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及其辅助要素
第九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讲解

正方形或矩形图幅由内图廓和外图廓组成。内图廓由包周该 图幅的纵、横坐标线组成,四周注有坐标值,坐标线上绘有坐标 格网短线。外图廓用粗黑线绘成,也起着装饰美观作用。
第一节 阅图的基本知识
二、地形图的辅助要素 3.比例尺 在每幅图的南图框外的中央均注有测图的数字比例尺,并在
在内外图廓之间绘有经纬度的分划线(称为分度带)。在本图上每 隔1′标出一个分划线。读地理坐标时,只需将两对应边上相同数 值的分划线连接起来,即可在图面上构成地理坐标网。由于在大于 1:10万地形图上,已绘有平面直角坐标网,为了避免两种坐标网 在图面上相互干扰,所以将经纬线坐标只标绘在图廓上。
第一节 阅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阅图的基本知识
二、地形图的辅助要素 在地形图图廓外配置的内容,称为地形图的辅助要素,这些
内容是识图和用图所必要的,如图9-2所示。 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和拼接关系,每一幅地形图
上都编有图号。图号是根据统一的分幅进行编号的。除图号以 外,还要注明图名。图名是用本图内最著名的地名、最大的村 庄、突出的地物、地貌等的名称来命名的。图号、图名注记在北 图廓上方的中央。
第 九 章 大 比 例 尺 地 形 图 的 应 用
第一节 阅图的基本知识
一、地形图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1.地形图的坐标系统 (1)地理坐标系统
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内图廓均是由经纬线构成的,图上并展绘有 地理坐标网,用于确定点的地理位置。但在不同比例尺地形图上, 地理坐标网的展绘形式有所不同。
在1:2.5万、1:5万、1:10万地形图上,上(北)、下(南)内图廓 是纬线,左(西)、右(东)内图廓是经线。在图廓四角注有经纬度数 值,纬度注在纬线上,如38°20′;经度注在经线上,如114°30′(图 9-1)。
第3章地形图及其应用2

三、百分比尺和坡度尺
百分比尺使用
• (一)百分比尺 是地图缩小旳比率,(图上某线段与实地相应 水平距离之比)。百分比尺分三种:数字百分比尺、直线百分比 尺(图解百分比尺)、文字百分比尺(阐明百分比尺)。例“十 万分之一”、“图上1cm代表实地1km”
• 侧视符号:按地物旳侧面形状设计。符号与地物侧视 形状相像。
• 象征符号:有些地物既不宜用正形符号表达又不宜用 侧视符号表达,而用一种象征地物含意旳图形表达旳。
按地物符号旳图形特征分类
2.符号与地物旳百分比关系分 类
• 依百分比符号:又叫轮廓符号或面状符号,即实地上面积较大旳地物,依百 分比尺缩小后,仍能保持与实地形状相同、图形清楚旳符号叫依百分比符号, 如居民地、森林、大旳河流湖泊等,外部轮廓是依百分比旳,周界以实线或 虚线表达,地物旳意义、性质、数量、质量等特征采用轮廓线内加绘排列或 散列旳填充符号和阐明注记表达。
2.符号与地物旳百分比关系分 类
3.按符号旳定位情况分类
• 定位符号:指图上有拟定旳位置,一般不能任意移动旳符 号,图上符号大部分属于这一类,他们都能够根据符号旳 位置,拟定其所代表旳地物及实地位置。
• 阐明符号:指为了阐明事物旳质量和数量特征而附加旳一 类符号,它一般依附定位符号而存在,如森林树种旳符号、 果园符号等,他们在图上配置于地类界范围内,呈规则或 不规则排列,但无定位意义。
• (二)坡度尺 用来在图上量测地面沿某一方向旳倾斜角。
利用坡度尺量取地面坡度
四、三北方向线
• (一)三种基本方向线 • 真北 过地面上任意一点,指向
北极旳方向,叫真北。其方向 线叫真北方向线或真子午线。 地图上东西内图廓就是真子午 线。 • 磁北 过地面上任意一点,磁针 所指旳北方,叫磁北。其方向 线叫磁方向线或磁子午线。地 图上P、P′点或磁北、磁南点旳 连线叫磁子午线。 • 坐标纵线北 地图上坐标纵线所 指旳北方,叫坐标纵线北。
地形图及其应用(1)

5万和1:1万地形图图号(旧) 求点所在地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号,以列行形式表达,并注
出该图幅四角点的经纬度; 列数=φN/4 ° (有余数,则加1) 行数=30+λE/6° (有余数,则加1)
以经差Δλ=30′,纬差Δφ=20′,将1:100万图幅分成12行12列, 计144幅1:10万图幅,,确定1:10万图幅序号
2 cm
2 km
三、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旧)
为了保管和使用方便,每一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规定有 一定的图廓大小,每一幅图都具有相应的号码标志,这项 工作叫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我国1:10万 7000幅) 地形图分幅方法:一是矩形分幅,一是经纬线分幅(也叫
梯形分幅)。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纬线分幅。
外图廓平行于分度带之外,可集中视觉,增强效果,起装饰作 用,其颜色,宽度和图形应与地图内容相协调。小比例尺挂图 图廓,常用图案花边,花边的宽度视图幅的大小而定,一般不 超过图廓边长的1—1.5%,内外图廓间的间隔,常为图廓边长 的0.2—1.0%。
二、图名和图号
(一)图名 是地形图的名称,图名一般选用图幅内最大的居 民地名称,在无居民地的图幅上,以一著名地理事物的名称定 名。
图”,作为国家、省总体规划和全国性的各种专 题图的底图。军事上,用作战略规划和编绘军事 态势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为了保证地形图具有良好的精度,对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特别是地图投影的要求很高:方向正确,没有角度变形, 以保证图上景物形状与实地相似;地物之间的距离和位置 关系正确,以便于量测。
高 斯 克 吕 格 投 影 演 示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line
continuous
简单房屋面心点
212071
简单房屋面心点
JMD
point
扩展编码,记录不需要属性的面的面心点,
建筑中房屋
213007
建筑中房屋
JMD
polygon
continuous
要构面.不需要属性
建筑中房屋面心点
213071
建筑中房屋面心点
JMD
point
扩展编码,记录不需要属性的面的面心点,
118011
不埋石图根点
KZD
point
gc117
118023
不埋石图根点分数线
KZD
line
continuous
水准点
121011
水准点
KZD
point
gc118
用注记区分类别,使用规划局成果即可
121023
水准点分数线KZDli来自econtinuous
GPS控制点
130011
GPS控制点
KZD
point
115011
导线点
KZD
point
gc115
115023
导线点分数线
KZD
line
continuous
土堆上的导线点
116011
土堆上的导线点
KZD
point
gc167
埋石图根点
117011
埋石图根点
KZD
point
gc116
117023
埋石图根点分数线
KZD
line
continuous
不埋石图根点
三角点分数线
KZD
line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DLDW
point
gc172
圆废弃竖井井口
315111
圆废弃竖井井口
DLDW
point
gc173
方废弃竖井井口
315121
方废弃竖井井口
DLDW
point
gc174
废气斜井井口
315201
废气斜井井口
DLDW
point
gc175
废弃平洞洞口
315301
废弃平洞洞口
DLDW
point
gc074
蒙古包
JMD
point
gc004
蒙古包范围
224023
蒙古包范围
JMD
line
continuous
填充蒙古包点符号
无墙壁柱廊
231113
无墙壁柱廊
JMD
line
X5
廊柱实测,使用相应支柱编码
柱廊有墙壁边
231123
柱廊有墙壁边
JMD
line
continuous
门廊
231023
门廊
JMD
line
X5
檐廊
line
continuous
323225
地面上传送带辅助线
DLDW
line
continuous
地面下传送带
323335
地面下传送带骨架线
ASSIST
line
continuous
JMD
point
gc139
有向点
房屋式窑洞
221003
房屋式窑洞
JMD
line
continuous
填充不依比例窑洞符号
依比例地下窑洞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空中交通
管线运输
22
2、交通网的表示特征
以陆地交通为例: 位置 类型、等级 形状 通行程度 运输能力 要素的关系
(交通要素之间 的关系及与其 它要素的关系)
23
水路与空中交通的表示:
24
管线包括管道和高压输电线两种:
25
3、表现方式随比例尺变化:
a 随着比例尺的缩小,交通要素的分类、分级逐渐减少。 b 图形变化:随着比例尺的逐渐缩小,表现方式由依比例
39
➢ 等高线的判读
判断地势高低的依据: 等高线注记、高程注记 示坡线 河流走向 谷地、山脊形态
40
分层设色法
1、分层设色法的原理 将地面高度划分为
若干个高层带,对这些高 层带依次设置不同的颜色, 根据颜色的分布可以看出 地势高低的分布趋势。
设色的依据可以根据 色彩远近的视觉规律采用 “越高越亮”的原则,也 可以根据光照规律采用“越高越暗”的原则。
a 境界以条状地物的中心线为界时; b 境界以条状地物的一边为界时;
注意: 境界要“实部”相交;
一组符号的完整性; 两组符号的有序衔接。
32
(六) 土质、植被的表示
土质 植被
指地表土壤覆盖层的性质。如地表土壤包括 沙地、沙砾地、戈壁滩、石块地、盐碱地、 ……等。 指地表植被覆盖层的性质。如稻田、旱地、 阔叶林、针叶林、草地、行树、……等。
25 30
注:a 水深点不标注,用注记整数
位的几何中心代替;
b 斜体字为可靠的水深点。
11
12
2 陆地水系的表示
(1)表现模式
符号+(注记)
(青)
线划、注记:100%青色 水域:15-30%青色
(2)内容:河流、运河、沟渠、湖泊、水库、……
第八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按一定法则将地表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概括,用地图符号表现在平面上,以反映地表现象的地理分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图像。
普通地图——综合地反映地表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中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方法,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用规定的符号,依照一定的比例尺缩绘而成的正射投影图。
比例尺≥1:100万为地形图,比例尺<1:100万为地理图。
地物是指地面上的固定物体,包括人工地物与自然地物。
地貌是指地面高低起伏、倾斜变化的形态。
我国的地形图比例尺系列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1:2000、1:1000、1:500等。
大比例地形图为1:1万、1:5000、1:2000、1:1000、1:500。
下图为山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城区居民地地形图:§8.1地形图的数学要素一、比例尺地形图上某一直线的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之比称为比例尺。
工程上涉及的主要是1:2000、1:1000和1:500地形图等。
数字比例尺:1:500 ,1/500表示方法文字比例尺:五百分之一直线比例尺:如下图:比例尺精度——地形图上0.1毫米所表示的地面实际长度。
其作用为:⑴根据比例尺精度,可在测图时确定出地面量距应精确到什么程度。
⑵根据比例尺精度,可按图上需要表示出实地最小距离来确定测图采用的比例尺。
比例尺越大则精度越高,表示地面状况越详细,同时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也越大。
应选用适当的测图比例尺。
二、坐标网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采用地理坐标网,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直角坐标网。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为10×10cm的方格网。
三、控制点包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表示方法见地形图图式。
注意其注记形式:横划线上方为点名,下方为高程。
四、地形图定向地形图上方为北、下方为南,右方为东、左方为西。
地形图识图资料

• 地形图上,有一些横线和竖线组成的方格。横线 就是经线,竖线就是纬线。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 网状的格子叫“经纬网〞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公里网格。就是为了给地球上每个地区,确定位 置,而设置的每平方公里一个大方格。这个方格, 四条边,都是1公里长,所以,通俗的讲,叫公 里网格。不管我们的地形图,是多大比例的,但 公里网格上的每条边,都是1公里,这点是永远 也不会变的。在这里,就要涉及到一个概念,比 例尺,通常我们常听说,1比1万或1比5万的地 图,指的就是比例尺,比例尺就是图上间隔 /实 地间隔 ,万分之一地形图上1厘米=100米。
第一种情况:有明显地形点时,用明显地形点确定。
第二种情况: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附近没有明 显地形点,也没有线状地物,但在远方能看到 两个明显地形点时,可采用前方交会法确定。
• 地形图上,有很多弯弯曲曲的线,这些线,就是等高线,我 们平时所谓的地形图,实际上,就是等高线地图。
3.测量控制点:指地形图上的三角点、埋石点、水 准点等。
4.比例尺:是地形图缩小的比率。
(二)、 自然地理要素
1.水系:江、河、湖、海、水库、运河、沟渠、井、 泉等。
2.地貌:平原、丘陵、山地、冰川、盆地、沙漠及 变形地貌等。
3.土地覆盖:森林、灌木林、草地、沼泽地、沙砾 地、盐碱地等。
(三)、 社会经济要素
等高线穿越河流
三、地貌的根本形态与等高线图形
地貌的形态千差万别,多种多样,按其形 态和规模可分为:平原、丘陵、高原、高山、 盆地。就每一个部分地貌的根本形态来说,一 般是由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凹地和山坡 等组成。
(一)山顶
山顶是山体的最高部位,等高线呈小的闭 合曲线。按山顶的外形特征可分为尖顶、圆顶 和平顶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5万、1:2.5万、1:1万分幅编号
1:5万:(经差15′纬差10′),每幅1:10万图含4幅;编号是在1:10 万幅后加上自己的序号A、B、C、D;例:J-50-5-B。
1:2.5万(经差7′30″,纬差5′):每幅1:5万图含4幅;代号 为1、2、3、4;例:J-50-5-B-4。
1:1万:(经差3′45″,纬差2′30″),每幅1:10万图含64幅;代号 为(1)、(2)、(3)…(64);编号:1:10万图号后,分别加上 各自的代号,例:J-50-5-(24)。
3°分带法:从东经1 °30´算起,自西向东按经差3°为一个投影 带,全球共分120个带,我国位于24—45带。
每带带号与其中央经线的经度有如下关系: • 6°带:东半球λ中=6°×n-3°
西半球λ中=6°×n-3°- 360° • 3°带:东半球λ中=3°×n,西半球??
3、UTM投影
• UTM投影与高斯-克吕格投影都是横轴墨卡托投影的 变种,目前一些国外的软件或国外进口仪器的配套 软件往往不支持高斯-克吕格投影,但支持UTM投影。
• 编号:每幅1:100万地形图编号由行号和列号组成,行号 在前,列号在后,中间连一短线,如北京所在图幅,J-50 (北京116°05′15″E,39°50′10″N)
北京所在图幅,J-50 (116°05′15″E,39°50′10″N)
、1:50万、1:25万和1:10万地形图分幅编号
1:50万:按经差3°纬差2°分幅;每幅1:100万图含4幅1:50 万图;代号A,B,C,D;例J-50-A
1:25万:经差1°30′纬差1°分幅;每幅1:100万图含16幅; 代号[1]、[2]…[16];例:J-50-[1](编号1:100万幅后加上代号)
1:10万:按经差30′纬差20′分幅;每幅1:100万图含144幅;代 号1、2…144;例:J-50-5(编号在1:100万幅编号后加上自然序 数代号)
规定1:10万和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绘制方里
网,其间隔规定如下表:
• 比例尺 图上方里网间隔 相应实地长度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万
10 cm
1 km
• 1:2.5万
4 cm
1 km
• 1:5万
2 cm
1 km
• 1:10万
2 cm
2 km
3、邻带坐标网 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经线
是向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收敛的, 而且又分带各自单独投影,自成 一个坐标系统,致使邻带间相邻的 同比例尺图幅方里网互不联系,使 想要量测邻带相邻图上A、B两点 间的距离和方向成为不可能。
第三章 地形图及其辅助要素
本章结构
第一节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概述 第二节 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第三节 地形图的辅助资料
第一节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 地形图概述
一、八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 我国把1:5000、1:1万、1:2.5万、1:5万、1:10 万、1:25万、(原1:20万)、1:50万、1:100万八 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
二、图名和图号
• 图名 是地形图的名称,图名一般选用图幅内最大的居民 地名称,在无居民地的图幅上,以一著名地理事物的名称 定名。
• 图号 是该图幅按比例尺和地理位置的编号。
三、比例尺和坡度尺
• 比例尺 是地图缩小的比率 • 坡度尺 用来在图上量测地面沿某一方向的倾斜角。
J
50 G 003 004
100万 100万 比例 行 列
行
列 代码 号 号
2×2=4幅 50万 B 4×4=16幅 25万 C
12×12=144幅 10万 D
24×24=576幅 5万 E 48×48=2304幅 2.5万 F 96×96=9216幅 1万 G
三、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新)
河北新图幅编号 1:10000
• 两者的分带起点不同,高斯-克吕格投影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 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第1带的中央经度为3°;UTM投影自西经 180°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第1带的中央经度为-177°, 因此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第1带是UTM的第31带。
• 两投影的纵轴西偏移都是500千米,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北偏 移为零,UTM北半球投影横轴北偏移为零,南半球则为10000千 米。
• 地形图的内容包括: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居民 地、交通线和境界线。
• 地形图的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2) 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3)统一的制 图规范和图式。
二、分类及用途
根据比例尺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三类,随着比 例尺的不同,其内容与精度也有区别,从而它的用途也有所 不同。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J50G005003
114°00′
1-96列
40°00′
1-96行
J50
四、地图分幅编号的实际应用
• 根据经纬度,求图号,以便向资料库所取所需的地形图。 • 根据某图号,求其地图的地理位置。
图解法
某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0°18′10″,东经120°09′ 15″, 求该地1: 5万和1:1万地形图图号(旧)
• 用于研究区域概况; • 提供各种资料和数据; • 作为填绘地理考察内容的工作底图; • 野外工作的工具; • 编制专题地图的底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一、投影和分带 1、投影
• 大、中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等角横轴切椭圆柱投 影(高斯—克吕格投影)。
• 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等角圆锥投 影。
• UTM (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全 称为“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横轴 割椭圆柱投影”。
• UTM投影与高斯-克吕格投影相似,角度没有变形, 中央经线投影为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的比较
•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等角横轴切椭圆柱投影”,投影后中央经 线保持长度不变,即长度比为1;UTM投影是“等角横轴割椭圆 柱投影”,圆柱割地球于南纬80度、北纬84度两条纬线圈,投 影后两条割线上没有变形,中央经线上长度比0.9996,离中央 经线左右约330km处有两条不失真的标准经线。
分成12行12列,计144幅1:10万图幅,,确定1:10万 图幅序号
– 以经差Δλ=15′,纬差Δφ=10′,将1:10万图幅分
成2行2列,计4幅1:5万图幅,,确定1:5万图幅序号
– 以经差Δλ=3′45 ″ ,纬差Δφ=2′30 ″ ,将1:
10万图幅分成8行8列,计64幅1:1万图幅,,确定1: 1万图幅序号 。
2、直角坐标网 坐标系的建立和起算:直角坐标网是以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 为纵轴(X轴),赤道作为横轴(Y轴),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 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纵坐标都是正值。
横坐标本来应以中央经线为0 起算,以东为正,以西为负, 但因坐标数有正有负,不便 于使用,所以,又规定凡横 坐标值均加500千米即等于将 纵坐标轴向西移500千米,横 坐标从此起算则均为正值。
投影后的经纬网形状: • 中央经线和赤道为垂直相交的直线。 • 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 纬线为凸向对称于赤道的曲线,且与经 线曲线正交,没有角度变形。 投影后变形特点: • 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纬线 的长度略大于球面实际长度,离中央经 线愈远,其变形愈大。
2、分带 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
高斯—克吕格投影:假设用一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上,使椭圆柱 轴通过地心,椭圆柱面与椭球体面某一经线相切;然后,用解析法将相切 经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以保持角度相等的关系 投影到椭圆柱面上,最后将椭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切开展平,就得到 投影后的图形。
这个投影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于1825年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 量学家克吕格于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称高斯—克吕格投影。
– 求点所在地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号,以行列形式表达,并注出 该图幅四角点的经纬度;
– 行数=[φN/4°]+1
([ ]-取整)
– 列数=31+[λE/6°] (东经)
– 北纬=行数*4° 南纬=(行数-1)*4°
– 东经= (列数-30)*6° 西经= (列数-31)*6°
– 以经差Δλ=30′,纬差Δφ=20′,将1:100万图幅
作业
已知某地地理坐标为λ=116°03′45″E δ=39°41′N 求其所在1:100万, 1:50万,1:25万, 1:10万和1:1万地形图的编号。
第三节 地形图的辅助资料
一、图廓 又叫图框,是地图图形的范围线,一般由内图廓、 外图廓和分度带组成。
一、图廓
• 内图廓是图幅范围的边线,其上有经度和纬度注记。 • 分度带位于内外图廓之间,有两条平行细线和中间加绘相当于
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可近似采用 X[UTM]=0.9996 * X[高 斯],Y[UTM]=0.9996 * Y[高斯],进行坐标转换(注意:如坐标纵 轴西移了500千米,转换时必须将Y值减去500千米乘上比例因子后再 加500千米)。
二、地形图上的坐标网
为了在地图上迅速而准确的指示目标位置和确定方向、距离、 面积等,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地图上绘有两种坐标网:地理坐标 网(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网(方里网)。 1、地理坐标网 • 1:1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上,内图廓为经纬线,图内不 加绘经纬线,经纬度数值注记在内图廓四角,内外图廓间,还绘 有黑白相间或仅用针线表示经差、纬差1′的分度带。将对应点相 连接,就可构成很密的经纬网。 • 1:25万—1:100万地形图上,直接绘出经纬网,有时还绘有 加密经纬网的加密分割线。纬度注记在东西内外图廓间,经度注 记在南北内外图廓间。
• 地图分幅编号的作用:测制地图的需要、印刷地图的需要、 管理和发行的需要、用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