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数学听课记录

合集下载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范文(通用多篇)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范文(通用多篇)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范文(通用多篇)第1篇: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学生:秤、电子秤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二、介绍天平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一)等式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学生:20+30=50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X+20=702X=100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70+20=9050-20=30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30<70是等式吗?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学生:方程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复读。

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20+30=50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30+X=50X+20=702X=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四、练习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第2篇: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授课者:张尊敬课题:方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学生:秤、电子秤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二、介绍天平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篇1. 圆的认识(12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老师通过举例子、引入生活实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练习,巩固了圆的认识。

这节课让我对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分数的基本概念(150字)在这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基本概念。

她通过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各种分数,如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等,并教会了我们如何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和小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并且能够更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180字)这堂数学课上,我们讨论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老师通过举例子,教给我们如何将小数转化为分数,以及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

她还强调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等价性,并给我们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而且能够熟练地在两者之间进行转化。

4. 变量与代数式(160字)这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变量和代数式的概念。

她解释了什么是变量,以及变量在数学中的作用。

她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代数式,并用代数式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变量和代数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独立地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5. 运算法则的应用(17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应用。

老师通过举例子讲解了如何运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并给出了一些练习题,巩固了我们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提高了我的运算能力,能够更熟练地运用运算法则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6. 二次根式(14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老师介绍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并教会了我们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

她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应用二次根式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二次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7. 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16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听课记录

二年级数学下册听课记录

二年级数学下册听课记录一、听课基本信息。

1.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2.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3. 授课班级:二年级[X]班。

4. 授课内容:[具体章节内容]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长])1. 创设情境。

-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游乐园的图片,问学生:“同学们,在游乐园里有很多好玩的项目,但是每个项目都需要买票才能玩。

今天我们就来帮游乐园的管理员算一算买票的数学问题。

”-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与乘法和除法相关的数学计算。

2. 复习旧知。

-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如2×3、4×5等,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 然后又写出一些简单的除法算式,如10÷2、15÷3等,同样让学生回答。

(二)新授([时长])1. 知识点一:乘法的意义及应用。

- 教师继续以游乐园买票为例,说:“一个游乐项目的门票是5元,小明和他的3个好朋友一起去玩这个项目,那他们一共要花多少钱呢?”- 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几的问题。

学生回答:“有4个人,每人5元,就是4个5元。

”- 教师板书算式:4×5 = 20(元),并解释乘法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义,4表示人数,5表示每张票的价格,20表示总共花费的钱数。

- 接着教师又出了几个类似的例子,如每个冰淇淋3元,6个小朋友每人买一个,一共多少钱?让学生自己列算式解答。

2. 知识点二:除法的意义及应用。

- 教师改变情境:“游乐园管理员收到了30元钱,是卖一个游乐项目门票的钱,这个游乐项目的门票是5元一张,那有多少人买了这个项目的票呢?”-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求30里面有几个5的问题。

学生回答:“30÷5 = 6(人)”- 教师板书算式,解释30是总钱数,5是每张票的价格,6是买票的人数。

- 教师再次出题巩固,如管理员收到48元,门票6元一张,有多少人买票?让学生练习。

(三)课堂练习([时长])1. 基础练习。

- 教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乘法和除法的计算题,如7×4、28÷4等,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听课记录在当时听课时需要记下重点只记关键词等听完课后在整理下面是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的内容欢迎阅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三、教具、学具教具:课件、纸条、磁铁学具:数字卡片、小棒四、教学过程、激趣引入1、激趣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动手实践一:①、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②、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③、学生汇报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注意鼓励有创新的)888817263544④、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⑤、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⑥、教师归纳指出: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教师板书:同样多)2、引入动手实践二:①、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④、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几个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教师在磁铁下贴出纸条学生齐读一次)、探索新知1、学习例2(1)、创设情境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三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朋友帮帮忙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当学生说3份时教师出示3只盘子)②、该怎样分(2)、动手实践三: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3)、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教师:在同学们分的时候老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马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第一次分的过程)提问:每盘放了几个分完了继续分(课件演示第二次分的过程)提问:老马分了几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第二次每盘又放几个(4)、动手实践四:现在请同学们学老马的样子分一次(5)、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谁愿意上台分给大家看(用磁铁演示)(6)、教师归纳小结: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①、除号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3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边讲解边板书)整道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8÷4=2”进行巩固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书学生齐读)学生说“8÷4=2”的意义、形成练习(1)、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小题①、读题理解题意请一名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②、动手实践五:学生根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填出算式③、观看动画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分小棒的过程提问:总共分几此第一次每堆放几根④、指导列式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几根该用12除以几等于几为什么除以3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号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2)、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二小题①、学生独立做②、集体订正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根该如何列式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③、比较一、二两题为什么第一小题是除以3而第二小题除以4(3)、做补充练习教师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归纳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二的第一题、板书设计(略)。

二年级听课记录数学

二年级听课记录数学

二年级听课记录数学一、听课基本信息。

-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 授课地点:[教室地点]- 授课内容:[章节名称,例如“100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过程。

1. 导入(3分钟)- 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篮子小棒。

老师说:“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玩个小棒的游戏好不好呀?”小朋友们都特别兴奋,眼睛亮晶晶的,大声说:“好!”老师就像个魔法大师一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呢。

- 老师接着说:“我先给大家出个小问题哦。

假如我有10根小棒,又拿来了5根,那我现在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呀?”好多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有个小朋友还没等老师点名就大声说:“15根!”老师笑着说:“对啦,那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呀?”这个小朋友有点害羞地说:“10加上5就是15呀。

”老师表扬他说:“真聪明!那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更多关于小棒的数学知识哦。

”2. 新授(20分钟)- 老师开始在黑板上画小棒图,一边画一边说:“小朋友们,咱们现在用小棒来表示数字。

比如说1捆小棒是10根,那2捆小棒是多少根呀?”小朋友们齐声回答:“20根!”老师又在2捆小棒旁边画了3根小棒,问:“那现在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这时候有些小朋友有点迷糊了,皱着小眉头。

老师就引导说:“咱们先看整捆的小棒,有2捆就是20根,再加上单独的3根,那一共就是……”这时候有个机灵的小朋友举手说:“23根!”老师特别高兴,给这个小朋友奖励了一个小贴纸,说:“太棒了!那如果我有35根小棒,拿走5根,还剩多少根呢?”然后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3捆小棒和5根小棒,再划掉5根小棒的图。

好多小朋友都开始在自己的小本子上画小棒来计算,不一会儿,就有小朋友举手回答:“30根!”老师问:“你是怎么算的呀?”小朋友说:“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拿走5个一,就剩下3个十了,就是30。

”老师竖起大拇指说:“你说得又清楚又准确,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哦。

”-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小朋友老是走神,老师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小声地说:“小朋友,要认真听讲哦,小棒可有趣啦。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一):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

当学生透过操作对新知有所感悟后,就必然产生说的愿望。

于是,安排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各抒己见,大胆争议甚至激烈辩论。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一):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7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7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7篇经过一天的团体听课观摩,让我见识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以他们各自的团队特色,给我们上演一场教育教学的视觉盛宴。

在这7节观摩课中,既有全国知名教师团队的特征,又有区域教学的特点,对我们来说,他们的课堂教学代表着当前课改,有很大的学习意义。

其中,来自北京的薛铮教师教授了《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

薛教师代表的是吴正宪教师团队,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薛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由具体的问题列出算式,从而发现问题:因数和积,谁变了是怎样变的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由具体的问题发现规律,突出了教学的实效性。

浙江的学俞教师教授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给我印象最深,这整整一堂课中并没有使用任何课件,而是在课堂中就地取材,在纸包里装粉笔,用在课堂上的学生和教师的岁数、会场的。

人数,甚至用自我秃顶的头发来引导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的认识,学生们在俞教师诙谐幽默的教学中不间断的发现、思考,时时会有在场教师的阵阵笑声和掌声,经典的反复问话“小朋友你今年几岁啊”、“一共有a人,小朋友有30人,那么大人有多少人啊”,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虽然没有使用多媒体,但精彩程度却不亚于年轻的教师有课件的课堂,让我受益匪浅。

经过这次小学数学教学年会所收获的教学经验,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欠缺的还很多,我们离那些名师的教学还有必须的距离。

我们的教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本事还需进一步的加强。

同样的一节"商不变规律"课,使我有了不一样的反思、不一样的体验……第一次行动(教学)……1、创设情景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资料精彩吗?这天教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

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头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样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数学听课记录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为大家了小学二年数学听课记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目:数学
课时:一节课
授课者:刘素彦
听课时间:xx年2月28日
课题: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7的乘法口诀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举例:6×7=
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

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生:6×7=427×6=42
二、新授
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
师:一共有几个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么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板书)
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3×7=21(个)。

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
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师:好,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7个小矮人一共有几个汉堡?怎么怎么写运算式呢?
生:2×7=14(个)
师:薯条呢?
生:7×7=49(个)
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生:二七十四七七四十九
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
师:好,看这些式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

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
1、练一练
第一题:
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
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
生:4×7=28(块)
第二、三题(开火车)
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
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
3、延伸
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试
4、思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师对答案。

意见:
总结环节是:复习——导入——看图找信息——口诀——加式——乘式——有一举三——总结引题目——练习。

整体很完整,课堂效果很好,不过如果在举例计算时,多试几个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