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口腔溃疡药方
顽固性口腔溃疡良方。砂仁5克、附...

顽固性口腔溃疡良方。
砂仁5克、附...顽固性口腔溃疡良方提要:口腔溃疡中医俗称口疮,表现在口唇之内,咽门以外部位,舌、唇、颊、软腭等处发生溃疡,疼痛异常,病程延绵,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西医对此尚无根治方法。
古代医家对口疮的病因、病机众说纷纭,但临床上多以火热、阴虚立论,治疗多以清热解毒,泻火滋阴,活血,止痛为主,此类治法偶然能会取效一时,旋即复发再难奏效。
根据历代医家论述,顽固性口腔溃疡虽有火热上炎之征,但因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根本是正气已虚,,脾胃之火末熄,因此其炎上之火大,而且虚实并见,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之药则败胃,,导致正气越伤虚火越浮,而不知治疗虚火引火归源,,一味滋阴降火,一派滋腻碍之品,使中焦不能运化,,病越长绵难愈。
因此,根据清.郑钦安《医理真传》将潜阳丹和封髓丹合二为一,再加上治标之品,确立复发性口疮溃疡治疗法则:“温阳补土,伏火之治疗”。
潜阳丹出自清.郑钦安《医理真传》由砂仁、附子、龟板、甘草组成。
郑认钦安为砂仁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方中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封髓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
郑钦安认为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黄柏之苦和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砂仁之立合甘草之甘立能化阳,阴阳化合,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我的经验良方:处方:砂仁5克、附子10克(先煎一小时)龟板10克(碎)、甘草10克黄柏10克、干姜10克肉桂3克,黄连3克,水煎服。
临床治疗以辨证施治为主本方仅供参考老中医王圣尉编辑。
清热解减轻口腔溃疡的中医药膳煲汤

清热解减轻口腔溃疡的中医药膳煲汤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给人带来不适和疼痛感。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多为“热盛”所致,而清热解毒是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重要方法。
在传统中医药文献中,有很多药膳食谱以及煲汤方剂可用于改善口腔溃疡。
本文将介绍几款清热解毒的中医药膳煲汤,以减轻口腔溃疡的不适。
一、薏苡夏枣煲鹌鹑汤材料:薏苡仁30克,夏枣10枚,鹌鹑2只,盐适量。
制作方法:1. 将薏苡仁洗净,用清水浸泡15分钟,夏枣洗净备用。
2. 鹌鹑去毛、内脏,用开水焯烫后捞出备用。
3. 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薏苡仁、夏枣和鹌鹑,大火煮沸,撇去浮沫。
4. 转小火慢炖煮约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作用:薏苡仁能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夏枣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鹌鹑肉可滋阴养阴,滋补气血。
此汤口感清淡,冷热均可食用,适合口腔溃疡患者食用。
二、银耳川贝煲甲鱼汤材料:银耳10克,川贝母3克,甲鱼1只,盐适量。
制作方法:1. 将银耳用水泡发,洗净备用。
2. 甲鱼洗净,剖开取出内脏,用开水焯烫后备用。
3. 取一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银耳和焯过水的甲鱼,大火煮沸,撇去浮沫。
4. 转小火慢炖煮约1小时,加入川贝母和盐调味即可。
功效作用:银耳富含多种胶质,可润肺养胃、清热解毒;川贝母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甲鱼具有滋阴养阴、清热解毒的作用。
此汤口感鲜美,适合口腔溃疡患者食用。
三、苹果胡萝卜煲瘦肉汤材料:苹果1个,胡萝卜1根,瘦肉100克,生姜适量。
制作方法:1. 苹果和胡萝卜去皮切块,瘦肉切片,生姜切片备用。
2. 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苹果、胡萝卜和瘦肉,大火煮沸,撇去浮沫。
3. 转小火慢炖煮约1小时,加入生姜片调味即可。
功效作用: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能保护胃黏膜、消炎抗菌;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瘦肉则是维持身体机能所需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此汤味道鲜美,适合口腔溃疡患者食用。
综上所述,口腔溃疡的形成与体内的热盛有关,选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医药材煲汤,既可以减轻口腔溃疡的不适,又有助于口腔组织的康复。
治口腔溃疡的中药方

治口腔溃疡的中药方心脾积热处方:生地、麦冬各15克,连翘10克,栀子9克,黄芩6克,大黄、薄荷、甘草、淡竹叶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局部溃疡而加冰硼散喷敷。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属心脾积热型。
症见口腔溃烂、凹陷,呈点片状,灼热疼痛,讲话进食更甚,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数。
专家点评:多因过食辛辣食品及嗜酒、长期营养不良、饮食结构单纯、食欲不振、生活不规律和慢性感染等所致心脾积热,复感风、火、燥邪,热盛化火,火盛上炎口腔,热腐肌膜则溃烂、凹陷,呈点片状,灼热疼痛,讲话进食更甚。
或因口腔不洁、咬伤,毒邪乘虚而入而发病。
阴虚火旺处方:熟地20克,白芍、当归、知母、丹皮各15克,黄精10克,川芎、黄柏各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局部溃疡面敷以该方中药粉剂。
功效主治:滋阴养血,清降虚火。
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型。
症见患者口腔溃疡点少,呈灰白或暗红色,舌质红、无津,脉细数。
心火亢盛临床表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溃疡周围黏膜红赤,灼热,疼痛明显,口干心烦,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竹叶通草绿豆粥配方:淡竹叶10克,通草诬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敛疮。
用法:早晚分食。
莲心栀子甘草茶配方:莲子心3克,栀子9克,甘草6克。
制法:以上诸物加入开水浸泡。
功效:清心泻火。
用法:每天1剂,代茶频饮,可连用3剂。
地芩竹叶饮配方:生地15克,黄芩9克,淡竹叶15克,白糖适量。
制法:前三味加水煎取汤汁,调入白糖。
功效:清心泻火。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用,或代茶频饮。
需要注意的是,口腔溃疡可以是一种病名,更是一种症状。
许多口腔黏膜病都会出现溃疡,除了最常见的复发性口腔溃疡,还有口腔结核、口腔鳞癌、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多形红斑、白塞病、克隆氏病等。
引火汤应用医案

引火汤应用医案引火汤应用医案引火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由黄芩、黄连、栀子、赤芍、生地黄、山药等多种中药组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病证和出血等症状。
下面将介绍引火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医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它的作用和效果。
一、治疗口腔溃疡患者:男性,33岁。
主诉:口腔溃疡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感觉非常难受。
口腔溃疡部位位于右侧颊粘膜内侧,大小约为1厘米左右。
诊断:口腔溃疡。
治疗方案:引火汤加减。
组成:黄芩15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赤芍10克,生地黄15克,山药15克。
服法:水煎服3次/日。
治疗过程:患者每天服用引火汤3次/日,在3天后出现明显好转。
7天后完全恢复正常。
二、治疗痤疮患者:女性,22岁。
主诉:脸上长了很多痘痘,感觉非常难受。
已经使用了不少的护肤品和药膏,但都没有效果。
治疗方案:引火汤加减。
组成:黄芩15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赤芍10克,生地黄15克,山药15克。
加减:加地骨皮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术10克、苍耳子15克。
服法:水煎服3次/日。
治疗过程:患者每天服用引火汤3次/日,在1周后出现明显好转。
2周后脸上的痘痘已经消失了大部分。
4周后完全恢复正常。
三、治疗口腔出血患者:男性,40岁。
主诉:口腔出血已经持续了2天,并且伴有牙龈肿胀和发红的情况。
感觉非常难受。
诊断:口腔出血。
治疗方案:引火汤加减。
组成:黄芩15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赤芍10克,生地黄15克,山药15克。
加减:加丹参10克、桃仁10克、龙胆草15克。
服法:水煎服3次/日。
治疗过程:患者每天服用引火汤3次/日,在2天后出现明显好转。
5天后口腔出血完全停止,并且牙龈肿胀和发红的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四、治疗便血患者:女性,45岁。
主诉:便血已经持续了1周,并且伴有腹泻和腹痛的情况。
感觉非常难受。
治疗方案:引火汤加减。
组成:黄芩15克,黄连10克,栀子10克,赤芍10克,生地黄15克,山药15克。
【民间偏方】一味中药治疗口腔溃疡,永不复发!

【民间偏方】
一味中药治疗口腔溃疡,永不复发!
【诊断】:口腔溃疡
【偏方】:中药生蒲黄10g, 将医用棉签用水浸湿后,粘上生蒲黄,涂抹在口腔溃疡面上,咽下无不良反应,每日涂抹4次!!
经济实惠,疗效确切!!亦可以加服B族维生素!!
【案例】:李xx,女,31岁,农民,患口腔溃疡半月余,经口服西药一周,进食困难,疼痛未减。
用生蒲黄涂抹溃疡面一日四次,2天后疼痛减轻且能进流食,4天后痊愈!
【体会】:生蒲黄有止血,止痛作用,主要含脂肪油,挥发油等成分,对溃疡面有覆盖作用,且价廉易得,各地中药店均有售,使用方便,临床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优选篇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优选篇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 1① 脾胃积热症状:数目多而密集的浅溃疡,周边充血,中心区表面有淡黄色假膜,灼疼明显。
面红热,口渴口臭,唇红干燥,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或厚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通腑。
方药:清胃散加减。
生石膏15g,黄连10g ,黄芩10g,栀子3g,当归12g,生地10g,寸冬10g,赤芍10g,牛膝10g。
若便秘加大黄、芒硝;红肿者加二花、公英。
② 心火上炎症状:口舌生疮,溃疡面积小而数目多,多位天舌尖和舌前部或舌侧缘,溃疡周边充血明显,灼痛剧烈;口热口渴,急躁心烦,夜寐不安,小便短赤涩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心降火,凉血利尿。
方药:导赤散合泻心汤加减。
生地10g,竹叶6g,黄芩12g,黄连12g,滑石9g,木通10g,栀子12g,丹皮10g,赤芍10g,甘草20g。
尿赤加白茅根、大小蓟;烦躁口渴加麦冬、玄参③ 肝郁气滞症状:口舌生疮,多位天舌缘,溃疡数目少。
复发与情绪及月经有关,经前复发,经后渐愈,月经失调,量过多或过少,__有块,小腹胀疼。
胸肋胀闷,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经前__胀痛。
舌尖红或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舒肝理气,调理冲任。
方药:丹枝逍遥散加减。
柴胡6g,龙胆草9g,栀子9g,香附6g,枳壳6g,赤白芍各10g,川芎20g,当归10g,菊花10g,益母草10g,生地10g,甘草20g。
若前不见古人情严重可形成气滞血瘀,可用桃红四物汤或合失笑散加减。
常用当归10g,赤芍10g,丹参10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15g。
④脾虚湿困症状:溃疡数目少,面积大而深,久治难愈合,口淡乏味,口粘不渴,头晕头重,胃脘满闷,食欲不振,便溏腹泻,体弱乏力,舌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数。
治法:益气健脾,芳香化湿。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参11g,白术15g,茯苓15g,苍术10g,薏仁20g,半夏6g,厚朴6g,泽泻10g,佩兰10g,砂仁10g,桂枝10g,木香10g,炙甘草20g。
30种偏方调治口疮

30种偏方调治口疮偏方一、竹叶通草绿豆粥配方:淡竹叶10克,通草5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敛疮,适用于热度蕴结所致口疮。
用法:早晚分食。
偏方二、淡竹叶粥配方:淡竹叶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淡竹叶煎汤去渣,然后将粳米放入淡竹叶药汁中,煮至粥将成时,放入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清心除烦,主治心脾蕴热所致的口舌生疮、心烦口渴、小便赤涩等症。
用法:每日早晚,稍温顿服。
偏方三、双耳山楂汤配方:银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
制法:将上三味加适量水煲汤。
功效:消炎、止痛、主治热毒蕴结所致的口疮。
用法:喝汤吃木耳,每日1~2次。
偏方四、青泻茶配方:大青叶10克,番泻叶5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上二味置于有盖瓷杯中,用沸水冲泡,调入白糖。
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口疮伴大便秘结者。
用法:每日1~2次。
偏方五、蜂蜜五倍绿茶配方:蜂蜜25克,绿茶1克,五倍子10克制法:将五倍子加水4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绿茶煮3分钟关火,然后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一般口疮患者。
用法:滤取汁液,分2次饮服,连服3天。
偏方六、莲子甘草茶配方:莲子15克,甘草2克,绿茶叶5克。
制法:将上述食材一起放入茶杯中,冲入开水浸泡。
功效:清心泄热,改善口腔溃疡症状。
用法:代茶频饮。
偏方七、石榴汁配方:鲜石榴200克。
制法:将石榴捣烂,用开水浸泡过滤,取汁,待冷后漱口。
功效:清热解毒,缓解疼痛。
用法:频频含漱,连用数日。
偏方八、苹果胡萝卜汁配方:苹果250克,胡萝卜200克。
制法:将苹果洗净,去皮、核,胡萝卜洗净、去皮,将二者切碎取汁液后混合均匀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治疗热病初起,口舌成疮,口腔糜烂。
用法:分2~3次服用。
偏方九、莲心栀子甘草茶配方:莲子心3克,栀子9克,甘草6克。
常见病中药处方——口腔溃疡

常见病中药处方——口腔溃疡【概要】口腔溃疡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的病变,反复发作而不易于彻底治愈。
每次发病都能产生不同程度的黏膜溃疡,既可以单个出现也可以多发,常见出现黄豆粒大小的糜烂面、中央略为下陷、外周红晕、常有白色假膜,严重者可因疼痛而影响说话和进食。
究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患者睡眠不足、便秘、疲劳、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
中医学称本病为口疮,主要是由心脾积热、阴虚火旺、气血亏虚所致。
①心脾积热型,症见口内疼痛、伴有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②阴虚火旺型,口内疼痛、口干、手足心热、疲乏无力,舌红、苔少、脉细数;③气血亏虚型,口内疼痛、不渴,伴畏寒、大便溏稀,检查溃疡面四周无充血、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
处方1黄连升麻汤【方药与用法】黄连3g,升麻9g。
上药加水600ml同煎,先用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续煎30min,取其药汁一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主治心脾积热型口腔溃疡,多伴有口内疼痛、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处方2二辛汤【方药与用法】细辛9g,生膏30g。
上药加水500ml略泡,先用武火煎沸后,再改文火续煎30min,滤其药汁一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主治心脾积热型口腔溃疡,出现口痛、口渴、口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处方3导赤散【方药与用法】生地黄、生甘草、竹叶各10g,木通3g。
上药加水500ml略泡,先用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续煎30min,取其药汁一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主治心脾积热型口腔溃疡,有口痛、口渴、口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口疮量多、其四周明显充血、舌质红、苔黄、脉数。
处方4玄参汤【方药与用法】玄参、天冬、麦冬各10g。
上药加水600ml略泡,先用武火煎沸后,再文火续煎30min,滤出药汁400ml,1〜2次口服,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如见口痛、口干、手足心热、无力、舌红、苔少、脉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药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
一、黄芪青黛汤
生黄芪25克,粉青黛6克,蒲公英、麦冬、北沙参、玄参各12克,怀山药、生地各15克,白术10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托疮生肌。
主治复发性口疮。
二、地黄麦冬汤
干地黄、麦冬各15克,熟地黄、天冬各12克,黄芩、石斛各10克,茵陈、枇杷叶、甘草各9克,枳壳、黄连、桔梗各6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小儿量酌减。
滋阴生津,清热解毒。
主治偏热型口腔溃疡。
三、滑石硼砂散
生硼砂30克,朱砂3克,飞滑石55克,琥珀6克,冰片4克,甘草20克。
将上药各研为细末,再将朱砂与硼砂和匀,共研为极细末(中医的传统说法称“套色”)后,诸药和匀,共研成飞末,装入瓶内备用。
用时,将药粉外涂在溃疡面上即可。
每日3次,痛甚不能进食者,饭前可加涂1次。
主治口腔溃疡。
四、半夏旱莲汤
法半夏、旱莲草各20克,黄芩、党参、女贞子各15克,干姜、甘草、大枣各10克,黄连6克。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清热泻火,燥湿敛疮。
主治顽固性复发口疮。
口疮灼痛者,加银花、麦冬;口苦咽干者,加柴胡、郁金;牙龈肿痛者,去干姜,加补骨脂、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