体温恢复正常后服用,一般服用5~7剂即可。

由于此方亦属攻伐之剂,当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体内瘀血去除后,可根据身体需要,服用补血益气的纯补之品,如当归补血汤至满月。

如果服用后出现恶露不减反增,便要停止服用;如果引起了胃肠道不适或腹泻,则应当减少当归的剂量或者停服。

由于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以,即使是服用生化汤这种调理之药,亦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调剂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04-11-26)产后调养名方-生化汤生化汤是妇女产后的常用方剂,某些地区习惯将此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

中医认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本方能化淤生新,所以名为“生化汤”。

来源清代著名医家傅山的《傅青主女科》。

方药组成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6克,干姜(炮黑)2克,炙甘草2克。

用法一般是从产后第3天开始,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每日1剂,分2次服。

连续服用3~7剂即可。

功效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化汤有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抗血栓,抗贫血,抗炎及镇痛作用。

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淤阻胞宫所致腹痛。

临床表现为产后恶露(产后排出的带血分泌物)不能流出,小腹冷痛。

中医认为由于分娩时失血耗气,所以产后多血虚,寒邪乘虚而入,寒凝血瘀,容易致使恶露不能畅行,瘀血凝滞,引起小腹冷痛。

这种产后腹痛是因血虚、血瘀夹寒引起的,在治疗上,用药的基本原则应是补虚、化瘀、散寒,生化汤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的。

补虚,化瘀,散寒生化汤中当归味甘、辛,性温,能补血活血,温经祛寒,化瘀生新,正合病机,且在方中用量最大,为方中主药;川芎,辛温走串,不仅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桃仁能活血化瘀;炮姜辛温,能入血散寒,温经止痛,又兼有止血作用;炙甘草能益气健脾,又能协调药性;黄酒能温通血脉以助药力。

诸药相配共成养血祛淤、温经止痛之剂,可补虚、化淤、散寒,从而达到化淤止痛的治疗目的。

补不留瘀,活不伤血妇人产后,体质多虚寒,出血与瘀血多并存。

对产后寒凝血瘀腹痛之证,若单纯或过量应用温热、活血化瘀之药,恐有耗气伤血之虑。

所以本方虽重在温通化瘀,但其药物配伍特点为“温中寓补,补中寓通,通中寓塞”。

炮姜、甘草、当归同用,是温中寓补;当归、桃仁、川芎同用,是补中寓通;川芎、桃仁、炮姜同用是通中寓塞(止血)。

生化汤兼顾了产后体质虚寒,出血与瘀血并存的病理机制,补不留瘀,活不伤血。

应用要点生化汤加减常用于治疗产后疾病,如胎盘残留、人流及引产等阴道出血,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尿潴留,产后缺乳;及妇科疾病,如宫外孕,输卵管梗阻不孕症,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

但临床应用本方,必须以中医辨证施治为指导,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加减应用,绝不可以现代医学病名为依据选用生化汤。

应用要点:小腹冷痛,恶露不行。

【注意事项】血热挟瘀者忌用。

本方是为产后血虚受寒瘀阻胞宫而致小腹冷痛者而设,不可作为产后常规用药。

清代《医宗金鉴》书中亦记载有生化汤,由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姜炭组成,活血化瘀力量较强,治疗产后因瘀血而致腹痛,发热者。

与傅山的生化汤治疗产后血虚受寒瘀阻腹痛者不同,临床应用需加以区别。

提醒妇女产后初期,下腹和腰部会出现轻微的疼痛,同时阴道会有一些血液、坏死组织及黏液等排出,称为“恶露”。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若“恶露”排出无异常,产妇没有必要服用生化汤。

若产后恶露不能排出或量少,或色紫暗夹有血块,或出现腹痛、发热等症,中医称为“恶露不下”。

这时,应及时到医院查找原因,做针对性治疗。

如经检查没有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产妇,经中医辨证属于血虚、血瘀夹寒引起的产后腹痛,可用生化汤。

生化汤药性偏温,应在医生指导下随证加减、对证施药。

产妇不分寒热虚实,盲目服用生化汤的做法,不宜提倡。

产后妙用生化汤生化汤是妇女产后的常用方剂,某些地区习惯将此方作为产后的必服之剂。

因中医认为,淤血不去,新血不生。

本方可化瘀生新,所以名为“生化汤”。

民间更有“不论寒热、产后必服生化汤”之说。

生化汤出自《景岳全书·卷六十一·妇人规古方》,原为会稽钱氏所创。

清代傅青主依其原意随证加减,发展应用,并特设立生化篇,录于《傅青主女科》。

该方由全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组成,用童便、黄酒各半煎服。

现代多用水煎服或酌加黄酒煎服。

本方以温经散寒,养血化淤为主,使新血生,瘀血化而自行。

主治产后血虚,寒邪乘虚而入,寒凝血瘀,留阻胞宫,致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生化汤加减常用于治疗产后疾病,如胎盘残留、人流及引产等导致的阴道出血,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尿潴留,产后缺乳、产后发热、产后自汗等证。

但临床应用本方,必须以中医辨证施治为指导,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加减应用。

应用要点为:小腹冷痛,恶露不行。

妇女产后初期,下腹和腰部会出现轻微的疼痛,同时阴道会有一些血液、坏死组织及黏液等排出,称为“恶露”。

若产后恶露不能排出或量少,或色紫暗夹有血块,或出现腹痛、发热等症,中医称为“恶露不下”。

应及时诊治。

如经检查没有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产妇,经中医辨证属于血虚、血瘀夹寒引起的产后腹痛,可用生化汤,可帮助产妇恢复体力,并加强子宫收缩,促进恶露排出及产道复原。

但如“恶露”排出无异常,产妇也没必要服用。

一般自然产后隔天或第3天可开始服用生化汤,连服7―10剂。

剖腹产者如产后腹痛不止,恶露有血块,伴腰酸,或恶露长期不止,腹痛持续者可以服用治疗,但不可多吃,以3―4剂为佳。

一般妇女产后多虚、寒、瘀,实、热证者少。

而生化汤药性偏温,为产后血虚受寒,瘀阻胞宫而设。

如恶露过多,出血不止,血色鲜红夹瘀块,辨证属热,应在医生指导下对证施药,不可盲目服用生化汤。

另外,对于产后恶露已行,淤血排出通畅,而无小腹疼痛(即子宫收缩)诸症的产妇,不必服用生化汤。

因为此方有逐淤之效,会造成出血。

有些产妇若产后流血过多,且淤血已清,也不可服用生化汤。

如果产妇在服用生化汤后发现出血量增加,就必须及时停止,以免导致严重出血的不良情况。

生化汤不可作为产后常规用药。

应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对证施药,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如何服用生化汤生化汤是源自清代很有名的妇科医家傅青主写于『傅青主女科』这本书中的方子。

它是由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等五味中药组成。

乃取其「生」出新血,「化」去旧瘀,所以用「生化」立名。

由于药简而效捷,素有产后第一方之誉。

方中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桃仁破血去瘀,是本方主药,合用有加强子宫收缩、增强血液循环而促进体内血块的吸收和排除的作用;加炮姜则以温经散寒,增强活血去瘀之力;配甘草则以缓急止痛、协调诸药、共成活血去瘀、温经止痛的方剂。

所以生化汤的主要功能在于排除恶露、调节子宫收缩、帮助子宫复旧、减少宫缩腹痛等作用。

由于临床上用之却有其疗效,故清朝以来产后服用生化汤的情形便愈来愈普遍。

但是是不是每个产妇产后都必须服用生化汤。

笔者以为那倒也未必。

如果产后一切顺利,配合西医的子宫收缩药服用,事实上也就够了。

如果体质一向偏于虚寒,或者产后恶露排出不顺畅,或是仍有宫缩腹痛情形,配合生化汤来服用,则可改善这些情况。

因此服用仍是以适证为好,但一般如果服用得法也无大碍。

说到生化汤的服用方法,一般是在产后第三天开始。

若无血崩或伤口感染情况下,每日一剂,连续服用3~7剂即可。

切记的是,生化汤并不是吃得愈多愈好,服用过多反而可能延长血性恶露时间,造成失血贫血,反而得不偿失了。

生化汤要不要“加味”?即原方在增加其它中药材,则须看体质,由中医师来考量。

自己最好不要随便加味。

以上是在产后服用的情况。

近来由于生化汤有促进子宫血块的排出,加强子宫的复原,因此也常用在月经失调方面,尤其是常常月经来血块排出不顺畅引起下腹疼痛,或是经常淋漓出血多日不干净的子宫收缩不好情况下使用。

这种情形服用生化汤有些也有不错的效果。

服用的方法,一般是在月经来的第一天开始,一日一剂,连续服用三天就好。

但是详细情况仍以询问医师为宜。

一般经痛、内膜异位或肌腺瘤患者‧除非有前述月经失调情况(即月经来血块排出不畅引起下腹疼痛‧或是经常淋漓出血多日不干净)。

否则比较少考虑生化汤。

若能按照以上原则看待生化汤,相信可以充分发挥其防病治疗效果,而无服用后产生流弊的情况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