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学生自己写的《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2.培养学生对身边人物的关注和理解,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的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2.绘本、图片等可供学生观察和描写的材料。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首先向学生介绍习作的目的和重要性。
解释习作是一种记录和表达自己观察和思考的方式。
2.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身边有特点的人。
例如: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习惯、爱好、个性、才艺等。
3.鼓励学生分享这些人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和启发。
步骤二:阅读习作(20分钟)1.提醒学生将习作拿出,让他们互相交换,并给予时间阅读。
2.学生可以在习作上圈出或标注自己觉得特别有意思或觉得值得借鉴的地方。
3.邀请学生一起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步骤三:分析和评论(20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到习作中的主要特点和价值所在。
可以问问题,如:这篇习作中有哪些特点的人?作者是如何描述他们的?他们给你什么样的启发?2.鼓励学生就自己阅读到的特点和观点发表评论,并鼓励他们给出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步骤四:绘制特点人物(30分钟)1.准备一些绘本、图片等可供学生参考的材料。
2.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特点人物进行绘画,可以画出他们的外貌、举止特点、喜欢的事物等。
3.鼓励学生用形象、明确、有趣的方式来描绘这个人物。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20分钟)1.邀请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绘制的特点人物。
2.让其他同学观察和聆听,将自己对这个人物的印象写下来,并用自己的话分享给大家。
3.鼓励学生发问和交流,以增进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步骤六:总结和讨论(10分钟)1.回顾学生在习作中观察到并描绘出来的特点人物。
2.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这些人物给他们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3.鼓励学生通过分享自己对特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以自己身边特点人物为题材的习作,并尽量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描述技巧、观察力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从中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3、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新型玻璃的神奇。
教学难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新型玻璃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谜语:看看没有,摸摸倒有,似冰不化,似水不流。
说说日常见到的玻璃有哪些种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玻璃家族,认识一些新成员吧!二、出示学习任务1、朗读课文,读准生词,勾画出玻璃家族中新成员的名字。
2、试着从对话片段中概括这些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3、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话片段,在小组内与同学合作,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说话语气。
三、自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学习四、展示1、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哪些新成员?2、新成员还真不少,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新成员?3、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文中的角色之一,试一下,看谁读的!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补充资料2、如果你是玻璃厂的设计师,你想为玻璃家族增添哪些新成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3、同学们,你们设计的玻璃一定会问世,你们都是未来的科技新星!六、课后反思这节课,始终以读为主,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不足的是,学生在学的环节中,思想不集中,导致自学时间过长,这需要平日多加训练,养成教育很重要!【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第2篇】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目标1. 能抓住身边的人的特点进行写作。
2. 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
3. 与同学交流,评改习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课件:片段一:那乌黑亮丽的短发上总是戴着个发箍,她的脸是标准的瓜子脸,还白白净净的,弯弯的眉毛下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和描述身边人物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观察他们的外貌、行为、语言等方面。
教授学生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来描述身边人物的特点。
通过举例和示范,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写作和表达。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写作和分享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身边人物的特点。
提供写作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和描述身边人物。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话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身边人物的初步观察和了解。
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观察,注意身边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等方面。
第三步:教授学生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来描述身边人物的特点。
第四步: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描述一个身边的具有特点的人物。
第五步: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和分享,评估学生对身边人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情况。
3.2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继续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和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和描述身边人物。
提供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如黑板报、小组讨论等。
4.2 教学材料学生写作练习本或作文纸。
教师指导手册或教学课件。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更多身边的人物,尝试描述不同背景和特点的人物。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如叙事、描写、议论等。
5.2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或写作比赛,提高他们对写作的热情和自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精品教案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和亮点。
2. 培养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人物。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观察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分析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了解他们的性格、外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3. 通过写作,描述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展现他们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人物。
2. 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人物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 如何运用细节和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记录他们的特点和亮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人物特点,互相借鉴和学习。
3. 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人物。
4. 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人物照片或者图片,用于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2. 准备一些关于人物描写的文章,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3.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人物照片或者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些人物的特点。
2. 新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人物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人物特点。
3.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人物,给予学生写作上的指导和建议。
4.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选择一个身边的人进行描述,用文字展现他们的特点和魅力。
5. 学生互评: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作文,给予意见和建议。
6.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课堂内容和收获。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如:1. 学生对人物观察和描写的掌握程度如何?2.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3. 是否有学生未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何改进?九、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写作经验,选择一个身边的人进行深入观察和描述,完成一篇习作。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第【1】篇〗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人物特点。
2.运用“用一件事或一系列行为表达人物的特点”的写法,体现人物外貌、性格、特长爱好、品质等方面的特点。
3.学习在标题中体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运用“用一件事或一系列行为表达人物的特点”的写法,体现人物外貌、性格、特长爱好、品质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
根据大屏幕上的句子猜出人物形象。
看谁的反应最快,猜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大屏幕出示)例:说谎能使鼻子变长?这倒是新鲜事!走,瞧一瞧!……他带着木偶戏班班主给的几个金币回家,在路上被两个杀人强盗追赶之后遇上了仙女。
“你这四个金币,现在搁哪儿啦?”仙女问他。
“我丢了!”他回答说。
他这是说谎,因为钱在他口袋里。
他一说谎,本来已经够长的鼻子又长了两指。
“你在哪儿丢的?”“就在这儿附近的树林子里。
”这第二句谎话一说,鼻子更长了。
——皮诺曹(性格)三人正看碑文,忽听到河水浪涌如山,波翻似铃,“哗啦啦”一阵响,水里头钻出个妖怪来。
只见他一头红头发,蓝脸圆眼,脖子上挂着九颗人头骷髅,手里拿着一根宝杖,奔上岸来要捉唐僧。
悟空急忙上前抱起师傅,登上高岸躲避。
八戒放下担子,拿起钉耙,对着妖怪就打。
两个人来来往往,大战二十余个回合,不分胜负。
——沙僧(外貌)小结:为什么小朋友这么快就猜出了他是谁了呢,因为你都发现了人物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一些与别人不同的外貌或者性格,都可以称之为人物特点。
二、深入理解“人物特点”(一)出示例文我们接着往下猜,看看这段文字写的是谁?例: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嘴。
这是谁?呢生答不知。
是的,好像我们班的女生都长这个样子,又觉得好像都不确定。
同学们猜不出来,为什么呢?这个样子很多人都有,这位同学的这句话没有写出人物的特点。
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如何观察和描述身边有特点的人。这是通过具体事例、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展现人物特点。掌握这些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身边人的认识和感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腻的描写来塑造一个生动的人法在文中的运用,并进行仿写练习。
-情感表达:学生在表达对身边人物的情感时,可能感到困难,需要教师指导如何表达真挚的情感。
-解决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身边人的感悟,鼓励他们表达真实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身边人的独特之处?”这个问题与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紧密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共同探索身边人物特点的奥秘。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于教学难点的讲解和指导还需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针对难点内容的讲解,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此外,我觉得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还有待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观察与发现、写作技巧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并选取具体事例进行描述。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附写作范文)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第六单元习作范文我的同桌是小书虫我喜欢看书,但比不上我的同桌,他可是我们班一个货真价实的小书虫。
记得有一次,已经放学了,同学们都收拾好书包,陆陆续续回家了,可我的同桌还待在座位上看书。
只见他一只手扶着书,一只手撑着下巴,眉头紧锁,嘴巴紧抿,似乎正为书中的情节困扰。
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的,好像生怕错过了什么,那严肃认真的神情真让我佩服。
我本不忍心打断他,可等我做完清洁,时间已经不早了,发现他还没走,我就有点耐不住了。
于是,我轻声地对他说:“回家吃饭吧,时间很晚了。
”可谁知,他没有一点反应。
无奈之下,我只得拍拍他的肩膀大声说:“老师来啦!”这下,他终于回了神,转过头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我被他的反应逗得哈哈大笑,心想:果然还是老师顶用。
这就是我的同桌,你们觉得这个小书虫可爱吗?一个书迷我有一个同学叫陈可,他非常爱读书,是一个真正的书迷。
别人的课桌里塞满了各种好吃的零食和好玩的玩具。
他却不一样,课桌里装满了各种书籍,有童话类的,有科幻类的,还有历史类的。
一到课间休息时间,你总可以看到他倚着桌子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
他会一边看书一边摘抄好词好句。
他有时眉头紧皱,有时喜笑颜开,读到特别好的地方他甚至会背下来。
他读书时非常专注,外面的喧闹好像都与他无关似的,有好几次我们大声叫他,他都听不到,直到拍他,他才反应过来。
正因为他爱看书,他的语文成绩一直稳居我们班第一,他的作文本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面前朗读。
也正是因为他爱看书,他讲的故事总是那么新奇有趣。
我也要向他学习,成为一个爱看书的孩子。
家有虎妈我的妈妈有着圆圆的脸蛋,胖胖的身材,平时总是笑眯眯的。
但你可别被她和蔼可亲的样子所骗了,因为一旦我做错事,她就会变身成“大老虎”。
有一次,我玩电脑太入迷了,忘了时间,妈妈气呼呼地走过来对我喊道:“你看看时间!”我因为玩得太投入了,没听到妈妈的话。
身边那些有特点人教学设计(共6篇)

身边那些有特点人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写一个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2、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教学准备】课件范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谈话导入。
2、提醒课题。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自己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把他介绍给大家。
〔板书: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二、抓住特点试写人物1、寻找有特点的人,翻开思路。
〔1〕老师出示:小书虫、昆虫迷、运动健将、故事大王、乐天派、幽默王子、热心肠、智多星、小问号。
〔2〕指生说:抓住表示特点的词语,说出最接近的人物。
〔3〕除了老师给出的这些词语,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又让你想到了谁呢?同桌交流。
〔4〕出示泡泡提示,学生自由交流。
〔5〕汇报交流。
2、尝试写作。
3、自评自改。
根据老师出示的评价要求,自评得星。
三、范例引路交流讲评1、出例如文,学习写法。
2、小结: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四、二次习作互评互改1、学生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作文。
2、同桌互评互改。
3、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画龙点睛取好题目找出你写的人物的特点,根据特点加题目。
例如:《我们班的昆虫迷》、《“小书虫”张小乐》……六、总结写作送妙招写人物,要观察。
抓特点,举事例。
用好词,重细节。
说清楚,人人夸。
板书设计: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抓住特点一件事一系列日常表现第2篇: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一、习作要求1.选择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来写,通过详细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2.学习、运用并积累叙事写人的根本方法。
二、方法训练1.课文回忆:《我不能失信》(1)考虑:你认为文中的庆龄是有特点的人吗?她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庆龄的特点是通过什么内容来表现的?课文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觉得课文写下面的内容对表现“庆龄是个守信誉的孩子”有什么作用?简要写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人物特点。
2.初步领会描写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而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范文。
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
看谁能根据大屏幕上的词语猜出人物形象。
看谁的反应最快,猜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大屏幕出示)【设计意图:游戏导入,用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揭题。
】1.火眼金睛尖嘴猴腮头戴紧箍咒——孙悟空同学们,眼睛,嘴巴,脸,这些都是孙悟空的外貌。
所以咱们可以通过外貌猜出人物。
(板书:外貌)好,同样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再猜(大屏幕出示)2.好吃懒做好色——猪八戒好吃懒做是猪八戒的?性格。
好色,就是喜欢女子。
也就是爱好、兴趣。
所以咱们还可以通过性格爱好来猜出人物。
(板书:性格爱好兴趣)小结:外貌,性格,爱好兴趣,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人物特点。
二、深入理解“人物特点”1.出示例文。
我们可以根据外貌猜出人物,大家看这段文字写的是谁?(出示例文)我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嘴巴。
师:这是谁?生答不知。
因为他的外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没特点。
好多人都长的是这个样子,这是一张大众化的脸谱,放在人堆里看没什么特别的。
所以猜不出来。
师:那什么是特点呢?生:特殊的地方。
师:对特别之处。
生: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理解什么是特点。
特点就是指的人或者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这个独特的地方,可以是外貌,也可以是性格爱好兴趣等。
这都是特点。
(举例:)比如说:小红左侧脸颊上长了一颗美人痣,这就是她外貌的独特之处。
小明特别爱看书,连上厕所的时候都拿着书,这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特点。
再比如说我们班的郭辰嘉同学,平时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一副热心肠,这也是他的特点。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特点呢?正是有了这些特点,才使得我们与众不同。
著名的哲学家布莱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所以咱们在介绍人物时,想让人一下子记住,就必须抓住最鲜明的特点。
(板书:抓特点)三、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
1.出示范文。
到底怎样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呢?老师抓住了自己的特点写了一段文字,咱们一起来看看。
范文:我高高的个儿,脸蛋儿鼓鼓的,就像鹅蛋一样。
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弯月牙儿,让人感觉很亲切。
我的鼻头圆圆的,下巴尖尖的。
我还是一个爱笑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嘴角总是上扬的。
我特别喜欢读书,平时我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课间读,下班回家后读,连上厕所都手不离书呢。
师: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自己的?生:个子,脸蛋,眼睛,鼻子,下巴。
(外貌)生:爱笑,嘴角上扬。
(性格乐观)生:喜欢读书。
(兴趣爱好)2.小结:老师在描写自己的时候,抓住了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你在写人物的时候只要从这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特点,并写具体,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四、寻找身边有特点的人。
1.寻找有特点的人,打开思路。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特点的人,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热心肠的同学,爱问问题的“小问号”,对昆虫颇有研究的“昆虫迷”,说话幽默的“幽默王子”,说起话来大嗓门的“高音喇叭”……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身边的同学小伙伴们又有哪些特点呢?2.出示例文。
体会抓住人物的兴趣爱好来描写人物。
老师这里有一个同学写的片段,他描写了他的好朋友。
大家仔细读读,看看这个同学抓住了人物什么特点来写的?(生自读)例文:我的好朋友小林是一个“街舞狂”,只要一听到音乐,他就忍不住跟着节奏跳起来。
记得有一次做课间操之前,老师放了一段《最炫民族风》的音乐,本来在操场上立正站好的他,身体如同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剧烈的扭动着。
只见他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巴,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来了个360度大转弯。
此刻,这似乎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舞台,我们都用诧异的眼神看小林,他都浑然不觉,一直跳啊跳啊。
直到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他才忽地回过神儿来。
瞧,他跳起舞来的样子多专注啊,像一个舞王!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个小孩有什么特点?生:他爱跳街舞。
生:眯着眼睛,紧闭着嘴。
师:这是神态。
(板书:神态)生:浑然不觉。
师:忘记了这是在操场上了,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这是自己的舞台。
这是心理描写。
(板书:心理)生: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
一连串的动作。
(板书:动作)小结:抓住人物跳舞这个兴趣爱好,描述具体。
同时,描写的时候加入了详细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把人物写活了。
五、妙笔生花1.教师提示:想一想你身边有特点的人,选取其中一个进行描写。
你可以抓住他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通过一件事情来具体描述。
可以用上描写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
2.加上合适的题目。
找出你写的人物的特点,根据特点加题目。
例如:《戏迷爷爷》、《我的同学“小问号”》……3.展示评议板书设计:抓住特点写人物外貌抓特点性格兴趣爱好神态动作心理3荷花教学目标:1.认识蓬、胀、翩等5个生字,学写瓣、露、蓬等9个生字。
指导写好“蹈、佛”,写的时候注意笔顺,“蹈”的第十五笔是“ㄱ”,“佛”的第四笔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挨挨挤挤”、“冒”、“一大幅活的画”中的“活”等词语。
教学难点:1.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2.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感受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读通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板书“花”字。
生活中见过什么花呢?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万紫千红的鲜花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很多的快乐。
有一种花,诗人杨万里这样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文人周敦颐更是赞美它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
这节课我们学习荷花。
2.板书课题。
指导“荷”字书写。
3.生活中你见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观看图片,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巧攻字词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吗?打开书本,到书本中去看看荷花。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莲蓬衣裳蜻蜓花骨朵儿挨挨挤挤饱胀仿佛舞蹈花瓣儿翩翩起舞(1)指导读音:花骨朵儿花瓣儿莲蓬衣裳(2)指导书写:“蹈”,注意笔画顺序,第十五笔是横折,师范写;(3)理解词语:翩翩起舞。
想象画面。
似乎看见了什么?(4)连词成句____挨挨挤挤______的荷叶上,荷花___仿佛___在__翩翩起舞____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1至3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2.再读课文1至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描写的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在旁边。
3.交流反馈第二课时一、品读“姿态”1.学习“荷叶”(1)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觉得荷叶长得怎么样?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
荷叶长得多、茂盛。
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挨挨挤挤)荷叶长得绿。
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碧绿)荷叶长得大又圆。
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大圆盘)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2)理解“冒”。
出示“冒”在字典中的几种意思,你觉得这里应该哪种意思呢?如果把“冒”字换成别的字可以吗?说出理由。
比较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描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三种)3.用一个词概括这种姿态的荷花。
(半开、全开、未开)4.小组交流(1)你最喜欢哪一种?说出你的理由,并通过朗读来表达喜爱。
通过学生交流随机教学。
教师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通过充分的诵读,激活学生的语感。
】(2)想象:还有哪些姿势的荷花?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设计意图: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对第二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
)二、感悟“画”美1.学习第三自然段(1)面对这么美的荷花,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齐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问题:为什么说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2.学习第四自然段(1)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妙的感受,那作者呢?他开始想了,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
(2)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
(师配乐范读)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想象: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4)“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荷花的美令我们陶醉,荷花实在是太美丽了,作者在欣赏荷花的时候,被这幅美丽的景色深深陶醉,所以才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
想象荷花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以及荷花、蜻蜓、小鱼、蜜蜂等聚会时欢快的情景,达到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有机融合。
】三、赏花写文1.正因为如此,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荷花的古诗,你能说说有哪些诗人写过赞美荷花的诗句吗?指名交流。
(出示:《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相机板书:喜爱)再来回顾一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结合板书总结,并相机板书:色、味、形)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板书设计3荷花荷叶冒挨挨挤挤颜色美荷花半开全开未开姿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