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研究的前沿问题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理论前沿和研究进展

公共政策理论前沿和研究进展

(一) 公共政策伦理理论(Ethical Theory of Public Policy )
1、西方公共政策伦理研究简述
早期西方政策研究者坚持“实证主义”的观点,即事实与价值分开的观点, 主张政策分析的“价值中立性”,认为价值分析势必影响政策分析的科学性, 政策分析应处理“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应该”的问题。
❖ 在实践层面,政策研究者对政策主体行为进行了研究, 发展了政策管理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应急型政策管 理理论、创新型政策管理理论、公共政策结构管理理 论等 。
❖ 在实际的政府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 公共政策的模式有了新的变化。
❖ 问题已经不再是公民应不应当参与公 共政策,而是“如何将公民积极参与 的热情和行动与有效的公共管理过程 有机平衡或结合起来,如何将有序的 公民参与纳入到公共管理过程中来, 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融入积极、有效 的公民参与”。
集体利益论者认为,公共利益是指社会或国家中占绝对地位的集体利 益,而不是某个狭隘或专门行业的利益。
共享利益论者认为,公共利益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能够满足作为 共同体的人类的生存、享受、发展等公共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条件的总 称,即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全社会的整体共同利益。
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伦理精神的核心 ,“公共利益”取向 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必然性要求。

(一) 公共政策伦理理论(Ethical Theory of Public Policy )
2.1、公共政策伦理分析的意义 ❖ 有助于合理确定公共政策目标 ❖ 有助于规范公共政策价值导向
❖ 有助于协公共政策利益关系
2.2、公共政策中的伦理问题 ❖ 公共政策过程是多种利益的博弈过程。政策制定、执行和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逻辑起点 “公正性”是公共政策的最重要的伦理精神。 “合法性”是公共政策的重要条件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范本模板】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范本模板】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公共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政策评估,才能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收到了预期效果,从而决定这项政策应该继续、调整还是终结,科学的政策评估可以实现政策的价值化和民主化。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积极研究对策,确保政策评估的有效性,政策评估主体必须提高对评估工作重要性认识,建立独立专业的评估组织,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确立有效的评估标准,使评估制度化. 关键词:公共政策、评估、现状、问题、科学性、解决方法政策评估亦称政策评价,是政策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政策运行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本文认为,政策评估就是依照一定的标准,运用特定的方法,对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其实施后的效果、效益与效率所进行的综合评估。

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困难,研究其对策,对推进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我国当前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公共政策评估现在是政策过程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政策评估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困难。

1.缺乏独立的、正式的政策评估组织。

当前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行政的双轨结构功能系统,即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与各级人民政府。

事中和事后的评估工作,是鉴定领导者所选择的方案是否令人满意、执行部门,执行状况是否理想。

2.政策评估体制不够完善。

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评估机制,导致评估工作主观随意性很大,评价目的是消极的,评价动机也不甚妥当.3.政策评估的目的不够明确。

在我国现实生活中,由于政策问题的复杂性、变动性以及政策制定者的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政策目标常常难以明确。

很多政策都具有双重目标,并且政策目标不可量化,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很多政策目标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4.政策评估可行的方法、技术欠缺。

在我国,有些地方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有些领导的形式主义,都使公共政策评估的发展面临很大的瓶颈。

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探讨

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探讨

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探讨所谓的公共管理就是通过对公共权利进行协调,它包含了公共权力的影响范围和政策等方面。

我国的公共权利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期间的都属于公共权利。

自1949年成立新中国之后,领导人都在对公共管理进行了研究,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关于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就出现了很多问题,以下就是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一、公共管理过程中主导者的问题自邓小平同志实施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管理有了深入地研究,但对于公共管理的特殊性质上研究的并不是很深刻。

可以说,公共管理现在主要对象是公共事务,在如此多的公共事务下,自然就会有很多的公共管理模式。

由于公共事务具有动态性和无限性,所以,在公共管理不论是受何种因素的影响,都不改变公共管理主体的位置,以下就是对公共管理主导体的研究:(一)公共管理者多元化的功能在公共管理行为中,如果将政府、公民和非政府部门的第三方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将会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但是,公共管理是不能够把多元主体作为主导的,该观点主要是对三种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再划出相应的公共管理模式。

如果公共管理的主导体是政府,那么不管是民主式的管理模式还是集权式的管理模式,都会被称作是父子关系,也就是说,在整个公共管理的框架中,公民和非政府组织的脉络更为清晰,虽然这种研究走的是共同管理的模式,但是和实际有很大的差异。

(二)公共管理者多元并存的问题在公共管理的主导行为中,实施者可以是政府,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非政府部门的第三方,但公民和非政府部门的第三方并不能够完全重视政府的主导性。

(三)公共管理的三元体系三元体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种是政府主导型的公共管理行为,第二种是公共社会组织实施的公共管理,第三种是行政和非公共性管理相结合的公共管理。

以上这三种都能够实现国家的整体统一,但是,他们的职能并不是同等的,也就是说,这三种管理行为的结构并不相同,但是其的目的是相同的。

现阶段公共政策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阶段公共政策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阶段公共政策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现阶段公共政策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以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为基础, 着重分析现阶段公共政策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此提出了完善和改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政策分析;问题;对策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分析是二战后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应用学科, 它的出现为人类解决现实和潜在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它能够增加有关政府行动的知识, 帮助政策制定者“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 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等。

而中国公共政策分析的兴起则始于上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时期,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其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尽管如此, 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分析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 对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找出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 探索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分析的思路, 对于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在政府管理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政策分析的一般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内涵和特征。

就公共政策分析的功能及特性而言,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公共政策分析的重心在于为经济建设服务。

发展是“硬道理”这一论断早已深入人心, 在我国, 发展的关键就是促进经济的发展, 就是群策群力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因此,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

为此,改革开放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围绕着“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公共政策。

这些政策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我国综合国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对于公共政策分析而言, 一方面, 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为科学地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 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公共政策分析同样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为经济建设服务。

论当前公共政策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当前公共政策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E$F
就我国当前公共政策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 行初步探讨。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不断探索并积累适应 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适应于改革开放要求的公 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基础, 着 手进行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 将公共政策决策的科 学化和民主化当作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内容、 任务或目标, 在朝 向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以及法制化上做了许多有 益的探索,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但我们也必 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决策体制 向现代决策体制的转变时期, 传统的决策体制及模 式并未彻底消除, 现代化的决策体制并未最终确立 起来。审视目前的状况, 我国公共政策决策中主要 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 公共政策决策系统和机构存有缺陷
第 !% 卷 第 & 期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C 年 D 月 ./)?* !""C
’()* !% +(*&
.(/012) 34 56789 +296(12)6968: ;1:969/98 ,<=6)(:(>=? 21@ A(B62) AB681B8:-
论当前公共政策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泛的充分讨论, 少数领导者想当然, 个人随意拍板、 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 全心全意为人
# !" #
万方数据
民服务, 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理应成为各级政府 制定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与此相联系, 政府 的一切公共政策应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 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给人民带来实际利益作为判断 其有效性、 合理性的根本性的价值标准之一。 二

我国公共政策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公共政策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公共政策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政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政策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

纵观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状况,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政策执行偏误,即政策执行者在实施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使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等政策失真现象。

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探索出解决对策并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公共政策,政策失真,执行偏误,政策执行一、引言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政治系统输出的主要内容,公共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社会价值分配方案。

然而,公共政策在付诸实施之前仍然只是一种具有观念形态的分配方案,其效能必须经过实际的执行过程才能得以发挥,再好的公共政策也只有通过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其目标的实现。

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并解决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问题,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紧迫的重大现实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误,不但会直接影响政策问题的解决,导致预定政策目标落空,而且会损害政府形象,削弱政府权威和公信力。

纵观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状况,不难发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从而使得政策在执行中产生偏差和变形。

具体来说, 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替换性执行。

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

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

《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涉及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学科,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一系列前沿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问题既关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也与人民裙众的福祉紧密相连。

深入研究公共管理前沿问题,对于推动公共管理理论创新、提升公共管理实践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服务的优化与创新在当今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共服务的优化与创新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前沿问题。

如何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往往存在着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如何通过创新供给方式,如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来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速度和质量,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教育领域,可以探索政府与民办学校的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发挥民办学校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在医疗领域,可以推动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另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裙体之间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通过政策调整和资源倾斜,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覆盖,让全体人民裙众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需要深入思考和努力实践的方向。

这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提升等多个方面。

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水平,促进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差距;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确保困难裙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优化与创新,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同时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形成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

还需要加强对公共服务绩效的评估和监督,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符合公众的期望。

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能力之一,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应对复杂社会问题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论当前公共政策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当前公共政策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遇到事情 “拍胸脯” 、 出了问题 “拍屁股” 些地方及部门特别是在基层的决策者对现代决策 “拍脑袋”
推进公共政策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 法制 化的对策建议
(一) 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的决策观念, 营造 良好的决策环境 公共政策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公共政 策的性质、 方向、 合法性、 有效性和社会公正的程 度。人们制定公共政策是以利益和价值为基础的。 因此, 价值观的确立和选择是公共政策的决定性因 素之一。 公共政策最基本的价值观包括以下两个方 面: 一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至上。 在一定意义上, 广 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 而不是部分公 民或公民团体、 族群、 集团的共同利益。 我国是社会 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政府所有管理职能的发挥实际
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 务于一定社会、 经济、 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 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是当代政府的命脉。 作为政府所提供的一种重要公共物品和进行公共 管理的基本手段, 公共政策在解决公共问题, 满足 社会需要, 调适政府功能和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政策的正确与否, 将 直接导致政府工作的成败和国家民族的盛衰。 正如 亨廷顿指出: “ 一种政治体制首先必须能够创制政 策才能成功地处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面临经
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的权威地位还不够高, 它们之间 的协调配合还有待加强; 这些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的 职能发挥不全, 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充当 秘书班子而不研究政策的现象严重; 体制外或民间 的政策研究咨询组织的发育缓慢,不仅数量少, 而 且功能弱, 它们与决策子系统及官方政策研究咨询 机构也往往缺乏制度化的联系, 在公共政策决策过 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 公共政策决策的方法和手段需要创新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共政策决策的方法 和手段有所丰富, 但并没有完全实现从传统的经验 决策向现代的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的彻底转变。有 理论、 方法和技术进入决策领域的重大战略意义认 识不足, 对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和法制化的价值 和重要性缺乏理解, 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决 策行为局限在传统经验决策的狭隘视野中, 缺乏宏 观的、 系统的、 战略性的决策意识, 没有完全掌握现 代化的科学方法, 决策方法简单, 决策手段贫乏。 在 决策中定性分析多, 定量分析少; 规范性研究多, 实 证性研究少。 第三, 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的程序化和法制化 程度不高 美国著名的大法官福兰克弗特说: 自由的历史 基本上是奉行程序保障的历史。 这充分说明了程序 在法治国家的作用。!$#然而目前在我国的公共政策 决策过程中, 一些必要的功能环节 (如问题界定、 结 果预测和追踪评介等) 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 至被忽视, 科学的、 合理的决策程序并未完全确立 起来。没有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 没有经过认真的 理论分析, 没有经过专家的详细论证, 没有经过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西方政策科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安德森( J·安德森(政策过程理论) 安德森 政策过程理论) 米切尔·黑尧 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 黑尧( 米切尔 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 保罗A.萨巴蒂尔(政策过程新理论及支持联盟框架) A.萨巴蒂尔 保罗A.萨巴蒂尔(政策过程新理论及支持联盟框架) 尼古拉斯·扎哈里尔迪斯 多源流分析) 扎哈里尔迪斯( 尼古拉斯 扎哈里尔迪斯(多源流分析) 詹姆斯·L 特鲁等人的 中断—平衡模式 特鲁等人的( 平衡模式) 詹姆斯 L·特鲁等人的(中断 平衡模式) 科布和C 埃尔德( R·科布和C·埃尔德(政策议程设立) 科布和 埃尔德 政策议程设立) 唐斯( A·唐斯(议题焦点的周期) 唐斯 议题焦点的周期) 金顿( J·金顿(政策之窗: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 金顿 政策之窗: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 迈克尔·豪利特 豪利特、 拉米什 政策周期与政策子系统) 拉米什( 迈克尔 豪利特、M·拉米什(政策周期与政策子系统) 安东尼·唐斯 官僚制内幕) 唐斯( 安东尼 唐斯(官僚制内幕) 詹姆斯·Q 威尔逊 官僚制的运作及其原因) 威尔逊( 詹姆斯 Q·威尔逊(官僚制的运作及其原因) 彼得斯( G·彼得斯(官僚制的政治) 彼得斯 官僚制的政治)
三、西方政策科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拉斯韦尔( H·拉斯韦尔(政策科学与政策过程) 拉斯韦尔 政策科学与政策过程) 林德布洛姆( C·林德布洛姆(渐进主义) 林德布洛姆 渐进主义) 西蒙( H·西蒙(有限理性与决策程序) 西蒙 有限理性与决策程序) 奥斯特罗姆( E·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 奥斯特罗姆 制度分析) 哈丁( G·哈丁(公地悲剧) 哈丁 公地悲剧) 詹姆斯·M 布坎南 公共选择) 布坎南( 詹姆斯 M·布坎南(公共选择) 戈登·塔洛克 寻租理论) 塔洛克( 戈登 塔洛克(寻租理论) 肯尼斯·约瑟夫 阿罗(社会选择) 约瑟夫·阿罗 肯尼斯 约瑟夫 阿罗(社会选择) 沃尔夫( C·沃尔夫(非市场决策) 沃尔夫 非市场决策) 奥尔森( M·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 阿里森的( G·阿里森的(决策本质论) 阿里森的 决·K 迪克西特 迪克西特( 阿维那什 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制定的交易成本政治 学的视角) 学的视角) 丹尼尔·W 布罗姆利 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 布罗姆利( 丹尼尔 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 瓦尔林·欧根 经济政策的原则) 欧根( 瓦尔林 欧根(经济政策的原则) 克拉斯纳( S·克拉斯纳(国家利益与政策理论) 克拉斯纳 国家利益与政策理论) 坎贝尔( J·坎贝尔(政策冲突及其消除) 坎贝尔 政策冲突及其消除) 汤普森、 埃利斯 埃利斯、 威达尔夫斯基 文化理论) 威达尔夫斯基( M·汤普森、R·埃利斯、A·威达尔夫斯基(文化理论) 汤普森 布络姆—汉森 J·布络姆 汉森(新制度主义的政策网络分析) 布络姆 汉森(新制度主义的政策网络分析) 谢林( T·谢林(分水岭与反转模型) 谢林 分水岭与反转模型) 齐默尔曼( R·齐默尔曼(灾变管理与政策性质) 齐默尔曼 灾变管理与政策性质) 罗伊( J·罗伊(政策的四种类型) 罗伊 政策的四种类型) 斯皮策( R·斯皮策(政策类型论) 斯皮策 政策类型论)
三、西方政策科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琼斯( B·琼斯(官僚制决策规则) 琼斯 官僚制决策规则) 斯坦布鲁纳( J·斯坦布鲁纳(决策控制论) 斯坦布鲁纳 决策控制论) 德罗尔( Y·德罗尔(最佳决策模型) 德罗尔 最佳决策模型) 埃泽奥尼( A·埃泽奥尼(混合扫描模型) 埃泽奥尼 混合扫描模型) ·马奇 垃圾桶模式) 马奇( 詹姆斯 G ·马奇(垃圾桶模式) 福里斯特( J·福里斯特(决策风格或有限合理性模型重构) 福里斯特 决策风格或有限合理性模型重构) 巴克拉克和M 巴拉兹( P·巴克拉克和M·巴拉兹(权力两面性) 巴克拉克和 巴拉兹 权力两面性) 荣蒂尼利( D·荣蒂尼利(公共计划与政策战略) 荣蒂尼利 公共计划与政策战略) 凯尔曼( S·凯尔曼(决策过程评价标准,政策制定与公共精神) 凯尔曼 决策过程评价标准,政策制定与公共精神) 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 罗尔斯( 约翰 罗尔斯(正义论)
三、西方政策科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诺伊施塔特( R·诺伊施塔特(总统权力理论) 诺伊施塔特 总统权力理论) 鲁尔克( F·鲁尔克(官僚权力理论) 鲁尔克 官僚权力理论) 林普斯基( M·林普斯基(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基层官僚) 林普斯基 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基层官僚) 波特( R·波特(辅佐总统决策的方式) 波特 辅佐总统决策的方式) 里普利和G 富兰克林( R·里普利和G·富兰克林(议会和官僚制关系) 里普利和 富兰克林 议会和官僚制关系) 威廉·F 韦斯特 控制官僚:制度制约的理论与实践) 韦斯特( 威廉 F·韦斯特(控制官僚:制度制约的理论与实践) 伦纳德·西尔克 美国的权势集团) 西尔克( 伦纳德 西尔克(美国的权势集团) 沙夫( F·沙夫(组织间政策形成理论) 沙夫 组织间政策形成理论) 戈里维特茨( P·戈里维特茨(社会联合理论) 戈里维特茨 社会联合理论) 齐斯曼( J·齐斯曼(金融体制类型和产业调整政治) 齐斯曼 金融体制类型和产业调整政治) 夸克( P·夸克(协作解决政策冲突) 夸克 协作解决政策冲突) 韦弗( R·韦弗(回避责难动机理论) 韦弗 回避责难动机理论) 麦克雷( D·麦克雷( 政策选择的专家建议) 麦克雷 政策选择的专家建议) 约翰·克莱顿 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克莱顿·托马斯 约翰 克莱顿 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三、西方政策科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 托马斯 戴伊(理解公共政策) 戴伊 帕里斯和J 雷诺兹( D·帕里斯和J·雷诺兹(政策研究的逻辑) 帕里斯和 雷诺兹 政策研究的逻辑) 戴维·伊斯顿 政治系统论) 伊斯顿( 戴维 伊斯顿(政治系统论) 加布里埃尔·A 阿尔蒙德 政治体系、过程与政策) 阿尔蒙德( 加布里埃尔 A·阿尔蒙德(政治体系、过程与政策) 里夫林( A·里夫林(社会行动的系统思维) 里夫林 社会行动的系统思维) 博布罗和J 德赖泽克( D·博布罗和J·德赖泽克(政策分析设计) 博布罗和 德赖泽克 政策分析设计) 斯通( D·斯通(政策悖论与政治推理) 斯通 政策悖论与政治推理) 伊肯伯里的( G·伊肯伯里的(制度主义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途径) 伊肯伯里的 制度主义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途径) 米德( L·米德(政策研究的政治经济学途径) 米德 政策研究的政治经济学途径) 丁伯根( J·丁伯根(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 丁伯根 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 尼古拉·阿克塞拉 经济政策原理) 阿克塞拉( 尼古拉 阿克塞拉(经济政策原理)
《公共政策研究》 公共政策研究》
公共政策研究的前沿问题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2009 年 9月 陈振明
导言
近一、二十年来,国外的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 近一、二十年来,国外的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政 策科学)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策科学)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本学科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新途 新理论以及新方法,同时, 径、新理论以及新方法,同时,也分散在其他学科领域对各种实 质性政策(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策)的研究之中。公共政策研究 质性政策(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策)的研究之中。 似乎正在向后现代主义或后实证主义的转变之中。有学者认为, 似乎正在向后现代主义或后实证主义的转变之中。有学者认为, 当代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相当程度上处在四分五裂而无法统合的状 态,而各方鼎立的研究态势可以归纳为政策分析与政治的公共政 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之争论, 策、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之争论,后实证主义者强调公共政策 的政治内涵与价值冲突( 的政治内涵与价值冲突(陈庆云等)。
三、西方政策科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克朗( R·M·克朗(系统分析与政策科学) M 克朗 系统分析与政策科学) 奎德( E·S·奎德(公共决策分析) S 奎德 公共决策分析) 戴维·L 韦默 政策分析与制度设计) 韦默( 戴维 L·韦默(政策分析与制度设计) 邓恩( W·邓恩(政策分析结构化方法) 邓恩 政策分析结构化方法) 兰多( M·兰多(政策分析的适当领域) 兰多 政策分析的适当领域) 威尔达夫斯基( A·威尔达夫斯基(作为技艺的政策分析) 威尔达夫斯基 作为技艺的政策分析) 马琼( G·马琼(政策分析与公共讨论) 马琼 政策分析与公共讨论) 克雷默( F·克雷默(作为意识形态的政策分析) 克雷默 作为意识形态的政策分析) 佛尔曼尼( R·佛尔曼尼(科学政策分析的虚伪性) 佛尔曼尼 科学政策分析的虚伪性) 福里斯特( J·福里斯特(批判的政策分析理论) 福里斯特 批判的政策分析理论) 罗兹( S·罗兹(经济学上的政策分析) 罗兹 经济学上的政策分析) 波恩( R·波恩(政策分析与政治) 波恩 政策分析与政治) 卡普兰( A·卡普兰(政策分析与政策分析家的道德责任) 卡普兰 政策分析与政策分析家的道德责任)
二、公共政策研究的若干新理论
政策主体或政策行为者( 政策主体或政策行为者(国家的角色及其与市场和社 会的关系、政策子系统、议题网络与政策网络等)。 会的关系、政策子系统、议题网络与政策网络等)。 政策过程的新理论(制度理性选择、 政策过程的新理论(制度理性选择、多源流分析 、倡 导联盟框架、中断-平衡模式、政策扩散框架等)。 导联盟框架、中断-平衡模式、政策扩散框架等)。 政策议程、政策执行、政策评估、 政策议程、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周期与政策变 政策学习、政策传播、政策创新等)。 迁(政策学习、政策传播、政策创新等)。 政策分析与政治决策(政策分析设计、政策悖论、 政策分析与政治决策(政策分析设计、政策悖论、政 策对话、政策论证、公民参与等)。 策对话、政策论证、公民参与等)。 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的特性、分类、选择、评价、 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的特性、分类、选择、评价、应 用和组合等)。 用和组合等)。
三、西方政策科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普雷斯曼和A 威尔达夫斯基( J·普雷斯曼和A·威尔达夫斯基(共同行动的复杂性和政策执行的动 普雷斯曼和 威尔达夫斯基 态关系) 态关系) 威尔达夫斯基和G 马琼( A·威尔达夫斯基和G·马琼(作为进化的政策执行) 威尔达夫斯基和 马琼 作为进化的政策执行) 巴达克( E·巴达克(政策执行游戏) 巴达克 政策执行游戏) R·埃尔默尔(政策执行的组织模型) 埃尔默尔(政策执行的组织模型) 埃尔默尔 伯曼( P·伯曼(宏观执行与微观执行的研究) 伯曼 宏观执行与微观执行的研究) 卡利斯塔( D·卡利斯塔(交易费用与政策执行) 卡利斯塔 交易费用与政策执行) 埃尔默尔( R·埃尔默尔(后退式执行分析理论) 埃尔默尔 后退式执行分析理论) 里普利和G 富兰克林( R·里普利和G·富兰克林(政策执行与官僚制) 里普利和 富兰克林 政策执行与官僚制) R·蒙特乔伊和L·奥图尔(组织内部的政策执行研究) 蒙特乔伊和L 奥图尔(组织内部的政策执行研究) 蒙特乔伊和 奥图尔 巴尔达茨和R 卡根( E·巴尔达茨和R·卡根(规制政策的执行战略) 巴尔达茨和 卡根 规制政策的执行战略) 乔伊等( M·乔伊等(第三代政策执行理论) 乔伊等 第三代政策执行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