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的原理_技术状态与展望_衣宝廉
燃料电池技术原理和发展前景

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电化学发电装置,近年来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
借着这次小论文的机会,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学习,同时对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将在这篇小的学习报告中,总结自己学到的一些有关燃料电池的知识。
1.简介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持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普通电池基本相同,也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物质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所不同的是燃料电池进行化学反应所需的物质是由外部不断填充的。
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和离子导电的电解质构成,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电化学电池类似,燃料在阳极氧化,氧化剂在阴极还原,电子从阳极通过负载流向阴极构成电回路,产生电流。
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原理这个反应是电解水的逆过程。
电极应为:负极:H2 +2OH-→2H2O +2e-正极:1/2O2+H2O+2e-→2OH-电池反应:H2+1/2O2==H2OMCFC工作原理。
空气极的O2(空气)和CO2与电相结合,生成CO32-(碳酸离子),电解质将CO32-移到燃料极侧,与作为燃料供给的H+相结合,放出e-,同时生成H2O和CO2。
化学反应式如下:燃料极:H2+CO32-==H2O+CO2+2e-(4)空气极:CO2+1/2O2+2e-==CO32-(5)全体:H2+1/2O2==H2O(6)2.分类按燃料电池的运行机理分为酸性燃料电池和碱性燃料电池。
按电解质的种类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等。
PEMFC作为新一代发电技术,以其特有的高效率和环保性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上使用最多的燃料电池种类就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原理上相当于水电解的“逆”装置,其单电池由阳极,阴极和质子交换膜组成。
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转化燃料能为电能的先进能源技术。
它以可再生能源和常规能源为燃料,通过在氧气电极和氢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和热能。
燃料电池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家庭能源和工业领域。
一、燃料电池的原理燃料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能量转换的设备。
它由阳极、阴极、电解质和电极反应催化剂等组成。
在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燃料(常见的有氢气和甲醇)在阳极侧被氧化成为电子和离子,电子经过外部电路传递形成电流,离子穿过电解质传递到阴极侧,与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和热能。
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可被外部电路利用。
二、燃料电池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电解质种类和工作温度,燃料电池可以分为若干种类。
常见的几种燃料电池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碱性燃料电池(AFC)等。
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的需求。
三、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1. 交通运输领域:燃料电池被广泛用于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
与传统的内燃机相比,燃料电池具有零排放、高效能等优势,能够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升车辆的能效和驾驶体验。
2. 家庭能源:燃料电池可用于家庭能源系统,如供暖和电力供应。
通过利用天然气等燃料产生电能和热能,可以满足家庭的供暖需求,并为家庭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工业领域:燃料电池可用于工业过程中的电力供应和废气处理等方面。
利用废气中的氢气等燃料产生电能,不仅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能源需求,还能有效减少废气的排放和处理成本。
四、燃料电池技术的挑战与展望虽然燃料电池技术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燃料电池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推广应用。
其次,燃料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问题仍待解决,需要改进催化剂和材料的稳定性以延长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燃料电池的燃料储存和运输等问题也需要解决。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前景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前景夏华丹(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机电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56)应用科技【}裔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M FC)因其体积小、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燃料电池之一。
本文以介绍燃料电池的历史,燃料电池的种类,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为主。
主要论述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
而因直接甲醇燃料的优势,使其更多的使用于便携式设备中。
[关键词】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应用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由于它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与传统的能量转换系统相比能量转换效率高。
它一般用氢作燃料,氧气为氧化剂,而产物为水,因而对环境的污染很小。
由于不同类型的燃料电池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使燃料电池有着广泛的用途。
1燃料电池的历史燃料电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19世纪英国法官和科学家W i l l i amR ober t G r ove爵士的工作。
1839年,G r ove所进行的电解作用实验——镘用电将水分解成氢和氧——是人们后来称之为燃料电池的第~个装置。
剑桥大学的工程师Fr anci sThom as B a con博士完成了燃料电池历史的主要一章。
1932年,B a con博士发明了B a c on电池,它也就是第一个碱性燃料电池(al ka l i nef ue l ce l l,A F C)。
20世纪初期,飞机制造商Prat t&W hi t ney获得Bacon的碱性燃料电池专利执照。
之后,这种碱性电池便用于大多数飞行任务。
它能产生可饮用水作为副产品是使用燃料电池作为能源的另一好处。
在整个20世纪的70、80年代,人们大量研.究T T-发所需的材料,探索最佳的燃料源,同时迅速5辱{氐燃料电池技术的成本。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一种廉价的,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最终成为事实。
目前,许多公共设施都用了燃料电池,很多汽车公司也已经设计出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在当今日益发展的科技社会中应用广泛。
该技术具有环保、高效、节能等优点,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电池成为电力领域的新宠。
一、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的核心是电极催化剂,而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燃料与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以产生电能。
燃料电池中,负极和正极两端分别接上导线,形成闭合电路。
首先,在负极,燃料分子经催化剂的作用分解成质子离子和电子,其中质子离子顺着电解质的通道移到正极,而电子则经过负极电路外部连接到正极。
在正极,氧气和质子离子经催化剂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水和电流。
电流经过负极电路返回正极,完成电路的闭合。
二、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燃料电池虽然存在一些技术限制,但其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趋势却是不可逆转的。
1. 提高能效燃料电池的能效是当前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传统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燃料电池的效率可以高达50%以上。
未来,随着催化剂的不断改进和燃料制备技术的不断提高,燃料电池将会在能量利用效率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2. 发展多种类型的燃料电池目前,燃料电池的种类较少,主要包括氢气燃料电池和甲醇燃料电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涌现出更多种类的燃料电池,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生物质燃料电池、锂空气电池等。
多样化的燃料电池将为不同领域的应用带来更多的选择。
3. 推进商业化应用目前,燃料电池应用还不够广泛,尤其是在大规模商业化方面进展缓慢。
未来,随着燃料电池技术逐渐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商业化应用将会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如汽车、航天、军事等。
总之,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全新的能源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实现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未来,燃料电池技术将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燃料电池的原理和发展

燃料电池的原理和发展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其中,燃料电池车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型号,因为它具有省能源、减排放的特点。
那么,什么是燃料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燃料电池将会有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一、燃料电池的概念及种类燃料电池是以氢气或含氢物质为燃料,通过催化剂氧化产生电能的装置。
燃料电池根据使用的燃料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主要包括一下几种:1. PEM燃料电池:常用的燃料电池类型之一,体积小、适用范围广、发电效率高。
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温度高,稳定性及寿命都很好,对燃料的纯度要求不高。
3. 碱性燃料电池:运用温度较低,价格相对较为低廉,但普及率不高。
4. 高温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天然气等常用燃料直接进行发电。
二、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燃料电池是利用化学反应的方式来产生电能的装置,在燃料电池中,燃料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使电子流经载流电路,流至另一电极上,从而产生电能。
PEM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将质子交换膜和电极反应配合,在阴阳两极分别进行还原和氧化反应,以水和电的形式发放出氢能和氧气的燃料模式。
然后氢分子被拆成质子和电子,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氧分子在阴极和阳极电化学反应生成水。
电子通过外部回路形成电流。
三、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燃料电池的发展还需要突破的技术和瓶颈,包括燃料电池的耐久性、性能、制造成本及运营成本等方面。
目前,全球各界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和推广的进程依旧不平衡,规模也较小。
在我国,燃料电池还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我国政府在能源领域政策的推动,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燃料电池也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行业。
现阶段,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和普及,预计到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年产量将达到50万辆以上。
四、燃料电池的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燃料电池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在汽车行业中,燃料电池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之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因为它拥有着省能源、零排放的特点,这也符合了当前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燃料电池现状与未来_衣宝廉

·专家述评· 作者简介:衣宝廉,男,1938年生,研究员 Yi Baolian,male,born in 1938,research fellow燃料电池现状与未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116023) 衣宝廉摘 要 简述了国外燃料电池发展状态,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尤其是在提高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的性能、电池组与电池系统的比功率比能量方面的技术突破,这种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动力源和潜艇AI P 推进动力源应用前景和必须解决的主要技术、经济问题。
熔融碳酸盐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区域性分散电站的可能性和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简述了国内在燃料电池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目前发展状态。
简介了国内千瓦级碱性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主要性能,并对国内燃料电池发展提出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 燃料电池,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类号 T M 911.4Status an d future of fu el cellYi BaolianDalian Institute of Chem ical Phys ics ,Ch inese Aca demy of Scien c e ,Dalian 116023Abstract The prog ress and status of fuel cell a broad hav e been review ed .A break through w as made in improv ing the perfo rmance of PEM FC.The pro spects and main technical problems by using cells as the po w er of electric v ehicles a nd submarines a re presented.The possibility and the key technique of using M CFC and SO FC as regional scattering pow er statio n are propo sed .The main result a nd present status of fuel cell in o ur co untry hav e been giv en a nd th e pro posal about the develo pment of fuel cell has also been presented.Keywords fuel cell ,AFC ,PAFC ,PEM FC ,M CFC ,SO FC 燃料电池[1](FC)是一种等温、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高效(50%~70%)、环境友好地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前景在当今追求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能源转换技术,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它不仅高效、环保,而且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个“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工厂”。
燃料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如氢气、甲烷等)和氧化剂(通常是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在燃料电池内部,有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
燃料(比如氢气)被送到阳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分子分解成氢离子(H+)和电子(e)。
氢离子可以通过电解质膜向阴极移动,而电子则因为不能通过电解质膜,只能通过外部电路流向阴极,从而形成电流。
在阴极,氧气与通过电解质膜过来的氢离子以及从外部电路过来的电子结合,生成水。
整个过程中,只要持续地向燃料电池供应燃料和氧化剂,它就能不断地产生电能。
而且,与传统的燃烧发电方式不同,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非常高,通常能达到 50%至 60%,如果将产生的余热加以利用,综合效率甚至可以超过 80%。
燃料电池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等。
每种燃料电池都有其特点和适用的场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启动速度快、工作温度低等优点,适用于电动汽车等移动电源领域。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则工作温度较高,效率也更高,适合用于大型的固定电站。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燃料电池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交通运输领域,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与传统的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具有续航里程长、加注燃料时间短等优势。
目前,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推出了燃料电池汽车的量产车型,并且在不断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
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燃料电池可以为家庭、企业等提供清洁、可靠的电力。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地方,燃料电池可以作为独立的电源系统,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
燃料电池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人们大力推崇清洁能源的发展,其中燃料电池技术正成为现代社会能源的研究热点之一。
燃料电池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高效率、无噪声的全新能源转换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航空、航天、汽车、轮船、工业、交通、家庭等领域都将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燃料电池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燃料电池技术的原理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将其转化为电子能并输出电功率的设备。
具体来说,燃料电池是利用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此产生电能的一种电池。
其反应式为:2H2+O2=2H2O+Q∆其反应无污染,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是一种十分环保的能源发电方式,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绝对效率。
燃料电池系统主要由燃料处理系统、电化学反应部分和电路控制系统组成。
燃料处理系统的作用即为将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加热、过滤、净化等,以保证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电化学反应部分则主要包括电极、电解质、催化剂等。
电路控制系统负责控制燃料电池系统开关状态、电路稳定、电流输出等,以满足不同工况下对系统不同的电能需求。
二、燃料电池的应用现状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不同领域中:1. 汽车领域。
燃料电池汽车凭借其零排放的特点,成为了十分受人关注的车型之一。
在利用氢气作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中,由于由于电动机的效率高、噪音低、动力平稳,加之其行驶里程远大于传统电动车,所以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2. 航空领域。
对于航空领域而言,燃料电池技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在航天装备中,燃料电池技术因其电池质量小、功率密度大、寿命长的特点已经开始得到应用。
目前,燃料电池系统在国际空间站,尤其是在维、索、波二供能系统中有广泛应用。
3. 行业领域。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等也可以通过燃料电池等能量转化技术变为有用的电能,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尽管在工业领域中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尚未完全普及,但其发展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燃料电池组为核心,构建燃料> 如氢? 供给的分 系统,氧化剂 > 如氧 ? 供应的分系统,水热管理分系统 和输出直流电升压、稳压分系统。如果用户需要交流 电,还需加入直流交流逆变部分构成总的燃料电池 系统。因此一台燃料电池系统相当于一个小型自动 运行的发电厂,它高效、无污染地将贮存在燃料与氧 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为活化极化,它为电极上电化学反应的推动 力,"( 为浓差极化,它为电极内传质过程的推动力。 "# 为电池内阻引起的欧姆极化,它包括隔膜电阻、电 极电阻与各种接触电阻,伏安曲线的直线部分的斜 率由它决定,电池电流密度的工作区间就选在此段, 通称这一段斜率为电池的动态内阻。
燃料电池的效率按下式计算: @ ; @A·@=·@+·@5
回顾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我们还可以发现在 $) 世纪 -) 年代以前,由于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和化 学电池的高速发展与进步,燃料电池一直处于理论 与应用的基础研究阶段,主要是关于概念、材料与原 理方面的研究。燃料电池的突破主要靠科学家的努 力。典型的代表为培根在中温碱性燃料电池研究方 面的成就。进入 -) 年代,由于载人航天器对于大功 率、高比功率与高比能量电池的迫切需求,燃料电池 才引起一些国家与军工部门的高度重视。正是在这 样的背景下,美国引进了培根的技术,制成功阿波罗 登月飞船上的主电源—培根型中温氢氧燃料电池。 $) 世纪 .) # ") 年代,由于出现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和 燃料电池在航天上成功应用及其高的能量转化效 率,促使世界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大力支持民 用燃料电池的开发,进而使磷酸型及熔融碳酸盐型 燃料电池发展到兆瓦级试验电站的阶段。至今还有 数百台 /0$, 1 $)) 2% 3 磷酸燃料电池电站在世界各 地运行。$) 世纪 4) 年代以来,出于可持续发展、保护 地球、造福子孙后代等目的,人类日益关注环境保 护。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高速进步,各种以其 为动力的电动车已问世,除了造价高以外,其性能已 可与内燃机车相媲美。因此燃料电池电动车已成为 美国政府和大汽车公司关注与竞争的焦点。从投资 上看,在此以前发展燃料电池的投资主要靠政府,而 至今公司已成为发展燃料电池,尤其是燃料电池电 动车的投资主体。世界上所有的大汽车公司与石油 公司均已介入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短短几年的时 间,投入约 ") 亿美元,研制成功的燃料电动汽车达 到 5! 种,其中,轿车& 旅行车 $5 种,城市间巴士 4 种,轻载卡车 + 种。今年美国又宣布了一个投资 $, 亿美元的发展燃料电池电汽车的计划,其中国家拨 款 !, 亿美元,三大汽车公司投资 !) 亿美元。
图 3 为燃料电池单电池伏安特性曲线。
式中 @A 为热力学效率,即$B - $9,等于 :0 C6;@= 为电 压效率,为电池工作电压与可逆电势 >!0 33D? 之比;@+ 为 电流效率,对于石棉膜型电池,由前所述,接近 !:: E ; @5 为反应气利用效率,一般而言,对采用纯氢、纯氧为 燃料的电池,@5%DCE 。由图可知,当 + ; !:: ./ - 1.3 时,电池工作电压 ! ; :0 DF =G 取 @5 ; :0 DC,代入上式 计算得 @ ; H30 C E 。
’ 原理 燃料电池 # RG ’ 是一种等温进行、直接将储存在
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高效 # S$T U ($T ’ 、无污 染地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V ! W 。它的发电原理与化学 电源一样,电极提供电子转移的场所,阳极催化燃料 如氢的氧化过程,阴极催化氧化剂如氧等的还原过 程;导电离子在将阴阳极分开的电解质内迁移,电子 通过外电路作功并构成电的回路。但是 RG 的工作方 式又与常规的化学电源不同,而更类似于汽油、柴油
纵观任何一台燃料电池,与化学电池不同,它更 类似于一个自动运行的化工厂。只有依靠化工过程 的原理,正确解决电池电极工作面积的放大和电池 组内的气液传递与分配等诸项技术,才能使燃料电 池走向实用化。时至今日,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的 重量比功率和体积比功率,提高电池的可靠性等, 化学工程学科仍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目前电 极面积仅为几平方厘米的小电池,输出功率密度可 达 ! # $ % & ’($。而当电极面积放大到数百至数千平 方厘米时,由于电流密度分布不均,输出功率密度仅 )* + # )* , % & ’($。确保电极各处均能得到充足的反 应气供应和工作温度均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引导反应气体走向分布和排热冷却剂分布的流场板 的设计与加工等已成为专利技术或高度保密的专有 技术。同时,由于每个实用的燃料电池组均由多节单 电池按压滤机方式组装而成,在电池组各节单电池 间反应剂与产物的均匀分配和排出,以及电池工作
图 - 燃料电池系统 4+50 6 4# *,*(&.
+ 燃料电池发展的历史 燃料电池是一个自动运行的发电厂。它的诞生、
发展是以电化学、电催化、电极过程动力学、材料科 学、化工过程和自动化等学科为基础的。
回顾燃料电池发展的历史,从 !C6D 年格罗夫发 表世界上第一篇关于燃料电池的报告至今已有 !H: 余年的历程。从技术上看,我们体会到新概念的产 生、发展与完善是燃料电池发展的关键。如燃料电池 以气体为氧化剂和燃料,但是气体在液体电解质中
图 6 阐明了各分系统间的关系。
电流密度,#$%%&’( )&’*+*, - ./0 1. 2 3 图 + 氢氧燃料电池伏安曲线 "#$% 6 9,1+*::(+); 08)<( ,3 56 7 &6 "=
图中 ": 称为开路极化,即当电池无电流输出时 的电池电压与可逆电势的差值,其产生原因是氧的 电化学还原交换电流密度太低,从而产生混合电位。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衣宝廉 # !+&0/ ’ ,男,研究员。 89-.-)0,/P 12 345/6748 # !+&0/ ’ N >46:N B:A:4@9:B,
发电机。它的燃料和氧化剂不是储存在电池内,而是
储存在电池外的储罐中。当电池发电时,要连续不断
地向电池内送入燃料和氧化剂,排出反应产物,同时
!"#$ %#$$:&"’()*#’+)$,+#%,’-$-./ )’( 01-20#%+
12 345/6748
! "#$%#& ’&()%)*)+ ,- ./+0%.#$ 1/2(%.( 3/%&+(+ 4.#5+02 ,- 6.%+&.+(7 "#$%#& 889:;<7 3/%&# =
.32+1)%+4 59: ;<8=4>:8?46 5; ;<:6 @:66 7A 78?B5=<@:= 78 ?97A C4C:B, )9: =:D:65C>:8? A?4?: 5; D4B75<A ;<:6 @:66A =:D:65C>:8? 7A A<>>4B7E:=, )9: ;<:6 @:66 B:A:4B@9 48= =:D:65C>:8? A?4?<A 78 F46748 28A?7?<?: 5; G9:>7@46 H9IA7@A A78@: !+($A 7A 46A5 78?B5=<@:=, )9: CB:C4B4?758 ?:@98565JI 5; ?9: K:I >4?:B746A 48= @5>C58:8?A ;5B CB5?58 :L@948J: >:>MB48: ;<:6 @:66N ;<:6 @:66 A?4@K ?:@98565JIN ;<:6 @:66 A?4@K C:B;5B>48@: 48= ;<:6 @:66 AIA?:> 4CC67@4?758 78;5B>4?758 78 ?9: 78A?7?<?: 4B: :>C94A7E:= 78 ?97A C4C:B, )9: =:D:65C>:8? 97A?5BI 5; ;<:6 @:66 7A B:D7:O:=, )9: B:64?758A97C M:?O::8 ;<:6 @:66 48= 5?9:B =7A@7C678:A 7A C578?:= 5<N 48= ?9: @5>>:B@7467E4?758 ?B:8= 94A 46A5 M::8 78=7@4?:=, 6#/ 7-1(2P ;<:6 @:66Q CB5?58 :L@948J: >:>MB48: ;<:6 @:66Q 4CC67@4?758
温度的均匀分布等已成为改善电池组内各节单电池 工作电压的均匀性、提高电池组可靠性的核心技 术。为此,世界各国研制燃料电池的公司均高度保 密。依靠化工过程的原理对上述问题进行模型和实 验研究,进行各种参数的敏感度分析,直至辅助设计 软件的研究已成为燃料电池研究的热点。
各种微型化的温度、压力、湿度等传感元件和可 靠的电磁阀、减压稳压阀等执行元件的改善发展,与 先进的控制程序及其软件的开发等已成为提高燃料 电池系统可靠性的关键。
第 % 卷第 ’ 期
电池工业 !"#$%&% ’())%*+ ,$ 月
燃料电池的原理、技术状态与展望
衣宝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 大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