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计算正确率低的成因分析
农村小学生计算失误成因及提高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

农村小学生计算失误成因及提高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农村小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家庭教育,常常出现计算失误的现象。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农村小学生的计算失误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策略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一、农村小学生计算失误成因分析1. 缺乏家庭教育农村家庭中普遍存在教育观念淡薄、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家长没有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孩子学习,导致孩子在学习中常常出现计算失误。
2. 学习资源匮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较差,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他们在计算能力上的欠缺。
3. 缺乏学习动力农村小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生活环境的单一、贫困的家庭条件,使得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怠惰和厌学的心理,难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计算能力。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1. 增强家庭教育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家长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加强他们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 优化学习资源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为农村小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3. 激发学习动力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节、扶贫帮困活动等,激发农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4. 强化课堂教学通过改进农村小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技能,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5. 建立学习支持系统建立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支持系统,包括学习辅导班、心理辅导等形式,为小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加强计算能力。
通过以上策略的分析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不再出现计算失误的情况,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
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水平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石。
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一)计算错误心理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家长和学生将计算错误笼统地归为“粗心大意”这个“粗心”大多是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原因造成的。
1、计算心理不够重视,感知比较粗略。
绝大部分学生对计算题都是十分轻视的,在他们看来,计算只不过是算数,是最不用动脑筋的数学题。
首先是思想上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计算方面的不认真,又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感知比较粗略,就更容易出错,我在平日的练习测试中发现,题目中明明是写着56,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65,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 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与此类似的忧郁感知的粗略而导致的错误并不在少数。
2、思维定势的干扰。
定势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能够决定同类后继活动的某种趋势。
积极的思维定势能够促动知识的迁移,消极的定势则能够防碍知识的迁移。
在数学计算中,尤其是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学生就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
例如,128+350÷70,因为前面所学的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算,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干扰之下,学生就很容易忽略掉350÷70(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这个运算顺序)。
3、短时记忆比较弱。
人们所记忆的目的不但仅是在于储存,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即时的提取。
短时记忆一般是保存信息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这1分钟的保存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还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生的短时记忆还是比较弱,所以他们常会因为记忆时提取失误而出错。
例如,学生在计算125×4时,就很容易忘记每一位满几该向前一位进几,从而导致算错了数。
4.强信息干扰。
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在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错误。
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计算错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四年级学生常见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计算是小学中年级教学的重头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四年级是整数计算技巧学习的重要阶段,如何提高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四年级学困生数学计算错误产生的原因为了掌握四年级学困生数学计算中经常产生错误的原因,我采取问卷法和观察法,得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1.学生做题容易受环境干扰,一些外在因素往往会影响他们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做题时常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
2.很大一部分学生做完不检查。
认为太麻烦,这样的陋习,往往使他们本来会做的题出现错误,甚至部分学生检查也只是把做过的题目读一遍并没有认真地再计算。
3.计算时学生急于求成,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其原因是当题目少,算式简单时易产生轻敌思想;当题目多,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烦,产生厌烦情绪,常常未看清题目就匆匆动笔。
4.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计算时即便口算不出来,往往也懒于动笔列式打草稿,而是笔尖在空中绕着,动口不动手,能不做的就不做。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出现一些不应该的错误。
有些学生打草稿时,稿纸密密麻麻,见缝插针地列式,字迹模糊看不清,造成错误。
有些学生竖式写在书或本子的边角上,一个式子没算完位置不够时,或重算或挤着写,造成速度慢、错误率高。
(二)教材编排方面的原因:新教材关于计算的练习编排减少了,旧教材中的某一类型的一些例题在新教材中被删去,却以习题形式出现在练习中,老师还得拿出来讲,却也只是蜻蜓点水,致使学生没有通过系列训练形成一定技能。
(三)教师课堂教学方面的原因:课改之后的数学课,教师们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一节40分钟的课被这些填得满满的,甚至整堂课学生不动笔,课堂少了学生静静地写作业,少了老师耐心地指导作业、发现问题的过程。
三年级学生数学作业出错的成因及分析

三年级学生数学作业出错的成因及分析俞涵辉计算教学是支撑小学数学的最基本框架,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
而“简便计算”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它被视作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计算出错几乎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措施是可以逐步改进和完善的。
一、学生在计算中出错的原因:1、形式简单的外表对视觉产生的感知错误。
由于计算试题本身是由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没有文字,没有情节,看起来很简单。
而学生在初次感知试题时,由于形式简单对视觉产生的影响,导致学生对试题感知的不精细,从而造成学生在看题、计算以及抄写过程中的精力不集中,心不在焉,使得大脑对所接收的试题产生错误的判断,会把计算试题中的数字、符号看错或抄错。
如把69÷ 3错看成96÷3;把24+24÷6错抄成24+24+6,从而造成视觉错误。
2、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的失误。
例如:12 ×43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有的同学会做12 ×43时,3×12=36, 4个十×12=48个十,36个一+48个十相加时学生容易做成乘法,;这道题出错的原因就是学生对所乘的积相加,还没有完全理解,方法还没有掌握。
数学中有一些性质、定律、法则等基础知识,学生只有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运用。
3、由于学生心理素质差对计算产生的影响。
这一出错因素主要存在于学困生当中。
由于平时学习差,对自己缺乏信心,长期以来,克服困难的能力越来越差。
当看到计算步骤繁多或数字较大的计算试题时,觉得枯燥无味,继而产生了厌烦、畏难情绪,至于耐心、恒心和信心就好像一下子全不见了,对于这些题的态度是要么不做,要么乱做。
如:学生容易出现9+2=10,3×8=16,54÷8=7等现象。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他们学习生活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犯一些计算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粗心、不理解题目、概念不清楚等原因导致的。
本文将从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帮助孩子克服这些错误,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1. 粗心大意小学生的精力和专注力都还不够成熟,他们容易在计算的过程中因为粗心而犯错。
比如漏写数字,计算错误等。
2. 概念不清楚有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基础概念时并没有真正理解清楚,导致在做题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
比如混淆加减法,理解不清楚乘法的概念等。
3. 不理解题目有些小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因为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意思,造成在计算的时候出现错误。
比如把问题理解错、计算方向错等。
4. 计算方法错误有些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导致经常出错。
比如竖式计算加减法时没有对齐计算位,导致错位相加减等。
5. 不善于转化有些小学生在遇到需要转化题目的时候,因为没有掌握好转化的方法而经常出错。
比如对单位的转化不熟练,导致计算出错。
二、针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对策1. 增强专注力针对小学生的粗心大意,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增强他们的专注力。
比如让他们练习专注的游戏,安排定时休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 强化基础概念对于那些基础概念不清楚的小学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课外练习来帮助他们强化基础概念。
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或者故事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
3. 学会理解题目在培养小学生解题能力的时候,可以通过让他们多读题,多理解题目的意思,学会提取重要信息等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解题能力。
4. 正确的计算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尤为重要的。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帮助他们掌握竖式计算、进位退位等计算方法,使他们逐渐熟练掌握。
5. 增强转化能力对于那些不善于转化的小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生活例子,或者学习一些转化的技巧来帮助他们增强转化能力。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与解决方法我们来分析一下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态度不端正许多高中生对数学学习持有消极态度,认为数学很难学,数学没用,这种消极的心态导致了他们在学习数学时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影响他们对待数学计算的认真程度,从而导致计算能力薄弱。
二、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
这样一来,当高中数学的计算量增加和难度加大时,就会显得吃力和困难,从而导致计算能力薄弱。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解决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问题的方法,以期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困境,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一、调整学习态度学生应该从自身出发,正确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主动地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老师和家长也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夯实基础知识学校和家长应该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重复温习和巩固,及时发现和帮助学生弥补基础薄弱的地方。
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学生才能够在后续学习中游刃有余。
三、注重实际操作学校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不只是停留在书本理论上的讲解,更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数学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种形式的教学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通过案例分析、思维导图、数字游戏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五、鼓励自主学习学校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让学生自主思考,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几个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调整学习态度、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实际操作、多种形式的教学和鼓励自主学习等方面入手,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口算能力下降成因及对策

设情 境 , 组织 教学 双边 活 动等 。这样 除 了教 材有 刻意 安 排 的计 算 的单 元 才 会 出现 学 生 口算 的训 练 。长期 以往 , 口算教 学渐 渐在 我 们 的课 堂 淡 化 、 这也 是 学 生 口算 能 力 、 度 速
位 数 , r 0 - , 1 0道测 试 题 , t k 、 规定 时间 为 2 0 分 钟 。分别 从优 秀率 、 格率 、 达标 率 、 及 未 未
一
生感 受 到 口算 就 是 生 活 中的 必 不 可 少 的组 成 部 分 。从 而体现 了 口算 的 “ 便 、 活 、 方 灵 快
进 位 j 法 ,退 位 减法 的时 候 直 接用 竖 式 在 J u
敛的
生 明 白其 中 的把 3 0 作 40估 算 的结 果 9看 0 会 变 大 ,把 4 0 作 40估 算 的 结 果会 变 1看 0 这 20但 丁 , f 乍 的计 算 速 度 在下 降 , 时更 能 小 。 样两 道 题 的结果 虽然 都接 近 10 , } 说 学 同 20小 后 2 0大 。这也 说 说 f学 生 的 口算 能 力退化 。这 张 统计 表 虽 是前 者 比 10 , 者 比 10 J I 】 然 能 说 明 仃 力地 说 明 ,但 是 通 过 仔细 的 明 了我 们 平 时 在 教 学 生 的 时 候 方 法 缺 失 ,
女j : }
优秀率 及格率 l 朱完成 率 末达 标率
20 0 0年 - 邻 城 9 % O j 【算过 关} 试 J l 』 l l j !j1 年 级 8 % (l 年 56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与解决方法数学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计算能力的强弱对于考试和日常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现实中很多高中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都比较薄弱,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基础薄弱高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都要建立在初中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如果初中数学学习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漏洞或基础不扎实,则会影响到高中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
解决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也有助于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可以花时间阅读教材,做题,拿出记忆卡记忆公式等方法来帮助自己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练习不够数学计算需要反复练习,需要耐心和勤奋,但是现实中,很多高中生计算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练习不够。
1. 多做数学习题,重点练习基础知识的应用,固定操作的方法,掌握计算技巧。
2. 制定计划,加强日常练习,可以把课堂上练习的做多几遍,还可以到网上或者书店买一些辅导资料,进行做题巩固。
三、思维方法不正确数学计算不仅仅需要计算能力,而且需要理解能力和思维方法。
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极为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需要考虑问题的全貌,然后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解题。
1. 学习逻辑思维注重方法性,强调学生理性思考、系统思考、批判思考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尝试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多尝试分析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理解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以及透彻理解数学定理和公式背后的数学思维与原理。
四、缺乏兴趣和动力缺乏兴趣和动力也是导致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之一,如果学生对数学学科没有兴趣,就可能会对数学计算失去兴趣,导致数学计算能力薄弱。
1.通过培养学生多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如根据意境来审视数学问题和解答方式;夸奖学生的绅士道行为,并让他们相信,学习优异的人,其尊贵的地位不单资质健全,更需要良好的心态和足够的毅力。
2.老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感人故事和有趣问题,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计算正确率低的成因分析
(一)计算内容缺乏生动性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和图形与几何等知识相比,计算总会让人联想起枯燥的数字、繁琐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厌烦。
而且传统的计算教学过多的追求“熟能生巧”,试图通过大量的计算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计算学习也变成了一个单调枯燥的练习过程。
(二)学习习惯不良
1.书写马虎
有的学生在书写的时候过于潦草,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书写不规范或者漏写。
比如笔者所教的班里,就有个别学生把0写的不规范,写的像6,还有的学生7的书写潦草,有时和1混淆不清,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2.审题不清
认真审题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的正确率。
有的学生喜欢拿到题就埋头计算,审题不认真、不仔细,在计算时常常把数字或者运算符号看错。
比如,在计算21÷3=时,把÷号看成了-,错误的填上答案18;有的学生在列竖式计算时,会把横式的数字看错,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三)教学方法欠妥
1.过于重视笔算,忽视口算和估算
在计算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笔算很重视,却对口算和估算比较忽视,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对口算和估算的训练更少。
其实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像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乘法口诀表都是学生基本的口算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必须要提高学生口算水平。
而估算在计算教学中重更是提之甚少。
2.只重视练习,忽视算理的理解
计算教学离不开练习,练习也毋庸置疑成为了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布置大量的习题来让学生反复练习,以追求计算的正确率。
但是,大量的题海战术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原因何在?笔者认为片面地追求练习,忽略了算理的指导,导致很多学生做了很多无用功。
在计算中有许多计算法则和公式,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比如学生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数位没有对齐,很多教师只是简单指正学生小数点没有对
齐,对于算理方面的原因却很少提及。
再比如,计算三角形形面积时,常常有学生忘了除以2,教师就会指责学生有公式都不会应用,其实学生会有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因为教师对算理讲解不到位。
3.重情境导入,轻基本训练
计算课由于内容单一,相对枯燥,所以很多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情境创设上大费周章,曾经听过三年级一节公开课,教师制作了精美的动漫课件,以卡通人物闯关为线,将新授知识、巩固练习等串联起来,表面看来学生的兴趣好像被激发出来了,但是算算时间,看动画课件已经将近15分钟,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却不足10分钟,不足以训练学生的“双基”,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却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