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方法含公式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方法含公式

杭州西溪
5A
梁子湖
-
苏州太湖
-
2020年(增速6%) 2025年(增速4%)
3300
4000
10% 330
15% 600
参考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规律,2014年至2015年为建设初期, 2016~2018年进入旅游主要参与阶段,2018~2022年,项目进入高速发展 期,随后进入巩固阶段。但基于生态保护的前提,增速按照下线估算。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
计算方法:本项目定位为湖泊型生态旅游综合区,故按照面积法与线路法共同测算基地内游览 (1)面积法:Da=ST/dt
Da为日客流量,S为游览区内游览面积,d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密度,T为有效游览时间,t为每次游览平均所需时间,周转率为T/t。
(2)线路法: 完全游道:C=M/m*D 不完全游道:C=M*D/(m+(m*年设施环境容量
陆路旅游项 目
水上游项目 合计
面积法 线路法
8973818 40700
200
44869.09
8
40
1017.5
4
48180000 8559996
注:旅游环境容量在生态容量允许的范围内,数据可行;日环境容量总计时取旅游系数为0.5;年可游天数按365天计算。
264000 44869 2035 46904
麓湖生态旅游核心区南生态环境容量约4818万人次,年设施环境容量约856万人次,大于日环境容量最高值。
游客量规模测算
【1.宏观总量目标预测法】
➢计算方法:依据安康市旅游发展情况,结合本项目发展定位、产 品特点、发展阶段,宏观预测本项目不同时期相对安康市旅游接待 量的渗透率。 ➢安康市未来游客量预测:根据安康市近几年旅游业发展态势、安 康市旅游十三五规划、安康市旅游发展规划,预测未来10年安康市 游客量。

环境容量计算

环境容量计算

环境容量计算
环境容量的计算一般有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三种。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面积容量法:C=A×D/a,式中,C为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A为可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人;D为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游览景点所需时间);a为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人。

- 完全游道法:C=M×D/m,式中,M为游道全长,单位为米;m为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米/人。

环境容量的计算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环境功能分区、污染物背景浓度、环境质量保护目标等。

在进行计算时,建议仔细阅读相关规范和设计图纸,并咨询专业的环境工程师或研究人员。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
基本空间标准 旅游景区感知容量测定方法 生态容量 经济发展容量 最佳容量和最大容量


背景值的设定 自然是动态变化的 可接受程度的不定性 基本空间感知的差异 管理水平的影响
1. 指导思想: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2)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2. 思想方法: (1)实证论方法 (2)规范论方法 (3)形式化方法
(一)经验量测法: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 而得出其经验值或经验公式。 常用方法有: 1.自我体验法 2.调查统计法 3.航拍问卷法
(二)理论推测法:往往在调查研究或经验量 测法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推 算,以求得更合适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主要有单项推测法和综合推测法。人的确定
九寨沟木栈道长60km,宽2m,但铺设防滑铁丝网
的宽度平均只有1.5m → 其步行活动面积为60000×1.5=90000平方米 人均占有步道面积按5平方米计算 → 景区日环境最佳容量为60000×1.5÷5=18000人
夏秋季节(6~10月)属于旅游旺季,旅游者 心理容量标准为15平方米/每人。九寨沟木 栈道长60km,宽2m,观光车共有座位6342个, 实际乘运效率约为65﹪。 则该时段景区的日容量为: 60000×2 ÷1.5+6342 × 65﹪=12122.3人
天然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生态旅游空间 自然资源 社会文化生态旅游 生态经济旅游容量的测算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即生态旅游者的心理感知容量)

作为综合推测,往往遵循最小因子限制律, 即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大小往往取决于生态 旅游环境容量中最小的那一个分容量,该分 容量或因素决定了整个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E=min(E1 ,E2 ,E3 , E4, ……,E10) 目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要注重定性与定 量方法结合,以促进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1.旅游线路的环境日容量、面积、密度,或者完整的计算方法:目前国内的旅游容量计算大多是用这种方法。

2.分地区景区容量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实测数据和游客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数据难以获得,这种计算方法缺乏普适性。

3.根据密度、流量、周转时间计算日容量:该方法主要用于线形景区,利用合理的道路长度和人均流量计算全天合理接待游客数量。

4.以约束因素为指标计算容量:这种计算方法能更好地表达景区的实际容量和景区游客的流通量。

事实上,空间是密度测量的主要瓶颈。

5.公园游客容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C=A/Am其中:C——公园游客容量(人);A——园区总面积();Am——公园游客平均占用面积(平方米/人)扩展数据:“游客容量”介绍:1.游客容量是指旺季同一时间公园内的游客数量。

公园游客容量是决定公园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基础。

通过控制游客数量,可以避免公园游客超容量入园造成的人身伤害、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2.园区游客量随季节、节假日、工作日变化,一天内有高峰和低谷;一般节日最多,其次是旅游旺季和周日。

旺季假期相对少,淡季假期最少,一天有高峰有低谷。

确定公园游客容量的标准是旺季的周日高峰,这是公园发挥功能的主要时间。

Ⅱ 旅游容量的定义和分类旅游承载力,又称旅游承载力。

它指的是从生态中获得的环境容量。

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地理范围内,居民对自然文化环境、旅游设施设备、社会经济环境和旅游目的地所能承受的游客规模和强度以及相关活动的最大价值。

包括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社会容量和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容量的基本类型:1旅游心理(感知)能力:当旅游者在某一地区从事旅游活动时,该地区可以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情况下容纳最大数量的旅游活动。

旅游资源容量: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旅游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以宜宾地区为例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以宜宾地区为例

案例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以宜宾地区为例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和对旅游行为方式所容忍的程度,其内涵主要包括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以及旅游生活环境容量等。

宜宾具有218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以蜀南竹海、石海洞乡、僰人悬棺等自然文化旅游和五粮液集团的产业旅游为支撑。

本文测算了宜宾市旅游环境容量,为宜宾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旅游环境容量计算(一)旅游生态容量(Ecological capacity)旅游生态容量表征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平衡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其大小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旅游污染物的能力及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产生的污染物的量。

旅游生态容量计算公式:上式中:Rs——日旅游生态容量,单位:人;Si——第i个旅游区的面积,单位:m2;Pi——第i个旅游区的森林覆盖率,单位:%;Sa——人均绿地面积,单位:m2。

宜宾市主要的风景旅游区的总面积为892.50 km2,各旅游区的平均森林覆盖率为45%.人均绿地面积参考国内同类风景区,取值为40 m2/人。

求得宜宾市生态旅游容量为:1 004.06万人/日。

(二)旅游空间容量(Spacious capacity)旅游空间容量包括面积容量、游道容量、游线容量以及洞穴容量。

计算公式为:上式中:Da——日旅游空间容量,单位:人;Si——第i个旅游区的面积,单位:m2;Sa——人均合理环境容量面积,单位:m2;T——景区每日开放时间,单位:小时;t——游客平均游览时间,单位:小时。

根据宜宾市实情,参考国内其它景区的情况,公式中Sa取500 m2/人,景区每日开放与游客平均游览时间都为8小时,取周转率为1。

求得宜宾市旅游空间为:178.5万人/日。

(三)旅游生活环境容量(Living capacity)旅游生活环境容量是指旅游区承受游客吃、住,行、乐、购等消费活动的能力。

第四章旅游容量测算

第四章旅游容量测算


第 二 节 旅 游 容 量 的 计 算

4.供水、供电
供水常与住宿和饮食联系在一起,其需要因设施的种类、级别和 气候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旅馆要求每个床位每天供水150~200L,最低也要达到50L。 旅馆的用电量很大,一般级别的旅馆要求每个床位平均每天用电 0.5kW。
第 二 节 旅 游 容 量 的 计 算
三、旅游设施容量
1.住宿
第 二 节 旅 游 容 量 的 计 算 床位数=估计需住宿的旅游者人次×平均逗留天(夜)数/ (365 ×平均客房出租率) 提供住宿的床位的多少决定了其接待能力。每张床位每天 接待一个人天,,一年最大可能的接待能力为365人天,则所 有床位接待能力为总床位数乘以365人天。实际上往往很难达 到最大的接待能力,还要考虑到平均客房出租率,所以在一年 内住宿的接待能力为总床位数×365×平均客房出租率。
一、基本空间标准
(1)含义:
是指旅游者使用载体、活动场所等所需占为单位规模指标。
第 二 节
(2)基本空间标准的计量指标 旅 游 对于不同类型的旅游容量,其计量指标也不同。对于旅游资源容量的计 容 量,通常用平方米/人(如广场或公园的面积);米/人(如峡谷或栈道的长 量 度);立方米/人(如温泉浴池的体积)等。而对设施容量的计量,多用设 的 施比率,如:床/人、座/人、辆/人等。 计 此外,对于生态容量的计量,则采用污物量/环境规模。心理容量也用 算 平方米/人进行计量。
2.交通
通常,在一次旅行过程中,交通工具的每个座位(铺位)接待一 个旅客,那么这个交通工具座位(铺位)的多少就是它接待能力的大 小。 交通运输能力的大小要求达到旅游者能够进的来、出的去。交通 运输能力的大小为到达或路过旅游目的地的所有交通工具在一定时期 内所能运载的旅客人此。对与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很难衡量其运载 旅客能力的大小,因为可能又游客自备车、旅行社自备车等,以及当 地居民也会使用其服务,这些比较难衡量。而对与交通比较发达地区 或有定期往返交通工具的地区则较易衡量。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交通 估计要考虑往返。 通常,在一次旅行过程中,交通工具的每个座位接待一个旅客, 那么这个交通工具座位的多少就是它接待能力的大小。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附件二: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试行)1、南京市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原则(1)有效保护原则:通过旅游容量的测算和对客流的调控,实现对景区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

(2)旅游安全原则:根据《旅游法》的要求,重点解决旅游安全问题,因此旅游安全原则是旅游景区容量测算所要考虑的重要原则。

(3)木桶原则:旅游容量分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资源容量和心理容量等类型,不同类型的旅游容量测算值通常会不相同,景区最终最大承载量的核定按照木桶原理选择面积法、卡口法和生态容量中的最小值。

(4)适当微调原则:各景区根据本景区的安保人力、设施设备等实际情况,对测算的旅游容量值可作适当的微调。

2、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根据旅游容量测算原则,重点测算最大空间容量、最大设施容量和最大生态资源容量,这三种容量是从不同角度考虑的:最大空间容量主要测算景区的游览空间(即游客游览过程中所到达的区域)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量,主要适用于以陆地为主的景区;最大设施容量指景区的游览设施(如水上游船)、娱乐设施、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厕所等所能接待的最大游客量;最大生态资源容量指景区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自然景观等)不遭受破环的前提下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比较脆弱的景区一般要考虑测算这种容量。

按照时间分类,旅游容量可分为瞬时容量、日容量、周容量、月容量和年容量。

这里主要测算日容量(即高峰期每天最大的承载量),包括日最大空间容量、日最大设施容量和日最大生态资源容量。

(1)日最大空间容量日最大空间容量测算具体方法可采用面积法和卡口法。

①面积法:可用于旅游活动呈线状和面状的旅游景区,包括室外和室内部分,南京市的大部分旅游景区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具体测量方法第一步,测量瞬时最大空间容量(或某一游览周期内的最大空间容量),其计算公式为:S i=X i÷Y i(式中,S i为瞬时最大空间容量,X i为游览空间面积,Y i为平均每位游客所占用的面积)。

旅游景区规模测算(游客量估算)含公式(最全)

旅游景区规模测算(游客量估算)含公式(最全)

10%
12%
14%
3
游客量测算
至2030年,项目地年游客量将达到211万人次
方法一:宏观总量目标预测法
宏观总量预测:参照临安市2010-2014年游客接待量增长率,按照临安市游客 接待量符合增长率10%计算,预测临安市2015-2025年游客量 本项目渗透率预测:本项目基础渗透率为6 %,同时结
床位数预测
至2030年,景区所需床位数为80个
住宿率
年游客量
平均停留天数
年游客住宿量
年旅游天数
床位利用率
床位数
依据景区未来游客量对景区所需床位数进行预测:
床位数=
年游客量×住宿率×平均停留天数 年旅游天数×床位利用率
年份 年游客量(万人次)
住宿率 平均停留天数 床位利用率
床位数
2020年 104 0.2% 1.7 70% 17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5 2030
临安市游客量预测
935
1029 1131 1244 1369 1506 2227 3586
(万人次)
渗透率(%)
6.0
6.1 6.2 6.3 6.4
6.5
6.5
6
基地游客量(万人次) 51
63
70 78 88
98
145 215
• 床位利用率则参考周边湍口温泉旺季床位利用率(70%)斐文、,在远期 则参考周边精品酒店床位利用率标准90%计算。
5
餐饮体量预测
至2030年,景区所需就餐面积为5744㎡
年游客量
就餐率
年游客就餐量
年旅游天数
餐位翻桌率
餐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 • 其量测公式为: 但其可分为两个方面:旅 Ce=ΣDi/ΣEi 游内部经济因素,即旅游 Cb=ΣBj 设施;旅游外部经济因素, 式中:Ce为主副食供应 即基础设施、支柱性产业 能力所决定的旅游容量 等等。就满足旅游者的基 (日容量);Cb为住宿 本要求而言,当地经济发 床位决定的旅游容量(日 展容量的大小可以食宿为 容量);Di为第i种食 基本的方面。 物的日供应能力;Ei为 每人每日对第i种食物的 需求量;Bj为第j类住 宿设施床位数。
(2)完全游道法:C=M×D/m
• • • • • 式中: C---日环境容量,单位:人次; M---游道全长,单位:米; 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米/人;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 间)。 • M=2000m D=景点开放时间16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2小 时=8 m=800m • C=2000×8/800=160
社会容量(E5)
• 旅游地在某时的容量, • 旅游地容量的测定公式 是由旅游地的旅游资源 如下: 容量、生态容量、设施 T=ΣDi+ΣRi+C 容量、地域社会容量中 Di=ΣSi 的某两个或一个决定的。 式中:T为旅游地容量; 一般决定旅游地容量的 Di为第i旅游景区容 是旅游资源容量和设施 量;Ri为第i景区内 容量。 道路容量; C为非活动 区接纳游人量;Si为 第i旅游景点容量。
•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 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 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 最大承载能力。或者说旅游环境容量是指旅游活动过 程中旅游环境对旅游活动主要容量状态(需求容量) 和旅游环境所表现的承载状态(供给容量),或者是 一特定空间或区域的接纳、包容能力。它是一系列具 体容量的统称。如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 游生态容量、旅游经济容量、旅游地域社会容量等。
• (1)旅游心理容量。这是需求方面唯一的一个容量 概念。即旅游者于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 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 量,也称旅游感知容量。 (2)旅游资源容量。这是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 提下,一定பைடு நூலகம்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3)旅游生态容量。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 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 动量。 (4)旅游经济发展容量。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 内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 (5)旅游地域社会容量。指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 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和社会开化程度所决 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它的影响因素为主要容量 因素,包括旅游心理容量(E1)、旅游资源容量(E2)、旅游 生态容量(E3)、旅游经济发展容量(E4)、旅游社会容量 (E5)5个影响因素,统称为限制性因素,这些因素对环境容量 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当前旅游容量常常受到某种或某几种限制性 因素的作用,实际值小于最大值,也就是说容量的大小取决于那些 表现状况不佳的限制性因素,这一规律称为最低量规律, Emin=(E1,E2,E3, E4,E5),也即木桶原理。 心 社
• 其量测公式为: • Cp=A/σ=KA Cr=(T/T0)×Cp =K(T/T0)A 式中:Cp为时点容量; Cr为日容量;A为资 源的空间规模;σ为基 本空间标准;K单位空 间合理容量;T为每日 开放时间;T0为人均 每次利用时间。
• 旅游资源容量(E2) 仅就资源本身的容纳能力而 言,极限值的取得较为简单, 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 最低空间标准,即可得到资 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 人均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每 日的开放时间,就可得出资 源的极限日容量。
• 在一般情况下,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是:先将一个旅 游区内各旅游景点的日环境容量(人次/日)加以计算, 然后再把各旅游点的容量加起来,就可得出该旅游区每日 总环境容量。再将每日总环境容量乘以年可游天数,得到 该景区的年环境容量。
1.岛屿动物生态观光区最大游客接纳量
• 鉴于游客到水库中的岛屿进行水域生态观光,A岛是首当 其冲的必经之地,然后才依次进入其他的岛屿观光。因此, 对A岛进行环境容量测算,可以作为整个岛屿生态观光游 客容量的的依据。
• (3)卡口法:C=B×Q B=tl/t3 tl=H-t2
• 式中:
案例
• 某旅游区总面积达104平方公里,以生态观光和野外休 闲为主题,游览空间较大,形成两条游览带:环库景观 带(包括4个生态休闲村)和水上观光带(包括A岛、B 岛、C区),环境总体承载力不太强,游客的活动范围 局限于水库中的几个大岛屿和环库景观带。部分景点如 A岛,由于空间容量较小,承载力有限,必须加强瞬时 容量(或日容量)的控制,以满足环境资源保护和游客 心理容量的需要。其中的水库规划区属于生态观光与休 闲区,宜采用面积容量法测算游览空间的最适游客接纳 量。规划根据体验指标确定计算公式为: • C日=(A/a)×(T/t) • 式中C日为日容量;T为每日开放时间;t为人均每次游 览时间;A为旅游空间规模;a为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T/t为每日游客周转次数。


测算各影响因素的现实意义: 确认短板,弥补不足,协调 发展。
资 生 态 源 经 济
• 旅游心理容量(E1) 由于旅游者个人空间的 因素复杂多样,大多数 情况下难以有一个使所 有旅游者都满意的个人 空间值(基本空间标 准)。因此,旅游者平 均满足程度达到最大时 的个人空间值,就被作 为旅游资源合理容量或 旅游感知容量计算时的 基本空间标准。
2.B岛野外拓展区最大游客接纳量
• B岛是漳河水库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总面积为70万平方米, 除去不可进入的带刺隔离灌木墙以及不分人工建筑设施等 占用空间,实际可游览面积为60万平方米。人均游览面积 参照国内外野营休闲区的一般标准为人均300平方米,人 均逗留时间为4小时。从本区实际出发,代入公式C日= (A/a)×(H/t), • 求出日游客最大接纳量为4000人次
• 对于无须人工处理方法处 理部分旅游污染物的旅游 地,其旅游的生态容量量 测公式为: F0=ΣSiTi /ΣP i 式中:F0为生态容量, 即每日接待游客的最大允 许量;Pi为每位游客一 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 量;Si为自然生态环境 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量; 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 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
• 三.研究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现实意义
• 在理论上,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 其极限容量,称之为旅游饱和,而一旦超出极限容量值, 即是旅游超载。长期的旅游饱和与超载,将对旅游业造成 致命的消极影响,因而,西方有人称之为“旅游摧毁旅 游”。 • 从长远利益考虑,旅游的发展应坚持“有限”发展的原则。 一方面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应有一定限度,以追求 最佳效益为目标;另一方面,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旅游 建设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即旅游建设应受 环境保护的限制。
• A岛总面积为11万平方米,除去不可进入的带刺隔离灌木 墙以及不分人工建筑设施邓占用空间,实际可游览面积为 10万平方米。人均游览面积参照国内外生态观光区的一般 标准为人均200平方米。从A岛实际出发,可确定其每日 可游时间为8小时,人均逗留时间为2小时。 • 代入公式 :C日=(A/a)×(T/t),C日为A岛景点日游 客最适接纳量(人次/日),A为A岛可供游览面积,a为游 客人均游览面积,T为景区每天开放时间,t为游客在景区 人均逗留时间。求出日游客最适接纳量为2000人次。
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原则
• (1)可持续发展原则。
• (2)舒适原则。
• (3)安全卫生原则。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
(1)面积容量法:C=A×D/a
• • • • • • 式中: C---日环境容量,单位:人次; a---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 A---可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游览景点所需时间)。 A=100平方米 D=景点开放时间(12小时)/游览景点所需 时间(3小时)=4 a=20平方米 • C=100×4/20=20
• 研究旅游环境容量是为了寻求和阐述游客数量与 环境规模之间适度的量化关系,合理的环境容量 是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组织观光游览和 确定景区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规划区必须有旅 游环境容量测算,旅游环境容量是规划区控制游 客规模的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制定旅游开发规 划、确定设施规模的必不可少的依据。
• C=T/T0*(A/A0) • 式中:C为极限容量;T为每 日开放时间;T0为人均每次 利用时间;A为资源的空间规 模;A0为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旅游生态容量(E3)
• 生态容量的确定,是立足于 维持当地原有的自然生态质 量,包含两个基本的方面: • 第一,自然环境对于因旅游 活动造成的对生态的直接消 极影响能够承受,即自然环 境本身的再生能力能很快消 除这些消极影响。 • 第二,自然环境对于旅游者 所产生出来的污染物能够完 全吸收与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