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合集下载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而电子则围绕着原子核运动。

质子具有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电子具有负电荷。

这使得原子整体上是电中性的,因为质子的正电荷和电子的负电荷相互抵消。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量子力学描述。

量子力学是一种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可以解释电子在原子中的行为。

根据量子力学,电子不能只沿着特定的轨道运动,而是存在于不同的能级上。

能级是原子中电子能量的离散值。

每个能级都有一个最大容纳的电子数。

最内层最接近原子核的能级容纳最多的电子数为2,其次是8,以此类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元素的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比较稳定。

原子中的电子可以通过吸收或放出特定能量的光子来跃迁到不同的能级。

当电子吸收能量时,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当电子释放能量时,跃迁到较低的能级。

这解释了为什么原子能够吸收和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即光谱现象。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物质。

在分子中,原子通过成键共享电子以达到更稳定的状态。

存在多种类型的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最常见的一种键,它涉及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

共价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具体取决于共享的电子数。

共价键形成后,形成的分子在空间中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形状。

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

正离子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而负离子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

离子键是离子晶体的基础,如氯化钠(NaCl)。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金属原子是以海绵状排列,它们的外层电子被共享,并围绕整个金属结构中的正离子运动。

这解释了金属的特殊性质,如导电性和可塑性。

总结起来,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能级。

分子是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物质。

理解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对于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性质至关重要。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原子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的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从原子和分子的组成以及结构的角度来探讨原子与分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围绕原子核运动。

1. 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都远大于电子的质量。

2. 电子电子是负电荷的基本粒子,质量很小。

电子围绕原子核以轨道运动,形成电子云。

电子云的轨道可以分为不同能级,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二、分子的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

分子的结构包括原子的排列方式以及化学键的类型和角度。

1. 原子排列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决定了分子的种类和性质。

不同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

共价键可以分为单键、双键、三键等,共享的电子越多,化学键越强。

-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

离子键通常存在于正负离子化合物中。

-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金属键的特点是电子自由移动,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三、原子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原子和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对物质的性质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1.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分子间的吸引力,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瞬时或短时极化而产生的。

范德华力对于非极性分子尤为重要,它影响着分子的状态、相变和溶解度等性质。

2. 氢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是由于分子中氢原子与较电负的原子(如氧、氮、氟)之间的吸引作用形成的。

氢键在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离子间相互作用离子间相互作用是来自带电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和排斥力。

离子间相互作用决定了离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也影响了溶液的电导性和溶解度等。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n1
2
3
4
l0
0,1 0,1,2 0,1,2,3
每个值代表一个亚层。第一电子层只有一 个亚层,第二电子层有两个亚层,以此类推。 亚层用不同符号来表示。角量子数、亚层符号 及原子轨道形状的对应关系如下:
l
0
1
2
3
亚层符号 s
p
d
f
原子轨道 或
电子云形 状
圆球形
哑铃形
花瓣形
花瓣形
s 轨道(l = 0, m = 0 ) :
状态称原子轨道,因此s亚层只有一个 原子轨道,p亚层有3个原子轨道,d亚 层有5个原子轨道,f亚层有7个原子轨 道。磁量子数不影响原子轨道的能量。 例如l相同的3个p轨道、5个d轨道、7个 f轨道都是简并轨道。
自旋量子数 ms
◆ 描述电子绕自轴旋转的状态
◆ 自旋运动使电子具有类似于微磁体的行为
◆ ms 取值+1/2和-1/2,分别用↑和↓表示
能级分裂.
◆ l 值相同时, 轨道能级只由
n 值决定, 例: E(1s) <
E(2s) < E(3s) < E(4s )
◆ n和l都不同时,按n+0.7l :
如E(4s) < E(3d ), E(5s) < E(4d),E(6s)< E(4f)<E(5d),
A qualitative energy-levels diagram for many-electron atoms
1s 22s 22p6 3s2 3p 63d2 4s2 25Mn的电子分布式为: 1s 22s 22p6 3s2 3p 64s 23d5
1s 22s 22p6 3s2 3p 63d5 4s2

分子与原子及原子的结构

分子与原子及原子的结构

分子与原子及原子的结构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讨论分子和原子之前,首先要了解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粒子,由三种亚原子粒子组成,分别是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和中子聚集在原子的中心,形成了原子核,而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

质子具有正电荷,中子是中性的,而电子具有负电荷。

原子内部的质子数目和电子数目是相等的,因此原子整体呈现出电中性。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较大,约为1.67×10^-27千克,而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约为9.11×10^-31千克。

原子的大小通常以原子半径来衡量,原子半径的大小与原子核外层电子的分布有关。

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壳层中运动,每个壳层都有其特定的能级。

原子外层的电子接近原子核,原子半径较小,而原子外层电子远离原子核,原子半径较大。

原子分为不同的元素,元素由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组成。

质子数也叫做元素的原子序数,用符号Z表示,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属性。

例如,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当两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时,形成了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结构。

分子内部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力实现。

分子可以是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如氧气(O₂)或氮气(N₂),也可以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如水(H₂O)或二氧化碳(CO₂)。

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分子式来表示。

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分子中原子的数量,例如,水的分子式为H₂O,表示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

分子的结构也可以通过分子模型来表示。

分子模型是通过球和棒等形状的模型来展示分子内原子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

总之,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通过形成化学键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分子。

分子可以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也可以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

通过了解原子的结构和分子的形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构成和性质。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是化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分子则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合而成的物质。

理解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实验等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并探讨它们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从原子结构开始。

原子是化学中最小的粒子,由细胞核和绕核电子组成。

细胞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具有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

细胞核质量几乎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

绕核电子围绕着细胞核运动。

电子带有负电荷,质量很小。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来自质子和中子,而原子的体积主要由电子决定。

原子按照电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各种元素。

化学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目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以符号表示,比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元素的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数目和性质编制的表格。

原子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原子壳层模型。

原子的电子分布在壳层中。

第一个壳层最多可以容纳2个电子,第二个壳层最多可以容纳8个电子,第三个壳层最多可以容纳18个电子。

原子最稳定的状态是壳层填满。

对于大多数元素,原子通过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学键的方式来达到稳定的电子配置。

这种化学键在分子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现在来讨论分子结构。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分子中的原子可以来自同一元素(例如O2表示两个氧原子形成的氧分子)或不同元素(例如H2O表示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形成的水分子)。

分子的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共价键是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达到稳定的电子配置。

当两个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时,形成单共价键。

当两个原子共享两个电子对时,形成双共价键。

共价键非常稳定,原因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来填满最外层壳层。

共价键决定了分子的形状和化学性质。

离子键是通过离子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

一个离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变为正离子,一个离子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变为负离子。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原子结构是描述原子内部组成和排布的方式。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形成原子的核,而电子则以能级的方式围绕核心运动。

原子的质子数决定了其元素的种类,而中子数可以有所不同,决定了同一元素的同位素。

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而中子则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

夸克是被称为基本粒子的质子和中子的构成部分,它具有电荷、质量和颜色。

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由强相互作用力驱动的,而电子通过电磁力与核相互作用。

原子的电子围绕核心运动,形成不同的轨道或能级。

这些能级通过主量子数、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进行描述和标记。

主量子数决定了电子距离原子核的离心距离,角量子数确定了电子的角动量和形状,而磁量子数则决定了电子在空间中具体的方向。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当原子之间发生共价键形成时,它们会共享电子,以形成一个稳定结构。

共价键可以是单一、双重或三重的,取决于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程度。

分子的形状和性质主要由原子的种类、连接方式和电子分布所决定。

分子结构描述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和键的类型。

分子的排列方式可以是线性的、平面的或者三维的,取决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的键类型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或氢键。

共价键是最常见的键类型,它是通过电子共享形成的。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而氢键则是由带有δ+和δ-部分的分子中的氢原子与负电性较强的原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

分子的结构对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原子的组合和连接方式可以决定分子的稳定性、极性、酸碱性和溶解性等特征。

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各种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来确定,例如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和光谱技术等。

总之,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分别描述了原子内部和原子之间的组成和排布方式。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精)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精)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等组成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构成的。

有与胆汁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与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因此,在化学中研究原子结构主要在于解决核外电子运动的规律。

我们对于核外电子排布,只要掌握一般排布规律,按电子在核外各亚层中分布情况表示即按 ,5,7,6,5,4,6,5,4,5,4,4,3,3,2,2,114221014261026262622f s p d fs p d s p s p s p s s 例如:原子序数为18的Ar 的电子排布为6262233221p s p s s 。

又如:原子序数为24的Cr 的电子排布为51626223433221d s p s p s s 而不是42626223433221d s p s p s s 根据光谱实验得到的结果,可归纳为一个规律:等价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也即下列电子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半充满753f d p 或或; 全充满14106fd p 或或 全 空000f d p 或或 几种杂化轨道示意图:图一:sp 轨道杂化过程示意图(sp 过程.jpg)图二:sp 杂化轨道及2BeCl 分子的构型示意图(sp.jpg)图三:2sp 杂化轨道及3BF 分子的构型示意图图四:3sp 杂化轨道及4CH 分子的构型示意图分子间力(又称范德华力)是指除了原子间较强的作用力之外的在分子之间存在的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力可分为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三种。

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大,分子所含的电子数越多,分子间的色散力越大。

分子的极性强度越大,分子变形性大,分子间距离小,诱导力就大。

分子的极性越强,分子间的取向力越大。

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存在着色散力和诱导力;在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

对于类型相同的分子,其分子间力常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变大。

分子间力阅读阿,物质的熔点、沸点和硬度就越高。

原子与分子结构

原子与分子结构

原子与分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是化学反应的参与者,并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形成的更大的结构。

原子与分子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物质性质的变化和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原子与分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一、原子的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这也决定了原子的化学元素。

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使得原子整体电荷是中性的。

原子的质子数被称为原子序数,通常用字母Z表示。

不同元素的原子序数是不同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特性。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逐渐增加。

通过原子光谱发现,原子内存在不同的能级。

一些电子直接存在基态(最低能级),其他电子存在于激发态(能级较高)。

当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会吸收或释放特定能量的光子。

二、分子的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形成的。

存在多种分子间的化学键,其中最常见的是共价键。

共价键形成时,原子中的电子会共享,以达到最稳定状态。

当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共价键时,它们可以形成不同的分子结构。

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和反应。

共价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取决于原子间的电子共享程度。

例如,氢气(H2)是由两个氢原子通过一个单键结合而成。

此外,还存在离子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引起的吸引力而形成的,常见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结合。

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之间的共享电子形成的。

三、原子和分子结构的研究方法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包括:1. X射线衍射:通过洛伦兹维恩方程解析物质对X射线的衍射图案,可以确定晶体结构的参数。

2. 质谱法:通过测量原子或分子在质谱仪中的离子分析质量-电荷比,可以推断原子和分子的结构。

3. 光谱学: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通过测量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关于原子和分子结构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n 电子层
l 电子亚层
❖ n ,l 能级
n ,l,m 轨道
❖ 1,0,0——1s、2,0,0——2s、2,1,0——2pz、 2,1,±1——2px、2py
❖ n ,l,m,s 运动状态
❖ +11Na (2)(2,6)(1) ❖ 1, 0, 0, (+1/2); 1, 0, 0, (-1/2)
❖ 3, 0, 0, (+1/2);
对于单电子原子而言,例如H,电子的能 量完全由n 决定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l(亚层)
取值范围:受主量子数的限制 ,取小于n 的正整数和零(0、1、2、3、……(n-1)), 共可取n个数值 物理意义 1. 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光谱学标记
l=0 s l=1 p l=2 d l=3 f
2. 在多电子原子中也决定电子的能量高 低. 多电子体中,主量子数相同而角量子数 不同的电子,能量不同
❖ 有没有2d能级?
归纳二:电子能级
❖ H原子:
1s<2s =2px=2py=2pz <3s= 3px=3py=3pz
=3dxy=3dxz=3dyz =… =…
❖ 多电子原子
http://www.120sysdxb.co m/沈 阳 沈 大 性 病 医 院 http://www.120sysdxb.co m/bj/包 茎 http://www.120sysdxb.co m/bpg c/包 皮 过 长 http://www.120sysdxb.co m/cgal/成 功 案 例 http://www.120sysdxb.co m/fg y/附 睾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gt y/龟 头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jkzc/健 康 自 查 http://www.120sysdxb.co m/jkzs/健 康 知 识 http://www.120sysdxb.co m/jny/精 囊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lb/淋 病 http://www.120sysdxb.co m/lylx/来 院 路 线 http://www.120sysdxb.co m/mtb d/媒 体 报 道 http://www.120sysdxb.co m/nd y/尿 道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nxb y/男 性 不 育 http://www.120sysdxb.co m/pg y/膀 胱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pz/疱 疹 http://www.120sysdxb.co m/qlxa前 列 腺 癌 http://www.120sysdxb.co m/qlxjb/前 列 腺 疾 病 http://www.120sysdxb.co m/qlxnz/前 列 腺 囊 肿 http://www.120sysdxb.co m/qlxy/前 列 腺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qlxz s/前 列 腺 增 生 http://www.120sysdxb.co m/rjz/弱 精 症 http://www.120sysdxb.co m/shaojz/少 精 症 http://www.120sysdxb.co m/sjz/死 精 症 http://www.120sysdxb.co m/sjza/射 精 障 碍 http://www.120sysdxb.co m/sy/湿 疣 http://www.120sysdxb.co m/szg r/生 殖 感 染 http://www.120sysdxb.co m/szz x/生 殖 整 形 http://www.120sysdxb.co m/tsjs/特 色 技 术 http://www.120sysdxb.co m/wjz/无 精 症 http://www.120sysdxb.co m/xcbjb/性 传 播 疾 病 http://www.120sysdxb.co m/xgn za/性 射 精 障 碍 http://www.120sysdxb.co m/xyz a/性 与 障 碍 http://www.120sysdxb.co m/yj/遗 精 http://www.120sysdxb.co m/yjyc/阴 茎 延 长 http://www.120sysdxb.co m/yjzc/阴 茎 增 粗 http://www.120sysdxb.co m/ys/阴 虱 http://www.120sysdxb.co m/yw/阳 痿 http://www.120sysdxb.co m/yyd t/医 院 动 态 http://www.120sysdxb.co m/zx/早 泄 http://www.120sysdxb.co m/yy/ http://www.120sysdxb.co m/yyd t/ http://www.120sysdxb.co m/yyjj/ http://www.120sysdxb.co m/zx/
义, |ψ |2 表示空间某处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 (概率密度=概率/体积)
波函数又称为原子轨道,此原子轨道并 不代表确定的运动轨道,它只是玻尔理论中 名称的借用,所表示含义截然不同。
玻尔原子轨道 和波函数的区别 玻耳——原子轨道指电子具有确定的运 动轨道。 例:基态氢原子的电子在半 径 r = 52.9 pm的球形轨道上运动
一、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一)波函数和量子数 (二)原子轨道的图形 (三)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二、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back
波函数 (wave function) 是薛定锷方程
的解,它不是一个数值,是描述微观粒子运 动状态函数式, 是直角坐标(x,y,z)或球极坐标
(r,θ, )的的函数。 本身没有明确的物理意
0 ±1 ±2
波函数ψ
ψ1s或ψ1,0,0
ψ2s或ψ2,0,0
2pz 或ψ2,1,0
, 或 2 px 2 py
2,1,1
ψ3s或ψ3,0,0
3pz 或ψ3,1,0
, 或 3px 3py
3,1,1
或 3dz2
3,2,0
, 或 3dxz 3dyz
3,2,1
, 或 3dxy
3d x2 y2
2. 电子这样的微观粒子不能同时测准它的位 置和动量,不存在确定的运动轨道。它在核 外空间出现体现为概率的大小,有的地方出 现的概率小,有的地方出现的概率大;
3. 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ψ和其相应的 能量来描述。波函数ψ是薛定谔方程的合理
解, 2表示概率密度。
4. 每一ψ对应一确定的能量值,称为“定 态”。电子的能量具有量子化的特征,是不 连续的。基态时能量最小,比基态能量高的 是激发态。
3,2,2
同一层轨 道数(n2)
1 22
32
自旋量子数 s
研究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发现,每条谱线都由两条距离 很近的谱线组成,是电子本身 具有自旋运动造成
s 只有+1/2、-1/2两个数值 自旋运动方向也可以用↑、↓表示 ↑、↑或↓、↓的称为平行自旋 ↑、↓的称为反平行自旋
归纳一:量子数的意义
角度波函数——只与l 和 m有关,是方位角
度 , 的函数
(一)氢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Ys
1 =0.282
4
z y
x
Ypz
3 cosθ
4
0 30 60 90 120 150 180
cos 1 0.866 0.5 0 -0.5 -0.866 -1
Ypz 0.489 0.423 0.244 0 -0.244 -0.423 -0.489
z
+
x
函数值为零的
-
xy平面称为节

1、记住9个轨道的名称
2、反映Y l ,m (θ, )~ (θ, )
3、Y l ,m (θ, )与距离核远近r无关
4、Y l ,m (θ, )与n无关 :不论n为何值,
只要l、m相同时,Y l ,m(θ, )的图形都一
样: Y1s=Y2s=Y3s
Y2p= Y3p

主量子数n、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磁量
子数m(方程求解时引入)
合理的n、l、m 的取值和组合所决定的ψ
才能合理存在
主量子数n
取值范围:非零正整数(1、2、3、……n) 物理意义 1. 决定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概率最大的 区域离核的远近; (电子层数) 2. 决定 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n值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能 量越高
量子力学——原子轨道 =波函数 基态氢原子轨道的波函数
1s(r, , ) A1eBr
1
4
氢原子2s激发态轨道的波函数
Br
2s(r, , ) A2re 2
1
4
注意: “在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
或“占据某轨道的电子”的说法的 实际意义。
back
量子数
量子数是一些不连续的、分立的数值,
体现了某些物理量的不连续变化 ,称为量子
2.能量的量子化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和电子) 的运动不遵守经典力学规律。必须采用量子 力学的方法描述它们的运动状态。
量子力学的基础是:波粒二象性、测不 准原理和薛定锷方程。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现代概念
1. 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它具有质量、能量 等粒子特征,又具有波长这样的波的特征。 电子的波动性与其运动的统计规律相联系, 电子波是概率波;
Y3d=Y4d
5、节面:函数值为零的平面
6、正负号:反映了电子的波动性 这里注意:正负号与电荷毫无关系!
back
(三)电子云和概率密度
将空间各处电子出现概率
密度| |2的大小用疏密程
度不同的黑点表示
这种单位体积内黑点数与
| |2成正比的图形——电
子云
电子云越稀疏,电子出现 的概率密度愈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