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01年-15年)解读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学考博试题

人文地理学考博试题

人文地理学考博试题一、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

其主要特点包括:首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行为和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它关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变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次,人文地理学注重研究的是人类的意义建构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

它探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感知、观念和意义,以及不同社会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再次,人文地理学采用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

它结合了自然地理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利用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和问题。

最后,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它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资源利用和城市发展等问题的回应和管理。

2. 解释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空间分异。

空间分异是指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着不同特征的分布现象。

它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首先,空间分异强调了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不均衡性。

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征。

其次,空间分异强调了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不同地理现象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决定了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

最后,空间分异强调了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

地理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空间分布也会发生演变。

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因素都会导致空间分异的变化。

3.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采用了多种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是人文地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获取有关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数据和信息。

统计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索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人文地理学专业资格历年真题汇编

人文地理学专业资格历年真题汇编

人文地理学专业资格历年真题汇编一、问题背景介绍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活动和变迁的学科,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

在人文地理学专业资格考试中,历年真题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备考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人文地理学专业资格历年真题汇编,帮助你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真题汇编以下是部分历年人文地理学专业资格考试的真题,供你参考:1. 问题一(问题内容)解析:(答案解析)2. 问题二(问题内容)解析:(答案解析)3. 问题三(问题内容)解析:(答案解析)4. 问题四(问题内容)解析:(答案解析)通过仔细研究真题并掌握解题技巧,你将能够更好地应对人文地理学专业资格考试。

三、备考建议备考人文地理学专业资格考试需要你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解题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高效备考:1. 系统学习课程知识:根据人文地理学专业资格考试大纲,系统地学习相关课程知识,掌握核心概念、理论和方法。

2. 熟悉真题题型:通过研究历年真题,了解考试题型和难度,熟悉常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3.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将重点放在薄弱环节和易错题上,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4. 多练习模拟题:做大量的模拟题和历年真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应试技巧,增强应对考试的信心。

5. 考前复习和总结:在考试前适当进行复习和总结,强化记忆,巩固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四、总结人文地理学专业资格历年真题汇编对于备考者来说是宝贵的学习资源。

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真题,你将能够提高解题能力,更好地应对考试。

同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注意备考细节也是成功备考的重要因素。

祝愿你在人文地理学专业资格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文地理历年真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历年真题及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科目人文地理学2017年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名词解释1、社会质量:人类能够多大程度上参与其共同体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并且这种生活能够提升其福利和潜能。

出发点是消除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矛盾,解决组织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冲突,改善社会状况,进而提高个人的福利与潜能。

2、行为文化: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关系的文化产物,它包括人际关系和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

3、文化扩散阻滞:4、人口思想道德素质:指人们的思想意识状况(人口观、道德观、传统习惯、精神面貌、心理状态、纪律和法制观等)5、知识密集型工业:是指需要投入大量知识和智力,需要众多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开发和生产高精尖产品的工业部门。

6、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简答题1、简述村落职能类型(1)农业村落:以从事耕作业为主,兼营动植物饲养和其他农副业。

该类型多分布于平原与河谷、三角洲地带。

(2)牧业村落:包括固定的、半固定的、流动的三种村落类型。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牧业村落转变为固定村落为主。

与农业村落相比较,牧业村落活动半径较大,规模小而分散。

(3)渔业村落:包括内河(湖)和沿海渔民村落两种类型。

现在的渔业村落以淡水养殖和沿海滩涂养殖为主。

渔村的居民点布局包括水上和陆地两部分,但以陆地居民点为主。

(4)林果业村落:以生产各种水果、经济林为主要经济活动。

该类型多位于海拔相对较低的山地和丘陵地带。

村落布局受自然环境严格限制,呈现主体村落布局景观。

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区域属性(1)系统性(2)整体性(3)层次性(4)开放性(5)复杂性(6)不确定性3、简述自然资源的价格构成4、简述地缘政治学主要理论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研究一个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地理学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一种说明和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人类政治行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

人文地理学真题总结分章节(新)

人文地理学真题总结分章节(新)

人文地理学(真题分章节)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2007简答1)a)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

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b)人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课题c)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d)关注全球化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空间重组,重视文化的多样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成为人文地理学解决当今世界问题的又一重要内容e)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第1章第1节P3)(2010简答2)(2009年简答1)(2007年名词解释)一是人地关系传统。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解释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人文地理学》第1章第1节P4)(2008简答6)(1)社会性①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人文地理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以下属于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16.
A、资源价值B、收入水平C、距离远近D、感知环境Zzz6ZB2Ltk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B、通勤C、地域D、网络
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A、区域B、国家C、地区D、世界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提出了世界战略重点“陆缘”学说.19.
A、麦金德B、马汉C、柯恩D、斯皮克曼dvzfvkwMI1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A、汉一藏语系B、印欧语系C、闪一含语系D、科依桑语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得分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
阅卷人布莱克人口转变的五阶段分别是:①、②、③、④、⑤.2.
传统农业有、、、四种类型3.
.与继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可遗传,而文化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是后天的②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世代传递,而文化的继承则是横向联系,文化特点不仅为该群体所继承,还通过多种方式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向该群体以外的文化群体传播,速度比生物传递要快.③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④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y6v3ALoS89
)家用电器工业比半导体工业扩散与转移的更快.< 5.
.<)6.种族是指在社会文化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7.粤方言又叫“广东话”,其地域分布与广东省行政界线并不一致).<8.人类的迁移空间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首都是一国经济权威机构聚集的地方,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9.人口文化构成是各种文化指标下的人口占文化总人口的比重.< 10

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考研期间,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真题及其答案,对于备考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及其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城市与乡村的对比1. 请简要阐述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答案:城市和乡村是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形态,它们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城市是人口集中、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地区,人们在城市中找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和生活便利;乡村是人口分散、农业主导、生活简单的地区,人们在乡村中享受更多的自然资源和清新环境。

2. 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存在哪些差异?答案: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路径存在明显的差异。

城市发展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导,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迅速增多、建设规模扩大;乡村发展以农业和农村工业化为主导,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人口流失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此外,城市和乡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也存在明显差异。

二、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1. 请简述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迁移行为,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人口迁移加速了城市人口的增长,提高了城市的消费能力和市场规模;其次,人口迁移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还有,人口迁移还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城市的多元文化。

2. 请简要介绍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答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迁移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农村向城市的农民工迁移和城市间的居民流动。

农民工迁移主要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他们在城市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城市居民流动则主要受到教育、就业、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三、城市居民生活质量1. 请简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内涵。

答案: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是指城市居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生活状况。

物质层面主要包括收入水平、住房条件、就业机会等;精神层面主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素质。

人文地理考试参考答案

人文地理考试参考答案

一.绪论: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答案:(1):研究对象: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

(2):学科特性: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2.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主导理论,代表人物与理论思想(1)环境决定论 (拉采尔)(2)或然论(白兰士)(3)生态论(巴罗斯)(4)文化景观论(索尔)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四个流派答案: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和主要关注点答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人地关系(2)区域研究(3) 空间分析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关注点:five focus(1) location (2) regions (3)place (4) movement (5)human interatons 5.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调查分析(2)社会学(3)空间模型(4)系统分析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1)城市与区域规划(2)经济区域与规划(3)社会问题研究二.人口地理学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1)农业革命之前-人口特征:A 低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死亡率B.大分散,小聚居C.人口迁移,扩大范围(2)农业革命-人口特征:A.高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死亡率B.出现定居的出落C.出现劳动分工和阶层的分化(3)工业革命-人口特征:A.人口密度变大,出生率由上升转下降,死亡率下降 B.人口迁移规模大2.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3试论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与成因(1)新中国成立前:高位静止阶段(2)1950-1970年:早期扩张阶段(3)1970年代初起,进入后期扩张阶段(4)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低位静止阶段(5)预计204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4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1)自然因素(2)人口构成(3)人口政策5.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1). 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2). 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 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6.名词解释:人口构成,适度人口,人口密度,人口分布(1)人口构成:是指按不同的属性划分的各部分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人文地理学历年考研题整理

人文地理学历年考研题整理

兰州大学1999年(最后三个论述题)1. 论述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空间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的影响2.论述知识经济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3. 论述数字信息革命浪潮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2002年一、名词1.农业生态系统2.干扰机会3.回路径道4.补偿贸易5.机会成本二、简答题1.商业区位指向原则2.第三产业增长的动力分析3.制造工业布局特点4.产业空心化及其原因三、论述题1.城市聚集障碍类型及聚集障碍的影响效应2.西北开发的模式和重点2003年一、名词1. 区位理论2. 空间结构理论3. 经济地理信息系统4. 旅游环境容量5. 城市首位律6. 佩蒂---克拉克定理7. 区域规划二、简答1. 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2. 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3.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4. 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三、论述1.经济活动全球化对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2.高技术圆区的空间布局特征2004年一、名词1. 城市经济区2. 空间要素替代理论3. 区位指向4. 梯度推移理论5. 点轴式空间结构6. 霍夫曼比例7. 城镇生态规划8. 旅游者空间行为二、简答1. 区域电信规划的内容和主要问题2. 简述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3. 简述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4. 简述城市规模分布的位序规模法则三、论述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中国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2005年一、名词1. 干扰机会2. 门槛人口3. 点轴式空间结构4. 虚拟经济5. 城市空心化6. 运费指向论7. 旅游地空间竞争8. 城市金子塔二、简答1. 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2.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3. 影响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特点及主要因素4. 加纳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三、论述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能源结构战略及其实现途径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一阐述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科学性质。

(20分)二、试阐述及评论人文地理学界中有关人地关系理论的诸种论点,并以实际事例说明自己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学历年真题2001年一、名词解释(15)1、中东2、地理大发现3、大洋洲4、尼罗河5、巴黎盆地二、简述题(20)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三、填图题(图)在图上填出(15)1、统一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1)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四、论述题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2002一、名词解释(20)1、中国经济地理2、人口构成3、华南农业区4、京津唐工业地带5、经济地带二、分析论述题(80)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部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和方向2003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GNP2、第三次科技革命3、后发优势4、涓滴效应5、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6、点—轴开发模式二、填图题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方(区)、十三个经济地域(要求划出各地方、各经济地域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位置写出其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出东京、大阪、北九州、札幌四个城市。

三、简答题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3、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而已的影响四、论述题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2004年一、名词解释(5*6=30)1、经济区位2、网尼克指数3、“三湾一海”地区4、霍尔木兹海峡5、温带海洋性气候6、区位商品性二、简答题1、主导产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判断指标主要有哪些?(15)2、试述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10)3、试述对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15)4、简述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5)三、填图题(15)在图上填出英国11个标准区的名称及大致范围、赫布里底群岛、泰晤士河、奔宁山脉三、论述题(25*2=50)1、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长江三角洲及沿岸地区的认识2、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2005一、名词解释(40)1、按劳动地域分工2、京津唐工业基地3、主导产业4、经济地域5、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二、简答题(60)1、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2、简述战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特点3、简要评析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发展的条件4、试对我国能源进行简要的经济评价三、论述题(50)1、论述战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特征,动因和世界主工旅游区域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是“五个统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试用经济地理产业布局和区域开发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你对“统筹区域发展”的认识。

2006一、名词解释1、西电东送2、全国性商品粮基地3、马六甲海峡4、巴拿马运河5、生产要素禀赋论二、简答题1、简述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意义和对策2、简述地理大发现3、简述企业增长的动因及企业空间扩张的基本规律三、论述题1、论述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区域优势与经济发展重点2、试析战后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发展条件和特征的新变化3、试述区域开发中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2007一、名词解释(25)1、经济区2、旅游环境3、区位理论4、第三次科技革命5、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二、简答题(45)1、根据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简析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2、中国人口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谈谈协调我国人口结构的对策3、简述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三、简述题1、联系我国实际。

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途径2、对比分析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珠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工业基本特点及其成因3、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欧盟的发展2008年一、名词解释(30)1.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2.雁行形态说3.京津唐钢铁工业基地4.黄淮海农业区5.美国的“制造业带”6.黑海海峡二、简答题(45)1.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2.简述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3.简述地理大发现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影响三、论述题(75)1、论述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举例分析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3、试述澳大利亚农牧业和工矿业的发展与分布特征2009年一、名词解释(30)1.区位和区位条件2.倒“U”字形假说3.深圳经济特区4.第二条“欧亚大陆桥”5.西欧工业地带6.霍尔木兹海峡二、简述题(45)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2.简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变化及其振兴3.简要回答美国东北部地区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四、论述题(75)1、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其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2、分析中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及其问题3、分析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并阐述我国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2010年一、名词解释1、杜能圈与逆杜能圈2、区域创新网络3、环渤海地区4、成渝沿线综合工业基地5、第三次科技革命6、“三湾一海”地区1、简述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及其最新变化2、简要分析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3、简评日本的地理位置三、论述题1、试述梯度推移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我国的应用2、对比分析南欧、北欧的经济地理特征3、2009年,重庆市向国务院提出了构建“西三角经济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设想,谈谈你对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认识。

2011年一、名词解释(30)1.交通网的连接度2.配第-克拉克定律3.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4.鞍、本钢铁基地5.苏伊士运河6.鲁尔工业区二、简答题(45)1.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2.简要回答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简要分析澳大利亚的经济地理特征三、论述题(75)1.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实,如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试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成为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试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动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12年人文地理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中心地和中心性2、增长极3、东欧工业地带4、中东地区5、城郊畜牧业6、珠江三角洲综合工业基地二、简答题1、用产品周期理论解释跨国投资的发生2、简要分析日本京滨工业地带的发展条件3、简述中国人地关系协调的重大课题1、怎样选择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如何评价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2、试分析美国工业地理的基本特征以及美国“阳光地带”崛起的原因。

3、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意味着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试分析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

2013年西南大学人文地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名词解释1 功能文化区和形式文化区2 空间近邻效应3 政治空间结构4 同质区域5 农业景观的主要形式6 实在想不起来了简答题1 民居与环境的关系2 区位理论在不同时期发现的特点3 语言传播和扩散过程的主要特征4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的一般规律5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6 人文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任务论述题1 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人文地理研究体会2 用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结合某区域,说明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主要思路3 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政府行为的不同影响2014年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 结构主义方法论2 心脏地带学说 3杜能农业区位论4霍夫曼定理 5 倒U字形假说 6普雷德行为矩阵二、问答题1人文地理研究的特定内核2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3用产品周期理论解释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原因4库奇的人类大陆图的主要观点5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因素6资源如何影响工业布局三、论述题1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2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谈谈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结合实际说明重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思路2015年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人口压力论2.消费行为学习模型3.斯皮克曼的“陆缘说”4.中心地与中心性5.二、简答1.城市地域内部结构模型2.简述交通在经济活动区位中的作用3.评价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方法论4.根据折衷理论分析跨国投资的产生5.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6.简述全球典型的人口转变模式三、论述1.论述不同时期的人文地理学主导思想以及评价2.“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根据经济地理学的相关原理,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读书的好处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17、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刘向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