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与山为邻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2 《与山为邻》PPT课件(共32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2 《与山为邻》PPT课件(共32页)
• 莱茵河、多瑙河、波河
概括一下瑞士地形的主要特点。
• 瑞士地形以山地为主,湖泊众多,河谷平原面积狭 小,地势起伏变化大。
瑞士结合其山区特色开展了哪些 旅游项目?
• 登山:阿尔卑斯山区山峰众多,夏季适宜进行登山 活动;
• 滑雪:冬季雪后阿尔卑斯山区特别适合开展滑雪运 动,且滑雪场众多,设备齐备。
思考:印第安人为什么要这样发展生产? 体现了什么科学道理?
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与 自然和谐相处。
衣食住行特色
秘鲁安第斯山区 (垂直的生计)
自然环境 农业文明成就
山区的农业生产 (以安第斯山为例)
农业的垂 直布局
山上:畜牧业 山下:种植业
垂直的生计
山地之国 瑞士
• 瑞士位于欧洲中部,位于阿尔卑斯山区,是典型的 山地之国,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 准最高的国家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 美誉。
世界上最长的山 脉
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
境 ﹣2℃
7℃
一般而言,海拔越高, 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 米,气温下降约6摄氏度。因 此,山体不同高度的自然景 观差异明显。
假设山山区脚不的同气海温拔为高度, 16℃ 其2降5℃水和,热请量计不算同不,同形
成海山拔上高山度下的差气异温明。显的
25℃ 气候特点。不同的气候
与山为邻
与山为邻
相对于平原地区来说,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土壤 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 艰苦。但是,山区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利用各 地不同的自然条件,营造出了美好的生活图景。
与山为邻
秘鲁安第斯山区
找一找:安第斯山脉的位 置
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和走向
位置:西半球 走向:从北到南纵贯南 美洲大陆西部,呈南北 走向。

初一历史最新-新人教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与山为邻(一)》课件 精品

初一历史最新-新人教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与山为邻(一)》课件 精品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何感想?你愿意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地 方吗?为什么?
还是去山下的 牧场打工吧!
请大家出谋划策!
我们到矿山 去赚钱!
我们该如何 发展当地经 济?
阿尔卑斯山区居民
现代化的缆车
野外宿营地
豪华的山庄
络绎不绝的游客
你认为阿尔卑斯山区能成为旅游热区 的原因有哪些?
长街宴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是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 这一天是村民、亲友们欢聚放松身心开怀痛饮的日子。节前,家家 户户都要准备好数十种哈尼风味的菜肴,好酒。节日这天,每家人 抬出一至二桌菜肴,从村头一直摆到村尾,足有三四百桌。
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
第一站
天山山脉
中国地形图
从这张“天山山脉景观图”中,你看到了 哪些自然景观? 我国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平均海拔超 出4000米,山体表面的自然景观自上而下呈 现出明显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在山麓地带, 我们只能看到砾石遍地的荒漠;在低缓的山 坡上,开始出现绿油油的草地,人们不时会 看到成群的绵羊;山腰以上,常常分布着茂 密的森林,大都数是耐寒的针叶林;针叶林 地带之上,又会见到草地了;草地之上自然 就是白皑皑的雪山。
哀牢山区人们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4、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梯田农业对人们的生 活有何影响?
1、哈尼族山寨的选址 一般建在向阳开阔的山坡上 2、对哈尼族小伙子的评价 流传一句俗语“梯田是小伙子的脸”
还有……?
蘑菇房
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 草顶构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层:底层关牛马 堆放家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 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 覆盖,既有防火,又可堆放物品。蘑菇房玲珑美观,独 具一格。即使是寒气袭人的严冬,屋里也是暖融融的; 而赤日炎炎的夏天,屋里却十分凉爽。

第三单元第2课 与山为邻PPT课件

第三单元第2课 与山为邻PPT课件


羊驼和骆马的皮革为人们提供了 衣的来源。羊驼毛质地轻柔,纤 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 有“纤维上帝”之美誉。

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 粮食;羊驼和骆马的奶和肉也为 人们提供丰富的食物。
8
【生活篇 体验安第斯山脉】 合作探究1:结合P66相关的图文资料, 说说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是怎样影 响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等?
畜牧业
羊驼:原产于30004800米的安第斯山,以 草为食,身上长有浓密、 光亮的长毛。
14

秘鲁国服 羊驼披肩"彭丘"
15

16

17

18
第一课 与山为邻
第2节 山地之国
学习目标: 1.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总结阿尔卑斯山脉 的基本特点 2.结合瑞士地形的特点,独立探究瑞士阿尔 卑斯山区的自然条件对瑞士产业发展的影响 3.通过图片资料和教材文字素材,合作探究 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进而探讨旅游业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及其从中得到的启示
2
【自然篇 走进安第斯山脉】
你能结合图片和所学知 识,说一说安第斯山脉 在世界的位置吗?
提示:半球位置?大洲位 置?山脉什么走向?在世 界上的地位是怎样的?
安第斯山脉位于西半球,呈南北走向,纵贯南 美洲大陆西部,全长近9000千米,它是世界上 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
3
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
行 羊驼和骆马是当地人的主要交通 工具。骆马能在崎岖的高山峻岭 间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渴。
住 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 粮食;羊驼和骆马的奶和肉也为 人们提供丰富的食物。 9
【扩展延伸篇 秘鲁的国徽】
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 动物的图案?它的形象出 现在国徽上说明了什么?

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件:第3单元 第二课 与山为邻(共28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件:第3单元 第二课 与山为邻(共28张PPT)
• (2)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一些高山动植物濒临灭绝或受到严重威胁。
• 4.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环境保护:
• 瑞士人很早就意识到国土面积的狭小、资源短缺与人口增长、经济发 展之间的矛盾,严格立法保护环境。瑞士修建了阿尔卑斯山区自然保 护区,禁止打猎、伐木、放牧、采花,为许多濒危动物提供了安全的 生存地。
• 4.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点地区的自然原因A有( ) • ①是世界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②夏季景色优美,气候凉爽 ③冬
季日光充足,滑雪条件好 ④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
• A.②③ B.①④
• C.②④ D.③④
•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 脉,所以①不符合题意;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是阿尔卑斯山成 为旅游热点地区的人文条件,不是自然原因,所以④不符合题意。
• 9.读秘鲁山区农业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秘鲁位于__安__第___斯_山区。 • (2)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约________℃。 • (3)受____地__势__影响,安第斯山区不同高度的自然景观呈垂现直________变化。
• (4)根据所学知识,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填写完整。
• 12.不同的地形条件形成不同的农业景观,下列地形区与农业景观组 合正确的是( )
• A.C青藏高原——雪山脚下棉田广 B.华北平原——碧绿花园连成片
• C.安第斯山区——干寒草原广阔 D.阿尔卑斯山区——稻田广布
• 二、非选择题 • 13.读图,回答问题。
• (1)图中山脉的名称是_安__第__斯__山__脉_____,它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 它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 与山为邻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 与山为邻

请介绍一下卢卡索的 地理位置 位于阿尔卑斯山西侧
请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景观? 卢卡索最美丽的季节应该是在什么时候? 为什么?
卢卡索成控制,从海洋上吹来的西 风含有大量的水汽,在山地的迎风坡产生了 大量的降水,使这里的山地在冬季银装素裹。
1.那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它应该怎样来发展自己呢? 它应该从自身的优势出发,也就是从当地的实际出发,积 极开发滑雪的旅游项目。 2.原因是什么? 因为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被 称为“无烟工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春 季 牧 场
秋 季 牧 场
春 季 牧 场
冬 季 牧 场
转场是个极其艰苦的历程,转场中常遇到陡峭的高山,崎岖的 羊肠小道,有时还要通过荒野戈壁,往往几十里不见人烟。有些 地方是空气干燥、烈日炎炎、热风灼人的沙地,牧民必须忍受口 渴、饥饿和酷热。转场途中还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这时 雷电交加,牛羊不听指挥乱成一团,使牧民备尝艰辛。 1.哈萨克牧民能不能不顾季节随意放牧? 2.哈萨克牧民四季转场,其中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1、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使得山体的不同 位置的气温各不相同。(海拔每升高100M, 气温就下降摄氏0.6度)夏季,较高处适合牧 草的生产及畜牧活动;春秋季节,海拔较低 处的气候适合畜牧活动;而到了冬季,山谷 就成了牲畜过冬的最佳场所。 2、人类只有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发展规 律,才能趋利除弊,使自然环境向着有利于 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很多人赞誉哈尼人 的梯田,认为体现了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但在另外一些山区, 为了种庄稼,人们砍 伐树木,开梯田,结 果庄稼没长好,造成 水土流失。 你认为这些现象说明 什么问题?
感激自然 顺应自然 善待自然
垂直的牧场 如画的梯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课与山为邻1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课与山为邻13张PPT

不利于发展工农业。
多样的地形
奇特的景观
优势: 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古老的城镇
淳朴的乡村生活
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哪个季节去比较 好?为什么?
要求:通读教材P68—69及辅助资料,小组讨论5 分钟并记录,最后派代表发言。
(提示:可以从瑞士的自然环境、旅游设施、交 通等方面入手)
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
v 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山地之国
一、走近阿尔卑斯山
1、说说阿尔卑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及走向。
横亘在欧洲腹地 东西走向。
欧洲最高大, 最雄伟的山脉
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
读图:2、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
3、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主要河流。 • 莱茵河、多瑙河、波河
二、走近瑞士
1、说一说瑞士地形的主要特点?
请借鉴瑞士人的成功经验,说说我 们的山区怎样能有更好的发展?
我们头陀也有一座山…
阿尔卑斯山孕育了瑞士的地形,也造就 了瑞士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变化大, 河谷平原面积狭小,湖泊众多。
①请在教材P67图3-26上,用笔圈画出瑞士的国家范围。 ②圈画时,请关注图中所反映出的瑞士地形特点。
2、国家发展情况
瑞士的矿产资源匮乏 ,生产生活所需能源、工 业原料主要依赖进口。而 且交通也闭塞,1850年 ,学者弗里德里克在分析 瑞士国情后得出了结论: 瑞士是欧洲最没有发展潜 力的国家。
• 劣势
山区面积广大,耕 地稀少;
矿产资源奇缺;
瑞士是全球最富裕、
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 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旅 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 园”的美誉。其中苏黎世 和日内瓦分别被列为世界 上生活品质最高城市的第 1和第2名。瑞士是世界著 名的中立国,但也参与了 很多国际事务,许多国际 性组织的总部都设在瑞士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与山为邻》课件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与山为邻》课件

想一想:
旅游业给卢卡索的的居民带来哪些 积极的影响? 又有什么负面影响?
旅游业给卢卡索居民带来的影响:
方面 就业机会 生活水平
地区经济 生态环境
影响 大量增加,避免外出 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受破坏
小结:
同样与山为邻,自然环境的差异却很大. 人们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经济,
冬季,梯田如一面面光亮的镜 子,映照着蓝天、白云。
走进哈尼族
在小巷的尽头处,一条小溪顺山而下。几蓬竹林围着一 户人家,一大一小两头水牛在竹林下悠闲地嚼着稻草。家门 口,一位老倌抱着一管水烟筒“嘟嘟”吸得起劲。我们被眼 前悠然自得的乡村画卷所陶醉,忍不住上前打招呼。老倌姓 李,今年68岁,脸上被岁月布满了梯田般的皱纹,满脸情感 显示出对大山的无限虔诚。他说,小时候,门前的溪水就这 样地流着,除了下雨,溪水不涨也不枯,世世代代浇灌着门 前土地;那几蓬竹子,也不知那辈栽的,祖祖辈辈就这么享 用着。我问他,万一溪水干了怎么办?他说不会的,山里人 视森林如生命,每个寨子在建寨时,都要选一片蓄养水源的 森林做为树神(俗称龙树)加于保护,并且每年都要进行一 次祭献,祈求树神保佑村人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建 寨之后,也要在寨子周围种树,美化环境。
第三单元
第二课
学习 内容
1.西北山区游牧民族的生产生 活
2.深山绿谷中深藏科学理论的 种植业
3.浓厚乡村气息下发达的旅游 业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 展
思考:
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哈萨 克牧民采取怎样的放牧方式?
想一想:
转场对牧民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思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和社会七年级上册3.2.1和山为邻——垂直的生计(共11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和社会七年级上册3.2.1和山为邻——垂直的生计(共11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课第一框
垂 直的 生计
感知安第斯山脉
1位于哪个大洲? 2属于哪个半球? 3哪几条特殊纬线穿过? 4它是什么走向? 5“世界之最”是什么?
南美洲主要的地形单元、河流与气候
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
-2℃寒带 终年积雪 7℃ (寒)温带 草原 16℃ (暖)温带 灌木和林地
25℃ 热带 热带雨林
山上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
高海拔畜牧业 草地
低海拔种植业 梯田
村落 山谷平地
低海拔种植业
高海拔畜牧业
红色彩带系 扎的棕榈和月桂 枝叶,代表胜利 的荣耀。
南美洲无峰 骆马,代表秘鲁 稀有的珍禽异兽。
高脚楼金鸡纳树, 代表秘鲁的森林 和农业。
金黄色羊角, 代表财富和矿产 资源。
冰雪带
5000米




草甸


针叶林


山地草原


荒漠 1000米
四季放牧
雪山
草地
夏季牧场

针叶林带

春秋牧场
草地
荒漠、草地
下 一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阳全县无一平川,梯田全嵌刻在海拔400公尺至2000公尺的沟 壑山岭之间,呈V字型的上下分布,站在元阳县看到的群山,尽 是满山满谷,坡坡相连,沟沟相嵌的梯田,日照斜阳时,水面反 光,如金沙铺地,不规则的田埂线条,如万蛇群舞,令人心动之 余,不禁大喊‘梯田万岁’。
2500年前,哈尼族的祖先从西藏高原来到云南南部这个边陲山 区,初来乍到就遇到了一大难题:周围的山谷根本不适宜种植。 哈尼族人以顽强的民族性格与大自然搏斗,用石块砌起围墙, 围住新开垦的农田,还引来山泉灌溉,并在水雾缭绕的梯田中 种植稻谷。这样一代传一代,历经千年,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 的哈尼梯田。据估计,元阳的梯田面积达36万亩。
第二课 与山为邻
相对于平原地区来说,山区地表崎岖不 平,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 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但是,山区人民用 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利用各地不同的自然条 件,营造出了美好的生活图景。
垂直的牧场
天山山体从山麓到山 顶的自然景观是如何变化 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变化?

雪山 草地ຫໍສະໝຸດ 直针叶林海拔高 海 拔 每 升 高
1000

草地

荒漠
米 气 温 下 降 6℃
海拔低
天山山脉深居我国内 陆,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 小,降水稀少,使得山麓地 区成为干旱的荒漠。


内 陆
天山山脉
远 离 海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 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 6℃)。同时天山北坡受到来自 大西洋的西风的影响,在山地迎 风坡形成地形雨。 所以 ,从山 麓到山顶,由于水热状况不同导 致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变化。
但是,旅游业在给人们带来财富的同 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有的地 方为建滑雪道,砍伐了大量的森林,使山 上的碎石和泥土被洪水冲给河道。房屋和 道路被冲毁了,农田也因水土流失而荒废。 房屋和道路可以重建,可是土地的恢复需 要漫长的时间。游客太多也是一个问题, 现在卢卡索已经人满为患,旅游和交通设 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阿尔卑斯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人口
资源
旅游业发展,吸引大量旅客到来,同时也 促进就业,使当地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旅游资源得到不断开发,便于山区特产 外销,但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环境
自我测评
分析下面的两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 为什么?
所有山区都可以吸取这三个地区的经验。 每个山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应因地制宜, 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地区的经验。
热闹的山谷- 法国阿尔卑斯山区
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何特点?适合发展什么行 业? 群山环抱,景色美丽
适合发展旅游业
热闹的山谷
卢卡索是法国阿尔卑斯西侧的一个小村庄,每年冬季, 这里受西风带控制,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含有大量的水汽, 在山地的迎风坡产生了大量的降水,使这里的山地在冬季银 装素裹,成为人们理想的滑雪胜地。这里的滑雪场配备了数 十条滑雪缆车和百余名滑雪教练,还建有几十座饭店、酒巴 和餐馆,为游客们提供食宿和误乐等其他服务。
雪山 草地 针叶林 草地 荒漠 山谷
什么季节?
夏季
四季牧场
什么季节?
春秋季 冬季
什么季节?
讨论:这种“四季放牧”的 生活方式给当地人带来什么 影响?当地人如何去适应?
——游牧生活方式
牧民们在季节交替的时候, 从一个牧场转向另一个牧场,这 被称为“转场”。为了便于搬家, 他们大都居住在可以拆卸的毡房 里;到了冬季,牧民们会利用休 闲时间安排婚礼、节庆等活动。 因此,转场也深刻地影响着牧民 们的社会文化生活。
当地人为什么说“梯田是小伙子的脸” ? 修建梯田是哈尼族人必备的生活本领。 这说明了梯田对当地人的一种重要性。
项 目
位置 气候 民 生产 类型 族 方式
生活特色
内 容
云南 热带 哈 梯田 山寨建在山坡上; 元阳 季风 尼 水稻 修造梯田是每个人 县 气候 族 种植 必备的生活本领。 (梯田是小伙子的 脸)
挑选其中一个问题,谈谈 你对解决这个问题的看法
要处理好经济开发与环境 保护的关系,促进当地旅 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
小结:
• 同样与山为邻,自然环境的差异却很大. • 人们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 发展生产、经济,并影响着他们的生 活方式. • 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应该注 意保护资源和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 协调发展.
3、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三、当地生活的是我国的哪个民族? 他们主要从事什么业? 哈尼族 主要从事水稻种植业 四、当地人在进行生产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修筑梯田 土地问题 灌溉问题 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 高”这一自然条件,在高 山上修建了庞大的水渠网
没看过元阳的梯田,不要说你认识梯田。位于云南省南部,靠近 越南边界的元阳梯田,是举世公认最壮观的梯田分布地带,这处 壮阔的梯田景观,过去仅是摄影同好口耳相传的地点,最近逐渐 成为旅行社出团的目的地。
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 自然环境 基础设施 交通条件 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 滑雪设施,饭店,商店和医院等设施完备 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
旅游业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以 前,除一些人耕种少量土地外,许多人不得不离 开村庄到外地做工。现在人们纷纷返回家乡,大 都在旅游部门工作,经济收入增加了很多。
天山主要生活着我国哪个民族? 他们以什么为生?
哈萨克族,以放牧为生。
四、他们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特色?
四季放牧 五、他们的生活有什么特色?
转场, 住毡房, 重大节日安排在冬季。
什么叫“四季放牧”?哈萨克族人是怎 样利用山地牧场的?
夏季——高海拔地方放牧;
春秋季——低海拔地方放牧
冬季——山谷间放牧
• 放牧的地方在哪里?
名称 垂直牧场 如画的 梯田
热闹的山谷
产业 牧业
农业
旅游业
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 污染日益严重,生 特点 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态环境遭到破坏
启示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处理好经济开发 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认识到了什么?
人类只有充分认识到自然 环境的发展规律,才能趋利弊 害,使自然环境向着有利于人 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项目 位置
气候类 民 型 族
生产 生活 方式 特色
内容 新疆 天山 山脉
温带大 陆性气 候、高 山气候
哈 萨 克 族
四季 转场、 放牧 住毡 房
如画的梯田
来到我国云南省 元阳县境内,你会看 到许多高山被层层叠 叠的梯田环绕。梯田 有数百级乃至上千级, 仿佛一道道天梯从山 顶垂挂下来,直抵山 脚。如此壮观的梯田, 是近千年来世代居住 在这里的哈尼人辛勤 汗水的结晶。
1、阅读课本并观察图4—10,找 出元阳县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特征
地理位置:元阳地处云南省南部,哀 牢山的元江河谷一侧,北回归线以南 的热带地区附近有一条河流名为元江 。元江流向东南,入南海。
自然特征: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一、元阳县在哪里? 云南省哀牢山区,元江旁边 二、你能归纳出当地的自然环境吗? 1、山高谷深(没有平地),山河相间。 2、水资源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