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第九章-公益性项目评价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是指对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性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项目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在当今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建设不仅能够改善社会环境和服务社会大众,还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公益性建设项目作为改善社会福利、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这些项目涉及到教育、医疗、环保、扶贫等多个领域,对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公益性建设项目通常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资源,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经济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才能确保公益性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互动。

对公益性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和指标,进一步了解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通过对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概念和分类进行系统总结,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公益性建设项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意义,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可以为公益性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监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公益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3 研究意义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合理规划和管理项目资金,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经济评价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益,减少资源的浪费,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经济评价可以更好地评估项目的社会效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技术经济学(研究生讲义__项目评价

技术经济学(研究生讲义__项目评价
(2)减法形式: 经济效益(II) = 有效的劳动成果 — 劳动耗费
2、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果是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 没有经济效果就谈不上经济效益。
有经济效果,并不一定有经济效益。
三、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
1、坚持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的原则。
产品就不能实现其价值。这就是对人力, 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一、经济效果 (一)经济效果的概念
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之间的比较关系。
(1) 除法形式
经济效果(I) = 劳动成果 / 劳动耗费
A、当分母一定时,分子越大,经济效果越好(即成果 最大化)
B、当分子一定时,分母越小,经济效果越好(即耗费 最小化)
C、当分子,分母都是变量时,则比值越大,经济效 果越好(即比值最大化)
投资项目评价
教案
主讲教师: 张仕廉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2010年9月
投资项目评价
第一节 经济效果/效益的理论 第二节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 第三节 技术经济比较理论 第四节 投资项目评价分析
第一节 经济效果/效益的理论
(1)经济效果/效益的科学概念与表示方法。 (2)经济效果/效益的分类、计算、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各 类指标的转换与可比计算方法。 (3)提高效果/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措施。
当前经济效果是长远经济效果的出发点和基础。
长远经济效果是当前经济活动的战略指导。
5、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环境效果相结合 的原则。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解决人口就业问题
6、经济效果必须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和法令的原则
国家制定或颁布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如: 技术政策 能源政策 引进技术 资源利用 投资政策 政策和法规

工程经济 第9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后评价

工程经济 第9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后评价
按照可行性研究中对产品方案、建设规模、场址、工艺流程和总图布置等方案论证结果,在设计任各确定后,就 可作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设备订货和施工准备工作的依据。 5.作为项目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和进行科学试验的依据 项目拟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必须经过技术经济论证认为可行的,方能拟订研制计划。 6.作为向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早请建设执照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在经评审后,还需地方规划部门和环保部门审查,审查内容符合要求或有治理措施时,才发建设执照。
应方式。对于超大、超重、超高设备,还应提出相应的运输和安装的技术措施方案。 (3)工程方案选择。工程方案选择是在已选定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上,研究论证主要 建筑物、构筑物的建造方案。工程方案的选择,要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适应已选定的场址(线路走向),符 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并且经济合理。
(1)自然资源情况;
(2)农业、工业生产布局和生产情况; (3)人口增长或购买力增长对消费品需求的潜力; (4)产品进口情况,取代进口的可能性,产品出口的可能性;
(5)现有企业扩建的可能性、多种经营的可能性、将现有小型企业扩建到经济规模的可能性;
(6)其他国家发展工业成功的经验。 机会研究阶段相当于我国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可能进行建设的投资项目。如果证明项目投资 的设想是可行的,再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场址选择,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或项目建议书)规划选址
已确定的建设地区和地点范围内,进行具体坐落位置选择,习惯上称为工程选址。
不同行业项目选择场址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和遵循的规程规范不同,称 谓也不同。例如,工业项目称厂址选择,水利水电项目称坝(闸)址选择,交通项目 称线路选择,输油气管道、输电和通信线路项目称路径选择。 场址选择应主要研究场址位置、占地面积、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地震情况、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水电供应条件、 环境保护条件、法律支持条件、生活设施依托条件、施工条件等内容。

技术经济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大纲

英文名称:Technical Economics课程编号;204203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学时:48+1K 学分:3+1适用对象: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经济学、统计学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技术经济学》(第三版),刘晓君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8;【2】《工程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及规划教材、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刘晓君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一套技术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技术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工具。

2.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公益性项目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以达到能对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评价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本章从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入手,介绍了技术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状况,主要论述了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技术经济分析基本思路,简要介绍了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2.教学要求(1)熟悉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及其要素;(2)了解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3)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4)熟悉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5)了解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3.教学重点(1)经济效果的含义(2)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4.教学难点: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1.教学内容本章是技术经济分析最重要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正确计算经济评价指标的前提。

主要介绍了现金流量的概念、建设项目现金流量的构成、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资金等值计算及其应用。

工程经济学第9章国民经济评价PPT课件

工程经济学第9章国民经济评价PPT课件

9.4.3 贸易费用率
贸易费用是指外经贸机构为进出口货物所耗用的、用 影子价格计算的流通费用,包括货物的储运、再包装、短 途运输、装卸、国内保险、检验等所有流通环节上的费用 支出,也包括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及按照社会折现率12%计 算的资金回收费用,但不包括长途运输费用。
贸易费用率是用以计算贸易费用的系数。计算贸易费 用是以贸易费用率的形式,在原有价值上增加一定比例的 贸易费用。
ai1X1 ai2 X 2 aij X j ain X n bi
am1X1 am2 X 2 amj X j amn X n bm
X j 0 j 1,2,, n
线性规 划1
企业或项目的目标函数是:
minW b1Y1 b2Y2 bjYj bmYm
效益约束条件是:
a11Y1 a21Y2 ai1Yi am1Ym C1 a12Y1 a22Y2 ai2Yi am2Ym C2
原供应厂生产的某种货物可以出口,项目上马后要投入 这种货物(或减少了生产量),使出口减少。
影子价格=离岸价格×影子汇率-供应厂到港口的运输 费用和贸易费用+供应厂到拟建项目的运输费用和贸易费用
原供应厂 T6+Tr6
T2+Tr2
项目
f.o.b
间接进口
国内生产厂家向原有用户提供某种货物,由于项目上马 后要投入这种货物需由国内生产厂提供,迫使原有用户靠进 口来满足需求。
第九章 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本章内容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概述(含义及特点) 国民经济评价费用和效益的识别 国民经济评价的影子价格 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
第一节 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9.1.1 国民经济评价的含义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全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运 用国家规定的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 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所投入的费用、可获得的效 益及经济指标,以此判别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性。

第九章基础性、公益性投资的项目的经济评价 2010年度精品课程申报

第九章基础性、公益性投资的项目的经济评价  2010年度精品课程申报
(四)可销售的与不可销售的效果
二、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准则 1、最有效原则 2、最经济原则 3、费用效益比原则
三、费用效益分析的指标计算 费用效益分析指标一般按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分为静态分析指标和动态分析
指标。 (一)静态分析指标 1. 净效益指标 净效益 = 效益 — 费用 = B — (C + I)﹥1→Max 评价准则:应大于0,而且越大越好 2. 效益费用比指标 费用效益比(E)= 效益 / 费用 = B /(C + I) ﹥1→Max 评价准则:应大于1,而且越大越好 3. 投资收益率指标(净效益投资比) 投资收益律(R)= 净效益 / 投资总额 = (B — C)/ I 评价准则:应大于0,而且越大越好 4. 增量效益与增量费用比指标 增量效益费用比 = 增量效益 / 增量费用 = ΔB / Δ(C + I) 评价准则:应大于1,而且越大越好
⑵ 年净效益投资比
B/I(i) BC
0
I(A /P ,i,t)
5. 增量效益与增量费用比指标
⑴ 总增量效益费用现值比
B ( i ) C B ( P / A , i , t ) / I [ p C ( P / A , i , t )] 1
⑵ 年增量效益费用比
B/ C (i)
B
1
I(A/P ,i,t) C
第三节 收入成本分析法
一、收入成本分析法的含义 收入成本分析法也称收益成本分析法。它是将
项目的收益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对比,用净收 入和收入成本比率来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它是费用效益分析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收入成本分析法是从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角度出 发,考察和分析项目或方案向社会提供的有益效果, 并与其所消耗的社会劳动进行全面的比较,以此作 为项目评价的主要判别标准。

工程经济学9国民经济评价课件

工程经济学9国民经济评价课件

8
贸易费用——是指外经贸机构为进出口货物所耗用 的,用影子价格计算的流通费用,
包括:货物的储运、再包装、短途运输、装卸、 保险、检验等环节的费用支出,以及资金占用的机 会成本,但不包括长途运输费用。
贸易费用=货物的口岸价×贸易费率
贸易费率由项目评价人员根据项目所在地区流 通领域的特点和项目的实际情况定。
工程经济学9国民经济评价课件
18
四、国民经济评价报表编制
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报表是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
基础工作之一。
国民经济效益 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费用流量表
国内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以全部投资 (包括 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作为分析对象,考察项目全部 投资的盈利能力;
评价指标并进行方案比选。
2024/7/22
工程经济学9国民经济评价课件
1
二、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识别 国民经济效益——指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 直接效益 分为 间接效益 国民经济费用——指国民经济为项目所付出的代价, 直接费用 分为 间接费用
2024/7/22
工程经济学9国民经济评价课件
2
(一)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
工程经济学9国民经济评价课件
13
3.特殊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特殊投入物——是指项目在建设、生产运营中使用 的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等。
项目使用特殊投入物所发生的国民经济费用, 应分别采用下列方法确定其影子价格。
(1)影子工资。 影子工资反映国民经济为项目使用劳动力所付
出的真实代价,由劳动力机会成本和劳动力转移而 引起的新增资源耗费两部分构成。
转移支付的主要内容包括:
(1)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税收;

《技术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参考学时:36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目的和任务:技术经济学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一套技术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技术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估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公益性项目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以达到能对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评价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导论教学内容: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工程师必须掌握技术经济学基本知识,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等。

基本要求:1、掌握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理解工程师承担的使命与本课程基本理论之间的关系。

3、了解项目技术分析的一般程序。

重点难点:1、技术经济活动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2、企业在技术选择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技术创新教学内容:技术创新概述,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技术创新战略及其选择,技术创新组织形式,技术创新系统,技术创新政策等。

基本要求:1、了解创新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2、理解创新与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3、掌握创新的过程模式以及创新战略的选择。

4、理解和掌握创新的组织形式、创新系统的发展、创新政策等重点难点:1、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及各自的适用条件。

(三)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教学内容:经济效果、现金流量,投资于资产,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税金与税收,销售收入、利润和利润率,资金时间价值及其等值计算等。

基本要求:1、掌握企业文化形成的一般过程。

2、理解增值税、资源税、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3、了解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及三者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 Δ B / U p Δ U f C ]1 6 1 45 09 0 9 80 . 2 (f C C p ) (f M M p )( 8 07 ( )0 1 9 26 08 50 0
【例9-1】(续2)
(2)采用修正[B/C]计算方法新线B与老线A比较的
技术经济学第九章-公益性项目 评价
本章重点
独立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互斥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效果费用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本章难点
效果费用分析 效用成本分析
§1 公益性项目评价概述
一、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
公益性项目评价,是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 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采用效益费用等分析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f C p
8 7 00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修正的[B/C]计算方法比常 规的计算方法更能保证评价结论的一致性,因而更 具有合理性。
三、独立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例9-2】:为开发某河流的水资源,同时减少水 灾,政府考虑了一个修建水坝系统的建设方案。 如果折现率为6%,试根据下表的基础数据,对方 案作出评价。项目按无限寿命考虑
年效益B
防洪年增加收益
95
娱乐年增加收益
57
提供灌溉用水年增加收益
8.5 提供市政用水年增加收益
9.0 造成渔业和野生生物损失
-5.0
年投资C 项目初始投资
5740
年运营费M
项目建成后的年运营 费 20
【例9-2】(续)
解:(1)采用常规[B/C]分析法
B9 55 78 .95.50.1 06 4 . 5 (C万 5 7元 4 60 % )3 4 4 . 4 ( 万 M2 0 ( 万 元 )
经济来源
公益性事业
财政收入
2.评价指标计算方式不同
计算财务评价指标时,现金流入和流出针对的 是一个投资主体。
计算公益性项目评价指标B/C时
好处 B效益
投入 C费用
投资主体
3.评价指标数量不同
对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采用可货币 化的、单一的盈利能力指标就足够了。但公益性 项目几乎都有多方面的无形效果,诸如收入分配、 地区均衡发展、就业、教育、健康、生态平衡、 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等。由于不存在相应的市场
年值投资成本,Cp表示用等额年值表示目前正在 使用的设施余值,则新项目的投资成本为:
C=Cf-Cp
(2)运营成本。设Mf表示拟建公益性项目的未
来的年运营费,Mp表示目前正在使用的设施的年 运营费,则新项目的运营成本为:
M=Mf-Mp
二、效益费用分析指标 1. 净效益
BCBCM
其中:B为社会效益,C为投资成本,M为运营成本,
增量[B/C]为:
[ Δ ( B p U U f / ) ( Δ f M M p ) ( C1 ] 1 63 4 ( 5 02 3 0 2 2 00 1 ) 1 5 4. 0 04 01 )
C f C p
8 7 00
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 Δ ( B p U U f / ) ( Δ f M M p ) ( C1 ] 1 65 4 ( 9 01 9 0 2 9 00 6 ) 1 5 8 1 . 0 04 0
【例9-1】:某城市要新修建一条区间高速公路,各方案有 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设折现率为10%,计算期为30年, 试分别用[B/C]的常规计算方法和修正计算方法比较方案, 并说明哪一个计算方法更为合理。
项目
公众年使用成本U 投资主体建设成本 建设成本年值 AC=8200(A/P,10%,30) 投资主体运营成本
[ B /CC BM]31464 2 4. 0 .4 05.415
(2)采用修正[B/C]分析法
[B /B CM ]16 42. 00 5.1 42 C 344.4
§2 效益费用分析
一、效益费用的度量 1.社会效益的度量
设Up表示社会公众使用目前设施的年总成本, Uf表示相同的社会公众使用新设施后的年总成本, I为投资主体取得的收益,D为投资所带来的负效 益,则新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为:
B=Up-Uf +I -D
2.投资主体成本的度量
投资主体的成本包括以下两部分: (1)投资成本。设Cf表示拟建公益性项目的等额
考察公益性项目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效益是
否大于项目投入的费用,为公益性项目的选优
决策提供依据。
二、公益性项目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1.评价指标性质不同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兴建项目是为了保护国家 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满意便 捷的服务,公众享受服务有时免费,有时仅按准 成本或成本付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兴建和维持 公益性事业的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财政收入,即纳 税人的上缴税金。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采用盈 利最大化指标来评价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年成本合计
新线比老线成本节约额
老线A 16400 0
0 20500 36900
新线B 13530
8200
870 22140 36540
360
新线C 15990 8200
870 19680 36540
360
【例9-1】(续1)
(1)采用常规[B/C]计算方法新线B与老线A比较的
增量[B/C]为:
[Δ B/ U p Δ U f C ] 16 1 43 05 0 3 10 .14 (f C C p ) (f M M p )( 8 07 ( )0 2 2 1 04 50 0 )
和价格,无形效果一般很难赋予货币价值,必须 寻找其他方法对项目的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效果
4.评价指标之间协调的难易程度不同
对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各盈利能力 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尽管各利益主体之间 也会出现不一致,但协调起来比较容易,往往不 影响大局。但不同的公民对公益性项目的多个指 标关注的侧重点往往不同,这可能导致指标相互 之间具有显著的冲突,而且协调矛盾的难度也较 大,从而增加项目选优的复杂性。
评价准则:[B-C]≥0,说明社会的所得大于 所失,项目可以接受;反之,不能接受。
2. 效益费用比(效费比)
(1)[B/C]的常规计算方法
[ B / C]C B M
(2)[B/C]的修正计算方法
[ B / C]B C M
评价准则:[B/C]≥1,说明社会的所得大于所失, 项目可以接受;反之,不能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