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

合集下载

第八章环境容量

第八章环境容量

二、非基本容量
• 1、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 旅游合理容量也称为旅游最适容量、旅游最佳容量 • 旅游极限容量指最大的旅游承受能力,也是最终旅 游接待容量 • 达到极限容量,即饱和了,因此极限容量值也称为 饱和点。饱和又分为季节性饱和和非季节性饱和两 种情况
• 2、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 既有旅游容量是旅游地当前的接待容量, 又称实际旅游容量、已开发旅游容量 • 期望旅游容量又称规划旅游容量,旅游地 未来某时间所具有的旅游接待容量。
• 一般地,我们把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最大时的个 人空间值作为旅游感知容量计算的基本空间标准
Cp =
A
σ
=
1
σ
A = KA
T T Cr = Cp = K A T0 T0
式中: 式中: Cp为时点容量; 时点容量; 日容量; Cr为日容量; 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σ为基本空间标准; 为基本空间标准; 为基本空间标准 K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T为每日开放时间; 为每日开放时间; 为每日开放时间 T0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开敞空间 行政和中心 服务
海水浴场设施基本空间标准
• 中国大陆标准(单位:m2/千人) 设施 更衣室 保存室 净身室 管理室 仓库 厕所 停车场 公共浴场 20-40 10-20 15-30 5-10 10-15 5-10 100-150 专用浴场 100-200 包括在更衣室内 50-100 30-50 30-50 包括在净身室内 500-1000
二、中国研究概况 • 旅游环境容量 • 旅游环境承载力 • 实证研究。
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 旅游容量或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 • 根据各种容量的属性,可以将旅游环境容 量分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
Company Logo
二、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感知容量的量测
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即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均 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每日的开放时间,就可 得出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旅游资源合理容量事实上与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感知容量)是同一个数值。
Company Logo
三、生态容量的测定
饱和:旅游地域和场所(可以是旅游景点、
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或旅游设施)承受 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
旅游超载: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和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和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中国研究概况
对我国各种类型旅游地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 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旅游开发和旅 游流控制措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但在我国,只有少数旅游学者对旅游环境容 量问题进行研究,园林和城市建设部门的少 数学者和规划人员在工作中也涉及过这一问 题。
Company Logo
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一、基本容量 在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中,有五种基 本容量,它们又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 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的生态容量。 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
Company Logo
二、非基本容量
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概
旅游地理学
主讲:关英敏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
本章主要内容
研究进展概述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 管理中的应用
Company Logo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景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承受的游客数量上限。

它是根据目的地的自然、文化、社会等方面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和保护需求来确定的。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强调了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

当游客数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时,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资源过度开发:过多的游客会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对
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如水源污染、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紊乱等。

2.环境质量下降:人流密集、垃圾增加以及噪音污染等会对环境质
量造成负面影响,破坏景区原有的美丽和宜居环境。

3.游客体验下降:过多的游客会导致景区拥挤不堪,行程安排不便,
长时间排队等,使得游客的体验感受大打折扣。

4.文化冲击: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个地方可能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方
式、习俗和文化产生冲击,破坏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为了规范旅游活动并保护旅游资源,制定和管理旅游环境容量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
1、限制游客数量:通过门票限定、预约制度等方式限制游客的数量,以确保不超过旅游环境容量。

2、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停车场、公共厕所、休息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

3、制定旅游规划:结合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点和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合理分配游客流量,避免集中在某些景点或时段。

4、提高游客教育: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倡文明游览,引导游客尊重当地文化和环境,积极保护资源。

通过合理控制旅游环境容量,能够平衡旅游业发展和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

二、旅游容量的构成体系
(一)按旅游容量的内容划分,有旅游生态容量、旅游心理容 量、旅游社会容量和旅游经济容量 1、旅游生态容量 • 旅游生态容量是指一定时间内在不导致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 环境发生退化的前提下,该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 一般生态环境系统都有一定的纳污自净能力,即通过稀释、 扩散、淋洗、挥发、沉降等物理作用,氧化和还原、化合和 分解、吸附、凝聚等化学作用,以及吸收和降解等生物作用 来消除污染物。 • 生态环境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和代偿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四)按旅游容量的时间尺度划分,有日旅游容量、季节旅游 容量和年旅游容量。 季节容量可以按照淡旺季分别衡量,或者根据旅游地本身
的承载特性分别从不同季节加以衡量。
由于旅游活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分别考察这三个建立在 时间尺度上的旅游容量指标非常有意义,可以避免某种容量被 严重突破的问题。
• 《旅游法》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
(1)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和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2)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和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3)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和局部性饱和与超 载
旅游饱和与超载对于环境和设施的消极影响,主要 体现在四个方面: 1.践踏后果
2.对水体的影响 3.噪声
4.对设施的影响
第二节
一、旅游容量的测量依据
旅游容量的测定
1.基本时空标准:一个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量相对应 的指标,即单位利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 量。用以具体描述旅游地的容量特征。 基本空间标准的倒数即是单位旅游空间或设施容纳旅游活 动的能力,称单位空间(旅游场所或旅游环境)容量或单位设 施容量。 2.表征基本空间标准的指标:在测量旅游资源容量时常用 人均占用面积数(平方米/人),在测量设施容量时多用设施比 率(设施量/旅游者数),在测量生态容量时用一定空间规模上 的生态环境能吸收和净化的旅游污染量(污染量/环境规模)。

第八章 旅游容量

第八章  旅游容量






3.正确把握旅游推销的时机和力度 旅游推销和宣传应该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资 源开发基础上,应该考虑推销和宣传的成本和 后果把握好时机和力度。 4.在旅游活动筹划中须包括防止旅游超载的措 施 在旅游活动筹划中,应该制定预防旅游超 载与饱和的应急预案。 5.妥善解决发展旅游和当地居民间的矛盾 旅游业的发展会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不便L 交通堵塞、物价上涨等)应该扩大基础建设和 发展生产解决,吸纳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增加 居民收入。
第四节 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
的应用

一、旅游饱和、旅游超载与影响 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 量达到极限容量称之为旅游饱和,超出 极限容量值是旅游超载。



根据旅游饱和与超载发生的是金和空间特点可 以将其分为入下几种情况: 1.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和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2.长期性饱和与超载与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3.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和局部性饱和与 超载。 旅游饱和与超载对于环境和设施的影响: 1.践踏后果。2.对水体的影响。3.噪声。4.对 设施的影响。
三、旅游的生态容量的测定


维持旅游地的自然生态质量 1、自然环境本身的再生能力能很快消除 旅游者因旅游活动造成的对生态的直接 消极影响。 2、自然环境对于游客所产出的污染物能 够完全吸收与净化。
F0
ST
i 1 n
n
i i
P
i 1
i
F0:旅游的生态容量(日容量),即每日接待游客的最大允许量 Pi:每位游客1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
A

KA
T T Cr Cp K A T0 T0

旅游容量PPT课件

旅游容量PPT课件
景点容量是指作为游客活动基本空间单元对于旅游活动量 的容纳能力,其与景点间道路容量一样是构成旅游容量的最基 本和最直接的考察单位。
7
(四)按旅游容量的时间尺度划分,有日旅游容量、季节旅游 容量和年旅游容量。
季节容量可以按照淡旺季分别衡量,或者根据旅游地本身 的承载特性分别从不同季节加以衡量。
由于旅游活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分别考察这三个建立在 时间尺度上的旅游容量指标非常有意义,可以避免某种容量被 严重突破的问题。
5
4、旅游经济容量
旅游经济容量是指一定时间内在一个区域上由经济发展 的整体水平所决定的旅游活动的极限。
具体说,在这方面包括五个因素: (1)基础设施与旅游专用设施的容纳能力,即设施容量; (2)投资和接受投资用于旅游开发(含基础设施)的能力; (3)当地产业中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所能满足旅游需求程度及 自区域外调入的可能和可行性; (4)区域内所能投入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 (5)如果发展旅游业不可避免地要使某些产业萎缩甚至完全 终止,旅游业与这些产业之间的比较利益如何;
• 2013年9月20日,四川九寨沟管理局发布公告称,九寨沟 景区的最佳承载量为2.3万人次/天,最大承载量为4.1万人 次/天。同时规定,“十一”黄金周期间,对旅行社网络订票实 行当日最大预订量为1.6万人次的控制。
10
• 九寨沟成“峰。为保 障景区运转正常,景区95%的人员深入一线维护秩序,阿坝 大九旅集团九寨沟分公司也出动了所有观光车负责对游客进 行运送。中午12时许,由于少数游客在正常候车时间内,急 于赶车,不听从管理人员指挥,强行拦车,导致部分站点观 光车辆受阻,无法正常运行。
4
2、旅游心理容量
包括了旅游者的直接旅游心理容量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相关 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心理容量是一个不稳定变量,会因时、因地、因人而表 现出很大差异。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课程讲义全集连载之十)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课程讲义全集连载之十)

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课题与课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地理(4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概况,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及构成,掌握旅游环境容量测定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包括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旅游环境容量的构成;难点是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

知识要点:(1)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概况(2)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3)旅游环境容量的构成(4)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三结合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概述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旅游发展观更替频繁,依次经历了“无烟产业-环境公平-可持续发展”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作为判断旅游活动是否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依据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但有关研究在世界旅游研究中是争议最多、尚无定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研究和应用上的难点,就在对于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解释,也在于建立一系列可靠的经历值,以用于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实际操作。

一、国外研究概况环境容量的概念最早是由比利时数学家、生物学家弗胡斯特(P. E. Forest,1838)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提出的。

他认为,生物种群在环境中可以利用的食量有一个最大值,动植物的增加相应也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数值在生态学中被定义为“环境容量”。

20 世纪60 年代,由于旅游的大众化发展,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涌向旅游地,导致了部分旅游地拥挤不堪,不仅旅游者不满意,而且旅游环境也遭受了破坏。

因此拉佩芝(Lapage,1963)首次提出有关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即,一定时间内某一旅游地接待的游人数量应该有一定的限度,以保证旅游环境质量水平,并使绝大多数旅游者满意。

随后,美国学者韦格(Wagar,1964)在其学术专著《具有游憩功能的荒野地的环境容量》中明确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他认为游憩环境容量是一个游憩地区能够长期维持产品品质的游憩使用量。

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

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
➢ 一个旅游地域能够接待的旅游流量,决定于基本 容量中的最小的那一个。
➢ 二、旅游容量的研究进展
1963年拉佩兹(Lapage)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概 念,一些旅游规划人员和旅游学者渐渐地意识到旅 游地接待的游客量在一定时间内应有一定的限度, 以保证旅游环境质量的水准,并使绝大多数游客满 意。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旅游组织开始了 由旅游容量与旅游饱和的内容或专门的研究报告。 旅游容量概念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越来越多地得到 应用。旅游容量所涉及的资源、区域经济、和社会 环境自然生态和旅游者各个方面也都有大量的研究 和数据作为使用的数据和参考。
➢ 1.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者在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旅 游效果的条件下,景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的最大量。
➢ 2.旅游资源生态容量:在保持旅游资源自然生态不至退化 的前提下,旅游场所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 3.旅游经济发展容量: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接纳 的旅游活动量。
➢ 4.旅游地域社会容量:旅游接待地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 风俗民情生活方式和社会开放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 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 1.有计划地分散旅游客流 明确旅游超载原因,有计划地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散客流。提高供给 能力外,最普遍的做法是利用价格杠杆来平抑旅游淡旺季的差距,
➢ 2.旅游客源的多方位化 不同的客源出游时机不同,旅游目的地也不同,因而根据旅游客源的多 元化特点,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有效地防止旅游超载与饱和现象。大道 从宏观上分流。
二、非基本容量
➢ 基本容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和外延,导出一 系列其他的容量的概念,是旅游规划的可用工具。
1.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从管理角度提出 来的。
2.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从时间的意义上区 分的,又称实际旅游容量、已开发旅游容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1
旅游地理学
主讲:关英敏
幻灯片2
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
幻灯片3
本章主要内容
●研究进展概述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和
●管理中的应用
幻灯片4
第一节研究进展概述
●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容量或旅游承载能力,其实用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中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以保护旅游地的环境免遭
退化或破坏;
●另一方面,旅游环境容量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而使用,在客观上也保证了旅游者在旅游
地的体验质量。

幻灯片5
国外研究概况
●1963年,拉佩芝首次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但未作深入的研究。

●到了70年代,关心旅游环境容量问题的人逐渐增多,发表了相关论文和著作。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旅游组织的专题研究报告中,开始有了讨论旅游容
量与旅游饱和的内容或专门的研究报告。

幻灯片6
中国研究概况
●对我国各种类型旅游地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旅游开发和
旅游流控制措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但在我国,只有少数旅游学者对旅游环境容量问题进行研究,园林和城市建设部门的
少数学者和规划人员在工作中也涉及过这一问题。

幻灯片7
第二节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一、基本容量
● 在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中,有五种基本容量,它们又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
●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的生态容量。

●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

幻灯片8
二、非基本容量
●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概念,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排列:景点旅游
容量、景区旅游容量、旅游地容量、区域旅游容量。

幻灯片9
第三节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一、基本空间标准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基点在于有一个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相对应的适当的基本空间标准,即单位利用者(通常是人或人群,也可以是旅游者使用的载体,如船、车等)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

以海浴为例,基本空间标准多以平均每位海浴者所需占用的海滩面积来表示。

幻灯片10
●基本空间标准的倒数即是单位旅游空间或设施容纳旅游活动的能力,称为单位空间容
量或单位设施容量。

●表征基本空间标准的指标,在量测旅游资源容量时通常用人均占有面积数(平方米/
人),在量测设施容量时多用设施比率(设施量/旅游者数),在量测生态容量时则用一定空间规模上的生态环境能吸收和净化的旅游污物量(污物量/环境规模),量测旅游心理容量时用人均占用面积数。

幻灯片11
二、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感知容量的量测
●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最低空间标准,即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
均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每日的开放时间,就可得出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旅游资源合理容量事实上与旅游心理容量(旅游感知容量)是同一个数值。

幻灯片12
三、生态容量的测定
●只有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才存在一个容纳旅游活动量的限度,在这个限度内旅游地
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或在很短时间内自然生态环境能从已退化的状态恢复原状。

幻灯片13
四、经济发展容量的测定
●决定经济发展容量的因素很多,可分为两个方面:旅游内部经济因素,即旅游设施;
旅游外部因素,即基础设施、支柱性产业等。

●就满足旅游者的基本要求而论,当地经济发展容量的大小可以食宿与娱乐设施的供给
能力为指标。

幻灯片14
五、旅游地容量的测定
●旅游地在某一时候的容量,是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容量、生态容量、设施容量、地域社
会容量中的某两个或一个决定的。

●旅游地旅游活动区容量计算的起点,是景点的容量和景区内道路的容量。

幻灯片15
第四节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规划
和管理中的应用
●一、饱和、超载与旅游污染
●饱和:旅游地域和场所(可以是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或旅游设施)承受
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

●旅游超载:超出极限容量值。

幻灯片16
●根据旅游饱和与超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和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和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和局部性饱和与超载。

幻灯片17
●旅游饱和与超载对于环境和设施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践踏后果。

●对水体的影响。

●噪声。

●对设施的影响。

幻灯片18
二、超载与旅游的空间分流
●解决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措施分为两个方面:
●是从旅游需求方面着眼,减低旅游旺季的高峰流量,使旺季的旅游流量在旅游地域饱
和点之内。

●提高旅游供给能力,或调控旅游供给的内部结构并辅之以对旅游需求的引导措施。

幻灯片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