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学概论》

合集下载

福利思想概论

福利思想概论

福利思想概论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1、社会福利制度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才正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但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其发生源头却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2、广义的社会福利覆盖的对象是全体国民。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变革的时代,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原典时代”。

奠定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

4、孔子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构建了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5、孔子社会福利主张的理论依据是其仁学思想体系。

其思想体系主要是由“重礼”“贵仁”两个方面组成。

6、孔子所强调的“礼”,实际是要求人们从各方面恢复或遵循“周礼”。

7、韩非根据“贫富分化合理论”的论点直接导出“反足民论”的反社会福利主张。

8、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从“道论”出发,对现实社会的不平等进行了抨击,提出了“损有余以补不足”的主张。

9、放贷指政府贷给灾民种子、粮食、牲畜、农具生活和生产必需品以维持生产和生计。

10、徙流民指政府将因灾荒而外出求生的流民有组织的迁往某地就食以减缓灾区的压力。

11贾谊和晁错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提出了灾荒成因论。

12贾谊和晁错从社会治乱安危看待社会的储蓄问题,提出了“积粟备荒论”。

13董仲舒生活在西汉中期,提出了使贫者“足以养生”的社会福利思想。

14、董仲舒认为,百姓贫穷空虚的原因虽然非常复杂,但官僚地主依仗特权“与民争利”,是最主要的原因。

他提出了“限民名田”论。

15、王符把“天心”与“民心”统一起来,提出了“天以民为心”的思想。

16、董煟的代表作是《救荒活民书》。

17、董煟的救荒论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18、李贽的观点有“童心说”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19、唐甄认为统治者的掠夺是百信陷于贫困的重要原因。

20、龚自珍是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和近代时期第一位思想家。

21、洪仁玕积极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福利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16章 社会福利

第16章 社会福利

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福利构成要素:
(1)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是政府。社会福利制度、 范围、对象和标准、方式由政府代表国家确定; 资金由政府从社会统一筹集。 (2)社会福利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3)社会福利是基本收入之外的物质利益,目的是 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 平。社会福利是一种层次较高的保障措施。 (4)社会福利的实现形式多种多样。它以提供设施、 服务、发放津贴的方式来体现。而设施和服务更 具普遍性和经常性。



③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需要。人生进入老年阶段 后,生理功能衰退,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患 病的几率增加,并且容易患老年性疾病,影响 其行动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因此,对健康保 障的需求尤显迫切。 ④老年人的服务保障需要。由于生理机能的衰 退,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高,生活自我照料能 力也会持续下降,从而特别需要有相应的生活 照料服务等。 ⑤老年人的其他保障需要。如老年人寿命延长, 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对教育培训和教育也会有新的需要;同时,在 脱离原有的工作环境后,老年人也需要参与娱 乐及其他社会活动。
1.劳动者福利:政府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的各种工 资之外的津贴、物资和设施服务,如房补、物 价补贴、取暖补贴。 2.为妇女提供的妇女福利:产假。


妇女福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①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妇女福 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全体女性提供的福利性设施与服务。为妇 女保健服务的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为女性服务的妇女活 动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健美中心、妇女用品专门店等。在 许多国家与地区,还设有专门的妇女庇护所,为受虐妇女或 遭遇特殊困难的妇女提供特殊救助。 ②特殊津贴与照顾。 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了照顾妇女生育的政策框架,宗旨是确保 妇女劳动者在产前产后使本人及婴儿得到支持和照顾。 ③ 妇女劳保福利。女职工劳动保护是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照顾 妇女身心特殊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为了保护社会生产力、 保护妇女及下一代身体健康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社会福利学概论》复习题

《社会福利学概论》复习题

《社会福利学概论》复习题社会福利学概论复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社会福利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
a. 社会福利政策和实践
b. 社会研究科
c. 环境保护
d. 经济学
2. 福利状态是指什么?
a. 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
b. 社会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c. 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d. 社会福利的法律框架
3. 什么是社会保障?
a. 医疗保险、养老金和失业救济等福利项目
b. 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不良救济措施
c. 社会福利系统的不平等性
d. 社会保障局的职责和职能
第二部分:简答题
1. 解释社会福利学的核心原则。

2. 什么是社会福利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主要挑战?
3. 简要描述几种常见的社会福利计划类型。

第三部分:论述题
1. 论述社会福利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2. 美国社会福利政策与中国社会福利政策之间的主要差异。

3. 你认为社会福利学对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
第四部分:应用题
1. 选择一种社会福利计划,描述其目标、实施方式和对社会的影响。

2. 你认为如何改进当前社会福利制度?
3. 选出一项你国家的现行社会福利政策,评估它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以上是《社会福利学概论》的复题,希望能帮助你复和巩固所学知识。

祝你成功!
Note: The above questions are just examples and can be modified or expanded as needed.。

中国福利思想概论

中国福利思想概论

1.社会福利制度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才正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但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其发生源头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2.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政府举办和出资的一切旨在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

广义的社会福利覆盖的对象是全体国民。

3.狭义的社会福利仅指由国家出资或给予税收优惠照顾而兴办的、以低收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的制度。

狭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就是指经济福利,是社会福利中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

4.现在大多数欧美国家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社会福利的,而我国则通常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社会福利的。

5.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特点:早熟性、政治伦理性、宗族福利保障色彩、乌托邦色彩。

6.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属于温带气候,这是黑格尔所谓“历史的真正的舞台”。

7.论述中国的气候变迁对中国的福利造成怎样的影响:①首先是温度的变迁,总的趋势是由暖变冷,第一个时期属于温暖期,第二个时期即寒暖交错期,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是寒冷期,第四个大的气候时期为“仪器观测期”;②其次是由温度变化带来的湿润度的变化,其大势是随着气温的变冷而逐渐变得干燥;③以上两方面气候的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后果,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开发、民族的迁移、人口的变化、文化的传播,以至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特别是气候还与灾荒直接相关。

中国是一个多灾荒的国度。

因此,备荒、救灾就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也自然成为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主体内容。

8.论述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植根的经济基础是什么: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形态。

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②在农耕自然经济中,手工业和商业是农业派生出来并为之服务的附属经济形式。

中国历朝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延缓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③中国在五千年的农耕经济历史中,出现过举世闻名的农业盛世,产生了农耕经济文化,而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思想,就植根于这样的经济环境中。

社会福利思想全课程ppt

社会福利思想全课程ppt

7.从服务方式和服务形式角度看,社会保障服 务方式是以“物质的”收入保障和实物补助 为主,“软性的”服务居于次要地位。社会 福利中的社会服务和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等非 物质因素与方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经济 保障和物质救助只扮演基础性角色。
8.从资金来源与资源构成看,社会保障服务资金筹措 渠道相对固定和明确,社会保障资源构成是相对单 一和专门化。社会福利资金来源多元化,国家、市 场、家庭和社区在需要满足中共同发挥作用,扩大 到各式各样的非货币资源与收入 。 9.从服务功能与服务性质角度看,社会保障服务主要 功能是社会控制和强化工作伦理,性质是消极治疗 和事后补救。社会福利功能不是消极的社会开支, 而是社会投资与预防社会风险的制度性机制 。

公共福利和社会福利有明显不同:
公共福利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国家和政府,而社会福利 是由政府、社会团体、宗教机构、私人等共同实施的, 并且在全球越来越表现出它的多元化、多支柱发展方 向; 公共福利的主要内容是反贫困、教育等,社会福利 则还有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涵义。
第二节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一、传统的观点
第三节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世界社会福利的简要发展历程 1、剩余型社会福利 剩余型社会福利将社会福利看成是一种在
常规的社会机制不能正常运转或者不能满 足一部分社会成员某些较为特殊的社会需 求时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2、制度型社会福利 制度论认为,社会福利是任何社会都必需的重
要的职责和功能,主张应该积极地为个人和群 体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并有所成就。
其一,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其二,职业化的职 业福利,其三,社区化的社区服务。
三、世界社会福利发展进程给中国的启示
1、社会福利的推进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2、社会福利发展是为全民服务的制度,需要更新福利观念。

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

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

瑞典: “福利国家”的橱窗
·一方面, 它长期保持了高增长, GDP4-5%; ·另一方面, 在很长时间里实现了凯恩斯理论称 之为的“充分就业”, 失业率一直摆动在2%的低 水平, 通货膨胀率4-5%之间。 ·“高收入”, “高消费”, 项目齐全, 范围广 泛, 标准之高都达到了福利国家的上乘。 ·50-60年代, 国民生产总值的几乎2/3, 花费到 了装扮福利国家身上了。
方式不同
连续补偿,现金补 一次性补偿,现
偿和服务的方式 金补偿方式
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具有的潜在优势
·政府有权征税以实现对社会性风险的保险 ·政府能够使几代人共担风险(代际均衡) ·政府可以对社会保障支出进行指数化调整 ·政府可以制定和调整精算原则和财务机制
(二)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 国家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公民 和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他不幸事故而 暂时生活困难的公民所提供的物质帮助。
社会保障概念内涵的要点
• 第一, 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 第二, 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尤其是遇到社会风险的
成员; • 第三, 依据是国家立法和行政规定; • 第四, 物质基础是一定时期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成
的社会保障基金; • 第五,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国民生活保障需求, 改
善和增进国民福利。
•说明弊端是: 社会保障入不敷出,造成国家财政赤字
福利危机的表现
·1.高保险津贴,抬高了企业产品成本,结果是,削弱了国家 的对外经济竞争能力,也影响了私人企业的再投资。
·“普遍福利”政策的内容之一是,发给劳动者高社会保险津 贴,如高失业保险津贴,高工伤保险津贴,高退休保险津贴 ,高生育保险津贴,而社会保险津贴来源于劳动者和企业( 雇主)高保险费(保险税)的交纳,因而抬高了社会保险费 比例,抬高了产品成本(保险费摊入成本)。

《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
• 人老了:80岁以上都发补贴 – 凡年满80至89岁的老人,每年发放300元长寿补贴,90至99岁的老人每年 发放800元,100岁老人发放3600元补贴。
• 去世了:居委会将慰问吊唁 – 家里有亲人去世,由居住地社区居委会携带价值200元的“离世慰问包” 精选课件–pp-t -----2010年11月10日《京华时报4 》4
精选课件ppt
总资产净值限额 187,000元(1) 252,000元(1) 330,000元(1) 384,000元(1) 428,000元 463,000元 494,000元 518,000元 572,000元 616,000元
17
17
无亲属关系之高龄人士入息及总资产净值限额
申请人数 2人 3人 4人
人口,18个行政区域 ,
1104 平方公里。截至2010
年9月30日,香港公屋住房
大概有73万套,超过200万
人租住其中,约占香港总人
口的1/3。
精选课件ppt
14 14
2010年9月1日生效
地区
市区 沙田/荃湾/青衣/葵涌 大埔/将军澳/马鞍山 粉岑/上水/东涌 天水围/元朗/屯门 离岛
建议最高租金(元/ 平方米)
法国
如果超过两个孩子,那么每增加一个孩子,每月要增加
162.25欧元。
如果雇佣保姆照顾小于六岁的
孩子,且收入低于一定标准,
每个孩子每月可享受65.46到
199.78欧元。 孩子长到11岁
时,每月补助再增加30.62欧
元, 16岁时,每月再追 加54
欧元,直到孩子找 到工作止。
精选课件ppt
29 29
99
(一)社会福利概述
5、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 医疗卫生福利

社会福利概述.

社会福利概述.
第一讲 社会福利概述
第一节 社会福利





一、福利 米吉里解释说,福利welfare来源于一个古老的词汇:farewell,人们在 分手时用来表达良好祝愿的,意思是“旅途一帆风顺”、“祝愿生活美 好幸福”。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学词典》(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一种健康、幸福和舒适的良好状态。 马歇尔:这个词比它的姊妹词“财富”(wealth)更个人化、更主观。 福利与对状况良好、幸福(well-bing)的体验和良好状况的形成条件 有着复杂的联系说一个人活得好,是指他实际好并且感觉也好(doing well and feeling well)。 吉登斯:福利本质上不是一个经济学的观念,而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 它关乎人的幸福。 综合以上对福利的各种解释: 福利是指个人感觉自己的实际生活状况良好,因而产生了一种舒适、 幸福的主观感受的状态。
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比较
划分是否属于社会福利项目只需看它是否向
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以及是否由 公共资金或优惠政策支持,因而接受者可以 免费或低费地获得这些物质和服务产品。 从这个角度看,许多国家和许多研究者所使 用的“社会政策”“社会福利”这两个概念 所指的行动领域是一致的,以至于这两个概 念可以互换使用。
广义: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津贴、福利设施及相关服务 等 狭义: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以外的所有其他社会保障项目。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社会福利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内容:教育福利、住房福利、卫生福利、个人生活福利、 各种社会津贴 对象:妇婴、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单位职工 福利 给付形式:货币形式、实物形式服务形式

三、社会福利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福利的缺陷
1、畸形的福利板块结构 2、工资分配与福利分配相混淆 3、制度安排的非公平性
4、资金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5、职业福利严重异化
39
(三)我国社会福利的基本框架
1、社会福利事业
2、社会福利企业
3、社区服务 4、职业福利
40
思考题
1、试述基督教的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思想。 2、试述孙中山先生的社会福利思想。 3、当前我国社会救助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存在哪些问题? 4、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当前我国社会福利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35
(三)当前社会救助的突出问题
社会救助没有实现城乡统筹; 社会救助项目比较单一; 社会救助理念落后;


社会救助资金分担不合理;
社会救助管理缺乏统筹。
36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政策
基本特征
计划经济时期的缺陷 基本框架
37
(一)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基本特征
奇特的混合模式
典型城镇福利制度 就业关联福利制度
13
第一节 历史发展
14
一、从济贫制度到社会救助
现代社会救助的雏形,就是早期基于同情、
慈善而产生的救济,包括宗教慈善事业、官办
慈善事业及民间慈善事业。
15
(一)英国济贫制度的产生
1、1531-1601年是英国社会救济制度的初创和奠基 时期。 1531年,亨利八世颁布“救济物品法令” 1536年,亨利八世颁布“济贫法”
30
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计划经济时期:针对城市“三无”人
群实施救济。
90年代以来,逐步建立面向所有城市 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1
3、农村贫困救助
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而来的“五保”
供养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特困户救助
32
4、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
2003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
20
“贝弗里奇报告”
主张通过统一
社会保险缴费、统
一社会保障管理等
23条改革建议,建
立一个全社会性的
国民保险制度。
21
福利国家
从世界范围看,除了英国,其它一些西 方发达国家事实上也已经进入了福利国家时 期。如被誉为西方“福利国家橱窗”的瑞典 等西欧、北欧福利国家,均是高福利、全民 福利国家。
22
第二节 思想基础
1572年,都铎王朝发布“强制征收济贫税条例”
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济贫法》
16
(一)英国济贫制度的产生
2、1601-1795年是济贫法精神付诸实践的时期 1722年,《习艺所收容失业贫民法》 1662年,《居住法》 1782年,《吉尔伯特法》 1795年,《斯皮纳姆兰法令》
(一)新中国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 1949年11月,“不许饿死人”、“节约救灾,
生产自救,群众互助,以工代赈”
12月,《关于生产救灾的指示》
城市贫困户——“生产自救”
农村依靠集体力量给予保障,“五保”
29
(二)当前我国社会救助政策的主要内容
1、灾害救助 199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则》 目前尚无全国性的综合灾害救助法律, 也无国务院制定颁布的综合灾害救助行政法 规。 救灾的理念有待提高
7
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发展 贫困问题 老年人福利 残疾人福利 妇女儿童福利

农民工政策保护
8
主要内容


城镇住房福利
教育福利
灾害救助
福利彩票

社区服务贫困救助慈善公益事业9
10
本章内容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历史发展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思想基础
中国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政策回顾
社会福利概论 Social welfare
主讲:赵常兴
zcx08@
1
社会福利
2
广义的概念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
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
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3
特点
社会福利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每一项社会福利计划的出台总是带有明
显的功利主义目的;
23
一、西方的思想渊源
(一)基督教的思想 早期基督教教义对西方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产生了 直接影响。 在中世纪早期,教会对穷人的救助带有明显的歧视 性。 到了中世纪后期,确立教会应该救助穷人的观念。 此后,社会公正的概念逐渐确立,到了13世纪,法 律规定富人必须帮助穷人。
24
(二)重商主义经济学的思想
17
(二)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
1834-20世纪初是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成熟和定型 阶段。 1834年皇家委员会济贫法报告发表 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 1909年少数派报告均主张应彻底废除济贫法,通过 教育、年金、公费医疗等手段建立“国民最低生活标准”
体系,以取代济贫法式的社会救助制度。
26
二、中国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庄子——安全自然“和谐”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管子——实行善政,同穷济困
27
(二)近代以来的社会福利思想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主义思想: 平等主义的分配原则;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通过国家力量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28
第三节 中国以往政策回顾
15-18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的过渡时期。 重商主义经济学反对封建割据,力主中 央集权; 重商主义使得对穷人的态度逐渐恶化; 重商主义逐渐强化了“工作道德”。
25
二、中国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孔子——“大同”和“小康” 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老子——“小国寡民”
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淡化了强制、惩戒
色彩、强化了自愿受助,由民政部门独立主 管。
33
5、特定人群救助
救助对象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政策等原因被排除在单位制度之外
的城乡贫困人口。
34
6、临时救助
国家和社会对于城乡非贫困居民遭遇突
发事件的急难救助;
原有单位体制延续下来的各种“送温暖” 活动。
11
学习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救助和社会福 利的发展脉络,以及济贫制度、福利国家出 现的历史背景,理解并掌握社会救助与社会 福利的思想渊源,以及新中国社会救助和社 会福利政策的基本框架。
12
关键概念
济贫制度、福利国家、济贫法、灾害救 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贫困救助、城 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特定人群救助、 临时救助、社会福利事业、社区服务、社会 福利企业、职业福利
18
(二)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救助制度产生于20世纪 初,进入现代社会后,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已经不在个 人而在社会,因此,给贫困者提供物质援助也应当成为
政府和社会的责任,社会救助应当成为国民的一项基本
权益。
19
二、福利国家的兴起
二战后,各工业化国家在完善社会保险制 度的同时,普遍重视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西欧、 北欧等国家先后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建成了 对国民“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的福利保障制 度;其它国家虽然未走福利国家的道路,但不 断颁行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
4
特点
社会福利的普遍性;

社会福利较社会保险而言是较高层次的
社会保险制度。
5
狭义的概念
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老人、妇女儿童、
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
服务。
6
课程说明
“救济”蕴含有施舍的含义,而现代社
会保障制度中,“使人有尊严地接受帮助”
的理念已被广为接受,因此,在课程学习中 使用“救助”的表述更为恰当。
41
谢 谢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