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服务行业翻译技术的全景解读—《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评介_王少爽
翻译实证研究方法论

4 5 6
东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4卷 第 1 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 这将使 的速度将会加快 , 被试难以口述出头脑中的思维过程 。 由于长时间 的经验积累 , 职业 译 者 的 翻 译 过 程 中 存 在 大 量 的 这 时 的 信 息 加 工 为 无 意 识 过 程。因 自动化现象 , 此, 自动化过程将不会由被试通过言语表达出来 。 ( 这一 假 设 被 称 为 “ 自 动 化 假 设” a u t o m a t i c i t y ) 。 早期的 有 声 思 维 翻 译 过 程 研 究 , 确 h o t h e s i s y p 实证实了这一假 设 , 学生译者能够提供更为丰富 的口述报告数据 , 而职业译者的翻译速度较快 , 不 能够提供充分的口述报告数据 。 但后来有学者却 发现了与此截然 相 反 的 现 象 : 与非职业译者或学 职业 译 者 在 翻 译 任 务 上 花 费 了 更 多 生译者相比 ,
[ 1 1]
E r i c s s o n和 S i m o n认为口述报告可以提供 并指出口述报告的准确性 认知过程的直接 证 据 ,
] 7 8 - 。但有学者认为口述 取内容只是 思 维 过 程 的 结 果 , 而不是思维过 程本身 。T o u r y 指出有声思维能够提供心理过 程 的直接接触的观 点 是 错 误 的 , 口述报告作为分析 , 的对象 , 依然是一种 “ 产品 ” 是译者翻译思维的结 果, 但研究者假定这种结果与内在心理过程相关 ; 然而 , 他并未因此 而 否 定 有 声 思 维 在 翻 译 过 程 研 究中的作用 , 而是 进 一 步 指 出 尽 管 有 声 思 维 数 据 但可被视为与 不应被视为思维 过 程 的 直 接 反 映 , 是对思维过程的有力 内 在 思 维 过 程 非 常 相 关,
计算机辅助翻译概述

引言概述:
正文内容: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基本原理
1.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3.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功能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特点和分类
1.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基本特点和优势
2.常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分类和功能介绍
3.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市场现状和趋势
三、计算机辅助翻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计算机辅助翻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和挑战
2.计算机辅助翻译在法律翻译中的应用和优势
3.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和影响
4.计算机辅助翻译在医学翻译中的应用和前景
5.计算机辅助翻译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和发展
四、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优缺点及挑战
1.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优点: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2.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缺点:存在机器翻译的限制和歧义
3.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挑战:面临技术和人才的问题
五、未来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趋势
1.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2.多语种和多媒体翻译:面向全球化需求的发展方向
3.人机协同翻译:实现人与机器的有机结合
4.数据驱动和机器学习: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5.专业化和服务优化:满足不同行业和用户的需求
总结:
计算机辅助翻译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翻译模式,为翻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通过利用计算机的技术和相关软件的功能,计算机辅助翻译能够提高翻译效率,降低翻译成本,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翻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和人才的问题。
未来,随着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翻译将进一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满足日益增长的翻译需求。
计算机辅助翻译与纯人工翻译的利与弊以及解决方案

最近 几 十年 ,计 算机 辅助 工具 在翻 译行 业 只 能够 的 使用 十 分 广 泛 ,但大 多数人 因为对此 并不 熟知 ,所 以对 于计 算 机 辅 助 翻译 的认 识都 仅停 留在 :“ 这是 提 高翻译 效率 的方法 ” ,但 是 对 于这 样一 门学 科 而言这 样浅 显 的认 识 是远远 不 够 的 。计算 机 辅 助翻 译 主要 由 四个 主要模块 构 成 :翻译记 忆 、术语库 、对 齐工具 和 网络词 典 。 翻译 记 忆是 整个计 算机 辅助 翻译 的重 中 之重 ,是 核 心技 术 ,是
达则 直接采 用 ,或者 对其 做 出修 改甚 至完 全弃 之不 用 。
术语 库是一 种计 算机 化 的术语 集合 。 翻译 的术 语 库一 般 是 双语 对照 词表 ,计算 机 辅 助 翻 译 的各 类 软 件 可 以存 储 并 且 管理 各 类 术 语 ,术语 库可 以在 翻译过 程 中不 断收集 储 存大 量 的源 语 言 和 目标 术
经验 ,了解 翻译 的思 维过程 。 ( 梁 爱林 ,2 0 0 4 )
计算 机辅 助翻译 诚 然 有 其 优点 和 长 处 ,然 而就 像 硬 币 有 两 面 , 相 应的 它也有 缺点 ,虽然 对其研 究 时 间已久 ,可 是 它 的应 用局 限性 还 是很 大 的, 目前最 先进 的机器 翻译 系 统也 只能 在 非 常有 限 的范 围
3 解 决方 案
整 个 翻译T 作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它 的工 作原 理 并不 复 杂 ,就 是计 算 机 将待 泽片 段与 数据库 中已有 的记忆 片段进 行 比较 ,如果 二 者 匹配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翻译实践中的优劣势分析——以搜狗翻译软件为例

P UBLIC RELATIONS FORUM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翻译实践中的优劣势分析――以搜狗翻译软件为例文/闫旭 赵善青*摘要:目前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翻译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场景越来越多,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作用和原理,以搜狗翻译为例,对比搜狗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区别,从而分析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搜狗翻译在英汉互译时展现的优劣势加以分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具体翻译实践操作中合理的使用方式加以讨论。
关键词:机器辅助翻译;搜狗翻译;英汉翻译;翻译实践引言翻译是一个费时费力的项目,抛开客观因素,翻译人员自身的能力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量倍增,仅靠人工翻译无法满足翻译需求。
如果翻译人员具备使用现代翻译方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翻译流程可能会得到显著改进。
汉语是抽象的、隐喻的和复杂的,而且对语境有很高的要求。
在中文文本中同样的词语应用在不同语境中意思可能截然不同。
英语在这一方面与汉语差异很大,其对语境的要求不高,但是英语中的连词、特殊句式等都需要谨慎使用。
本文在计算机辅助翻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搜狗翻译”机器辅助翻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展现的优劣势加以分析。
一、研究背景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有许多障碍阻碍着交流。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我们需要把未知的语言翻译成我们知道的通用语言。
鉴于非文学类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图书翻译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采用机器辅助翻译技术,也就是更多采用译后编辑来翻译文本。
虽然这种方式产出的译文总体上质量有所提升,但是仍然会因为各种因素,比如源文本的类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别。
杜金华等将原因归结为不同语言之间结构转换的复杂性和规则对于语料库的依赖性[1]。
针对这种情况,如果能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合理使用机器辅助翻译,就能更大程度上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研究学习

2019年第11期信息与电脑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研究学习刘永根 陈 凡 张沼洋 凌融冰 王静柯(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摘 要: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世界各国技术飞速进步,翻译界逐步发生变革。
在人工翻译成本较高、效率有待提升的情况下,基于实例与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应运而生。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操作系统的不断增强,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水平与可操作性大幅提高。
基于此,从科技文本、商务文本以及文学文本三方面,例证分析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实际运用,探讨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文本翻译;文学文本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9)11-003-02Research and Learning on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Liu Yonggen, Chen Fan, Zhang Zhaoyang, Ling Rongbing, Wang Jingke(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Zhengzhou Henan 451191, China)Abstract: After the thir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technology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s made rapid progress, and the translation circle has gradually changed. With the high cost and efficiency of manual translation, case-based and corpus-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s and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operating systems, the level and operability of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xt, business text and literary text,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Key words: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text translation; literary text1 计算机辅助翻译背景及现状分析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提出是否可以借助机器辅助翻译,随后便不断尝试创新与实践。
专业的翻译技术分析

专业的翻译技术分析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工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翻译领域,翻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翻译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就专业的翻译技术进行分析。
一、机器翻译技术机器翻译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通过计算机程序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文本。
机器翻译技术的应用使得翻译工作更加高效和准确。
机器翻译技术的主要模型可以分为基于规则的翻译模型、基于统计的翻译模型和基于神经网络的翻译模型。
基于规则的翻译模型通过事先建立的规则和词典进行文本转换。
基于统计的翻译模型则通过学习大量的双语对照文本来进行翻译。
而基于神经网络的翻译模型则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来进行翻译。
机器翻译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效性和大规模应用的能力。
通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庞大的数据量,机器翻译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翻译工作。
然而,机器翻译技术在一些特殊领域的翻译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术语和语境的理解等。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Computer Assisted Translation,CAT)是一种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人工翻译的翻译方式。
CAT技术主要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主要工具包括术语库、翻译记忆库和机器翻译引擎等。
术语库是存储特定领域术语和翻译的数据库,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使用术语。
翻译记忆库则是存储已经翻译过的文本和其对应翻译的数据库,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在翻译类似内容时快速回忆起之前的翻译结果。
机器翻译引擎则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翻译的工具,可以为翻译人员提供机器翻译的结果供其参考。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利用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翻译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翻译工作。
而机器翻译引擎则可以为翻译人员提供参考翻译结果,提高整体翻译质量。
三、语料库与翻译技术语料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语言学数据的资源库,也是翻译技术的重要基础。
我国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发展前景

我国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计算机辅助翻译
技术的发展前景
中文翻译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都有不同的
实现方式。
计算机自动翻译(CAT)是一种把计算机应用在翻译行业的技术,计算机辅助中文翻译就是把计算机应用在中文翻译行业的技术的,它
把自动翻译(MT)中翻译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高翻译的效率。
计算机辅助中文翻译技术的发展历程非常悠久。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中文翻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主要发展轨迹如下:
第一阶段,规则型翻译。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首先构建一系列的规则,来定义如何在句子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实现机器翻译。
第二阶段,统计机器翻译。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利用大量的语料库来
建立翻译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根据语料库中的信息来自动翻译句子。
第三阶段,深度学习机器翻译。
这一阶段的发展,是将深度学习应用
于机器翻译,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近几十年来,计算机辅助中文翻译技术的发展可谓是非常迅速,从最初的规则型翻译到统计机器翻译,再到深度学习机器翻译,它不断地
改善和完善着中文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专门用途英语新模式可行性分析——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思考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专门用途英语新模式可行性分析——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思考四川工商学院 王成秀摘 要:基于中国知网目前对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教学研究结果,本文以调查问卷为主要研究手段,从应用型 本科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现状、计算机辅助翻译在高校的应用发展趋势、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非英语 专业学生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等方面,探讨非英语专业在计算机辅助翻译下专门用途英语(ESP) 教学新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研究进一步指出实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新模式可能遇到的挑战,以期为专 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计算机辅助翻译 非英语专业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7-03-0182一、引言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是大学英语的扩展和延续,是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学术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
有学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的根本特征包括: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体现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和活动;研究对象为与特定活动有关的语法、词汇、语域、技能、语篇、体裁。
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都需要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献、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英文产品说明书,要与专业人士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英语交流。
他们需要熟悉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英语,因此ESP教学应强调专业性和学术性的结合。
有学者指出要看懂原文的专业文献,只有掌握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英语才能在自己专业领域内运用自如。
计算机辅翻译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计算机辅助翻译(CAT)主要采用翻译记忆(Translation Memory,TM)和灵活的人机交互技术,它能大幅提高翻译效率、节省翻译费用,保证译文质量,简化项目管理,是人助机译系统。
徐彬认为广义上CAT技术包括对各种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的整合应用;狭义上CAT技术指为了改善翻译流程而开发的专用软件和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