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进展
当归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论文(共2篇)

当归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当归的应用及药理作用论述当归(学名:Angelicasinensis),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具有抗缺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还具有抗癌;护肤美容;补血活血;抑菌、抗动脉硬化等作用[1]。
同时还可以用于治疗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其中当归有效成分当归多糖是其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抗肿瘤及抗辐射损伤等作用的关键。
当归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各科。
本文对当归的一些其他作用主要论述如下。
1对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增强心脏血液供应,降低心肌耗氧量。
通过实验证明,给麻醉犬静脉或冠脉注射当归注射液后可见冠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量也明显下降[2]。
当归水提取液也能使离体单个豚鼠冠状血管扩张,灌流量增加,对实验性心肌梗塞有明显对抗作用。
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器官血流量。
在小鼠实验中,当小鼠处于慢性缺氧期间,每天注射当归提取液,可使缺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厚显着减轻。
吸入10%氧气的大鼠静脉注射当归后,肺动脉压上升幅度明显低于用药前,肺血管力也较给药前降低,进一步证明了当归对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动脉的扩张作用[3]。
给颈动脉注射花生四烯酸造成的大鼠急性脑缺血,实验模型腹腔注射当归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脑缺血症状,抑制血浆TXB2产生,增加血浆6-Keto-PCF1α。
2对机体血液系统的影响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当归有效成分阿魏酸可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5-HT释放,对抗TXA2洋物质的生物活性,增加PCI2活性,阻抑动静脉旁路形成时间长,血栓重量及长度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当归可使血粘滞性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
当归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细胞表面电荷而促进细胞解聚[4],降低血液粘度。
当归的有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

2 当归的药理作用
当归富含多糖袁 其中 D-葡萄糖尧D-木糖尧D-半 乳糖等为酸性多糖袁 可占干燥药材的 8.5%. 一般情 况下袁 当归多糖通过聚合作用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 杂多糖袁进而发挥补体活性作用[7]. 当归多糖可采用 水煮醇沉法分离提取. 大量数据表明[8]袁若用微波或 超声波对当归做预处理后袁 再用水提醇进行分离袁 即院先用用石油醚尧乙醚除去当归中的脂溶性物质袁 再用 85%的乙醇除去单糖等水溶性糖类袁然后水提 醇沉法制得当归粗多糖. 当归粗多糖蒸馏水溶解袁 用稀碱溶液提取并用阴阳离子混合树脂交换袁 最后 乙醇沉淀. 此方法可使当归多糖的提取率达到 80% [9]以上. 1.3 当归氨基酸
1 当归的化学成分
当归的化学成分较复杂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袁 化学成分也随之更迭袁就目前探究表明当归的化学 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尧多糖尧氨基酸尧有机酸[2]和黄 酮等有机成分. 1.1 当归挥发油
当归中所包含的挥发油共几十多种袁其中显中 性的挥发油可占 88%袁酚性油次之渊10%冤袁酸性油仅
占 2%. 近 30 年来袁学者均效仿李菁[3]对当归挥发 油进行提取院即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当归中的挥发油. 实验数据表明藁本内酯含量最高袁 其次是丁烯基酞 内酯. 这两种物质从化学结构来讲为苯酞类化合 物曰当归双藁本内酯 A袁正丁基四氢化内酯等均是苯 酚类二聚体曰琢-蒎烯尧 异菖蒲二烯等是萜类化合物 的代表曰苯酚尧丁烯基苯酚等则代表酚类化合物袁此 外含有正十一烷等烷烃化合物[4-6]. 1.2 当归多糖
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

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摘要】目的:对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方法:总结和分析近些年国内外有关文献。
结果:当归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
结论:当归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中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当归;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349-02当归(Angelica sinensis)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它具有止痛、和血、滑肠、调经、补血等作用,研究表明当归与其有效成分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多方面有显著作用,当归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所关注,本文就近些年对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展作简要分析。
1.当归的化学成分分析挥发油和水溶性为当归的主要成分。
其含量中0.2%~0.4%为挥发油,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为藁木内酯,其次为正丁烯基辅内酯,具有特异的芳香味[1]。
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阿魏酸、烟酸、豆甾醇、尿嘧啶、丁二酸、香夹兰酸、十四醇-1、钩吻荧光素以及D-葡萄糖苷。
还含有多种糖分、氨基酸等等多种无机元素[2-3]。
2.当归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2.1 有效保护心机细胞研究发现当归中含有的阿魏酸可以增加小鼠的血流量,并且可以稳固心肌细胞膜,保护小鼠心肌细胞,抗缺氧能力得到提高,细胞的损失程度缩小[4]。
宋延平等[5]实验证明使用5~20g/kg当归补血汤可以显著提高麻醉小鼠的舒张压平均值和收缩压的平均值,但心率则没有影响。
在10g/kg的时候小鼠的缺氧时间得到延长。
10~20g/kg当归补血汤可以使断头的小鼠呼吸时间得到延长。
当归也能使小鼠的心肌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但对环磷酸鸟苷(cGMP)没有显著作用。
cAMP的浓度增长,可以提高cAMP和cGMP的比值,它的机理作用可能是激活了依靠环磷酸腺苷的蛋白激酶,从而促进了钙的释放,心肌细胞得到加强,并发挥了作用。
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_张树红

·综述·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张树红,谷海玲莱芜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山东271100摘要:当归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当归为补血要药。
当归中起主要补血作用的化学成分是: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
笔者查阅了近年来有关当归多糖的文献资料,通过现代对当归多糖的研究,概述了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现代临床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当归;当归多糖;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208(2014)10-0077-02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
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当归的主要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阿魏酸、ASP、氨基酸和维生素等,ASP为当归补血主要成分,现就ASP 所具有的药理作用和现代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药理作用1.1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ASP在凝血方面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既有抗凝血活性又有明显止血作用。
给小鼠注射ASP5mg/kg,1次/d,共3d,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出血时间明显缩短;给家兔静脉注射ASP2mg/kg,连续3d,TT和APTT明显延长,而PT 则无差异。
提示ASP抗凝血作用主要是影响了内源性凝血系统,而对外源性凝血作用较弱[1]。
1.2促进造血小鼠于7Gy剂量照射前24h,腹腔注射ASP300mg/kg,可使照射小鼠脾内源性造血灶数、脾重及骨髓有核细胞明显增加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2]。
给小鼠体内注射ASP有使外周造血干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3]。
ASP可使小鼠BMSCs 粘附分子表达降低[4]。
对大鼠气血双虚的模型,予以ASP15mg/kg灌胃,1次/d,连续14d,可使气血双虚大鼠IL-6和EPO非常显著提高[5]。
1.3保肝ASP给小鼠灌胃500mg/kg,1次/d,连续7d,可降低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血清GST、AST,降低肝组织MDA。
当归多糖的药理学研究新进展

2 0 o 5 '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1 - 1 4 .
2 . 1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外周血红蛋白( H b 量是临床评价贫 血病的 『 8 厦雪 雁, 彭 仁琚, 王智勇. 当归多 糖及其分 离 组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 0 1 2 0 4 _ 2 O 7 . 重要指标, 当归多糖自 § 加外周血红细胞 、 白细胞、 血红蛋白及骨髓有核 效应 武 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2O 细胞 数 张 晓君等在 当归多 睹的免疫 活性和对造 血功能 影响实验 中发现 当 【 9 ] 刘景田, 党小军, 王惠萍' 等. 中药多糖对红细胞膜相 c D免疫油} 生 的调节作 归多 糖有升 高 H 贫血症状 作用l l q 口以 3 H — T d R掺人法 对骨髓 有核细 用l J l 中国现代 医学杂志2 0 0 Z 1  ̄ 1 胞D N A合成代谢进行测定, 当归多糖能显著增加辐射损伤小 鼠内源幽 卑 【 1 O ] 张晓君 最陈, 胡鹈 等. 当归多糖的免疫活陛和对造血功能影响f f 1 . 中药 药理与临床’ 2 0 0 Z l 8 4 _ 2 5 . D N A合成。 2 2对凝血和血, J 、 板聚集的影响。杨铁虹、 贾敏等在当归多糖对凝血 【 1 1 】 杨铁 贾敏梅 其炳, 等 当归多糖对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中药材’ 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当归多糖既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 又有明 2 0 0 2 , 2 5 ( 5 ) : 3 4 4 - 3 4 5 . 显的止血作用I I 。 止血主要与血小饭功能存 关系, 当归多塘自 血小 [ 1 2 J 田庚元, 冯宇渔 林颖植 物 多糖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药杂志, 1 9 9 5 2 0 (  ̄ 4 41 . 板聚集, 是其 止血的作用途径。 3抗肿瘤 作用 [ 1 3 ]  ̄ - , 崔玉芳, 黄荣巍等. 当归多糖的制备及抑瘤作用Ⅱ l 科学 技术与工 近些年研究发现云芝多糖 、 猪苓多糖 、 香菇多糖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  ̄ o o 3 3 ( 6 ) 61 - 5 z 功能的’ 活 中 瘤的作用 近些年对当归 [ 1 4 ] 洪艳, 刘煜敏 熊小红 等. 当归多糖对放射损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造 展. 骆传环等通过水提醇沉超滤等方法获得当归多糖采 用获得当归多糖 血功 能的保护 作 用 医学临床研 究, 2 0 0 Z 1 9 ( 1 1 — 3 2 对于小鼠 S 1 8 0 实体瘤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当归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 [ 1 5 ] Y o n e i S . X - r a y - i n d u c e d S t r u e t u r a 1 c h a n g e s i n e r y t - h mc y t e m e m-
当归多糖药理作用的新进展

[71 曾 炜炜, 邹典定.当 归多糖诱导K 白 562 血病细胞凋亡及相关凋 亡基因 实 研究[J].E 学新知杂志, 的 验 [ K 2005;15(2):30-32. [81 杨 兴斌, 炳.当 糖对 腹腔巨 胞释 梅其 归多 小鼠 噬细 放细胞 效应分 子的 作 诱导 用[J].细胞与 免疫 志, 分子 学杂 2004;20(6):747- 749. [9] 凌小曼, 虹.当 搪对血 丁 归多 痰症动物免 功能和 疫 抗氧化功能 的 [J] 中 K院 影响 国 药学杂 2002;22(10):584-586 志, [1 许 莹, 虹.当 糖对糖尿病小鼠 0] 丁 归多 抗氧化功能的 田 影响 .
最新文献, 现就其 2000 年以来的药理研究进行综述。
1 免疫调节作用 当归多糖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杨铁 虹[1 n通过实验发现 ASP 有促进 T 细胞增殖的作用, 从而促进 了细胞免疫功能。杨铁虹[ 1 2还发现当归多糖能对抗环磷I 胺 引起的小鼠脾萎缩, 增加正常小鼠脾重;还可促进正常及免
[ 收稿日 期]2006- 12- 27
目 已有大量实验表明了当归多糖能有效清除氧自由 前, 基, SOD 活性。 增加 近几年, 凌小曼m 等人发现 ASP 可明显升
中药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性味甘辛温, 有补血、
活血、 调经、 滑肠等功效。当归多糖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 de, ASP)是中 归主 成 之 作者 了 i 药当 要 分 一。 查阅
脾脏和骨髓造血功能。
子 a (TNF- a ), 间接发挥抗肿瘤作用I s].
6 抗病毒
当归多糖可以促进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的
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当归,作为中医药学中的瑰宝,自古以来便在中医药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不仅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而且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因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当归的化学成分复杂而丰富,包括挥发油、多糖、阿魏酸、苯酞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共同赋予了当归其独特的药理活性。
在药理作用方面,当归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血栓形成等多种生物活性,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其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当归化学成分的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当归的药理机制,而且可以为当归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指导。
二、当归的化学成分当归,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涵盖了多种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苯酞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以及氨基酸等。
挥发油:挥发油是当归的重要化学成分之一,主要包括藁本内酯、丁烯内酯、当归内酯等。
这些化合物赋予了当归特有的香气,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药理活性。
苯酞类化合物:苯酞类化合物是当归的另一主要活性成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魏酸。
阿魏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是当归发挥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在当归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包括当归素、异当归素等。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活性,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保护作用。
多糖:当归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多糖成分,如当归多糖等。
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对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氨基酸:当归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如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和促进细胞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当归的化学成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成分在当归的药理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0月第9卷第30期·综述·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当归为伞形科(umbrelliferae )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 的根,当归入肝、心、脾,药性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为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之一,素有“十方九归”之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现代提取分离、含量测定方法对当归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多糖是其主要成分之一。
我国学者邓永健等[1]从岷县当归中分离出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 ,AP ),组分含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以及半乳糖酸等。
AP 为当归主要水溶性成分,且具有明显地改善血液系统、免疫促进、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故成为当归药效成分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P 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血液系统作用AP 能增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骨髓有核细胞数,并且这种作用在外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受到抑制时尤为明显。
同时,AP 能够影响动物机体的造血系统,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小鼠与人髓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Liu 等[2]将AP 作用于小鼠脾细胞后发现,小剂量AP (2.3mg/kg )可以快速恢复贫血小鼠的外周血红蛋白至正常水平,缓解了贫血症状。
另有实验发现,AP 能有效地刺激正常小鼠及贫血小鼠的早、晚期红系祖细胞和CFU-GM (粒细胞及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增殖,并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其向红系、粒系细胞方向分化[3]。
同时,我国学者柳永青[4]发现,AP 通过保护和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了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导、激活造血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等,从而产生造血效应。
杜小丽等[5]探讨了AP 对小鼠造血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为阐述AP 在造血调控和动员方面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研究发现,AP 组小鼠外周血的WBC 、Sca-1+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而骨髓MNC 和Sca-1+细胞数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同时细胞表面CD49d 表达阳性率明显下降(P <0.05),推测AP 使造血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发生变化,影响造血细胞对骨髓基质的黏附力而使其“外移”至外周血而产生动员效果,而这也为AP 成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造血作用外,AP 在凝血方面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
杨铁虹等[6]经AP 对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研究发现,AP 主要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显著延长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产生抗凝血作用;同时能促进血小板聚集,产生生理性止血作用。
2免疫促进作用近年来,AP 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受到了广泛研究。
大量药理及临床试验证明,AP 不仅能激活T 、B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还能促进细胞因子生成,促进抗体生成,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杨铁虹等[7]利用小鼠脾细胞经氢化可的松作用制成免疫抑制模型,再加入适量AP 后观察到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对染料的廓清率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显著提高,说明AP 对非特异性免疫具有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AP 对特异性免疫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洪艳等[8]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照射+AP 组,经60Co 辐照后检测三组经ConA 诱导的T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L-2和血清抗体产生能力。
实验显示,正常对照组和照射+AP 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P <0.01),表明AP 能拮抗60Co γ射线所致的免疫功能损伤,预示着AP 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调节剂用于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具有应用前景。
Chen 等[9]从当归中提纯获得AP 及其他3种水溶性成分,在利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这4种成分的免疫调节活性进行评估后发现,AP 较其他3种成分更能促进细胞增殖及NO 和H 2O 2的释放,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 )和溶菌酶(LZM )活性,增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细胞表面表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温悦傅正毅赖艳孟德胜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重庆400042[摘要]当归多糖为当归主要水溶性成分,具有明显地改善血液系统、免疫促进、抗肿瘤、抗辐射等作用,故成为当归药效成分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当归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当归多糖;药理作用;进展[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0(c )-0027-03Research progress of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angelica polysaccharidesWEN Yue FU Zhengyi LAI Yan MENG Desheng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2,China [Abstract]Angelica polysaccharide is the main water-soluble component of Angelica sinensis ,which has comprehensiv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improvement of blood system,immunological enhancement,anti-tumor and anti-radiation.It becomes a hot spot in the study of angelica efficacy component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search progress related angelica polysaccharide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t home and abroa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clinical use.[Key words]Angelica polysaccharides;Pharmacological action;Research progress[基金项目]第三军医大学预研基金(40115-1258#)。
[作者简介]温悦(1976.7-),女,硕士研究生,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及药理学。
[通讯作者]孟德胜(1966.4-),男,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理学。
27·综述·2012年10月第9卷第30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达和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基因表达等,由此可预测AP 有可能作为临床免疫调节剂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
对于AP 调节免疫的机制也有较多研究。
Yang 等[10]将AP 经体外研究发现,其免疫调节活性是通过调节Th1和Th2等相关特异性免疫细胞因子来实现的。
细胞增殖结果表明,AP 对总脾细胞、巨噬细胞和T 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使IL-2和IFN-γ的生成增加,基因表达增强。
同时细胞因子的响应时间-效应关系也表明,AP 在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参与激活,其次对T 细胞也有辅助性作用。
3抗肿瘤作用在研究AP 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与诱导分化作用时,郑敏等[11]发现AP 对K562细胞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并随着加入AP 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加,但高浓度的AP 却表现出明显的毒性反应。
因此,当AP 作为抗肿瘤药物时,浓度的选定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杨劲松[12]通过研究发现,AP 与瘤苗联用后二者有协同作用。
AP 能通过其免疫促进作用而提高瘤苗抗瘤疗效,其抑瘤效果优于单用AP 或瘤苗组。
这种瘤苗与免疫促进剂联用抗瘤的方法也成为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对AP 结构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AP 的抗肿瘤作用与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联系。
李小强等[13]将当归总多糖分离纯化后得到了AP-1c Ⅱ。
这种均一性多糖在荷瘤小鼠体内通过增加免疫器官的质量和免疫细胞的数量,激活小鼠巨噬细胞并增强其吞噬功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IL1-β,TNF-α及活性氧等),从而抑制荷瘤小鼠S180的生长。
然而不同结构的AP 抗肿瘤作用也具有较大的差异。
Cao 等[14]从当归中分离出3种酸性多糖(AP-3a 、AP-3b 和AP-3c ),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和抗肿瘤活性:AP-3b 和AP-3c 造成脾细胞浓度依赖性增殖,上调脾细胞中IFN-γ、IL-2和IL-6的mRNA 表达,从而抑制小鼠S180肿瘤生长,增加了S180荷瘤小鼠的寿命;然而AP-3a 无明显效果。
另外有研究发现,AP-3c 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人结肠癌SW1116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5],其机制现仍在研究当中。
4抗辐射损伤作用机体在电离辐射的照射下会导致造血功能的损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损伤,从而导致出血、感染、恶性肿瘤等病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因此,寻求高效的辐射防护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AP 能作为辐射防护剂最直接的证据来源于洪燕等[16]研究,接受60Co γ射线照射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给小鼠皮下注射AP 后10d 可明显对抗放射引起的血细胞减少,故AP 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同样,Sun 等[17]则利用天然当归中提取出的酸性多糖AP3预处理小鼠模型,经60Co γ射线照射后小鼠外周淋巴细胞死亡显著减少(P <0.05)。
说明AP3能保护小鼠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对抗放射性损伤,具有潜在的放射防护作用。
另外洪燕等[18]认为,AP 能提高放射损伤小鼠(一次性全身照射60Co γ5Gy )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促进放射损伤小鼠ConA 诱导的胸腺细胞增殖。
这也同时为AP 作为放射防治药及化疗患者的免疫增强剂应用与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
5抗氧化作用AP 能增强心、脑、肾、胰四脏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降低心、脑、肾、胰中丙二醛(MDA )的含量,发挥抗氧化效应[19]。
操刚等[20]实验研究发现,AP 能对抗四氯化碳(CCl 4)所致肝损害,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 ),使之恢复到近正常水平,血清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 )也逐渐恢复正常,同时进一步观察到,AP 能明显阻止CCl 4引起过氧化产物MDA 含量的升高,使之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